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先生
赵元任简介

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 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三十年代期间 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 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汉语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 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 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 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他具有“录音机的 耳朵”和学说语言的能力。 赵元任先生他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对 哲学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主要以著名的语言学家蜚声于 世。 赵老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 院“四大导师”
Page 5
《西溪犀》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 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唧唧鸡》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挤挤集机脊。机极疾,鸡饥极, 鸡冀己技击及鲫。 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机疾 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 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 几鸡既饥即唧唧。
Page 3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 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 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 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 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 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 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 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 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Page 4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赵元任先生及《赵元任全集》简介

赵元任先生及《赵元任全集》简介赵元任(1892-1982),祖籍江苏常州,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业余的摄影家。
《赵元任全集》力图通过迄今为止所能搜集到的所有作品,全方位反映赵元任的学术成果以及他的人文精神。
全集依类成卷,共计20卷,附载若干张光盘。
前10卷基本囊括他的语言学、方言学著作(中、英)及译作;后10卷分别收录他的音乐著作、文学译作、科学作品、自传、书信、日记和音像制品等。
【以上为《全集》作者简介】人物简介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
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
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
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
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
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1]生平经历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
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
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O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
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
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
J.Carve)的喜爱。
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
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伯克利退休。
1981年被聘为北京大学荣誉教授。
赵元任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还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其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
赵元任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赵元任对文言文的造诣可谓炉火纯青,他所创作的同音文,至今无人能敌。
“同音文”!顾名思义,也就是一篇文章里,所有的文字都发同一个音。
通篇文章只用一个音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非一般人能够企及。
作为一种文体,同音文虽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它的确是一朵文学奇葩,绽放着别样的色彩,给严肃的文坛增加诙谐和趣味。
下面是两篇赵大师著名的同音文,不妨读读,看看是否能解其义?一、《季姬击鸡记》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
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
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白话文的意思是: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
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
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
赵元任

民国第一鬼才:年少恶习累累,成年用语言骗全世界,用心理学撩妹,最后总理接见了他小时候抽烟、酗酒……恶习累累。
长大后用微积分学音乐,用心理学把妹,用语言骗过全世界。
他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家…他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就是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赵元任在天津出生了,刚一落地,还没来得及哭上几声,他就差点被当做女孩扎了耳朵眼儿,原来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请了算命的,算命的说肯定生的是个女孩,于是他的父母提前备好了针,就等着他出生。
他的母亲擅长诗词及昆曲,他的父亲中过举人,擅长吹笛,被称为“晚清公子”。
他还是宋太祖的直系后裔,诗人赵翼的后代,就是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位。
赵家甚至连丫头都会做诗!书香门第出才子,赵元任从小就“骨骼惊奇,异于常人”。
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他便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小时他在祖父做知州的衙门里长大。
他节拍感绝佳,看祖父升堂审案,打犯人板子,他看着看着就弄通了衙役们,计数的特别办法:有的数一拍,有的数半拍,有的数省略……别人四五十才能掌握的装嫩技能,他五岁的时候,就用得炉火纯青!明明已经会说话,说得很好,却故意假装话说不清楚,在大人面前装小,比如把“猫吃我的面”,说成“猫雌我的灭”…再后来,他祖父从常州请来,一位姓陆的先生教他念书,用的是地道的常州音。
于是他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
他的听觉特别灵敏,能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一种方言,此后终生不忘。
9岁时,他的祖父病逝,他随着全家回到了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他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里学会了福州话。
一般人语言能力最厉害的时候,就是幼儿时期,学什么都快,一旦年龄增长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赵元任的语言能力,从小到大都一直处于巅峰无敌的状态。
1907年,15岁的赵元任,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班,当时全校270名学生中,只有3个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从这3位同学那儿,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
近代史人物介绍 赵元任ppt

。
1924年至1925年,赵元任赴欧洲访问回到上海后,杨 杏佛和胡刚复两人要他当东南大学校长。赵元任被吓得 连夜坐船北上,逃走了。
中国现代语言的先驱
是十始食石氏适氏
。狮十狮拭侍室是十,市是,时,室
”尸狮尸,拭。十狮恃。时适适誓诗
。尸。氏石石狮逝矢氏,十市食士
试,食始室室尸世势视适狮视十施
释实时试。湿,。,是施适狮狮氏
,
,
。。,
单音故事 《施氏食狮史》
迹话 便 每 遍 一 他 这 入 入 由 苏 江 贵 两 潼
北伐后,大学院办中央研究所的蔡元培和杨 杏佛要赵元任当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赵推荐别 人来做。
当年曾有电报邀请赵元任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 长,赵回电仅5个字:“干不了,谢谢!”
一二、、进19行25吴年语的调一查天时,,在他清只华能大用学耳国听学手研记究的院笨里办,法他。用他了用两一句个通渐俗变的的话音,高来管说, 一明头阴儿阳吹上一去头入儿五移声动,着第摹一仿句发是音“者中的华声好调大。国摹”仿;对第了二,句就是看“音偷高尝管两上块是肉从”什。 么这音两到句什话么,音正,好然说后明用了五线声谱,记立下刻来为。学生记住了。
赵元任的子女
三大二女女女儿儿儿---赵赵赵来如新思兰那((L(INerinso)sv1ea9y)2)129年2493月年1659月日1生4日,生拉,德柏哈克克佛利莱大夫加学学州院中国音乐 博大化士学学,数系哈学,佛研长大究沙学所中教毕南授业矿,冶与出学夫版院婿过教卞2授3学本,鐄书其同包夫为括婿中一黄央些培研儿云究童为院读中院物国士,工。其夫 婿程波院冈院维士作。(Isaac Namioka)为华盛顿州立大学数学教授。
历史人物介绍赵元任课件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 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
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
试释是事。
中国语言学贡献
《
《
国
现
学
代
新
吴
诗
语
《通字方案》
韵 》
• 此外,他在国内还亲自演唱录制 过唱片《教我如何不想他》与 《扬子江上撑船歌》等。
• 《秋种》、《听语》、《海韵》, 也揭示了人民追求个性解放和对 美好未来的向往。
赵元任书法
赵元任的学术影响力
赵元任荣誉
赵元任曾任清华大学国 学研究院导师、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史语所)研究员 兼语言组主任。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的 研
《语言问题》
究 》
《中国话的读物》 主要著作
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 学方法研究汉语方言的 著作
《广西瑶歌记音》
《粤语入门》(英文版)
《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 《
(英文版)
中
国 话
出版有
的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
文
法
译著
音乐成就
• 在“五四”爱国主义、民主主义 思潮影响下,赵元任热情洋溢地 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音乐 作品。如《呜呼三月一十八》、 《我们不买日本货》等具有强烈 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歌曲。
1938年定居美国,1945 年当选为“美国语言 学会会长”,1960年 任“美国东方学会会 长”。
赵元任全家福
在历史上往往有一些显赫一时的人物, 经岁月的淘洗,渐渐使人淡忘。 探寻原因,或因其大名显而不“赫”, 或因某些复杂的人文因素而日益销声匿迹。
语言学家赵元任生平简介

中国语言学界的璀璨明珠赵元任赵元任先生,江苏常州人,生于1892年,卒于1982年,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创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由于其自身出色的语言天赋,他熟练掌握了多国外语及中国各地近33种的地方方言,为我国的方言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其代表作品有《现代吴语的研究》《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等等。
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上的贡献也是犹如明珠一般璀璨,让人见识过一次就无法忘怀。
赵元任先生是一个文理双全的全才,其最开始是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选修物理和音乐,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赴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任教,后选择回国在清华大学教授物理、数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之后又在多处学习,并于1947年之后父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
赵元任先生多方面涉猎,且在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但他最终选择了语言学,并持续在语言学上进行了长达六十多年的研究,为我国的语言学发展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点了一盏明灯。
在美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期,赵元任先生显示出了他先进独特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方式。
”这已经充分显现了赵元任先生对于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沟通和交际这一理解。
基于他这一语言观,先生总结了两条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其一是要遵循发音、语法和词汇的顺序教学,其二是要想法子让学习者跟语言本身接触。
也正是因为如此,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赵元任先生的教育中占有绝对的优先地位。
而其语言教学的成功也体现在他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他班级分为大班小班,大班由其自己负责授课,小班由各助教负责,先生负责指导。
同样贯彻其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他一天只给大班讲课一小时,剩余时间都让学生练习听力,对于语言接触,沉浸在语言之中。
这样的模式持续一个月后,虽不说每个人都学得很好,但在听说这样的交流上进步却非常显著。
“听说先行,读写跟上”也是我们现如今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种所贯彻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近代史_人物的介绍_赵元任

音乐作品欣赏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81年,丧妻不久的赵元任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之邀,偕 子女再次回国探亲,受到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的热情接见。
5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 见,周总理还跟赵元任谈到文字改革和赵元任致力研 究的《通字方案》。
青果巷16弄两边的房子,以前都是赵家的。现在, 青果巷16弄15-5号,还住着赵家的人——赵元任的堂侄 子,年过半百的赵与康,和他的爱人秦小妹。
《教扬我子如江何上不撑想船他歌》
音乐论文
《《“歌新黄介中词诗自绍国中歌的乐派的集音艺”国乐的·和音乐序》》声》的几个小试验》
音乐作品
1915年 《和平进行曲》 1928《新诗歌集》 1934年 《儿童节歌曲集》 1936年 《晓庄歌曲集》 1939年 《民众教育歌曲》 1981年 《行知歌曲集》
常乐韵《《听我《 演院》老也雨如卖 唱校等天是》何布 的的,爷微《不谣 曲教流》云呜想》 目材传以》呼他《 歌 。及至及《三》劳 曲
,用“大小口“海三东江福从四由 介当到半时气旅关省过、建两川河 绍地”个,说行返,渤安到广、南 名方一中“了”京最海徽江绕云入
全国旅行 口技
1972年,赵老退休后,仍不断致力著述 ,写出《语言学跟符号的系统》、《白话读 物》等书。在他病逝前不久,还构想以同音 替代的办法,把《康熙字典》上1万多个字 合成一本2000字的《通字》,以用于日常行 文,可惜未能如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学校(1920-1921),教数学、哲学、历史等。与杨步伟结识。罗素
到北大、师大演讲,当翻译。‚差不多这时候我就决定把大部分时间放 在语言的研究上了‛。
1921年,6月1日,与杨步伟在北京小雅宝胡同49号结为终身伴侣,
证婚人是胡适和朱征。8月30日,回美国,在哈佛任教(1921-1924), 教哲学和中文。
5岁时,会说不顶纯正的北京话,江苏常熟话(姑母归宁),念书时只
用江苏常州音(先生陆轲轩)。 1901年左右,陆先生和他祖父相继过世,全家回常州。常州话。初学
英语(常州英语)。
1904年,父母相继过世,到苏州大姨母家,学会苏州话。 1905年,回到常州,溪山小学(第一次进新式的洋学堂)。福州话。
1907年,江南高等学堂的预科。南京话。跟外教David John Carver学英
A system of ―Tone-letters‖
the range of 1—5 is taken to represent only ordinary range of speech intonation, to include cases of moderate variation for logical expression, but not to include cases of extreme emotional expression.
语(南方口音)。
1910年4月,赴京准备考试。7月投考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留美官费
生。自修拉丁文。
1910-1914年,主修数学,同时学习哲学、语言学和音乐。 1915-1918年,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获
谢尔顿博士后研究奖金。在芝加哥大学、伯克莱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
究。 1920年,回国,‚国语统一筹备会‛成员(1920-1935);受聘于清
吴宗济(1996)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中的贡献,《清华大学 学报》第3期。
Chao(1930)A system of ―Tone-letters‖
Tone and intonation in Chinese (1933)
汉语声调方面的研究(1)
声调(tone)的定义: R.L.Trask: ―The phenomenon, occurring in many languages, in which words of different meaning which consist of identical sequences of consonants and vowels are distinguished merely by contrasts of pitch. Any one of the lexically contrastive pitches occurring in such a system.(e.g., Mandarin Chinese has four tones—level, rising, falling and falling-rising) In some analyses of intonation, an individual pitch regarded as one of the units from which intonation patterns are built up.(英语ToBI)‖
三女儿-赵来思(Lensey)1929年6月14日生,柏克莱加 州大学数学研究所毕业,出版过23本书包括一些儿童 读物,其夫婿波冈维作(Isaac Namioka)为华盛顿州立 大学数学教授。 四女儿-赵小中(Bella) 1931年5月24日生,学物理。
汉语声调方面的研究 本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宋益丹(2006)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回望, 《语文研究》第1 期。
What do the ―tone-letters‖ look like?
A vertical reference line
Tone--values
tonemes
55
153
A system of ―Tone-letters‖
Four equal parts, five points: 1—low 2—half-low 3—medium 4—half-high 5—high In order to not to make distinctions too fine, points 2 and 4 are used either alone or with each other, but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1, 3 and 5. With the above restric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tone-letters is 28 as follows: Straight tones—11 13 15 22 24 31 33 35 42 44 51 53 55 (13) Circumflex tones—131 153 242 313 315 351 353 424 513 535 (10) Short tones—1 2 3 4 5 (5)
杨步伟捉弄过先生,背着先生唱:‚赵钱孙李, 先生没米。周 吴郑王,先生没床。冯陈褚卫,先生没被。蒋沈韩杨,先生没 娘。‛——‚万人嫌‛;想她能给二房带个弟弟‚传弟‛;脚大——大 脚片,;瘦而高——‚天灯杆子‛;太淘气——‚搅人精‛,别人想干 不敢干的事,一撺掇她,她干。
‚三太公司‛,‚生意茂盛,本钱干尽‛ 清华为子女教育问题办‚成志小学‛,请她当董事长。那时清华 离城区远,要办汽车公司…… 《中国烹调》,在美国畅销。 ‚我就是我,不是别人。我是五尺一,不是五尺四。‛ ‚我脾气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横,我比 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我最爱替受期负的人打抱不平, 总爱多管闲事。‛
新型‘韵图’‛(张清常,1993)。同时编制《方言调查简表》,涉及语
法要点和部分词汇问题。在方言调查研究和音韵学研究起到十分深远的 作用。
解放初期(1955年)取以‚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名义,
以1930年的《方言调查字表》为主体,修订出版《方言调查字表》。 1964年、1983年再次修订。
lexical tone
etymological tone intrinsic w上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人对声调的认识和描写: (1)用‚读若‛或者‚以类相从‛的办法解释声调(梁武帝) (2)关于调值的描写: 唐代和尚处忠: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 促。 明代和尚真空《玉钥匙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从1947年到1962年退休为止,赵元任在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退
休后仍担任加州大学离职教授。
1973年5月13日晚上9点,周恩来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 国务院教科组组长刘西尧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籍中国学者赵元任和夫 人杨步伟及其子女。参加会见的还有周培源、吴有训、邹秉文、黎锦熙、 竺可桢、吕叔湘、丁西林、赵朴初等,共约50人。 周总理在谈话中说道,赵先生执教清华大学时,他曾考虑去跟先生 学语言学,后来先生给罗素做翻译暂时离开了清华大学,所以没能去学, 也就不曾见着先生。 1981年,丧妻不久的赵元任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之邀,偕 长女赵如兰、女婿卞学磺、四女赵小中再次回国探亲,受到全国政协主 席邓小平的热情接见,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 1982年2月24日病逝于美国麻省剑桥黄山医院。
汉语声调方面的研究(4)
1 赵元任创制五度制的声调符号: A system of ―Tone-letters‖ 1930 巴黎国际语音学会IPA会刊《语音学大师》 1980 《方言》经作者同意,改用英文发表 2 在声调定值方面提出很多实用的建议和办法 Tone and intonation in Chinese (1933)
‚四大导师‛。与林语堂、刘半农、黎锦熙、钱玄同等组织‚数人会‛。
1927年,开始大规模方言调查,创制五度标调法。 1928年,《现代吴语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
的著作, 赵元任也因此获得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的称誉。(袁毓林,
张清常等)
1930年,《方言调查表格》,‚这是按照语音科学系统重新整编的
赵元任生平大事记
本部分参考文献: 刘梦溪主编(1996)《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赵元任卷(赵 元任先生学术年 表)》,河北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 (1995)赵元任早年的语言学研究及其影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张清常(1993)赵元任先生所指引的,《语言教学与研 究》第1期。 赵元任(1971)《我的语言自传》,见刘梦溪(1996)。 /view/1295234.htm /read/16-2839
193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nglish intonation 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s 1933 Tone and Intonation in Chinese
1938-1962年,美国,任教于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伯
克莱加州大学。期间,1954年正式加入美国国籍。1959年到台湾讲学, 后由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书名是《语言问题》。
1922年,赴法国莎娜学院专门研究语言学一年。出版《国语留声机片课 本》,发表《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方法》等论文。 1924年,到欧洲英、法、德等国游学一年,见到丹尼尔〃琼斯、伯希和、
马伯乐等大家。
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受聘于国学研究院,主要 教中国音韵学,在大学部教音乐欣赏,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为
A SYSTEM OF “TONE-LETTERS”
Purpose: ―With a view to combine accuracy, elegance and convenience for printing, I have devised the following system of ―tone-letter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fellow phonetic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