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大轴直轴方案

合集下载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汽轮机大轴弯曲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机器的失效和意外。

因此,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技术范本。

1. 合理设计大轴结构合理设计大轴的结构是防止大轴弯曲的基础。

首先,应尽量避免轴上的集中负载,将负载适当分散到整个轴上,以降低轴的应力。

其次,轴的直径和长度要符合工作负荷和转速的要求,以保证轴的刚度和强度。

2.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防止大轴弯曲非常重要。

高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轴的弯曲变形。

常用的材料有高合金钢、铸钢和高强度铸铁等。

此外,还应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3. 加装支撑装置在大轴的设计中加装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轴的弯曲。

支撑装置的作用是增加轴的刚度,减小轴的挠度,从而防止轴弯曲。

常见的支撑装置有轴承和滑动轴承等。

在选择支撑装置时,还应根据轴的受力状况和转速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4. 合理安装和调整轴的位置在安装大轴时,应保证轴的安装位置和轴心线的垂直度和平行度符合要求。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轴的过度拉伸和弯曲变形。

在调整大轴的位置时,应根据轴的受力情况和运行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

5. 加强轴的保养和维护定期对大轴进行保养和维护是防止大轴弯曲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养和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轴的润滑、冷却和清洁等。

适当的润滑可以减小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轴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适当的冷却可以降低轴的温度,减小热膨胀和热变形的影响。

总结起来,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技术范本主要包括合理设计大轴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加装支撑装置、合理安装和调整轴的位置,以及加强轴的保养和维护。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大轴的弯曲变形,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2篇)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2篇)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范本汽轮机大轴弯曲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给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技术范本。

1. 使用高强度材料汽轮机大轴的弯曲问题通常是由于材料的强度不足引起的。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汽轮机大轴时,应使用高强度材料,如优质合金钢等。

高强度材料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弯曲性能,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

2. 加强轴杆的支撑和固定为了增强汽轮机大轴的刚度和稳定性,需要对轴杆进行适当的支撑和固定。

可以使用支撑轮轴、筏板和弹簧等装置,将轴杆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从而减少轴杆的挠度和变形,并防止其发生弯曲。

3. 定期进行轴杆的维护和检测定期对汽轮机大轴进行维护和检测是防止其弯曲的关键。

维护包括轴杆的润滑和清洁,确保其表面的光滑度和清洁度,减少摩擦和磨损。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轴杆的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以及应力分析和振动分析,及早发现轴杆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4. 加强轴承和轴承座的设计轴承和轴承座是汽轮机大轴的关键部件,对防止轴杆弯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对轴承和轴承座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汽轮机大轴的重量和运行载荷,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轴杆的应力和振动。

5. 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导致大轴弯曲的发生。

为了防止大轴弯曲,需要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

在汽轮机设计和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压力变化、负载变化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因素对汽轮机大轴的影响,从而确保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

综上所述,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和解决。

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加强轴杆的支撑和固定、定期进行轴杆的维护和检测、加强轴承和轴承座的设计以及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止汽轮机大轴的弯曲问题的发生,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61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或正常运行时,由于汽缸变形、振动过大而引起摩擦以及热状态下汽轮机进冷水、冷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汽轮机转子的弯曲。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特制订以下措施:1、汽缸保温良好,能保证在启、停及正常运行过程中上、下缸不产生过大的温差。

2、首次启动过程中,应适当延长暖机时间,以利于全面检查,并避免潮湿的保温造成汽缸表面受热不均而变形。

3、汽轮机的监测仪表如转速表、大轴晃度表、振动表、汽缸金属温度表、轴向位移表、差胀表等必须齐全、完好、准确、可靠。

4、冲转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禁止启动:4.1大轴晃度值不超过原始值0.02mm,转子偏心小于0.0762mm。

4.2主蒸汽温度应至少高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0℃,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4.3转子进行充分的连续盘车,一般不少于4小时。

5、启、停及带负荷过程中,汽轮机各监视仪表都应投入,严格监视汽缸温差、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

有专人监测振动,瓦振达到50μm报警,100μm以上时停机,严禁在临界转速下停留。

6、疏水系统应保证疏水畅通。

机组负荷在20%额定负荷以下,应开启低压调节阀后所有疏水;在10%额定负荷以下时,开启主汽阀后所有汽机本体疏水。

7、热态启动时,严格按规程选择合理的主汽参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轴封供汽温度应与汽缸金属温度匹配,轴封管道经充分疏水后方可投汽,并应先送轴封,后抽真空。

8、机组在启、停和变工况运行时,应按规定曲线和技术指标控制参数变化,特别是应避免汽温大幅度快速变化。

43关于防止20万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

43关于防止20万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

关于防止20万机组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本措施是为防止20万kW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而制定的,其它容量和型式的汽轮机可结合各机型的特点参照执行。

本措施内容只涉及为防止大轴弯曲事故而须注意的问题和要求,为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其它方面要求,仍应按有关法规、规程t规定等执行。

一、认真地做好每台机组的基础技术工作1.每台机组均必须具备以下资料、数据,主要值班人员应熟悉掌握。

(1)转子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幅)和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圆周方向的相位。

(2)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幅)及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相位。

(3)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临界转速及正常启动运行情况的各轴的振动值(包括1300r/min中速暖机时,临界转速时和定速后的振动数值)。

外(4)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及电流摆动值(应注明记录时的油温、顶轴油压等)。

:(5)正常情况下停机时的惰走曲线(注明真空、顶铀油泵开启时间等)和紧急破坏真空停机时的情走曲线。

(6)停机后正常情况下汽缸各主要金属温度测点的温度的下降曲线(7)通流部分轴向间隙,径向间隙值。

以上数据、资料,在机组安装、调试过程应测取并在投运后经常进行核对和修正。

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分析、处理。

2.应根据制造厂的规定及同型机组的运行经验制定出机组各状态下的典型启动曲线和好机曲线,经实践后纳入运行规程。

3.机组启、停应有专门的记录。

侈机后仍要定时记录汽缸各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参数直到到机组下船热恋启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为止。

4.运行规程中未作具体规定的重要特殊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事先制定技术措施,并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5.新机组启动前应制定专门的启动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二、设备、系统方面的技术措施1.汽缸保温。

(1)汽缸保温应保证机朗船舶显:上、下缸硷统雨超过35℃,最大不超过50℃。

(2)采用保温性能良好段僳掘粉料f如碳酸侣纤维毡微孔硅酸钙等。

(3)改进保温施工皿笆1如采用粘贴的办法辞),保证保温材料不发生裂纹及与汽缸服空现象。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技术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任务,因为大轴弯曲会导致汽轮机失效甚至损坏。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大轴受到来自转子的重力、转子的离心力和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等多种力的作用,长期的受力会导致大轴弯曲。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技术措施。

1. 合理的轴承设计和选用合理的轴承设计和选用是防止大轴弯曲的关键因素之一。

轴承的选用应根据轴的负载、运行速度和工作环境等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的轴承设计可以减小轴承对大轴的约束力,降低大轴的变形和弯曲。

2. 加强大轴的加工质量控制大轴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抗弯曲能力。

为了保证大轴的加工质量,需要对加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车床的精度和稳定性,遵循正确的车削顺序和切削参数,严格控制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等。

3. 加强舱内附件的刚性连接汽轮机大轴上安装有多种舱内附件,如鼓风机、冷却水泵等。

这些附件的存在会增加大轴的荷载并对大轴产生额外的约束力。

为了减小附件对大轴的约束力,需要加强附件与大轴的刚性连接,采取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如加强附件基座的刚性、合理安装支承和间隙等。

4. 针对大轴的温度变化采取整体热处理汽轮机运行中,大轴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大轴发生变形和弯曲。

为了减小温度变化对大轴的影响,可以采取整体热处理的方法,通过控制热处理过程和温度来降低大轴的内部应力。

5. 加强对大轴的在线监测和维护对于汽轮机大轴,需要进行定期的在线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问题,避免因轴的变形和弯曲而引发更严重的故障。

在线监测可以采用振动监测、温度监测等手段,及时获得大轴的工作状态和变化情况,为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需要从轴承设计、加工质量、舱内附件连接、温度变化和在线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措施实施。

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大轴的安全运行,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汽轮机高压转子直轴方案

汽轮机高压转子直轴方案

#3汽轮机高压转子直轴方案#3机(#4机)系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超高压中间再热纯凝汽式汽轮机(69型),机组额定功率210 MW,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高压转子弯曲(弯曲部位及弯曲值不详),为确保直轴工作顺利进行, 制定本方案如下:一、设备主要技术规范及其转子结构型号:N210─130/535/535─1型;形式:超高压中间再热纯凝汽式机组(69型);额定功率:210MW;额定转数:3000 rPm;新蒸汽压力:12.75 MPa;新蒸汽温度:535 ℃;再热冷段压力:2.507 MPa;再热冷段温度:313 ℃;背压:6.376 KPa;新蒸汽耗量:627.6 t/h;高压转子临界转数:1869 rpm。

高压转子有一个单列调节级和11个压力级,高压转子的叶片及轴为整锻成一体,轴中心孔为Φ100,转子材料为30CrMo20V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布氏硬度HB=240,转子总长为4381mm,转子总重为6404Kg。

二、汽轮机高压转子弯曲情况(详情待查)略。

三、直轴方案选择:转子发生永久性弯曲大都因单侧磨擦过热而引起,金属过热部分受热膨胀,因受热周围温度较低部分的限制而产生压应力,该压应力大于该温度下的屈服极限,受热部分金属受压而缩短,则产生永反方向的弯曲,永久变形。

大直径合金刚转子采用其它方法直轴有一定局限性,其共性是转子校直后,都存在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决定着校直的轴可承受的弯曲力矩,当轴局部受热时,校直位置上的残余应力可能超过强度极限而引起裂纹,以及校直处稳定性差,运行中还可能产生弯曲裂纹等缺点。

内应力松驰法是比较安全可靠,直轴效果为现阶段最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金属在高温下的松驰特性,即在一定的应变下作用于零件的应力会逐渐降低的现象,而在应力降低的同时,零件的弹性变形转变为塑形变形,人为控制加热温度外加一定力并持续一定时间而完成较直工作。

这样校直后的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选用松驰法直轴较为稳妥。

QJ-09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综合预案

QJ-09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综合预案

华能荆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综合预案第一章总则汽轮机大轴一旦出现热弯曲,将导致大机设备严重损坏。

为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事故综合预案:第二章内容与要求一、汽轮机轴系简介1、高中压转子是无中心孔合金钢整锻转子,带有主油泵叶轮及超速跳闸装置的轴通过法兰螺栓刚性地与高中压转子在调端连接在一起,主油泵叶轮轴上还带有推力盘。

2、低压转子也是无中心孔合金钢整锻转子。

3、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之间装有刚性的法兰联轴器,低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通过联轴器刚性联接。

4、转子系统由安装在前轴承箱内的推力轴承定位,并有6个支撑轴承支撑。

二、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的措施1、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

1.1 转子安装原始弯曲的最大晃动值(双振幅),最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2 大轴弯曲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的原始晃动值(双振幅),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置。

1.3 机组正常起动过程中的波特图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

1.4 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1.5 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及相应的真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

紧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

1.6 停机后,机组正常状态下的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1.7 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1.8 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起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应全部纳入运行规程。

1.9 记录机组起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状态。

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直到机组下次热态起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150℃为止。

1.10 系统进行改造、运行规程中尚未作具体规定的重要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预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

2、汽轮机起动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否则禁止起动。

2.1 大轴晃动、串轴、胀差、低油压和振动等表计显示正确,保护正常投入。

2.2 大轴晃动值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或原始值的±0.02mm。

直轴法——精选推荐

直轴法——精选推荐

现场应用的直轴方法有下列几种:1、机械加压法;2、捻打法;3、局部加热法;4、局部加热加压法;5、应力松弛法。

机械加压法和捻打法只适用于直径较小、工作温度不高的弯轴校正;局部加热法广泛用于锅炉钢梁、柱的校直,也有小汽机主轴应用先例;后两种方法,特别是应力松弛法则是火电厂现场直轴的主要方法,并在朝阳、鲤鱼江等电厂有成功的经验。

后三法在原理和实施上均有关连,下文逐一简介。

a、局部加热法将轴弯曲处的凸面向上放置,用石棉布把最大的弯曲处包起来。

以最大弯曲点为中心,在石棉布上开出矩形的加热孔,用6、7号火咀对加热孔处的轴面加热,从而把轴校直过来。

加热孔的长度(沿轴的圆周方向)约等于该处轴径的25~30%,孔的宽度(沿轴线方向)根据弯曲度确定,一般为该处轴颈的10~15%。

在用局部加热法直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加热火咀距离轴面约15~20mm,先从孔中心开始,然后向两侧移动,千万不要停留在一处不动。

● 当温度升至500~550℃时,停止加热,并立即用石棉布把加热孔盖起来,避免急剧冷却,产生裂纹。

● 待轴全部冷却后,拆开保温,检查轴的弯曲度,若未达到要求,可继续按上述方法和要求进行校正。

● 若在该处经再次加热仍无效果,须改变加热位置,即在最大弯曲处附近同时用两个火咀局部校正。

● 轴的局部加热校直需要稍有过校现象,即跟原弯曲方向相反约有0.03~0.04mm的过弯值。

待轴进行退火处理后,这一过弯值将自行消失。

● 汽轮机转子在局部加热校直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避免运行中轴在高温下重新弯曲。

但对在常温或低温下工作的轴,如风机,循环水泵,工业泵,深井泵等轴则可以不进行热处理。

b、局部加热加压法:局部加热加压法也叫热力机械直轴法,其对轴的加热部位、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方式及注意事项与局部加热法完全相同。

有区别的是在加热之前,用加压工具在弯曲处附近施加压力,使轴产生与原弯曲方向相反的预变形(即弹性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转子弯曲现场应力松驰法直轴
Xxxxxx电厂xx
一、概述:
某热电厂,装机容量xxxx万千瓦。

其汽轮机为xx汽轮机厂制造,型号C50-8.82/0.98,进汽调节方式:喷咀调节。

高压单缸冲动单抽汽凝汽式。

工作转速3000r/min,临界转速1678r/min,盘车为50r/min,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为刚性联接。

汽轮机分一个调节级,十七个压力级和一个抽汽级共19级组成,转子为整锻加套装轮盘结构,第1到14级叶轮为整锻式叶轮,直接从整锻转子上车出,第15至19级叶轮则为红套装配式叶轮,转子材料为:30Cr2M0V,其中心孔Ф100。

该厂#1汽轮发电机运行中,因电气操作时“转速≥3420r/min”超速继电器保护误动,关闭自动主汽门导致发电机组解列,汽机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电动盘车。

1小时后系统恢复正常,#1汽轮机准备重新冲转。

检查发现盘车电流24—28A偏大,晃动度7丝,上下缸温差接近50℃,用听筒听机组,未发现异常,继续盘车1小时后,盘车电流降至24A,晃动度5丝,其它无异常。

机组开始热态定参数冲转,定速至并网带负荷2MW,机组振动正常,1小时后负荷升至5MW,汽机水平振动升至5丝,立即降负荷振动不变,负荷至零,#2轴承急剧上升至13.5 丝,#1轴瓦、#3轴瓦振动报警,紧急停机,投入电动盘车,测量晃动度为10丝,盘车至汽缸常温,测量晃动度仍有10丝,转子大轴弯曲。

二、检查及测量:
揭盖检查及测量轴弯曲时发现,前轴封、隔板汽封9到14级外圆周有明显
摩擦痕迹,其中11级最为严重。

在汽发对轮脱开状态测量弯曲度,绘出曲线如图:
由图可见,最大弯曲点在测量点12,直径为620处(第8级与第9级叶轮间),凸出方位在第#7对轮螺栓孔与#8中间处,其值为0 .10 mm.
三、直轴方案的选择:
由于该轴为整锻合金材料,弯曲度较小,所以决定采用先对轴做稳定性热处理(应力松驰),再做低速动平衡,其方案主要对温度的控制。

该转子为30Cr2M0V钢,抗松驰性能较好,故加热温度取660℃—680℃,低于回火温度30—50℃,以防引起性能改变。

为了加快直轴过程工作需连续进行。

四、直轴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条件及设备,经研究决定:
①支承:将汽机转子放入下半空缸内,#1、#2汽机轴承为支承,轴瓦及轴
承盖回装,通入润滑油,50r/min电动盘车装置通过变频至5r/min,连续
电动盘车。

②加热:选用5、6号焊嘴,焊炬总长1130mm的焊炬六把,焊嘴距离轴面
约20—25mm,温度控制在660℃—680℃。

③测量:用0—1000℃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测量轴表面温度,在前轴承箱晃动
度测点监测晃动。

五、直轴:
各轴承检查,通往润滑油,油压检查,投入电动盘车5r/min,电机电流检查,大轴晃动度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施工场地清理,施工人员职责确定,分工明确,加热工具检查,一切完备后开始加热。

先从第十四级隔板处开始,六只焊炬同时分上下左右对轴加热,严格控制温度,升至680℃停止加热,迅速保温,连续逐级加热,保温至前轴封。

连续工作10小时,加热工作结束,保持电动盘车5r/min。

30小时后转子温度降至常温,测量弯曲度为最大0.03 mm ,认为轴已校直合格。

直轴后轴晃动值不大,决定不作动平衡。

汽机与发电机转子连接后,测得高压轴端晃动度为0.04mm,直轴后,第一次启动前盘车检查,连续盘车1小时无异常,开始冲动转子,汽机在400r/min及1200r/min处各暖机1小时,一切正常后升速到3000r/min。

整个升速过程中振动均在合格的范围内,定速后各轴承振动也在合格范围,带负荷后振动也合格。

以后又多次起动,振动情况不变,实践证明,直轴效果良好。

六、结束语:
这次直轴选用金属材料的松驰特性进行直轴的方法效果良好,使“应力松驰法”在电厂汽轮机本体检修工作中的现场直轴工艺得到很好的证明。

此次检修工作中关键是根据大轴的金属材料选择加热温度及工作中严格控制温度,在
检修过程中,分析此次大轴弯曲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紧急停机后热态启动中后轴封减温水门内漏大,汽封温度低且汽封投入时间过长,导致上下缸温差大,且高温状态转子局部冷却使大轴弹性变形弯曲,又强行起动使大轴发生摩擦,局部过热造成永久性弯曲。

通过这次的检修工作也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行电厂设备运行规程的规定,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