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殷侑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考点练8 文言文阅读(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专练考点练8文言文阅读(一)一、[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殷侑传翻译注释2016郑州市三质测文言文

《旧唐书殷侑传》翻译注释殷侑(yòu),陈郡人。
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
及.(等到)长(zh ǎng),通.(通晓)经.(经学)。
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犹登科。
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精于\历代沿.(沿袭)革.(变革)礼。
元和\中,累.(连续,多次)\为太常博士。
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
既.(……之后)至虏庭..(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指士兵、军队),欲臣.(使……称臣,使……臣服)汉使而不答拜。
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傲慢),宣言..(扬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女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不是)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其言,卒.(最终)不敢逼。
迁\侑\谏议大夫。
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陈奏,论述)。
以.(因为)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入\为卫尉卿。
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
)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官职)\集议。
时\上锐.(坚定,坚决)于破贼,宰臣..(帝王的重臣,宰相。
)莫.(没有人)敢异议。
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应当)且.(暂且)含容..(包含,容忍),专讨\同捷。
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
时大兵之後,遗骸蔽野,寂无人烟。
始至,空城而已。
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
周岁之後,流民襁负而归。
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官名。
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
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
数年之後,户口滋饶,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盈积,人皆忘亡。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
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
而劝课.鼓励与督责多方,民吏胥古代的小官:~吏。
钞~。
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入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go to court]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旧唐书 殷侑传翻译注释

《旧唐书殷侑传》翻译注释殷侑(yòu),陈郡人。
父/怿。
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不问家人资产..(资财,产业)。
及.(等到)长(zhǎng),通.(通晓)经.(经学),以讲习..(犹..(讲义,研习)自娱。
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登科。
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精于\历代沿.(沿袭)革.(变革)礼。
元和\中,累.(连续,多次)\为太常博士。
侑\谨重..(谨慎稳重)有节概..(能言善辩)。
既...(操守气概),临.(面对)事俊辩(……之后)至虏庭..(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指士兵、军队),欲臣.(使……称臣,使……臣服)汉使而不答拜。
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傲慢),宣言..(扬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女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不是)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其言,卒.(最终)不敢逼。
使还,拜\虞部员外郎。
王承宗\拒命..(抗命,不服从命令。
),遣\侑衔.(接受,奉)命招谕..(以帝王的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
)之。
承宗\寻.(顷刻,不久)禀.(承受,接受)朝旨,献\德、棣二州,遣二子入朝。
迁\侑\谏议大夫。
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陈奏,论述)。
前后\上八十四章,以.(因为)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宝历元年,检校右散骑常侍、洪州刺史,转江西观察使。
所至\以洁廉著称。
入\为卫尉卿。
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
)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官职)\集议。
时\上锐.(坚定,坚决)于破贼,宰臣..(帝王的重臣,所犯,令.(按照法令)当入\处绞刑。
”(虽然)疏奏..(上本进言。
),(但)元武依刑部奏,决.(判决杖刑)六十,流贺州。
乃授侑\刑部尚书。
《旧唐书》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旧唐书》的原⽂译⽂及阅读答案《旧唐书》的原⽂译⽂及阅读答案 刘弘基,雍州池阳⼈也。
⽗升,隋河州刺史。
弘基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家产,以⽗荫为右勋侍。
⼤业末,尝从炀帝征辽东,家贫不能⾃致,⾏⾄汾阴,度已失期当斩,计⽆所出,遂与同旅屠⽜,潜讽吏捕之,系于县狱,岁余,竟以赎论。
事解亡命,盗马以供⾐⾷,因⾄太原。
会⾼祖镇太原,遂⾃结托,⼜察太宗有⾮常之度,尤委⼼焉。
由是⼤蒙亲礼,出则连骑,⼊同卧起。
义兵将举,弘基召募得⼆千⼈。
王威、⾼君雅欲为变,⾼祖伏弘基及长孙顺德于厅事之后,弘基因麾左右执威等。
⼜从太宗攻下西河。
义军次贾胡堡,与隋将宋⽼⽣战,破之,进攻霍⾢。
⽼⽣率众阵于城外,弘基从太宗击之。
⽼⽣败⾛,弃马投堑,弘基下斩其⾸,拜右光禄⼤夫。
师⾄河东,弘基以兵千⼈先济河,进下冯翊,为渭北道⼤使,得便宜从事,以殷开⼭为副。
西略地扶风,有众六万。
南渡渭⽔,屯于长安故城,威声⼤振,耀军⾦光门。
卫⽂升遣兵来战,弘基逆击⾛之,擒甲⼠千余⼈、马数百匹。
时诸军未⾄,弘基先⾄,⼀战⽽捷。
⾼祖⼤悦,赐马⼆⼗匹。
及破京城,功为第⼀。
从太宗击薛举于扶风,破之,追奔⾄陇⼭⽽返。
累拜右领都督,封河间郡公。
⼜从太宗经略东都,战于璎珞门外,破之。
师旋,弘基为殿。
隋将段达、张志陈于三王陵,弘基击败之。
武德元年,拜右骁卫⼤将军,以元谋之勋,恕其⼀死,领⾏军左⼀总管。
⼜从太宗讨薛举。
时太宗以疾顿于⾼坡城,弘基、刘⽂静等与举接战于浅⽔原,王师不利,⼋总管咸败;唯弘基⼀军尽⼒苦⽃,⽮尽,为举所获。
⾼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仁杲平,得归,复其官爵。
会宋⾦刚陷太原,遣弘基屯晋州。
裴寂为宋⾦刚所败,⼈情崩骇,莫有固志。
⾦刚以兵造城下,弘基不能守,复陷于贼。
俄得逃归,⾼祖慰谕之,授左⼀总管。
从太宗屯于柏壁,率兵⼆千⾃隰州趋西河,断贼归路。
时贼锋甚动,弘基坚壁,不能进。
及⾦刚遁,弘基率骑邀之,⾄于介休,与太宗会,追击⼤破之。
累封任国公。
寻从击刘⿊闼于洺州,师旋,授秉钺将军。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旧唐书殷侑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殷侑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殷侑,陈郡人。
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
及长,通经。
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
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
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
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
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
迁侑谏议大夫。
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
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入为卫尉卿。
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
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
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
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
时大兵之後,遗骸蔽野,寂无人烟。
始至,空城而已。
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
周岁之後,流民襁负而归。
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官名。
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
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
数年之後,户口滋饶,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盈积,人皆忘亡。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
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
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
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
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注]度支:官名。
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译文:殷侑,陈郡人。
殷侑年幼时,立志努力学习。
等到长大成人,通晓经书。
贞元末年,凭借精通《五经》科举登第,他精通历代礼制沿革。
元和年间,多次升迁后任太常博士。
当时回纥请求和亲,朝廷于是命令宗正少卿李孝诚奉命出使宣布朝廷的旨意,让殷侑任副职。
《旧唐书·殷侑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旧唐书·殷侑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旧唐书·殷侑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侑,陈郡人。
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
及长,通经。
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
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
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
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
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
迁侑谏议大夫。
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
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入为卫尉卿。
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
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
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
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太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
时大兵之后,遗骸蔽野,寂无人烟。
始至,空城而已。
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
周岁之后,流民襁负而归。
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
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
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盈积,人皆忘亡。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
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
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
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太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
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选自《旧唐书·殷侑传》[注]度支:官名。
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文言文参考译文殷侑,陈郡人。
殷侑年幼时,立志努力学习。
等到长大成人,通晓经书。
贞元末年,凭借精通《五经》科举登第,他精通历代礼制沿革。
元和年间,多次升迁后任太常博士。
《旧唐书》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旧唐书》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公权字恳切。
幼嗜学,12能为辞赋。
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
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字迹,思之久矣。
”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
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
文宗思之,迁谏议大夫。
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
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奖惩。
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帝谓之曰:“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貌,却授卿谏议大夫。
”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
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
文宗夏日与学士联句,帝曰:“人皆苦酷热,我爱夏日长。
”公权续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之叹曰:“钟、王回生,无以加焉!”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问遗①岁时钜万,多为主藏竖②海鸥、龙安所窃。
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縢如故,其器皆亡。
讯海鸥,乃曰:“不测其亡。
”公权哂曰:“银杯成仙耳。
”不复更言。
所宝唯笔砚丹青,自扃鐍之。
性晓音律,不好吹打。
常云:“闻乐使人骄怠故也。
”(取材于《旧唐书》)注:①问遗:慰问馈赠②竖:家童,童仆6、以下语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穆宗政僻僻:荒僻正确义:少B、公权忠言匡益匡:纠正C、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属:接连D、缄縢如故縢:绳索7、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我于佛寺见卿字迹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在B、此浣濯者三矣不得公权手笔者:前者为音节助词后者为的人或物。
《旧唐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旧唐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
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
”令与徐勣守黎阳。
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州刺史。
令与徐勣经营武牢已东。
其后,窦建德率众来援王世充,孝恪于青城宫进策于太宗曰:“世充日踧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
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
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太宗然其计。
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于洛阳置酒高会诸将曰:“郭孝恪谋擒建德之策,皆出诸人之右也。
”贞观十六年,累授金紫光禄大夫,行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其地高昌旧都,士流与流配及镇兵杂处,又限以沙碛,与中国隔绝。
孝恪推诚抚御,大获其欢心。
俄又以孝恪为昆丘道副大总管以讨龟兹,破其都城。
龟兹国相那利率众遁逃。
孝恪以城外未宾,乃出营于外,有龟兹人来谓孝恪曰:“那利为相,人心素归,今亡在野,必思为变。
城中之人,颇有异志,公宜备之。
”孝恪不以为虞。
那利等果率众万余阴与城内降胡表里为应孝恪失于警候贼将入城鼓噪孝恪始觉之乃率部下千余人入城与贼合战。
城中人复应那利,攻孝恪。
孝恪力战而入,至其王所居,旋复出,战于城门,中流矢而死,孝恪子待诏亦同死于阵。
贼竟退走,将军曹继叔复拔其城。
太宗闻之,初责孝恪不加警备,以致颠覆;后又怜之,为其家举哀。
高宗即位,追赠安西都护、阳翟郡公,待诏赠游击将军,仍赙物三百段。
孝恪性奢侈,仆妾器玩,务极鲜华,虽在军中,床帐完具。
尝以遗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社尔一无所受。
太宗闻之曰:“二将优劣之不同也。
郭孝恪今为寇虏所屠,可谓自贻伊咎耳。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利等果率众万余/阴与城内降胡/表里为应/孝恪失于警/候贼将入城鼓噪/孝恪始觉之/乃率部下千余人/入城与贼合战B.那利等果率众万余/阴与城内降胡表里为应/孝恪失于警候/贼将入城鼓噪/孝恪始觉之/乃率部下千余人入城/与贼合战C.那利等果率众万余/阴与城内降胡/表里为应/孝恪失于警/候贼将入城鼓噪/孝恪始觉之/乃率部下千余人入城/与贼合战D.那利等果率众万余/阴与城内降胡表里为应/孝恪失于警候/贼将入城鼓噪/孝恪始觉之/乃率部下千余人/入城与贼合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曲:古代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引申为家乡、故里、乡亲、同乡等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唐书·殷侑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侑,陈郡人。
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
及长,通经。
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
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
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
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
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
迁侑谏议大夫。
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
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入为卫尉卿。
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
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
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
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太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
时大兵之后,遗骸蔽野,寂无人烟。
始至,空城而已。
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
周岁之后,流民襁负而归。
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
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
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盈积,人皆忘亡。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
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
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
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太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
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度支:官名。
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文言文参考译文
殷侑,陈郡人。
殷侑年幼时,立志努力学习。
等到长大成人,通晓经书。
贞元末年,凭借精通《五经》科举登第,他精通历代礼制沿革。
元和年间,多次升迁后任太常博士。
当时回纥请求和亲,朝廷于是命令宗正少卿李孝诚奉命出使宣布朝廷的旨意,让殷侑任副职。
到达回纥的朝堂后,可汗起初接待殷侑一行唐朝使者时,摆出了大量手持兵器的士兵,还要唐朝使者向他称臣而且他也不予答拜。
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
同行的人都很恐惧,殷侑对回纥的使者说:“可汗是我们唐朝的女婿,要坐着接受唐朝使臣的礼拜,是可汗失礼,而不是我们使臣傲慢。
”可汗畏惧他的直言,最终不敢胁迫。
后来殷侑升任谏议大夫。
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他全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
(后又)召入任卫尉卿。
文宗即位不久,沧州李同捷叛乱,而王廷凑也帮助叛逆者,打算派兵攻打镇州,(文宗)下诏叫五品以上官员到都省共同商议对策。
当时皇上坚决要打败叛贼,宰相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认为王廷凑在河朔再次叛乱,虽然他依附凶恶之徒,但仍没有明显的表露,朝廷应暂且容忍,专一讨伐李同捷。
文宗虽未采纳殷侑的建议,但是还很赞赏他。
太和四年,加授他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
当时大的战乱之后,遗弃的尸骸遍野,荒寂没有人烟。
殷侑刚到任,只有一座空城而已。
殷侑过艰苦的生活,吃清淡的食物,和士卒同劳共苦。
一年以后,流民们用襁褓背负婴孩返回。
殷侑上表请求借贷耕牛三万头,来提供给流民,于是皇帝下诏度支赐给他绫绢五万匹,用来购买耕牛供给流民。
数年之后,这一带人口增长,粮食还有了盈余,人们也都不再逃亡了。
当初,这里有州兵三万,全部靠度支供应给养。
殷侑治理一年而赋税的收入就能自己供应给养的一半,两年后给养费用全部自给自足,(殷侑)请求度支停止供给。
殷侑还多方面鼓励百姓耕地种田,当地的百姓和官吏都很高兴,上表请求为他立德政碑。
因功加授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殷侑被召入授任刑部尚书,充任郓曹濮观察使。
自从元和末年以来,朝廷收复了李师道十二州,又将其分为三个潘镇。
因朝廷致力于安抚不驯
服的官兵,所以将赋税的收入,全部留在地方用于供养其军队,连一贯钱一尺帛,也不上交朝廷。
殷侑认为除军需之外财物有多余,却仍不上交赋税,那就是非法行为,于是上表请求自太和七年起,每年向上交纳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米五万石。
开成三年(殷侑)去世,(朝廷)追赠他司空的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