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头吸引术
产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胎头吸引术(妇产科护理课件)

放 入 吸 引 器
开 始 稍 向 下 牵 引
平 牵
向 上 提 牵
注意: 1. 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必要时取下重新 放置。 2. 胎头吸引可造成胎儿头皮水肿,但多在产后24小时内 消失。严重时,胎吸可造成胎儿颅内出血,应预防。
护理要点
1. 知情宣教,向产妇及家属讲解,胎头吸引的目的,方法,取得产 妇的配合。 2. 吸引器的压力要适当,防止过大或不足引起滑脱或使胎儿头皮受 损,胎头娩出阴道口时,应立即放松负压,以便取下吸引器。 3. 如因阻力过大或负压不足,发生吸引器滑脱,重新放置,一般不 宜超过两次。 4.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20分钟内结束分娩为宜。 5. 检查软产道,缝合撕裂伤。
二、手术步骤 1. 放置:在一手引导下,将吸引器徐徐送入阴道,紧贴儿头颅顶 部。注意勿夹住阴道软组织、宫颈或脐带等。 2. 形成负压:用50~100ml注射器,分数次从橡皮管抽出空气共 约150ml,将橡皮管夹紧,使吸筒内产生负压牢附于儿头上。 3. 牵引:胎心无异常,即可牵引。方向随儿头下降而变化,吸筒 随儿头的旋转而转动。胎儿娩出,取下吸筒。
用物准备
1. 胎头吸引器1个,50ml注射器1支,止血钳1把, 治疗巾2块,纱布4块。
2. 供氧设备,新生儿吸引器1台,一次性吸引管1根, 吸氧面罩1个,抢救药品等。
操作步骤
一、术前准备
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 初产大都需切开会阴。 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高低及胎方位。
目的
胎头吸引术是采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儿头上,形成一定 的负压后吸住胎头,通过牵引以协助娩出胎儿的手术。
适应证
1. 需缩短第二产程者,如产妇有心脏病,妊娠期高血 压疾病,宫缩乏力和胎儿宫内窘迫。
患者胎头吸引术诊疗技术及护理

患者胎头吸引术诊疗技术及护理1概述胎头吸引术是将胎头吸引器(vacuumextractor)置于胎头,形成一定负压后吸住胎头,通过牵引协助胎儿娩出的一种助产手术。
常用的胎头吸引器有金属直形、牛角形空筒和金属扁圆形胎头吸引器。
2.适应证(1)需缩短第二产程者,如产妇患心脏病、子痫前期等。
(2)子宫收缩乏力致第二产程延长,或胎头拔露达30min胎儿仍不能娩出者。
(3)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疤痕,不宜过分屏气加压者。
3.禁忌证(1)有严重头盆不称、面先露、产道阻塞、尿痿修补术后等,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者。
(2)宫口未开全或胎膜未破者。
(3)胎头位置高,未达阴道口者。
4.护理措施(1)术前向产妇讲解胎头吸引术助产的目的及方法,取得产妇积极配合。
(2)牵拉胎头吸引器前,检查吸引器有无漏气。
吸引器负压要适当,一般以每分钟使负压增加O.2kg∕m2为度,最大负压以O6kg∕m2为度;如无负压表,则抽吸空气150m1;压力过大容易使胎儿头皮损伤,压力不足容易滑脱;若发生滑脱,可重新放置,但不应超过2次,否则改行剖宫产。
(3)牵引时间不应超过20min。
指导产妇配合操作,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时,避免用力增加腹压。
(4)术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撕裂伤应立即缝合。
(5)留产妇在产房观察2h,注意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等。
(6)新生儿护理:1)密切观察新生儿头皮产瘤大小、位置,有无头皮血肿、头皮损伤,以便及时处理。
2)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反应、肌张力等,警惕发生颅内出血,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3)新生儿静卧24h,避免搬动,出生后3d内禁止洗头。
4)给予新生儿维生素K1on1g肌内注射,预防出血。
《胎头吸引术》课件

胎头吸引术的疗效评估
通过对胎头吸引术治疗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手术的有效性和患者的临床病情。
胎头吸引术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胎头吸引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未来将更加安 全高效,为产科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胎头吸引器的特点及优势
提高成功率
胎头吸引术可提高难产情况 下顺产的成功率,避免进一 步的手术干预。
减少母婴风险
相比其他手术干预方式,胎 头吸引术能够减少产妇和胎 儿的手术风险,提高安全性。
操作简便
胎头吸引术相对简单、快速, 不需要开大手术切口,减少 手术创伤。
胎头吸引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 胎头吸引术可能引发产程损伤,如产妇产道或软组织的挫伤。 • 在操作中,胎儿头部和颈部也可能受到轻微挫伤或血肿。 • 极少数情况下,胎头吸引术可能导致颅内损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胎头吸引术的困难情况及处理 方法
在胎头吸引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情况,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情 况灵活处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胎头吸引术的术后护理
胎头吸引术后,产妇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和观察,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恢复。
胎头吸引术后的观察及处理
胎头吸引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观察产妇和胎儿的病情,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术后并发症。
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胎头吸引术操作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胎头吸引术的操作技巧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医护人员可以获得更高的胎头吸引 术操作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胎头吸引术的重点及难点
胎头吸引术的重点是在操作中保持正确的吸引力和手法,难点在于在一些特 殊情况下的操作技巧。
胎头吸引术操作步骤
《胎头吸引术》PPT课件

3、颅骨骨折:由于负压过大或牵引力过大所致。
九、思考题
1、说出胎头吸引适应证及手术条件。 2、胎头吸引术有哪些手术步骤?
再见!
•
谢 谢!
二、适应证
1、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2、患有心脏病、肺结核、妊高症或有前次剖宫产史
等,不宜产时过分用力者,需缩短第二产程;
3、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胎儿宫内窘迫; 4、持续性枕后位,分娩进展过于缓慢者。
三、禁忌证
胎儿不适宜从阴道分娩者,口必须开全或近开全,胎膜已破。 2、只用于顶先露,而不适于颜面位、额位、高直位、 臀位、横位。 3、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以下。
五、术前准备
1、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 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
2、手指聚拢如圆锥状,涂消毒浸润剂慢慢伸入阴道,
进一步检查宫口开大情况及胎头位置的高低及方位。 3、胎头方位多由检查前囱门的部位或耳廓的方向来确定。
六、手术步骤
1、放置吸引器
2、检查吸引器
3、抽吸吸引器 4、牵引吸引器
《妇产科诊疗》配套课件
任务十四 胎头吸引术
教学目标
• 能力目标:能够在难产接产时进行胎头吸引术的操作。 • 知识目标:明确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麻醉及具体手术 步骤;学会胎头吸引术的操作方法。 •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关心孕妇,保守 医密,动作轻柔、到位。
一、概 述
胎头吸引术是采用一种特制的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
5、取下吸引器
七、注意事项
1、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可能与放 置或牵引方向不妥有关。 2、吸引器负压不宜过大,牵引时间不宜过长。 3、吸引器术不应超过两次,第一次失败后,应寻找 失败原因,若无把握,应改用其它手术方式。
胎头吸引注意事项

胎头吸引注意事项胎头吸引是一种促进顺产的产科操作,通过使用产钳或吸引器帮助胎儿从母体生殖道中顺利地推出。
这项操作既需要医护人员的熟练技巧,又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与理解。
下面是胎头吸引操作的注意事项:1. 适应症与禁忌症:胎头吸引适应症主要包括产程进展缓慢、产程乏力或羊水污染等情况,但也有禁忌症,如胎儿异常位置、骨盆狭窄等,医护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确定胎头吸引是否合适。
2. 严密监测:医护人员在胎头吸引过程中要时刻监测胎心率、宫缩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等指标,确保母婴的安全。
3. 术前沟通:医生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向其解释胎头吸引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患者应明确知晓此操作属于医学干预,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操作。
4. 必要的准备工作:医护人员需准备好所需的特殊仪器,如产钳或吸引器,并对其进行消毒清洁。
同时,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创造放松的氛围,减轻其紧张与焦虑。
5. 个体化操作:胎头吸引操作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每个人的解剖结构都可能有所不同,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力度进行操作。
6. 操作技巧: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胎头吸引的操作技巧,操作时要注意使用适量的力度,避免过度牵拉胎儿,以免造成伤害。
7. 妈妈的协助:在胎头吸引过程中,妈妈需要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尽可能放松身体,保持合适的姿势,并通过呼吸来缓解疼痛。
8. 针对风险的处理:胎头吸引操作虽然可以促进顺产,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产钳压迫造成头皮创伤、颅内出血等。
医护人员需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风险的处理,确保操作的安全。
9. 操作后的监护:胎头吸引成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胎儿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监护工作,确保其安全。
10. 术后护理:胎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应对胎儿及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护理,包括切断胎儿与母体的联系,处理胎盘,及时评估母婴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总之,胎头吸引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和谨慎操作的产科技术,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母婴的安全。
《胎头吸引术》课件

超声检查
胎心监测
确保手术器械齐全、消毒合格。
手术器械准备
麻醉师需提前到达手术室,准备麻醉药品和设备。
麻醉准备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安静,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室环境
03
手术过程
麻醉
为了减轻产妇的疼痛和不适感,医生会给产妇注射麻醉药物,使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但不会感到疼痛。
THANKS
感谢观看
消毒
医生会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通常会使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放置
医生会将胎头吸引器放置在胎儿的头顶上,确保吸引器与胎儿头皮紧密接触。
操作
医生会调节吸引器的负压,使胎头吸引器牢牢吸附在胎儿头皮上。然后,医生会轻轻牵拉吸引器,帮助胎儿头部通过产道。
04
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05
胎头吸引术的成功案例和效果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32岁,孕周38周,因胎儿胎位不正需要进行胎头吸引术。
06
问题和解答
胎头吸引术是一种助产技术,通过在胎儿头部放置吸引器来帮助胎儿顺利分娩。
什么是胎头吸引术?
胎头吸引术通常适用于胎儿头部位置较低、胎儿缺氧或胎儿心率异常等紧急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以确保新生儿状态稳定。
喂养与护理
根据新生儿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喂养和护理,确保新生儿得到充足的营养和关爱。
术后应预防感染,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等。
感染预防
术后应预防出血,如使用止血药、及时处理出血等。
出血预防和处理
如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手术讲解模板:胎头吸引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并发症:
⑶颅骨损伤:和吸引负压过大或牵引力过 猛有关。多为颅骨线性骨折,可自愈不需 处理,罕见的凹陷性骨折可影响脑组织, 应行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并发症: 母婴并发症均可用良好、规范的操作加以 避免,所发生的损伤轻微,多不需特别处 理。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后护理: 胎头吸引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确位置,开启电动吸引器,或用注射器抽 气,使负压达37.24~46.55kPa(280~ 350mmHg),最大不超过500mmHg,然后钳 夹胶皮管,以保持胎头吸引器内负压,或 用电动吸引器持续吸引亦可(图11.2.48)。负压形成后,胎头顶部形成产瘤 (图11.2.4-9),术者再以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前准备: 2.如宫缩较弱,可点滴缩宫素加强产力。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前准备: 3.准备及检查胎头吸引器及负压装置。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前准备: 4.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1.如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可先行手转胎头 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术后护理: 1.新生儿出生后要少搬动,并给予维生素 K1。
谢谢!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右手示指检查胎头吸引器与胎头间无产道软组织夹入后(图11.2.4-10), 开始牵引。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胎头吸引术
手术步骤:
5.牵拉吸引器 于宫缩及产妇屏气时开始牵引,先向下向外协助胎头俯屈, 如胎方位为枕左前或枕右前位,在牵引时,应顺势旋转胎头,当胎头枕部 抵达耻骨联合下方时,逐渐向上向外牵引,使胎头逐渐仰伸,待双顶径娩 出时,解除负压,轻轻取下胎头吸引器,胎额、鼻及颏相继娩
胎头吸引术的总结心得体会

胎头吸引术的总结心得体会胎头吸引术是一种常用的产前技术,用于促进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对胎头吸引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胎头吸引术需要严格的操作技巧。
在进行胎头吸引术之前,医生需要对产妇的产妇妇科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产道情况、骨盆宽度等。
此外,医生需要熟悉各种胎头吸引器的使用方法,并对各种并发症和应对措施有深刻的理解。
只有操作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需要明确。
胎头吸引术主要适用于胎儿娩出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难产、胎儿异常位置等。
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于胎头吸引术,医生需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共识。
同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胎头吸引器,并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解释,以充分保证医患双方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此外,胎头吸引术需要注意操作的时机。
胎儿娩出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监测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胎头吸引术。
一般来说,胎头吸引术最好在子宫口开全并且胎儿膀胱已破时进行,以减少对胎儿和产妇的刺激和损伤。
此外,医生还需要灵活掌握操作时机,以充分利用产妇的宫缩力和用力。
最后,胎头吸引术后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并发症。
胎头吸引术会对产妇和胎儿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如产妇会出现会阴裂伤、子宫破裂等,胎儿会出现头皮瘀血、软组织挫伤等。
医生需要在术后及时对产妇和胎儿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医生还需要对产妇和胎儿进行长期随访,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总之,胎头吸引术是一种常用的产前技术,对促进胎儿顺利通过产道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具备严格的操作技巧、明确的适应症、准确的操作时机和及时的并发症处理,以确保胎头吸引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总结和体会,我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头吸引术失误原因分析及防治胎头吸引术是头位分娩时的阴道助产技术之一,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正常的牵引协助胎儿
娩出的手术,它有替代产钳牵引和回转胎头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容易失败。
针对胎头吸引术中可能发生失误的环节,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可降低胎头吸引的失误率。
常见失误原因
1.胎头吸引术的时机不当:不清楚胎头吸引时应具备的条件盲目吸引。
2.吸引器滑脱:吸引器滑脱的常见原因:
(1)抽气后产瘤形成不完全而急于牵引;
(2)牵引时用力过猛或牵引方向与产轴不符合;
(3)胎头下降受阻或胎头方位不正强行牵拉;
(4)吸引器与胎头间衔接不严,有漏气现象;
(5)不结合宫缩和腹压,在宫缩乏力或宫缩间歇时勉强牵引;
(6)负压不足。
3.牵引时间过长:多发生于术前未做细致的阴道检查,胎头方位不正,不能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或确定胎头位置高低不准确,胎头并未真正达盆底,此时牵引阻力较大,牵引有困难。
其次是牵引时不结合产力,致使牵引时间长。
5.连接胎头吸引器与注射器间的胶管过长、老化、质地软:胶管过长易折叠扭曲;胶管老化开裂则漏气;胶管软化易吸扁,这些均影响负压形成。
6.宫颈及阴道壁的损伤:多发生于宫口未开全的情况下,吸引器吸住一部分宫颈边缘或阴道壁,即进行吸引所造成。
防治对策
1.助产士必须清楚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及具备的条件:胎头吸引的条件是:
(1)无明显头盆不称;
(2)只能用于顶先露,而不适用于面先露、额先露、胎头高直位等异常头位,更不能用于臀位或横位;
(3)宫口必须已开全或近开全;
(4)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先露部已达盆底;
(5)胎膜必须已破,如未破必须行人工破膜后方可手术。
2.防止吸引器滑脱:防止吸引器滑脱的要点是:
(1)要掌握胎头吸引术应具备的条件;
(2)在负压形成时不能急于牵引,待查3min产瘤形成后再牵引则不易滑脱;
(3)正确牵引,始终保持吸引器与胎头垂直,不可左右摇摆晃动;
(4)牵引方向应根据先露所在平面,在宫缩时沿产轴方向缓慢持续用力牵引;
(5)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要协助旋转胎头;
(6)宫缩间歇时停止牵引,保持吸引器不随胎头回缩;
(7)正确放置吸引器,检查是否夹住产道软组织,避免漏气滑脱。
3.避免牵引时间过长:牵引时间限于5~10min,不宜超过15min
,一般不超过3~5个宫缩,滑脱两次者应改用产钳。
如牵引时间过长,持续负压作用于胎头的时间长,牵引过程中胎头变形也越明显,对胎儿创伤越大,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4.负压大小的选择:行胎头吸引术时,电动吸引器抽吸空气负压应控制在合适范围;用注射器抽气时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抽气150~180ml负压即可,具体抽气量要根据胎头位置高低决定;如用负压吸引器吸引形成负压,则需维持53.3kPa(400mmHg)。
而且最好在产瘤慢慢形成后配合宫缩牵引效果好。
负压过强或负压形成过快,易导致头颅血肿、骨折及颅内出血等胎儿头部损伤,而且负压愈大、形成愈快,胎头损伤愈重。
5.定期检查连接胎头吸引器上的胶管,防止胶管过长、老化、质地软:一般胶管的长度为20cm,最好挑选硬度合适的半软橡管。
测试胶管软硬度的方法是:当电动吸引器负压在6
6.7kPa(500mmHg)时产生吸扁现象的最好。
管子太硬操作不便,太软发生过早吸扁使负压不足。
橡皮管用高压消毒或浸泡消毒一个时期后,应定期检查更换,防止橡皮管老化、开裂而影响胎吸术的成功。
6.宫颈及阴道壁损伤的预防:为避免发生此情况,胎头吸引器上好之后,应以食、中两指入阴道,沿胎头吸引器边缘检查一周,了解有无宫颈或阴道壁夹在吸引器头内,如有则应立刻取出,重新放置吸引器,检查无误后方能进行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