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实验室诊断
淋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症状表现

淋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症状表现淋病是一种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位居前列。
了解淋病的诊断依据和症状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预防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
淋病的症状表现因感染部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对于男性患者来说,淋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尿道炎。
在感染后的 2 至 10 天,可能会出现尿道口红肿、发痒、轻微刺痛等感觉。
之后,会有稀薄的黏液流出,逐渐变为黄色脓性分泌物,量也会增多。
晨起时,尿道口可能会被分泌物糊住。
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
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蔓延,可能会引起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并发症。
女性感染淋病后,症状通常不如男性明显。
在淋菌性宫颈炎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
随着病情发展,宫颈会出现红肿、触痛,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如果上行感染,可能会引发淋菌性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等。
在淋菌性尿道炎方面,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口红肿、压痛,有脓性分泌物,排尿时有灼热感或尿痛。
除了泌尿生殖系统,淋病还可能会侵犯眼睛、咽部、直肠等部位。
淋菌性眼炎多见于新生儿和成人,新生儿多为经产道感染,成人多因自我接种或接触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淋菌性咽炎主要见于口交者,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少数可能会有咽干、咽痛、吞咽困难等表现。
淋菌性直肠炎多见于同性恋者,主要症状为肛门瘙痒、疼痛、里急后重,有脓血便。
淋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和接触史:询问患者是否有不洁性行为、性伴侣是否有淋病感染史等。
2、临床表现:根据上述提到的各种症状来初步判断。
3、实验室检查:这是确诊淋病的关键。
(1)涂片检查:取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以初步诊断。
性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应用

梅毒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
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
不能开展暗视野、IgM
能开展暗视野、IgM
阴 性
连续2次阴性
采静脉血、RPR定量
每3个月RPR
定量,观察 症状
预治疗
阴
阳
性
性
滴度﹤母亲 4倍,无症
状
滴度﹤母亲 4倍,有症
状
治疗、随 访
6月后RPR未阴, 滴度低水平
RPR滴度不下降
或上升,结合症 状
硬下疳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 验阳性源自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 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 原血清试验阳性;
分期/ 病例分类 类
二期梅 疑似病例 毒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三期梅 疑似病例 毒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 例)
病史
性接触史, 或性伴感染 史 同上
EIA+:confirm with TPPA or TPHA。 • 2个试验不一致:免疫印迹。 • VDRL/RPR滴度1:16、IgM阳性为梅毒活动的标志之一。 • 治疗当天滴度为判断疗效的最佳依据。 • 梅毒早期VDRL/RPR 滴度可能较低。
二、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淋病诊断要点: 淋病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淋病诊断标准》(WS268-2007)。淋
1:8习 惯?
第2 次收 费?
原血清
试验 (TPPA)
阳 性
阴 性 报告:RPR
阴性 阴 性
?前带、早 期
报告:RPR阴性 滴度
TPPA阳性
报告:RPR阳性 TPPA阴性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

3,培养鉴定:
• • • •
培养基: GC和TM 培养条件:5-10%CO2,35C,70%湿度 标本接种:分区划线 注意事项:1 取材要合格
2 培养基用前应孵箱预热。 3 排尿后4小时。 4 5-10%淋球菌万古酶素敏感.
Smear and inoculation
PPNG detection
方法: 1 菌悬液:盐水悬液1X108cfu/ml
– – – – – 2 接种平板:有棉签沾取菌液涂布GC平板 3 贴药敏片 4 35C、 CO2环境下培养, 5 记录抑菌环的直径。 6 参照批准判断结果。
1 培养基的质量 2 平板的厚度 3 菌液的浓度 4 纸片的种类和含量及质量 5 最好有标准菌株质控。
2)琼脂稀释法
方法:
1 抗生素选择及其溶液的配制。 – 2 制备含不同浓度抗生素平板。 – 3 菌悬液的制备与接种。 – 4 35C、CO2培养,24-36小时读结果。 – 5 记录最小抑菌浓度(MIC),根据标准判断 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淋球菌抗生素敏感性判断标准 抗生素 敏感 中敏 青霉素 ≤0.03 0.06-0.5 四环素 壮观霉素 ≤32 头孢三嗪 ≤0.03 0.06-0.5 环丙沙星 ≤0.03 0.06-0.5 *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 耐药 ≥1 ≥64* ≥64 ≥1 ≥1
4,初步鉴定:
• 菌落形态 菌落形态差别较大
24h培养:细小、圆、凸、光、湿润、半透明、灰白色。 48h培养:菌落增大、表面变粗、边缘皱褶,
• 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25%典型形态,75%单球和四联
• 氧化酶试验:
阳性
• 氧化酶试验:
淋病诊断的金标准

淋病诊断的金标准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群。
淋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后果,如不孕症、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狭窄和盆腔炎等症状。
早期的淋病症状会与其它疾病症状相似,因此进行淋病的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目前,淋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实验室检测淋球菌。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检测方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CR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扩增特定DNA序列。
PCR检测法采用采集尿液或分泌物样本中的淋球菌DNA,通过放大特异的DNA片段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淋球菌。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很小的淋球菌数量,因此被视为淋病检测的金标准。
PCR方法非常适用于无症状感染的早期诊断,而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细菌培养法检测细菌培养法是最传统的淋球菌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采用患者收集的分泌物样本,特别是尿液样本,将其用于培养淋球菌。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非常确切地识别淋球菌,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通常需要等待3至5天。
此外,细菌培养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相对较低,因此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3. 病原体抗原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是在采集尿液、分泌物等样本后,通过检测淋球菌表面抗原来发现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常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获得结果。
但是,病原体抗原检测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而且对于静止的菌,也难以检测到它们。
4. 免疫层析技术(ICT)检测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它可以检测到尿液、分泌物或血清样本中淋球菌的特异性抗原,是非常快速和便捷的检测方法。
免疫层析技术通常可以在20分钟内获得结果,同时具有适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层析技术检测的金标准要求的许多实验条件都需要严格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保证其准确性。
结论: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具有严重的后果。
准确诊断对于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及质控结果分析.ppt [兼容模式]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及质控结果分析.ppt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f6818bcc22bcd126ff0c25.png)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戴秀芹n淋病是我国性病的主要病种,被列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n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感染,如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宫颈炎等。
临床上也有部分病人呈现无症状或症状轻,尤其是女性患者,如不及时处理,感染上行将导致严重后果,如终身不孕等。
n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简称为淋球菌,好侵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柱状上皮细胞。
n淋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显微镜检查法和培养法。
n取材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其病原学的检测。
n男性病人取材分泌物明显:须挤出新鲜的脓液,用无菌拭子蘸取即可。
分泌物不明显:待病人排尿1~2小时后,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2cm~4cm,转动并停留数秒。
n女性病人取材分泌物较多:用第1根无菌拭子擦去宫颈口分泌物,第2根无菌拭子插入宫颈口1cm~1.5cm转动并停留数秒。
无分泌物:可直接用无菌拭子插入宫颈口1cm~1.5cm转动并停留数秒。
注意事项n采样准备时:宜用生理盐水,忌用消毒剂或润滑剂。
n采样时:宜用藻蛋白钙盐纤维或人造纤维拭子,忌用棉拭子。
n采样完:宜立即接种并保温,忌放冰箱。
标本的运送n淋球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不耐干燥。
n为保证培养成功,标本采集后,需立即接种淋球菌分离培养基。
n如不能立即接种,需采用非营养运送培养基,于1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接种。
n操作步骤n涂片n固定n注意事项n轻轻滚动、厚薄适宜n自然干燥、待干固定n染色n镜检n脱色适宜、避免过度n先低倍、再油镜n右图为革兰染色n油镜视野下观察n见到多形核白细-胞内G双球菌n主要见于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n结果报告n阳性:见到细胞内G-双球菌n临床意义n用于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初n可疑:见到细胞外G-双球菌n阴性:未见G-双球菌步诊断。
n见于病程较长的淋病病人,需做培养并进一步鉴定。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n操作步骤n接种n培养n注意事项n培养基培养基的选择、室温平衡、分区划线n培养的条件温度、CO2及湿度淋球菌的分离培养n淋球菌初步鉴定试验n菌落形态n氧化酶试验n革兰染色n淋球菌确证试验n糖发酵n荧光抗体----初步鉴定试验n结果观察n菌落形态:培养24~36小时,细小、光滑、湿润、凸起、半透明或灰白色、有粘性。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课件

新生儿眼炎患者 采集眼结膜分泌物,对其母亲采集宫颈、尿道及直肠标本。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取材方法
尿道 男性患者
有症状患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用取样拭子蘸取脓 液作涂片或培养。对挤压后无明显分泌物时,采用男 用取材拭子插入尿道 2~3cm,稍用力转动,保留5-10 秒再取出, 以采集到粘膜上皮细胞。 女性患者
染色镜检 结果观察
观察要点
• 细胞类型 • 病原体染色特性、形状、位置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结果报告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临床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取决于标本的类型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分泌物标本,其敏感性及特 异性可高达95%~99%,具有诊断价值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取材方法
其他标本 直肠拭子 将取样拭子插入肛门2~3cm,从紧靠肛环边 的隐窝中取材。避免接触粪便。 阴道拭子 青春期前女孩可采集阴道标本。将取样拭子 置于阴道后穹窿10~15秒,采集阴道分泌物。 咽拭子 从咽后壁或扁桃体隐窝取材 眼结膜拭子 翻开下睑取材 尿液 清晨首次尿或禁尿后2小时,取前段尿10-20ml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
培训主要内容
培训目标
• 标本采集与运送
• 常用检测方法
• 《卫生行业标准WS2682019》增减内容
• 为工作的规范性提供依据
什么是淋病?
由淋球菌感染泌尿生殖系统、肛门直肠、 咽部等 所致的,以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性传播 疾病
传染病分类:按照传染病法的划定属于乙类传染 病。淋病作为法定报告病例,是我国目前重点防 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现状
2019版 诊断标准
女性淋球菌检查方法

女性淋球菌检查方法女性淋球菌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淋球菌引起。
它可以引起女性生殖道的感染,包括宫颈、子宫和输卵管等部位。
如果不及时治疗,女性淋球菌感染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不孕症和盆腔炎等。
因此,对于有性活动的女性来说,及时进行女性淋球菌检查非常重要。
女性淋球菌的检查通常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进行:1. 宫颈涂片检查:这是最常用的女性淋球菌检查方法之一。
医生会使用一根专用的刷子从宫颈表面采集细胞样本,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实验室会检测细胞样本中是否存在淋球菌的DNA,从而确定是否感染淋球菌。
2. 核酸扩增技术: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直接检测淋球菌的遗传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在病原体数量非常低的情况下检测到淋球菌感染。
3. 荧光抗体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淋球菌细胞壁上的特定抗原结合来检测淋球菌感染。
医生会在宫颈涂片上涂抹荧光抗体,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结果。
在进行女性淋球菌检查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时间:女性淋球菌通常在感染后2-6天内才能被检测出来,因此最佳的检查时间是在性接触后的7天内进行。
如果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进行检查,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避免尿液排出:在进行女性淋球菌检查时,需要避免在检查前2小时内排尿。
排尿会冲洗掉淋球菌,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3. 避免使用抗生素:如果已经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在检查时抑制淋球菌的生长,导致检查结果为假阴性。
因此,在检查前需要避免使用任何抗生素。
女性淋球菌的检查是一项简单而重要的健康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感染并及时进行治疗。
在进行检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检查时间和准备事项。
如果发现感染,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此外,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次性伴侣和定期接受性健康检查,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女性淋球菌虽然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但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淋球菌感染的风险。
性病实验室检测及其意义

梅毒实验室检测的特点
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
取材部位 检查方法
溃疡 淋巴结 病原学检查
血液
血清学检查
二期梅毒
潜伏梅毒 三期梅毒 神经梅毒
血液 血液
皮损 淋巴结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液 血清学检查
血液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脑脊液
细胞、蛋白量检查VDRL等
梅毒血清学检测原理
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4周-10周左右,血 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 异性抗体(反应素)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 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均可用免疫学方法进 行检测,是辅助诊断梅毒的重要手断.
• 在圈内加入0.05 mL等渗盐水(一般作6~8个稀释度),勿 将盐水涂开
b. 吸取0.05 mL血清或血浆作系列稀释(1:2~1:64),当稀释 到最后的第6孔时,弃去0.05 mL稀释液。从第6孔起将血清 稀释液涂布整个圈内,再涂布第5孔,依此向前到第1孔
c. 滴加抗原,旋转时间、速度和观察结果同定性试验。
缺点
• 费时(需3~5天),费力,技术要求高 • 不宜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 不宜用于大规模的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衣原体抗原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
优点:
简易,方便,快速,尤其 适用于基层单位
缺点: 标本中需要足够数量的沙眼衣 原体抗原,否则有假阴性结果
敏感性 特异性
宫颈标本
50% 98%
阴道标本
33% 99%
衣原体核酸检测
现有的核酸检测方法 • PCR • LCR • SDA • TMA
• Real time PCR
衣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优 点:
敏感性:-98% 特异性: -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淋球菌培养鉴定
培养法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对女性淋病、直肠、咽部的确诊应做淋球菌培养 培养的敏感性81~100%。 培养的优点有:
— 特异性极高(100%); — 可发现无症状淋球菌感染患者; — 可用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 — 可用于治疗后的判愈试验。
3、淋球菌培养鉴定
1、培养基 淋球菌对营养要求较复杂,培养基中应含有动物蛋
基本无细胞重叠为宜; * 火焰固定以涂片在腕背皮肤接触时仅感微热为
宜; * 避免用加热法使湿片干燥,避免固定时过度加
热,以免扭曲细胞形态。
显微镜检查
染色方法:
革兰染液 美兰染液 姬姆萨染液 荧光抗体
革兰染色为一传统方法,因简便、快捷及价廉、仍然 为最广泛采用的方法。革兰染色将菌分为二大类,即染成 紫色的革兰阳性菌及染成红色的革兰阴性菌。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2、显微镜检查
1.染色涂片的制备: 涂片方法
在干净玻片上预加一小滴生理盐水。 * 用白金耳蘸取样时,应将白金耳半悬状态使分 泌物洗脱于盐水; * 用棉拭子取样时,应将棉拭子在盐水处轻轻 “滚动”,而不是涂抹。 * 自然干燥后, 涂漠面朝上快速通过火焰三次固 定。
显微镜检查
注意事项: * 涂片手法要轻,避免细胞破裂。薄厚得当,以
直接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标本 敏感性及特异性可高达95%~99%,具诊断价值。
宫颈标本、无症状男性尿拭子及取自直肠的涂片时 敏感性仅40~70%。
不推荐直接显微镜检查诊断直肠和咽部,以及女性宫颈 淋球菌感染。 亦不能用于疗后判愈。如果在多形核细胞 外见到形态典型的革兰阴性双球菌,需做培养进行确证。
接种标本
取材后标本应尽可能及早接种。培养基应先置 于室温或孵箱中预温。将取材的拭子转动涂布于平 皿的上1/4范围,然后用接种环分区划线,以保证 获得较纯的单个菌落。
接种标本-四区划分接种
接种标本-四区划分接种
淋球菌培养
培养条件 : 35 ℃ ~36℃,含5%~10% CO2,湿 润(70%湿度)的环境。 CO2环境可由CO2培养箱、CO2产气袋及烛缸提供。 使用烛缸时,应使用白色、无芳香味的无毒性蜡烛。 在烛缸底部放些浸水棉球以保持一定的湿度。
主要内容
淋球菌及致病性 淋病实验室诊断 淋病实验室诊断策略 小结
一、病原菌与致病性
奈瑟氏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主要引 起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淋病的潜 伏期平均3-5天,淋球菌主要侵犯上皮细 胞,尤其是柱状上、精囊炎、 附 睾炎。
女性:引起宫颈炎、尿道炎,可合并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炎、肝周炎、 前庭大腺炎等。
2、生物学特性
(1). 淋 球 菌 适 宜 在 潮 湿 、 温 度 为 3536℃ 、 含 5-7% 二 氧 化 碳 的 条 件 下 生 长 。 生 长最适PH为7.2。
(2).淋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均差, 在完全干燥环境中只存活1-2小时,室温存 活1-2天,50℃时存活5分钟。附着于衣裤 能存活18-24小时。
白及细菌生长所需的各种因子。目前常用的选择培 养 基 有 Thayer-Martin(T-M) 培 养 基 、 血 液 琼 脂 或 巧 克力琼脂培养基。为抑制杂菌,在培养基中可加入 少量抗菌物质如多粘菌素B(25μg/ml)和万古霉素 (3.3μg/ml)等。
目前淋球菌的成品培养基均有商品出售。
淋球菌培养
培养时间:24~48小时
淋球菌培养-培养条件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培养24小时后检查平皿,此时没有菌生长的 平皿应继续培养至48小时,仍无菌生长才可 丢弃,作出淋球菌培养阴性的报告。
对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的直径在0.5~1mm, 无色、灰白色的半透明菌落应作进一步鉴定。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培养 24 小时后的淋球菌菌落
女性
采集宫颈标本,必要时从尿道、直肠、咽部、前庭大腺 和尿道旁腺取材.
标本的采集-取材部位(2)
幼女
幼女和/或处女膜未破的感染者标本:采集阴道分泌物
新生儿眼炎患者
采集眼结膜分泌物
标本的运送
淋球菌的抵抗力弱,对热敏感,不耐干燥。 取材后标本若不能立即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 需采用运送系统。置于非营养性运送培养基中 的标本应在1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接种于选择 培养基,分离阳性率可达90%以上。超过12小时 则分离阳性率下降。
(3).淋球菌为需氧菌,对培养的要求较高,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 在含有动物蛋白的 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4).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5).生长过程中产生氧化酶。还产生自溶 酶。
淋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二种: 1)直接性接触感染:成人淋病几乎全部通
过性接触感染。
2)间接接触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母亲 产道分泌物间接感染。
直接显微镜检查
革兰染色:
涂片:将拭子在载玻片上轻轻滚动涂片。 固定:待涂片在室温中空气自然干燥,
涂片经火焰固定 革兰染色:
⑴第一液(结晶紫)染30~60秒,流水冲洗数秒; ⑵第二液(碘液)染60秒,水洗; ⑶第三液(95%乙醇)脱色30~60秒,水洗; ⑷第四液(复红)复染30秒,水洗。
革兰染色: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二、淋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分泌物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淋球菌;
检测淋球菌核酸:PCR
1、标本的采集
取材部位依据 年龄 性别 性接触方式 临床表现
取材拭子种类 藻酸钙拭子 普通棉拭子 涤纶拭子
标本的采集-取材部位(1)
男性
异性恋者:采集尿道标本,有口淫史者加取咽部标本; 同性恋者: 采集尿道、直肠及咽部标本.
男女:都可引起淋菌性肛门直肠炎、淋菌性咽炎、 淋菌性结膜炎,都可合并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有 5%-20%的男性和60%的女性病人呈无症状经过。
一. 病原菌(萘瑟氏淋球菌)
1.形态
(1).形态呈肾形或蚕豆形,常成对排列,邻 近面扁平或略凹陷。无芽孢、无鞭毛。
(2).大小为0.6-0.8μm。 (3).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蓝染色 呈蓝色。 急性炎症期病人,细菌多在患者分泌物的白 细胞胞浆中。慢性炎症期病人,细菌多在白细胞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