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New)

合集下载

1绪论-new

1绪论-new

第1章食品添加剂绪论一、单选题1. 我国在北魏时期记载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及应用方法的著作是()A,P1A.《齐民要术》B.《神农本草》C.《本草图经》D.《天工开物》2. 我国在明朝时期详细记载了红曲制法的著作是()D,P1A.《神农本草》B.《齐民要术》C.《本草图经》D.《天工开物》3.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用天然等同香料开头字母为()B,P14A. “N”B. “I”C. “A”D. “T”4.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天然香料开头字母为()A,P14A. “N”B. “I”C. “A”D. “T”5.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人造香料开头字母为()C,P14A. “N”B. “I”C. “A”D. “T”6. 食品用香料编号末尾有字母“T”者为()D,P14A.天然香料B. 天然等同香料C.人造香料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7. 食品用香料编号冠有字母“A”者为()C,P14A.天然香料B. 天然等同香料C.人造香料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8. 食品用香料编号冠有字母“N”者为()A,P14A.天然香料B. 天然等同香料C.人造香料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9. 编码“GB01.XXX”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B,P13A.抗氧化剂B.酸度调节剂C.防腐剂D.着色剂10. 编码“GB17.XXX”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C,P13A.抗氧化剂B.酸度调节剂C.防腐剂D.着色剂11.ADI的单位是()B,P20A. mg/Kg食品·dB. mg/Kg体重·dC. mg/Kg食品D. mg/ d12. 食品添加剂中ADI是指()A,P12A. 每日允许摄入量B. 一般公认安全物质C. 最大无作用剂量D. 半数致死量13.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英文简称为()D,P21A. WHOB. FAOC. CACD. CCFA14. “食品法典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P21A. WHOB. FAOC. CACD. CCFA15. “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英文简称为()D,P21A. CACB. FAOC. CCFAD. JECFA16. “世界粮农组织”英文简称为()B,P21A. WHOB. FAOC. CACD. CCFA17. 英文简称为CAC的组织机构是()A,P21A. 食品法典委员会B.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 世界卫生组织D. 世界粮农组织18. 英文简称为CCFA的组织机构是()B,P21A. 食品法典委员会B.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 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D. 世界粮农组织二、多选题1. 我国远古时代,记载使用栀子染色的有()()()()() B C ,P1A.《齐民要术》B.《神农本草》C.《本草图经》D.《本草纲目》E.《食经》2. 毒理学评价通常包括的实验有()()()()() A B C D E ,P19A. 急性毒性试验B. 遗传毒性试验C. 亚慢性毒性试验D. 短期喂养试验E. 慢性毒性试验三、填空题1.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两大类。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 new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 new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专用网的分类就更多了, 如各个部门行 业, 按其自身信息技术的需求而建设的网, 如气象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 各银行组建 的金融网, 大型工矿企业控制网、监控网等 等。 不管以上网络如何组成, 都是基于光纤 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及 移动通信系统等几种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38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如:
气象网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 统等组成的。 金融网虽然终端为计算机, 实质为计算机 网络, 其组成还是以上的通信系统。 在交通方面, 正在发展智能交通, 其实质 就是组成交通信息管理网, 信息传输也是 以上几大系统组合而成的。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 环型网
如果通信网各节点被连接成闭合的 环路,则称为环型网。 • 总线型网 总线型网把所有的节点连接在同一 总线上,是一种通路共享的结构。 • 复合型网
复合型网是由网状网和星型网复合 而成的网络。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a) 网状网
(b) 星型网
(c) 复合型网
(d) 环型网
邻接的传输链路一起构成各种拓扑结构的
通信网,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电路交换(TST)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分组交换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C B 用户终端 1 5 干线 用户线 A 7 节点 4 电路
链路 3 用户线 E
D
6
F
通信网一般组成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电路 电路是通信者两点间实现信号双向 传输的两条传输信道的组合,以提供一 个完整的通信过程。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绪论new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绪论new
这就要求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如 何利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并基本掌握计 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计算机在工业过 程控制应用中的相关技术。
计算机控制系统
教材及参考书 《计算机工业控制》杨劲松 《现场总线控制》周明 《计算机控制系统》吴坚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 介入:课题申请指南,探索性强专题,以增强集成
创新能力和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为目标的 项目
2、学科地位与现实意义
(2)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
“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是 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涉及 面很广,知识集成度高,可以说其浓缩了自 动化专业的知识精华,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 中起到中流砥柱的核心地位。
学好本课程的意义(2)
(2)知识体系:“计算机控制系统息[Information]



控制[Control];



系统[System]!
(计算机是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存储的重要手段 和工具);
学好本课程的意义(3)
(3) 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如前所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一 门主要专业课,课程涉及面很广,知识集成 度高,可以说其浓缩了自动化专业的知识 精华,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中流砥柱 的核心地位。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测控技术)
1、课程体系结构与技术要点
前言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
人机接口或 +
上一层控制器 -
信息控制

(NEW)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第1章 绪 论第2章 泛论子学时代第3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第4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第5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第6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第7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第8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第9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第10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第11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第12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第13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第14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第15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之宇宙论第16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第二部分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第1章 绪 论一、哲学之内容1哲学(1)分类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①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②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③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2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1)宇宙论①“本体论”,即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

②“宇宙论”,即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2)人生论①心理学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②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

(3)知识论①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②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4)关系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

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宇宙论。

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1哲学之方法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

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

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

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

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

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第0、1章 绪论+机床的运动分析) - new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第0、1章 绪论+机床的运动分析) - new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
机械制造装备概论
• • • • • • • 绪论 第一章 机床运动分析 第二章 车床 第三章 数控机床(制造自动化机床-最后) 第四章 齿轮加工机床 第五章 磨床 第六章 其它机床


---主要掌握常见机床的分类与编码及主参数识别。 机械制造装备概述: 机械制造行业所经历的技术变迁 机械制造装备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机械制造装备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
绪 机 论 械 制 造 装 备 设 计
•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 • 零件加工方法: • 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成形加工及特种加工(电火 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以及化学加工、磨 料流动加工等) • 金属切削机床: • ---指用切削的方法加工金属工件,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 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 • ---制造机器的机器,故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 (Machine-tool),习惯上简称为“机床”。 •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被制造的机器零件,特别是精密零 件的最终形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主要是借助金属切削机床加 工来获得的,因此机床是制造机器(装备)零件的主要设备。 • ----它所担负的工作量约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40%~60%,它 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机器制造工业的产品质零件加工方法量和 劳动生产率。
车床
钻床
镗床
铣床
磨床
拉床
锯床
滚齿机
刨床
插床
2. 按机床的通用程度分类
1) 通用机床(万能机床)
特点是:加工范围较广,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主要适用于 单件小批生产。
2) 专用机床
根据特定工艺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生产率较高, 结构比通用机床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如各类组合机床。

(NEW)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②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a.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
b.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分别制备含35S的T2噬菌体和32P的
T2噬菌体。
c.分别用含35S的T2噬菌体和32P的T2噬菌体感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 肠杆菌。
d.培养一段时间后,将混合液离心,检测子代噬菌体放射性。上清液 主要是噬菌体,沉淀物主要是大肠杆菌。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确定生物物种基因组所 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并确定、阐明和记录组成生物物种基因组的全部 DNA序列。
功能基因组学相对于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结构基因组学,其研究内容 是在利用结构基因组学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应用大量的实验分析方 法并结合统计学和计算机分析方法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以 及基因间、基因与蛋白质之间和蛋白质与底物、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生物的生长发育等规律。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目标是对所有 基因如何行使其职能从而控制各种生命现象的问题作出回答。
严格地说,重组DNA技术并不完全等于基因工程,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
可能使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

(NEW)张占录《土地利用规划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张占录《土地利用规划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土地利用原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与结构调整优化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土地利用分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城镇用地规划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土地用途管制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土地保护规划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地区土地利用规划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中国海洋大学植物生物学-绪论new

中国海洋大学植物生物学-绪论new

希腊的Theophrastus著《植物的历史》和《植物本原》
☆实验植物学时期:18世纪至20世纪初
林奈1753年《自然系统》、 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 达尔文——进化论、 孟德尔——植物遗传规律
☆现代植物学时期:20世纪初至今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研究从器官细胞水平进入 到分子水平,也即进入到探索生命现象本质的阶段

Email: weiwang@
内容设置 内容设置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第二章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 育 第三章 植物的繁殖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 类及命名 第五章 原核藻类 第六章 真核藻类

第七章 苔藓植物 第八章 蕨类植物 第九章 裸子植物 第十章 被子植物 第十一章 粘菌、真菌和地衣 第十二章 植物体的遗传变异和 进化 第十三章 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
2.
3.
4.Biblioteka Useful website
1. 2.
/hcs300/ /plantbio/PlantBioWeb/Cour seOfferings.html /~jlawrey/biol304/biol304/ More …….
被子植物
原核藻类
四、植物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认识和揭示植物界所存在各种层次的生命活动 的客观规律,从分子、细胞、器官到整体水平 的结构和功能、生长与发育、生理代谢、遗传 与进化、分布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等规律,揭 示新原理,探索新技术,为人类服务。
五、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描述植物学时期:17世纪以前,认识和描述植物



绪 论 论 绪
一、植物特征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三、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四、植物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五、植物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六、植物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 统 志 胡




医院统计,生物统计 现代统计学奠基 误差理论极大似然《实验 设计》随机化做实验,F检 验

Ronald A. Fisher

1897-1991


志 胡
Hill 爵士
现代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卫生统计思维进化
• 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 ★英国临床医学研究理事会








志 胡

卫生统计思维进化
• 统计思维的进化(发展简史) 时期 1749-1827 科学家 Pierre-Simon Laplace(拉普拉 斯) Philippe Pinel (菲利普) Louis (路易斯)

发明与应用
统 志 胡

研究概率 (probability)。




1745-1826 1787-1872 1822-1911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志 胡








志 胡

实例数据1
胆管癌患者部分指标
部位 分化程度 分期 肝转移 PCNA 指数 生存时间(月) 编号 性别 年龄(岁) (1)(2) (3) (4) (5) (6) (7) (8) (9) 1 男 61 52 14 上 低分化 Ⅰ 阳性 2 女 58 89 20 中 高分化 Ⅱ 阴性 3 女 63 93 19 上 高分化 Ⅳ 阴性 4 女 71 78 5 下 中分化 Ⅱ 阳性 5 男 59 85 35 上 高分化 Ⅲ 阴性 … … … … … … … … …
流 统 志 胡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成组对照的资料和匹配对 照的资料的分析方法不同

志 胡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因果与联系
统计学联系(association) :事物之间存在统计学 联系,如某疾病与危险因素(risk factor)之间存在 联系。 这种联系可能包括:人为联系、虚假联系和因果 关系(causality)。因此存在联系未必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causality):在排除了人为 联系、虚假联系后仍然存在的、无法 用其他联系解释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但也需要时间顺序等标准进行因 果判断。
流 统 志 胡
推断inference



统计量

流 统
统计量:由观察资料计算出来的量,样本的统计指标,如 样本均数、标准差,采用拉丁字母分别记为 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


志 胡
X、S
。参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设计与分析
统计设计( statistical design):是医药卫生科研设 计不可或缺的部分。 医药卫生科研主要有两大类:干预性研究 (intervention study)和观察性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y)。
流 统 志 胡








志 胡

有序变量(ordinal variable)或等级变量。 分类变量的“取值”中自然地存在着次序。 例如,问卷调查常问对某件事情的满意程度: 极不满意、有点满意、中度满意、很满意、极 满意。有些临床体检或实验室检验常用–、±、 + 、++和+++ 来表示测量结果。 连续型变量 (continuous variable):连续型变量可以 取实数轴上的任何数值。 “连续”是指该变量可以 ◆定性变量(分类变量 (categorical variable)或名 在实数轴上连续变动,由测量而得到。例如,血压、 离散型变量 (discrete variable) :离散型变量 义变量(nominative variable) 。 身高、体重等。 例如,职业(工、农、商、学、兵等)是一个 只能取整数值。例如,一月中的手术病人数, 分类变量;其可能的“取值”不是数字,而是类别, 一年里的新生儿数。 二分类变量(binary variable),称为0-1变量 例如,性别(男女)、疾病(有无)和结局 (生死)等。二分类变量常用0和1来编码,0-1变量 常称为假变量(dummy variable)或哑变量,可以和 真变量一样参与计算。
流 统 志 胡








志 胡

如何学好卫生统计学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
流 统 志 胡
¾60年代到80年代,国外医学杂志调查结果: 有统计错误的论文20%~72%。 ¾1996年对4586篇论文统计(中华医学会






系列杂志占6.9%),数据分析方法误用达 55.7%。


志 胡 坚
伪造统计数据违反科学道德



志 胡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总体:5岁男童身高
目标总体: 5岁男童 研究总体:某地区或学校5岁男童
流 统 志 胡

统 胡

Xi:一个样本
流 统 志 胡 坚

样本
5岁男童样本


胡 流 统 志 坚

志 胡



志 胡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同质与变异 同质性(homogeneity): 一个总体中有许 多个体大同小异,存在共性,这些个体处 于同一总体。 变异(variation):同一总体内的个体间存 在差异。例如,同性别、同年龄的小学生 属于同一个总体,但他们的身高、体重又 存在变异。变异性是统计学的根本需要。 统计学的任务:在变异的背景上描述同一总体的同质 性,揭示不同总体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由上述表可以看到频率f呈某种随机性。但随着抽样人数n的增大, 频率(患病率)f随机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并且趋向常数10%。可以 证明:当观察次数n越来越大,频率f的随机波动幅度越来越小, 并最终趋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被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 又称为统计学上的概率定义)。

10003 10.00
10.2
流 统 志 胡








志 胡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频率与概率
• 抛一枚硬币,是否国徽面一定向上? 明天的股市升还是降?某患者痊愈的 可能性? •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可能绝 对。考察 某个可能的结果,若在n次观察中,有m次观察到这种可 能的结果,则称这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比例为频率,m称 为频数。显然有。在医学上所说的患病率、病死率等都是 频率。如治疗了n个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阳性)的患者, 其中有m个人治愈(HP呈阴性),则治愈率。频率f是一个随 机抽样观察的结果,因此频率f呈一定的随机波动。如在 某地区随机抽样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其结果如下
流 统 志 胡








志 胡

卫生统计思维进化
★ 德国(1960年代初),药物酞胺
哌啶酮(Thalidomide,又称反应 停)事件(曾引起一次胎儿畸形 (四肢体短缺)的暴发,经过病例 对照研究和干预研究发现危险因素 是反应停)。 美国从这一事件促使有关法律文 件的产生,FDA为临床试验规定了 一整套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药物疗 效验的标准方法。
流 统 志 胡








志 胡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抽样(sampling):从研 究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 代表性的个体的方法; 样本(sample):从研究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 分有代表性的个体; 数据(data):对样本中个体进行深入的观 察与测量,获取的测量值。
流 统 志 胡





流 统 志 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志 胡

几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
抽样人数n 糖尿病人数m 100 12 500 48 1000 102 5000 493 9.86 10000 992 9.92

50000 4999 10.00
统 志 胡
100000 1000000 99999 10.00
频率(患病率%) 12.0 9.60


胡志坚
卫生统计学
胡 志 坚

志 胡




志 胡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卫生统计学
流 统 志 胡
(2)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 (3)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4)统计学的学习方法








志 胡 坚
卫生统计概念
analysis,
A science dealing with the collection, interpretation,
流 统 志 胡
and
The science and art of dealing with variation in data

presentation of masses of numerical data”(Web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