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隧道的名词解释

关于隧道的名词解释
关于隧道的名词解释

关于隧道的名词解释

1、隧道长度:隧道进、出口端面与路线轴线交点间的距离。

2、隧道埋置深度:指地层表面距隧道顶的垂直距离,即隧道的覆盖层厚度,也叫隧道埋深。

3、浅埋隧道:覆盖层较薄,围岩难以形成具有自稳能力的拱结构的暗挖隧道。H<khp,

H:覆盖层厚度(m);k为经验值系数2~2.5,hp为荷载等效高度或平衡拱高度(m)

4、深埋隧道:覆盖层较厚,围岩能形成自稳能力较强的拱结构的暗挖隧道。H≥khp,

H:覆盖层厚度(m);k为经验值系数2~2.5,hp为荷载等效高度或平衡拱高度(m)

5、沉埋隧道:是用沉管法修筑的水下隧道。

6、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的隧道,常用于埋置很浅的隧道洞口处及受塌方、落石等危害的路堑地段。

7、导坑:因隧道断面较大或因围岩条件差,采用全断面开挖困难,而在隧道开挖断面内超前开挖中小断面的坑道,称为导坑或导洞。

8、斜井:指在垂面上按一定倾斜角度开挖的地下通道,其作用是增加作业面、通风道、排水道、逃生道。

9、竖井:指垂直开挖的坑道,可作为隧道与地表的连通道、通风道、排水道。

10、衬砌:将隧道的开挖面被覆起来的结构体,具有防止围岩坍落、确保洞身稳定、阻止坑道涌水或漏水、使隧道的内空整齐美观。

11、复合衬砌:指在两类嵌套的衬砌间夹有防水层的组合结构。

12、一次衬砌:分两次施工衬砌时,把最初施作的叫一次衬砌。开挖后及时施作,可以防止和控制围岩松动。

13、二次衬砌:隧道衬砌分两次施工时,把最后施作的叫二次衬砌。

14、一次支护:分两次施工衬砌结构,把最初施作的锚喷结构叫一次支护。锚喷支护具有施作及时、快速、密贴、深入等特点,并能与围岩共同承载。

15、二次支护:考虑到隧道投入使用后的服务年限长久,设计时一般要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为内层衬砌,称为二次支护或二次衬砌,以保证隧道在服务过程中的稳定、耐久、减少通风阻力和美观等。

16、初期支护:隧道开挖后,除围岩完全能够自稳而无须支护以外、在围岩稳定能力不足时,则需加以支护,称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是为了解决隧道施工期间的稳定和安全的工程措施。

17、锚杆:安装在隧道围岩壁面内可锚固岩块的或加固围岩

的杆状构件。

18、系统锚杆:指在坑道内壁面上,按照预设围的位置、长度等打锚杆,对危岩进行加固的方法。群锚将坑道四周一定深度围岩的裂隙、破裂面联结形成加固带,加大锚固区围岩强度,达到补强围岩的效果。

19、局部锚杆:指在坑道内壁面上,按照判明的围岩状况而确定锚杆的位置、长度等,对危石进行加固的方法。

20、矿山法:采用钻孔爆破开挖,整体模筑混凝土衬砌的隧道施工方法。

21、新奥法(NATM):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New An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简称,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进行量测来指导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22、光面爆破:利用岩石抗劈能力低,用缩小周边眼距、严格控制周边眼方向、限制装药量、正确掌握起爆顺序等措施,使爆破面沿周边眼劈裂开来,从而避免周边眼以外的岩石受到破坏,并使坑道达到规整的效果。炮眼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23、预裂爆破:是先爆破周边眼,沿设计轮廓线先炸出一个平整的预裂面,再起爆坑道断面内各部分的炮眼。由于坑道

断面内各部分的爆破被预裂面所阻断,使轮廓线外的围岩受到的扰动较小。炮眼起爆顺序: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

24、落底:开挖隧道断面中的最下部断面、或路基面以下、或再开挖上鼓的部分至设计深度的施工阶段。

25、预留沉降量:是组装隧道支撑到衬砌完成前的期间内,考虑到围岩荷载引起的下沉量或变形量,也是指比设计位置预先提高的量。

26、高地应力:最大地应力(σy, σmax)与围岩强度(Rb)比值达到一定值时,称为高地应力。通过围岩强度比=

Rb/σmax划分,我国岩强度比﹤4为极高地应力。高地应力易发生岩爆。

27、盾尾密封:指安装在盾构的尾板与管片衬砌块外面之间,为防止衬背注浆材料泄漏和保持注浆压力,或作为在泥水加压盾构或局部加压盾构中保持各自压力等目的而设置的密

封条。

28、盾尾空隙:指盾构掘进中,盾尾脱离管片衬砌环时,管片外面和围岩间产生的空隙。盾尾空隙由盾构外板的厚度和盾尾间隙组成。

29、加气施工法:指在含水围岩掘进隧道,要用适应于开挖面地下水压的压缩空气密封于洞内,利用压气压力阻止来自开挖面的涌水,并起到挡土作用,使开挖面稳定的施工方法。

35

30、井点排水施工法:井点是指以降低地下水位为目的而打入地下直径5~7.5cm的集水管下端部的开孔部分。井点施工法,是按1~2m间隔,将一系列井点埋设在地下水面以下,使用强力真空泵,强制地吸取地下水的施工方法。

31、注浆方法:指按设计的位置、间距、角度以及打设的注浆管,利用注浆泵压入注浆材料。

32、深井排水施工法:是自地面钻取深井,利用重力导出地下水,通过泵进行排水的施工法。适用于透水系数大(10-1~10-2cm/s)、地下水量较多、或水位降低量或范围较大的地层。

33、冻结施工法:指暂时用人工将软弱地层或含水砂层急速造成非渗水性冻土(固结土壤)。使围岩的强度增加,利用冻结的冻土作为承力墙或遮水墙,安全进行规定作业用的辅助施工法。

34、泥水加压盾构:用加压的泥水充填盾构前面开挖面,一面确保开挖面的稳定,一面在泥水中旋转刀具开挖土层,并将带有泥水和开挖出来的泥沙用流体方式输送到洞外的机构,这就是泥水加压盾构。

35、开放式盾构:是开挖面前面未封闭的盾构的总称,能适应各种地质情况的开挖面,易于对障碍物或蛇行等进行处理,方便在开挖面进行化学注浆等优点。

36、机械开挖盾构:指刀具与开挖面密贴,开挖和装渣都用

机械连续进行的盾构。掘进速度快、省劳动力、防挖掘面坍塌,但费用高。

37、土压平衡式盾构:指由设置在机械开挖盾构前端的土压平衡室和作为弃土通路的螺旋式运输机组成的盾构。

38、隧道掘进机:是利用回转刀具开挖(同时破碎和掘进)隧道整个断面的机械的总称,通常称为岩石隧道掘进机或隧道掘进机。

39、切削轮式盾构施工法:在盾构的切口环部装上与盾构直径相适应的大刀盘,以进行全断面切削开挖,切削下的土石靠刀盘上的料斗装载,并卸到皮带输送机上,用矿车运出洞外。

40、液压冲击锤开挖法:利用油压驱动冲击锤进行地下工程开挖的一种方法。

41、围岩的初始地应力场:泛指隧道开挖前岩体的初始静应力场,她的形成与岩体构造、性质、埋藏条件及构造运动的历史有密切关系。影响岩体的初应力状态的两类因素:第一类有重力、温度、岩体的物理学性质、岩体的构造、地形等经常性因素;第二类有地壳运动、地下水活动、人类的长期活动等暂时性的局部的因素。目前主要研究运用的是有岩体的体力或重力形成的应力场,称为自重应力场。

42、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可根据不同围岩的稳定状况,采

用锚喷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锚喷支护结构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为荷载,同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

43、喷锚支护:是用压缩空气喷射砂浆作围岩保护层(根据情况可配置钢筋网和刚拱架),是加固隧道围岩的常见的支护形式。

44、砂浆锚杆受力机理:依靠注入岩孔中的水泥砂浆将锚杆和岩壁固结起来,靠砂浆的黏结与围岩起锚固作用。

45、锚杆支护结构中锚杆的作用:

(1)锚杆的联结作用,联结不稳定的岩块和岩层,并深入到稳定的岩层中。

(2)锚杆的组合作用,依靠锚杆将一定厚度的岩层,尤其是成层的层岩组合在一起,组成组合梁或组合拱,阻止围岩的滑移和坍塌。

(3)锚杆支护的整体加固作用,通过群锚将隧道周围一定深度的围岩进行挤压和黏结加固,组成承载环。

46、喷混凝土支护结构通过局部和整体稳定围岩两个方面起支护作用。

(1)喷混凝土支护结构通过及时的封闭岩层表面的节理、裂隙、填平或缓和表面的凹凸不平,提高节理裂隙间的黏结力、摩阻力和抗剪强度,减少应力集中。防止岩层表面风化、剥落、松动、掉块和坍塌的产生,使围岩稳定下来,发挥围

岩的自承能力。

(2)薄的喷层支护柔性大,变形能力强,能在与围岩共同承载和变形过程中对围岩提供支护力,使围岩的变形得以控制,应力得以调整,从而使围岩稳定。

专插本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1.管理学的性质就是管理的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1)管理的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2)管理的艺术是指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技巧达到某种效果。 (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理论要点:管理的五种职能、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一般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管理的五种职能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是指: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指: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5**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1)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4)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 (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6)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6**企业的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需要满足5 个条件: (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 (2)不是物理性资产; (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隧道工程项目习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第1章绪论例题 1、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以下的( C )建筑物,其内部空洞净空断面在( C )m2以上者均为隧道。 A、圆形 3 B、圆形 2 C、条形2 D、条形 3 2、某隧道长度为2000米,该隧道按长度可称为( B )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超长隧道 D、短隧道 3、某隧道断面积为60m2,该隧道按面积可称为( B ) A、特大断面隧道 B、大断面隧道 C、中等断面隧道 D、小断面隧道 4、下列关于隧道分类错误的是( C ) A、按地层分,可分为岩石隧道、土质隧道 B 、按断面形式分,可分为圆形、矩形、马蹄形隧道 C、按所处位置分,可分为深埋隧道、浅埋隧道、山岭隧道、城市隧道、水底隧道 D、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矿山法、明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隧道等 第2章隧道勘察例题 1、隧道勘察阶段按先后顺序一般分为(C ) A、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初步勘察 B、初步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 C、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D、详细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 2、初步勘察的内容是(B ) A、侧重于收集与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实地调查,大致查明地质情况 B、取得隧道所在位置的初步总平面布置地形图及有关工程性质,规模的文件,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最优隧道位置方案 C、进一步查明隧道沿线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规模、大小范围,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D、以上都包括 3、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有收集与研究既有资料,调查与测绘、勘探,试验与长期观测等几种。直接观察属于( B )的方法。 A、收集与研究既有资料 B、调查与测绘 C、勘探 D、试验与长期观测 4、下面哪种勘察方法不属于物探(C) A、地质雷达方法 B、地震勘探方法 C、小螺纹钻勘探方法 D、声波探测方法 5、根据电磁波辐射(发射、吸收、反射)的理论,应用各种光学、电子学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综合技术称为( C )。 A、钻探方法 B、地震勘探方法 C、遥感技术 D、物探 6、(A )主要以调查和测绘为主,配合物探,并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只有当不进行钻探,试验工作不足以说明地质情况而影响方案的选定时,才作代表性的钻探试验工作。( A )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调绘、物探、钻探等。 A、初勘详勘 B、详勘初勘 C、初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 D、详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 7、关于隧道与地下水的影响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隧道内涌水,将恶化围岩稳定状态,导致施工困难,增大工程造价 B、可能造成地表枯水,造成用水及饮水困难 C、隧道衬砌上可能产生水压力 D、地层中有地下水时隧道的施工比无地下水时容易 8、隧道施工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有(D )。 A、水资源、植被、特殊保护区、特殊地质段的保护 B、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C、弃渣处理 D、以上都包括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隧道工程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隧道: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面以下的条形建筑物,其空洞内部净空断面在2m^2以上者均为隧道。 2、垭口: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上总会有高程较低处,称之为垭口。 3、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4、建筑限界:是指隧道衬砌等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5、衬砌内轮廓线:是衬砌的完成线,在内轮廓线之内的空间为隧道的净空断面。 6、衬砌外轮廓线:指为保持净空断面的形状,衬砌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或称最小衬砌厚度)的外缘线。该线又称为最小开挖线。 7、实际开挖线:为保证衬砌外轮廓,开挖时往往稍大,尤其用钻爆法开挖时,实际开挖线不可避免的成为不规则形状。 8、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 9、明洞:采用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 10、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 11、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 二、填空 1、隧道按用途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与(矿山隧道)。 2、隧道按断面面积分为(特大断面隧道)、(大断面隧道)、(中等断面隧道)与(小断面隧道)。 3、隧道按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与(城市隧道)。 4、隧道的特点(隐蔽性)、(施工环境差)、(条形建筑物)与(大量涌水)。 5、隧道勘察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查)与(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6、可行性研究勘察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与(桥隧可行性研究现状)。 7、详细勘察的步骤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沿线地质勘察)、(试验)、(整理资料)与(编写详勘报告)。 8、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有(收集研究既有资料)与(调查与测绘)。 9、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有(挖探)、(简易钻探)、(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 10、隧道的纵坡有(单向坡)与(人字坡)两种;纵坡不小于(0.3%),不大于(3%);控制纵坡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通风问题)与(排水问题)。 11、隧道断面设计主要解决(内轮廓线)、(轴线)与(厚度)三个问题。 12、道路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13、衬砌结构的类型有(直墙式衬砌)、(曲墙式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等。 14、洞门的形式有(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台阶式洞门)与(遮光棚式洞门)。 15、常用的永久衬砌形式有(整体衬砌)、(复合式衬砌)、(拼装衬砌)与(锚喷衬砌)等4种。 16、围岩分级的指标有(单一的岩性指标)、(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与(复合指标)几种。 17、工程地质调查主要采用(直接观察)与(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 18、我国隧道排防水采用(“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 19、隧道通风大体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方式。机械通风又分为(纵向通风方式)、(半横向通风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与(组合通风方式)四种。 20、围岩压力按作用形态分为(松散压力)、(形变压力)、(膨胀压力)与(冲击压力)。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

一、单顶选择题 1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3有关研究表明,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 A.原则层次 B.惯例层次 C. 前惯例层次 D.后惯例层次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全球化任务环境的是() A.政治体制 B.供应商 C.顾客 D.竞争对手 5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采用的全球化组织模式是() A.多国组织模式 B.国际组织模式 C.跨国组织模式 D.全球组织模式 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中,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MRPH指的是() A.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B.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7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 A.环境因素 B.组织自身的因素 C.决策问题的性质 D.决策主体的因素 8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 A.定性快策方法 B.确定性快策方法 C.风险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9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 A.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0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是() A.程序 B.规则 c.方案D.预算 11制定战略类型的划分,属于成长战略范畴的是() A.收缩战略 B.剥离战略

C.市场开发 D.清算战略 12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技术的复杂程序将技术划分成若干类,其中定制产品 采用的技术是() A.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生产技术 C.流程生产技术 D.连续生产技术 13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 A.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 B.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D.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14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但主管对下属的监管和协调控制难度较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矩阵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C.扁平式组织结构 D.锥形式组织结构 15为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减轻直线主管的任务负荷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 设立的职权是() A.直线职权 B.职能权限 C.参谋权限 D.管理权限 16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组织的效能 B.提高组织的效率 C.提高组织的获利能力 D.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17与行政职位高低无关的权力是() A.奖赏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B.感召性权场和春图生辅导 C.奖赏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 D.专长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18根据权力运用方式不同,领导者可以划分为() A.集权式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 B.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 C.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 D.激进型领导者和保守型领导者 1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在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方 面表现为() A.高任务一低关系 B.高任务一高关系 C.低任务一高关系 D.低任务一低关系 20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是() 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B.激励力=效价X期望值 C.期望值=效价+激励力 D.期望值=效价x激励力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隧道工程

A名词解释 1.调查与测绘的方法 工程地质调查主要是用直接观察法和访问当地群众 测绘的基本方法:1、路线法2、布点法3、追索法 隧道工程地质测绘的路线法的俩个关键环节:观测路线的布置和观测点的选择。 2.钻探、物探简易钻探:小螺纹钻勘探,钎探,洛阳铲勘探. a、勘探:挖探、简易钻探、钻探、物探; b、钻探: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冲击回转钻进以及振动钻进; c、回转钻进:孔底全面钻进、孔底环状钻进; d、冲击回转钻进有气动和手液动俩种; e、物探按其所利用的岩、土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电法勘探、电磁法勘探、地 震勘探、声波勘探、重力勘探、放射性勘探; f、物探的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仪器和工具比较轻便;但是由于不同岩、土可 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物理性质,或同一种岩、土可能具有某些物理性质差异,因此有时较难得出肯定的结论,必须使用钻孔加以校核、验证,所以物探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 3.工程地质勘察三个阶段 a、可行性研究勘测、初步勘测、详细勘测 b、初勘阶段的工作是为选择隧道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论证。 任务:1、选择隧道位置2、初步确定隧道通过地带的围岩等级3、根 据围岩分级可以大致确定隧道开挖难易、采用施工方法、支护类型以及设计所需参数。手段:初勘阶段主要以调查和测绘为主、配合物探、并充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 c、详细勘察的目的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对已选定的隧道位置进行详细的工程 地质勘察,为编制地质勘察,为编制隧道的施工图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详勘的任务:对隧道所在区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条件作出正确的评价;根据控制围岩稳定的诸多因素及地层弹性纵波的波速,分段确定隧道洞身的围岩类别;由于隧道地质情况千变万化,施工时各段洞身掘进,支护及衬砌类型也不尽相当,要求详勘时根据地质变化提供相应的施工设计地质资料及建议。 详勘方法和手段:调绘,物探,坑探,槽探,钻探等 4. 隧道水文勘察的两种现象:1)隧道内涌水,这将恶化围岩稳定状态,导致施工困难,增大工程造价。2)地表枯水,造成工业用水及饮水困难。 5.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1)优先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因为这种垭口在两侧具备有良好的展线横坡时,一般越岭隧道方案较短。 2)虽远离路线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展线条件的河谷,又不损失越岭高程的垭口

专插本管理学(两本教材)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总论 一、管理活动 1 .识记 ( 1 ) .管理的概念或定义(周三多)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 2 )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2 .领会 ( l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茂生)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的性质——即管理二重性(蔡茂生) 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跟有效组织社会生产力相关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二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茂生)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 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 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砰)管理者的角色(亨利一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 A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B 、信息角色:监督人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C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 5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一卡茨Katz ) a .概念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霍桑试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 一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并于 1933 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 .工作定额。 b .标准化。 c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e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另外,与泰罗同时代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等也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隧道工程---术语名词解释

隧道工程术语 明挖法 敞口开挖基坑,再在基坑中修建隧道等地下结构,最后用土石回填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暗挖法 不开挖地面,采用从施工通道在地下开挖、支护、衬砌的方式修建隧道等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正台阶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CD法、CRD法等。 正台阶法 先开挖隧道的上半断面,待开挖到一定距离后在同时开挖下半断面的施工方法。根据上半断面超前距离的不同,可分为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及微台阶法(超短台阶)法。 正台阶环形开挖法 先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开挖、支护隧道的上半断面,待开挖、支护到一定距离后,在开挖和支护下半断面的施工方法。 单(双)侧壁导坑法 先开挖隧道一侧(双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支护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中洞法 先开挖、支护中间隔墙(或立柱)部分,并完成中间隔墙(或立柱)浇筑后,在进行两侧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 中隔壁法(CD法) 将隧道开挖与支护分两部分进行,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临时中隔墙,然后再分部开挖与支护隧道另一侧的施工方法。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部和二部,施作部分临时中隔壁墙及临时仰拱,在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部和二部,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墙壁和施作隧道部分仰拱,最后开挖、支护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 SMW桩墙

利用搅拌设备就地切割土体,然后注入水泥系混合液搅拌形成均一的挡墙,最后按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在其中插入型钢(如H型钢),以形成能抵抗土压力等荷载的一种劲性复合的基坑围护结构。 超挖 实际开挖断面大于设计开挖断面的部分。 欠挖 实际开挖断面小于设计开挖断面的部分。 预注浆 在开挖前,为了固结地层、填充空隙或堵水,从地面、或沿着开挖面或拱部进行的注浆。 回填注浆 在衬砌完成后,为了填充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或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的空隙进行的注浆。 监控量测 施工中对地层、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表隆降和支护结构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测量,并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名词解释(15分必拿)

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15分必拿)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亦称人事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

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2.国际化经营:它涉及两个或更多囯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13.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15.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在决策过程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