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胎头吸引助产术42例疗效观察

胎头吸引助产术42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8-25T17:19:33.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娄爱华[导读] 胎头吸引助产术还可以可降低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
胎头吸引助产术不失为一种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胎头吸引助产术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以及适应症。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住院分娩200例孕妇中使用胎头吸引助产术的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 42例产妇中2例外阴阴道裂伤,经缝合处理后愈合;3例阴道血肿,未做任何特殊处理,血肿自然吸收,37例产妇产后未见任何并发症。
42例新生儿中3例出现了头皮血肿,1个月后自然吸收,未做特殊处理,新生儿未见任何并发症发生。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胎头吸引助产术的适应症,熟练掌握操作过程,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损伤较小,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胎头吸引术阴道助产第二产程【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19-01胎头吸引助产术是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技术,它常被用来缩短第二产程,帮助产妇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1]。
胎头吸引助产术处理不当将给母婴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将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住院分娩200例孕妇中使用胎头吸引助产术的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头吸引助产术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以及适应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整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使用胎头吸引助产术,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29岁。
孕周35~40周,经产妇5例,初产妇37例。
所有产妇的骨盆测量均无明显异常。
1.2手术方法产妇取截石位,导尿排空膀胱,常规外阴消毒,铺巾,检查宫颈是否开全或者近完全扩张,确认胎头双顶径是否已经达到“S+2”或以下。
给予产妇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进行会阴部侧切术。
胎头吸引实验报告

胎头吸引实验报告引言胎头吸引,也称为产钳手术,在临床上常用于协助产妇顺利分娩。
该手术可以减少分娩时间、缩短孕妇的努力期,并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胎头吸引实验,分析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验方法实验设备- 模拟产妇模型- 胎头模型- 产钳实验步骤1. 准备产妇模型和胎头模型。
2. 将产妇模型放到分娩床上,进行适当的固定。
3. 将胎头模型放置在产妇模型的骨盆区域。
4. 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使用产钳进行胎头吸引。
5. 记录吸引的时间、产程和胎儿状况。
实验数据记录序号时间(分钟)产程(小时)胎儿情况-1 5 4 顺利2 73 顺利3 84 顺利4 65 顺利5 96 胎儿窘迫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胎头吸引可以有效减少产程时间。
平均减少时间为7分钟。
2. 胎头吸引有助于顺利分娩,提高了分娩成功率。
3. 产程时间与胎头吸引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4. 胎头吸引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合适的操作下可以保证其安全性。
结论与讨论胎头吸引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产妇辅助分娩技术。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胎头吸引可以缩短分娩时间、提高分娩成功率,并在适当的操作下保证胎儿安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胎头吸引不适用于所有分娩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来判断是否适合采用胎头吸引技术。
同时,在使用产钳进行胎头吸引时,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操作技巧,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分娩的顺利和安全。
本实验仅模拟了胎头吸引的过程,没有考虑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在实际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受到疼痛和压力,这需要医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此外,由于本实验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行更多的临床观察,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1. Cunningham F, Leveno K, Bloom S, et al. Williams Obstetrics. 25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8.2. Dany A, Tiwari R, Gupta A, et al. Forceps versus vacuum: which instrument should be our choice for assisted vaginal deliveries? J Obstet Gynaecol India. 2012;62(4):404-409.3. Vacca A, Pellegrino M, Pascoli I, et al. Risk of birth trauma after prolonged and precipitous second stage of labor.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9;32(18):3023-3030.。
准妈咪五种常用的分娩手术

准妈咪五种常用的分娩手术怀孕生子是女性朋友的一个艰巨的任务,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准妈妈心理更是害怕,不知道小宝宝会何时降生,在分娩的时候医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进行一些手术,来保证母子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五种常用的分娩手术。
手术一:催产素引产催产素是产科用于引产及催产最常用的药物,我们主要是用它来发动宫缩和加强宫缩的,还有预防产后出血。
催产素引产的合理运用可加快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准妈妈的痛苦。
如果预产期已经到了,但是准妈妈还是没有分娩的症状,那医生可能就需要使用催生素引产了。
使用催产素引产前,医生会全面了解准妈妈的情况,并且在引产前向准妈妈及家属详细介绍催产素引产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都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将催产素输入体内,医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严格掌握好催产素的浓度和滴速。
一般用药都是从小剂量开始,慢慢调节。
使用催产素引产时,必须有专业产科人员进行严密监护,最好使用胎儿监护仪观察胎心与宫缩之间的变化,间接了解胎儿储备功能及有无脐带受压等。
总之,催产素引产是一种科学的分娩方式,医生会根绝准妈妈的情况作出最合理的药量及进程安排,准妈妈尽管放心。
手术二:胎头吸引术胎头吸引术是采用一种特制的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再用注射器将吸引器内空气吸出,形成负压区。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吸住胎头,配合宫缩,娩出胎头。
常用的胎头吸引器有锥形金属空筒和扁圆形金属罩。
抬头吸引术的优点就是当胎儿宫内窘迫时,可尽快结束分娩;胎儿大、准妈妈筋疲力尽时,可帮助胎儿下降。
相对产钳而言,对软产道损伤机会少。
对胎儿产伤机会也少于产钳。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胎头吸引术通常适用于准妈妈宫缩无力,患心脏病、妊高症等不宜在分娩时用力,轻度头盆不称等问题上。
实施步骤并不复杂,首先对外阴进行消毒、导尿排空膀胱后,对阴道进行检查,确定胎方位。
然后放置吸引器、检查吸引器,确认安全无误后,就开始抽吸负压。
接着就牵引吸引器,牵引胎头,胎头娩出后,即可取下胎头吸引器,。
106例胎头吸引术在产科中的应用分析

① 骨 盆 狭窄 或 头 盆 不称 ; 胎 位 异 常 , ② 如颜 面位 、 位 、 额 横位 、 高直位等 ; 严重胎儿窘迫 ; 软产道异常, ③ ④ 如先天畸
型 , 宫脱 垂术后 , 子 尿道 屡修 补术 后 等 。
33母 儿 并 发 症 .
推 吸 引器 大 端使 其 紧 贴在 胎 头 上 , 手 食 、 右 中指 沿 吸 引 器大 端 边 缘 触 摸一 圈 ,确 保 吸 引器 与 胎 头 问无 阴道 壁 及 宫 颈组
吸 术对 母儿 损伤 小 , 应证 广 , 全有 效 , 降低剖 宫 产率 适 安 可
【 关键 词】 头吸 引术 , 胎 第二 产程 延 长 ; 胎儿 窘迫
[ 中图分类号】 7 94 R 1.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 7 — 7 12 1 1c 一 6 一 2 6 4 4 2 (0 0 1 ( 1 6 O J J
胎位异 常 、 头盆 不称 等 剖宫 产绝 对指 征进 入 第一 产 程顺 利 无
的 低 位 胎 头 吸 引 助 产 。 1 6例 其 中 : 儿 窘 迫 4 0 胎 1例 , 调 性 协 宫缩 乏 力 3 2例 , 二 产 程 延 长 2 第 7例 , 高 征 3例 , 娠 合 并 妊 妊
有效 , 吸术 对 母 儿损 伤 小 , 且通 过 对 胎 头 吸引 术 助娩 的 胎 而
32禁 忌 证 .
持 吸引 器 , 将大 端经 阴道 后壁 送 入 , 其后 缘 抵达 胎头 顶 部 , 然
后 左手食 、 中指 掌 面 向外 , 开 阴 道 右 侧 壁 , 大 端 侧 缘 入 阴 拨 使 道 内 , 而 手 指 向 上 托 起 阴 道 前 壁 , 吸 引 器 前 缘 滑 人 , 后 继 使 然 以 右 手 中 、 指 拉 开 阴 道 左 侧 壁 , 整 个 吸 引 器 大 端 滑 人 阴 食 使 道 内 , 与 胎 头 部 紧 贴 。 后 检 查 吸 引 器 附 着 位 置 , 左 手 轻 并 最 用
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分析

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产妇分娩助产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应用助产术的1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产钳组和胎吸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助产成功率、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助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于与面部损伤率均高于胎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各有优缺,不能相到替代和偏废,根据临床特征和分娩进程选择,保证母婴平安,并尽量将损伤降到最低。
【关键词】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应用;分娩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产钳术、胎头吸引术是临床上常用的助产术,尤其是产妇分娩第二产程难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助产方法。
熟练掌握应用产钳技术、胎头吸引术可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明显减少母儿损伤[1]。
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应用助产术的1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应用适应证,正确使用助产术,保证母婴安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应用助产术的产妇102例,其中应用产钳术者36例(产钳组),平均年龄279岁,平均孕周387周,平均新生儿体重35 kg,孕次0~2次;应用胎头吸引术者66例(胎吸组),平均年龄268岁,平均孕周39周,平均新生儿体重32 kg,孕次0~2次。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术前导尿排空膀胱,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初产妇行会阴侧切术,产钳、胎头吸引器助产方法见《妇产科手术学》[2]。
分析比较两组助产成功率、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13适应证及条件产钳术及胎头吸引术的适应证相似,主要包括:①胎儿窘迫。
②低置胎盘、脐带脱垂等。
产钳助产术与胎头吸引助产术的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 : 比较 分 析 产 钳 术 与 胎 吸 术 在 阴 道 助 产 中 对 母 婴 的 影 响 。方 法 : 我 院 2 0 ~ 2 0 对 0 4 0 5年 使 用 产 钳 助 产 l8例 及 胎 吸 助 产 3 1 4例 产 妇 的 f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 头 吸 引 助 产 术 对 母 体 软 产 道 损 伤 小 于 产 钳 术 临床 胎 ( P%0 0 )产 钳 助 娩 时 间 明显 短 于 胎 头 吸 引 术 ( 00 ) .5 , P% . 5 。结 论 : 钳 助 产 时 间 短 , 功 率 高 , 儿 危 急 情 况 下 使 产 成 母 用 能 迅 速 娩 出 胎 儿 , 取 抢 救 时 间 , 如 处理 不得 当 , 比胎 吸 助 产 更 易 产 生 产 道 损 伤 。 争 但 则
两 组新 生儿 并发症 比较 , X 经 检验 无显著 差异
( > 0. 5)。 P 0
表 1 两组助产指征比较[( ) % ]
3 讨 论
在 分娩 过程 中 , 采用 适 当的 阴道助 产方法 , 于 对
降 低剖 宫产率 , 保证 母 婴健康 是安 全有效 的手 段[ 。 1 ]
1 2 两 种 术 式 的 必 备 条 件 .
( ) 钳术 : 1产 胎头 已经衔 接 , 明显 头盆 不称 、 无 宫 口开全 、 胎先 露 S 或 以下 ( 即胎 头 骨质 达 坐骨 棘平 面 以下 3c 胎 头无 明显变形 、 膜 已破 、 m) 胎 胎先 露 为 枕先露 、 顶先 露或 臀 位后 出 头 。( ) 吸 术 : 明显 2胎 无
由表 2可 见产 钳助 产产妇 软产 道损 伤率 高于胎 吸组 , 产后 出血量大 于胎 吸组 , X 检 验 P 0 0 , 经 % . 5 产钳 助产 与胎 吸助 产在 软产道 损伤 与产后 出血 量均 有统 计学 意义 。 2 5 新 生 儿 并 发 症 比 较 ( 3 . 表 )
胎头吸引术32例临床应用分析

胎头吸引术32例临床应用分析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在第二产程中应用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方法对32例由于各种原因需行胎头吸引术助产的患者按规范操作实施胎头吸引术。
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阴道分娩。
结论胎头吸引术应用于临床助产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助产成功率高,对母儿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fetal head aspiration in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in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Methods In 32 case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for fetal head aspiration of midwifery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peration implementation of fetal head aspiration. Results 32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vaginal delivery. Conclusion Fetal head to attract surgery in clinical midwife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easy to master,midwifery and high success rate,little damage on mother and infant,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Fetal head aspiration;Indication;Contraindication;Midwifery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压作用,将胎头吸引器吸附在胎儿头部,通过牵引吸引器,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是应用于第二产程的主要助产方式,我院于2014年引进了kiwi真空胎头吸引器,kiwi真空胎头吸引器由蘑菇状真空吸杯、透明软管及抽吸压力的手柄组成,实施胎头吸引术原理同负压胎头吸引器,自2014年8月1日~2015年5月1日共对32例患者实施了胎头吸引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胎头吸引助产术与产钳助产术的评估

胎头吸引助产术与产钳助产术的评估1胎头吸引助产术胎头吸引助产术是用一种特制的喇叭样空心装置置于胎头,形成负压后吸在胎头上面而助引出胎头的手术。
在19 世纪已开始广泛应用。
其优点是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不占有有限的阴道空间,可以在不接触母体软组织的情况下施转胎头并牵引,胎头吸引术适应症和必备条件与产钳助产术基本相同。
1.1适应症①宫缩无力,第二产程延长者。
②母体患有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咼血压、妊咼症等。
③以前有过剖宫产,不宜在分娩时用力者。
④轻度头盆不称,胎头内旋转受阻者。
⑤胎儿方面为胎儿宫内窘迫,除外重度者需要结束分娩者。
必备条件:①无明显的头盆不称。
②宫口已开全或者近开全。
③只用于顶失露。
④胎头双顶经已达坐骨棘平面。
⑤胎膜已破。
1.2并发症胎头吸引术掌握容易,使用方便,但使用不当,尤其是反复牵引,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损伤。
产妇方面:可能造成宫颈裂伤外阴阴道裂伤阴道血肿。
胎婴儿方面:①头皮血肿。
②颅内出血。
③头皮坏死。
④颅骨损伤。
1.3使用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注意事项为提咼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成功率,降低胎儿并发症,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3.1胎头位置在S=+3以下;1.3.2负压以39.9 —66.5kpa为宜,不能超过66.5kpa ;1.3.3持续负压吸引不应过长,若牵引困难或者牵引时滑脱两次应立即改用产钳助产术或剖宫产术。
2产钳助产术产钳术是解决困难分娩的主要产科手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牵引或旋转胎头以娩出胎儿,其阴道产钳术比剖宫产术更能缩短胎儿的娩出时间。
随着产科技术的发展,为了母婴安全,中、高位的产钳术已基本被剖宫产术所取代,但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并且产钳术较剖宫产快捷,损伤小,现今仍为良好的阴道助产方法。
2.1产钳助产术的适应症①第二产程延长。
②缩短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③胎头吸引术失败者,可行低位产钳者。
④情况紧急而又熟悉产钳术,包括臀位后出头困难者,剖宫产娩出头困难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作者:何永丰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
胎头吸引术作为临床产科应用频率较高的助产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缩短第二产程,促使产妇阴道分娩顺利完成。
但运用不恰当的情况下会损害到母婴健康,严重者会导致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渐落实,再加上对优生、优育的要求,考虑到胎头吸引术会损伤新生儿并影响其智能发展,故剖宫产率表现出明显升高趋势,但WHO指出,必须控制剖宫产率在15%的标准内,而只有对胎头吸引术等助产方法进行合理应用,方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
1 胎头吸引术的重要作用
以某院实施胎头吸引术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为观察对象,结果显示新生儿Apgar评分为(9.6±1.5)分,58名新生儿均未出现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且无死亡
病例。
58名产妇术后产后出血21例,会阴III裂伤、阴道壁血肿各3例,会阴I-II级裂伤5例,会阴切口感染2例。
由此得到的结论为:对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并依照规程操作进行认真操作,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那么,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优势、必备条件、常见并发症和预防对策等具体包括哪些呢?
实施胎头吸引术时需要在胎头上放置胎头吸引器,以形成的负压将胎头吸住,予以正常牵扯力,协助胎儿顺利自阴道娩出。
胎头吸引术最适宜的负压强度应控制在39.23-49.03kPa范围内,倘若使用注射器抽气的情况下,需要设定抽吸器空气负压为150-200ml;倘若使用负压吸引器吸引的方式达到形成负压的目的,需将压力始终维持在400mmHg左右。
这个负压强度的标准可将耐受牵引的力量提升至10kg。
负压不足的情况下,吸引器很容易发生滑脱,而负压
过大的情况下又会对胎儿头皮造成损伤。
胎头吸引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方便,掌握难度小,其可对轻度胎头位置异常起到协助作用,可促使持续性枕横位向正常胎位转变。
相比于产钳术,胎头吸引术不会使娩出胎头的径线增加,所以母体软产道损伤的发生概率较低,但必须对适应症和实施吸引术的必备条件进行严格掌握。
2 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及必备条件
适应症:(1)第二产程出现明显的延长情况,在子宫收缩乏力中比较常用,主要是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导致的;(2)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其他并发症,需将第二产程缩短。
例如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类心脏病等;(3)既往进行过剖宫产或属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例如,产妇曾实施过子宫肌瘤剜除术;(4)属于胎儿窘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