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简介
语言奇才赵元任

语言奇才赵元任作者:佚名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4期佚名赵元任(1892—1982)是举世公认的现代语言学大师,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百年间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他是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
赵元任出生于天津官宦诗书人家,六世祖赵翼是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诗作“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广为人知。
赵元任的父亲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善诗词及昆曲。
5岁时他回到祖籍常州读书。
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会说33种中国方言,到全国各地都可以用方言和当地人交流,往往话一出口,即被认为同乡。
他精通英、德、法、日、俄、希腊、拉丁等外语,甚至精通这些语言下面的方言。
因此,他得了个绰号———“ 赵八哥”。
赵元任儿时就展示了非凡的语言天赋。
清末,其祖父在北方做官,年仅3岁的赵元任随父母在北京、保定居住期间,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
回到家乡读书,又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后来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
赵元任15岁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时,向南京同学学会了南京话。
在一次聚餐中,赵元任居然用8种方言与来自8个不同地方的同桌同学交谈甚欢,以至每一位同学都认为他是自己的同乡。
赵元任对中国各地方言可以做到一学就会,并且绝非点到为止,而是真正掌握了其精妙之处。
研究者认为,赵元任掌握语言的能力之所以非常人所能比,是因为他能迅速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门外语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将这些语言运用得如同母语一般的自如:对赵元任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外语、母语之分了,他所学过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仿佛与生俱来地在他身上存在着。
赵元任语言能力超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听觉特别灵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悟出一种语言的发音特点,从而迅速掌握这种语言,此后便是终生不忘。
赵元任简介

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 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三十年代期间 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 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汉语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 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 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 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他具有“录音机的 耳朵”和学说语言的能力。 赵元任先生他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对 哲学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主要以著名的语言学家蜚声于 世。 赵老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 院“四大导师”
Page 5
《西溪犀》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 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唧唧鸡》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挤挤集机脊。机极疾,鸡饥极, 鸡冀己技击及鲫。 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机疾 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 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 几鸡既饥即唧唧。
Page 3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 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 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 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 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 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 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 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 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Page 4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赵元任先生及《赵元任全集》简介

赵元任先生及《赵元任全集》简介赵元任(1892-1982),祖籍江苏常州,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业余的摄影家。
《赵元任全集》力图通过迄今为止所能搜集到的所有作品,全方位反映赵元任的学术成果以及他的人文精神。
全集依类成卷,共计20卷,附载若干张光盘。
前10卷基本囊括他的语言学、方言学著作(中、英)及译作;后10卷分别收录他的音乐著作、文学译作、科学作品、自传、书信、日记和音像制品等。
【以上为《全集》作者简介】人物简介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
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
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
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
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
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1]生平经历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
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
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O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
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
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
J.Carve)的喜爱。
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
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历史人物—赵元任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赵元任小组分工班级:11电气卓越成员:11020306陈桥11020307范敏杰11020312刘闯分工:刘闯范敏杰陈桥提供资料刘闯PPT模板范敏杰制作PPT刘闯范敏杰美化修复PPT刘闯制作word陈桥审核校对PPT及完善word生平简述赵元任的一生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
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
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
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
19O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
他还曾任康乃尔大学物理系讲师、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等。
中国语言学家,亦是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
赵元任简介赵元任(1892 11.3—1982 2.24)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
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个人生活(1)别开生面的婚礼说到他们的婚礼,那也是杨步伟女士蓄意向世俗的一场挑战。
当时他俩家庭关系、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婚礼本应办得挺排场和体面。
但他们想打破旧的婚姻制度,俩人别出心裁,先到中山公园当年定情的地方照张相,再向有关亲友发了一份通知书,声明概不收礼。
当天下午,他把好友胡适和杨步伟在医院工作时的同事朱征请到家中,由杨步伟掌勺,做了四碟四碗家常菜宴请了这两位证婚人。
然后赵元任从抽屉里取出结婚证书,新郎新娘先签了名,接着两位证婚人也签了名,为了合法化,还贴了四角钱印花税,就这样完成了简单而浪漫的婚礼。
(2)好客之家赵家人好客,誉满清华。
赵老在清华园任教的4年间,每逢节假日,不仅校内来客不断,从市里来访的人也很多。
为了能使客人品尝更多地方风味的菜肴和点心,赵太太就和清华几个教授夫人商量,在清华园大门外的小桥边整修了三间小房,合办了一个饭馆,并从东城五芳斋请了一个厨师。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伯克利退休。
1981年被聘为北京大学荣誉教授。
赵元任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还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其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
赵元任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赵元任对文言文的造诣可谓炉火纯青,他所创作的同音文,至今无人能敌。
“同音文”!顾名思义,也就是一篇文章里,所有的文字都发同一个音。
通篇文章只用一个音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非一般人能够企及。
作为一种文体,同音文虽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它的确是一朵文学奇葩,绽放着别样的色彩,给严肃的文坛增加诙谐和趣味。
下面是两篇赵大师著名的同音文,不妨读读,看看是否能解其义?一、《季姬击鸡记》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
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
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白话文的意思是: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
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
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
简要介绍一下音乐名家赵元任生平?

简要介绍一下音乐名家赵元任生平?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作曲家。
字宜仲。
原籍常州,生于天津。
幼时受父母的熏陶爱好民族民间音乐。
扩展资料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留学生,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就读数学、物理和哲学,并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此期间,他还选修了和声学、对位法和作曲法及声乐,并坚持弹钢琴。
1914年创作出中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1920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学校。
192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哲学、汉语。
1924年游历欧洲并在法国研究语言学。
1925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音韵学。
1938年定居美国,先后在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校任教,又获文学、法学、人文学博士学位,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和东方学会会长,享有国际声誉。
赵元任作有钢琴曲、歌曲及合唱曲等作品百余篇。
其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词曲结合紧密富于韵味,许多作品还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和民主倾向。
他还将高度的作曲技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在音乐民族化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在和声的民族化方面,他常采用平行四、五度进行,大调主和弦上附加六度音程;在音调的.民族化方面,他常采用一些民族民间音调作为其作品的音乐语言。
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
在音乐理论上他指出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值得保存跟发展”,并提出一些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见解。
其主要作品有:钢琴小品《和平进行曲》;歌曲《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他》、《西洋镜歌》、《老天爷》;合唱曲《海韵》以及论文《“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新诗歌集序》、《黄自的音乐》等。
名词解释赵元任的意义

名词解释赵元任的意义赵元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认为是中国新教育运动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赵元任生于187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他在童年时期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赵元任从小就展示出了极高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功地考入了当地一所著名的学校。
在求学期间,赵元任开始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深入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和经验,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实践。
赵元任的教育理念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赞赏。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主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他强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和才能,而不仅仅追求知识的灌输。
赵元任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解读。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资源,可以对现代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教育理念,即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中国教育中进行有机结合。
这种理念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赵元任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还是一位实践者和改革者。
他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积极参与并主持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项目,通过他的努力和实践,一些新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赵元任的意义在于他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创新和推动。
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他深入思考了中国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激发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赵元任的影响力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
他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他的思想和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元任

民国第一鬼才:年少恶习累累,成年用语言骗全世界,用心理学撩妹,最后总理接见了他小时候抽烟、酗酒……恶习累累。
长大后用微积分学音乐,用心理学把妹,用语言骗过全世界。
他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家…他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就是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赵元任在天津出生了,刚一落地,还没来得及哭上几声,他就差点被当做女孩扎了耳朵眼儿,原来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请了算命的,算命的说肯定生的是个女孩,于是他的父母提前备好了针,就等着他出生。
他的母亲擅长诗词及昆曲,他的父亲中过举人,擅长吹笛,被称为“晚清公子”。
他还是宋太祖的直系后裔,诗人赵翼的后代,就是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位。
赵家甚至连丫头都会做诗!书香门第出才子,赵元任从小就“骨骼惊奇,异于常人”。
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他便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小时他在祖父做知州的衙门里长大。
他节拍感绝佳,看祖父升堂审案,打犯人板子,他看着看着就弄通了衙役们,计数的特别办法:有的数一拍,有的数半拍,有的数省略……别人四五十才能掌握的装嫩技能,他五岁的时候,就用得炉火纯青!明明已经会说话,说得很好,却故意假装话说不清楚,在大人面前装小,比如把“猫吃我的面”,说成“猫雌我的灭”…再后来,他祖父从常州请来,一位姓陆的先生教他念书,用的是地道的常州音。
于是他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
他的听觉特别灵敏,能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一种方言,此后终生不忘。
9岁时,他的祖父病逝,他随着全家回到了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他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里学会了福州话。
一般人语言能力最厉害的时候,就是幼儿时期,学什么都快,一旦年龄增长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赵元任的语言能力,从小到大都一直处于巅峰无敌的状态。
1907年,15岁的赵元任,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班,当时全校270名学生中,只有3个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从这3位同学那儿,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
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
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
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
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
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
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
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O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
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
19O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
J.Carve)的喜爱。
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
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 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
向姜斯东(E。
Johnstone)学习作曲,向夸尔斯(J.T。
Quarles)学习钢琴与和声,向席佛曼(S.P.Siwerman)学习钢琴,还上过多年的声乐课。
1914年获数学学士学位。
在该校哲学院研究一年后,1915年人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在哈佛期间的音乐教授有希尔(E,B.Hill)和斯帕尔丁(W。
R。
Spaulding)。
19l8年在哈佛获哲学博士学位。
又在芝加哥和加州大学作过一年研究生。
1919年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一年。
1920年赵元任回国担任清华学校的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同年冬曾为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
Russell)来华讲学担任翻译。
在清华期间,赵元任与杨步伟结婚。
1921年赵元任夫妇到了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和中文讲师并研究语言学。
1925年赵元任回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
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1928年作为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和民间音乐采风工作。
1938至1939年教学于夏威夷大学,在那里开设过中国音乐课程。
1938至1941年,教学于耶鲁大学。
之后五年,又回哈佛任教并参加哈佛、燕京字典的编辑工作。
其间加入了美国国籍。
1946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拍电报请赵元任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
赵元任回电:“干不了。
谢谢!”
从1947年到1962年退休为止,赵元任在伯克莱加州大学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退休后仍担任加州大学离职教授。
1945年赵元任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
1952年荣任阿加细(Aggasiz)基金会东方语和语文学教授。
1959年曾到台湾大学讲学。
1960年又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
1973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刚起步,赵元任夫妇就偕外孙女昭波和女婿迈克回国探亲。
5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还跟赵元任谈到文字改革和赵元任致力研究的《通字方案》。
在座的还有郭沫若、刘西尧、吴有训、竺可桢、黎锦熙等惹友。
1981年,丧妻不久的赵元任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之邀,偕长女赵如兰、女婿卞学磺、四女赵小中再次回国探亲,受到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的热情接见,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
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加州大学为他设立了赵元任基金会,4月4日隆重举行了赵元任逝世纪念会。
主要著作有《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广西瑶歌记音》、《粤语入门》(英文版)、《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英文版)、《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语言问题》、《通字方案》,出版有《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等。
赵元任出版的歌集有《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1936)、《民众教育歌曲集》(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
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提议并推动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五线谱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由其长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编辑),收有歌曲八十三首、编配合唱歌曲二十四首、编配民歌十九首、器乐小品六首,总计一直三十二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