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的分类应用

合集下载

混凝土阻燃剂的原理与应用

混凝土阻燃剂的原理与应用

混凝土阻燃剂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然而,混凝土的燃烧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火灾,会对建筑物和人员带来巨大的危害。

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防火性能,阻燃剂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混凝土阻燃剂的种类1. 碳酸盐类阻燃剂碳酸盐类阻燃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阻燃剂,主要由氢氧化铝、硫酸钙等化合物组成。

其作用机理是在混凝土中释放出水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

碳酸盐类阻燃剂具有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磷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是一种具有高效防火性能的混凝土阻燃剂,主要由含磷化合物组成。

其作用机理是在混凝土中释放出磷酸,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一种难燃的磷酸钙物质,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

磷系阻燃剂具有防火性能好、成本较高等特点,在高层建筑、地铁等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氨基甲酸盐类阻燃剂氨基甲酸盐类阻燃剂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阻燃剂,主要由氨基甲酸盐等化合物组成。

其作用机理是在混凝土中释放出甲醛,与混凝土中的氮气氧化反应,生成一种难燃的化合物,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

氨基甲酸盐类阻燃剂具有防火性能好、环保等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混凝土阻燃剂的应用1. 混凝土防火隔板混凝土防火隔板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防火材料,其主要由混凝土和阻燃剂组成。

在制作过程中,将阻燃剂和混凝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浇注,形成一种防火性能好、强度高的材料。

混凝土防火隔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等场所的防火隔离、隔音等方面。

2. 混凝土防火涂料混凝土防火涂料是一种防火性能好、施工方便的混凝土阻燃材料,其主要由阻燃剂和涂料组成。

在施工过程中,将阻燃剂和涂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涂覆,形成一种防火性能好、外观美观的材料。

混凝土防火涂料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住宅等场所的防火涂装、装饰等方面。

3. 混凝土防火板材混凝土防火板材是一种防火性能好、强度高的混凝土制品,其主要由阻燃剂和混凝土组成。

阻燃剂的研究及发展概况

阻燃剂的研究及发展概况

阻燃剂的研究及发展概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意识不断提高,阻燃剂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阻火、防爆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而阻燃剂的研究和发展为保持火灾、爆炸事故的最小程度化,及其发生率的降低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阻燃剂的定义阻燃剂指添加到聚合物中,降低该聚合物易燃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减弱或抑制火 flame 的传播方式中的某种重要机制来降低易燃性。

阻燃剂的种类阻燃剂主要分为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卤系阻燃剂三种。

其中,无机阻燃剂主要包括氢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铁、磷酸盐等;有机阻燃剂主要包括PCB、三聚氰胺、具有氮、磷、硅等元素的聚合物等;卤系阻燃剂主要包括五氯酚酸酯、六溴环十二烷等。

阻燃剂的作用阻燃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聚合物的燃烧性:•引发转移反应,将热从焰心传递到远离热源的无燃性位置,使燃烧停止或延迟;•使聚合物产生炭化层,在火焰和聚合物之间形成屏障,防止火焰进一步蔓延;•吸收、稀释火焰,扼杀火源;•吸附放出的有害气体。

阻燃剂的发展历程阻燃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人们发现磷能够降低聚合物的易燃性,于是开始开发磷酸盐阻燃剂。

20世纪50年代开始,岛国不断地出现强力无机阻燃剂,防燃材料得到大规模应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机阻燃剂的开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型阻燃剂也开始被广泛研究和开发。

阻燃剂的应用阻燃剂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建筑、家用电器、玩具、汽车和航空等。

建筑领域的消防安全标准越来越高,要求建筑材料必须使用阻燃材料;同时,随着家庭电器逐渐趋于普及,防火安全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阻燃剂在家用电器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汽车和航空领域中,阻燃剂对汽车座椅、内饰、飞机材料等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未来阻燃剂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

同时,阻燃剂的应用范围也将会更加广泛,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阻燃剂的阻燃应用原理图

阻燃剂的阻燃应用原理图

阻燃剂的阻燃应用原理图什么是阻燃剂?阻燃剂是一种能够减轻或抑制材料燃烧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阻止火焰的蔓延,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火性能。

阻燃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以下列举了阻燃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建筑材料:阻燃剂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材料,例如阻燃保温板、阻燃涂料和阻燃硅酸盐材料等。

•电子电器:阻燃剂被大量应用于电子电器行业,例如电线电缆、电子电路板和塑料外壳等。

•交通工具:阻燃剂被用于制造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内饰材料,以提高火灾安全性能。

•家具和家居用品:阻燃剂用于提升家具和家居用品的防火性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阻燃剂的应用原理图以下是阻燃剂的应用原理图的示意图:+----------------------------------+| || || || || || || || 阻燃剂 || || || || || || || |+----------------------------------+|||||||火焰燃烧阻燃剂的应用原理解析阻燃剂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在材料中引入一种阻止火焰蔓延的物质,从而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

在上述示意图中,阻燃剂位于火焰与材料之间。

当火焰接触到材料时,阻燃剂会发挥作用,抑制火焰的蔓延。

具体来说,阻燃剂可以通过以下机制起到防火作用:1.气相抑制:阻燃剂可以分解成可燃气体,与火焰中的氧气反应,使燃烧区域的氧气浓度降低,从而抑制火焰的形成和蔓延。

2.阻挡传热:阻燃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热导率,可以阻挡火焰的传热过程,降低材料的燃烧速率。

3.结炭作用:部分阻燃剂在遇热时可以发生结炭反应,形成炭层覆盖在材料表面,有效隔离材料和火焰的接触。

4.消烟作用:阻燃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吸收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减少有害烟雾的释放。

5.生成惰化层:阻燃剂可以生成一层惰性气体层,包覆在材料表面,降低材料的可燃性。

阻燃剂的应用原理图中的示意图仅展示了阻燃剂与火焰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未展示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

阻燃剂

阻燃剂

阻燃剂阻燃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的化学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减缓和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阻燃剂的定义、分类、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阻燃剂是指能够延缓或阻止火焰的蔓延的一类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形成难以燃烧的物质,阻止火焰的进一步蔓延;二是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温度,使其处于不燃或难以燃烧的状态。

阻燃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几类:物理阻燃剂、气相阻燃剂和增强剂等。

物理阻燃剂主要依靠物理隔离和热稳定性等特性来阻止火焰的传播。

其常见的应用包括阻燃布料、阻燃车内装饰材料等。

气相阻燃剂是一种能够降低燃烧物质的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热量的化学物质,如溴化物和氯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与火焰中的自由基发生反应,并抑制其传播,从而起到阻止火焰蔓延的作用。

增强剂则是在其它材料中加入一定的阻燃剂,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阻燃剂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中,阻燃剂常被用于制造防火门、防火墙、防火涂料等防火设施。

这些设施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遏制火势蔓延,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电子和电气设备领域中,阻燃剂被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子元件等产品。

这些产品经过阻燃处理后,即使在发生火灾时也能够减少火灾的蔓延速度,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交通运输领域中,阻燃剂常用于汽车内饰、船舶的建造以及飞机材料的选择等,以提高交通工具的阻燃性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阻燃剂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更加高效、环保和安全的阻燃剂。

一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为阻燃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尽管阻燃剂在火灾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阻燃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和使用阻燃剂,确保其符合环保和健康安全的要求。

阻燃剂国标

阻燃剂国标

阻燃剂国标阻燃剂,作为一种能够赋予易燃材料难燃性、自熄性或消烟性的功能性助剂,在多个领域如建筑、交通、电子、纺织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阻燃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一、阻燃剂国标概述阻燃剂国标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制定并发布的,关于阻燃剂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阻燃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规定。

国标的制定旨在确保阻燃剂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同时促进阻燃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阻燃剂国标的主要内容1. 分类与命名:国标首先对阻燃剂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化学成分,将阻燃剂分为多个类别。

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国标还对阻燃剂进行了统一的命名规则。

2. 技术要求:这部分是国标的核心内容,详细规定了阻燃剂应满足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外观、密度、熔点、闪点、热稳定性、阻燃性能等。

这些指标是评价阻燃剂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厂家必须达到的标准。

3. 试验方法:国标提供了用于测定阻燃剂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以及结果判定等。

这些试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规则:国标规定了阻燃剂的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分类、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

这些规则为阻燃剂的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有助于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阻燃剂产品符合国标要求。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国标对阻燃剂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阻燃剂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因不当操作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

三、阻燃剂国标的重要性1.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易燃材料中,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这些材料的阻燃性能。

如果阻燃剂质量不达标,将会导致易燃材料的阻燃性能下降,从而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因此,阻燃剂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阻燃剂种类

新型阻燃剂种类

新型阻燃剂种类
新型阻燃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种类:
1.硅酸盐类阻燃剂:硅酸盐类阻燃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
类阻燃剂,常见的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铵铝、氧化镁等。

它们通过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多水,吸收热量,稀释燃烧
气体,阻碍火焰蔓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2.溴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主要包括溴化物和溴代磷酸酯两
大类。

溴化物类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但由于其对环境
的潜在危害,逐渐受到限制。

而溴代磷酸酯类阻燃剂具有良好
的阻燃效果和较低的毒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阻燃剂。

3.氮磷系阻燃剂:氮磷系阻燃剂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
性能,可溶于有机溶剂中,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材料阻燃。

常见的氮磷系阻燃剂有磷酸铵盐、磷氮包合物等。

4.无机填料类阻燃剂:无机填料类阻燃剂主要包括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氢氧化铝等。

它们具有高温稳定性和
优异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速度和火焰蔓延。

5.有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主要包括含磷阻燃剂、含氮阻燃剂、含硅阻燃剂等。

这些阻燃剂通过阻碍燃烧链反应,减缓材
料的燃烧速度,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阻燃剂的分类应用

阻燃剂的分类应用

阻燃剂的分类应用一.概述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

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

依应用方式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添加型阻燃剂直接与树脂或胶料混配,加工方便,适应面广,系阻燃剂的主体;反应型阻燃剂常作为单体键合到聚合物链中,对制品性能影响小且阻燃效果持久。

根据组成,添加型阻燃剂主要包括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磷系阻燃剂(赤磷、磷酸酯及卤代磷酸酯等)和氮系阻燃剂等。

反应型阻燃剂多为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有机卤和有机磷的单体。

此外,具有抑烟作用的钼化合物、锡化合物和铁化合物等亦属阻燃剂的范畴。

主要适用于有阻燃需求的塑料,延迟或防止塑料尤其是高分子类塑料的燃烧,使其点燃时间增长,点燃自熄,难以点燃。

一般如PP、PA、PE、PS、ABS、EVA及PET、PBT等易燃的高分子塑料在特殊用途中都需要添加阻燃剂。

阻燃剂目前主要有有机和无机,卤素和非卤。

有机是以溴系、氮系和红磷及化合物为代表的一些阻燃剂,无机主要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系等阻燃体系。

一般来讲有机阻燃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在塑料中,溴系阻燃剂在有机阻燃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环保问题上“非议”多端但一直难以有其他阻燃剂体系取代。

在非卤素阻燃剂中红磷是一种较好的阻燃剂,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低烟、低毒、用途广泛等优点。

红磷与氢氧化铝、膨胀性石墨等无机阻燃剂复配使用,制成复合型磷/镁、磷/铝、磷/石墨等非卤阻燃剂,可使用阻燃剂量大幅降低,从而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但普通红磷在空气中易氧化、吸湿,容易引起粉尘爆炸,运输困难,与高分子材料相溶性差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为弥补这方面不足,以扩大红磷应用范围,我们采用了国外先进的微胶囊包覆工艺,使之成为微胶囊化红磷。

微胶囊化红磷除克服了红磷固有的弊端外,并具有高效、低烟,在加工中不产生有毒气体,其分散性、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均有提高和改善。

阻燃剂基本知识及用途

阻燃剂基本知识及用途

阻燃剂基本知识及用途技术的目的是使非阻燃材料具备阻燃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容易燃烧或者能够自熄。

阻燃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1、阻燃剂使可燃烧物炭化,从而达到阻燃效果。

这种阻燃效果主要是在固相中发挥作用,这种类别的阻燃材料主要是磷类阻燃剂(包括有机磷类和无机磷类)。

2、阻燃剂在燃烧条件下形成不挥发隔膜,隔绝空气达到阻燃目的。

这种阻燃效果主要是在液相中发挥作用。

这种类别的阻燃材料主要有硼酸盐、卤化物、氧化锑和磷类材料,或者这几种材料间的相互反映生成的物质。

3、阻燃剂分解产物将氢氧自由基连锁反应切断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这种阻燃效果主要是在气相中发挥作用。

这种类别的材料主要是在气相中发挥作用。

这类阻燃材料主要是卤化物和氧化锑。

4、燃烧热的分散和可燃物质的稀释。

这类阻燃材料主要是硼酸锌、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物质,主要是因分解大量吸热、所产生的不燃物质稀释可燃性气体而达到阻燃目的。

其他的还有氮系的阻燃剂,目前新型的磺酸盐系列(市场品为3M的FR-2025),硅系的偶联剂(GE 开发出高效产品,却因为其高昂的成本而应用不多)等。

按照标准的规定,一般采用酒精喷灯燃烧实验或者模拟巷道丙烷燃烧实验来检测产品的阻燃性能。

卤素阻燃剂基本知识根据许多科学研究显示,卤素系阻燃剂已经成为日常环境中到处扩散的污染物,且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威胁日益升高。

而制造、循环回收、或抛弃家电及其它消费性产品的行为,则是造成这些污染物释放到环境的主要途径。

为保护环境,某些卤素系阻燃剂已经不能使用在电器产品和房屋建材的塑料材料部份(此泛指塑料的表面/外壳)。

塑料材料中禁用卤素系阻燃剂的原因是此种阻燃剂无法回收使用,而且在燃烧与加热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物质,威胁到人类身体的健康、环境和下一代子孙。

如同其它有毒的重金属(如铅、镉、水银、六价铬等),欧盟(EuropeanUnion)在欧盟电子电机中危害物资禁用(RestrictionoftheUseofHazardousSubstance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RHS)指令中决定在2006年7月1日全面禁止PBB(PolybrominatedBiphenyls)及PBDE(PolybrominatedDiphenylEthers)等溴系阻燃剂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燃剂的分类应用一.概述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

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

依应用方式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添加型阻燃剂直接与树脂或胶料混配,加工方便,适应面广,系阻燃剂的主体;反应型阻燃剂常作为单体键合到聚合物链中,对制品性能影响小且阻燃效果持久。

根据组成,添加型阻燃剂主要包括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磷系阻燃剂(赤磷、磷酸酯及卤代磷酸酯等)和氮系阻燃剂等。

反应型阻燃剂多为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有机卤和有机磷的单体。

此外,具有抑烟作用的钼化合物、锡化合物和铁化合物等亦属阻燃剂的范畴。

主要适用于有阻燃需求的塑料,延迟或防止塑料尤其是高分子类塑料的燃烧,使其点燃时间增长,点燃自熄,难以点燃。

一般如PP、PA、PE、PS、ABS、EVA及PET、PBT等易燃的高分子塑料在特殊用途中都需要添加阻燃剂。

阻燃剂目前主要有有机和无机,卤素和非卤。

有机是以溴系、氮系和红磷及化合物为代表的一些阻燃剂,无机主要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系等阻燃体系。

一般来讲有机阻燃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在塑料中,溴系阻燃剂在有机阻燃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环保问题上“非议”多端但一直难以有其他阻燃剂体系取代。

在非卤素阻燃剂中红磷是一种较好的阻燃剂,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低烟、低毒、用途广泛等优点。

红磷与氢氧化铝、膨胀性石墨等无机阻燃剂复配使用,制成复合型磷/镁、磷/铝、磷/石墨等非卤阻燃剂,可使用阻燃剂量大幅降低,从而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但普通红磷在空气中易氧化、吸湿,容易引起粉尘爆炸,运输困难,与高分子材料相溶性差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为弥补这方面不足,以扩大红磷应用范围,我们采用了国外先进的微胶囊包覆工艺,使之成为微胶囊化红磷。

微胶囊化红磷除克服了红磷固有的弊端外,并具有高效、低烟,在加工中不产生有毒气体,其分散性、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均有提高和改善。

二.分类阻燃科学技术是为了适应社会安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预防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阻燃剂是阻燃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

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阻燃剂分为以下几类:1、按所含阻燃元素分按所含阻燃元素可将阻燃剂分为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等几类。

卤系阻燃剂在热解过程中,分解出捕获传递燃烧自由基的X?及HX,HX能稀释可燃物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隔断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接触。

磷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磷酸酐或磷酸,促使可燃物脱水炭化,阻止或减少可燃气体产生。

磷酸酐在热解时还形成了类似玻璃状的熔融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促使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阻燃作用。

在氮系阻燃剂中,氮的化合物和可燃物作用,促进交链成炭,降低可燃物的分解温度,产生的不燃气体,起到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

磷-卤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主要是通过磷-卤、磷-氮协同效应作用达到阻燃目的,具有磷-卤、磷-氮的双重效应,阻燃效果比较好。

2、按组分的不同分按组分的不同可分无机盐类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三种。

无机阻燃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类阻燃剂,它的主要组分是无机物,应用产品主要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硼酸等。

有机阻燃剂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物,主要的产品有卤系、磷酸酯、卤代磷酸酯等。

还有一部分有机阻燃剂用于纺织织物的耐久性阻燃整理,如六溴水散体、十溴-三氧化二锑阻燃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洗涤的阻燃性能。

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是无机盐类阻燃剂的改良产品,主要用非水溶性的有机磷酸酯的水乳液,部分代替无机盐类阻燃剂。

在三大类阻燃剂中,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无害、无烟、无卤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需求总量占阻燃剂需求总量一半以上,需求增长率有增长趋势。

3、按使用方法分按使用方法的不同可把阻燃剂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

添加型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在可燃物中添加阻燃剂发挥阻燃剂的作用。

反应型阻燃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阻燃基团,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燃性,起到阻止材料被引燃和抑制火焰的传播的目的。

在阻燃剂类型中,添加型阻燃剂占主导地位,使用的范围比较广,约占阻燃剂的85%,反应型阻燃剂仅占15%。

4. 各树脂适用的阻燃剂材料可采用的阻燃剂聚烯烃PP/PE:氢氧化镁,氢氧化铝,TDCPP,聚磷酸铵,八溴醚,磷酸三苯酯,六溴环十二烷,MPP,硼酸锌,十溴二苯乙烷,包覆红磷,TBC 聚氨酯PU :TCEP,TCPP,TDCPP,DMMP,磷酸三苯酯,MPP,FB不饱和树脂UPR :TCPP,TDCPP,DMMP,HBCD,TBC尼龙PA6/PA66 :MCA,MPP,FB,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包覆红磷聚酯PBT/PET:TDCPP,磷酸三苯酯,MPP,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包覆红磷聚苯乙烯PS :TCPP,TDCPP,HBCD,MCA,TBC,MPP,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硼酸锌环氧树脂EP:TCPP,TDCPP,IPPP,十溴二苯醚,DMMP,磷酸三苯酯,十溴二苯乙烷聚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八溴醚,磷酸三苯酯,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TBC聚碳酸酯PC:磷酸三苯酯,HBCD,MCA聚氯乙烯PVC :TCEP,TCPP,TDCPP,IPPP,MCA,八溴醚,磷酸三苯酯酚醛树脂PF:TCEP,TCPP,TDCPP,磷酸三苯酯,硼酸锌纸张Paper :磷氮系液体阻燃剂FR2003纺织品Textile :磷氮系液体阻燃剂FR2003(耐久)聚甲醛POM :MCA防火涂料Paint :TCPP,MCA,聚磷酸铵,硼酸锌,MPP ,PPO聚四氟乙烯微粉三.阻燃机理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

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1、吸热作用任何燃烧在较短的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发生了强烈的吸热反应,吸收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可燃物表面的温度,有效地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阻止燃烧的蔓延。

Al(OH)3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就是通过提高聚合物的热容,使其在达到热分解温度前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其阻燃性能。

这类阻燃剂充分发挥其结合水蒸汽时大量吸热的特性,提高其自身的阻燃能力。

2、覆盖作用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隔绝氧气,具有隔热、隔氧、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如有机阻磷类阻燃剂受热时能产生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碳化层。

碳化层的形成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解,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生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3、抑制链反应根据燃烧的链反应理论,维持燃烧所需的是自由基。

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

如含卤阻燃剂,它的蒸发温度和聚合物分解温度相同或相近,当聚合物受热分解时,阻燃剂也同时挥发出来。

此时含卤阻燃剂与热分解产物同时处于气相燃烧区,卤素便能够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

4、不燃气体窒息作用阻燃剂受热时分解出不燃气体,将可燃物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冲淡到燃烧下限以下。

同时也对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具有稀释的作用,阻止燃烧的继续进行,达到阻燃的作用。

四.市场现状随着我国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阻燃剂在化学建材、电子电器、交通运输、航天航空、日用家具、室内装饰、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煤田、油田、森林灭火等领域也促进了我国阻燃、灭火剂生产较快的发展。

我国阻燃剂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第二大高分子材料改性添加剂,目前的生产能力20万t/a左右,年生产量在15万-17万t之间,年消费量20万t左右。

不足部分主要从美国和以色列进口,进口的主要品种为有机溴及卤—磷系阻燃剂。

我国阻燃剂生产厂60余家,能够生产50余种产品,主要为溴磷系列,其中溴系阻燃剂是最重要的系列,约占我国有机阻燃剂的30%。

、国内阻燃剂的品种和消费量还是以有机阻燃剂为主,无机阻燃剂生产和消费量还较少,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市场潜力较大。

阻燃剂中最常用的卤系阻燃剂虽然具有其他阻燃剂系列无可比拟的高效性,但是它对环境和人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环保问题是助剂开发和应用商关注的焦点,所以国内外一直在调整阻燃剂的产品结构,加大高效环保型阻燃剂的开发。

1.环保型阻燃剂应用和生产现状随着人们环保、安全、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开始把环保型阻燃剂作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重点,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阻燃剂按有效元素分类,可分为磷系、氯系、溴系和锑基、铝基、硼基阻燃剂等。

本文根据阻燃有效元素将阻燃剂分为无卤阻燃剂、溴系阻燃剂、卤—磷协同阻燃剂及其他阻燃剂四个种类,分别介绍其中几种环保且具有应用前景的阻燃剂。

1.1无卤阻燃剂无卤、低烟、低毒的环保型阻燃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全球一些阻燃剂供应和应用商对阻燃无卤化表现出较高热情,对无卤阻燃剂及阻燃材料的开发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

据分析,无卤阻燃剂主要品种为磷系阻燃剂及无机水合物。

前者主要包括红磷阻燃剂,无机磷系的聚磷酸铵(APP)、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酯等,有机磷系的非卤磷酸酯等。

后者主要包括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改性材料如水滑石等。

聚磷酸铵、水滑石为该系列环保型且市场前景较好的代表产品,以下就这两种产品展开分析。

1.1.1聚磷酸铵聚磷酸铵(ammoniumpolyphosphate,简称为APP)是长链状含磷、氮的无机聚合物,其分子通式为:(NH4P03)n。

由于其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分散性优良、比重小、毒性低等优点,近年来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纤维作阻燃处理剂;还可用于配制膨胀性防火涂料,用于船舶、火车、电缆及高层建筑的防火处理;也用于生产干粉灭火剂,用于煤田、油井、森林大面积灭火;此外,还可作肥料用。

聚磷酸铵的聚合度是决定其作为阻燃剂产品质量的关键,聚合度越高,阻燃防火效果越好。

国内已经有聚合度超过100的产品,而国外APP(聚磷酸铵)的聚合度在500以上已是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