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乳腺癌手术护理查房ppt优秀课件

2024/1/26
9
术前评估及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 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评估患者的手术耐 受性和风险。
其他准备
术前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等动作,以适 应术后需要;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必 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行疏 导和安慰,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配合 度。
02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月经初 潮早、绝经晚、不孕、晚育、哺乳 时间短、长期服用雌激素等。
5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 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如酒窝征、橘皮样 变)等症状。
诊断方法
包括乳腺X线摄影(钼靶)、乳腺超声、乳腺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乳腺活检等组织学检查。其中, 乳腺活检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04
患者心理支持与健 康教育
2024/1/26
27
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01
02
03
04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难以满足 患者需求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 待提高
乳腺癌手术护理科研投入不足, 缺乏创新
患者心理支持体系不完善,需 加强心理干预
2024/1/26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加强乳腺癌手术护理专 业队伍建设,提高护理 水平源自010203
04
观察伤口情况
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注 意有无红肿、渗液、裂开等异
常情况。
2024/1/26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污染和感染。
正确更换敷料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并定期更换,以保持伤口的良
乳腺癌根治术 ppt课件

水平向 介于胸骨旁线与胸中线 前后向 位于胸前壁浅筋膜内 形态:多呈半球行或圆锥形,主要由腺体和 脂肪组成; 乳头:中央有一短柱为乳头,其表面有1520个输乳孔; 乳晕:周围皮肤色泽较深的区域,成为乳晕
ppt课件
4
1、乳腺解剖结构
• 乳腺的结构
主要基础是乳腺体,乳腺体是由乳腺和 间质组成
1、乳腺:是由腺泡和乳管构成 每个乳管分支及其所属腺泡组成乳
送人员。
ppt课件
14
2、器械护士术中配合
• 1、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思想集中,传递器械稳、准、迅速。 • 2、术中随时注意器械等物品的完整、清洁、功能状态,发现问
题及时更换,精密仪器要随时保养,提醒并督促操作者正确安全 使用。 • 3、负责保管术中的游离组织、自体骨、异体骨等不得遗失或污 染,需做病理检查的标本及时交于巡回护士保存,术后按常规处 理,术中进行标本冰冻检查者、在结果出来之前,所有器械,敷 料等均不得污染。 • 4、如手术中有植入物,及时通报并核对各类植入物的型号及数 量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并签字记录植入物按植入物常规处理。 • 5、术后常规器械及专科物品按常规清洗、处理 • 6、手术结束后,协助巡回护士做好手术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按病人核对创度正确核对手术信息。
ppt课件
2018年10月6日
1
主要内容:
01
乳腺癌根治术简介
03
术中配合
02
术前准备
04
术后护理要点
ppt课件
2
一、乳腺癌根治术简介
01
乳腺解剖结构
02
根治术适应症
03
根治术禁忌症ppt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31、乳腺解剖结构
• 乳腺外观位置与形状
ppt课件
4
1、乳腺解剖结构
• 乳腺的结构
主要基础是乳腺体,乳腺体是由乳腺和 间质组成
1、乳腺:是由腺泡和乳管构成 每个乳管分支及其所属腺泡组成乳
送人员。
ppt课件
14
2、器械护士术中配合
• 1、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思想集中,传递器械稳、准、迅速。 • 2、术中随时注意器械等物品的完整、清洁、功能状态,发现问
题及时更换,精密仪器要随时保养,提醒并督促操作者正确安全 使用。 • 3、负责保管术中的游离组织、自体骨、异体骨等不得遗失或污 染,需做病理检查的标本及时交于巡回护士保存,术后按常规处 理,术中进行标本冰冻检查者、在结果出来之前,所有器械,敷 料等均不得污染。 • 4、如手术中有植入物,及时通报并核对各类植入物的型号及数 量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并签字记录植入物按植入物常规处理。 • 5、术后常规器械及专科物品按常规清洗、处理 • 6、手术结束后,协助巡回护士做好手术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按病人核对创度正确核对手术信息。
ppt课件
2018年10月6日
1
主要内容:
01
乳腺癌根治术简介
03
术中配合
02
术前准备
04
术后护理要点
ppt课件
2
一、乳腺癌根治术简介
01
乳腺解剖结构
02
根治术适应症
03
根治术禁忌症ppt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31、乳腺解剖结构
• 乳腺外观位置与形状
乳腺癌ppt课件ppt课件

浸润性乳腺癌应用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多采用联合化疗4到6个周期
3.放疗
术前放疗:部分病人使用可提高手术切除 率
术后放疗:提高生存率,疗效肯定 姑息性治疗:适用于晚期病人
13
-
内分泌治疗
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高者有效 绝经前的病人可用卵巢去势(手术切除或X线
照射卵巢)的方法抑制病变
8
-
诊断
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2、乳腺透照、钼靶拍片、B超、核磁共 振等有利于诊断。 3、病理学证实。
9
-
疗原则
尽早实施手术,辅以化疗、放疗、激素、 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
治疗方式
手术 化学药物治疗 内分泌治疗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
10
-
1、手术治疗 ①经典根治术:整块切除患侧乳腺组织 连同癌肿周围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组 织、胸大小肌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 肪及淋巴结等软组织 ②扩大根治术 在经典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2、3、 4肋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包括胸廓内动 静脉以及周围的淋巴结。适用于Ⅱ、Ⅲ 期乳腺癌,尤其是乳腺内侧癌肿
3
-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 癌以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转移很少,预后很 好。 2、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样癌、髓样癌 (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 癌、粘液腺癌、鳞状细胞癌。分化高,预后较 好。 3、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 润性导管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无大量 淋巴细胞浸润)、腺癌。此性分化低,预后差。 其中硬癌最多见,占60%。
4.转移 淋巴转移多为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少有
对侧转移。 早期淋巴结先是散在、活动好,以后数目增多、融 合;甚至可和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联 晚期可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远 处常见肺、骨、肝转移。
3.放疗
术前放疗:部分病人使用可提高手术切除 率
术后放疗:提高生存率,疗效肯定 姑息性治疗:适用于晚期病人
13
-
内分泌治疗
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高者有效 绝经前的病人可用卵巢去势(手术切除或X线
照射卵巢)的方法抑制病变
8
-
诊断
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2、乳腺透照、钼靶拍片、B超、核磁共 振等有利于诊断。 3、病理学证实。
9
-
疗原则
尽早实施手术,辅以化疗、放疗、激素、 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
治疗方式
手术 化学药物治疗 内分泌治疗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
10
-
1、手术治疗 ①经典根治术:整块切除患侧乳腺组织 连同癌肿周围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组 织、胸大小肌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 肪及淋巴结等软组织 ②扩大根治术 在经典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2、3、 4肋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包括胸廓内动 静脉以及周围的淋巴结。适用于Ⅱ、Ⅲ 期乳腺癌,尤其是乳腺内侧癌肿
3
-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 癌以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转移很少,预后很 好。 2、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样癌、髓样癌 (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 癌、粘液腺癌、鳞状细胞癌。分化高,预后较 好。 3、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 润性导管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无大量 淋巴细胞浸润)、腺癌。此性分化低,预后差。 其中硬癌最多见,占60%。
4.转移 淋巴转移多为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少有
对侧转移。 早期淋巴结先是散在、活动好,以后数目增多、融 合;甚至可和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联 晚期可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远 处常见肺、骨、肝转移。
乳腺癌保乳手术ppt课件

保乳手术(BCS)切口选择
我院常用切口
➢ 环乳晕切口
保乳手术(BCS)切口选择
保乳手术(BCS)切口选择
环乳晕切口并发症
(外形改变、水肿、组织 部分坏死)
保乳手术(BCS)切口选择
我院常用切口
➢ 环乳晕切口
优点
缺点
✓ 瘢痕隐藏于乳晕部 ✓ 切口离手术野远,对外形
影响较小 ✓ 可切除各象限肿瘤
保乳手术(BCS)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 妊娠期间放疗者 ➢ 病变广泛或确认为多中心病灶,广泛或弥散分布的可疑
恶性微钙化,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理想外形 ➢ 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
证病理切缘阴性 ➢ 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 ➢ 炎性乳腺癌
保乳手术(BCS)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Wuringer E. Plast Reconstr Surg, 1998,101:1486-1493.
保乳手术(BCS)关键问题
BCS适应症与禁忌症 BCS的切缘 BCS切口的选择 BCS术后的放疗
保乳术(BCS)后放疗
—BCS的禁忌症 —BCS的切缘 —BCS切口的选择 —BCS术后的放疗 —BCS术后复发
✓ 手术野暴露相对困难,需 要训练曲线
✓ 受乳晕大小限制 ✓ 放疗可能导致乳晕部水肿
组织坏死
环乳晕切口对乳头乳晕(NAC)感觉影响
➢ 我院常用切口
➢ 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感觉
第四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是NAC恒定的支配神经,自腋中线第四肋间处穿过前距肌到达胸 大肌外侧缘,在胸大肌表面向内行走并在左乳4点钟方向和右乳8点钟方向进入乳腺组 织,在腺体内部继续行走约2cm后突然转向乳头方向行走直至NAC
医学乳腺癌保乳手术课件

54% 79%
61% 82%
N/A
70%
66%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保乳手术(BSC)现状
欧美>50% 中国:约10%
Yu KD, Ann Surg Oncol 2007; 14: 2502–09.
时间
2013年
2014年2015年 Nhomakorabea保乳率 SLNB率
32.71% 36.45%
24.03% 40.31%
NCI Milan
18 yrs
65%
65%
N/A
Institut Gustav Roussy NSABP B-06
15 yrs 12 yrs
73% 63%
65% 59%
N/A
50%
49%
NCI USA
10 yrs
77%
75%
72%
69%
EORTC
Danish Breast Cancer Group
8 yrs 6 yrs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保乳手术(BCS)切缘的最新共识
• 手术切缘阳性的乳腺癌同侧复发风险的绝对值增加多少? • 放射治疗和全身治疗,良好的肿瘤生物学特征时是否能减少这种风险的增加?
阳性的手术切缘定义:墨染处有IC和DCIS。 使IBTR(同侧乳腺肿瘤复发)风险增加至少2倍
IBTR的风险增加不会因放射治疗,全身治疗 (内分泌治疗、化疗、生物治疗)或良好的 生物学特征而降低
生物学指导时期 ──┬ 改良根治术
Fisher(1985)
└ 保乳术
(局部扩大切除+选择性腋淋巴结清扫)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保乳手术(BCS)目的
乳腺癌图文课件版

乳腺癌图文课件最新版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诊断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与康复 • 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
分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生 物学特征分为多种类型,如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 癌等。
。
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 褶、红肿、破溃等症状
,可能提示乳腺癌。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 ,尤其是血性溢液,应 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
大。
02 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 法之一,通过X线检查乳腺组织的密 度和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肿块、钙 化灶等异常表现。
然而,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主要用 于临床怀疑乳腺癌或X线、超声检查阴性时的补充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乳腺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X线摄影存在一 定的辐射,且对于致密型乳腺的检出 效果较差,因此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
X线摄影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尤其敏 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 探头检查乳腺组织结构和血流情
况。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囊 肿、导管扩张等异常表现,尤其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X线检查阴性
目 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诊断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与康复 • 乳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
分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生 物学特征分为多种类型,如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 癌等。
。
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 褶、红肿、破溃等症状
,可能提示乳腺癌。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 ,尤其是血性溢液,应 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
大。
02 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常用方 法之一,通过X线检查乳腺组织的密 度和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肿块、钙 化灶等异常表现。
然而,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主要用 于临床怀疑乳腺癌或X线、超声检查阴性时的补充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乳腺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 后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X线摄影存在一 定的辐射,且对于致密型乳腺的检出 效果较差,因此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
X线摄影对于微小钙化的检出尤其敏 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 探头检查乳腺组织结构和血流情
况。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囊 肿、导管扩张等异常表现,尤其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X线检查阴性
乳腺癌手术ppt课件

5
三、乳腺癌手术的经验探索
公元前400年,医学家Hippocrates认为任何 手术治疗都难以使乳腺癌奏效。 公元200年Leonide首次施行以烙铁烧灼止 血进行了乳房切除。同时,Leonide或许还是第 一个记录了乳腺癌转移到腋窝的人。 直到1757年,Henri Le Dran提出癌首先经 淋巴管转移到区域淋巴结,然后进入全身循环, 也即癌的早期阶段是一种局部疾病的理论,从 而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这种 局部起源理论的确立,推动了根治性手术的探 索和发展。
22
越来越多的乳腺肿瘤外科医生认识 到乳房对女性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 重要性。可以说,保乳手术已成为乳 腺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23
24
八、 新型乳房切除术 尽管在发达国家保乳手术已成为I/II期乳腺癌 的首选术式,但对于II期以上或肿瘤较大、乳房较 小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宜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以及保乳 手术后局部有复发的患者而言,乳房切除术依旧是 必要的。在保乳手术得以推广的同时,乳房切除术 依旧在不断发展。同样在考虑肿瘤切除的同时保存 最好的乳房外形的原则之下,保留皮肤乳房切除术、 保留乳头/皮下乳房切除术等新型乳房切除术式也被 提出并得到认可。
16
而据美国外科医师协会的资料,1950年 Halsted根治术占全美国乳腺癌手术的75%, 1970年约占60%,而到1972年则降至48%,1977 年降至21%,到1981年则仅占所有乳腺癌手术的 3%了。与此同时,改良根治术则由1950年的5% 上升至1972年的28%,到1981年上升至72%。
8
四、乳腺癌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 1、乳腺癌根治术
19世纪后期,在越来越多解剖学理论支持和一 些成功的手术经验基础上,美国医生William Stewart Halsted(1852-1922年)和Willy Meyer (1858-1932年)分别在1890年和1894年 先后在论文中提出了乳腺癌根治术。这种将患癌 乳房、胸大小肌和腋窝淋巴节在内的组织整块切 除的根治术又被称为Halsted术式。
《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04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适用于临床Ⅰ期、Ⅱ期的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 属于T1和T2分期,且乳房有适当体积,术后能够保持良好
的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单发肿瘤
对于单发、周围型、直径为2~3cm的肿瘤,如果患者主观 要求或愿意接受术后放疗等辅助治疗,也可进行保乳手术
。
影像学提示多中心病灶
03
指南核心内容与解读
患者选择与评估
适应症
单发、临床Ⅰ期或Ⅱ期的乳腺癌 患者,且肿瘤大小与乳房比例适 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 形。
禁忌症
多中心病灶、弥漫分布的恶性钙 化灶或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 缘阳性者,以及炎性乳腺癌患者 。
评估方法
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 理学检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 乳房条件,确定是否适合保乳手 术。
乳房重建的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意愿 ,制定个性化的乳房重建方案。
术后管理
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提 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术中操作
确保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长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检查,确保乳房重建 效果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06
保乳手术的疗效评价与随访
《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31
• 引言 • 乳腺癌保乳手术概述 • 指南核心内容与解读 •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 保乳手术与乳房重建 • 保乳手术的疗效评价与随访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提高保乳手术率
通过指南的推广和实施,提高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 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单纯乳房切除术
基于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乳腺癌妇女都需要 进行乳腺癌根治术,1963年,Kennedy 首先报道了切 除全部乳房组织和胸肌筋膜、但不切除胸肌和腋窝淋 巴结的单纯乳房切除术。1969年,Kaae等比较了单纯 乳房切除术加术后放疗、扩大的乳腺癌根治术加放疗 两种治疗措施,结果显示两者有着相似的总体生存率。
乳腺癌的手术发展
一、残忍的乳房切除
• 既然扒历史,那自然少不了讲故事。就让我们先 从圣阿加莎(Saint Agatha,公元231-251年)所 承受的残酷刑罚开始。
• 阿加莎是西西里坚定的基督教女信徒,由于拒绝 罗马地方长官Quintianus的求爱而遭到迫害,最 后被残忍的用钳子割去乳房。
在西方宗教绘画中,阿加莎通常以手捧一 个盛有她的乳房的托盘的样子出现。 她是和 圣母玛利亚一起在基督教常典弥撒受到纪念的 七个女圣人之一,现在也作为乳腺癌患者的守 护之神。直到今天,每年2月5日,在地中海西 西里地区还会有盛大的活动来纪念她的殉道。
二、乳腺癌认识的历史
关于乳腺癌的发生,在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 拉底(Hippocrates)的体液学说基础上,希腊医生 Galen of Pergamum (129-200年)认为乳腺癌发生 原因是乳房中出现了“凝固的黑胆”,是一种全身体 液紊乱的局部表现,而这种体液学说观点一直持续到 17世纪才被局部起源理论所取代。但随着认识的深入, 研究发现有些早期乳腺癌已有血运转移,乳腺癌是一
七、保乳手术 到20世纪七十年代,破坏性更小的改良根治 术已成为乳腺癌手术的主要术式。但随早期诊断 技术及放、化疗治疗水平的持续进展,尤其是认 识到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本质及在多数病 例可出现早期血道播散等证据,使得广泛性破坏 手术的必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越来越多的 外科医生接受并积极支持“缩小”手术,并开始 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的探索。从此,乳腺癌 组织切除加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的综合治 疗措施是的乳腺癌保乳手术成为早期乳腺癌手术 的重要发中叶,对乳腺癌的认识日渐深入,同 时放射治疗方法也日渐成熟。如何在确保治疗效果 的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局部组织损伤成了新的探 索方向。
在标准根治术的基础上,1948年,Patey 和1950年Auchincloss分别提出了保留胸大肌、 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留胸大肌、 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缩小乳腺癌根治术 的手术范围。
根据切除组织量的多少分四种类型,即肿瘤切除 术、肿瘤及其周围少量乳腺组织切除术、楔形切 除术和象限切除术。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1.19世纪末的Halsted根治术; 2.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 3.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 4.70年代的保乳手术;
乳腺癌的最佳手术一直是争论和研 究的热点。
四、乳腺癌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
1、乳腺癌根治术
19世纪后期,在越来越多解剖学理论支持和 一些成功的手术经验基础上,美国医生William Stewart Halsted(1852-1922年)和Willy Meyer (1858-1932年)分别在1890年和1894年 先后在论文中提出了乳腺癌根治术。这种将患癌 乳房、胸大小肌和腋窝淋巴节在内的组织整块切
全身性疾病已得到共识。
三、乳腺癌手术的经验探索
公元前400年,医学家Hippocrates认为任何 手术治疗都难以使乳腺癌奏效。
公元200年Leonide首次施行以烙铁烧灼 止血进行了乳房切除。同时,Leonide或许还是 第一个记录了乳腺癌转移到腋窝的人。
直到1757年,Henri Le Dran提出癌首先经 淋巴管转移到区域淋巴结,然后进入全身循环, 也即癌的早期阶段是一种局部疾病的理论,从 而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这种 局部起源理论的确立,推动了根治性手术的探 索和发展。
直至19世纪中叶,麻醉、抗生素以 及输血技术的发展才给包括乳腺癌在内 的外科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大约在1894年 Halsed和Meyer分别提出 了乳腺癌根治术,又称Halsted术式。 Halsted根治术的成功实施及广泛应用让乳腺 癌的5年生存率从10%-20%提升至40%-50%。
从Halsted"经典"根治术到今天, 已经有109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历程:
1975-1978年阿拉巴马实验:患者分别 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随访 10年后两组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别(根治 术组71%,改良根治术组64%),但改良 根治术手术范围却相对地缩小,从而较 好地保留了上肢的运动功能,同时上肢 水肿发生率也较低,在形体效果和上肢 功能方面,改良根治术均优于根治术。
除的根治术又被称为Halsted术式。
该术式的推出,使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由同时期 欧洲报道的51-82%降到6%,3年生存率达到45%。 在随后近80年中,Halsted根治术被作为乳腺癌 外科手术的标准术式而在全世界广泛施行。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在20世纪早期,在广泛推行Halsted根治术的同 时,由于内乳淋巴结的发现和肿瘤病理学的发展, 为了彻底清除病灶、减少复发,认为对可能产生转 移的途径和部位均应给予预防性清扫,于是又提出 了扩大根治术的概念,将切除范围扩大到胸廓内动、 静脉及其周围淋巴结甚至锁骨上淋巴结、纵隔淋巴 结。此类手术虽进一步降低了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 但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由此带来 患者生存质量损害也极为显著。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4
而据美国外科医师协会的资料,1950年 Halsted根治术占全美国乳腺癌手术的75%, 1970年约占60%,而到1972年则降至48%,1977 年降至21%,到1981年则仅占所有乳腺癌手术的 3%了。与此同时,改良根治术则由1950年的5% 上升至1972年的28%,到1981年上升至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