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备课笔记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记录

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记录前言:幼儿园小班教育管理是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情况。
小班班级管理要注重做好每一个环节,全方位地照顾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安全、有爱的学习环境。
一、班级管理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2.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3.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发展。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和家庭协作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班级管理计划:1.课程计划:设计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目标。
2.情感管理:创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培养幼儿的情感认同和自信心。
3.行为管理: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4.卫生管理:保持幼儿园环境卫生整洁,指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意识。
5.安全管理:加强班级安全教育,明确安全事项,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幼儿的安全。
三、班级管理具体措施:1.课程计划方面,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设计手工制作,创意绘画,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2.情感管理方面,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积极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为幼儿提供支持和关怀。
同时,组织幼儿之间的互动,培养友好相处和分享的意识。
3.行为管理方面,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明确班级纪律和礼仪规范。
遇到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进行反思教育,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错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4.卫生管理方面,教师要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环境整理和卫生清洁。
教育幼儿学会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健康和常规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安全管理方面,教师要制定安全预案,教育幼儿安全知识,指导幼儿掌握安全技能。
2020年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从小事抓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从小事抓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每天午餐后,小朋友都会把小椅子搬到走廊,然后拿一个玩具或者拿一本书看。
这样已成为习惯。
今天午餐后,小朋友照例又将小椅子搬到走廊,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然而,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有几本书掉在地上,查问谁掉的书,可是没有一个人答应,都说“不是我扔的。
”“那到底是谁扔的的?”我想查个究竟。
于是把幼儿召集到教室,查问情况。
毕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思想比较复杂了,想一下子问出来,门也没有。
我想了想,说:“今天看书的小朋友站起来。
”我像警察查案一样,一个个进行排查。
有的慢吞吞地站起来,有的还东看看西瞧瞧。
我呢,注意着站起来的每一个小朋友。
然后我请他们一个一个说,“你拿的是哪一本书?”婷婷仍不住了:“我看见可可拿了两本书……”晨晨插话了:“我也看见了,可可是拿了两本书。
”矛头直接指向了可可。
这时,可可毫不示弱:“没有,不是我拿的。
”边说边朝婷婷和晨晨翻白眼。
“还有谁看见可可拿了两本书?”沉默了一会儿,看见源源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请源源来说,源源说:“是可可扔在地上的。
”这下肯定是可可扔的了。
我转身对可可说:“你再好好想想,到底是不是你扔的?”我声音既严厉又平静。
“我觉得能承认错误的小朋友还是好孩子,只要下次不扔就可以了,你再好好想想。
”可可眨巴着眼睛想了一想,低下头承认了错误,低低地说:“是我扔的。
”我说:“主动承认还是好孩子,只要记住以后要爱护图书,看书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你说是不是?”“是。
”可可头越来越低,眼泪滴答滴答地往下掉。
这次教训既是可可的教训,更是对全班小朋友的一次教训一次鞭策。
我想: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从小事抓起。
孩子不爱惜图书,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对于孩子的品格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让图书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护图书、珍惜图书的好习惯,既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件事情,更是孩子从小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教育笔记-小班班级管理常规方面培养 观察笔记小班

《教育笔记-小班班级管理常规方面培养观察笔记小班》摘要:教育笔记:小班班级管理常规方面的培养第一年踏上工作岗位,我就担任了小2班班主任的职务,比如老师弹琴,让幼儿拍手跟着做一些律动的动作,稳定幼儿坐好以后,老师便可教给幼儿一些手指游戏,也可以教些小舞蹈,我通过谈话法给幼儿做了一个正确搬椅子的方法示范:一只手握着椅子背的上方,一只手握椅子腿下方搬椅子教育笔记:小班班级管理常规方面的培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并不简单,我们班最开始有46个孩子,其中男孩25人,女孩21人。
男孩女孩的数量还算平均。
小班最重要的就是常规的培养,只有养成了好的常规,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总之——良好的常规是一个好的班级的基础。
开学的时候,最让我烦恼的就是人太多的问题。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还没有纪律意识。
在班级里常常会发生碰撞,尤其是上厕所,喝水的时候,孩子们不知道排队,常常你推我挤。
后来,我在地上贴了一条金黄色的小路。
要求孩子们喝水的时候,事先拿好自己的杯子,然后在小路上排队倒水。
倒好水之后不能在饮水机旁喝,要到空阔的地方去喝。
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孩子们对这条小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而我也经常会在他们喝水的时候提醒他们:“喝水要排队,要站在小路上面等等。
”每喝一次水我都要这样说一次。
到了后来,都不用我说孩子们会自己站到小路上排队,还会喊:“老师,我站在小路上了。
”上厕所也是,无论他们入园多久了,老师都要在他们每一次上厕所的时候在后面提醒:“排队,不要推,不要挤,小便注意不要小到别人裤子上。
”老师每一次的提醒,并不是一个速成的方法,而良好的常规也不是一朝便到培养成功的。
它需要师幼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刚入园的那段时间,最乱的情况恐怕要数早上和离园的时候了。
尤其是离园的时候,孩子们急着去找家长。
家长们急着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宝宝。
而我们班的教室门口又属于小的那种。
所以,门口常常出现拥挤的现象。
我们怕宝宝被挤坏,或是趁乱自己一个人跑出教室门口。
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教育笔记日志怎么写优秀范文 (一)

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教育笔记日志怎么写优秀范文 (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如何写好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教育笔记日志,成为了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以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的笔记日志为例,介绍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教育笔记日志。
一、笔记日志的目的与意义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的教育笔记日志,是对于每个幼儿园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可以记录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所遇到的困难、经验以及教育案例和反思,从而让教师能够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
二、优秀笔记日志的要素1.日志的清晰度笔记日志的清晰度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教师们需要将自己的笔记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进行分类、整理,使得读者能够很清楚地读懂教师的笔记内容。
此外,教师们还需要注意字迹的美观,方便阅读。
2.笔记的实用性幼儿园教师的笔记日志必须要有实用性。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笔记进行分类整理,让自己更加有针对性和整体性地进行教育管理。
同时,还需要避免一些书上的基础教育理论和教育法律条文,而要主要记录实际操作中发生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等实用性的内容。
3.笔记的完整性众所周知,管理本身不存在完美答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适当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但整个流程需要完整,这是教师日志的重要内容。
在教师日志中,应该尽量记录自己思考的过程,这种思考可以包括思路、原因和结果,并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教育问题的深层次问题,以达到思考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4.笔记的实例性教育日志是一种有学习性的记录笔记,教师应该经常参与幼儿的管理、活动等,并且在日志中详细记录转化思考为教育行动的路程。
这样可以让笔记更具体,更有策略性,同时也能让别的教师借鉴,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总结通过上述三个要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教育笔记日志的重要性,也可以明确写好优秀的教育笔记日志的技巧。
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积累笔记,不断总结和审视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成为更好的教师。
幼儿园教育管理笔记

幼儿园教育管理笔记教育管理笔记:1.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应当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2. 教学计划的制定:幼儿园应该提前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周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来制定。
3. 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是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核心。
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评价上做好工作。
4. 班级管理: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包括规划每天的活动安排、管理幼儿的行为和情绪、进行幼儿评价和记录等。
班级管理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和有序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5.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教育和发展。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
6. 资源管理:幼儿园的资源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教育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教材和教具的使用等。
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和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7. 学校管理:幼儿园要注重学校管理的规范和科学性。
学校管理包括校园安全管理、学生入园和离园管理、卫生保健管理等方面。
幼儿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管理的顺利进行。
8. 教育评估:幼儿园应当进行定期的教育评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指导,为学校提供改善教育管理的依据。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一些笔记,希望对教育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教育管理笔记:9. 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幼儿园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游戏室等。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和互联网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10. 特殊教育管理:幼儿园需要针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儿提供特殊教育管理。
幼儿园教育笔记大班

幼儿园教育笔记大班幼儿园教育笔记:大班班级管理在幼儿园教育中,大班是关键的学习阶段,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和负担。
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这个阶段的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的策略,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大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1.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 促进有效的学习和教学: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当一个班级得到有效管理时,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大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和自主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有效的大班班级管理策略1.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纪律:班级规则和纪律对于大班管理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规则,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班级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和奖励,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2. 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大班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相对较短,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
这可以包括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鼓励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在大班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他们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 留出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在大班管理中,教师有时候可能无法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个别指导。
然而,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与每个学生进行短暂的交流和指导,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
5.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对于大班管理至关重要。
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记录

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记录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每个孩子都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幼儿园班级是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班级管理活动。
二、班级管理活动1. 园内会议: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管理会议,以讨论班级管理计划,包括安排规划、教学计划、活动计划和家园联系等。
2. 班级安排: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孩子的床位、书桌和衣物柜等都得到合适的配置。
孩子们的行为也应该受到或站立或坐着的限制,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3. 教室环境:在教室内创造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如读书角、音乐角、玩具角等。
教师必须确保教室内的设备、玩具和书籍是适用的,班级固定活动区域如兴趣角、数学角、语言角等要陈列无误,完整达到孩子每天可以安全使用,同时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与美观。
4. 家园联系:教师必须保持与孩子家长的联系,以分享孩子在学校的发展进展,解答家长有关孩子教育和成长的问题。
交流方式可以是会面、电话或电子邮件。
5. 安全与健康:教师必须确保孩子在校园内和教室内的安全与健康。
学校应该配备紧急医疗设备,如止血带、心肺复苏器以及其他急救物品。
同时,教师还应该确保孩子们的饮食、运动和卫生状况良好。
6. 计划与评估:教师需要计划并评估班级的管理活动。
评估可以是定期的班级测评活动、家长问卷调查和教师自己的反思心得等。
三、活动记录教师必须对班级管理活动进行记录,以确保学校和家长都可以清楚地了解班级管理的进展和效果。
1. 会议记录:每次班级管理会议都需要记录,包括会议主题、讨论内容和结果,以及参与者的名单。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班级的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2. 班级设施清单:教师需要维护每位学生设备用品的妥善,需记录床位、物品柜、衣物柜等设施配置。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班级设施的体量以及教室内的空间分配情况。
3. 学生记录:教师需要记录每位学生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并在每周对学生出勤情况、行为评分、学习成绩等的详细记录。
班级管理备课笔记

課次:1 時間:8/31課題:第一講幼稚園班級概述引言1.互相介紹:自我介紹、點名:學生介紹2.本課程介紹@課程名稱:幼稚園班級管理@課時:17課時,9次課次,19周結束@課時分配及進度:結合目錄講解增刪、重點詳情見該課程進度表@考試說明:平時+期中+期末考試@學習要點:重點學習各年齡班幼兒常規管理的方法。
正題@定義:幼稚園班級是指幼稚園進行保教活動的基本單位。
它的組織與管理成效與幼稚園的大系統休戚相關。
要實現幼稚園的保教任務,必須依託幼稚園這個基本單位。
@意義:為了確保班級管理的科學化、程式化、規範化,首先應探究幼稚園班級獨特的結構、特徵和功能。
同時還要找出影響班級管理的各種因素,以便指導教師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更合理、科學地進行班級管理。
@班級劃分依據:在我國,幼稚園班級是以年齡作為基本劃分的主要依據,根據幼兒的年齡,劃分大、中、小三個年齡班。
此外,一些農村地區有學前一年教育(簡稱學前班),有些地區條件落後還有混合班、特殊兒童班等等。
一、幼稚園班級的基本結構1.幼稚園班級的人員結構(兩個檔規定)1)保教人員保教人員在結構上的變化:年輕化、專業化@年齡:目前的大部分幼稚園30-35歲以下的幼稚園老師是教師隊伍的主體。
@性別:基本上是女性,目前無錫、昆山等地有很多大型幼稚園喜歡吸納男教師。
幼兒男教師的就業前景良好,從11級招生中各班男生數量的增加也可以看出來。
建議男生:一專多能。
特別是要擅長體育和電腦網站建設與維護的。
@人數:全日制——兩教一保;寄宿制:三教一保@職責:保教工作全面負責制具體見兩個相關檔P3檔規定,持證上崗,專業素質,保教結合,具備班級組織和管理能力和經驗2)幼兒——班級的主體@幼兒分班:按年齡@人數: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學前班不超過40人@性別比例:大體相當@背景:00後獨生子女較多,家庭包辦代替太多;家長的素質和教育意識在逐年提高;成長發展中的不利因素P52.組織結構幼稚園班級作為一個正規化的組織,必然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使這個組織運轉起來,組織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種:1)班集體: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好處:國情:師少幼多;降低教師的勞動強度,集中有效完成教育教學目標2)小組:基層組織形式@小組是怎樣產生的?新生入班管理第一步(貼認標記、記憶小組人員)@小組分類及功能:P6固定小組:5-6人(吃飯、日常教學活動、桌面遊戲);臨時小組:分為指定小組和自選小組(遊戲活動、自選活動、角落活動)3) 個人3.幼稚園班級的物質要素1)空間條件:室內外空間環境2)設施:配備要求見P8中文件規定4.幼稚園班級的任務:保育和教育@現代幼兒保育的新的發展趨勢P9二、幼稚園班級的特徵1.組織特徵管理學對於“組織”界定:把分散的人群和處於分散狀態的任務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起來,為達到共同的目標而行動的一種實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次:1 时间: 8/31课题:第一讲幼儿园班级概述引言1.互相介绍:自我介绍、点名:学生介绍2.本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幼儿园班级管理@课时:17课时,9次课次,19周结束@课时分配及进度:结合目录讲解增删、重点详情见该课程进度表@考试说明:平时+期中+期末考试@学习要点:重点学习各年龄班幼儿常规管理的方法。
正题@定义:幼儿园班级是指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
它的组织与管理成效与幼儿园的大系统休戚相关。
要实现幼儿园的保教任务,必须依托幼儿园这个基本单位。
@意义:为了确保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首先应探究幼儿园班级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同时还要找出影响班级管理的各种因素,以便指导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更合理、科学地进行班级管理。
@班级划分依据:在我国,幼儿园班级是以年龄作为基本划分的主要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划分大、中、小三个年龄班。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有学前一年教育(简称学前班),有些地区条件落后还有混合班、特殊儿童班等等。
一、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1.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两个文件规定)1)保教人员保教人员在结构上的变化:年轻化、专业化@年龄:目前的大部分幼儿园30-35岁以下的幼儿园老师是教师队伍的主体。
@性别:基本上是女性,目前无锡、昆山等地有很多大型幼儿园喜欢吸纳男教师。
幼儿男教师的就业前景良好,从11级招生中各班男生数量的增加也可以看出来。
建议男生:一专多能。
特别是要擅长体育和计算机网站建设与维护的。
@人数:全日制——两教一保;寄宿制:三教一保@职责:保教工作全面负责制具体见两个相关文件 P3文件规定,持证上岗,专业素质,保教结合,具备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和经验2)幼儿——班级的主体@幼儿分班:按年龄@人数: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班不超过40人@性别比例:大体相当@背景:00后独生子女较多,家庭包办代替太多;家长的素质和教育意识在逐年提高;成长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P52.组织结构幼儿园班级作为一个正规化的组织,必然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使这个组织运转起来,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1)班集体: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好处:国情:师少幼多;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集中有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2)小组:基层组织形式@小组是怎样产生的?新生入班管理第一步(贴认标记、记忆小组人员)@小组分类及功能:P6固定小组:5-6人(吃饭、日常教学活动、桌面游戏);临时小组:分为指定小组和自选小组(游戏活动、自选活动、角落活动)3) 个人3.幼儿园班级的物质要素1)空间条件:室内外空间环境2)设施:配备要求见P8中文件规定4.幼儿园班级的任务:保育和教育@现代幼儿保育的新的发展趋势 P9二、幼儿园班级的特征1.组织特征管理学对于“组织”界定:把分散的人群和处于分散状态的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行动的一种实体。
@渐成性:逐渐形成,逐步稳定教师的大小循环配置;幼儿集体意识的逐渐形成@权威性:幼儿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唯一权威善用“权威”: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单层性:特殊组织。
单跨度管理。
必须求胜避败2.运作特征@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节律性:参见《学前卫生学》的相关学习内容@生活节律性@群体互动性三、幼儿园班级的功能1.生活功能一日生活引导功能:在安排一日生活应遵循以下原则:P17卫生保健实施功能身体锻炼功能:身体锻炼对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 p19@幼儿园教师组织幼儿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P19@教师组织幼儿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p192.教育功能认知发展功能情感发展功能社会性发展功能3.社会功能:教育性和福利性基础教育功能解放父母功能四、影响幼儿班级组织的因素1.内在因素:班级内部人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幼儿、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的因素。
2.外在因素:包括家长,园领导以及园制度、规则、园风,以及社区人口、经济等因素。
P25课次:2 时间: 9/14课题:第二讲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1.管理的含义西方管理理论发展有众多流派:古典管理学派、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现代科学管理学派本文所指的管理,采用我国当代翟立林的定义。
即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来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以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在这个概念中,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班级管理是由人去实施的,即管理的主体是人。
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幼儿园中,管理的主体是幼儿园班上的三位老师。
2)班级管理是同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环节来实现的。
3)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
4)班级管理是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目标。
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P28(一般了解)4.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环节四大环节互为条件,前一个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落实和实施。
二、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1.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含义和重要性@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
@重要性(意义)1)计划是集体行动的纲领。
见表对小班幼儿洗手方法的培养。
2)计划的控制作用。
计划规定各项规定的时间和期限的要求,因此,具有时效性。
如,9月份幼儿园早操新授工作,只能在这一个月内完成。
6月儿童节庆祝活动和大班毕业告别典礼活动3)计划具有领先和预见作用小结:目前,幼儿园的班级工作计划还没有被全体老师所重视。
表现在:P31 2.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依据1)依据园务工作计划2)依据班级现实情况:死情况;活情况3)依据教师及其他条件3.班级工作计划制定的程序(略)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原则@目标性原则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检验的、科学的目标。
@整体性原则幼儿园班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各种因素互相连结的一个综合体。
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要注重班级各要素的有机联合,注重与幼儿园工作计划保持一致。
3.差异性原则不同的班级工作计划都有独特性和鲜明的个性,这是它与园务工作计划和其他班级工作计划所不同的地方。
在制定计划时要客观公正地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的优势。
5.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撰写班级工作计划时书写安排、模式P37-38三、幼儿园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1.幼儿园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要求(1)教师间要有明确分工保教人员的明确规定(文件规定)主班和配班主要职责P40保育员的职责:1)清洁卫生工作2)管理幼儿生活,配合主班组织教育活动3)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4)保管幼儿衣服和本班的社会用具教师的职责:1)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3)配合保育员进行一些保育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教研究活动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主班还有以下特殊职责:1、协调班级内的各项工作,保证全班工作的一致性,研究改进本班工作2、贯彻园领导的决定,及时汇报工作情况3、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积极采取对幼儿的个别化指导4、协助和改进保育工作@幼儿园教师的“踩点”或“站位”@重点关注P41-44某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岗位细则及要求。
(2)对幼儿进行编组分组时做到:@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男女搭配、能力强弱、高矮搭配)@在适当的时候(中班以后或小班特殊需要时)可设小组长更正:为小组成员端饭目前幼儿园不可行@定期交换小组位置。
考虑到幼儿的视觉器官的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某一位置,不适当的采光及位置会影响视力。
(3)合理规划幼儿活动的空间如何合理地搭配使用,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三位老师精心设计,合理调配。
P46-47幼儿班级活动的空间主要包括:户外活动场地、活动室、寝室、走廊等。
如何合理搭配使用,需要由教师来设计,可以考虑:@户外活动场地最好紧靠班级@寝室除每天供幼儿睡眠外,还可以考虑在幼儿游戏时间、自选角落活动时间作为幼儿的活动空间@过道和走廊也是可供利用的宝贵空间@活动室的充分利用(4)合理安排好幼儿在园的时间P48-49@安排好一学期的时间@恰当地安排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合理地安排好幼儿一周在园活动@建立班会制度(5)班级物品的安排@需建一个班级物品清单,作为交接、检查的依据@班级物品摆放的位置和高度要恰到好处@班级物品应有专人保管四、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自学)课次:3 时间: 9/28课题:第三讲幼儿园班级管理体系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幼儿园班级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家园交流管理、班级间交流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等几方面组成。
幼儿园班级中管理人员包括保教人员、幼儿、幼儿家长。
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教育管理。
案例:弹性时间与往常一样,又到了做早操的时间,广播里响起了动听的音乐,提示孩子们到操场上做早操。
此时的小朋友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与看蚂蚁搬家。
音乐一起,我便立刻说:“快来排队吧!”幼儿中响起了一阵叹息声,“怎么又要做早操了!”孩子们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三三两两地开始排队,这时奇奇嘀咕着说:“王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现在做早操呢?我们的蚂蚁搬家还没有完啊?”我也觉得有些可惜,这是早上孩子们刚刚生成的活动,正是孩子兴致最浓的时候,可是……我想了想,只好回答说:“现在是做早操的时间啊。
”我便这样搪塞过去了,但一直到晚上,但我的心中仍然想着这个问题,这个回答能够让孩子满意吗?第二天,我想了一个好办法。
“小朋友们,我想到一个好办法,请小朋友们来设计今天一天的活动好吗?“好!”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接下去的活动,有的说要听故事,有的说要画画。
我和他们商量了规则,除了吃饭睡觉,其它的活动都可以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安排,但必须通过讨论少数服从多数,师生一起设计一张一日活动表,用记号或图画来标明今天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比如:如果商量好的规则是到户外活动一次为三十分钟,时间到了,必须回到教室,谁也不能违反规则。
一天下来,我发现今天的孩子特别听话,每一项活动都开展地很顺利,孩子们兴趣也特别高,我自己心里也很开心。
这个案例中体现了班级管理中的哪些方面的管理?(一)生活管理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是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幼儿在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工作。
生活管理的内容(1)学期(学年)初的工作①填写班级幼儿名册,填写幼儿家庭情况登记表,明确家园联系方法。
②家访并调查幼儿家庭教养情况,初步了解幼儿生活习惯,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