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科学知识点
植物油的成份

植物油的成份
植物油是从植物的种子、果肉、坚果或种子中提取的油脂。
植物油的成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主要成份是脂肪酸,占据了总油脂的大部分。
常见的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如椰子油、棕榈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花生油)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α-亚麻酸、ω-3和ω-6脂肪酸)。
2.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植物油中的主要脂质类群,它由三个脂肪酸分子与甘油分子结合而成。
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中的甘油三酯的组成和含量会有所不同。
3. 维生素:某些植物油中富含维生素E(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维生素K(如绿叶蔬菜油和橄榄油),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和营养保健的作用。
4. 磷脂:磷脂是植物油中的一种脂质类群,它包含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并在植物油中形成胶状结构。
磷脂的存在可以增加植物油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5. 其他成份:植物油中可能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成份,如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类固醇(如β-谷甾醇)、色素、香精
和食品添加剂等。
这些成份的含量和种类因油的来源而异。
植物油

2、糖类 糖类分为 单糖 、 双糖 和 多糖 等几类,划分 的依据是 能否发生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 。 3、油脂: 是 油 和 脂肪 的统称。
• 4蛋白质的用途: 细胞 的基础物质,是人类 • ①蛋白质是组成 _____ 必需的营养物质; ②工业原料:如动物的毛,蚕丝是 可制作服装 , 动物的皮革 可制作皮衣、皮鞋、皮箱 等。 • 酶是一类特殊的特殊的蛋白质 ___________,是一种生物活性 催化 剂,它的催化特点有:专一性 _____ ________、 高效率 常温可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蛋白质
多肽
α-氨基酸
如:味精---谷氨酸钠
医院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时会 采取哪些措施?消毒用哪些方法?
回答:会让病人喝牛奶或吃鸡蛋;热 消毒、酒精消毒。
目前生命科学工作者积极展开如何 防治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也就是防止 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研究。各种各样的 化妆品,防衰老保健品应运而生,如 大宝SOD蜜等。
5.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尿液中,微热 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D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6.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只有一个醛基 D、结构最简单
• • • • • • • • 葡萄糖和果糖:存在于水果、蔬菜、血液中 应用: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医疗输液 蔗糖:存在于甘蔗、甜菜 应用:工业原料、食品加工 淀粉: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 应用:做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纤维素: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果皮 应用:胃肠蠕动、 造纸
2、油脂的主要应用
几种常用食物中的脂肪含 量(克/100克) • 食物名称 脂肪含量 • 猪肉(肥) 90.4 • 猪肉(肥瘦) 37.4 • 牛肉(肥瘦) 13.4 • 羊肉(肥瘦) 14.1 • 鸡肉 9.4 食物名称 脂肪含量 芝麻 39.6 葵花子仁 53.4 松子仁 7O.6 大枣(干) 0.4 栗子(干) 1.7
植物油脂理化检验—植物油脂基础知识(粮油食品检验技术课件)

2.等级标准参数指标(大豆油)
2.等级标准参数指标(菜籽油)
3.等级与质量 ➢ 从等级指标参数看等级质量。
本讲主要内容
0.前言 1.甘油酯 2.脂肪酸 3.植物油脂中的其他成分
0.前言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油脂是烃的衍生物。油脂是一种特殊的酯。 我们生活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 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以下介绍日常生活中食用油脂的主要成分
本讲主要内容
1.国家标准等级划分 2.等级标准参数指标 3.等级与质量
1.国家标准等级划分
1.国家标准等级划分
1.国家标准等级划分 ➢ 我国植物油脂是在油脂种类内划分等级的。 ➢ 油脂等级一般分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高级。 ➢ 同种(如大豆油)油脂按照加工及精炼程度(国家标准相
应指标)确定等级。
2.脂肪酸 (2)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越少,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 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游离脂肪酸过高,则可能会导致人体肠胃 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游离脂肪酸多少用酸价来衡量,酸价是油 脂的质量指标。
3.植物油脂中的其他成分 (1)类脂 类脂,就是“类似脂肪”的意思,曾作 为脂肪以外的溶于脂溶剂的天然化 合物的总称。植物油料中的类脂主 要有磷脂、甾醇、蜡。
3.植物油脂中的其他成分 (2)酚类化合物 (3)粘蛋白 (4)色素 (5)维生素 (6)其他无机成分
1.甘油酯
丁酸 发酵
。
甘油酯是血脂肪的成分之 一,扮演贮存与输送的角 色。甘油酯和胆固醇,都 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 子。
2.脂肪酸 脂肪酸在油脂中的存在 (1)脂肪酸与甘油化合形成甘油酯。
怎样科学食用植物油

怎样科学食用植物油现如今,由于市场上多次关于用油问题的报道,大家都在选油上大下脑筋和功夫;在选油后该怎样正确食用并保存油品的营养价值又成为一大难题。
食用植物油的方法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怎样科学食用植物油。
1、菜油由甘兰、油菜和芥菜三种类型的菜籽加工而成,由于这3类菜籽均属于高芥酸菜籽,故未处理的菜油中。
芥酸高达48.8%。
科学研究认为:芥酸是二十二碳烯酸,由于碳链较长,难以消化,吸收利用率差,进而降低了菜油的营养价值。
另一方面,如果长期食用富含芥酸的菜油,就会因芥酸过量蓄留而更易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
目前,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用菜油中的芥酸含量不得超过5%。
2、豆油豆油是一种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脂,其含量高达85%,其中亚油酸约占500%,亚麻酸约占10%。
亚麻酸被医学公认为“液体脑黄金”,经过爱帮榨油机纯物理的压榨方式压榨出的亚麻籽油更为有效,它们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及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必需脂肪酸,在脂类和胆固醇代谢过程中,可以增加胆固醇和胆酸的排泄。
豆油中还含有25%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阻止血脂升高,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3、花生油含有80%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为26%,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此外,花生油中还含有维生素E、B族及微量元素锌、硒等,有助人体增强免疫力,进而更好地抗病、抗感染、抗ai和抗衰老。
4、芝麻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油酸、软脂肪酸、花生酸等,芝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可治疗心脑血管病,还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和脂麻素、脂麻粉、卵磷脂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维护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会理,调整机体各器官的功能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5、玉米油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并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等高级营养素,具有抗血管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细胞衰老等功用,称为健康营养油。
科学食用植物油

油并没有那么可怕,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需
要的,关键是要掌握量。平日里我们吃
的猪牛羊肉里就含有动物油,因此,
对于平日吃猪牛羊肉已经很多的消
费者,应尽量不用动物油烹调。
中老年人也应少吃动物油。如果
平日基本上是素食,就可以适量
用动物油烹调,这样可以起到平
衡脂肪酸构成的作用。
相对动物油来说,植物油含有
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脂肪
68《中国粮食经济》2016 年第 1015 期
/
防止动脉硬化等功能;维生素 E 有增 强免疫力、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运转、 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防癌等功能;胡 萝卜素、维生素 A 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 胞增殖等功能;植物甾醇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等。 过度加工不但会造成油中营养素的损失,而且还常会 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所以,应选择适度加工 的精炼油。
相比。这样的食用油消费是否科学呢? 其实,过度精炼的植物油在除去了
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同时,也会将天然 存在于油脂中的磷脂、维生素 E、 维生素 A、植物甾醇等大部分微 量营养素去除。现代医学研究证 实,油脂中许多微量营养素对人 体 健 康 十 分 有 益, 如 磷 脂 有 健 脑 补脑、保肝护肝、降胆固醇、降血脂、
美食健康 FOOD·HEALTH
科学食用植物油
食用油主要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一般说
的动物油主要是指陆地动物油。与植物油相比,陆地
动物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较多,并且胆实胆固醇在人体
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原
料,合理摄入还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因此,动物
酸,合理使用植物油可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
栏 上沉淀。植物油中还含有多种天然微量物质,对健康
植物油基础知识

6号溶剂油:主要用于香料、植物油脂的萃取溶剂 残溶(溶剂油残留) :食用油脂的制取多采用浸出方法。浸出溶剂主要是的六号溶
剂,三级四级浸出油≤50 mg/kg 。一级、二级≤10 mg/kg时,视为未检出,注:压榨 油不含。
化学工业出版社
植物油基础知识
一、油料油脂基本知识
1、 油脂专业术语 2、 各种植物油脂的介绍 3、 植物油的分级
1.1.油脂脂肪酸专业术语
健康用油含义:一是一定要吃健康的油 ,二是用油适量和使用健康的烹调方法 ,三是合理 均衡的用油 。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的是油酸,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结构又可分为ω-6
胆固醇: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 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血 液中胆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是比较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结冻:油在低温下会产生晶体, 即为脂,结冻在加热后,可以转为液态。这种现象是油脂固 有的一种特性,这种结冻对油脂的化学特性没有影响。
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少部份动物性油脂中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油脂 在加工时的氢化作用.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成分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危害健康 。
1.2.油脂检测专业名词
色泽:植物油通常是淡黄色等不同的色泽,这是由于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维生素E 等油溶性色素存在所致的,如国家标准规定,四级菜籽油不得超过黄35红7,若超过此值表 明油脂精炼不好或已劣变。
油类专业知识

下午由总经理主讲油类专业知识菜籽油基本状况简介1、什么是菜籽油:菜籽油又称菜油,是以油菜旳种子(油菜籽)榨制所得旳透明或半透明状旳液体,色泽金黄或棕黄。
2、菜籽油旳特点菜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在多种食用油中是比较高旳,同步它还具有维生素F、胡萝卜素、谷安素等,消化率为99%,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旳食用油,其缺陷是菜油具有芥酸,故烹调时有辣味,但炸过一次食物后,辣味便会消失。
菜籽油比较适合油炸和炒菜之用。
3、菜籽油旳制取一般有两种措施:压榨法和浸出法。
菜籽通过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等流程后,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得毛油,毛油不能直接食用。
菜籽毛油经脱胶、脱脂、脱杂和脱水后,即成为可以食用旳四级成品菜油,四级菜油再通过脱酸、脱臭、脱色等精炼后,成为精炼油。
一般公司加工旳精炼油重要是一级油,它重要通过小包装旳形式在市场上销售。
少数公司旳精炼油达不到一级原则,成为二级或三级菜油,二、三级菜油在现货市场上数量很少。
菜油进行交易和储藏以四级油为主,有散装、散运和灌装旳形式。
四级菜油贸易量占菜油现货贸易量旳80%以上。
国家储藏和地方储藏旳菜油都是四级油。
四级菜油既可以以散装油旳形式在市场上销售供消费者直接消费,也可以精炼为一级菜油(原国标色拉油)以小包装旳形式在市场上销售。
目前四级菜油价格是现货市场旳基准价格。
(三)豆油旳基本状况1、什么是豆油: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旳油脂,大豆毛油旳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旳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
精炼过旳大豆油为淡黄色。
2、豆油旳特点:①大豆油中具有大量旳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旳脂肪酸,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幼儿如果缺少亚油酸,皮肤会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成长缓慢;老人如果缺少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②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清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是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而引起旳,用氢化旳措施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步采用措施避免异亚油酸旳生成,可基本消除大豆油旳“回味”现象;③精炼过旳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大豆油旳颜色复原现象比其他油脂都明显,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旳复杂变化才是其基本因素。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八、冬季储存中的油脂为何有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为油脂种类不同,其凝固点有高有低,所以不同的油种呈现的凝固状况也不同。
花生油:在冬季很容易出现絮状物等凝结现象,因其中含有20%的饱和脂肪酸,属于油脂本身的物理变化,受热即可熔化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
对于其品质指标无影响,也不影响使用性质。
由此造成使用花生油调配的调和油也会在低温下出现凝冻现象。
一级大豆油:国家标准规定0℃时5.5小时不出现絮状物为合格,在温度低于0℃下存放超过5.5小时,大豆油出现絮状物或凝固,亦属正常现象。
一、填空题1、缺乏维生素A的影响:缺乏维A会患夜盲症,严重缺乏时导致失明;缺乏维A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以及牙齿和皮肤的健康。
2、食用植物油质量指标有哪些: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烟点、冷冻试验等。
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
二、选择题1、芝麻油加工工艺有A、小磨香油水代法B、机制香油机械压榨C、浸出法D、其它方法2、天然谷物调和油配料中有A、花生油 B、亚麻籽油 C、芝麻油 D、玉米油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日食用油脂量A、25克B、30克C、35克D、40克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OFCO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COFCO FOOD SALES & DISTRIBUTION CO., LTD. 此报告仅供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未经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 * 食用植物油基础知识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目录一、油脂组成及功能1、组成: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
在室温下呈液态(一般为植物脂肪)称为油;在室温下呈固态(一般为动物脂肪)称为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 (2)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 (2)1、花生油 (3)2、橄榄油 (3)3、茶籽油 (3)4、菜子油 (4)5、芝麻油(香油) (4)6、棉子油 (4)7、葵花子油 (4)8、亚麻油 (5)9、红花子油 (5)10、大豆油 (5)11、米糠油 (5)12、核桃油 (6)第三章冷榨取油与热榨取油的区别 (6)第四章:我们产品能做到什么 (8)⑴传统高温榨油的螺杆榨油机机理 (8)(2)存在的缺点 (9)(3)产品技术优势 (9)(4)服务优势 (11)第一章:植物油的定义与种类: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
因此,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一般比动物脂肪多,碘值高于70。
常见的几种食用植物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
4、棉籽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
5、葵花籽油: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
6、亚麻油: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
7、红花籽油: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8、大豆油: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9、玉米油: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并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等高级营养素。
10、橄榄油: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温和而特殊的口味。
第二章如何科学在选用植物油我国将食用油按品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食用油外包装上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的将被禁止。
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但所有的食用油按生产工艺区分只有两种,即物理压榨油和化学浸出油。
两者只是油脂制取工艺不同,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是安全的食用油,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下面介绍几种市场上常见的植物油。
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花生油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宝宝如果缺锌,就会出现发育不良,智力缺陷等症状,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记忆力,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
烹调方式: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温皆可。
2、橄榄油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温和而特殊的口味,在低温(接近于10℃)时仍然透明。
因此低压头道冷榨橄榄油是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饪用油。
橄榄油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所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达到80%以上。
其中油酸占86%,亚油酸占1%~5 %,花生酸占0.9%,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4%左右。
与谷物油脂相比,它的亚油酸含量较低,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低。
橄榄油中含有一种名叫多酚的抗氧化剂,它可以抵御心脏病和癌症,并能与一种名叫鲨烯的物质聚合,从而减缓结肠癌和皮肤癌细胞的生长。
因此,橄榄油的营养价值较高。
3、茶籽油山茶籽油是我国传统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之所以称其为“东方橄榄油”是因为山茶籽油的油脂组成及营养成分都与橄榄油极其相似,不但可以降低胆固醇,还可以使宝宝提高免疫力,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钙的吸收,对生长期的宝宝尤其重要。
另外,山茶油还是比较接近人奶的自然脂肪,是较适合婴儿的优秀食品,而其中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还有养颜护肤的美容效果。
4、菜子油菜子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
菜子油中含花生酸0.4%~l.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子油消化吸收率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
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子油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
不过菜子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
另外,菜子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苷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5、芝麻油(香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为原料制取的油品。
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
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
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
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功能,增强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
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6、棉子油精炼棉子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
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1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
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升高,维护人体的健康。
人体对棉清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7、葵花子油精炼后的葵花子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口味纯正。
葵花子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子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子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
葵花子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葵花子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8、亚麻油亚麻油又称为胡麻油。
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ll%,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
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子油。
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贮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9、红花子油红花子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
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
此外,红花子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10、大豆油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
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子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 %~9%。
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大豆油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11、米糠油精炼的米糠油色泽淡黄,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很高,因此人体对米糠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
油中除含有天然生育酚外(平均总生育酚含量为400毫克/千克油),还含有角鲨烯和多种阿魏酸酯,它们都有助于抗氧化。
除此以外,它还具有降低人体血脂的功能,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脂。
12、核桃油核桃油中富含丰富的磷脂,是大脑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对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维持神经系统机能的正常运转大有好处。
核桃油中还含有角鲨烯及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保持骨质密度,并可保护皮肤,防辐射,增强免疫力,对婴幼儿来说还具有平衡新陈代谢、改善消化系统的功效。
烹调方式:低温烹饪或直接调用。
如今,在超市里的植物油可谓琳琅满目,传统意义上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新面孔”橄榄油、山茶油、葵花籽油,一应俱全。
面对如此多的植物油,我们觉如何选择食用呢?家庭成员如何根据不同人的体质选用不同的食用油呢?专家建议,由于出油植物不同,各种食用油的成分也自有差别。
1家庭选用植物油需要定期变换品种,有利于家人均衡摄入营养。
或不同的菜式使用不同的植物油。
这是因为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每一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比例都不一样,有的相差甚远。
消费者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几种植物油交替食用,使摄入人体的脂肪酸种类、比例比较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
另外,不少人喜欢食用猪油,每次烧菜就挖一勺来用。
专家表示,动物油中的脂肪酸都是饱和性的,不易消化分解,容易积存在人体内。
同时,动物油中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脂肪肝患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皆不宜食用。
解决办法就是家庭里可以方便在根据家庭成员的身体特点,便捷安全地榨取植物油,吃出健康。
此外,专家提醒,炸过食物的油应尽快用完,反复煎炸的油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可再用于炒菜。
由此也可以看出热榨取的食品油会对油成分的构造有不利的改成。
第三章冷榨取油与热榨取油的区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食用油方面人们越来越青睐冷榨油。
冷榨油是在油料压榨前不经加热或低温的状态下,送人榨油机压榨。
榨出的油温度较低,酸价也较低,一般不需要精炼,经过沉淀和过滤后得到成品油。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植物油大多是热榨油,热榨出油率高,操作简单,我国大部份油坊采用热榨。
即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
但是经高温处理后的油料榨出的毛油颜色偏深、酸价升高,因此毛油必须精炼后才能食用。
同时高温榨油使油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E、甾醇、类胡箩卜素等)在压榨过程中损失很大,造成资源浪费。
冷榨油机具有纯天然特性,避免了传统高温榨油加工产生的不利影响。
冷榨成品油中保留了油料的天然风味和色泽,完整的保存了油中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功能、甾醇具有健肤作用和增强人体代谢功能),冷榨油原汁原味,是健康生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