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扩建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梳理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梳理公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维护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本文将对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桥梁类型与设计规范要求1. 公路桥梁类型公路桥梁根据结构形式和功能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规范要求也有所差异。
2. 设计规范要求(1)承载力要求:桥梁设计必须满足预期的交通和荷载要求,并考虑到结构的耐久性、变形和疲劳寿命等因素。
(2)地震要求:桥梁设计应满足一定的地震烈度和地震效应的要求,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3)风荷载要求: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和风区划分,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到桥梁在不同风速下的风荷载及风致振动的影响。
(4)安全要求:桥梁设计必须满足通行的安全要求,包括桥面横坡、桥面护栏、桥墩防撞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二、桥梁荷载及其设计规范要求1. 桥梁荷载分类桥梁荷载可分为移动荷载和静态荷载两种类型。
移动荷载是指交通车辆、行人等在桥上行驶或通过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静态荷载主要包括桥梁自重、准永久荷载以及可变荷载等。
2. 设计规范要求(1)移动荷载要求:桥梁设计应考虑最不利位置和最不利组合的移动荷载,根据公路交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移动荷载标准。
(2)静态荷载要求:桥梁自重、准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应按照规范要求加以确定,并考虑到不同情况下的组合效应。
三、桥梁结构设计规范要求1. 桥梁结构参数设计桥梁结构参数设计包括桥梁几何尺寸、截面形状、荷载传递机制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满足荷载要求的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2. 材料选用和抗震设防要求(1)材料选用要求:桥梁设计应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结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并进行合理的材料强度设计。
(2)抗震设防要求:桥梁的抗震设防应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四、桥梁施工与维护规范要求1. 施工规范要求桥梁的施工过程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7
7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预应力筋及制作7.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7.4 管道 7.5 混凝土浇筑 7.6 施加预应力 7.7 先张法 7.8 后张法
7.9后张孔道压浆及封锚 7.10 无黏结预应力 7.11 体外预应力 7.12 质量控制与检验 8 灌注桩基础 8.1 一般规定 8.2 钻孔灌注桩 8.3 岩溶、采空区及特殊地区钻孔灌注桩 8.4 大直径、超长桩 8.5 桩底后压浆 8.6 挖孔灌注桩 8.7 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9 沉入桩 9.1 一般规定 9.2 桩的制作 9.3 桩的吊运、存放和运输 9.4 试桩与桩基承载力 9.5 沉桩 10 沉井 10.1 一般规定 10.2 沉井制造 10.3 沉井浮运到位 10.4 沉井下沉与着床 10.5 基底检验与沉井封底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民族和子孙后代生存的极为重 要大事,是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11
21 桥面及附属工程 21.1 一般规定 21.2 支座 21.3 伸缩装置 21.4 桥面防水与排水 21.5 混凝土桥面铺装 21.6 钢桥面铺装 21.7 桥面防护设施 21.8 桥头搭板 22 涵洞 22.1 一般规定 22.2 混凝土管涵 22.3 波形钢涵洞 22.4 倒虹吸管 22.5 拱涵、盖板涵 22.6 箱涵 22.7 涵洞接长 23 通道桥涵 23.1 桥涵顶进施工 23.2 防水与排水 24 冬期、雨期及热期施工 24.1 一般规定 24.2 冬期施工 24.3 雨期施工 24.4 热期施工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

1 总则1.0.1为适应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改扩建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
1.0.3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应遵循“充分利用、注重实效”的原则:1、调查、收集、整理原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养护维修等历史资料。
在综合分析、评价原路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改扩建工程特点,尽可能利用原路资源,节省土地与投资。
2、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设计,注重实效,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经济合理、便利施工的设计方案。
3、重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结合地区条件,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0.4 本规范中的部分指标根据改扩建的特殊条件与困难程度而规定,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具体分析、合理采用。
1.0.5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高速公路改扩建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在原高速公路路线走廊带内,利用原有道路资源,通过拓宽、改造以提高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性的工程建设行为。
2.0.2改造Rehabilitation对原有高速公路设施进行更换、补强或增设等的建设行为。
2.0.3拓宽Widening对路基路面、桥涵进行拼接加宽或分离新建,对隧道进行分离新建或扩挖,以增加高速公路车道数的建设行为;包括单侧直接拼宽、两侧直接拼宽、单侧分离拼宽、两侧分离拼宽等主要形式。
2.0.4 线形拟合Alignment Fitting根据实测数据,在基本保持原路平纵面现状的条件下,采用线形逼近的方法进行的路线平纵面设计。
2.0.5路基(路面)拼接Subgrade (Pavement) Joint Construction使新老路基(路面)连接成为整体的工程措施。
2.0.6 拼宽桥梁Widened Parts of Bridge桥梁的加宽部分及其衔接部。
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城市公路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桥梁安全、可靠并满足交通运输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从技术要求、设计标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技术要求在城市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首先,强度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桥梁荷载特性、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的计算分析,确定结构构件及材料的合理强度要求,以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其次,刚度要求也是重要的技术要求之一。
合理设置桥墩、梁段和支座等构件的刚度,确保桥梁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外部荷载或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此外,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技术要求的关键方面,通过在设计中考虑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以及采用适当的安全系数,可确保桥梁在使用阶段稳定可靠。
二、设计标准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标准是确保桥梁设计满足公路工程技术要求的基础,为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国际、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相应的桥梁设计标准。
其中,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桥梁设计标准有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联合会 (IABSE)、国际道路联合会 (PIARC)、美国道路与运输工程学会 (ASCE)等。
在国内,主要的桥梁设计标准包括中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国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城市道路桥梁设计规范等。
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桥梁结构类型、设计参数、桥梁荷载、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桥梁结构类型是根据交通需求、地理环境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确定的,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
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桥梁跨度、净高、斜度、曲线半径等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桥梁荷载是桥梁设计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静载、动载和温度载荷等。
材料选用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选择,常见的桥梁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等。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桥墩、梁段和支座等组件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是道路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可靠,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桥梁类型、设计原则、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养护要求等方面。
一、桥梁类型公路桥梁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桥梁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梁式桥:梁式桥是指梁体直接承受载荷的桥梁,其中包括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梁等形式。
2. 拱式桥:拱式桥是由拱形结构支撑的桥梁,适合跨越较大跨径的桥梁。
3. 悬索桥:悬索桥是通过一条或多条悬索连接桥塔与桥面板的桥梁形式,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4. 斜拉桥:斜拉桥是通过斜拉索连接桥塔和桥面板的桥梁形式,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审美效果。
二、设计原则公路桥梁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桥梁设计应以确保使用安全为首要目标,充分考虑承受荷载、抗震性能以及运行安全等因素。
2. 经济性原则:桥梁的设计应在满足基本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造价和维护成本。
3. 可行性原则:桥梁设计应在不同工况下保持稳定,合理布置桥墩、桥台和支座等结构要素。
4. 美观性原则:桥梁设计应注重审美效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展现独特的艺术特色。
三、结构设计公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跨径确定:根据预计承受的荷载和地形条件,确定桥梁的跨径范围,并选择合适的桥型。
2. 荷载计算:根据设计目标和标准要求,计算桥梁的荷载大小和作用位置,确保结构稳定。
3. 断面设计: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包括梁型、墩台形式等,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
4. 材料选择:合理选择桥梁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四、施工技术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求:1. 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基础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桩基、桥墩和桥台的施工工艺。
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合理组织预制构件的制作和运输,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公路工程中关于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关于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不断加速,大量桥梁的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中关于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桥梁工程的可靠性。
一、设计荷载规范要求在公路桥梁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设计荷载。
不同类型的桥梁承受的荷载有所不同,因此,设计荷载的规范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公路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荷载包括静态荷载、动态荷载和临时荷载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来确定合适的荷载标准,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荷载分析和计算,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几何尺寸规范要求公路桥梁的几何尺寸直接影响着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因此,设计时需要符合几何尺寸的规范要求。
这些规范要求包括桥梁的跨度、高度、宽度等,在设计时必须确保桥梁结构满足这些要求。
此外,还应考虑到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三、材料选用规范要求在公路桥梁设计中,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
合适的材料能够保证桥梁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公路工程中关于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了桥梁材料的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
通常,桥梁使用的材料包括钢、混凝土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和使用环境,确保材料的使用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规范要求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公路工程中关于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了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质量的检验等。
设计师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总结起来,公路工程中关于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设计荷载规范要求、几何尺寸规范要求、材料选用规范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规范要求。
这些规范要求的制定,旨在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扶植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肯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开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扶植的约束不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扶植已成为行业转型开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合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开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开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长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一、引言公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建设的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桥梁概述、设计原则、结构材料和施工控制等方面,介绍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桥梁概述1. 定义与分类公路桥梁是指用于承载公路车辆和行人交通的跨越河流、谷底、铁路或其他交通线的工程结构。
根据不同的构造形式和功能,可以将桥梁分为梁桥、拱桥、斜拉桥等多种类型。
2. 规范依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依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土地使用规划和交通建设规划来确定。
同时,还应遵循工程可行性、经济性、环境保护的原则。
三、设计原则1. 载荷标准公路桥梁设计需要根据预测的交通负荷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强度。
一般来说,设计应满足日常交通需求和可能的未来扩张需求,确保桥梁在设计寿命内不出现严重的疲劳和变形。
2. 结构安全性公路桥梁设计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安全性,能够在各种外部荷载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可靠。
其中包括抗震设计、防腐防蚀、抗风设计等要求。
3. 施工可行性公路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等因素,以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四、结构材料1. 混凝土混凝土作为公路桥梁最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其设计和使用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混凝土的配制要求、强度等级和防护措施都需要在设计中给予充分考虑。
2. 钢材钢材常用于公路桥梁的梁、拱和斜拉索等结构部位。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材、保护措施和连接方式,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 其他材料公路桥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防水材料、绝缘材料和路面材料等,以确保桥梁的功能和服务寿命。
五、施工控制1. 桥梁整体布置在公路桥梁设计中,需要根据环境条件和交通要求,合理布置桥梁的几何形状、支座位置、桥墩和桥台的设置等,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通行性。
2. 施工工艺公路桥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施工时的安全和效率,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梁扩建设计规范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日趋饱和,部分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需求,因此对其进行改扩建,由四车道加宽为六车道或八车道,提高其通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桥梁在现代高速公路中占有较大比重,加上桥梁加宽存在技术复杂、实施难度高、对现状交通影响大的特点,因此桥梁加宽设计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点。
本文重点探讨高速公路桥梁改扩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分析了桥梁拼接加宽设计的几种主要方式和连接部构造处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桥梁改扩建的设计原则
根据现有道路构造物的特点、改扩建的整体要求及桥涵结构物加宽加固的特殊性,重点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1.首先收集旧桥的设计、竣工资料和地质资料,对全线原有桥梁构造物进行归类分析和现场调查,进行必要的研究、论证,以选择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
2.桥涵构造物的改扩建,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构造物,灵活运用新、旧桥梁设计规范。
桥梁的拼接加宽宜采用与原桥同跨径、同结构型式,力求标准化、装配化、外观一致性。
3.对现有老桥逐一进行检测、验算、分析归类,合理确定加固利用方案,提高其承载能力。
4.在确定桥涵构造物加宽加固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的可实施性和方便性,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5.在研究桥梁改、扩建方案时,应将拟实施的技术方案与施工期的交通组织统筹考虑,做到技术方案与交通组织方案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不中断交通”的目标,将施工期对现有交通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6.桥梁、涵、通的改、扩建应充分考虑沿线群众对通行的净空要求,了解沿线城镇发展和交通规划情况,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通过顶升、下挖、拆除重建等方式,适当提高净空标准,方便群众生活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降低改扩建的实施难度。
7.部分路段沿线城镇化水平较高,从减少拆迁占地、降低工程造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充分做好桥梁改扩建方案的比选论证,注重提升土地和城市空间利用率。
8.强调桥梁的美学和环保要求:老桥的加宽应考虑与原桥的外观一致性;跨线桥和分离式立交在拆除重建的过程中,应注意桥梁结构型式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距居民区较近的
路段,应注意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噪声影响,采取相应的降噪、隔音措施。
三、桥梁改扩建设计要点
1.荷载标准
近年来,由于新的公路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逐步颁布执行,设计荷载由汽-超20提高到公路-Ⅰ级;新桥规对结构在正常使用状况下的各项应力要求也有较大提高。
而现有桥梁大部分是按旧桥规设计的,不可能全面满足新桥规的要求。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本着“尽量利用现有桥梁、灵活运用规范”的原则,务实采用“旧桥旧标准、新桥新标准”的方法处理;同时通过对旧桥进行验算、加固,将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提高到公路Ⅰ级的水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仍按“旧桥规”进行验算。
2.桥梁横向拼接加宽方式
加宽桥与原桥之间的横向连接是桥梁加宽成败与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沈大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福州至厦门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段等改扩建项目的考察,研究其桥梁加宽方式,经过初步分析,有三种横向连接方式。
(1)上部构造与下部构造均不连接。
为使新、旧桥各自受力明确、互不影响、方便施工,新、旧桥相互独立,结构紧靠在一起,之间留工作缝,连接处桥面沥青混凝土连续摊铺。
该连接方案简化了施工,但在汽车活载作用下新、旧桥主梁会产生不均衡挠度,加上新、旧桥梁基础沉降、收缩徐变的不一致,将会造成连接部位沥青铺装层破坏、甚至出现横桥向错台,影响行车舒适性和桥面外观,增加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
(2)上部构造与下部构造均连接。
为使新、旧桥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消除新、旧桥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差异,减小上、下结构某些部位内力,将新、旧桥上构梁板通过植筋、浇注湿接缝横向连接起来,下部墩台帽梁及系梁也通过植筋技术连接,新、旧桥上、下构各自连为一体。
该方案优点是将新、旧桥上、下构各自联系成整体,共同受力。
主要缺点是新桥基础沉降大于旧桥基础沉降,由此产生的附加内力较大,将会使下部构造帽梁、系梁、桥台连接处产生裂缝;上部构造连接处也可能产生裂缝,导致使用
功能下降,维修困难,影响外观。
(3)上部构造相互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
综合上述两个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将新、旧桥上部构造横向连接而下部构造不连接,上部构造横向联结部将承受由于新、旧桥基础沉降、收缩徐变不一致产生的附加内力;新、旧桥梁下构不产生相互影响;上部构造连接对下部构造产生的内力影响也很小。
为减小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异,可通过加强新桥地基处理、增加桩长等措施来解决。
针对上构自身产生的附加内力,采用增大连接部位配筋、改善构造、延期浇筑连接部混凝土等措施来解决。
上部构造相互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的方式,已用于杭甬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等多个加宽工程,目前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已通车2年多,使用情况较好,未出现桥面纵向裂缝。
3.结构拼接部的构造处理
(1)空心板梁的拼接处理。
空心板拟采用铰缝与桥面现浇层共同连接,在旧桥空心板边缘植入钢筋,待新桥架设3个月以后再进行横向连接。
施工前先将旧桥边缘50cm范围桥面铺装及整体层凿开,连接钢筋,再在凿开的整体层内浇筑C40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
对行车影响较少,施工简单、方便,施工费用较低,新、旧桥形成整体后共同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