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赵憙传》-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全国I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一轮文言文翻译课时练三

语文一轮文言文翻译课时练三

语文一轮文言文翻译课时练三一、【2017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学|科网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2017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word完整版)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word完整版)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cóngxiōng。

从:用在称谓前的时候,表示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比如,当今所说的堂兄,古代称“从兄”。

“从兄”又可以具体分为“从祖兄”“从父兄”。

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

明白了“从兄”,“从弟”也就不必解释了。

“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

“从父”又具体可以分为“从伯”“从叔”。

年长于父者为“从伯”,也就是如今所称的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也就是如今所称堂叔。

“从子”:伯父/叔父之孙,不是指自己的亲兄/弟的儿子。

“从兄”在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中出现过,“从叔”在2017年新课标卷《宋书·谢弘微传》中出现过)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古同“拒”,抵抗。

)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回头。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谓仇曰:“尔曹(你们。

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若健,远相我。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即行为动作偏指一方,不同于“相互”,翻译时相当于代词“我”“他”“她”“它”“他们”等。

《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

2014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杜琼雪屋记》中有过“相从而学问者甚夥huǒ,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跟随他向他学习询问知识的人很多,他的名声悄悄地传遍了吴地。

)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独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文言文阅读《后汉书赵憙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后汉书赵憙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全国语文高考课标二卷文言文赵憙重点词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2017全国语文高考课标二卷文言文赵憙重点词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2017全国语文高考课标二卷文言文赵憙重点词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一、赵憙详细注释赵憙[x 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 堂兄) 为人所(被)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

乃挟兵(依仗兵力)结客(结交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前去)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的人)。

憙以(认为)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释放)之而去。

顾(回头)谓仇曰:“尔曹(你们)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更始(汉帝刘玄年号)即位,舞阴(地名,属南阳郡)大姓李氏拥(环抱,把守)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说)闻(听说)宛之赵氏有孤孙憙,(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为向??头像)之。

更始乃(于是)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已经,??之后)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任命)为(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使(省略“之”,他)诣(到)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遭受)创,有战劳,还拜(授予官职,任命)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憙素(一向)与奉善(交好),数遗书(wèi ,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信),乃惊曰:“赵憙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

”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做,担任)琅邪相,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并、并吞),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害怕)。

憙下车(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拘捕拷问)(李)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为了)(省略“之”,他)..请者数十,终不听(被允许)。

时赵王(刘)良疾病将终,车驾(皇帝)亲临..(赵)王(刘良),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亲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律不可枉(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也,更(重新)道它(其它)所欲(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愿望)。

《后汉书·赵咨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后汉书·赵咨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后汉书·赵咨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试题内容: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

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

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

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

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

谒咨毕,辞归家。

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cóngxiōng。

从:用在称谓前的时候,表示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比如,当今所说的堂兄,古代称“从兄”。

“从兄”又可以具体分为“从祖兄”“从父兄”。

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

明白了“从兄”,“从弟”也就不必解释了。

“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

“从父”又具体可以分为“从伯”“从叔”。

年长于父者为“从伯”,也就是如今所称的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也就是如今所称堂叔。

“从子”:伯父/叔父之孙,不是指自己的亲兄/弟的儿子。

“从兄”在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中出现过,“从叔”在2017年新课标卷《宋书·谢弘微传》中出现过)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古同“拒”,抵抗。

)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回头。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谓仇曰:“尔曹(你们。

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若健,远相我。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即行为动作偏指一方,不同于“相互”,翻译时相当于代词“我”“他”“她”“它”“他们”等。

《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

2014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杜琼雪屋记》中有过“相从而学问者甚夥huǒ,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跟随他向他学习询问知识的人很多,他的名声悄悄地传遍了吴地。

)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独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2015——2017高考文言文真题全国卷(含答案详解)

2015——2017高考文言文真题全国卷(含答案详解)

一、【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赵憙传 详解与翻译

赵憙传 详解与翻译

2017年全国卷2文言文《赵憙传》答案详解与翻译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堂兄)(被)杀,无子,憙年十五,之。

结交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去)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拒”,抵抗)。

(释放)之而去。

【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

年轻时有节操。

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

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

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

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

”把守)城不下(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宛(地名,宛县)之赵氏有孤孙憙,(省略“以”,(为\向……投降)之。

更征(召见)憙。

憙年未二十,经,……之后)引见,即(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使(省略“之”,他)降。

光武破寻、邑(王寻、王邑)有战劳,任命)中郎将,封勇功侯。

【参考译文】更始帝登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不肯,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赵憙,讲信义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帝就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满二十岁,被引见后,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而李氏终于投降。

光武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拜任为中郎将,封勇功侯。

后置,在南阳)wèi,送信)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信),乃惊曰:“赵憙真也。

”。

【参考译文】当时邓奉在南阳反叛,趟憙一向和邓奉交好,多次送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皇上怀疑这件事。

等邓奉失败,皇上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

”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前【参考译文】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几十起,他终究不听。

这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

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我希望饶他一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赵憙传》|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全国I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后汉书·赵憙传》|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全国I卷文言文阅读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参考译文:
赵憙字伯阳,南阳郡宛人。

从小就有节操。

堂兄被人杀死,无子,赵憙时年十五岁,一心想着为兄报仇。

于是操练兵器,结交宾客,后来就去复仇。

而仇家都生病了,无人抵抗他。

赵憙以为因病报仇把人杀死,不是仁者想法,暂且放弃而离去。

回头对仇者说:“你们如果病愈,应远远避开我。

”更始即位,舞阴县城大姓李氏拥城不降。

更始派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信守节义,非常著名,愿向他投降。

”更始就征召赵憙。

赵憙还不到二十岁,召见后,即任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让他到舞阴,李氏就向他投降。

光武攻破了王寻、王邑,赵憙受了伤,有战功,回来后拜为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在南阳造反,赵憙平素与邓奉友善,屡次写信给他,恳切地指责他,而造谣的人就诬告赵憙与邓奉合谋,帝以此感到怀疑。

等到邓奉失败,光武帝搜得赵憙写给邓奉的信,于是大惊道:“赵憙真是一位长者啊。

”后来拜为怀县县令。

大姓李子春起初担任琅邪相,豪强掠夺兼并,为人所患。

赵憙一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未查出,就极力查问其中的奸情,逮捕拷问李子春,两个孙子自杀。

京城为他说情的达数十人,最终没有听从。

当时赵王刘良病重将死,光武帝亲临看望赵王,问他有什么要说。

赵王说:“我平素与李子春相好,今犯罪,怀令赵憙想杀他,愿乞求留其性命。

”帝说“:官吏奉法,法律不可歪曲,你再说还有什么要求。

”赵王再没有说话。

这年,升任赵憙为平原太守。

当时平原盗贼很多,赵憙与诸郡讨伐追捕,斩其首领,余党受其株连者数千人。

赵憙上书说:“恶人作恶罚及其身就行了,可将他们徙往京城近郡的地区。

”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将他们全部迁移安置到颖川、陈留。

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诛杀锄掉奸恶之徒。

后来青州发生大蝗灾,蝗虫一侵入到平原郡地界就会死掉,平原境内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二十七年,被授予太尉官职,赐爵关内侯。

当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都来入朝修好,帝令赵憙主持边疆事务,打算作长久规划。

建初五年,赵憙生病,帝亲临探视。

等到病逝之后,帝亲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岁,谥曰正侯。

1.下列对文中斜体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答案为:A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

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答案为: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

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

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

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

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

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

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答案为:C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被歪曲,你改变(原有的想法)说其他你想要的吧,赵王就没有再次说话(请求)了。

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

上一试题:《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_2017年高考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题下一试题:《樊川文集·上池州李使君书》|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阅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