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小文段翻译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小训练

一、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翻译1.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 古之人,其度量必大,其志气必高,其心志必一。
(《孟子·离娄下》)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二)翻译下列句子,要求翻译准确、通顺。
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左传·宣公十五年》)3.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史记·项羽本纪》)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二、答案(一)翻译1. 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 古代的人,他们的度量必定宏大,他们的志气必定高昂,他们的心志必定专一。
3.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4.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二)翻译下列句子,要求翻译准确、通顺。
1. 谈笑间,有学问渊博的文人,交往中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2. 千里长堤,因为小小的蚁穴而崩溃。
3. 听到风声和鹤鸣,都疑心是追兵,把草木都当成了敌人。
4.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5.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
嘉祐..末,为监察御史。
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
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
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神宗即位,徙知庐州。
熙宁三年,至京师。
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
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
”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1)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2)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太和四年,丁父忧..免。
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
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
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
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
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杨嗣复》,有删改)(1)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2)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
高考前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附答案)

高考前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答案附后)(一) 精短 精选 精练 1.鼠 画 逼 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 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 谀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高考文言语段翻译65篇(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精选精练65篇1、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卧薪尝胆_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少时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唆汝。
高考文言文语段翻译67篇(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精选精练67篇1、王充市肆博览原文:(王)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三上”作文原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3、林逋论学问原文: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小文段阅读译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小文段阅读译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小文段阅读参考译文26.黄福米从20多岁开始努力学习皇甫谧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限度的游荡,有的人认为他是傻子。
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
任氏说:“《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
’你今年二十岁,眼中没有教育,心思不入正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安慰我的。
”他于是叹息说:“从前,孟母三迁,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父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
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
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
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27.挖一面墙借光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
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
”“鼎”是匡衡的小名。
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
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
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
高中文言文短句翻译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短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 夫妻者,人之大伦也。
如乐之和,不可失和也。
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 楚人三闾大夫,忠而不用,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二、翻译要求:1. 翻译要准确、通顺,力求做到“信、达、雅”。
2. 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地名、官职等。
3. 对于省略、倒装等特殊句式,要适当添加或调整。
三、答案:1. 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干扰,这样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 从前,关于师道的传承已经很久没有了!想要让人们没有疑惑是很困难的!3. 夫妻关系,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伦理关系。
就像音乐的和声一样,不能失去和谐。
4.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5. 楚国的大夫屈原,忠诚却不被任用,忧虑忧愁,思考深奥的问题,因此创作了《离骚》。
四、注意事项:1.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含义,以及句子的结构。
2. 要注意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如省略、倒装等。
3. 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使翻译后的句子通顺、流畅。
高三语文文言小文段翻译训练

供稿:山东省阳信第二高级中学单云军251800文言小文段翻译训练【学前指导】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
“信”是说要把古人文章的意思“原汁原味”忠实地表达出来;“达”是说翻译出来后事理要通达,表述要晓畅;“雅”是说要把古人作文、说话的“妙处”表现出来。
对于高考文言翻译,特别强调“直译”。
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文章的意韵,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去,表达的方式和风格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
为强化对此法的要求,便于记忆,可熟记这段顺口溜:文言翻译重直译,字字句句要落实;各类名词可照抄,古义现代词语替;被动省略补清楚,倒装成分把位移;遇到虚词想周详,把准语气要流利。
如果从操作层次讲,文言文翻译还可用这几个词来概括其方法:留:人名、地名、职称、物称、年号等,照搬不译。
替:找出最恰当的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移:调整倒装的语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去的部分。
删:删去不需译、不能译的个别词语,如发语词等。
猜:对多义实词在文中的准确义项,尤其是未曾露面的某一个词的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猜测。
【实战演练】(特别注意加点的词)一、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②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③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翻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孟子谓齐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二
• 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 付给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 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 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 对这样的朋友将怎么办?
三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
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
十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 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 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
参考答案十
• 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 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奕秋的话。 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但他一心认为 有天鹅将至,想着拉弓绳而射它, 虽然与另一个一起学习,却比不上 他。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 人吗?不是这样啊!
七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参考答案七
• 虽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吃它,不会知 道它的美味;虽有深远的道理,不去 学习它,也不会知道它的好处。因此 学习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 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 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过 来要求自己;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 地方,然后就能自己奋发图强。因此 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参考答案四
• ①陈留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儿。 • ②嫁给河东人卫仲道。丈夫死去没有
儿子,就回到娘家居住。
• ③文姬被胡骑抓获,落在南匈奴左贤 王手中。
• ④于是派使者拿着金子、玉璧把她赎 回来,又嫁给了董祀。
五、稀世奇珍
王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 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 作古窽焉。①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 适市。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 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奇珍也!”工 之侨闻之,叹曰:“③悲哉,世也﹗岂独一 琴哉?”
十二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①白沙在 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xiu,臭水、尿),君子不 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 渐者然也。②故君子居必择乡,游 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参考答案十二
• ①白色的沙子和黑土放在一起, 它就和黑土一样黑。
——《新序》
参考答案十六
• ① 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然 而三人都说有老虎,就成了真的了。 现在邯郸离魏比集市更远,将来议 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人,就希望大王 您明察。
• ② 等到庞恭从邯郸返回本国,进谗 言的人果然很多,于是没有机会再 见魏王。
九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 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 身不敢言归。
• 注:①讴:歌唱
参考答案九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 演唱技巧全学到手,自己却觉得完全学 到了,便向老师告辞准备回家。秦青并 没有挽留他,在城外大道旁摆酒给他饯 行,按着节拍唱了一支慷慨悲壮的送别 曲子,那歌声振动了周围的树木,连天 上浮动的白云也停留住了。这时薛谭连 忙向老师道歉,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深 造。从那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提回 家的事了。
参考答案十三
•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因为晏子身材 短小,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 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 “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 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 门进去。”带路的人改路,请晏子 从大门进去。
十四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
受俸禄也。”母曰:“①为相三年不食乎?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 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 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 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②王② 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 以金赐其母。
•注:①田子:齐国田稷子。 ②王:齐宣王。
参考答案三
• ①你做相国三年不吃饭吗?你这样做 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啊。(真正的)孝子 侍奉亲人,应竭尽全力达到忠诚,不 义的财物不把它拿到家里。
十一、张仪受笞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 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 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 “舌在也。”仪曰:“足矣!”。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参考答案十五
• ①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 ②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 • ③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
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十六
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来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 曰:“否。”曰:“二人言,王信之乎?” 曰:“寡人疑矣。”①庞恭曰:“夫市之 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魏远 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 王曰:“寡人知之矣。”②及庞恭自邯郸 反,馋口果至,遂不得见。
文言文小文段
翻译训练
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一、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 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 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即有死鹬。’①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②今赵且伐燕,燕赵久 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③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乃止。
上元初,京师旱,斗米直数千, 死者甚多。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 欲行赈救, 掾吏叩头乞候上旨。皋 曰:“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 禀命!若杀我一人,活数千人,利 莫大焉!”于是开仓尽散之。
参考答案六
• 上元初年,京城大旱,斗米值几千钱, 饿死的人很多。州里有官粮几十万斛, 皋想要用它赈济百姓,下属官吏叩头 请求等候皇上的旨意(圣旨)。皋说: “那人们一天再不吃东西,就会死的, 怎么来得及禀报!如果杀了我一人, 救活了上千人的命,没有比这更好的 了!”于是开粮仓,把粮食全部分给 了百姓。
• ②因此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乡 土,出外一定要结交贤士,这 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的 方法。
十三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 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 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 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 注:①傧者:做向导的人。
• 注:①太常:汉代主管理乐的大官。②窽:通 款,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参考答案五
• ①装在匣子里,给它埋在土里,过了 一年,拿出来抱到市上去卖。
• ②有个高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它,用 百金买去,献给朝廷。
• ③太可悲了,这个人世!(这样评价 事物)难道只是(对于)一张琴吗?
六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
• 要求: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 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 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 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参考答案八
• 从前有人给郑国宰相送鱼,郑国宰相 不接受。有人对他说:“你喜欢吃鱼, 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正 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别人 馈赠的鱼。接受了馈赠的鱼,就会失 去职位和俸禄,就无法凭借我的俸禄 吃鱼,不接受馈赠的鱼,(我就能保 住职位)一辈子都能吃到鱼。”
• ②齐宣王认为田母很贤明,并为她的 深明大义而高兴,当即放弃对田稷子 罪行的追究,下令恢复他的相位,把 一些金子赐给了他的母亲。
四、董祀妻传
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 也,名琰,子文姬。博学有才辩, 又妙于音律。②适河东卫仲道。夫 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 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 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于邕善,痛其无嗣 ,③乃遣 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参考答案一
• ①鹬蚌两者不肯相让,一个打鱼的 人发现后一起把它们捉去了。
• ②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长 时间相持,因而使双方军民都非常 疲惫,我担心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 渔夫。
• ③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地考虑这件 事啊!
二
孟子谓齐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 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①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 曰:“已之②。”曰:“四境之内不治,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参考答案十四
• 君子的修行,以安静来修养身心, 用俭朴来修养品德,不淡泊名利就 不会使心志明达;不宁静就不会实 现远大的目标。学习须宁静,要有 才干就要学习,不学习就不会增加 才干,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就学习。
十五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 实繁,①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 守之难乎?盖在殷忧,②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③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
参考答案十一
• 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国游说。他曾陪伴楚 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 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去了,说: “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 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 用鞭子打了数百下。张仪不承认也不服气, 只得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如果 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 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 头还在吗?”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 在。”张仪说:“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