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训练 (2)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 3.拇趾的M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跖关节。 • 固定臂:第1跖骨。 • 移动臂:第1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35°,伸展0-60°。
• 4.拇趾的I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间关节。 • 固定臂:第1节趾骨。 • 移动臂:末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
食指分离方向的运动。 掌侧内收,与外展相反,做返回食指
方向的运动。 正常值:掌侧外展0-90°,掌侧内收90°-0。
手指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 体位: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 、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相应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相应掌骨纵轴。 • 移动臂: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 中心:相应远端指骨间关节桡侧。 • 固定臂:中节指骨纵轴。 • 移动臂:远节指骨纵轴。 • 运动:远节指骨向靠近中节指骨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附:手指的外展、内收
• 体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两轴的交点。
• 固定臂:第3指骨纵轴。
• 移动臂:第2、4、5指骨纵轴。
运动。 伸展,从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屈曲0-135°,伸展0°。
附:小腿外旋、内旋
• 体位:坐位,膝关节90°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足跟在膝上的投影。 • 固定臂:膝关节90°屈曲,足长轴所指的方向。 • 移动臂:第二趾骨与跟骨的连线。 • 运动: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复合运动。
向后方的运动。 注意固定骨盆,防止躯干的代偿
运动。 • 正常值:0-30°。
外展
•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 • 中心:髂前上棘。 •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
关节活动度训练课件

关节活动度训练课件
欢迎来到关节活动度训练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吧!
课件介绍
本课件旨在帮助您了解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并分享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注意 事项。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
1 维持关节健康
有限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的限制可能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影 响生活质量。
不稳定
关节不稳定可能导致不安全的姿势和运动,增 加了创伤的风险。
缺乏灵活性
缺乏灵活性可能限制了体能发挥,降低了身体 的适应能力。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
1 增加灵活性
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我们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效能。
3 预防创伤
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有助于预防运动和日常活动中的创伤。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方法
1
静态牵拉
通过保持关节处于伸展状态并进行牵拉,来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
动态运动
通过轻柔而有节奏的运动,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效能。
3
关节旋转
执行旋转运动,如大臂旋转、足踝转动等,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可以减 少关节疼痛和创伤风险, 帮助维持关节的健康。
2 提升日常功能
3 改善姿势和体态
充足的关节活动度可以增 强身体的灵活性,提高日 常活动和运动的执行效能。
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可以改 善姿势、体态和身体平衡, 提升整体形象和气质。
常见关节活动度问题
僵硬
缺乏活动导致关节僵硬,限制了日常活动的范 围和执行效能。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温暖肌肉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前,先进行适度的热身 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欢迎来到关节活动度训练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吧!
课件介绍
本课件旨在帮助您了解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并分享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注意 事项。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
1 维持关节健康
有限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的限制可能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影 响生活质量。
不稳定
关节不稳定可能导致不安全的姿势和运动,增 加了创伤的风险。
缺乏灵活性
缺乏灵活性可能限制了体能发挥,降低了身体 的适应能力。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
1 增加灵活性
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我们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效能。
3 预防创伤
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有助于预防运动和日常活动中的创伤。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方法
1
静态牵拉
通过保持关节处于伸展状态并进行牵拉,来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
动态运动
通过轻柔而有节奏的运动,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效能。
3
关节旋转
执行旋转运动,如大臂旋转、足踝转动等,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可以减 少关节疼痛和创伤风险, 帮助维持关节的健康。
2 提升日常功能
3 改善姿势和体态
充足的关节活动度可以增 强身体的灵活性,提高日 常活动和运动的执行效能。
良好的关节活动度可以改 善姿势、体态和身体平衡, 提升整体形象和气质。
常见关节活动度问题
僵硬
缺乏活动导致关节僵硬,限制了日常活动的范 围和执行效能。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温暖肌肉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前,先进行适度的热身 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

36
结果分析:
① ②
1、关节被动活动时,如果出现抵抗(称 运动终末感),应评定这种抵抗是生理性 的还是病理性的,同时应分析病理性抵抗 所导致逛街活动受限的原因。 2、生理性抵抗包括软组织性抵抗、结缔 组织性抵抗和骨抵抗。 软组织抵抗:由软组织之间接触所致 结缔组织性抵抗:有肌肉、关节囊、韧带 等牵张所致 骨抵抗:由骨与骨之间的接触所致
9
ROM测定的目的:
1. 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 2. 确定治疗目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3. 评价治疗训练效果。
10
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
普通量角器
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移动臂,标有指针。 固定臂,附有刻度盘。 两臂以活动轴固定,轴为量角器中心。
16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 节 肩 屈 伸 测角计放置方法 运动 受检体位 轴心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 肩峰 固定臂 与腋中线平 行 移动臂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0~180° 伸0~50° 正常值
外展
内旋 外旋 肘 屈 伸 旋前 旋后
坐和站位,臂置于体 侧,肘伸直
仰卧,肩外展 90°,肘屈90°
两个臂
使用通用量角器时,量角器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 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
11
测量工具
通用量角器
12
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 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 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 测量。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 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 (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 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 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 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 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 上读出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训练ROM训练详解课件

ROM训练的禁忌事项
骨折未愈合
骨折未愈合的患者应避免进行 ROM训练,以免加重病情或引
发其他并发症。
关节炎症或感染
关节炎症或感染的患者应避免 进行ROM训练,以免加重炎症 或感染。
关节僵硬或畸形
关节僵硬或畸形的患者应避免 进行ROM训练,以免加重僵硬 或畸形。
其他严重疾病
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疾病 的患者,应谨慎进行ROM训练,
评估
对患者的关节活动 度进行评估,确定 受限范围和程度。
实施
按照计划逐步进行 ROM训练,可采用 主动或被动方式。
评估效果
定期评估ROM训练 的效果,以便及时 作出调整。
ROM训练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名肩关节粘连患者,通 过ROM训练成功恢复关节 活动度。
案例二
一名膝关节僵硬患者,经 过ROM训练后逐渐恢复正 常的关节功能。
进行多角度和多平面训练
在ROM训练中,注意多角度和多平面的运动,以增加关节的灵活 性和稳定性。
结合其他康复方法进行训练
如针灸、按摩、理疗等,以提高ROM训练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水平。
04
ROM训练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ROM训练的实践步骤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ROM训 练计划。
调整
根据患者的进展和 反应,适时调整训 练计划。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03
ROM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ROM训练的常用方法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患者主动屈曲或伸展关节,保持适宜 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 量和耐力。
通过治疗师被动地屈曲或伸展关节,帮助 患者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关节僵硬和 肌肉痉挛。
关节活动度PPT课件

身体表面相接触
肌肉被牵伸
运动终止时坚硬 但有少许弹性
关节囊被牵伸 感,类似拽一块 皮子的感觉 骨抵抗 被动终止突然发 生,坚硬感 骨与骨的接触
被动伸展手指掌指关节时关节 囊前部的紧张
被动伸展肘关节时尺骨鹰嘴与 肱骨鹰嘴窝的接触
40
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软组织抵 抗 结蹄组织 抵抗 骨抵抗 手感 软,踩踏沼泽地感 硬、运动终末有弹性感,或坚硬但 有少许弹性 原因 软组织肿胀、滑膜炎 肌紧张增加,肌肉、关节囊、 韧带短缩 骨软化症、退行性关节疾病、 骨性关节炎 急性滑膜炎、关节炎症、关节 外脓肿、骨折、心理反应 关节内紊乱如半月板撕裂 严重的活动性损伤或骨折,无 疼痛的痉挛抵抗提示肌张力高
二、结果分析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表现为减小或增大,临床以关节活动度减小多 见。增龄、老化、关节形态的改变和疼痛、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主 动肌无力、拮抗肌张力过高等均可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小。
(一)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均减小 各种关节本身的疾病(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 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等)和关节周围的软组 织粘连、肌肉痉挛、皮肤瘢痕挛缩,骨折等常导致主动关节活动 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均减小。
18
5.测量PROM 在运动终末时要体会运动终末感的性质: 如被动运动不能达到该关节正常运动范围的终点.提示 PROM受限。测量PROM受限程度并记录。
此外.治疗师还需判断PROM受限的原因(如疼痛、痉挛、 粘连等)、运动质量(如关节运动不平滑'肌张力增高、僵硬 等 )。
19
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 · 为防止出现错误的运动姿势和代偿运动,减少测 量结果的误差.测量时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 有效的固定; · 根据测量部位选择适当的关节角度测量尺。检查 者应熟练掌握关节角度尺的操作,关节角度尺的固定臂 和移动臂要严格按规定方法使用。尺与身体的接触要适 度.不得影响关节的运动。原则上角度尺应放在患者被 测关节的外侧。
关节活动度训练培训课件

关节活动度训练
29
髋关节:内外旋
• 髋膝各屈曲90度; • 支撑膝关节; • 冠状面上运动
关节活动度训练
30
2)内旋、外旋
• 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托膝关 节后方,前臂支撑大腿远端,另一 手握足跟,在髋关节轻度屈曲的状 态下,完成髋关节的外展,然后返 回原位置。
关节活动度训练
31
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关节活动度训练
22
前臂的旋前与旋后
• 固定腕、扶持肘 • 桡骨围绕尺骨; • 屈曲与伸直位分别进行
关节活动度训练
23
3 . 腕关节
• 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另一手 四指握患者的掌面,拇指在手 背侧,完成腕关节背伸70°、掌 屈90°和桡偏25°、尺偏55°的被 动运动以防止腕关节出现掌屈 ,尺偏为主的挛缩。
关节活动度训练
12
肩关节
(1)屈曲、伸展 :一手握腕关节使 其呈背伸位,拇指外展,手指伸展, 手掌向上,另一手扶持肘关节慢慢将 手臂上举,并逐渐向床头移动,至有 “紧”的感觉或患者主诉疼痛,销加 维持后,将手臂循相反方向放回患者 身边。急性期患者,屈曲仅完成正常 活动的50%即可,随着上肢功能的恢复 ,逐渐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构造
• 基本构造: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 辅助构造:
滑膜皱襞和滑囊、韧带、关节盘、 关节孟缘(唇)
关节活动度训练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3
关节活动度
维持各关节正常的活动度是随 意运动的基础。关节活动度训 练是用于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
度的康复治疗技术
关节活动度训练
4
关节的功能
• 连结 • 运动的支点
关节活动度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创伤、关节的先天 性异常、关节畸形等引起关节软骨的非炎 症性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临床 可产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症状。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
17
18
四、 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常用方法
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
手术松解治疗
关节活动度训练
19
(一)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
• 麻醉下施行手法,一次性撕断挛缩的关节 囊、关节韧带及粘连的瘢痕组织
63
• 髋关节后伸: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立于 患侧,一手抓握患侧踝关节上方,另一只 手从下方抓住膝关节前部,并用前臂托住 小腿和膝关节部位,用力向上方抬,被动 伸展髋关节
• 0-15°
64
• 髋关节内收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 一手托住膝关节后方,前臂支撑大腿远端, 另一只手握足跟,完成髋关节外展,内收 是对侧髋关节轻度外展
27
• 运动方向 • 用力程度 • 手法反应
28
(3)关节功能牵引
• 按功能所需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使关节和 纤维组织得到持续的牵伸,从而解除肌肉 痉挛和改善关节痉挛,以恢复关节功能。
• 操作:近端固定,远端按需要的方向作牵 引,要求患者充分放松关节周围肌肉
• 可有轻微疼痛和引起一定的紧张但不引起 反射性痉挛和事后疼痛
关节结构异常
骨性炎症
13
强直性脊柱炎
14
关节积液
• 关节内正常存有少量关节液,以营养关节 软骨,润滑关节,减少关节活动时的磨擦。 关节液由滑膜分泌,在关节活动时关节液 不断循环更新。当关节产生病变或出现某 些全身性疾病时,关节液增多即形成关节 积液,造成关节疼痛、不适 并影响关节活动度
15
骨关节炎
4
1.关节的构成
• 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 辅助结构:关节盘、关节盂缘、滑膜皱襞、
关节韧带
5
6
2.关节的类型
根据运动分为:不动(颅骨)、少动(耻骨联 合 、骶髂关节)、活动
7
根据运动轴心分为:单轴关节(指间关节)、 双轴关节(拇指腕掌关节)、多轴关节 (肩关节、 髋关节)
8
3.关节的运动
33
通过关节被动运动可以
• 维持关节及软组织的完整性 • 减低组织产生挛缩的影响 • 维持肌肉的弹性 • 帮助血液循环及维持血管动力 • 加强滑膜液的流动以营养软骨 • 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 协助患者维持对动作的自觉意识
34
2.关节助力运动
• 肌力、活动度有所恢复,疼痛减轻时 • 引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逐步减少辅助 • 减重下进行训练 悬吊 • 水中训练 安全下进行
35
3.关节主动运动
• 肌力、活动度恢复到一定程度时 • 医疗体操 • 改善血液循环、牵拉挛缩的纤维组织,松
解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粘连,维持和增大 关节活动度 • 平稳缓慢,达到最大活动度后用力稍加维 持,引起轻度疼痛感为度 • 每个动作30次,每天2—4次
36
通过主动及助力关节活动可以
• 以主动方式完成被动关节活动 • 维持参与收缩肌肉的弹性及收缩力 • 提高本体感觉反馈 • 提供骨骼关节组织完整性的刺激 • 增加血液循环以避免血栓发生 • 为功能性活动发展提供动作的协调性及技
• 早期、持续性、无痛范围内被动活动 • 无痛开始,逐渐扩大至产生轻微疼痛为止
31
32
使用前的准备
1.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 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
2.将患者患肢放于CPM机支架上,患肢 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 肢脚到膝关节距离要与脚套到机器夹角的 距离相等,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 同一水平线,并将病人的大腿和小腿缚于 CPM机上。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中山一附院黄埔院区康复医学科 李彪
1
• Why • When • How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1
关节活动基础
2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含义和分类
3
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原因
4 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常用方法
5
各部位关节活动度训练
6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禁忌症及注意
事项
3
一、关节活动基础
• 关节的构成 • 关节的类型 • 关节的运动
• 较严重时采用 • 造成新的创伤(骨化性肌炎、不必要的韧
带撕裂、撕脱性骨折) • 小范围的纤维挛缩,瘢痕粘连时不作为首
选
20
21
(二)手术松解治疗方法
• 有选择的切开挛缩或粘连组织,必要时可 做肌腱延长术,以恢复和达到必要的关节 和肌肉活动度
• 根据功能活动的实际需要、患者的职业、 个人要求严格掌控
• 髋关节内收外展:先将滑轮套带套在踝关 节上方,在将绳子通过滑轮,固定,近似 水平为进行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
67
3.髋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 全范围 • 动作平稳 • 站立位、坐位、卧位
68
(六)膝关节
69
1.膝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膝关节屈伸:患者侧卧位,治疗师一手托 住膝关节后方,另一手托足跟进行膝关节 屈曲、伸展
• 内收0-30°外展0-45°
65
• 髋关节内旋外旋: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 展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膝关节上方,另一 只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完成下肢轴位旋转, 足尖向内侧为髋关节外旋,反之内旋。
• 0-45°
66
2.髋关节助力活动技术
• 髋关节屈曲:先将滑轮套带套在踝关节上 方,在将绳子通过滑轮,患者双手握住绳 端,向下拉,完成髋关节屈曲运动
39
4.关节抗阻运动
• 患者的肌力和关节可以承受外来阻力 • 患侧肢体至运动范围的终点,然后进行拮
抗肌的等长抗阻收缩,维持6--10S后放松, 再进行主动肌收缩
40
五、各部位关节活动度训练
• 患者处于舒适、放松、无痛的体位 • 暴露治疗部位并使其能充分活动
41
(一)肩关节
42
1.肩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运动轴:单轴、双轴、三轴 • 运动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水平面 • 运动方向:屈伸、内收外展、
旋转、环转
9
• 关节活动的类型:主动、被动、主动-助力 •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关节面的弧度差、
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关节韧带的强弱 和多少、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和伸展性
10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含义和分类
56
2.腕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 腕关节屈伸训练器 • 患者取坐位,肘关节屈曲并支撑台面,主动
屈伸、侧屈及旋转
57
(四)手指及指间关节
58
1.手指及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掌指关节: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 一手握住患侧掌部,另一只手活动手指, 分别作内收、外展、屈曲、伸展、环转动 作
• 指骨间关节: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只 手的拇指食指固定近端关节,另一只手握 住远端指间关节,做屈伸,内收外展活动
巧
37
本体感觉
• 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 本体感受器(肌梭与腱梭),它们能分别 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 节伸展的程度。这种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 所产生的躯体运动觉,称为本体感觉
• 本体感受器:是指以力学状态作为直接感 觉刺激而使身体感知的感受器
38
• 一切运动技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才能 形成。借助本体感受器就能感知每一动作 中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的缩短、放松 和拉紧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运动行为 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造条件。
45
• 肩关节水平外展内收:患者取仰卧位,治 疗师立于患侧身体及外展的上肢之间,一 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另只手握住肘关节稍 上方慢慢把患者上肢沿水平面先做外展后 内收 0-40° 0-130°
46
• 肩关节内外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 节外展90°,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固定 肘关节,另只手握住腕关节,以肘关节为 轴,将患侧前臂沿肱骨干轴线向头、向足 方向运动,使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0-90°
• 并非一劳永逸,术后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不可等伤口完全愈合后在锻炼
22
(三)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
• 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治疗师的辅助操作 或借助康复器械,对人体关节进行主动、 被动运动,逐步牵张关节肌腱、关节囊、 关节韧带及关节内外粘连与挛缩的纤维组 织
• 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牵引 • 方法的选择视受限原因和受限程度而定
47
2.肩关节助力活动技术
• 悬吊:肩关节活动受限,训练时患者坐在 椅子上,头上方悬吊一滑轮,根据训练目 的调整椅子位置
• 体操棒:两手分别抓住体操棒两端,利用 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的各方向运动
• 肩梯训练:患者靠近肩梯站立,利用手指 向上方做攀沿动作,逐步扩大肩关节活动 范围
48
3.肩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59
60
2.手指及指间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 结合日常生活练习 • 握拳、取物等动作
61
(五)髋关节
62
1.髋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髋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 患侧,一手托住患侧小腿近膝盖处,另一 只手用手心托住足跟处,双手将大腿沿矢 状面向上弯曲,使大腿前部尽量接近患者 腹部
• 0-120°
• 每天1-2次,每次3遍全范围活动 • 坚持锻炼
26
(2)关节松动运动
• 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针对性很强 的手法操作
• 用于治疗关节活动障碍 • 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 摆动、牵引、挤压、旋转、滚动、滑动 • 减轻患者疼痛肿胀,缓解肌肉、肌腱痉挛,
消除关节纤维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ROM 关节运动时通过的运动弧
目的
•维持正常的活动范围&促 进运动受限关节功能恢复
11
关节活动度分类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
17
18
四、 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常用方法
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
手术松解治疗
关节活动度训练
19
(一)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
• 麻醉下施行手法,一次性撕断挛缩的关节 囊、关节韧带及粘连的瘢痕组织
63
• 髋关节后伸: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立于 患侧,一手抓握患侧踝关节上方,另一只 手从下方抓住膝关节前部,并用前臂托住 小腿和膝关节部位,用力向上方抬,被动 伸展髋关节
• 0-15°
64
• 髋关节内收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 一手托住膝关节后方,前臂支撑大腿远端, 另一只手握足跟,完成髋关节外展,内收 是对侧髋关节轻度外展
27
• 运动方向 • 用力程度 • 手法反应
28
(3)关节功能牵引
• 按功能所需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使关节和 纤维组织得到持续的牵伸,从而解除肌肉 痉挛和改善关节痉挛,以恢复关节功能。
• 操作:近端固定,远端按需要的方向作牵 引,要求患者充分放松关节周围肌肉
• 可有轻微疼痛和引起一定的紧张但不引起 反射性痉挛和事后疼痛
关节结构异常
骨性炎症
13
强直性脊柱炎
14
关节积液
• 关节内正常存有少量关节液,以营养关节 软骨,润滑关节,减少关节活动时的磨擦。 关节液由滑膜分泌,在关节活动时关节液 不断循环更新。当关节产生病变或出现某 些全身性疾病时,关节液增多即形成关节 积液,造成关节疼痛、不适 并影响关节活动度
15
骨关节炎
4
1.关节的构成
• 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 辅助结构:关节盘、关节盂缘、滑膜皱襞、
关节韧带
5
6
2.关节的类型
根据运动分为:不动(颅骨)、少动(耻骨联 合 、骶髂关节)、活动
7
根据运动轴心分为:单轴关节(指间关节)、 双轴关节(拇指腕掌关节)、多轴关节 (肩关节、 髋关节)
8
3.关节的运动
33
通过关节被动运动可以
• 维持关节及软组织的完整性 • 减低组织产生挛缩的影响 • 维持肌肉的弹性 • 帮助血液循环及维持血管动力 • 加强滑膜液的流动以营养软骨 • 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 协助患者维持对动作的自觉意识
34
2.关节助力运动
• 肌力、活动度有所恢复,疼痛减轻时 • 引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逐步减少辅助 • 减重下进行训练 悬吊 • 水中训练 安全下进行
35
3.关节主动运动
• 肌力、活动度恢复到一定程度时 • 医疗体操 • 改善血液循环、牵拉挛缩的纤维组织,松
解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粘连,维持和增大 关节活动度 • 平稳缓慢,达到最大活动度后用力稍加维 持,引起轻度疼痛感为度 • 每个动作30次,每天2—4次
36
通过主动及助力关节活动可以
• 以主动方式完成被动关节活动 • 维持参与收缩肌肉的弹性及收缩力 • 提高本体感觉反馈 • 提供骨骼关节组织完整性的刺激 • 增加血液循环以避免血栓发生 • 为功能性活动发展提供动作的协调性及技
• 早期、持续性、无痛范围内被动活动 • 无痛开始,逐渐扩大至产生轻微疼痛为止
31
32
使用前的准备
1.根据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长度,调 节好CPM机杆的长度,拧紧旋钮。
2.将患者患肢放于CPM机支架上,患肢 的脚和脚套要套实,与水平线呈90度,患 肢脚到膝关节距离要与脚套到机器夹角的 距离相等,患肢膝关节与机器夹角要处于 同一水平线,并将病人的大腿和小腿缚于 CPM机上。
关节活动度训练
中山一附院黄埔院区康复医学科 李彪
1
• Why • When • How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1
关节活动基础
2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含义和分类
3
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原因
4 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常用方法
5
各部位关节活动度训练
6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禁忌症及注意
事项
3
一、关节活动基础
• 关节的构成 • 关节的类型 • 关节的运动
• 较严重时采用 • 造成新的创伤(骨化性肌炎、不必要的韧
带撕裂、撕脱性骨折) • 小范围的纤维挛缩,瘢痕粘连时不作为首
选
20
21
(二)手术松解治疗方法
• 有选择的切开挛缩或粘连组织,必要时可 做肌腱延长术,以恢复和达到必要的关节 和肌肉活动度
• 根据功能活动的实际需要、患者的职业、 个人要求严格掌控
• 髋关节内收外展:先将滑轮套带套在踝关 节上方,在将绳子通过滑轮,固定,近似 水平为进行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
67
3.髋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 全范围 • 动作平稳 • 站立位、坐位、卧位
68
(六)膝关节
69
1.膝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膝关节屈伸:患者侧卧位,治疗师一手托 住膝关节后方,另一手托足跟进行膝关节 屈曲、伸展
• 内收0-30°外展0-45°
65
• 髋关节内旋外旋: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 展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膝关节上方,另一 只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完成下肢轴位旋转, 足尖向内侧为髋关节外旋,反之内旋。
• 0-45°
66
2.髋关节助力活动技术
• 髋关节屈曲:先将滑轮套带套在踝关节上 方,在将绳子通过滑轮,患者双手握住绳 端,向下拉,完成髋关节屈曲运动
39
4.关节抗阻运动
• 患者的肌力和关节可以承受外来阻力 • 患侧肢体至运动范围的终点,然后进行拮
抗肌的等长抗阻收缩,维持6--10S后放松, 再进行主动肌收缩
40
五、各部位关节活动度训练
• 患者处于舒适、放松、无痛的体位 • 暴露治疗部位并使其能充分活动
41
(一)肩关节
42
1.肩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运动轴:单轴、双轴、三轴 • 运动平面:矢状面、冠状面、
水平面 • 运动方向:屈伸、内收外展、
旋转、环转
9
• 关节活动的类型:主动、被动、主动-助力 •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关节面的弧度差、
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关节韧带的强弱 和多少、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和伸展性
10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含义和分类
56
2.腕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 腕关节屈伸训练器 • 患者取坐位,肘关节屈曲并支撑台面,主动
屈伸、侧屈及旋转
57
(四)手指及指间关节
58
1.手指及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掌指关节: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 一手握住患侧掌部,另一只手活动手指, 分别作内收、外展、屈曲、伸展、环转动 作
• 指骨间关节: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只 手的拇指食指固定近端关节,另一只手握 住远端指间关节,做屈伸,内收外展活动
巧
37
本体感觉
• 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 本体感受器(肌梭与腱梭),它们能分别 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 节伸展的程度。这种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 所产生的躯体运动觉,称为本体感觉
• 本体感受器:是指以力学状态作为直接感 觉刺激而使身体感知的感受器
38
• 一切运动技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才能 形成。借助本体感受器就能感知每一动作 中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的缩短、放松 和拉紧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运动行为 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创造条件。
45
• 肩关节水平外展内收:患者取仰卧位,治 疗师立于患侧身体及外展的上肢之间,一 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另只手握住肘关节稍 上方慢慢把患者上肢沿水平面先做外展后 内收 0-40° 0-130°
46
• 肩关节内外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 节外展90°,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固定 肘关节,另只手握住腕关节,以肘关节为 轴,将患侧前臂沿肱骨干轴线向头、向足 方向运动,使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0-90°
• 并非一劳永逸,术后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不可等伤口完全愈合后在锻炼
22
(三)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
• 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治疗师的辅助操作 或借助康复器械,对人体关节进行主动、 被动运动,逐步牵张关节肌腱、关节囊、 关节韧带及关节内外粘连与挛缩的纤维组 织
• 反复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牵引 • 方法的选择视受限原因和受限程度而定
47
2.肩关节助力活动技术
• 悬吊:肩关节活动受限,训练时患者坐在 椅子上,头上方悬吊一滑轮,根据训练目 的调整椅子位置
• 体操棒:两手分别抓住体操棒两端,利用 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的各方向运动
• 肩梯训练:患者靠近肩梯站立,利用手指 向上方做攀沿动作,逐步扩大肩关节活动 范围
48
3.肩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59
60
2.手指及指间关节主动活动技术
• 结合日常生活练习 • 握拳、取物等动作
61
(五)髋关节
62
1.髋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 髋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 患侧,一手托住患侧小腿近膝盖处,另一 只手用手心托住足跟处,双手将大腿沿矢 状面向上弯曲,使大腿前部尽量接近患者 腹部
• 0-120°
• 每天1-2次,每次3遍全范围活动 • 坚持锻炼
26
(2)关节松动运动
• 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针对性很强 的手法操作
• 用于治疗关节活动障碍 • 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 摆动、牵引、挤压、旋转、滚动、滑动 • 减轻患者疼痛肿胀,缓解肌肉、肌腱痉挛,
消除关节纤维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ROM 关节运动时通过的运动弧
目的
•维持正常的活动范围&促 进运动受限关节功能恢复
11
关节活动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