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一、氨 阅读材料: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 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 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 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 寒气逼人。
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 验4—8] 氨的性质,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 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 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保证 氨气纯度
④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⑥干燥方法: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小结: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 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吸水性、脱水性的比较
性质
吸水性
脱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游 吸收对 离水、水蒸气、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象 结晶水,直接与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水分子结合
本
质
与水发生水合作 用,放出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_最新修正版

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氨的物理性质;
掌握氨和氨水主要化学性质;
理解“喷泉”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氨、氨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2.学习难点:氨水的成分。
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氨硝酸硫酸(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氨的物理性質;
掌握氨和氨水主要化學性質;
理解“噴泉”實驗中產生噴泉的動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化學實驗發現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結論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關注社會的意識和責任感;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團隊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重點:氨、氨水的主要化學性質。
2.學習難點:氨水的成分。
三、教學過程:。
高中化学 4.4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4.4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氨水显弱碱性。
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最常见的化肥是铵态氮肥,而制取铵盐首先要合成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氨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氨气,观察氨气的颜色,一名同学闻其气味,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氨气与空气的密度大小。
2.演示教材第97页实验4-8(喷泉实验)。
(一)氨(NH3)1.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水溶液呈碱性。
阅读教材第97~99页有关内容,解释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归纳整理:⑵化学性质:①NH3与水的反应NH +OH-NH3+H2O NH3·H2O4思考与交流:你有几种方法可以检验氨水的碱性?哪一种最简单?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归纳整理:方法一: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方法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方法三:若是氨气则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
(常用于检验氨气)演示实验:将氨气通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观察现象;再加热该试管,观察现象。
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试液变红——溶液显碱性,加热后溶液又变无色——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
板书: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NH3↑+ H2O。
过渡: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那么它与酸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呢?演示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接近。
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4.4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教案2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本节分析本节的内容选择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含氮、含硫化合物的实际应用。
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在前面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对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氮的重要化合物——氨、铵盐以及硝酸和硫的重要化合物——硫酸的知识,这不仅是学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需要。
纵观《化学1》的教学模块,本单元安排在最后,承载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等知识的载体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对氮元素、硫元素的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训练学习氮元素、硫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各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建议从以下几个线索上来理解和把握本节教材:(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科学方法的培养。
氮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氮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教材对氨及铵盐、硝酸的性质、用途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在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性质的基础上认识硫酸的性质及用途,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供了方法和研究思路。
因此,在单元内容的学习中,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化学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用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和体验研究的一般方法。
(2)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认真规范地做好每一个实验,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实验情景当中,对实验操作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现象进行详细分析,每一个“为什么”都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变得主动且充满乐趣。
)在此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3)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是本单元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可以把两者的性质进行比较,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且从分析比较、归纳中得出规律。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教案(表格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
倾听【实验探究】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表达并分析稀硫酸显酸性的原因:H2SO4=2H++SO 24【过渡】稀硫酸主要表达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学生猜想并设计验证实验。
【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浓硫酸观察现象,总结体会浓、稀硫酸的区别。
【思考交流】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瓶一样,酸体积一样〕,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根据是什么? 注意观察、比照。
根据物理性质的区别。
学生分析总结无色油状液体。
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易溶于水。
【过渡】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硫酸,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一样?倾听【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兰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2、在胆矾晶体中参加浓硫酸,〔固体由兰色变为白色〕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现象表达浓硫酸何种特性?这两个实验表达浓硫酸的何种性质?思考答复【拓展提高】在胆矾晶体由兰色变为白色表达浓硫酸的吸水性。
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
这是浓H2SO4酸性和脱水性的表达。
分组讨论【思考交流】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思考答复【实验探究】蔗糖与浓H2SO4的反响观察物质颜色、体积的变化,闻气味并抚摸烧杯外壁。
【知识整理】吸水是指吸收物质中本来就有的湿倾听存水〔或水蒸气〕,脱水是指将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浓硫酸的腐蚀性就缘于它的脱水性。
板书:2.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讨论推测并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响的方程式【问题探究】蔗糖遇浓H2SO4炭化,生成黑色物质体积膨胀为疏松多孔状,说明有气体产生,那么气体是哪一种,如何形成的?这表达浓硫酸的什么性质?稀硫酸是否也如此?学生讨论【思考交流】碳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那么金属呢?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稀H2SO4能否和铜反响?为什么?那么,浓H2SO4能否与铜反响呢?【实验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响观察现象【实验分析】铜与浓硫酸反响需什么条件? 请描学生答复并书写方程式述实验现象,据实验现象推测反响生成物,试管Ⅱ口部棉团的作用,试写出反响方程式。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氨硝酸硫酸(榜首课时)一、教育方针常识与技术:知道氨的物理性质;把握氨和氨水首要化学性质;了解“喷泉”试验中发生喷泉的动力。
进程与办法:经过对试验的调查和剖析,培育调查才能、思想才能和应用化学试验发现学习新常识的才能;培育学生全部从实际出发,以紧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思想办法。
情感、情绪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环保认识、重视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培育学生谨慎的科学情绪;培育学生自动参加沟通、团队协作精力。
二、教育重、难点1.学习要点:氨、氨水的首要化学性质。
2.学习难点:氨水的成分。
三、教育进程:学生活动教师辅导课前预习1.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完结学案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本节内容的常识结构;2.依据学案,结合教材,提取本节课的重难点,测验处理疑难问题,对有疑难问题的当地做好记载;3.搜集材料,为“讲堂评论”做好预备。
1.分发学案,安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材料,预备讲堂沟通;2.提出本节重、难点,提示学生选用恰当的学习办法;教育进程一、开始感知NH3【考虑与沟通】观看新闻报道一起考虑教师提出的问题1、结合咱们的预习和这一新闻报道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质?2、怎么吸收走漏而充满在空气中的氨气?【报告成果】……【导入新课】戏法展现用酚酞在滤纸上写好NH3的滤纸,然后在氨水上方熏,就写出了赤色的NH3【创设情形】播映液氨走漏事端新闻二、探求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调查试验】调查试验并记载试验现象【考虑与沟通】1、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大批量的喷发到烧瓶内?2、试验成功的要害有哪些?3、假如只要单孔塞,你还能想到哪些办法来引发本试验?4、喷泉为什么是赤色的?【报告成果】分小组报告沟通成果……【演示试验】喷泉试验【辅导评论】【点评】喷泉试验证明可以用水枪喷发走漏在空气在的氨气三、把握氨和氨水首要化学性质【解读戏法】【评论与沟通】【解说】经过剖析氨水显赤色的原因引出氨与水的反响,并解说氨与水反响【引导回想】前面的学习氨水和液氨的成分相同吗?各自都由哪些微粒构成?氨水液氨构成条件构成微粒物质分类【操练】写出试验室制氢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组试验】1、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只挨近,不触摸2、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只挨近,不触摸3、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只挨近,不触摸【报告】报告试验现象中,咱们什么时候还用到过氨水?【请学生展现】请学生到黑板上写相应的方程式并着重一水合氨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保存化学式。
高中化学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氨气展开教学,该部分的内容不仅属于第四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元素化合物模块和高考考查的重点。
教材引导学生从氨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发现历史入手,认识化学合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从而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种物质。
然后教材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师生通过共同探究完成对氨气的喷泉实验、氨水的的组成、氨气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等的学习。
根据学生学情,铵盐的相关知识安排在下一课时。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掌握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氨气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备⑵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能通过微视频或者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认识问题的本质。
②进一步应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判断物质性质。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泰微课课堂示范,培养学生自主使用泰微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学习中讨论交流共同进步的快乐,体验化学的神奇魅力。
②通过泰微课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由于氨气的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重点,高考中常以氨气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现、归纳、迁移能力,从多种实验设计中分析、比较、优选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为: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
【教学难点分析】:喷泉实验原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来看,教学难点主要是:喷泉实验原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主要是学生对喷泉实验的原理以及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可能分析、理解不到位。
而实验室制氨气中主要是学生氨气的干燥、验满、尾气处理上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一个较高的提升要求,需要学生掌握了氨气的相关性质之后方能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氨的物理性质;
掌握氨和氨水主要化学性质;
理解“喷泉”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氨、氨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2.学习难点:氨水的成分。
三、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