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鉴赏-《喻世明言》一世人,两兄弟

合集下载

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1)-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1)-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1.(2分)下列选项中有关武松的情节和形象描述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A B.B D2.(2分)下列有关武松的情节,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除恶蜈蚣岭②斗杀西门庆③醉打蒋门神④单臂擒方腊⑤大闹飞云浦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②⑤①④D.③②①④⑤3.(2分)下列对《艾青诗选》及《水浒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B.在解放后的生活里,艾青创作了大量的哲理诗,如《鱼化石》。

C.《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D.《水浒传》中,高俅被梁山好汉擒捉上山,宋江安排筵会给他压惊,请他促成招安。

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请招安。

于是,皇帝派人去梁山泊招抚。

4.(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艾青是中国现代伟大诗人。

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B.“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C.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托塔天王晁盖属于天罡星。

D.《水浒传》中有许多经典情节,比如:鲁智深大闯五台山、花荣大闹清风寨、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林冲风雪山神庙。

5.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

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

因不失信,谓之潮信。

”鲁智深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zhǎng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sī杀,活捉了个; A 遇腊而执’,俺生擒 B ;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四川省资阳市简阳三星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资阳市简阳三星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资阳市简阳三星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15题。

两兄弟林语堂① 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前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

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充任教授,淡泊自甘。

陈州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

②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

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

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辨、天真、不顾后果——就犹如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

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

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

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③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

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

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

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情势,子由对哥哥说:“空闲不见得是坏事,一日空闲长似两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

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

”哥哥却回答道:“可是我就是闲不住。

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莱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④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婉劝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

但是问题是他不是。

我们论到苏东坡就不能避免孟子所说的“气”这个字。

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精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

浙江省浙北G2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浙北G2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北G2期中联考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部文学作品,在写作时,一边写,一边就有人阅读,并在旁边写上评语,犹如旧时在私塾中读诗写文,塾师给作文写评语一样,这种情况,在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

而《红楼梦》却是如此,在创作的同时,就有评书的人随时评阅。

“甲戌本”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的话,说明“甲戌”是“再评”。

既是“再评”,自然有“初评”。

“甲戌”是1754年,那么“初评”是哪一年呢?起码退回半年、一年,甚至两年,正是曹雪芹三十来岁的时候,也正是创作《红楼梦》的主要原稿时期。

“乙卯本”“庚辰本”所记,都是“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也就是说自“甲戌”前一二年到“己卯”“庚辰”,这八九年间,“脂砚斋”评阅过四次。

而这个时期,曹雪芹一定也一再修改自己的原稿,或者续写自己的作品。

悬想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时,虽然“举家食粥酒常赊”,日子不十分富裕,但一定颇得志同道合者切磋之乐。

可惜全书没有写完,他就过早地去世了。

说是“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其实在当时也不只是脂砚斋一个人阅评,从最早就有别人参与阅评。

“甲戌本”即有脂砚斋一条评语道:余批重出。

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故偶有复处。

且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

后每一阅,亦必有一语半言加于侧,故又有于前后照应之说等批。

从这段“脂评”中,可以看到两点主要的问题。

一是“脂砚斋评阅”的方法,即随意看,随意批,看了一遍又一遍,批了一次又一次,他以此为“乐”,有前后照应的评语,也有前后重复的评语,或者自己后来否定自己从前的批语等等。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优秀的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精美的世界。

鉴赏,就是在这个世界中,读者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的交流。

通过长期的鉴赏,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阅历、知识、才华、情趣,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充实、美好。

正因为这样,小说鉴赏在语文教学和各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小说解析1、小说释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某大学举办了一次超短故事比赛,并要求内容要涉及宗教、王室、性和神秘。

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某大学生写的故事是:“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当时,女王未婚,但女王却夸奖了此文的作者。

美国科幻小说家蒂支·布朗曾写出过一篇只有25个字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2、小说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祝福》)。

3、小说的历史(古代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谈神说鬼)、“志人”(记录名人轶事)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本阅读(35分)(一)现代文本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曹丕提出了“文气说”,并且用这种观点来评论作家,指出他们气质、才性和作品风格上的主要特征。

他在《典论•论文》中论“应玚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又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徐干时有齐气”。

在《与吴质书》中评价刘桢“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

这些评论都是比较确当公允的。

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盛称“孔北海[注]文,虽体属骈丽,然卓荦道亮,令人想见其为人”。

又称徐干之文“非但其理不驳,其气亦雍容静穆,非有养不能至焉”。

这里“体气高妙”与“卓荤道亮”,显然都是赞他的文风气格奇高;而“雍容静穆”也自然是纡徐舒缓的“齐气”了。

应该说,曹丕“文气说”中,对作者个性、作品风格的差异的探讨是极有意义的。

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代文学批评影响极深远,文气之说从他一直到清代,都是我国文学批评上的一种重要理论。

刘熙载指出:“自《典论•论文》以及韩、柳,俱重一‘气’字。

”其实不唯韩、柳、刘勰,宋之欧、苏诸公直至清之桐城派,都很看重这个“气”字,就是刘熙载自己,在《艺概》中,不拘论诗文,论词曲,论赋,就连论书法也常常强调“气”。

他在论文时说:“文贵备四时之气,然气之纯驳厚薄,尤须审辨。

”他在论诗时主张“学太白诗,当学其体气高妙”。

他又这样论赋:“邹(阳)枚(乘)雄奇之气,相如亦当避谢。

”“邹阳狱中上书,气盛语壮。

”当然他所说的“气”,有的是指文章的气势,不完全同于曹丕的“文气说”,但这也足见“文气说”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何等巨大。

虽然曹丕注意到了作家作品的风格独特性,但他过分强调了作家的气质才性,而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就是对作家的气质才性,他也把它看成是不可变更的,是“不可力强而致”的。

人的气质不等于个性,气质只能使人的个性带有一定色彩,个性是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2023年黑龙江省百校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2023年黑龙江省百校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2023年黑龙江省百校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七)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从文艺理论方面来看,首先,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

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中的“事”真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是否“真”。

《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神。

入情入理般般像,闲是闲非事事新。

”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新颖有趣。

这一言论,无疑进一步深化了冯梦龙的小说虚实论。

其次,品评作家、作品。

如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

《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乃“实录其事”。

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题。

作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补偿。

徐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说有“套语”“虚谈”等缺陷。

这些评论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之功,为后世学人所取资。

第三,传述创作技巧。

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论及八股技法,马二先生称“(八股)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

湖南省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

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

构成这个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

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

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

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

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

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

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夫妇成了配轴。

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

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材料二“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作者:袁瑞娜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第01期经典简介《警世通言》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为明朝冯梦龙编纂。

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提高而来的。

“说话人”的故事底本称为“话本”,现代学者称“三言”“二拍”为“拟话本”。

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是语言,改变了过去书面语与口头语分离的状况,完全采用通俗、晓畅的白话,力避文白间杂,风格趋于统一。

结构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小说大都以诗词开头,又以诗词来收束全文。

正文中间也时时穿插一些诗词韵语,或总结上文,或引出下文,或描绘人物与景色。

《警世通言》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

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

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

《警世通言》中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

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

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警世通言》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情》《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也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篇章。

经典选读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读书人语]话本在讲主要故事(正话)之前往往先讲一个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和主要故事相近,以引出主要故事;或与主要故事截然相反,比。

这个小故事称为“得胜头回”或“笑耍头回”,也有人把它称为“入话”,因为说书人讲故事是为了谋生,听众当然越多越好,为着稳住已到的听众,还招徕更多的观众,艺人们就采用了先讲一个小故事的招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世人,两兄弟
——选自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七《羊角哀舍命全交》明代冯梦龙编辑整理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称为“三言”,世人皆知。

其中《喻世明言》共有40卷,每一卷为一篇短篇小说。

《喻世明言》中的各篇小说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及历史人物,神仙佛道等,主题涵盖爱情、婚姻、朋友、情义等。

而这篇《羊角舍命全交》是《喻世明言》的第七卷,歌颂了羊角哀与左伯桃之间纯真深厚的友谊。

小说一首诗开始:背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看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反映了当时的人们不能同管鲍那样共患难,具有纯真的情谊。

并以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知心结交,情谊深厚的典故引出小说所讲“两个朋友,偶然相见,结为兄弟,各舍其命,留名千古”的故事。

小说中羊角哀与左伯桃有很多的共同点,也许真因为这些共同点,二人才能结交引为知己,甚至能为对方牺牲生命。

一、二人都是“幼亡父母,家境贫寒“
文中写左伯桃“幼亡父母,勉力政书”,去楚国时只“携书一囊”,侧面表现出他家境贫寒。

而描写羊角哀时,左伯桃找地方借宿时,“远远望见竹林之中,破窗透出灯光”,一个“破窗”点明了羊角哀家境贫寒。

左伯桃进入羊角哀家里时,写道“伯桃视之,止有一榻”更突出了羊角哀家境贫寒。

二人有着相似的出身,才会一见如故。

也正因为他们家境贫寒为下文在风雪中左伯桃把衣服留给羊角哀,自己冻死等一系列情节埋下伏笔。

二、他们同为读书人而且都有贤才,爱读书。

文中写左伯桃时,其“养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

去楚国时只“携书一囊”,可见其喜爱读书。

描写羊角哀时,在羊角哀家里,“伯桃观之,止有一榻,踏上堆积书卷,别无他物”,可知羊角哀喜爱读书。

后来羊角哀见楚王时,“王即时召见,问富国强兵之道,羊角哀寿辰实首陈十策,皆当世之急务”,表现出羊角哀的才能。

三、他们都有雄心壮志
首先,左伯桃“养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只因中原各国相互吞并,而行使仁政的国君很少,他没有出仕,当听说楚王幕仁好义,遍求贤士,于是便去楚国求仕。

而写羊角哀“有王佐之才,抱经纶之志”(才能足以辅佐帝王成就霸业,有筹划国家大事的志向)。

羊角也说“非不欲仕,奈未得其便耳”于是二人便相约一同去楚国。

在左伯桃借宿到羊角哀家的第一夜时,二人抵足而眠,共话胸中学问,一夜未睡,又因为雨下不停,羊角哀就把左伯桃留宿在自己的家中,尽自己所有来招待左伯桃,二人结为兄弟。

就这样有相同的出身,共同的爱好,而又志同道合的人,相交为朋友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小说在讲述左伯桃冻饿而死时运用大量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二人结伴去楚国,因为家境贫寒,二人盘缠没带多少,只有干粮一包,过了梁山路,百里之内没有任何人家,又遇到大风雪,二人衣服单薄,干粮也没多少,左伯桃便对羊角哀说:“我思此去百里,绝无人家,行粮不敷,衣食单缺,若一人独自可到楚国,二人俱去,
纵然不冻死,亦必饿死于途中,与草木同朽,何益之有?将我身上衣物,脱于贤弟穿了,贤弟可独资此粮,于途强挣而去,我委的行不动了,宁可死于此地,待贤弟见了楚王,必当重用,那时却来葬我不迟。

”表现了左伯桃为了知己朋友甘愿牺牲自己。

另外,前文提到二人结拜为兄弟,左伯桃年长五岁为兄长,作为兄长,左伯桃认为更应该奉献自己。

羊角哀当然不愿独自离去,道:“我二人虽非一父母所生,义气过于骨肉,我安忍独去而求进身耶?”表现了羊角哀的兄弟义气。

然后有行走不过十里,左伯桃让羊角哀捡枯枝生火,等羊角哀回来,发现左伯桃已把衣服脱光,堆在一旁。

羊角哀回来大哭“吾二人生死同处,安可分离。

”表现了羊角哀愿同左伯桃共生死的决心。

然后左伯桃全羊角哀:“若皆饿死,白骨谁埋,我生平多病,贤弟少壮,比我甚强,更兼胸中所学,我所不及,若见楚君,必登显宦,我死何所道哉?”表现左伯桃为了羊角哀能活下来并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甘愿赴死,而且他不因羊角哀的才能比他高而嫉妒。

羊角哀并不同意,以大义劝左伯桃。

但左伯桃最终还是不行了,羊角哀对左伯桃承诺:“但行微明,必当厚葬。

”后来,羊角哀来到楚国面见了楚王,被封为中大夫,羊角哀痛哭流涕,楚王问其原因,羊角哀便把左伯桃之事说了出来,楚王也被左伯桃的义气感动,派人和羊角哀一起收殓厚葬了左伯桃,也履行了当日的承诺。

在后文写羊角哀死的时候,颇具神话色彩。

在左伯桃下葬的当夜,左伯桃的鬼魂便来找羊角哀,原来,左伯桃下葬的地方与荆轲墓很近,高渐离在得知荆轲被杀害之后就把他的尸体盗出来
埋在了这个地方,乡下百姓为他建了一座庙,以祈求福运。

夜里,荆轲鬼魂来到左伯桃墓前,大骂左伯桃,不让左伯桃安葬在这里,不然就把他的尸骨挖出来,抛到荒郊野外。

第二天羊角哀就来到荆轲庙里,指着荆轲塑像大骂,称荆轲为燕邦匹夫,若再去逼迫左伯桃就把他的庙拆了,毁掉他的墓地。

在古代,人们相信鬼神,但羊角哀为了左伯桃能大骂荆轲鬼魂,更深刻表现出羊角哀与左伯桃之间的深厚的情谊。

但在第二天夜里,左伯桃仍来找到羊角哀,说:“荆轲的手下很多,都是当地百姓祭祀的,贤弟可以扎草人,并拿着器械,在我墓前烧掉,用来抵抗荆轲。

”羊角哀于是照着做了。

奈何,当夜,左伯桃来找羊角哀说:“荆轲得到了高渐离的帮助,那些草人不能抵抗,还是尽快把我的墓迁走吧。

”羊角哀让左伯桃先回去,他来想办法。

天亮后,羊角哀来到荆轲庙里打毁神像,又要烧毁庙,但乡里的百姓都来阻止,说这样会给百姓带来灾难,羊角哀只得作罢。

回到住处,羊角哀给楚王上表,表明自己深得厚爱,只能来世报答。

此处,暗示羊角哀已有死的决心了。

他来到左伯桃墓前,对身边的仆人说:“我的兄长(左伯桃)被荆轲鬼魂欺辱,我宁愿死后做鬼来帮助兄长打败荆轲,我死后你们就把我葬在兄长的旁边。

”于是就引剑自刎而死,仆人们按照他的吩咐照做了。

在这天夜里二更,风雨大作,雷雨交加,喊杀声传到数十里外。

早上再看,荆轲墓前白骨散落一地,墓边的松柏都被连根拔起,荆轲庙也无故失火,被烧成了灰烬。

这真是兄弟同心其利断
金。

左伯桃为让羊角哀活下去,自己活活饿死,羊角哀做了大官也没有忘了左伯桃,左伯桃鬼魂被荆轲鬼魂欺辱,他数次帮助左伯桃,最后慷慨赴死。

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荆轲与左伯桃、羊角哀战斗的情形,仅仅描写当时的环境,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最后再点明战斗的结果。

小说结尾,父老乡亲都到羊左二人墓前祭拜。

楚王也大感其义,派人在他们的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赐为“忠烈之祠”,并立碑记其事。

他们的故事也流传千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