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研究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研究

范围为 4 0k 0 m,从适宜性评价 的角 接的横 向廊道。上述地区生态敏感 性 度来看,其研究范围较小,空间差异 较高,从维持地 区生态安全的角度出 () 1 协调性原则。实现新城 自身 不明显,因此必须选取对新城空间发 发,应为禁建区。
2 1 年第8期 第2 卷 g 01 7 3
的角度看,这些地区应为限建 区。
至溧水河,包括江宁区的禄 口街道 、 会 、经济和 自然效益的整体最优,应 镇,从执行土地政策及维系粮食安全 横 溪街道 以及溧水县 的柘塘镇 和石 统筹考虑不 同功能区的位置与规模,
湫镇,总面积为 4 0k 2 0 m 。禄 口空港 新城是南京继河西新城 、仙林新城和 铁路 南站之后 又一依托重 大基础设 于南京市纵 向城市轴带的南部,对带 动溧水和高淳等南部区域、完善纵向 意义。禄口空港新城是南京对外开放 门户的重要标志区,是未来南京现代 服 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要 素的 根据 非建设 用地 的城市规 划方 城 市轴带的南部板块发展具 有重要 法,从禄 口空港新城的自然要素规律 区划分出来,将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地
s a i l r me r s a l h d Ci o d。 x r s wa , d hg wa o p t a af wo k i e t b i e . t r a e p e s y an i h y c mp s h r n p  ̄ n t o k s s y o et et s o a e w r.
3. 场 净 空 约束 1机
按照 南京禄 口国际机场保 护 办法 ,在机场跑道两侧 1k m和两端
港城规划区域内除 场外,多为山体、 r l 水域 、农业用地 ,集镇和农村居民点 等,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较低,生态
() 2 因地制宜原则。现状的自 然本 2k m范围内不得种植影响飞行安全 或者影响机场助航灯光使用的植物, 环境敏感性较高,因此空港城的空间 底特征与社会经济条件是区域空间开

禄口镇发展的条件分析

禄口镇发展的条件分析

禄口镇发展的条件分析摘要:如今,各地区对小城镇的发展重视程度愈发提升。

而特色小城镇,均有其特色产业,亦或者是支柱产业。

禄口镇凭借其优良区位条件以及禄口国际机场的带动,成为以空港经济为特色,各产业齐头并进的经济重镇。

本文简要介绍了禄口镇的概况,并分析了禄口发展的四个主要条件。

阐述了禄口镇为何能成为南京,乃至江苏重要的空港城镇以及有了空港后为禄口的发展创造哪些条件进行剖析。

最后将禄口镇与同是空港城镇的坎山镇做比较,指出其发展的劣势条件。

关键词:禄口镇,空港,发展条件一.禄口镇的概况禄口镇地处南京市南郊,距市区28 公里,江苏对外开放重点城镇,江苏省科技先进镇,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重点建设中心镇和公家级重点示范镇。

禄口镇是南京都市圈城镇发展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被誉为江苏省的“空港第一镇”。

禄口镇东依秦淮河,三面环抱禄口国际机场,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宁高路穿境而过。

镇内水路、公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是一块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投资兴业宝地。

禄口镇是南京都市圈重要的“卫星”城镇和省市“窗口”城镇,也是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江宁区实施“空港经济”战略的核心重镇。

以港兴镇、靠港开辟。

禄口镇以建设现代化新型空港城镇为目标,充分发挥“临近南京”和“环抱禄口国际机场”的优势,以港兴镇,依托空港,大力实施以开放开辟为契机,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以规模经济为载体,以服务机场的第三产业为配套,三业协调发展的“空港经济”战略。

目前,“空港战略”框架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为了自行开辟园区和固定国别园区相结合的“一园一城二区”的开辟建设新格局。

[7]优越的区位加之良好的投资环境,博得了投资者的亲睐。

包括香港华润、日本工业技术振兴协会、澳大利亚好运以及省、市民航、扬子石化、广东健力宝、万里鞋业等著名企业都把这里作投资创业、构筑宏伟蓝图的基石。

二、禄口镇为空港城镇的确立及发展提供哪些条件禄口作为空港的区位优势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南京禄口空港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南京禄口空港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江苏中复润城生态 环境有限公司
96.6
2022-08-11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1)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6 2.1 节支率分析 .......................................................................................................................6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6 三、采购供应商 .............................................................................................................................7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7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7 四、采购代理机构..........................................................................................................................8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8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9 五、信用风险 ...............................................................................................................................10 附录 .............................................................................................................................................13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结构设计共3篇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结构设计共3篇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结构设计共3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结构设计1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结构设计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新建的一座综合性航站楼,于2018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

作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T2航站楼在其结构设计上注重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多方面考虑。

T2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7.6万平方米,由地上四层和地下一层组成。

其主体结构以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构造方式。

整个航站楼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在结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等理念。

首先,在屋顶设计上,T2航站楼的顶部采用了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机场的用电提供了支持。

此外,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保障了机场的长期使用。

其次,在墙体设计上,T2航站楼采用了可控玻璃幕墙,目的是最大化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此外,可控玻璃幕墙特点是透光透气且隔音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航站楼内的噪音干扰。

再者,在地基设计上,T2航站楼的下方设置了防水、防滑、防雷等多层综合保护措施,确保了机场的建筑物长期使用与安全。

此外,T2航站楼在结构设计上注重并行推进、多点开花,全力实现了建筑物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释放巨大空间的设计完美融合了建筑美学和功能设计。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T2航站楼的结构设计无疑已经符合了市场的需求。

这一设计理念不仅可以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而且为机场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意义深远。

T2航站楼的结构设计不仅是一项建筑成果,更是一种可推广和可复制的新型建筑理念。

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将会采用这一设计理念,为全球的建筑领域注入更多的创新与活力综上所述,T2航站楼采用了多项环保、节能、安全、舒适的设计理念,为使用者带来更佳的体验,同时减少了机场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新型建筑理念的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其成功实施将为全球的建筑领域带来更多创新与活力。

南京江北新城中心区空间格局构建

南京江北新城中心区空间格局构建

南京江北新城中心区空间格局构建
杨俊宴;史北祥;陆小波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3(029)007
【摘要】新城发展中大尺度空间格局的建构往往面临基地、片区乃至城市的重大发展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是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及首要目标.江北新城中心区是南京大都市发展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特色品牌、跨江景观联系、滨江景观带塑造等方面探讨其城市设计过程中面临的战略性问题,并在理性分析中作出基本判断,将增加其城市设计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杨俊宴;史北祥;陆小波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南京市禄口新城中心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J], 傅志成;杨丹萍
2.依托国情成果解析地理家底——南京江北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工作特写 [J], 熊克俊;陆敏燕
3.“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在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实践探索 [J], 石崝;郑晓华;陈阳;刘莉
4.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一期基坑涌水事故处理与启示 [J], 吉泳安;孟舰
5.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一期项目地下共享通道方案设计研究 [J], 连莹;陈丽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兴机场如何实现港城融合发展

大兴机场如何实现港城融合发展

大兴机场如何实现港城融合发展【摘要】港城融合是新一代机场枢纽升级后的新阶段,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前沿探索。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处京津冀区域的中心位置,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及发展趋势毕将形成港城融合示范区,本文从大兴机场港、产、城客观情况出发,分析了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辐射带动大兴机场周边地区转型升级。

【关键词】大兴机场;科技创新;服务保障;产业布局;融合发展2019年9月25日,大兴机场建成投入使用,总体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大兴机场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交往门户区、创新开放引领区、和谐宜居实践区、港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愿景是构建以航空服务为基础,以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临空产业集聚为目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临空经济区;构建以生命健康为引领、以枢纽高端服务和航空保障为基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储备的“1+2+2”产业发展体系。

大兴机场实现港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综合利用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利用国际品质服务和全球化资源为大兴机场新航城地区产业导入和发展、高品质物业开发及招商运营提供持续服务,助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1]。

一、大兴机场港产城发展现状1、大兴机场空港发展现状。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涉及京冀两地,位于京津冀区域以及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的地理中心,同时位于北京南中轴延长线上。

临空经济示范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结合北京市和河北省城乡规划,依托交通干线和生态廊道,对接机场功能布局,规划航空物流区、科技创新区、服务保障区等3个组团。

2020年夏秋航季,大兴机场共有10家航司在此计划开通328条航线,共通航124个城市,大兴机场飞行区机位共268个,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需求。

大兴机场的运行逐步成熟,对其空港和临空经济区提出更高要求,必将打造成为一个不一样的空港新城。

基于航空都市区理论的空港新城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于航空都市区理论的空港新城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eorp l ,eo与 me o oi 合 成 词 )是 art oi ar o s t pl r s的 ,
式。进入信 息时代 以后 , 息技术革命使 弹性 信 积 累的 生 产 方 式 取代 了标 准化 、 模 化 的 生产 规 方式 , 大都 市 正 向 分 散 的 结 构 演 化 , 个 基 于 一 快 速 交通 和信 息 通 讯 网络 而 形 成 的 多 中心 网
行 了辨析 。其次 , 从城市发展模 式多中心化 的 趋 势 和 边 缘 城 市发 展 方 面 论 述 了航 空 都 市 区 形 成 的动 制 。 南京 禄 口新 城 的 发展 现 状 及 构 对 想进 行 了判 断 。 出 了南 京禄 口都 市 区 的未 来 提 发展 趋 势 , 针 对 禄 口新 城发 展 提 出 了建 议 。 并 关 键 词 : 空 都 市 区 边 缘 城 市 南京 市 航 中图 分 类 号 :5 23 F6.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童 编 号 :0 4 4 1 (0 80 — 2 — 2 10 — 9 4 20 )7 0 8 0
次 , 货 邮吞 吐 量 达 到 2 0万吨 。 年 0
际 大都 市 土地 利 用 与 产 业布 局 调 整 的 重 要 方

航空都市区概 念及内涵
美 国北 卡 罗 莱 纳 州 大 学 的 工 商 学 院 教 授 约 翰 ・ 赛 德 (on K sra 于 20 卡 Ih aa ) 0 0年 在 《 d 物 流 和 航 空 都 市 区 的 崛 起 》 L sc ( o ts& tere i h i s o eo o os 中预 言 , 球 化 和 航 空 业 的 发 f rt p l ) a r i 全 展 将 塑 造 新 的 城 市 形 态 : 即 航 空 都 市 区

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目录一、总则 (3)(一)编制目的 (3)(二)规划重点 (3)(三)规划依据 (3)(四)规划期限 (4)(五)规划范围 (4)二、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发展规模 (4)(一)功能定位 (4)(二)经济发展目标 (5)(三)发展规模 (5)三、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 (6)(一)总体发展理念 (6)(二)总体发展战略 (6)四、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用地布局 (7)(一)范围确定及目的 (7)(二)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方式 (7)(三)机场跑道周边地区产业选择 (8)(四)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空间布局 (8)五、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 (9)(一)城乡总体空间结构 (9)(二)城乡聚落体系 (10)(三)城乡土地利用 (11)(四)空间管制分区规划 (13)六、产业布局规划 (14)(一)产业布局原则 (14)(二)产业选择重点 (14)(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16)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0)(一)布局原则 (20)(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 (20)(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引 (20)八、综合交通规划 (22)(一)交通发展愿景及目标 (22)(二)综合交通规划 (22)(三)机场集疏运系统规划 (24)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6)(一)给水工程规划 (26)(二)排水工程规划 (27)(三)电力工程规划 (30)(四)通信工程规划 (31)(五)燃气工程规划 (32)(六)热力工程规划 (33)(七)环卫设施规划 (34)十、综合防灾规划 (35)(一)防洪规划 (35)(二)消防规划 (36)(三)抗震规划 (36)(四)人防规划 (37)十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7)(一)规划目标 (37)(二)生态空间规划 (38)(三)环境功能区划 (39)(四)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40)十二、远景规划构想 (44)(一)展望目标 (44)(二)远景规划规模 (44)(三)远景规划布局结构 (45)十三、规划实施建议 (45)(一)创新整体发展的机构与机制 (45)(二)产业指向发展与引导政策 (46)(三)乡村土地流转与土地集约利用政策 (47)(四)以各类法定规划作为地区开发的保障 (48)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有关规划要求,加快建设南京市中心城南部次区域;深入推进南京市“一带三港”发展战略,促进南京空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新城的发展;构筑南京空港地区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指导空港地区的有序开发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南京禄口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9-2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曹卫东,车前进1引言空港城是指以机场为中心、以航空运输业为核心,依托机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口岸优势,在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而成的、具有特殊城市功能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1]。

从产生背景看,空港城是交通运输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五次浪潮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城市化模式。

从功能上看,空港城具有显著的新城特性,它一般依附于大都市区,在疏散大都市区中心人口、提供居住和就业机会的同时,符合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需求。

根据ICAO 的统计,机场每创造100美元的产出,会带动325美元的其他产出,每创造100个工作岗位,会间接提供610个其他行业岗位,临空经济的间接贡献远大于直接贡献,作为临空经济重要空间载体的空港城,已成为全球枢纽机场发展的主流模式。

正如约翰・卡萨达所说:“在21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研究[摘 要]南京禄口空港新城是依托禄口机场建设起来的新兴城市增长极,其空间开发与布局对于南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划分为优先发展区、促进发展区、引导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构建“一核、两轴、三片”的空间总体架构,设计由城际公路、高速公路及快速通道组成的交通路网,因地制宜进行产业选择和功能布局,以促进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布局优化。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开发;南京[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8-0092-05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Nanjing Lukou Airport City Spatial Development with Suitability Evaluation/Cao Weidong,Che Qianjin[Abstract] Nanjing Lukou airport city is a new urban growth pole. Its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layout is important to Nanjing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Nanjing Lukou airport city space is divided into priority, promotion, guidance, limited,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 A “one core, two axes, three districts”spatial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City road, expressway, and highway compose the transport network.Industries and land uses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suitability. In this way Nanjing Lukou airport city will achieve rational and optimal spat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Lukou airport city, Spatial development, Nanjing纪,飞机对城市的影响如同20世纪的汽车一样显著,机场城市周边的物业升值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中的其他地区,甚至是城市中的CBD 。

”空港城的开发在国外已有成功的范例,如美国的菲尼克斯机场和奥黑尔机场、英国的希斯罗机场、德国的汉堡机场、荷兰的史浦机场及韩国的仁川机场等,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杭州萧山机场、北京顺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南京禄口机场等国内枢纽机场都进行了相应的空港城规划。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空港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外空港城进行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其产生背景、运作模式、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等方面的普遍共性特征[1-5],为国内空港城的发展提供借鉴;二是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空港城形成的条件及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我国空港城的区位择优、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土地开发等[6-7],探讨空港新城与主城的互动开发模式;三是针对我国特定的枢纽机场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产业的选择与布局[8-10]。

总体来说,国内空港城研究在移植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更多关注具体的新城规划与发展战略思路,尚未对空港城空间开发优化及功能空间组织进行系统研究。

我国枢纽机场多位于城市远郊区,空港城规划区域内除机场外,多为山体、水域、农业用地、集镇和农村居民点等,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较低,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因此空港城的空间开发面临着来自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压力。

基于此,本文从空港城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入手,以南京禄口空港新城为例,提出了空港新城空间开发的研究思路,并展开具体的实证研究。

2南京禄口空港新城概况及开发原则2.1概况南京禄口空港新城东至宁杭高速公路,西至云台山,南至横山,北至溧水河,包括江宁区的禄口街道、横溪街道以及溧水县的柘塘镇和石湫镇,总面积为400 km2。

禄口空港新城是南京继河西新城、仙林新城和铁路南站之后又一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起来的新兴城市增长极,其位于南京市纵向城市轴带的南部,对带动溧水和高淳等南部区域、完善纵向城市轴带的南部板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禄口空港新城是南京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标志区,是未来南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将建成泛长三角知名的现代化空港新城,为南京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和建设现代化国际人文绿都提供有力支撑。

2.2开发原则(1)协调性原则。

实现新城自身协调是一座成熟的新城有效发挥特殊功能的关键。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禄口空港新城的空间开发在与主城扩展相协调的同时,必须注重与周边的铁路南站、东山副城及永阳新城的相互衔接。

作为一个城市系统,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异质要素的平衡与共存,达到新城内部生态空间与社会经济空间相协调、城镇拓展与机场开发相协调、生产功能与服务功能相协调。

(2)因地制宜原则。

现状的自然本底特征与社会经济条件是区域空间开发的前提与基础。

禄口空港新城自然基底差异明显,自然要素对于空间发展的制约性较大,城镇空间开发较为零散,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因此,要实现建设空间的有机整合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宜居空间,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段资源的特性,使得空间开发符合地域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

(3)整体优化原则。

作为临空经济的重要载体,禄口空港新城将建设成为航空综合服务区、高端临空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区,其空间开发与布局要实现新城内部社会、经济和自然效益的整体最优,应统筹考虑不同功能区的位置与规模,实现不同组团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3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根据非建设用地的城市规划方法,从禄口空港新城的自然要素规律出发,将影响因子极敏感区和高敏感区划分出来,将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地区划为禁建区,将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地区划为限建区,尽可能全面涵盖和明确空港新城非建设用地的边界和范围,进而得出建设用地的空间适宜性分布和最高阈值。

禄口空港新城规划范围为400 km2,从适宜性评价的角度来看,其研究范围较小,空间差异不明显,因此必须选取对新城空间发展最为敏感、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应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结合南京禄口空港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机场净空约束、基本农田约束、自然灾害约束、生态保护约束、地形地貌约束和土地利用现状约束作为主要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11-12]。

3.1机场净空约束按照《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保护办法》,在机场跑道两侧1 km和两端2 km范围内不得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机场助航灯光使用的植物,不得修建动物养殖场和鱼塘,以及不得开展放风筝、燃放烟花等活动,因此将该范围内的地区划定为限建区。

3.2基本农田约束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

禄口空港新城内基本农田面积为21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4%,其中,禄口街道、横溪街道和柘塘镇的基本农田成片分布在柘塘溧水开发区两侧、横溪街道和禄口街道的南部地区及石湫镇,从执行土地政策及维系粮食安全的角度看,这些地区应为限建区。

3.3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约束南京城市建设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滑坡、塌陷、旱涝和滑坡等。

禄口空港新城除西南部的云台山地区有小规模的塌陷地分布之外,区域内其他地区无不良地质地段,自然灾害对于基础建设的约束性较小。

禄口空港新城的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区域外围,包括南部横山森林公园、西部云台山保护区及北部秦淮河湿地;区域内有三条生态廊道,分别为与浙西生态廊道相连接的两条纵向廊道和与皖南生态走廊相连接的横向廊道。

上述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从维持地区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应为禁建区。

图3 禄口空港新城道路交通空间组织图图2 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图3.4地形地貌约束地形地貌条件是影响空港城建设的重要因素,禄口空港新城位于浅丘山区,整体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在80 m 以上的不适宜建设地区主要分布在横溪街道西部和禄口街道南部。

研究区内水网密布、河道众多,溧水河、一干河和二干河等形成了丰富的水网系统,尤其在东北部地区,上述河流也成为禄口街道、柘塘镇及禄口国际机场的天然分界线,客观上限制了上述地区的连片发展,并决定了空港新城空间的组团发展模式。

3.5土地利用现状约束利用2008年的QuickBird 遥感图像,对禄口空港新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目视解译,结果表明:禄口空港新城范围内的用地以农用地为主,面积达到217 km 2,山地(含林地)和湖泊水面占82 km 2,已建设用地面积为45 km 2,扣除山地、水面、已建设空间和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辖区内可利用空间为56 km 2,且空间布局较为分散。

3.6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应用GIS 的空间分析模块,对上述非建设用地要素进行叠加,获取了城市非建设用地边界,将新城空间划分为五类(图1)。

(1)优先发展区。

主要为禄口新城、江宁商务休闲产业区和空港工业园等地,目前城镇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较低,适宜优先开发建设。

(2)促进发展区。

主要是禄口街道和江宁航空物流产业园两大地块,该区已经具备了初步发展基础,适宜性评价条件优良,促进该区的发展将对整个新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3)引导发展区。

主要是横溪镇区、铜山片区和柘塘镇区,处于中心区外围,其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适图1 基于多因素的适宜性分区图图4 禄口空港新城产业共生模式示意图宜在引导下开发。

(4)限制发展区。

主要为基本农田、机场周边及河流湖泊等开发限制较强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