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合集下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全国通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全国通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学常识】
孟子,名____,字____,____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是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 ____合称“孔孟”,有“____”之称。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 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7、所以动心忍性:使……坚忍,使动用法。 8、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9、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1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了解、明白。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 13、人恒过:犯过错,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意积累--“亡”】
足。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1)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意义。 (2)人不学,不知道。
道理,事理。 (3)虽不琢以为器
即使。 (4)至今犹存
仍然,还是。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谋生的正确方法,莫过于勤快了。 (2)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如果不学习,就会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 劣的)小人。 (3)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每天拂晓时,(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靠近明亮处读书。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 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 句子: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 .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 一句话: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初中语文中考 课外文言文阅读 拓展训练

初中语文中考 课外文言文阅读 拓展训练

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
房,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
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 的头发。 ③清辉:月光。 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 帘帷。 ⑤双照:共照两人。
类型4
课内外诗歌对比
【答案】 ①思想感情方面。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 异:《春望》还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 渐衰老的感伤,感情沉郁;而《月夜》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动人。②写 作手法方面。同:两首诗都体现了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 ”,《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异:《春望》想象之辞较少, 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衰败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连笔下的 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借助想象抒发妻子对自己的思 念之情,实际也是在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春望》所写意象甚多; 《月夜》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全国视野新考 法拓展训练
类型1
创新考查文言词语意思
1.[2020温州]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1)承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2)声假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答案】 示例: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
类型3
创设情境考查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闽有带鱼
闽地有一种带鱼,鱼身有一丈多长,没有鳞片而且腥味很浓,是各种鱼类 中地位最低的,送给客人都上不了台面。但是普通人家,用油炸着吃,也是芳 香扑鼻的。曾经有一位监司,因为公事过了中午才回家,非常饥饿,在路上闻 到了很浓的香味,问这是什么东西,旁边的侍从说这是带鱼,(监司)立即命 令(侍从)前往百姓家中取走已经煎好的带鱼,到自己的家里吃,(吃完)大 赞好吃,并且因以前没有买过而生气。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 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人的嗜好像这样无常。吴江的顾道 行先生也非常喜爱闽地所做的“带鱼鲊”,遇到闽地人就向他们索要,但是闽 地人却很讨厌这种鱼的味道,常常不能回应他。

《世说新语》二则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

《世说新语》二则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
括侄儿侄女;文章的义理。 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 4、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
思考探究: 1、孔文举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 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现在“不佳”,来反 推出陈韪小时了了。 2、试谈谈本文表现了孔文举怎样的性格特点?
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出言不逊、恃才傲物 3.陈韪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外之意是什么?文 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外之意是什么?
注释
为:担任。诣:前往,到。清称:有名誉。
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 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乃通:才(予以)通报。
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仆:我,谦称。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老师。当年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说“有师资之尊”
奕(yì)世为通好: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来。莫:无 。奇:对……感到奇怪。
课外拓展二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 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课件:第三部分 发展篇 五、《愚公移山》拓展阅读(共15张PPT)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课件:第三部分 发展篇 五、《愚公移山》拓展阅读(共15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常用干净的衣服交 换他写满字的衣服。临终前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 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 行尸走肉罢了。”
【参考译文】 魏时人钟繇,字元常。小时候跟随刘胜去抱犊山,
学习三年书法。钟繇常跟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人一 起谈论书法。一次,钟繇向韦诞借《蔡伯喈笔法》看看, 韦诞没有借给他。钟繇生气捶胸,口吐鲜血。魏太祖取 出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救了他一条性命。韦诞死后,钟 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
小病在皮肤的纹理间,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 “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总喜欢给 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他们的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 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皮肤和肌 肉里了,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
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 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 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 天,扁鹊远远地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 人去问他,扁鹊说:“在皮肤纹理间的病,是烫熨的力 量所能达到的;在肌肤里的病,用针刺治病,就可以达
【参考译文】 任末十四岁的时候,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
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 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 屋,削荆条制成笔,挤出树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 读书,昏暗(的话)就烧麻蒿来照亮。看书看得符合心意 时,(便把那些内容)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7课《陋室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①,意怡如②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③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②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

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朱买臣50岁时任会稽大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C.安贫乐道尔安敢轻吾射D.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求二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4.阅读两篇文章,分析王欢和刘禹锡两人的“安贫乐道”有何不同?【答案】1.B2.时闻者多呕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示例:①这是一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情吗?4.示例: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身居陋室,追求生活高雅和品德高尚。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A.耳:耳朵/语气词,罢了;B.惟:都是“只、只是”;C.安:安心,习惯/怎么;D.求:要求/寻找;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三峡》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全国通用)

《三峡》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全国通用)

【2】郦道元,字善长,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行事三年,为政严 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道元试守鲁阳郡,崇劝学教,诏曰: “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①。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②之化。”道元 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8、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 11、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 话是:清荣峻茂。 12、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一句 相照应 。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至于夏水襄陵 4、沿溯阻绝 5、虽乘奔御风 6、飞漱其间
1、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3、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4、沿溯阻绝:意思是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 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5、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6、飞漱其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答案】 1、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 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3、《三峡》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表现 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4、描写泉水瀑布句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一、本校师生特点:本课程由语文教师陈老师开发并执教。

课外文言诗文的阅读,学生学起来往往颇感困难,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课外文言诗文的方法,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让学生有课外实践的机会。

七年级是语文学科学习文言文的起始年级。

语文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长期积累,有所体验,有所感受,顿悟于一瞬。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样如此。

随着二期课改新编教材古诗文比例的提升和上海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变革:扩大文言文考试篇目,增加分值、增加难度,因而将学生引领步入文言文的阅读的殿堂,提高学生文言诗文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再则古诗文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流传至今,虽历经时间磨洗却魅力依旧。

一代代莘莘学子从中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不仅大大拓展了审美视野,获得了精美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写作启迪,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健全了自身的人格素质。

所以,在七年级开设这一拓展课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当前语文教改的需要的。

二、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在了解我国丰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言学习的兴趣,重视积累,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周亚夫军细柳》(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周亚夫军细柳》(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视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投弓督,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響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胃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实!装者霸上、棘门军,若儿观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月馀,三军皆罢。

乃拜亚夫为中尉。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服所目见。

故夙疫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摇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南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

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军细柳B.天子且至 (愚公)年且九十C.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砌2.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军霸上:________________(2)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________(3)遂得徭役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4)征求无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21.许金不酬 22.言而有信见利思义 第十二周 23.奴子傅显 24.打蚊 第十三周 25.赵襄主学御 26.三上 第十四周 27.板桥诵书 28.学无早晚 第十五周 29.人之为学 30.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第十六周 31.柳宗元治柳州 32.晏子治东阿 第十七周 33.南歧之见 34.粤人食芝 第十八周 35.商汤重人才 36.周人不遇 第十九周 37.荆人涉漉 38.知其一,不知其 第二十周 39.与四弟书 40.与长子受之 第二十一周 41.正午牡丹 42.鸣机夜课图记 第二十二周 43.陨石 44.观月 第二十三周 45.善呼者 46.苟变食卵
第二十四周 47.山宾卖牛 48.卖羊 第二十五周 49.坎井之蛙 50.申屠献鼎 第二十六周 51.何易于挽舟 52.纪晓岚智解“老头子 第二十七周 53.黄仙裳 54.石崇与王恺争豪 第二十八周 55.废弃向学 56.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第二十九周 57.患难见知交 58.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三十周 59.湖之鱼 60.养鸟有道 第三十一周 61.孙权重用吕范 62.用臣不疑 第三十二周 63.景公出游 64.西湖七月半 第三十三周 65.《陋室铭》与《陆游筑书巢》 66.《爱莲说》与《芙蕖》 第三十四周 67.《核舟记》与《士人画鼠》 68.《记承天寺夜游》与《游虎丘小记》 第三十五周 69.《五柳先生传》与《五斗先生传》 70.《马说》与《宋人御马》 第三十六周 71.《送东阳马生序》与《黄生借书说》
72.《小石潭记》与《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课外古诗词鉴赏 1.渡汉江 2.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3.移家别湖上亭 4.惜牡丹花 5.江南春 6.秋江 7.客中初夏 8.菊花 9.海棠 10.东栏梨花 11.画眉鸟 12.送友人 13.秋夜曲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五月十九日大雨 17.题菊花 18.惠崇《春江晓景》 19.月夜 20.泛吴淞江 参考答案及译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训练
(七年级)
目录
第一周 1.仁之方 2.复恩 第二周 3.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4.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第三周 5.治国之道 6.仁者无敌 第四周 7.以俭持家 8.崇尚俭朴 第五周 9.诚意 10.以我身代友命 第六周 11.裴光德大公无私 12.私心 第七周 13.舍利取义 14.晏子辞千金 第八周 15.义犬救主 16.越人遇狗 第九周 17.孺子驱鸡 18.躁急自败 第十周 19.猫犬 20.“鸠”还李氏 第十一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