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诊疗指南(2014)
淋病患者的诊疗技术

淋病患者的诊疗技术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通过性交传染。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原菌为淋病双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成对排列。
侵袭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柱状上皮细胞而发病。
淋球菌喜潮湿,怕干燥,不耐热,适宜生长温度为35〜36C,离体后在完全干燥环境下1〜2h死亡,一般消毒剂或肥皂液均能使其迅速死亡。
二、传播途径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
淋病主要通过不洁性交传染,少数患者可通过污染的衣裤、毛巾、坐便器等间接感染;患淋病孕妇经产道分娩可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IOd,平均3〜5d。
临床上通常分为单纯性淋病、有并发症淋病、播散性淋病三种。
(一)单纯性淋病1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此种症状最常见。
初期尿道口红肿,自觉轻微刺痛,有少量稀薄透明黏液。
24h后出现化脓性前尿道炎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有深黄色或黄绿色黏稠脓性分泌物。
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
2.女性淋菌性宫颈炎子宫颈是女性淋病的原发部位,60%患者可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增多,外阴和阴道内刺痒及烧灼感,偶有下腹部坠痛、隐痛及腰痛;宫颈检查可见宫颈红肿、糜烂,大量黏稠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有宫颈触痛。
3.女性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烧灼感、尿道口充血、排出脓性分泌物。
4.幼女淋病由于阴道上皮发育不健全,幼女可表现为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阴道、外阴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多数为接触淋病患者的脓性分泌物或受污染物品而感染。
5.淋菌性肛门直肠炎主要见于男性同性恋者或有肛交史者。
肛门瘙痒、灼热感,无痛性黏液样脓性分泌物或少量出血。
6.淋菌性咽炎主要见于口交者,可表现为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
7.淋菌性结膜炎多见于新生儿,患淋病孕妇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引起。
多在出生后2〜5d发病,一般为双侧,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有大量黄白色黏稠脓性分泌物溢出。
(二)有并发症淋病1男性并发症淋病(1)淋菌性前列腺炎:表现为发热、寒战、会阴坠胀、疼痛不适及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前列腺肿胀、压痛。
淋病诊疗方案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急性淋病(男性)
皮肤性病学(第9版)
2.淋病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
男性 女性
细胞的表面进行繁殖,并沿生殖道上行。 经柱状上皮细胞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繁殖,导致细胞溶解破裂;淋球菌
还可从黏膜细胞间隙进入黏膜下层使之坏死。 淋球菌内毒素及外膜脂多糖与补体结合后产生化学毒素,能诱导中性粒
细胞聚集和吞噬,引起局部急性炎症。 如治疗不及时淋球菌可进入尿道腺体和隐窝,成为慢性病灶。
多为单侧,可有发热、阴囊红肿、疼痛 同侧腹股沟和下腹部有反射性抽痛,尿液常浑浊
包括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及 破裂后所致的盆腔脓肿、腹膜炎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3.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 少见,占淋病患者的1%~3%。 ➢ 可发生菌血症,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常在四肢关节附近出现
皮损,表现为瘀斑基础上脓疱、血疱和坏死,散在分布,数目常不多。 ➢ 还可发生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胸膜炎、肝周炎及肺炎等 ➢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液、关节液、皮损等处淋球菌培养为阳性结果。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与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儿的母亲 有淋病史等) 2.典型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结果 淋病奈瑟菌检测培养、核酸扩增试验(NAAT)。 (二)鉴别诊断 1.非淋菌性尿道炎 2.念珠菌性阴道炎 3.滴虫性阴道炎
中国CDC-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

为 案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d,肌内注射,连续20 射;第3天20万u,每日2次肌内注射;自第4天起按下列方 天10万U,1次肌内注射;第2天lO万u,每日2次肌内注 免发生吉海反应,造成病情加剧或死亡。水剂青霉素G,第1 衰竭,待心功能可代偿时,注射青霉素,需从小剂量开始以避 虫堡廛魃挝盘查!Q!垒生§旦筮垒!鲞筮』翅£丛!』坠!婴!!!!,丛型2Q!垒,y!!:垒2,盟!:§ 8 1 (4)神经梅毒、眼梅毒推荐方案:水剂青霉素G 功能不全者禁用)。 d(肝、肾 mg,每日2次,连 对青霉素过敏者用以下药物:多西环素100 青霉素240万u,分为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4 2 ( d mg,每日4次,连服30 d;或盐酸四环素500 2次,连服30 mg,每日 d。对青霉素过敏者用以下药物:多西环素100 14 g,每日1次静脉给药,连续10— 3次。替代方案:头孢曲松2 240万U,每周1次肌内注射,共 必要时,继以苄星青霉素G d。 4次,共10~14 g,每Et 注射,同时I=1服丙磺舒,每次0.5 肌内注射,共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240万U/d,1次肌内 240万u,每周1次 d。必要时,继以苄星青霉素G 续10~14 淋 病 淋 行治疗;⑤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定期随访。 除神经梅毒,若不能实现,则建议用神经梅毒治疗方案来进 毒仍不明确,对一期、二期及隐性梅毒建议检查脑脊液以排 毒;④梅毒患者合并HIV感染是否要加大剂量或疗程治疗梅 并HIV感染者,应考虑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排除神经梅 疫荧光染色或银染色找梅毒螺旋体;③所有梅毒患者,凡合 367 规的梅毒血清学检查无法确定诊断时,可取皮损活检,作免 应作梅毒血清学筛查;所有梅毒患者应作HIV抗体筛查;②常 (8)梅毒患者合并HIV感染的处理:①所有HIV感染者 血清学随访。在停止哺乳后,要用多西环素复治。 d。红霉素治疗梅毒的疗效差,在治疗后应加强临床和 服30 d;晚期梅毒和不明病期梅毒连 每日4次,早期梅毒连服15 mg, 用四环素类药物,可试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替代:红霉素500 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过敏者,由于妊娠期和哺乳期不能应 娠早3个月和妊娠末3个月各进行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 试验,观察有无复发及再感染。推荐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在妊 素、多西环素,治疗后每月作一次定量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 应梅毒分期治疗。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患者相同,但禁用四环 (7)妊娠期梅毒:在妊娠期新确诊患梅毒的孕妇应按相 d。<8岁儿童禁用四环素。 肌内注射,连续10~14 mg,每日1次, 无过敏者在严密观察下可选择:头孢曲松250 注射。替代方案:对青霉素过敏者,既往用过头孢类抗生素而 量)。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U/kg,1次分两侧臀肌 (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用量,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 d为1个疗程 青霉素G,每日5万U/kg,肌内注射,连续10 d,或普鲁卡因 15万u・kg’1・d一,分次静脉滴注,连续10一14 (6)晚期胎传梅毒(>2岁)推荐方案:水剂青霉素G, 者,尚无使用其他治疗方案有效的证据,可试用红霉素治疗。 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对青霉素过敏 者:苄星青霉素G,5万U,'kg,1次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如无 d。脑脊液正常 5万u・kg。1・d~,肌内注射,每日1次,10一14 d。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8小时1次,直至总疗程10~14 生儿,以每次5万U/k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以后每 d以内的新 剂青霉素G,10万~15万u・kg-1・d~,出生后7 (5)早期胎传梅毒(<2岁)推荐方案:脑脊液异常者:水 抽痛。检查可见一侧阴囊肿大,阴囊皮肤水肿、发红、发热,触 为单侧,附睾肿大、疼痛明显,同侧腹股沟和下腹部有反射性 (2)有并发症淋病:①男性有并发症淋病:a.附睾炎:常 分泌物。 物。检查可见外阴、阴道、尿道口红肿,阴道及尿道口有脓性 幼女表现为外阴阴道炎,有尿痛、尿频、尿急,阴道脓性分泌 查可见包皮红肿、龟头和尿道口潮红,有尿道脓性分泌物;b. 儿童多发生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有尿痛和尿道分泌物。检 轻度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伴瘙痒;③儿童淋病:a.男性 局部疼痛明显,可伴全身症状和发热;d.肛周炎:肛周潮红、 部位局限性隆起,红、肿、热、痛。可形成脓肿,触及有波动感, 尿道后有脓性分泌物;c.前庭大腺炎:通常为单侧性,大阴唇 尿频或血尿,尿道口充血,有触痛及少量脓性分泌物,或挤压 脓性分泌物,可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b.尿道炎:尿痛、尿急、 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子宫颈充血、红肿,子宫颈口有黏液 无明显症状。常因病情隐匿而难以确定潜伏期。a.宫颈炎:阴 甚至发生并发症;②女性无并发症淋病:约50%女性感染者 状基本消失,但并未痊愈,可继续向后尿道或上生殖道扩散, d症状逐渐减轻,1个月后症 即使未经治疗,一般在10—14 阴部坠胀,夜间有痛性阴茎勃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见尿道瘘管和窦道。少数患者可出现后尿道炎,尿频明显,会 烂,
淋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淋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淋病概述淋病(gonorrhea)又称淋球菌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常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女性多为宫颈炎,男性多为急性尿道炎,也可导致眼、咽、直肠的感染。
淋病的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多数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若延误病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导致不孕不育、尿道狭窄、宫外孕等。
英文名称:gonorrhea其它名称:淋球菌病相关中医疾病:淋证、淋浊、毒淋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尿痛、尿频。
尿痛、阴道或尿道口异常分泌物主要病因:由于机体感染了淋病奈瑟菌检查项目:体格检查、淋病奈瑟菌培养、核酸试验、分泌物涂片检查重要提醒: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病程迁延,引起多种并发症或发展为播散性淋病,导致不育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炎、尿道狭窄或失明,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1、单纯型淋病(1)男性淋病: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慢性淋菌性尿道炎。
(2)女性淋病: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慢性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
(3)妊娠期淋病。
(4)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
2、有合并症型淋病(1)男性淋病的合并症:淋菌性前列腺炎和精囊腺炎、淋菌性附睾炎与尿道球腺炎、淋菌性包皮龟头炎、腺性尿道炎、潴留囊肿、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包皮腺脓肿。
(2)女性淋病及其合并症:淋菌性前庭大腺炎、淋菌性尿道旁腺炎、淋菌性肛周炎、淋菌性盆腔炎性疾病。
(3)泌尿生殖器外型淋病:淋菌性眼炎、淋菌性咽炎、淋菌性直肠炎、淋菌性肝周炎。
(4)播散型淋病:淋菌性皮炎、淋菌性关节炎、滑膜炎和腱鞘炎、淋菌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5)淋病后综合征。
二、淋病的发病特点三、淋病的病因病因总述:淋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感染淋病奈瑟菌所致,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与淋病患者发生性行为,或接触到带菌衣物、检查器械等,均能被传染。
淋病的治疗指南

淋病的治疗指南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淋病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脓或宫颈口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
或有淋菌性结膜炎、直肠炎、咽炎等表现,或有播散性淋病症状。
求医网温馨提示您:患者应早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在日常做好清洁工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淋病的治疗指南一、诊断依据(1)患者有不安全性行为,或有性伴感染史,或有与淋病病人密切接触史。
儿童患者可有性虐待史,新生儿患者母亲有淋病史。
(2)男性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女性单纯性淋菌性宫颈炎表现为脓性白带、宫颈红肿、宫颈口粘液脓性分泌物,亦可无明显临床表现。
(3)淋球菌可感染其他部位,引起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肛门直肠炎和淋菌性咽炎。
(4)淋病因治疗不当等因素,可引起并发症出现,男性可有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有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5)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播散性淋病,由淋菌性菌血症引起,可有瘀点、脓疱性的肢端皮损、关节痛、腱鞘炎或化脓性关节炎,还可合并肝周围炎,较少有心内膜炎和脑膜炎。
(6)尿道口、宫颈分泌物或其他患病部位分泌物做淋球菌涂片和培养,结果为阳性。
二.治疗方案选择(1)抗生素治疗(2)对症治疗等三、传染途径1、通过性接触传染成人特别是男性淋病99%-100%属于性交传染。
传播速度快,而且感染率很高,感染后3-5天即可发病。
感染人群中以青壮年为主。
目前,我国以暗娼为主要传染源。
调查资料表明,在淋病患者中男女一次性交感染率为22%-35%;男女双方感染率是男性易于传染给女性。
2、非性接触传染此种情况较少,主要是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特别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
淋病诊疗指南(2014)

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5):365-372.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5.022淋病淋病(gonorrhea)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化脓性炎症。
男性最常见的表现是尿道炎,而女性则为宫颈炎。
局部并发症在男性主要有附睾炎和前列腺炎,在女性主要有子宫内膜炎和盆腔炎。
咽部、直肠和眼结膜亦可为原发性感染部位。
淋球菌经血行播散可导致播散性淋球菌感染(DGI),但临床上罕见。
一、诊断[1-2]1.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感染史,有与淋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儿童有受性虐待史,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
2. 临床表现:(1)无并发症淋病:①男性无并发症淋病:淋菌性尿道炎为男性最常见的表现,约10%感染者无症状。
潜伏期为2 ~10 d,常为3 ~5 d。
患者常有尿痛、尿道刺痒或尿急、尿频。
患者尿道分泌物开始为黏液性、量较少,数日后出现大量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
尿道口潮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包皮龟头炎,表现为龟头、包皮内板红肿,有渗出物或糜烂,包皮水肿,可并发包皮嵌顿;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
偶见尿道瘘管和窦道。
少数患者可出现后尿道炎,尿频明显,会阴部坠胀,夜间有痛性阴茎勃起。
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即使未经治疗,一般在10 ~14 d症状逐渐减轻,1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但并未痊愈,可继续向后尿道或上生殖道扩散,甚至发生并发症;②女性无并发症淋病:约50%女性感染者无明显症状。
常因病情隐匿而难以确定潜伏期。
a. 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子宫颈充血、红肿,子宫颈口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可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b. 尿道炎:尿痛、尿急、尿频或血尿,尿道口充血,有触痛及少量脓性分泌物,或挤压尿道后有脓性分泌物;c. 前庭大腺炎:通常为单侧性,大阴唇部位局限性隆起,红、肿、热、痛。
淋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淋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淋病简介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感染病。
该细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淋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性伴侣经常变化的人群中。
淋病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在早期病例中,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淋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盆腔炎、输卵管堵塞、生殖器官纤维化等。
淋病的治疗原则淋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对患者的性伴侣进行有效的治疗。
以下是淋病治疗的原则:1.早期发现和诊断:淋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及时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
一旦怀疑感染淋球菌,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排尿前尿道分泌物培养。
2.早期治疗:淋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
早期接受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3.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病理类型和耐药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应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肝、肾功能状况,以对应用抗生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4.联合治疗:对于复杂病例或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5.计划性治疗:多数情况下,淋病可以通过短期内的治疗来彻底根除。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或维持性治疗来防止复发。
6.性伴侣治疗:淋病是一种性传播感染病,因此,治疗期间必须通知和治疗患者的性伴侣,以防止病情传播。
淋病的治疗方法淋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单剂口服治疗•咪达唑仑:1g口服一次,仅提供紧急避孕和性传播感染预防,不适用于已存在淋病感染的患者。
单剂注射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钠盐或青霉素G结晶性钠。
青霉素G 钠盐125mg肌肉注射或青霉素G结晶性钠2.4MU肌肉注射,均为一次性剂量。
双重疗法•强力霉素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强力霉素500mg肌肉注射加头孢菌素500mg口服,或强力霉素3g口服加头孢菌素500mg肌肉注射,分两次服用。
复杂病例治疗•联合治疗:在耐药性较高或存在继发感染的复杂病例中,可能需要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淋病的诊断和治疗

淋病的诊断和治疗一、前言淋病是一种通过性交传播的性病。
感染淋病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生殖器部位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淋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淋病的诊断淋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两种方式进行。
(一)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淋病最可信的诊断方式之一。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1.涂片检查涂片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分泌物中是否存在淋病菌来进行的。
涂片检查的适用对象是有症状的患者,且涂片检查需要在患者用抗生素之前进行。
2.培养淋病菌只能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培养也是诊断淋病的可靠方式之一。
培养的方式可以是单次培养,也可以使用细胞培养。
3.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淋病诊断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来检测淋病菌DNA的存在。
(二)临床症状淋病的临床症状往往与其他性病相似,因此仅凭临床症状难以确定是否确诊淋病。
但是,患者出现尿道分泌物、尿道口糜烂、尿道灼热等症状时,应该考虑淋病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有性行为历史的情况下。
三、淋病的治疗淋病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药物治疗治疗淋病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抗生素。
对于淋病感染的初次感染者,一次口服抗生素治疗就可以有效地摆脱淋病细菌,此时以青霉素、头孢曲松或阿奇霉素等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对于复发性淋病感染者,建议使用更为强效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疗效更为显著。
(二)治疗时间治疗时间视个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至少治疗7天,根据不同药物和病情考虑是否采用长效制霉素等方案。
(三)防止交叉感染淋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内裤等,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的性接触。
(四)定期复查淋病感染者治疗期间,应该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确保疾病能够得到彻底治愈。
多次复查后病情恢复正常后,建议定期复查,以防治疗后遗症。
四、结论淋病是一种常见的性病,患病后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产生疼痛、炎症、不孕症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应尽早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5):365-372.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5.022淋病淋病(gonorrhea)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化脓性炎症。
男性最常见的表现是尿道炎,而女性则为宫颈炎。
局部并发症在男性主要有附睾炎和前列腺炎,在女性主要有子宫内膜炎和盆腔炎。
咽部、直肠和眼结膜亦可为原发性感染部位。
淋球菌经血行播散可导致播散性淋球菌感染(DGI),但临床上罕见。
一、诊断[1-2]1.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感染史,有与淋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儿童有受性虐待史,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
2. 临床表现:(1)无并发症淋病:①男性无并发症淋病:淋菌性尿道炎为男性最常见的表现,约10%感染者无症状。
潜伏期为2 ~10 d,常为3 ~5 d。
患者常有尿痛、尿道刺痒或尿急、尿频。
患者尿道分泌物开始为黏液性、量较少,数日后出现大量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
尿道口潮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包皮龟头炎,表现为龟头、包皮内板红肿,有渗出物或糜烂,包皮水肿,可并发包皮嵌顿;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
偶见尿道瘘管和窦道。
少数患者可出现后尿道炎,尿频明显,会阴部坠胀,夜间有痛性阴茎勃起。
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即使未经治疗,一般在10 ~14 d症状逐渐减轻,1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但并未痊愈,可继续向后尿道或上生殖道扩散,甚至发生并发症;②女性无并发症淋病:约50%女性感染者无明显症状。
常因病情隐匿而难以确定潜伏期。
a. 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子宫颈充血、红肿,子宫颈口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可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b. 尿道炎:尿痛、尿急、尿频或血尿,尿道口充血,有触痛及少量脓性分泌物,或挤压尿道后有脓性分泌物;c. 前庭大腺炎:通常为单侧性,大阴唇部位局限性隆起,红、肿、热、痛。
可形成脓肿,触及有波动感,局部疼痛明显,可伴全身症状和发热;d. 肛周炎:肛周潮红、轻度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伴瘙痒;③儿童淋病:a. 男性儿童多发生尿道炎和包皮龟头炎,有尿痛和尿道分泌物。
检查可见包皮红肿、龟头和尿道口潮红,有尿道脓性分泌物;b. 幼女表现为外阴阴道炎,有尿痛、尿频、尿急,阴道脓性分泌物。
检查可见外阴、阴道、尿道口红肿,阴道及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2)有并发症淋病: ①男性有并发症淋病:a. 附睾炎:常为单侧,附睾肿大、疼痛明显,同侧腹股沟和下腹部有反射性抽痛。
检查可见一侧阴囊肿大,阴囊皮肤水肿、发红、发热,触诊附睾肿大、触痛明显,尿道口可见脓性分泌物;b. 精囊炎:急性期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终末血尿,血精,下腹疼痛。
直肠检查可触及肿大的精囊并有剧烈的触痛;c. 前列腺炎:急性期有畏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终末血尿或尿道脓性分泌物,会阴部或耻骨上区坠胀不适感,直肠胀满、排便感。
直肠检查示前列腺肿大,有触痛。
重者可并发急性尿潴留、前列腺脓肿等;d. 系带旁腺(Tyson腺)或尿道旁腺炎和脓肿:少见(< 1%),系带的一侧或两侧疼痛性肿胀,脓液通过腺管排出;e. 尿道球腺(Cowper腺)炎和脓肿:少见,会阴部跳痛、排便痛、急性尿潴留,直肠指检扪及有触痛的肿块;f. 尿道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罕见,脓肿侧疼痛、肿胀,破裂产生瘘管。
体检可扪及有触痛的波动性肿块。
常见于舟状窝和球部;g. 尿道狭窄:少见,因尿道周围蜂窝织炎、脓肿或瘘管形成而致尿道狭窄。
出现尿路梗塞(排尿无力、困难、淋漓不尽)和尿频、尿潴留等;②女性有并发症淋病:淋菌性子宫颈炎上行感染可导致淋菌性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以及肝周炎等。
淋菌性盆腔炎可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不良后果。
a. 盆腔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 38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下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
腹部和盆腔检查可有下腹部压痛、宫颈举痛、附件压痛或触及包块,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b.肝周炎:表现为上腹部突发性疼痛,深呼吸和咳嗽时疼痛加剧,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触诊时右上腹有明显压痛,X线胸透可见右侧有少量胸腔积液。
(3)其他部位淋病:①眼结膜炎:常为急性化脓性结膜炎,于感染后2 ~21 d出现症状。
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常为双侧,成人可单侧或双侧。
眼结膜充血、水肿,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巩膜有片状充血性红斑;角膜混浊,呈雾状,重者可发生角膜溃疡或穿孔;②咽炎:见于有口交行为者。
90%以上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咽干、咽部不适、灼热或疼痛感。
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③直肠炎:主要见于有肛交行为者,女性可由阴道分泌物污染引起。
通常无明显症状,轻者可有肛门瘙痒和烧灼感,肛门口有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或少量直肠出血。
重者有明显的直肠炎症状,包括直肠疼痛、里急后重、脓血便。
检查可见肛管和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4)播散性淋病: 临床罕见。
①成人播散性淋病:患者常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
最常见的是关节炎-皮炎综合征,肢端部位有出血性或脓疱性皮疹,手指、腕和踝部小关节常受累,出现关节痛、腱鞘炎或化脓性关节炎。
少数患者可发生淋菌性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等;②新生儿播散性淋病:少见,可发生淋菌性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等。
3. 实验室检查:①显微镜检查:取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多形核细胞内见革兰阴性双球菌为阳性。
适用于男性无合并症淋病的诊断,不推荐用于咽部、直肠和女性宫颈感染的诊断;②淋球菌培养:为淋病的确诊试验。
适用于男、女性及所有临床标本的淋球菌检查;③核酸检测:用PCR等技术检测各类临床标本中淋球菌核酸阳性。
核酸检测应在通过相关机构认定的实验室开展。
4. 诊断分类: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①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以及临床表现中任何一项者;②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实验室检查中任何一项者。
二、处理[1-4](一)一般原则:应遵循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应进行随访;性伴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告知患者在其本人和性伴完成治疗前禁止性行为。
注意多重病原体感染,一般应同时用抗沙眼衣原体的药物或常规检测有无沙眼衣原体感染,也应作梅毒血清学检测以及HIV咨询与检测。
(二)治疗方案:1.无并发症淋病[5-9]:①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直肠炎推荐方案:头孢曲松250 mg,单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2 g(宫颈炎4 g),单次肌内注射;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替代方案:头孢噻肟1 g,单次肌内注射;或其他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已证明其疗效较好,亦可选作替代药物。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②儿童淋病:体重> 45 kg者按成人方案治疗,体重< 45 kg者按以下方案治疗。
推荐方案:头孢曲松25 ~ 50 mg/kg(最大不超过成人剂量),单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40 mg/kg(最大剂量2 g),单次肌内注射。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2.有并发症淋病:(1)淋菌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推荐方案:头孢曲松250 mg,每日1次肌内注射,共10 d;或大观霉素2 g,每日1次肌内注射,共10 d。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替代方案:头孢噻肟1 g,每日1次肌内注射,共10 d。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2)淋菌性盆腔炎门诊治疗方案:头孢曲松250 mg,每日1次肌内注射,共10 d;加口服多西环素100 mg,每日2次,共14 d;加口服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共14 d。
住院治疗推荐方案A:头孢替坦2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或头孢西丁2 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加多西环素100 mg,静脉滴注或口服,每12小时1次。
注意: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多西环素尽可能口服。
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头孢替坦或头孢西丁的治疗不应< 1周。
对治疗72 h内临床症状改善者,在治疗1周时酌情考虑停止肠道外治疗,并继以口服多西环素100 mg,每日2次,加口服甲硝唑500 mg,每日2次,总疗程14 d。
住院治疗推荐方案B:克林霉素900 m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加庆大霉素负荷量(2 mg/kg),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随后给予维持量(1.5 mg/kg),每8小时1次,也可每日1次给药。
注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24 h可停止肠道外治疗,继以口服多西环素100 mg,每日2次;或克林霉素450 mg,每日4次,连续14 d为1个疗程。
多西环素静脉给药疼痛明显,与口服途径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性;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
妊娠头3个月内应避免使用甲硝唑。
3.其他部位淋病:(1)淋菌性眼结膜炎推荐方案:新生儿:头孢曲松25 ~50 mg/kg(总量不超过125 m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3 d。
儿童:体重> 45 kg者按成人方案治疗,体重< 45 kg 的儿童:头孢曲松50 mg/kg(最大剂量1 g),单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头孢曲松1 g,单次肌内注射。
或大观霉素2 g,每日1次肌内注射,共3 d。
应同时应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冲洗眼部,每小时1次。
新生儿不宜应用大观霉素。
新生儿的母亲应进行检查,如患有淋病,同时治疗。
新生儿应住院治疗,并检查有无播散性感染。
(2)淋菌性咽炎推荐方案:头孢曲松250 mg,单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1 g,单次肌内注射。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注意:因大观霉素对淋菌性咽炎的疗效欠佳,不推荐使用。
4.播散性淋病:(1)新生儿播散性淋病推荐方案:头孢曲松25 ~50 mg·kg-1·d-1,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共7 ~ 10 d;如有脑膜炎疗程为14 d。
(2)儿童播散性淋病:体重> 45 kg者按成人方案治疗,体重< 45 kg的儿童按如下方案治疗。
推荐方案:淋菌性关节炎:头孢曲松50 mg/kg,每日1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共7 ~ 10 d;脑膜炎或心内膜炎:头孢曲松25 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脑膜炎),或28 d(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