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年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V1

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V1

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V1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条码技术已成为商品流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条码符号印制品的产品质量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省监督部门制定了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

本文将从内容、标准、程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容(1)抽查对象:该省内生产的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的条码产品。

(2)抽查范围:抽查范围包括超市、商场、专卖店、电商平台等各种销售渠道,且每个点位将抽查100个上市货品中的10个样品,总共抽查1000个样品。

(3)抽查标准:抽查将依据GB/T 15471-2003《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通用规范》、GB/T 18284-2000《工厂应用印刷条码标识标准交互》等标准进行。

(4)抽查内容:产品的外观清晰度、条码精度、光反射度/透过度、温湿度耐性、使用期限等。

二、标准(1)产品外观清晰度:产品外观应该清晰易辨认,以免出现字迹模糊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导致消费者无法准确识别产品。

(2)条码精度:条码的打印精度必须达到标准。

否则,条码精度不合格会导致无法扫描。

(3)光反射度/透过度:产品的条码光反射度、透过度等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

(4)温湿度耐性:当温度和湿度变化时,产品的条码应保持清晰可读性。

(5)使用期限:产品应该注明使用期限,以免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三、程序(1)检查准备:检查前需要对抽查范围、标准等进行充分准备。

(2)实地检查:在实地检查中,监督部门将随机选取销售渠道中的样品,进行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的检测。

(3)实验室检测:对所选取的样品,监督部门将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测。

检测结果将被作为结论的基础。

(4)总结报告:监督部门将根据检查情况汇总报告并提供改进建议,以促进企业的提升。

综上所述,条码符号印制品商品条码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版的出台,将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CYT 199—2019《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文本

CYT 199—2019《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文本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的包装印刷设计术语和定义、设计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印前制作和印后加工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257 商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GB/T 33993 商品二维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包装印刷 package printing将图文信息印刷在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上,以及进行表面整饰和﹙或﹚成型加工的过程。

[GB/T 33255—2016,定义2.4]3.2包装印刷产品 package printing products通过包装印刷(3.1)制成的包装制品。

[GB/T 33255—2016,定义2.5]3.3包装印刷设计 design for packaging printing依据印刷工艺和材料要求,对包装印刷产品(3.2)进行的设计。

3.4出血 bleed超出成品幅面范围而被裁切掉的图像。

[GB/T 9851.2—2008,定义3.8]3.5专色 spot colour印刷原色以外的任何一种用于印刷复制的特定颜色。

[GB/T 9851.2—2008,定义2.3]3.6二值图像 binary image只有黑、白两种灰度值像素组成的图像。

3.7结构线 construction line构成产品包装结构的线条。

4 设计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显示设备应进行颜色管理,其颜色显示效果宜与印刷效果相匹配。

4.1.2 工艺适应性应适合包装印刷和印后加工的设备、材料及工艺要求,满足生产加工的质量要求。

4.2 材料与结构4.2.1 应考虑功能、材料节约、环保、印后加工等因素。

4.2.2 应考虑材料的定量、厚度、颜色、含水率、强度等符合加工要求,保证加工稳定性。

条码印刷技术规范要求

条码印刷技术规范要求

条码印刷技术规范要求
应该说明的是,印刷条码的原版底片必须通过国际或国家编码中心注册登记编发。

其印制工艺有以下特点。

一.条码的缩放。

在印刷品上直接印刷条码(放大倍数为l,即原大)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必须放大或缩小的也不可随意进行,要按EAN组织的技术要求,其缩放倍率应控制在80% -200%范围内。

当缩放倍率为100%时,印刷合格率为97. 3%;当缩放倍率为90%时,印刷合格率减少为95.7%;当缩放倍率为85%时,印刷合格率降为25%;当缩放倍率小于80%时,印刷合格率仅为10%。

由此看出,随缩放倍率的减小,印刷合格率明显降低,因此必须缩放时最好由条码软片的提供机构完成。

二 .条形码的颜色搭配
条形码的识读系统,规定扫描器光源一般为波长630 - 700nm的红光光源,所以应考虑墨色的红光效应。

扫描器的入射光照射在不同颜色条码表面,会发生不同效果的反射。

黑墨对于红光可完全吸收(理想),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一般在3%以下,所以黑墨是安全的条码用色。

白墨对于红光则是完全反射(理想),其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可趋近于100%,所以它是最安全的空白用色。

但条码用于包装,为增加其装饰性,经常选择其他颜色条空搭配,这时需注意根据颜色的红光效应,而选择合适的搭配。

对红光反射率高的有黄、橙、红等色,对红光反射率低的有绿、紫等色。

只要满足条码对反射率、扫射密度及其印刷对比度PGS 值要求的任何色彩搭配,都是合理的条码印刷颜色设计。

条码符号标准、检验标注及条码制作、生产、识读环节相关规范、标准、打印条码注意事项

条码符号标准、检验标注及条码制作、生产、识读环节相关规范、标准、打印条码注意事项

条码符号标准、检验标注及条码制作、生产、识读环节相关规范、标准、打印条码注意事项一.条码符号标准每一种条码符号(即一种码制)都有一个标准,该标准对条码符号的编码方案、译码算法等进行标准化的定义和描述,并对条码符号的技术参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该种条码符号的基本要求,条码符号首先应该符合条码符号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39条码标准,UCC/EAN-128条码标准等。

二.条码符号检验标准传统的检验都是基于条码符号的符号标准。

每一种条码符号的特性和质量参数要求均由该条码符号的符号标准规定。

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在条码检验中采用一维条码符号质量评价的通用标准,即ISO/IEC15416。

此通用的条码符号检验标准对一维条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归纳,它在扫描反射率曲线的基础上,规定了更大和最小反射率、反差、可译码度等参数,并确定了检验方法以及条码符号整体质量等级的计算方法。

和传统的条码检验方法相比,该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和实际条码扫描识读效果的联系更加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扫描反射率曲线的基础上导出的这些参数并不能涵盖所有条码符号应具备的符号特性。

作为条码符号,对它的特性要求可能涉及多个相关标准。

首先,条码符号标准对条码符号的特性有一定的规定;其次,具体的应用领域对条码符号的质量参数以及其他特性也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这些要求就包含在具体行业的应用标准或规范之中。

条码符号除了满足检验标准的要求外,还应该满足具体的条码符号标准的特殊要求及具体应用领域或系统对条码符号的特殊要求。

三.有关条码制作、生产、识读等环节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保障条码符号能够被正确识读,这里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规范或质量标准。

例如,在商品条码的印刷过程中,有条码符号胶片的检测规范,有《条码数据图像与印刷性能测试规范》;针对条码的检验工作,有条码检测仪性能的测试规范;在条码扫描识读方面,有条码扫描枪及译码器的检测规范。

条形码规范

条形码规范

条形码规范条形码规范是在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标识。

通过将商品信息编码成条形码,可以方便地进行自动识别和追溯,提高了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关于条形码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条码的编码规则、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等。

1. 条码编码规则条码编码规则指的是对商品信息进行编码的具体规则。

目前常见的条码编码规则包括EAN-13、EAN-8、UPC-A、UPC-E等。

这些规则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要求制定,保证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条码兼容性。

2. 条码结构一般来说,条码由条和空列表示,通常是以黑白相间的方式展示。

每个条码中包含了一定的编码信息,包括商品的国家/地区代码、制造商代码和产品代码等。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解析,从而获取商品的相关信息。

3. 条码应用场景条码广泛应用于商品的管理和流通领域。

在商超零售中,条码可以用于商品的扫描和结算;在物流配送中,条码可以用于包裹的追踪和配送;在生产制造中,条码可以用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管理等。

可以说,条码已经成为现代化商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4. 条码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条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其技术要求也有一定的规定。

首先,在条码的打印过程中,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打印设备和耐久性好的材料,以确保条码的清晰度和耐久性。

其次,在条码的扫描过程中,扫描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解码能力和识别速度,以确保在高速情况下可以准确地读取条码信息。

5. 条码管理和维护条码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商品入库和出库时,需要对条码进行扫描和记录,以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长时间未售卖的商品,也需要定期检查条码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并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条码。

总之,条形码规范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标识,应用于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

通过制定条码编码规则、推广条码应用和加强条码管理和维护,可以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推荐】2019年印刷品的检验规范

【推荐】2019年印刷品的检验规范

印刷品的检验规范1. 主题:印刷品的检验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外观和标识2.1.1 技术要求: 表面应清洁无脏污,内容应正确符合设计要求;无连页、错页、破页、多页、漏页,字体清晰易识别,无缺印、多印、倒印、透印、切割装订不良等,标识正确;2.1.2 检验方法:目测法2.2 结构尺寸2.2.1 技术要求:结构尺寸要符合图纸和样件要求。

2.2.2 检验方法:用卷尺测量和目测法结合2.3 包装和纸张克数2.3.1 技术要求:包装应完整无破损等;纸张克数应符合技术标准要求;2.3.2 检验方法:目测法、手感样件对比法或用电子天平称重法进行检测;3.特殊检验项目3.1 印刷内容3.1.1 技术要求:对常规性或常识性的错别字或缺字多字应予以识别,如“彩电”错为“采电”,“屏幕”错为“荧幕”,“V12”错为“V1”,工作电压频率“47~63HZ”错为“47或63HZ”,“深圳创维-RGB”错为“创维-RGB”等等,3.1.2 检验方法:目测法和对照封样件进行检验;3.2 抽样方案:4.不合格分类4.1 A类不合格:标识错、料单不符、纸张克数不符合要求、字体缺印、多印、倒印、透印、混规、破页、连页、漏页、内容印错、内容缺项等。

4.2 B类不合格:无标识、切割不良、有飞边、大面积脏污、印刷不清晰、错别字、缺字、装订不良等。

4.3 C类不合格:表面有轻微脏污、印刷不清但尚可辩认等。

5. 抽样方案:5.1 常规检验项目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Ⅱ级水平,接收质量限AQL值按检验项目分为:常规检验项目的A类不合格的判定数统一为:Ac=0,Re=1;放宽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Ⅰ级水平;加严检验:采用GB/T2828.1-2003中一次正常抽样,一般检验Ⅲ级水平;5.2 特殊检验项目、常规试验项目按自定抽样方案进行;放宽检验试验:无特殊检验项目加严检验:抽样数提高一倍,判定数不变。

条码检测规范

条码检测规范

条码检测规范1、 目的:确保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其条形码检测时能通过A 、B 级。

2、 范围:所有客户带有条形码的产品均属。

3、 职责:3.1工程部:A . 客供菲林和自制菲林的条形码检测;B . 旧单留样再生产前的检测;C . 重新输出不合格条码的菲林。

3.2版房主管负责菲林拼好后在晒版前的条形码检测。

3.3品管部印刷巡检员负责印刷首件的条码检测。

4、 内容:4.1条码检测合格标准:对EAN/UPC 的条码码制,使用CEN/ISO 方式检测时,扫描检测结果为A 、B 级视为合格,C 、D 或F 级判为不合格。

4.2检测点设置:4.2.1工程部/菲林输出负责人;4.2.1.1客供样办供翻版出菲林,工程部菲林负责人须先检测样办条形码是否合格,为菲林制作方提供是否需调整的信息。

4.2.1.2客供光碟直接输出的菲林,及上述4.2.1情形的菲林,工程部菲林负责人必须自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将菲林转入下一部门。

4.2.1.3工程部菲林负责人接到市场部转入的客供菲林,亦须对其条形码检测且合格方可转交客户部开单员。

检测不合格通知业务员是否须重出菲林或依菲林照用。

4.2.1.4原已生产过的旧单,工程部必须对其样办逐一全部检测,条码合格者注明“合格”字样且签名,对不合格者:1. 统一记录,且在样办的条形码侧标注“不合格,再生产须重留样稿”字样。

2. 工程部菲林负责人对不合格条形码重新输出菲林,新输出的合格菲林贴在样办上供再生产时转入版房使用。

4.2.1.5工程部须寻找具有条码检测能力的菲林供方且要求其对所出菲林必须检测合格。

4.2.2版房/拼版技工:4.2.2.1所有新旧版在拼版OK 后,拼版技工均须对其条形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晒版,不合格报告版房主管通知工程部菲林负责人重新输出菲林。

4.2.2.2条形码有边框的情形,版房在检测时须套框检测。

4.2.2.3旧菲林不合格条码经更换后,版房须在样办条码侧标注“条码菲林已更换”字样具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
1.0目的
1.1为了确保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及客户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
2.1适用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含纸箱、彩印印刷品)的检验控制管理。

3.0定义
3.1 商品条码: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的,是商品的全球唯一标识。

3.2 左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3.3起始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4左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起始符的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42个模块组成。

3.5中间分隔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3.6右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中间分隔符的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35个模块组成。

3.7校验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3.8终止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9右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右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7个模块宽。

3.10供人识别字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的下方,与条码相对应的13位数字。

4.0职责
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5.0内容
5.1商品条码印制品的订单评审:
5.1.1 经营部、计划科接获新客户、新订单的纸箱时,若客户对条形码印刷有要求(如:需可读性、可读等级等),需将信息通报生产部门、品管部门,且计划科开单时,需在『纸箱工作单』及相应的唛稿、样箱上注明条形码的印刷要求。

订单评审时,需在有关的评审资料上体现条形码印制的有关要求。

5.1.2若因客户提供的商品条码印制要求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要求或我司生产制程能力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时,则由生产部门、品管部门提出意见后由经营部反馈客户进一步处理。

5.2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
5.2.1印刷条码印版入库后,由品管部进料检验品管员进行检验。

5.2.2进料检验品管员对纸箱条码印版时,需严格依据《条码印版、印刷检验标准书》(详见附件一)进行检验判定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辅助材料检验报告』上。

5.3商品条码印刷品制程、成型检验:
5.3.1纸箱印刷产品的检验依《纸板/纸箱制程检验规范》、《纸板/纸箱成品检验规范》执行。

5.3.2纸箱印刷品管员在对商品条码印刷检验时,则需采用条码扫描仪进行检验,依《条码印版、印刷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判定并将检验结果记入相应的检验记录中(需记录实际的扫描是否通过,扫描通过的等级)。

5.3.3若计划科无在相应的『纸箱工作单』及相应的唛稿、样箱上注明商品条码的印刷要求,则视为客户无这方面的要求,且在生产检验过程也就无需采用条码扫描仪进行检验,只依据依《纸板/纸箱成品检验规范》中的有关印刷标准
进行检验控制。

5.3.4若客户有特殊要求(需100%可读时)时,则商品条码印制品在入库前,需由生产部门安排人员向品管部借用条码扫描仪进行全检商品条码的印刷质量,品管员需扩大抽样检验数量及检验频率,确保每个产品条码均能被译出后,方可入库。

5.3.5若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经检验不合格时,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质量变异、事故处理办法》执行。

5.3.6委外加工的商品条码印刷品进行进料检验时,由品管员采用条码扫描仪进行检验,依《条码印版、印刷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

5.4不合格品处理:
5.4.1不合格的商品条码印版、半成品、成品,由品管员采用『不合格标签』进行标示、隔离。

5.4.2由生产部门填报『报废申请单』经有关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对不合格的商品条码印版、半成品、成品进行报废处理,具体依《报废管理办法》执行。

5.4.3若因商品条码印刷品出厂后造成客户产品质量问题投诉、退货、折让、索赔时,则依《质量变异、事故处理办法》要求进行加倍处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附件一、
商品条码印版、印刷检验标准书
一、商品条码印版/菲林检验标准:
1、印版大小检验:采用卷尺量取印版的大小(即长度、宽度),需严格符合客户提供的图稿要求的大小。

2、印版译码检验:采用目测核对译码内容(即条码的阿拉伯文),译码需准确无误,必需符合客户提供的图稿译码内容。

3、印版外观检验:采用目测检验印版的外观,印版不得有破损、裂痕、残缺、变形的现象。

二、商品条码印刷检验标准:
1、印刷内容、大小、位置及印刷颜色严格依据客户提供的图稿进行检验,必需符合客户提供的图稿要求。

2、条码印刷效果:条码印刷要清晰、墨色均匀,不得有印刷模糊、拖墨、毛边、漏白、残缺、断线、重影及无明显弯曲变型的现象。

3、为了确保印有条码的印制品在运输、交付过程中造成条码内容磨伤,则印有条码的印制品所采用的纸箱水性油墨及彩印油墨均需为抗磨性的印刷墨。

4、采用扫描仪进行条码印刷检验,检验步骤如下:
①条码扫描仪的扫描等级设定为B级(特殊情况例外,如客户指定所要求达到的等级),若扫描不通过或低于所设定的等级视为印制品不合格。

②扫描检验位置:在条码的检测带内对条码符号进行检测(检测带:即条码符号的条码字符条底部边线以上,条码字符条高的10%处和90%处之间的区域)。

③扫描次数:对每一个被检条码符号,在检测时,应在不同条高位置各进行扫描测量,共进行3次扫描测量。

3次扫描测量的扫描路径应尽量垂直于条高度方向和保持等间距。

④译码的正确性检测:扫描仪对条码符号扫描后,其扫描仪上所显示的数字代码必需与所印制的条码中数字代码、客户提供的印刷信息一致,否则印制品视为不合格。

三、条码印刷制品的检验抽样准则:
1、依据《纸板/纸箱成品检验规范》中的“外观检验抽样数”进行抽样检验判定。

附件二、
条码扫描仪使用说明
一、操作步骤:
1、【开机】
按下条码扫描仪的开/关键,即接通电源。

此时,液晶屏上显示:
表示检测仪准备就绪,可以开始检测条码符号。

开机后,如果同时下选择键和确认键,即进入检测系统的主菜单。

液晶屏上显示:
扫描、标定、设置、存储表示检测仪的四种主要工作状态,[ ]内
是当前的工作状态。

按动选择键,可使[ ]光标在四种主要工作状态上循环移动,以表示操作者可以选择的操作。

2、
【扫描】
当关标[ ]在扫描上时,按下
确认键,表示操作者选择扫描操作,即进入扫描状态,液晶屏上显示:此时,可使用光笔对条码符号进行扫描。

※扫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被测条码符号应放置在无振动、清洁且不反光的深色平面上。


2扫描开始前,光笔应放在离条码符号做右尽可能远的平面中不动,以使扫描期间加速度的影响最小。


3确保光笔笔靴底面平贴着条码符号所在平面,扫描过程中光笔以恒定角度扫描条码符号。


4扫描条码符号时,应保持光笔速度均匀,平稳的移过被测条码符号。

若扫描速度太快,液提示使用者放慢速度重新扫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