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诊疗指南
梅毒诊疗指南(2014版)

梅毒诊疗指南(2014版)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菌属细菌引起的性病,该病可以影响全身,从而导致多个器官和组织的损害。
因此,制定梅毒诊疗指南,对于及早诊断和治疗梅毒,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诊断1、病史及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感染性病的史,尤其是是否有不安全性行为史。
检查患者的生殖器、粘膜、皮肤、淋巴结等部位,注意观察包括病变的数量、分布、性质和形态等。
2、实验室检查:采用暗视野显微镜直接检查患者的患部分泌物,或采用血清学检测如Wassermann试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血清试验(FTA-ABS)等。
3、影像学检查:根据梅毒病程,采用放射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发现亚急性病变时可以做核磁共振扫描(MRI)或者脑脊髓液检查等。
梅毒治疗梅毒的治疗应该基于梅毒的不同病程和临床症状。
以下是不同病程的治疗建议:1、应用物:对新发梅毒收治观察期,原则上应居家隔离;患者患部应保持清洁,宜采用一次性消毒纸尿裤。
此外,患者的家属应该得到安慰和指导,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2、初期梅毒:抗生素疗法是治疗初期梅毒的主要手段。
建议首选前线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状况可以酌情选用其他种类抗生素,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亦可采用其他电泳药物,如多西环素、依诺酸、三环素、万古霉素、甲氧苄啶等,疗程一周。
3、次期梅毒:次期梅毒的治疗时间应该比初期更为长,建议使用强效抗生素。
其中青霉素是优选药物,疗程应该持续2-4周,并应该定期检测伴随症状和血清学数据的变化,以及急性与疑似恢复期患者必须进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4、晚期梅毒:晚期梅毒治疗的时间要比次期梅毒更长,而疗程也应该在4-6周之间。
当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不能使用时,可采用多西环素或万古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在晚期梅毒治疗时,应该配合营养支持和实施症状对症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总结梅毒诊疗指南的目的在于标准化的管理患者,为保护人类健康提供支持。
梅毒诊治指南

梅毒分期
一期:硬下疳 二期:梅毒性玫瑰疹、丘疹性梅毒疹、脓疱性梅
毒疹、秃发、甲损害 三期:结节性梅毒疹、梅毒性树胶肿、近关节结
节、口腔与鼻腔间穿孔、鞍鼻、树胶肿、心血管 梅毒、神经梅毒 先天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发病≤2岁,多有早产、营养不良、消 瘦、烦躁、皮肤脱水(老人貌)、发育不良、贫血、 发热。
疗效评价
治疗6个月后查脑脊液细胞数无下降或治疗2年后脑脊液 细胞数未降至正常,均需要重新治疗。
4倍; 有提示梅毒进展的症状或体征; 尽管脑脊液检查阴性,但多次治疗后抗体效价仍未下
降。
妊娠梅毒
治疗原则:根据梅毒分期采用相应的青霉素方案治疗,必 要时增加疗程。
推荐方案
一、二期梅毒、早期潜伏梅毒: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1次。
青霉素过敏者
首选青霉素脱敏后再进行青霉素治疗。
脱敏处理要在有急救条件的医院进行。 脱敏后要重做青霉素皮试。
水剂青霉素
出生7天内,5万U/Kg,静滴,q12h。 出生7天后,5万U/Kg,静滴,q8h×10d。
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肌注,qd×10d 如果治疗中断1d,整个治疗过程要重新开始。
血管梅毒
避免吉-海反应
青霉素从小剂量开始 在注射青霉素前1d开始,给泼尼松10mg bid×3d。
三期梅毒( ) 心血管梅毒、梅毒树胶肿
不包括神经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 推荐治疗方案
苄星青霉素 240万U 肌注 qw×3次。
青霉素过敏
强力霉素 0.1g po. bid×28d 或 四环素0.5g po. qid×28d。
随访和疗效评价资料有限。
晚期梅毒随访和疗效评价
治疗后第6、12和24个月进行非螺旋体血清定量试 验,如不能确定疗效,应增加随访次数。
梅毒诊疗指南

有效防治梅毒关健在于孕早期发现:应 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常规行血清学检查, 一 般要求在28周时进行血清学检查和性生活
史的采集;如果孕妇感染后应通知其性伴倡 同时治疗,减少再次感染。
把对新生儿脐血或血清的检测并不做为 常规推荐。首选对母亲血清进行检测优于对
对于脑脊液有异常的新生儿应每
对新生儿期以后的先天梅毒的随访方法应参
特别提示
Penicillin Allergy
HIV 感染 结对母亲HIV由于非特异性螺旋体抗体和特异性螺旋
处理必须基于以下几点: 1、 明确母亲是否有梅毒感染;
对梅毒母亲生的孩子的阳性检查结果应
梅毒母亲所生的患儿应进行全面检查,
下面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一、胎儿可能患病
体检提示先天梅毒
推荐检测
脑脊液
*在新生儿有关脑脊液检测值的解释也是比较
二、 婴儿体检正常,患儿RPR
推荐方案
脑脊液VDRL/ 细胞计数。
青霉素治疗:
前7天
母亲接受此方案外的其它治疗见分则按未治
不需要评估 苯唑青霉素
四、新生儿进行常规体检,且非特异性血
如果认是先天梅毒或神经梅毒的话,宜用水
Follow-Up 随访
所有有血清学异常的新生儿(或其母产时血
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特异性抗体将会持续到
梅毒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梅毒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梅毒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概述】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TP)所致的传染病。
分为先天和后天(获得性)梅毒,可累及多个或单个器官,其特征为连续顺序的临床分期和数年无症状潜伏期。
获得性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指胎儿在子宫内通过母体胎盘感染(危险性约 60%~80%)。
先天梅毒患儿出生时可无临床症状,仅梅毒血清试验阳性,3 周后出现生长停滞、消瘦、老人貌、梅毒疹、肝脾肿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
本节主要介绍先天梅毒。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史询问父母梅毒病史。
2.主要询问有无皮疹(手掌、足底、口鼻周及臀部)。
3.有无生长停顿、智力落后。
4.有无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有无肢体活动障碍。
5.有无听力、视力异常、抽搐。
【体检要点】 1.早期先天性梅毒(2 岁内) 有无手掌和足底的大疱疹或青铜色斑疹和口鼻周围和尿布区斑疹/丘疹样皮损,有无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2.婴儿期 1)有无生长停顿、老人貌和贫血貌。
2)有无口周放射状皲裂/瘢痕,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有无声1 / 5音嘶哑、脱发、指甲炎等。
有无骨软骨炎(生后 3 个月内)。
3)有无智能落后、脑膜刺激征、有无视力障碍、脑积水。
3.晚期先天性梅毒(2 岁,以 5~8 岁多见) 1)有无鼻、鼻中隔和硬腭可见树肿胶样溃疡。
2)有无军刀状胫骨和额骨及顶骨的隆起。
3)有无神经性梅毒、有无间质性角膜炎、有无感觉神经性耳聋。
4)有无哈钦森三联症(哈钦森门齿、桑树样磨牙和斗犬面容)。
【辅助检查】 1.检测组织或体液中的 TP(诊断早期梅毒快速可靠) 1)暗视野镜检(用皮肤或粘膜损害处渗物或刮取物找 TP)。
梅毒:诊断分类(按临床诊疗指南)

梅毒:诊断分类
• 二期梅毒
– 疑似病例:• 同时Fra bibliotek合(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 学试验阳性),可有或无(流行病学史)
– 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或 •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两类梅毒血清学试验均为阳 性
梅毒:诊断分类
•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梅毒:诊断分类
• 一期梅毒
– 疑似病例:
• 同时符合(一期梅毒临床表现)和(非梅毒螺旋体血 清学试验阳性),可有或无(流行病学史);或 • 同时符合(一期梅毒临床表现)和(梅毒螺旋体抗原
血清学试验阳性),可有或无(流行病学史)
– 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或 •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两类梅毒血清学试验均为 阳性
•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镀银染色在早期先天梅毒皮肤/粘膜 • • • •
损害及组织标本中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核酸检 测阳性 婴儿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 婴儿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滴度大于或等于母亲 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婴儿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阴性或滴度虽未达到 母亲滴度的4倍,但在其后随访中发现由阴转阳,或滴度上 升且有临床症状,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患梅毒母亲所生婴儿随访至18月龄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 学试验仍持续阳性
– 确诊病例:
•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和两类梅毒血清学试验均 为阳性 • 如有条件可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无症状神经梅毒 • 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滴度高低(如:1:8)不是诊断的
必须条件
梅毒:诊断分类
• 胎传梅毒 – 疑似病例:
• 所有未经有效治疗的患梅毒母亲所生的婴儿,证据尚不足 以确诊先天梅毒者
神经梅毒诊疗指南

神经梅毒诊疗指南【概述】因梅毒苍白密螺旋体(treporlema pallidum)侵及脑膜、脑或脊髓所致的神经病变,称为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由于梅毒螺旋体侵人脑和脊髓的部位、时间不同,表现为无症状性梅毒、脑膜血管梅毒和脑实质性梅毒三种类型。
(一)无症状性神经梅毒指有感染史,梅毒血清反应和脑脊液检查均异常,但无临床症状者。
这种类型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梅毒病例的30%。
无症状性神经梅毒在感染后2年内脑脊液异常达高峰,然后有两个后果,一是发展成为有症状的神经梅毒,另一是感染逐渐好转,脑脊液恢复正常。
(二)脑膜血管梅毒多半在原发感染后数月至数年发生。
最常见的是在原发感染后1年内同时出现皮疹和脑膜症状。
此期可有颅神经麻痹。
脑膜感染可引起小血管炎、闭塞,局灶性神经体征。
临床表现类似动脉硬化性脑卒中发作,突然起病,并逐步进展,出现偏瘫、交叉瘫或难以定位的多处损害。
但发病前数周或数月常有头痛和人格改变。
脑膜血管型梅毒,男性多于女性。
脊膜血管型梅毒受累可出现横贯性脊髓炎表现。
(三)实质性梅毒包括脑和脊髓实质梅毒。
前者称为“麻痹性痴呆”,后者称为“脊髓痨”。
罕有偏瘫、偏盲、视神经萎缩、动眼神经麻痹、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等局灶神经损害的证据。
脊髓痨患者表现为下肢电击样或刀割样闪痛、进展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深感觉障碍及二便失禁。
神经系统检查可见下肢膝和跟腱反射消失、音叉震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受损以及瞳孔异常。
此外,还可有肌肉无力、萎缩,肌张力低、视神经萎缩和视力丧失,颅神经麻痹以及Charcot 关节营养性改变。
【诊断要点】(一)病史和体检1.临床上有不洁性生活史。
2.有神经系统脑膜或局灶性神经损害症状和体征,或有多处难以一个部位定位的病损。
(二)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在(2~3)×108/L(200~300/mms)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2.血清学检查(1)非特异性(非苍白螺旋体)抗体试验:称为梅毒反应素(reagin)试验,反应素是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复合物。
梅毒诊治指南ppt

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引起血 液接触的物品。
限制饮酒和吸烟
3
饮酒和吸烟可能损害免疫系统,使感染风险增 加。
提高防范意识
了解梅毒的危害
01
了解梅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避免性行为中的不安全行为
02
避免与感染者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未使用避孕套等。
注意个人卫生
03
梅毒诊治指南
contents
目录
• 梅毒概述 • 梅毒的诊断 • 梅毒的治疗 • 梅毒的预防 • 梅毒的康复指导
01
梅毒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
特点
梅毒螺旋体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产生各种症状和体 征。
梅毒的传播途径
1 2
性接触传播
梅毒患者与未感染梅毒的人发生性接触是梅毒 传播的主要途径。
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与他人共用 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是梅毒传播的次要途径。
3
母婴传播
感染梅毒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可将 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梅毒的发病机制
致病菌
苍白密螺旋体是引起梅毒的致病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如粘多糖、粘多糖酶、胶原酶 等。
免疫应答
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通过免疫应答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进一步导致器官功能障 碍和病变。
注射治疗
02
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连续治疗数周。
疗效评估
03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梅毒抗体滴度,以评估疗效。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当归等。
梅毒诊疗指南(2014版)(优.选)

梅毒诊疗指南(2014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的指导和安排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供皮肤科医师、妇产科医师、泌尿科医师、预防医学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性病临床诊疗实践及预防控制工作中参考。
现将4种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指南公布如下。
参加指南制定的专家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千秋、王宝玺、尹跃平、冯文莉、田洪青、刘巧、刘全忠、齐淑贞、孙令、李文竹、李东宁、李珊山、苏晓红、何成雄、张建中、杨帆、杨斌、杨森、杨立刚、周平玉、陈祥生、郑和义、郑和平、段逸群、骆丹、涂亚庭、徐金华、梁国钧、龚向东、蒋娟、蒋法兴、韩建德、程浩、赖维。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
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指感染梅毒螺旋体在2年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隐性梅毒,一、二期梅毒也可重叠出现。
晚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包括三期梅毒、心血管梅毒、晚期隐性梅毒等。
神经梅毒在梅毒早晚期均可发生。
胎传梅毒又分为早期(出生后2年内发病)和晚期(出生2年后发病)。
一、诊断1.一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①硬下疳:潜伏期一般2-4周。
常为单发,也可多发。
初为粟粒大小高出皮面的结节,后发展成直径约1~2 cm的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
典型的硬下疳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创面平坦、清洁;触诊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轻度触痛。
多见于外生殖器部位;②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中,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诊疗指南
【概述】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密螺旋体(Treponema,TP)所致的传染病。
分为先天和后天(获得性)梅毒,可累及多个或单个器官,其特征为连续顺序的临床分期和数年无症状潜伏期。
获得性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指胎儿在子宫内通过母体胎盘感染(危险性约60%~80%)。
先天梅毒患儿出生时可无临床症状,仅梅毒血清试验阳性,3周后出现生长停滞、消瘦、老人貌、梅毒疹、肝脾肿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
本节主要介绍先天梅毒。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史询问父母梅毒病史。
2.主要询问有无皮疹(手掌、足底、口鼻周及臀部)。
3.有无生长停顿、智力落后。
4.有无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有无肢体活动障碍。
5.有无听力、视力异常、抽搐。
【体检要点】
1.早期先天性梅毒(2岁内) 有无手掌和足底的大疱疹或青铜色斑疹和口鼻周围和尿布区斑疹/丘疹样皮损,有无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2.婴儿期
1)有无生长停顿、“老人貌”和贫血貌。
2)有无口周放射状皲裂/瘢痕,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有无声音嘶哑、脱发、指甲炎等。
有无骨软骨炎(生后3个月内)。
3)有无智能落后、脑膜刺激征、有无视力障碍、脑积水。
3.晚期先天性梅毒(>2岁,以5~8岁多见)
1)有无鼻、鼻中隔和硬腭可见树肿胶样溃疡。
2)有无“军刀状”胫骨和额骨及顶骨的隆起。
3)有无神经性梅毒、有无间质性角膜炎、有无感觉神经性耳聋。
4)有无哈钦森三联症(哈钦森门齿、桑树样磨牙和“斗犬”面容)。
【辅助检查】
1.检测组织或体液中的TP(诊断早期梅毒快速可靠)
1)暗视野镜检(用皮肤或粘膜损害处渗物或刮取物找TP)。
2)病理切片银染色。
2.血清学实验
1)非螺旋体抗原试验①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定性/定量检测血清中抗心类脂抗体;②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
2)特异性TP抗体检测试验①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ELISA):可用作筛查和确认试验,为梅毒血清学诊断的首选方法;②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3.PCR技术检测TP-DNA 可用于诊断早期梅毒和潜伏期梅毒,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可达100%。
4.X线长骨摄片骨软骨炎常见于肘、膝关节。
5.CSF检查凡有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或X线证据及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治疗前做CSF检查。
神经梅毒CSF 中淋巴细胞、蛋白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 诊断
1)早期梅毒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父母梅毒史、治疗史,母亲分娩史,有无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及娩出梅毒儿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综合分析。
2)晚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通过临床病史,特征性体征和血清学试验阳性。
哈钦森三联症及神经性耳聋具有诊断价值。
FTA-ABS试验阳性。
2. 鉴别诊断
1)早期先天性梅毒应与败血症、巨细胞病毒肝炎、播散性单纯疱疹先天性弓形虫病、先天性佝偻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新生儿天疱疮等鉴别。
2)晚期先天性梅毒①假性麻痹应与先天性臂从神经麻痹、脊髓灰质炎、化脓性骨髓炎和坏血病鉴别。
②梅毒皮疹应与勒雪氏病、尿布疹、药物疹和疥疮等鉴别。
【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
1.在开始治疗后的6~12小时内,注意赫氏反应(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出汗、寒战或梅毒病变的暂时性加剧,通常在24小时消退)。
2.治疗结束后3、6和12个月时复查RPR。
若滴度升高或不下降,应当重复治疗。
3.观察1年后应复查脑脊液,若VDRL持续阳性超过1年,或滴定度上升,应复治。
【治疗】
1.对症治疗
1)加强护理、保证营养和防止继发感染;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
3)间质性角膜炎和神经性耳聋,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有益。
2.病原治疗
1)对母亲接受过治疗、婴儿血清阳性、但无临床症状、脑脊液正常者,可予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注1剂,然后在l、2、4、6、12个月进行随访。
2)对有症状先天性梅毒,予青霉素G 10~15万U/(kg·d),
在最初7d,以5万U做计算,1次/12h,以后1次/8h,直至总疗程10~14d;或予普鲁卡因青霉素G 5万U/(kg·d)肌注,1次/d,至少10d。
3)对年龄在4周以上的婴儿,予青霉素G 5万U/(kg·d),肌肉注射,1次/6h,连续10~14d。
首剂或首日剂量可适当减少。
如治疗间断1d以上,需重新开始整个疗程。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或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
【预防】
对妊娠梅毒进行治疗是预防先天性梅毒最有效的措施。
1.婚前妊娠前检查常规STS检测。
2.可疑梅毒孕妇,首次产前VDRL阳性者,再查TP抗原血清试验,若后者结果阴性且无临床症状者,4周后复查;若后者结果阳性且有临床表现应予青霉素治疗,必要时中止妊娠。
3.经治梅毒孕妇所生婴儿,应定期做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直至血清学检查阴性维持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