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实验室诊断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淋病诊断标准

淋病诊断标准

淋病诊断标准(WS 268-2007)淋病(WS 268-2007)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接触史或多性伴史,或性伴淋病感染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

1.2 临床表现1.2.1 无合并症淋病1.2.1.1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1d~10d,常为3d~5d。

最初症状为尿道口红肿、发痒、有稀薄或黏液脓型分泌物。

24h 后症状加剧,出现尿痛、烧灼感,排出黏稠的深黄色脓液。

也可有尿频、尿急。

查体可见尿道口红肿、充血及脓性分泌物。

1.2.1.2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淋病1.2.1.2.1 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2d~5d,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血及烧灼感。

尿道口充血发红,有脓性分泌物;症状比男性淋菌性尿道炎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1.2.1.2.2 淋菌性宫颈炎:为女性淋病的主要表现,出现白带增多、阴道口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排出,外阴瘙痒,阴道内轻微疼痛和烧灼感。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口充血、水肿,子宫颈口充血、糜烂,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1.2.1.2.3 女童淋病:表现为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可见阴道口、尿道口、会阴部红肿,病变部位可出现糜烂、溃疡和疼痛。

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尿困难。

多数是因为与患淋病的父母密切接触而感染,少数因性虐待所致。

1.2.2 有合并症淋病1.2.2.1 男性淋病合并症1.2.2.1.1 淋病性附睾炎、睾丸炎:发病急,初起时阴囊或睾丸有牵引痛,进行性加重,且向腹股沟处扩散。

常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至40°C。

检查可见附睾、睾丸肿大压痛,病情严重时可触及肿大的精索及腹股沟淋巴结。

病变晚期可引起附睾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和输精管闭锁,导致不育。

1.2.2.1.2 淋菌性前列腺炎:表现为发热、尿痛、尿频、尿急,有排尿不尽感和会阴胀痛,前列腺肛检有明显压痛和肿大。

前列腺分泌物中有大量脓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

1.2.2.1.3 其它合并症:还可并发尿道旁腺炎、尿道周围脓肿、海绵体炎、淋菌性阴茎头炎或阴茎头包皮炎、尿道狭窄等。

淋病的诊断与鉴别

淋病的诊断与鉴别

淋病的诊断与鉴别引言淋病(也称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淋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常见,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淋病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淋病的临床症状各异,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男性淋病和女性淋病。

男性淋病主要表现为尿道炎症状,包括尿道口瘙痒、尿道口红肿、尿道口分泌物增多等。

患者还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女性淋病病症状相对不明显,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小腹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起盆腔炎等并发症。

实验室诊断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涂片法、培养法和核酸检测法。

涂片法涂片法是淋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患者的尿道、宫颈或肛门等部位采集分泌物,并在载玻片上制作涂片,然后用染色剂染色,最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淋病双球菌。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捷,可以快速得出初步结果。

然而,涂片法的敏感性较低,可能会漏诊一些轻微感染的病例。

培养法培养法是确诊淋病的金标准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患者的分泌物样本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是否出现淋病双球菌的生长可以确诊。

培养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然而,培养法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通常需要2至7天,这限制了其在紧急诊断中的应用。

核酸检测法核酸检测法是目前诊断淋病最敏感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核酸杂交等技术,直接检测淋病双球菌的核酸序列。

核酸检测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可以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

然而,该方法的缺点是设备和试剂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因此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可能无法广泛应用。

鉴别诊断淋病的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和尿路感染等疾病的症状类似,因此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主要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巴贝虫感染、滴虫感染、尿路感染和膀胱癌等。

淋病的诊断

淋病的诊断

淋病的诊断引言淋病(gonorrhea)是一种由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引起的性传播感染疾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通过婴儿出生时感染母亲而传播。

淋病患者多数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和传播给其他人。

因此,及早确诊淋病对于预防传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临床表现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患者可能无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而有症状的患者通常在感染后2-10天内出现以下症状:1.尿道症状:男性患者通常出现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刺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2.阴道症状:女性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和盆腔疼痛等症状。

3.直肠症状:淋病感染也可引起直肠不适、直肠出血和直肠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4.喉部感染:口腔性行为可导致淋病的喉部感染,出现喉咙痛和淋病性咽喉炎等症状。

有些症状与其他性传播感染疾病相似,因此,只依靠临床症状不能确认淋病的诊断。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确诊淋病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1.尿液分析:尿液中可检测淋球菌DNA,通过尿液检测可用于男性和女性尿道感染的诊断。

2.分泌物检测:将患者分泌物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

培养结果可以确认淋球菌感染,而PCR检测则可以检测淋球菌的核酸,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测定来确认淋球菌感染。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从患者直接采集分泌物样本的情况,例如咽部淋病的诊断。

分型与特征淋病根据感染部位可以分为泌尿生殖道淋病和肛门直肠淋病。

1.泌尿生殖道淋病:包括尿道淋病、宫颈淋病和阴道淋病。

尿道淋病是最常见的淋病表现形式,男性尿道淋病多数有症状,女性尿道淋病则常常无症状。

2.肛门直肠淋病:主要通过肛门或直肠性行为传播。

肛门淋病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病程较长时可出现肛门瘙痒、便血和直肠痛等症状。

淋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性传播感染疾病有时比较相似,因此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1.尿道炎: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道炎与尿道淋病症状相似。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及质控结果分析.ppt [兼容模式]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及质控结果分析.ppt [兼容模式]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戴秀芹n淋病是我国性病的主要病种,被列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n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泌尿生殖道的化脓性感染,如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宫颈炎等。

临床上也有部分病人呈现无症状或症状轻,尤其是女性患者,如不及时处理,感染上行将导致严重后果,如终身不孕等。

n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简称为淋球菌,好侵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柱状上皮细胞。

n淋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显微镜检查法和培养法。

n取材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其病原学的检测。

n男性病人取材分泌物明显:须挤出新鲜的脓液,用无菌拭子蘸取即可。

分泌物不明显:待病人排尿1~2小时后,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2cm~4cm,转动并停留数秒。

n女性病人取材分泌物较多:用第1根无菌拭子擦去宫颈口分泌物,第2根无菌拭子插入宫颈口1cm~1.5cm转动并停留数秒。

无分泌物:可直接用无菌拭子插入宫颈口1cm~1.5cm转动并停留数秒。

注意事项n采样准备时:宜用生理盐水,忌用消毒剂或润滑剂。

n采样时:宜用藻蛋白钙盐纤维或人造纤维拭子,忌用棉拭子。

n采样完:宜立即接种并保温,忌放冰箱。

标本的运送n淋球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不耐干燥。

n为保证培养成功,标本采集后,需立即接种淋球菌分离培养基。

n如不能立即接种,需采用非营养运送培养基,于1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接种。

n操作步骤n涂片n固定n注意事项n轻轻滚动、厚薄适宜n自然干燥、待干固定n染色n镜检n脱色适宜、避免过度n先低倍、再油镜n右图为革兰染色n油镜视野下观察n见到多形核白细-胞内G双球菌n主要见于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n结果报告n阳性:见到细胞内G-双球菌n临床意义n用于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初n可疑:见到细胞外G-双球菌n阴性:未见G-双球菌步诊断。

n见于病程较长的淋病病人,需做培养并进一步鉴定。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n操作步骤n接种n培养n注意事项n培养基培养基的选择、室温平衡、分区划线n培养的条件温度、CO2及湿度淋球菌的分离培养n淋球菌初步鉴定试验n菌落形态n氧化酶试验n革兰染色n淋球菌确证试验n糖发酵n荧光抗体----初步鉴定试验n结果观察n菌落形态:培养24~36小时,细小、光滑、湿润、凸起、半透明或灰白色、有粘性。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课件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课件
幼女 采集阴道分泌物;
新生儿眼炎患者 采集眼结膜分泌物,对其母亲采集宫颈、尿道及直肠标本。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取材方法
尿道 男性患者
有症状患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用取样拭子蘸取脓 液作涂片或培养。对挤压后无明显分泌物时,采用男 用取材拭子插入尿道 2~3cm,稍用力转动,保留5-10 秒再取出, 以采集到粘膜上皮细胞。 女性患者
染色镜检 结果观察
观察要点
• 细胞类型 • 病原体染色特性、形状、位置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结果报告
实验室检查—涂片革兰染色
临床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取决于标本的类型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分泌物标本,其敏感性及特 异性可高达95%~99%,具有诊断价值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取材方法
其他标本 直肠拭子 将取样拭子插入肛门2~3cm,从紧靠肛环边 的隐窝中取材。避免接触粪便。 阴道拭子 青春期前女孩可采集阴道标本。将取样拭子 置于阴道后穹窿10~15秒,采集阴道分泌物。 咽拭子 从咽后壁或扁桃体隐窝取材 眼结膜拭子 翻开下睑取材 尿液 清晨首次尿或禁尿后2小时,取前段尿10-20ml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
培训主要内容
培训目标
• 标本采集与运送
• 常用检测方法
• 《卫生行业标准WS2682019》增减内容
• 为工作的规范性提供依据
什么是淋病?
由淋球菌感染泌尿生殖系统、肛门直肠、 咽部等 所致的,以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性传播 疾病
传染病分类:按照传染病法的划定属于乙类传染 病。淋病作为法定报告病例,是我国目前重点防 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现状
2019版 诊断标准

淋病实验室诊断

淋病实验室诊断
采集眼结膜分泌物
标本的运送
淋球菌的抵抗力弱,对热敏感,不耐干燥。 取材后标本若不能立即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上, 需采用运送系统。置于非营养性运送培养基中 的标本应在1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接种于选择 培养基,分离阳性率可达90%以上。超过12小时 则分离阳性率下降。
2、显微镜检查
1.染色涂片的制备: 涂片方法
件,标本中 要求为活菌
3、淋球菌培养鉴定
培养法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对女性淋病、直肠、咽部的确诊应做淋球菌培养 培养的敏感性81~100%。 培养的优点有:
— 特异性极高(100%); — 可发现无症状淋球菌感染患者; — 可用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 — 可用于治疗后的判愈试验。
3、淋球菌培养鉴定
1、培养基 淋球菌对营养要求较复杂,培养基中应含有动物蛋
培养 24 小时后的淋球菌菌落
淋球菌培养-观察结果
淋球菌培养-淋球菌的初步鉴定
初步鉴定淋球菌的主要依据 菌落特征 氧化酶试验 革兰染色
淋球菌氧化酶阳性
淋球菌培养-淋球菌的确证试验
来自泌尿生殖道符合初步鉴定标准的分离株,一 般可诊断为淋球菌,准确性达98%。
对于菌落形态不典型的分离株,来自咽部、眼睛、 或其他泌尿生殖道外部位的分离株,来自低危人 群(如儿童)的分离株,以及涉及医疗法律案例 的分离株,应作确证试验。
液氮 长期 冻干 长期
三、淋病实验室诊断策略
分泌物
分泌物涂片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阴性 细胞内双球菌
男性确诊 女性(其它样本)
未见革兰氏阴性 细胞内双球菌
分泌物培养
初步诊断:菌落形态、阴性双球菌 氧化酶阳性,
确证诊断:糖发酵
淋球菌培养小结

淋病实验室诊断

淋病实验室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淋球菌抗生素敏感性判断标准
抗生素
敏感
中敏
青霉素
≤0.03 0.06-0.5
四环素
壮观霉素 ≤32
头孢三嗪 ≤0.03 0.06-0.5
环丙沙星 ≤0.03 0.06-0.5
*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
耐药 ≥1 ≥64* ≥64 ≥1 ≥1
(3)B内酰胺酶测定。
1,纸片酸度法: 试剂:青霉素+溴甲酚紫+ PBS
培养物要纯,应分离,纯化。 新鲜菌,否则假阳性。
Identification of Neisseria genus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
常见耐瑟氏菌糖发酵鉴别表
葡萄糖
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

脑膜炎球菌 +
干燥球菌 +
I型黄色球菌 +
II型黄色球菌 +
III型黄色球菌 +
粘膜球菌 +
卡它球菌 -
麦芽糖 - + + + +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7/282 021/7/2 82021/7/28202 1/7/28
Smear and inoculation
4,初步鉴定:
• 菌落形态 菌落形态差别较大
24h培养:细小、圆、凸、光、湿润、半透明、灰白色。 48h培养:菌落增大、表面变粗、边缘皱褶,
4 5-10%淋球菌万古酶素敏感.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7 /28202 1/7/28 Wednes day , July 28,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7/2 82021/7/28202 1/7/287 /28/202 1 11:27:01 PM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
淋病的实验室诊断
概况
• 淋病(gonorrhea)是指由淋病奈瑟氏菌引起的泌尿
生殖器化脓性感染,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 主要引起的疾病有:尿道炎、宫颈炎。 • 泌尿生殖器其它部位:附睾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
和盆腔炎等 • 全身其它部位(播散性淋病):淋球菌性关节炎、腱
鞘炎、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合并症。 • ※淋菌性咽炎、淋菌性直肠炎和淋球性眼炎、淋菌性
• 用5支70mm×10mm小试管,在1管 ~ 4管中分别加入20%经过滤灭菌的 葡 萄 糖 、 麦 芽 糖 、 蔗 糖 和 乳 糖 溶 液 各 0.05ml 。 第 5 管 不 加 糖 ( 对 照 管)。
• 每管加0.1ml BSS。 • 每管加0.05ml菌悬液,充分混匀。在37℃水浴箱中卵育4小时,观察
纸片扩散法注意事项
• 每类药品选一种为代表 • ※——菌悬液制备:一定18~24小时菌苔 • ——贴纸片的时间:菌液涂布后放置3~5分
钟,30分钟内一定要贴完 • ※——药物纸片的贮存
淋球菌抑菌圈直径判断标准(NCCLS)
药物 含量
青霉素 10IU 头孢曲松 30ug 壮观霉素 100ug 四环素 30ug 环丙沙星 50ug 氟哌酸 5ug
纸片扩散法
• —原理 • ——方法 • ——结果 • ——临床意义 • ——注意事项
纸片扩散法原理
• 将含药纸片贴到涂有淋球菌的培养基上, 药物即扩散到琼脂中。如果淋球菌对此药 敏感,则生长被抑制,在纸片周围形成一 个透明的抑菌圈。琼脂中药物浓度与纸片 距离成反比,距纸片越远药物浓度越小。 因而,可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判定细菌对该 药的敏感、中介、耐药
过氧化氢酶试验
• ——原理:淋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酶。该 酶能使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 出现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