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
由赵元任先生“读书识字人的最大限度的分析”说语素识别

一
是动 词 ,意思 是 :戒备 察访 。现 代 汉语 中 “ 警察 ” 的意思 是 :国
、
语素 识别 的一般 方法
家维 持社会 秩 序和 治安 的武 装力 量 ;也 指这 种武 装力 量 的成员 。
语 素 是音义 结合 的最 小单位 。这个 定义 从理 论上 讲是 比较 容 可见 , “ 察 ”一 词 由动词 变成 了名词 ,在 古代 汉语 平面 , “ 警 警 易理解 的 ,但在 实 际运用 中 ,却 并非如 此简 单 。它牵 涉到 两 方面 察 ”是 两 个 语 素 ,而 在 现 代 汉 语平 面 内 , “ 察 ”则 是 一 个 语 警 的 问题 : 一是 语素 的切分 问题 , 二是语 素 的认 同问题 。
一
差 的人 的 分析 ,因 为程 度 之 差 是 渐变 的 ,不 容 易 得 出一 致 的 结 烦 ”一 词最 初 的意 思就 是 :烦琐 ,费事 。现代 汉语 中的意 思是 :
果 。”
① 费 事 、烦 琐 ;②烦 扰 ,打 扰 ; ③ 事 故 ,问题 。所 以,无 论在
赵 先 生 说 “ 书 识 字 的 人 的最 大 限度 的 分 析 ” ,并 没 有 明 古代汉 语还 是现代 汉语 范 围内 , “ 读 麻烦 ”可 以看做 是一个 语素 。 确说 明语 素 识别 的 具体 标准 , 么 如何 限定 “ 书 识字 的 人 的最 那 读 “ 察 ”一 词最 早 出 现在 《 五 代 史 ・ 臣 传第 十 八 》 : 警 新 汉 大 限度 的 分析 ”呢 ?赵先 生在 语素 的识 别 中想说 明怎样一 个标 准 “ 弘肇 出兵警 察 ,务行 杀戮 ,罪 无 大小 皆死 。 ”这里 的 “ 察 ” 警
人物阅读素材:“言有易,言无难”——语言学家赵元任

人物阅读素材:言有易,言无难——语言学家赵元任赵元任:言有易,言无难苏金智从事学术研究要有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因此从事学术研究,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都应该具备科学精神。
一般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了科学精神和其他一些必备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有声有色地做起来。
如果研究工作要做得很出色,除了科学精神和必备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有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指一种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尤其是人文学者,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赵元任能把科学、语言、艺术与人生融为一体,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体现得那么淋漓尽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一赵元任是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积极的提倡者与实践者。
他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喜欢做科学实验,经常观察天象。
青年时代留学海外,与同时代的伙伴们一起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勤奋学习科学知识。
大学时代学了数学和物理,研究生阶段则学了大量的科学史。
在大学和研究生学习阶段,他参与了中国科学社的创建,成为《科学》杂志的撰稿人并长期参与编辑工作。
辛亥革命胜利后,赵元任与血气方刚的同伴们提倡文学革命,认为只有规范祖国的语言,克服方言造成的语言障碍,书写口语中鲜活的白话,才能真正唤起民众,达到实现政治民主的目的。
赵元任一辈子写文章都是写大白话,创作的诗歌也大都是白话诗。
他与五四时代提倡科学与民主的先行者们一道,共同开辟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新时代。
他的音乐作品,饱含着对中华民族和广大民众深情的爱,充满着对反动统治者和日本侵略者刻骨的恨。
赵元任把学术研究向语言学后,对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研究,使之在我国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在研究过程中,他既重视归纳的分析方法,也重视演绎和其他的逻辑分析方法;既重视语言学的一般方法,也巧妙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解释语言现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语言结构成分,并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语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赵元任 a system of tone letters一套标音调的字母-定义说明解析

赵元任a system of tone letters一套标音调的字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赵元任是一位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和语音学家,他的贡献对于中国语言学界和国际语音学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他设计了一套称为"a system of tone letters"的标音调字母,为语音研究和汉字标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和探讨赵元任的贡献以及他设计的这套"a system of tone letters"的原理、应用和影响。
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赵元任对汉字语音标注和语音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赵元任和他的创新理论,以探究他对中国语言学和国际语音学的贡献。
通过对这套"a system of tone letters"的详细介绍和解析,我们将理解其在语音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并评价其对赵元任个人和学术界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们将会对赵元任以及他的"a system of tone letters"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这套标音调字母未来的发展方向,看看它是否还有进一步拓展和应用的潜力。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概述赵元任和他的贡献开始,通过介绍"a system of tone letters"的设计原理、应用与影响来深入研究。
最后,将会对赵元任和这套标音调字母进行评价,并探讨它们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读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赵元任和他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对汉字语音标注和语音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赵元任提出的一套标音调的字母——a system of tone letters 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背景,介绍赵元任的贡献以及a system of tone letters 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试论赵元任的语法思想

试论赵元任的语法思想林玉山【摘要】论述赵元任语法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语法思想.他的语法思想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值得重视.探讨他的语法思想,为发展汉语语法学而努力.【期刊名称】《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赵元任;语法观;成就【作者】林玉山【作者单位】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赵元任(1892-1982)祖籍江苏常州。
他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
他兼通数学、物理、音乐、哲学。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对语言学中的方言学、音韵学、语音学、语法学、汉字改革、拼音文字研制、社会语言学、语言理论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和大量的研究成果。
语言学重要论著达80余种。
1929-1938他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语言组主任。
1938年后定居美国,历任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等教授。
1945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1年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
他的语法研究的代表作主要是《国语入门》(即李荣译《北京口语语法》)和《中国话的文法》。
前者首先运用美国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语法的特点,建立新的语法体系,奠定了此后一个时期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格局;后者实际上是前者语法部分的扩展,全面系统地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和研究。
他是第一个,也是最成功地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
因此,这两部著作“在理论方法和体系方面奠定了从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国内居于主流地位的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的基础”(胡明扬《赵元任先生小传》,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第3页)。
同过去的汉语语法著作对比来看,《北京口语语法》、《中国话的文法》提出不少新颖的看法:1、关于“词”,赵元任首先论述了汉语句子结构的最小语法单位是词的观点。
赵元任的国语入门

.在汉语语法方面,赵元任是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运用美国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语言学家。
1948年,赵元任的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称Mandarin Pri mer,An Intensive Course in Spoken Chinese.其中译本有两种:一是斐溥言释述,董同龢校阅的《国语语法大纲》,刊载于台北《国语日报·语文乙刊》1951年第104期到153期;一是李荣编译的《北京口语语法》,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出版。
在这本书中赵元任率先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汉语语法研究,建立了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框架。
他所构建的新的语法体系给汉语语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
《国语入门》借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却不为其所束缚。
他善于从中国活的语言中发掘材料,从汉语的语言事实中得出不同于西方语言学的结论。
例如,赵元任通过分析汉语特殊的语言结构,最先提出汉语歧义结构研究这样的命题。
这种不但从静态角度而且从动态角度分析的研究思路为后人的研究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国语入门》成为中国现代语法学的一个奠基作品,而其英文版在国外则成为一本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
20年后,赵元任又在《国语入门》基础上用英语写成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
该书于1968年由美国伯克莱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年后再版。
吕叔湘根据国内需要,取此书的大部分进行翻译,定名《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于1979年出版。
次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丁邦新翻译的全文,定名《中国话的文法》。
在这本书中,赵元任以北京话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实际,系统全面地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剖析描述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采用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方法,但又“持论通达,从来不拿事实迁就理论”。
1[16]为了说明问题,赵元任在一些地方还将现代汉语口语同方言、古汉语和外语进行比较。
赵元任:汉语教学之父

赵元任:汉语教学之父赵元任是举世公认的汉语语言学之父,同时也堪称汉语教学的先驱——汉语教学之父。
赵元任一生从事汉语教学实践,由国内到海外,大致经历三个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教学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汉语国际教育史上,赵元任的汉语教学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值得后世研究和借鉴。
标签:赵元任汉语教学划时代意义赵元任(1892~1982)是20世纪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翻译家,享有“汉语语言学之父”的美誉。
同时,他在汉语教学和传播的历史进程中也做过大量开创性工作,堪称“汉语教学之父”。
当代语言学家吴宗济先生曾说,赵元任多年在海外,“国内对他反而隔阂”[1](P3),因此,有必要追溯这段历史,全面梳理赵元任汉语教学的一生,总结其贡献并探讨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为当代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赵元任汉语教学的一生赵元任一生研究汉语,也教授汉语。
他的汉语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可大致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赵元任在其间的汉语教学活动均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国语运动时期(20世纪20~30年代)赵元任的汉语教学实践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国语运动时期。
在这场规范汉语的运动中,赵元任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了他的汉语教学实践。
一是作为国语统一筹备会和“数人会”①的主要成员,做了大量推广国语的具体工作。
他编写《国语留声机片课本》和《新国语留声机片课本》并亲自朗读灌制留声机片。
胡适曾说,“用留声机片来教学国语,全中国没有一个人比赵元任先生更配做这件事情的了”[2]。
同时,他参与创制并推行国语罗马字。
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是1928年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的一套以罗马字母为汉语拼音的方案,赵元任是主要制定者和主稿人。
“国罗”废弃了此前国际上通行的威妥玛式拼音方案,“巧妙地用元音和辅音的不同变化兼表了不同声调”[3],具有“便于学认,便于书写,便于打字,便于排版印刷”[4](P137)等优点,赵元任把它视为推行国语最有效的工具,其后还把它介绍到美国,运用于他在海外的汉语教学中。
赵元任简介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
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
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
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
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
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
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
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O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
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
19O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
J.Carve)的喜爱。
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
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 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
向姜斯东(E。
Johnstone)学习作曲,向夸尔斯(J.T。
Quarles)学习钢琴与和声,向席佛曼(S.P.Siwerman)学习钢琴,还上过多年的声乐课。
1914年获数学学士学位。
在该校哲学院研究一年后,1915年人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在哈佛期间的音乐教授有希尔(E,B.Hill)和斯帕尔丁(W。
R。
Spaulding)。
19l8年在哈佛获哲学博士学位。
又在芝加哥和加州大学作过一年研究生。
论赵元任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论赵元任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性贡献赵元任先生是20世纪享有国际声誉的语言学家,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在他的语言学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当属汉语语法方面的成就。
其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主要有:在研究方法上,首次采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上,首次将汉语口语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技巧上,首次将汉语语法与韵律特征结合起来研究;在研究体系上,首次提出了有创造性的见解;在研究难点上,赵元任先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释。
赵元任先生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思想影响了数代学者,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标签:赵元任汉语语法开创性赵元任先生是江苏常州人,是清朝大诗人赵翼第七世孙,是天才的语言学家。
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罗常培教授这样评价赵元任先生:“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
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
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
”今天在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对赵元任先生精彩一生进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
赵元任先生一生在多领域成就非凡,这里我们仅撷取他在语法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做些归纳。
一、在研究方法上,赵元任首次采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从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马氏文通》,到黎锦熙提出的“句本位”理论,都是照搬西方传统语法的产物。
虽然说这段时间汉语的语法研究有了新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仍没有冲破传统语法的束缚。
第一个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汉语语法的是赵元任先生。
《国语入门》是他用这个方法全面分析处理汉语的第一部著作,后写的《汉语口语语法》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
(一)在《国语入门》《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提出了比过去的汉语语法著作更新颖的看法1.关于词赵元任先生对“词”的定义:词是汉语句子结构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他提出“自由字”和“黏附字”两个概念来区分字和词。
自由字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黏附字是一个字一定要跟其他字组合才能成为一个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2005
第一章绪论
1.1 语法
1.2 汉语口语
1.3 语音
第二章句子
概论
2.2零句
整句的结构
主语谓语的语法意义
逻辑的谓语
主语、谓语作为一问一答
整句由零句组成
主语的类型
谓语的类型
整句(S-P)作谓语
复合句
复杂句
兼语句
有计划的句子和无计划的句子
第一章绪论
1.3.6 重音
正常重音:所有音节,既没有弱重音,又没有对比重音。
实际上,在没有中间停顿的一连串的带正常重音的音节中,不论是一个短语还是复合词,其实际轻重程度不是完全相同的,其中最末一个音节最重,其次是第一个音节,中间的音节最轻。
对比重音:不同于正常重音,在于它的音高幅度更宽,持续时间更长,音强通常也增加。
人名“黄种强”,若有人将“黄”听错“王”,为了改正其错误,会使用对比
弱重音:轻声
1.3.8 形态音位学
边际音位:在多数语言中,有少数音位,其负担很轻,或者说其语音学上的负荷很小。
反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一个音位只有很小的语音负荷,并且不能很好适合这个语言的总的语音模式,那它就形成所谓边际音位。
官话中有如下边际音位:
中元音
低元音
第五声:如果有一个第三声的字在原调为第三声的轻声前边,它可能变为半三声像在其他轻声前一样,也可能升高为第二声,像在任何重读的第三声前边一样。
第二章句子
零句:没有主语-谓语形式,最常见于对话以及说话和行动掺杂的场合。
2.5 逻辑的谓语
逻辑谓语:一般来说,如果在一个S-V-O形式的句子里逻辑谓语是O,就是常常把句子改换成“S-V的是O”这样的形式,这就使O成为谓语的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