瓦斯灾害防治理论

合集下载

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一、瓦斯灾害的危害及成因瓦斯是一种易燃气体,主要由甲烷等组成。

瓦斯灾害在煤矿、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利用中经常发生,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和防治,容易引发严重的事故。

瓦斯灾害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爆炸危害:瓦斯是一种易燃气体,如果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一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

2. 中毒危害:瓦斯灾害会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导致人员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

3. 火灾危害:由于瓦斯是易燃气体,一旦泄漏并遇到火源,容易引发火灾,加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环境污染危害:瓦斯灾害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瓦斯灾害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如果煤矿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运行不畅,瓦斯容易在矿井中积聚,造成爆炸危险。

2. 设备设施老化:煤矿、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利用设备设施老化,易发生泄漏,导致瓦斯灾害。

3.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矿工或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按规定使用工具、设备,或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引发事故。

4. 安全管理不到位:矿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导致瓦斯灾害频发。

二、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瓦斯灾害,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下面就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行具体介绍:1. 建立瓦斯灾害防治制度体系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瓦斯灾害,需要建立健全的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 设立专门的瓦斯灾害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业队伍,负责瓦斯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 加强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技术水平,完善防治措施,规范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瓦斯灾害是指在煤矿、地下工程和油气井等作业环境中,由于瓦斯积聚形成爆炸波或毒气浓度过高引发事故。

为了防止瓦斯灾害的发生,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防线措施。

下面将介绍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规范作业管理规范作业管理是防治瓦斯灾害的第一道防线。

具体措施包括:1. 瓦斯检定:煤矿、地下工程和油气井等作业环境需要进行瓦斯检定,及时掌握瓦斯浓度情况,确保安全作业。

2. 工作面布置:在布置工作面时,要考虑排风条件,合理设置风门、硐室和通风巷道,确保瓦斯能够及时排除。

3. 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步骤,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4. 安全教育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瓦斯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瓦斯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5. 安全监测:采用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检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瓦斯异常情况。

第二道防线:健全通风系统健全通风系统是防治瓦斯灾害的第二道防线。

具体措施包括:1. 风门的设置:在通风系统中设置合理的风门,通过开启和关闭风门来调整通风量和通风方向,确保瓦斯能够及时排除。

2. 通风巷道的布置:合理布置通风巷道,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瓦斯能够有效地被抽放到安全地点。

3. 风机的选择和管理:选择适合的风机,提高风机的效率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4. 瓦斯抽放系统:对于瓦斯积聚较多的区域,可以设置瓦斯抽放系统,将积聚的瓦斯抽放到安全地点进行处理。

5. 防治回风回瓦斯:合理设计通风路线,避免回风回瓦斯的现象,确保瓦斯能够及时排除。

第三道防线:安全设施设备安全设施设备是防治瓦斯灾害的第三道防线。

具体措施包括:1. 瓦斯检测仪:提供检测瓦斯浓度和氧气含量的设备,及时发现瓦斯异常情况。

2. 瓦斯抽放器:用于将积聚的瓦斯抽放到安全地点进行处理。

3. 瓦斯防爆灯:采用防爆型灯具,避免引发瓦斯爆炸。

4. 瓦斯抽风机:用于排除瓦斯,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

第二章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 瓦斯涌出+瓦斯喷出

第二章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 瓦斯涌出+瓦斯喷出

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二)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
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
2022/11/30
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方法
8
(1)鉴定时间和基本条件 矿井瓦斯等级的鉴定工作应在 正常生产的条件下进行;选择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较大的月 份,一般在七、八月份;仪表应在计量检定证有效期内。
由于绝对瓦斯涌出量不能反映出矿井瓦斯涌出的严重程度。 煤炭生产中通常采用相对瓦斯涌出量。
煤矿井巷和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有四个来源: (1)落煤瓦斯涌出:掘进和回采落煤; (2)煤壁瓦斯涌出:巷帮、迎头; (3)采空区瓦斯涌出:已采采空区和生产采空区; (4)邻近层瓦斯涌出:邻近的煤层和岩层。
2022/11/30
6
正常生产过程中,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数值是经常变化的,但在一段时间内只在一个平均值上下 波动,峰值与平均值的比值称为瓦斯涌出不均系数。
矿井瓦斯涌出不均系数表示为:
kg=Qmax/Qa
方法:确定区域和时间,连续测定进回风量、瓦斯浓度
kg矿< kg翼< kg采区< kg工作面 瓦斯不均系数尽要可能小,使瓦斯涌出比较均匀,例如错开 相邻工作面的落煤、放顶时间。
q0—瓦斯涌出初始(t=0)时,煤岩新暴露 面的比流量,m3/(m2d);
α、β—瓦斯涌出衰减系数,取决于煤 岩体的瓦斯流动特征。
q=23(1+t)0.79
q=280(1+t)-0.08
煤壁暴露面和采落碎煤比瓦斯涌出量与涌出时间关系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三篇)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三篇)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防治瓦斯灾害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瓦斯灾害发生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矿井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导致矿山停产。

为了防止瓦斯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防线措施。

下面将介绍四道防线,以确保矿山瓦斯灾害的防治。

一、瓦斯检测防线瓦斯检测是防治瓦斯灾害的第一道防线。

矿井地下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瓦斯含量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就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需要在矿井中设置瓦斯检测仪器,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

一旦检测到瓦斯超标,就要立即停止生产,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

瓦斯检测行业有关部门通常会制定严格的瓦斯检测标准,规定矿井中瓦斯浓度的合理范围,并确定相应的预警值和警戒值。

矿井中的瓦斯检测仪器需要定期检修和校准,以确保其稳定可靠。

此外,矿工在工作期间也需要佩戴个人瓦斯检测仪,随时监测个人周围的瓦斯浓度,确保自身安全。

二、通风防线通风是防治瓦斯灾害的第二道防线。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主风机、支风机、安全阀等设备,通过调节气流方向和速度,使矿井中的瓦斯排出到安全区域。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需要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层厚度、瓦斯生成量等因素确定通风的主要风向和风量;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矿井工作面情况,灵活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非常重要,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通道,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防爆防线防爆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防线。

在矿井中,由于爆炸的可能性较高,矿井中的设备和工具都需要经过防爆设计和防爆检测,确保其不会引发瓦斯爆炸。

防爆措施主要包括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防爆工具等,以及合理设置和使用防爆隔离带。

防爆设备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防爆电气设备需要具备防爆和防尘的能力,具备自动断电保护和防止火花飞溅的功能。

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培训资料

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培训资料

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培训资料1. 瓦斯检测技术瓦斯检测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首要措施。

通过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探测仪等专业设备,可以对矿井、隧道等工程空间中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瓦斯泄漏,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通风技术通风是瓦斯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控制工程空间中的气流,将瓦斯浓度稀释到安全范围内。

此外,还可以采用高效净化设备,对空气中的瓦斯进行清洁处理,有效防止瓦斯积聚引发事故。

3. 安全管理加强瓦斯灾害防治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工程施工人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4. 应急响应在瓦斯灾害发生时,需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同时采取有效的灭火、通风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总之,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培训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对瓦斯检测、通风、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培训,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对能力,降低瓦斯灾害的发生概率,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5. 设备维护和更新瓦斯灾害防治还需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定期对瓦斯检测仪、通风设备等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瓦斯监测和通风设备,及时更新设备,提高防治效果和工作效率。

6. 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对于瓦斯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规范施工作业中的瓦斯监测、通风、设备使用等流程。

同时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健全的瓦斯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体系。

7. 加强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不断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瓦斯监测、通风等技术操作要点,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8. 加强合作与交流瓦斯灾害防治需要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知识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知识
(一).瓦斯爆炸
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遇高温火源发生的一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上升的现象。瓦斯爆炸时能出现高达2150~2650℃的焰面、爆炸压力可达1.0~2.0 Mpa;爆速可达340m/s、还会产生每秒数千米速度的冲击波,并产生大量剧毒的CO等有害气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摧毁井巷设施与设备。有时还会引起煤尘爆炸或火灾,是煤矿特有的后果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例如:重庆中梁山煤矿南井在1960年12月15日12时40分启封5412工作面过程中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24人、重伤1人、轻伤49人。
9 1.30 0.65 0.39 0.23 0.14 0.044 0.015
10 1.40 0.68 0.41 0.24 0.15 0.049 0.018
12 1.60 0.74 0.44 0.25 0.16 0.055 0.020
在各种热源中,炸药爆破后的产物和电火花的作用时间很短(10-6~10-2S)电弧及瓦斯爆炸的火焰锋面有较长的作用时间(10-4~1S),明火和灼热体的作用时间最长。对于瓦斯矿井,在炸药与雷管质量合格,炮泥充填符合要求,尽管炸药爆破产物温度可达4500℃,但由于作用时间短,不会引起瓦斯爆炸。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国家之一。建国前在辽源矿务局富国二矿就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建国后,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采掘深度不断加深、地压与瓦斯压力不断加大, 煤与瓦斯突出的次数、强度也不断增加,图( 1)
图 1 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历年煤与瓦斯突出次数统计表
表5感应期与瓦斯浓度、热源温度的关系
瓦斯浓度
(%)
热源温度℃
775 825 875 925 975 1075 1175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瓦斯灾害是煤矿井下最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给煤矿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防治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笔者从防治瓦斯灾害的实践出发,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防治措施,以期提供预防瓦斯灾害的参考。

一、提高瓦斯抽放标准瓦斯抽放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首要措施,其能达到降低瓦斯浓度和降低煤尘浓度的目的。

提高瓦斯抽放标准是有效控制瓦斯浓度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应加强瓦斯监测,密切关注井下瓦斯含量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瓦斯抽放量。

对于那些瓦斯含量较高的煤矿,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致灾可能性的煤层,矿企应采用高效瓦斯抽放技术,如排放高温氮、排放高压气等抽放方法,迅速控制井下瓦斯浓度。

二、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重要措施,企业应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力争做到每天检查、随时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现场管理,切实做到“三查”(查瓦斯、查煤尘、查人员),及时发现井下存在的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对于瓦斯超标的区域要进行封闭管理,防止瓦斯泄漏引发事故的发生。

三、科学采煤科学采煤是防治瓦斯灾害的根本,它关系到矿井的长远发展和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在科学采煤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提高采煤速度:加大采煤速度能有效减少瓦斯积聚时间,切断瓦斯灾害发生的链条,但同时也要保证采煤过程中稳健性。

•合理布置巷道:在采煤过程中,应合理布置巷道,优化矿井内部气流分布,减少瓦斯积聚时间与空间,保证瓦斯及时排除。

•加强通风管理:通风是瓦斯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应配备足够的风量、风压及风速,保证气体流动,及时将瓦斯排出。

四、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意识是反复强调的一个点,企业要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事故模拟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觉性,争取他们广泛参与瓦斯灾害防治工作。

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瓦斯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矿工的安全技能和避险能力,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瓦斯灾害是指在矿井和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由于煤矿瓦斯和地下水中的气体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减小而增加,通常在大气压力下达饱和,并且在压力减小时溢出并释放出来,导致瓦斯积聚和爆炸的灾害。

为了防止和控制瓦斯灾害,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务措施。

以下是防治瓦斯灾害的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有效的瓦斯抽放系统一个有效的瓦斯抽放系统是防止瓦斯灾害的第一道防线。

这个系统包括瓦斯抽放井、排瓦斯管道和瓦斯抽放站等组成部分。

瓦斯抽放井是将瓦斯从井下地质中抽出的手段,排瓦斯管道将瓦斯从井下输送到地面瓦斯抽放站,而瓦斯抽放站是对瓦斯进行处理和利用的设施。

通过在井下设置瓦斯抽放系统,并将抽出的瓦斯得到安全处置,可以有效地减少井下的瓦斯积聚,从而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第二道防线:科学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控制矿井气体浓度的有效手段,也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通风系统可以保持矿井内的氧气供应充足,将瓦斯和有害气体稀释掉,确保矿井空气的清洁和安全。

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机、风道和排风系统等设备,通过控制风量和风压的方式,将新鲜空气输送到矿井中,将废气和瓦斯排放到地面或者通过瓦斯抽放系统进行处理。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矿井中的瓦斯浓度,避免瓦斯积聚和爆炸的发生。

第三道防线:安全的瓦斯检测系统瓦斯检测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安装瓦斯检测仪器和设备,可以及时地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并进行报警和控制。

瓦斯检测系统包括瓦斯检测仪、报警器和控制装置等设备,通过对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地发出报警信号,可以使矿工和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瓦斯积聚和爆炸的发生。

同时,瓦斯检测还可以对瓦斯抽放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和安全性。

第四道防线: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治瓦斯灾害的基础和前提。

矿井和地下工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瓦斯防治和控制的各项规定和措施,确保瓦斯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斯部分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特别规定》的指导思想(1)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2)强化源头监管,突出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3)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4)严肃惩处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行为3.瓦斯风化带:CO2—N1N2N2—CH4甲烷带:CH44.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状态答:自由状态和吸附状态,吸附状态又分为吸着和吸收5.影响瓦斯含量因素答:煤层存储瓦斯的条件(①煤的吸附特性②煤层有无露头③煤层埋藏深度)围岩的透气性;煤层的地质史;地质构造圈闭瓦斯的条件;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6.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答:自然因素:煤层和围岩的瓦斯含量、开采深度、地面大气压开采技术因素:开采规模、开采技术与回采方法、生产工艺过程、通风压力与通风系统7.矿井瓦斯等级答: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 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 m3/min煤与瓦斯突出矿井8.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1)矿山统计法(多用于生产矿井)(2)瓦斯含量法(新矿井多用)9.瓦斯喷出类型答:(1)瓦斯沿原始地址构造洞缝喷出(2)瓦斯沿采掘地压活动形成的裂缝喷出(3)被煤柱封闭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基本顶发生大面积冲击,压缩瓦斯风暴冲破窄煤柱形成空洞喷出10.瓦斯喷出预防第一类瓦斯喷出预防:(1)加强地质工作(2)利用封堵、引排、抽放等综合方法处理瓦斯(3)搞好通风和严格瓦斯检查制度,防止瓦斯超限第二类瓦斯喷出预防(1)搞好地质工作(2)根据初期卸压面积计算卸压瓦斯量(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4)搞好顶板管理,加强支架质量检查,必要是采取人工卸压措施,以防大面积突然卸压(5)搞好工作面通风,加强瓦斯检查,掌握瓦斯涌出动态与抽放动态,以便预报瓦斯突出第三类瓦斯喷出预防方法:留窄煤柱的沿空掘进,必须在采空区基本顶完全垮落后,经过一定的稳定期以后进行。

11.煤与瓦斯突出按照突出现象的力学特征可分为:突出(高压瓦斯能)、压出(煤体弹性能)和倾出(疏松煤体重力)12.煤与瓦斯突出按照突出强度可分为:小型、中型、次大型、大型和特大型突出。

(50/100/500/1000)13突出地点:石门(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平巷(压出和倾出)、上山(倾出)、下山(突出和压出)以及采煤工作面(突出)14.突出经历的四个阶段(一般规律)答:(1)准备阶段:突出煤体经历能量积聚或阻力降低过程,并呈现有声或无声的各种突出征兆;(2)突出发动阶段:极限应力状态的部分煤体突然破碎卸压,膨胀瓦斯流开始形成;(3)煤和瓦斯抛出阶段:煤粉化和吸附瓦斯的解吸作用加剧,曾强了瓦斯风暴的搬运力。

同时,地应力增加,破碎区向煤体深部扩展(4)突出停止阶段:突出孔到一定程度,由于堆积的突出物的阻塞和地压的分布满足了成拱静力平衡条件,导致突出停止。

但突出孔周围卸压区与突出煤炭中涌出瓦斯的过程并没有完全停止,异常瓦斯突出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15.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措施“四位一体”:(1)突出危险性预测:目的是确定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和突出危险工作面以便使突出措施的实施有的放矢。

(2)防止突出措施:是防止突出事故发生的第一到防线。

防突措施仅在预测有突出危险的突出工作面应用。

防突措施是防突工作的重点(3)防止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目的是对防突措施实施后是否有效进行检验,以保证效果。

(4)安全防护措施:是防止发生突出事故的第二道防线,目的在于突出预测失误或防突措施失效情况下,避免人身伤亡事故。

16.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答:(1)开采保护层(2)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3)煤层注水:不仅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也作为局部防突措施。

对于前者是通过在大面积范围内均匀布置顺层长钻孔来实现。

注水工艺,方法和装备与煤层注水防尘相同,但为了有效防止突出,必须做到注水区域煤体充分润湿,注水后煤的水分不低于5%。

吸水性差的煤层不能采用这一措施。

17.超前钻孔防突机理:超前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及打完钻孔后的一定时间内,钻孔周围的煤体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卸压和排放,工作面附近的集中应力带和高瓦斯压力带向远处推移,应力梯度和瓦斯压力梯度减小,工作面前方形成了一个较长的卸压瓦斯排放带,该带本身的突出动力源不仅被消除而且其抵抗突出能力得到加强。

17.瓦斯爆炸条件(1)瓦斯浓度的爆炸范围(2)甲烷的最低点燃温度和感应期(3)氧浓度的爆炸临界值18.瓦斯爆炸主要影响因素:答:(1)温度对爆限的影响(2)气压对爆限的影响(3)氧浓度对爆限的影响(4)煤层的影响(5)其它可燃气体存在的影响(6)引火源点燃能量的影响(7)惰气的影响19.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答:(1)防止瓦斯积存与超限(2)严格瓦斯检查制度(3)防止瓦斯引燃(4)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20.几个瓦斯抽采指标答:(1)瓦斯抽采率(2)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β(3)煤层透气性系数γ(4)原始煤层抽采瓦斯难易度的划分21.矿井瓦斯抽采定义:采用与矿井通风井巷隔离的专用设施吧煤层、岩层或采空区瓦斯抽出的技术措施称为矿井瓦斯的抽采。

21.瓦斯抽采方法分类:答:按照瓦斯来源分: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和采空区抽采按照卸压状况分:原始媒体未卸压预抽瓦斯;煤层卸压后抽瓦斯粉尘、火灾、水害部分:1.影响粉尘产生的因素有哪些?答:(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情况,当开采的矿层节理发育或采掘工作面进入断层和褶皱发育的地带时,其产尘量一般较大。

在生产工艺想近的条件下,倾角大的和厚度大的矿层,产尘量大。

矿石、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结构酥松、脆性大且干燥,在开采过程中产尘量大。

(2)生产技术因素:在相同条件下,如生产工艺不同则产尘量不同,如填充法采矿(煤)比全部陷落法采矿(煤)的产尘量小。

采掘机器的截齿形状,排列方法、截割和牵引速度直接影响粉尘的发生。

风速度的大小也关系到空气中的含尘量。

2.矿井防尘技术措施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答: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密闭抽尘、净化风流、泡沫除尘以及个体防尘3.煤尘爆炸的三个必备条件①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②煤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③有能点燃煤尘爆炸的热源4.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有哪些?答:减尘、降尘、消尘落尘和防止煤尘引燃等4个方面5.火灾基本要素:热源可燃物空气6.煤炭自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答:①具有低温氧化特性即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碎裂状态堆积存在-根本原因②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③在没得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热量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放散@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且时间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7.预防火灾办法:答:预防性灌浆、均压防火、阻化剂防火、凝胶防灭火、氮气防灭火等8.矿井水:矿井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9.地下水:主要指含水层水、断层裂缝水以及老空积水10.地表水来源:(1)雨雪水(2)江河、湖泊、洼地积水11.地表水综合治理措施:(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2)填堵通道和消除积水(3)挖沟排(截)洪水(4)整治河流(5)做好雨季前防汛准备工作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状态:1)游离态2)吸附态。

煤层瓦斯含量等于吸附含量和游离含量之和。

瓦斯喷出:大量的承压状态下的瓦斯从可见煤,岩裂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

煤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体内向采掘空间突然喷出的现象。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1)开采保护层2)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

瓦斯爆炸的灾害后果:1)火焰锋面:危害有造成人员烧伤、烧坏电气设备与电缆、引起二次电气火灾与二次性火灾2)冲击波:危害有引起人体创伤、移动,反倒和破坏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可能发生二次着火、破坏支架,引起冒顶,破坏通风设施与通风系统。

3)井巷大气成分的变化(瓦斯爆炸的最大危害):危害有氧浓度下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害或死亡。

10、从接触引火源起到烃类-空气混合物转为快速燃烧爆炸的时间间隔称为感应期。

它的长短决定于混合气体的压力、可燃气体的性质、浓度以及引火源温度。

11、瓦斯爆炸的充要条件:1)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5%到15%之间2)温度高于最低点燃温度的引爆火源,650°到750°之间3)氧气浓度大于临界值,不低于12%。

12、影响爆炸界限的主要因素:1)温度对爆限的影响,温度的升高,甲烷爆炸下限下降、上限升高,即爆炸范围扩大。

13、防治瓦斯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1)通风异常:①停电,它是停风的主要原因,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矿井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必须有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局部通风机停电必须检查瓦斯,然后恢复通风。

②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必须及时修复,采区措施恢复正常通风。

③反风,反风期间会出现瓦斯浓度异常。

2)瓦斯涌出。

14、矿井瓦斯抽采:采用与矿井通风井巷隔离的专业设施把煤层、岩层或采空区瓦斯抽出的技术措施。

粉尘是指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又称矿尘。

按粉尘存在的状态又可分为浮尘和落尘。

粉尘分散度是指粉尘集合体中,各种粒径或区间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用数量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表示。

粉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矿井所含浮尘的数量,用质量法和数量法表示。

粉尘的危害:职业病和尘肺病。

矿井防尘技术包括: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密闭尘源与净化;个体防护;改革工业与设备以减少产沉量;科学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坚强宣传教育;定期进行测尘和健康检查等。

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煤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下限浓度为40g/m³,上限为1500~2000 g/m³3)有能点燃煤尘爆炸的热源,引燃温度在610℃~1050℃之间。

减沉措施:1)煤层注水2)采空区灌水。

煤尘爆炸最显著的特征:煤尘爆炸产生“黏焦”。

2、在煤矿里自燃火灾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聚积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

3、在矿井灾害事故中遇难的人员95%以上是烟雾中毒牺牲。

4、煤的自燃过程的三个阶段:1)潜伏期2)自热期3)燃烧期。

5、预防煤炭自燃火灾:1)开采技术合理2)预防性灌浆3)均压防水4)阻化剂防水。

6、预防性灌浆方法:1)采前灌浆2)随采灌浆3)采后灌浆。

7、灭火方法:1)用水灭火2)灌浆灭火3)泡沫灭火4)隔绝窒息灭火。

1、矿井水是矿井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称。

2、矿井地下水源:1)含水层积水2)断层裂隙水3)老空区积水3、防治水害措施:地下的探、防,预先排水疏干,留防水隔离煤(岩)柱、注浆封堵、防水闸门截流、水害预测等这些可称为“探、防、排、隔、堵、测”综合防治水害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