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强项令》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后汉书·酷吏传》。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强项令范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勅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试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因匿主家(2)流血被面(2)使宣叩头谢主(4)年七十四,卒于官2.下面加粗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将何以理天下乎?(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4.“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1、(1)躲藏(藏,藏匿)(2)覆盖(3)道歉(谢罪,认错)( 4)死2.B3.(1)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董宣两手撑地,4.“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
(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5、不畏权势执法公正(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1分)清正廉洁(1分)【作者简介】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强项令文言文翻译酷吏

昔者,酷吏横行,天下震恐。
所谓酷吏,者,严刑峻法,不畏权势,敢于执法,不畏死也。
其人,或雄才大略,或刚毅果断,或威严雄健,或铁面无私。
然酷吏之行事,多矫枉过正,严刑峻法,虽一时权宜,而长远之患,亦不可忽视。
酷吏之所以称酷,以其用法之严也。
古有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然酷吏则不然,凡所犯者,不论贵贱,皆严惩不贷。
其法严苛,使人望而生畏,不敢犯法。
然严法之弊,亦显而易见。
严法之下,民不敢言,官不敢报,以致积怨成疾,终成祸患。
酷吏之所以称酷,以其手段之毒也。
或以酷刑逼供,或以私怨陷害,或以严法勒索,无所不用其极。
其行径之毒,令人发指。
然毒手段之弊,亦不可谓小。
毒手段之下,人性失丧,道德沦丧,国将不国。
酷吏之所以称酷,以其心肠之硬也。
酷吏者,心肠硬如铁石,不畏生死,不惧权势。
其人如狼似虎,凶狠残暴,令人胆寒。
然心肠之硬,亦有其弊。
心肠硬之下,人情淡漠,亲情疏远,友道不存。
然酷吏亦有其强项。
强项者,刚毅果断,不畏权势,敢于执法,不畏死也。
酷吏之所以能称霸一时,正因其强项。
强项之下,不畏权势,敢于执法,虽严法酷刑,亦能令天下震慑。
然强项之弊,亦不可谓无。
强项之下,积怨成疾,终成祸患。
夫酷吏之强项,实为国家之害。
盖酷吏之行,虽一时权宜,而长远之患,亦不可忽视。
严法之下,民不敢言,官不敢报,以致积怨成疾,终成祸患。
毒手段之下,人性失丧,道德沦丧,国将不国。
心肠硬之下,人情淡漠,亲情疏远,友道不存。
是以,酷吏之强项,实为国家之害。
吾人当以此为鉴,警惕酷吏之强项。
治国之道,在于宽严相济,赏罚分明。
严法不可失,人情亦不可弃。
唯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方能国泰民安。
酷吏之强项,实为国家之害,吾人宜深以为戒。
夫酷吏者,如疾风骤雨,虽一时权宜,而长远之患,亦不可忽视。
吾人宜以史为鉴,勿使酷吏之强项,再兴于世。
治国之道,在于宽严相济,赏罚分明。
宽以待民,严以治官,方能天下太平。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最新范文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精选-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文档

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文言原文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白话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强项令节选文言文翻译

原文:强项令者,汉光武时人也。
其人刚直,不屈不挠,故号强项令。
光武闻其名,欲试其才,乃召见之。
问曰:“子何为而得此名?”对曰:“臣性刚直,不曲意从人,故号为强项令。
”光武笑曰:“善哉!吾闻刚直者必刚毅,子果刚毅也。
”于是光武命其试职,欲观其才。
令其治狱,强项令不挠不屈,案法断刑,无枉纵之私。
光武大悦,曰:“真刚毅之才也!吾用子矣。
”遂用为县令,以治县有方,政绩显著,百姓称颂。
强项令闻之,自喜曰:“吾得用吾所长,政事必有所成。
”于是励精图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县中之事,无不严加考校,政事井井有条。
县令之政,威严而不失仁慈,百姓安居乐业。
一日,光武遣使至县,察其政绩。
使者至,强项令迎之,礼遇甚厚。
使者观其县治,见百姓安居乐业,皆曰:“此县令真贤也。
”使者还报光武,光武闻之大悦,曰:“强项令果非虚名也。
”强项令在县令任上,勤政爱民,政绩卓著。
光武闻之,欲进一步考察其才能,遂升迁其为郡守。
强项令到任后,治理郡事,依然刚正不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郡中百姓,皆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时值边境有乱,敌军侵犯。
强项令闻之,立刻召集郡中将领,商议对策。
他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率领将士,奋力抵抗。
在强项令的带领下,郡中军队士气大增,敌军败退。
光武闻之大喜,封强项令为将军,赐予爵位。
强项令得此殊荣,更加勤勉治国,为民造福。
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曲意逢迎,不偏不倚,以公正之心治理国家。
在强项令的治理下,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译文:强项令,是汉光武帝时期的人物。
这个人性格刚直,不屈不挠,因此被称为强项令。
光武帝听说他的名字,想要考验他的才能,于是召见了他。
问道:“你为何得到这个称号?”他回答说:“臣性刚直,不曲意迎合他人,所以被称为强项令。
”光武帝笑着说:“好!我听说刚直的人必定刚毅,你果然是刚毅之人。
”于是光武帝命令他试职,想要观察他的才能。
让他负责审理案件,强项令不屈不挠,依法断案,没有偏袒纵容的私心。
光武帝非常高兴,说:“真是刚毅之才!我要用你了。
强项令董项文言文翻译

董宣,字少平,东汉人。
性刚直,善断决。
为洛阳令时,有豪族张敬者,家富势大,为恶不悛。
宣察其奸,收捕之,欲加其罪。
敬党与知宣将至,乃怀金十斤,往谢宣。
宣不受,曰:“贫贱,我固所欲也;富贵,汝不能移我。
”遂斩敬,悬首洛阳城门,威震百姓。
后宣迁河南尹,有百姓陈元者,为县吏所冤,诬以盗贼。
宣闻之,立召县吏,诘问其事。
吏惧,不能对。
宣怒,命杖杀之。
元得白,感激宣,誓报其德。
宣在官,常以法自守,不挠于权贵。
时有大将军梁冀,权倾朝野,宣虽尊其位,而不畏其势。
冀尝欲见宣,宣辞以疾。
冀怒,遣刺客往杀之。
宣觉,匿民间,冀终不得害。
宣性刚直,不曲意逢迎,故人皆畏之。
时人有语曰:“宁为董宣死,不为梁冀生。
”宣闻之,曰:“吾生为忠臣,死为烈鬼,有何惧哉!”宣居官数十年,清正廉洁,百姓爱戴。
及宣卒,洛阳人士无不痛哭流涕。
汉桓帝闻之,乃赠宣谥曰“刚毅”。
译文:董宣,字少平,东汉时期的人物。
性格刚直,擅长断案决断。
担任洛阳令时,有一位名叫张敬的豪族,家财万贯,势力庞大,作恶多端,毫无悔改之意。
董宣察觉他的罪行,将其逮捕,准备对他进行惩罚。
张敬的党羽知道董宣即将到来,于是带着十斤黄金前来贿赂董宣。
董宣不接受,说:“我固然愿意过贫贱的生活;但是富贵,你却无法改变我的志向。
”于是斩杀了张敬,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洛阳城门上,威慑了百姓。
后来,董宣升任河南尹,有一位名叫陈元的百姓,被县吏冤枉,被诬陷为盗贼。
董宣听闻此事,立即召见县吏,质问他事情的真相。
县吏害怕,无法回答。
董宣愤怒,命令杖杀县吏。
陈元得以昭雪,对董宣感激涕零,发誓要报答他的恩情。
董宣在官场上,始终以法律自守,不向权贵低头。
当时有大将军梁冀,权势倾覆朝野,董宣虽然尊敬他的职位,但并不畏惧他的权势。
梁冀曾想见董宣,董宣以生病为由推辞。
梁冀愤怒,派遣刺客前往杀害董宣。
董宣察觉到刺客的意图,躲藏在民间,梁冀最终未能得逞。
董宣性格刚直,不曲意逢迎,因此人人敬畏。
当时有人传言:“宁愿为董宣而死,不愿为梁冀而生。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翻译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县)人。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光武帝命令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
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京城称之为“卧虎”。
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
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
(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
”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