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专科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要点

专科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要点

专科《刑法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和处罚原则是DA.可以加重处罚 B.应当加重处罚 C.可以从重处罚 D.应当从重处罚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D)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保护原则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地标准采用的是(CA.行为说B.结果说C.行为与结果择一说D.行为与结果结论说4.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B)A.主观方面B.客观方面C.主体D.客体5.某国来华人员阿某在中国境内犯罪。

法院审理此案时,根据此案的特殊情况,认为阿某虽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刑处罚情节,但判处法定最低刑仍嫌过重。

经下列哪一级法院核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6.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7.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D)A.行为方式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行为的对象不同D.行为人有无罪过8.犯罪未得逞是指(D)A.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B.未发生犯罪人追求的结果C.行为人的目的尚未达到D.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9.甲投毒杀害其妻乙,乙中毒后昏迷。

甲急送乙去医院抢救,经抢救脱离危险。

甲的行为属于(C)A.犯罪未遂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D.意外事件10.几个人在一起闲谈,甲说:“偷东西,谁都会干,不信咱们几个人去偷些东西给他们看看”。

乙听后信以为真并在晚上进行盗窃。

甲的行为是(A)A.不构成犯罪B.主犯C.从犯D.教唆犯1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B)A.2人以上B.3人以上C.4人以上D.5人以上12.甲、乙、丙3人共同去盗窃。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

刑法经典练习题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B: 一切违法行为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答案: A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D: 侵权法答案: A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B: 管制C: 剥夺政治权利D: 拘役答案: C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B: 实体法C: 特别法D: 临时法答案: A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

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B: 区治安联防队C: 区公安分局D: 李某答案: C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

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

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答案: C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 A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

刑法总则练习题答案在刑法总则的学习中,练习题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法律条文和法律原理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刑法总则的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2.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A. 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和刑罚B. 犯罪行为必须有法律规定C. 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D. 所有上述说法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二、判断题1. 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遍的,即对所有犯罪行为都有约束力。

答案:正确2. 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

答案:正确3. 犯罪的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不一定产生了犯罪结果。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区别。

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的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过失是指犯罪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则是指犯罪行为的外在表现,包括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1)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2)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非法侵害;(3)防卫行为的对象是非法侵害者;(4)防卫行为没有超出必要的限度。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有人正在偷窃他的自行车。

张三立刻上前制止,并在争斗中不慎将小偷打伤。

问题: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答案:张三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三发现小偷正在偷窃他的自行车,即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刑法练习题第六版电子版

刑法练习题第六版电子版

刑法练习题第六版电子版一、选择题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2.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犯罪未遂?A. 甲意图杀害乙,但未找到乙B. 丙盗窃他人财物,但未窃取到任何财物C. 丁谎报火警,但消防部门未出动D. 戊非法拘禁他人,但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3. 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B. 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C.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同一个概念D.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可以相互转化二、填空题1. 刑法是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________周岁不满________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判断题1. 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2.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达到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 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四、简答题1. 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2. 简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3. 简述累犯的认定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1. 甲某晚潜入乙家,意图盗窃。

在翻找财物过程中,甲听到有人回家的声音,便躲入衣柜。

乙回家后发现甲,甲持刀将乙制服,抢走乙家中现金5000元。

分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2. 丙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在看守所期间,丙与同监室的丁密谋越狱。

某日,丙、丁趁值班民警不备,打伤民警,强行逃离看守所。

分析丙、丁的行为构成何罪。

六、名词解释题1. 罪刑法定原则2. 犯罪集团3. 非法拘禁罪4. 妨害公务罪5. 侵占罪七、论述题1. 论述我国刑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

2. 论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与普通抢劫罪的区别。

刑法练习题二(已审)

刑法练习题二(已审)

刑法练习题二一、判断题1、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3、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对国家或公民犯罪,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刘毛毛过14周岁生日那天,和朋友喝过酒后去舞厅,在晚上九点时和另一人发生争吵,拿起刀把对方捅死,刘毛毛应负刑事责任。

()5、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死缓不是死刑,而是介于无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刑种()7、张三1980年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11年,2010年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因距上次释放时间超过5年,张三不是累犯。

()8、李四犯故意伤害罪判处15年,犯诈骗罪判处9年,犯盗窃罪判处3年,有人说总和刑期超过20年应判无期徒刑()9、王五因犯罪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后因重大立功表现减刑,服刑5年即被释放。

()10、赵六制售假电蚊拍,生产3000把,每把20元,卖出2000把时事发,赵六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嫌疑人张某采用爬窗入室的方法潜入一居民住宅,窃得人民币500元后,见女青年宋某某单身睡在床上,顿生强奸的念头,即对宋采用卡脖子、按肩膀等暴力手段欲对宋实施奸淫。

由于宋极力反抗,一时未能得逞。

宋为不被奸淫,即向张哀求,并提出让其摸摸的“建议”。

张自感宋极力反抗,无法强奸成功,即侧身睡在宋的身旁,对宋进行猥亵后离开。

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哪种形态?()A、犯罪的预备B、犯罪的未遂C、犯罪的中止D、犯罪的既遂2、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杀人罪,对甲应如何处理?()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3、我国刑法第13条“但是”,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4、张某(男,1989年1月1日出生)与李某(女,1989年10月5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01年7月起开始谈恋爱。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B. 行为人的年龄C. 被害人的同意D. 行为的违法性答案:A2.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犯罪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无论其在何处C.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我国公民实施的犯罪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外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但该犯罪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答案:C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A. 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将小偷打成重伤B. 乙在醉酒状态下,将酒瓶砸向正在抢劫的歹徒C. 丙在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丁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反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 请解释刑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效力: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发生的犯罪。

(2)国籍效力: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普遍管辖效力: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三、案例分析题甲(17岁)与乙(15岁)共同盗窃一辆摩托车。

甲在盗窃过程中负责望风,乙负责实施盗窃。

在盗窃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并报警。

刑法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刑法总论练习题刑法论练习题1.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 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

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 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B. 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

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 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 所以, 不能适用中国刑法C. 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 途中为勒索财物, 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 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D.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 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2.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 对甲应如何处置?A.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 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 直接驱逐出境3. 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4.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 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 所以, 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 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 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5.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 属于扩大解释B. 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 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C. 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 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D. 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属于缩小解释6. 关于刑事管辖权,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 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B. 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 国境内之后, 因争抢座位, 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

《刑法分则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条文中只简单地写明犯罪名称,而不具体叙述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2.在刑法规范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3.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多数采取( )原则。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4.下列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未被我国刑法采取的是(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以上都不正确5.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方法6.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盗窃罪判处行为人 4 年有期徒刑,根据放火罪判处行为人11 年有期徒刑,最终决定执行15 年有期徒刑。

这15 年有期徒刑属于( )。

A.法定刑B.宣告刑C.执行刑D.宣告刑和执行刑7.下列哪个条文属于空白罪状?( )A.《刑法》第345 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B.《刑法》第127 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C.《刑法》第129 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D.《刑法》第335 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刑法分则中没有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条款B.我国刑法分则的所有条文都是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C.《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该条文表述属于叙明罪状D.《刑法》第348 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该条文没有表明犯罪的主观方面,根据罪状的基本原理,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9. 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