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标准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 一、总则### 1.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桥涵工程设计,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桥涵的设计。
### 1.2 依据设计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TG D60—2013)、《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常见桥梁构件设计手册》等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 1.3 地震设防对路面桥梁,设计地震防震要求按照县级路干线 6.0级设防;县级乡村级路干线按照设计路等或发生地区最大抗震设防烈度设防;其他小路,由桥涵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来决定。
### 1.4 设计结构体系根据桥涵设计要求,选择结构体系,结构体系由以下几类共同构成:(1)桥墩体系:组成桥涵路面结构的基底。
(2)支座体系:从地基承受桥涵荷载的结构,主要由支承矩形箱、单肋拱、穹肋拱、护坡拱及其它礏连接构件构成。
(4)结合部体系:主要由拱墩、拱腹梁等组成,将各种结构体系连接起来,并使之形成三维桥涵结构系统。
(5)护坡体系:主要由重力坡面及坡护组成,其任务是防止路基空陷和护坡坡面滑动(6)护栏体系:主要由护栏支撑构件和有形护栏构成,防止车辆被路外物体及人员撞击。
## 二、桥墩体系### 2.1 桥墩基础桥墩基础应满足地基应力要求,满足同桥梁荷载要求,并具备适应桥涵结构体系变形的配合性、足够的可靠度和耐久性。
桥墩基础可采用单肩拱形、穹腔拱形、框架形、矩形及其他形状,根据施工条件和使用工况选取相应形式,从而得出原型。
### 2.2 桥墩体系桥墩体系的选择是满足桥涵结构的承载要求,降低使用工况变形和损坏的风险。
桥墩体系选用的形式有砌体桥墩砖混凝土桥墩、框架桥墩钢结构桥墩等,视桥涵路面养护、加固要求,根据施工条件和使用工况选取相应形式,从而得出原型。
## 三、支座体系### 3.1 支座体系支座体系主要由支承矩形箱、单肋拱、穹肋拱、护坡拱及其它辅助结构构件组成,是桥涵结构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施工条件,应选用适当形式的支座,以保证桥涵结构足够的承载能力。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JTGD60-2015)与老规范(JTGD60-2004)调整内容汇总

4.4.1、取消内河航道等级为1-3级内河船舶撞击作用设计值,要求按照专题研究确定。
4.4.4、公路桥梁护栏执行标准由《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改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4.5、地震作用直接引用《公路工程抗震规范》、《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3.6.6、增加桥梁栏杆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描述。
3.6.8、条纹中补充了盆式支座、球钢支座等支座。
3.6.9、简化伸缩缝的要求,删除了数模式伸缩缝中钢梁高度的要求。
3.7.6、增加桥面排水、桥台排水、支挡构造物排水的要求,详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3.8.2、新增永久观测点的设置要求。(特大桥、大桥)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JTGD60-2015)与老规范(JTGD60-2004)增删内容汇总
1.0.4、设计使用年限(新增)
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
1.0.6、增加抗风、抗震、抗撞设计要求。
3.1.2、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引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3.1.4、地震状况应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从偶然状况中剥离)。
3.1.5、公路桥梁钢结构部分应根据需要进行抗疲劳设计(通用规范新增内容,对应的钢结构设计新规范执行)。
3.1.6、风险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新增,对应交公路发(2010)175号)。
3.2.3、增加斜交桥梁桥墩斜交正做时,墩台边缘净距的计算简式。
3.2.7、新增跨线桥桥墩设置及防护要求。
3.4.1、紧急停车带的设计长度要求修改。
3.4.2、人行道设置宽度修改。最小宽度有原来0.75或1米,修改为1米。增加路缘石高度设置的进一步说明。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公路桥涵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 设计载荷:公路桥涵应能承受预定的设计载荷,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变形等。
设计载荷应参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确定。
2. 结构形式:公路桥涵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当地条件进行选择,可以是箱涵、斜桶涵、拱形涵等。
结构形式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并能满足公路水流的要求。
3. 涵洞尺寸:涵洞的尺寸应根据道路通行和水流情况进行设计,包括涵洞的宽度、高度和长度等。
涵洞的尺寸应满足交通需求,并能保证良好的水流通畅。
4. 施工材料:公路桥涵的施工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等因素。
5. 施工方法:公路桥涵的施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等。
施工方法应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并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6. 混凝土结构:公路桥涵的混凝土结构应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率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7. 排水系统:公路桥涵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桥涵的排水管道、排水孔和排水设施等。
排水系统应能有效地排除雨水和地下水,保证桥涵的稳定和使用寿命。
8. 防水措施:公路桥涵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止水的渗漏和结构的损坏。
防水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桥涵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9. 安全设施:公路桥涵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护栏、标线和照明设施等。
安全设施应满足相关标准,并能提供良好的交通安全保障。
10. 监测与维护:公路桥涵应设置监测设施,对结构的变形和损坏进行监测。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保证桥涵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以上是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桥涵设计时应参照这些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是指在公路桥涵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1. 设计标准:公路桥涵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如《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2. 安全性:公路桥涵设计必须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能够承受预期荷载,并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3. 施工性:公路桥涵设计必须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设计应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 经济性:公路桥涵设计应合理使用材料和工艺,尽量控制造价,确保经济可行性。
5. 耐久性:公路桥涵设计应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包括防腐、防腐蚀等措施,保证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6. 设计参数:公路桥涵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包括桥涵的宽度、高度、跨度等。
7. 排水系统:公路桥涵设计必须考虑排水系统,保证桥涵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防止水流对结构的侵蚀和损坏。
8. 抗震设计:公路桥涵设计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考虑地震影响,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安全和稳定。
9. 环保要求:公路桥涵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0. 预留空间:公路桥涵设计必须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后期的施工和调整。
11. 施工图设计:公路桥涵设计必须详细制定施工图设计,包括结构施工图、布置图等,方便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12. 协调配合:公路桥涵设计必须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配合,确保设计符合法规、规范和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设计师在设计公路桥涵时需要遵守这些规范,以保证设计的质量和安全。
当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细致的设计。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标准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一、总那么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与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与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以下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与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与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1.1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与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桥梁设计通用规范

桥梁设计通用规范桥梁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其质量对于交通流畅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桥梁设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通用规范。
下面是关于桥梁设计通用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设计依据桥梁设计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
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建设和运营桥梁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参考各种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和《公路桥梁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二、设计要求在桥梁设计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如结构安全、功能完善、经济合理等。
结构安全要求桥梁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保证正常使用寿命;功能完善要求桥梁能够满足设计的交通需求和要求;经济合理要求实现设计的最低造价,同时兼顾质量和寿命。
三、设计原则桥梁设计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结构安全原则,即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性,防止发生塌方和倒塌等事故。
其次是经济合理原则,即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
再次是施工方便原则,即设计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最后是美观原则,即设计要追求桥梁的艺术效果,使其融入周围环境。
四、设计内容桥梁设计需要包括以下内容:结构形式选型、荷载分析、抗震设计、基础设计、主要构件设计、桥面铺装等。
结构形式选型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桥梁结构形式。
荷载分析是指对桥梁所承受的各种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安全。
抗震设计是指考虑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造成的影响,进行抗震分析和设计。
基础设计是指对桥梁的基础进行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主要构件设计是指对桥梁的主要构件(如梁、柱、墩等)进行设计,保证其强度和刚度。
桥面铺装是指对桥面铺装层的设计,确保路面平整、防滑和耐久。
五、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桥梁设计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设计文件的审核和审批,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以及设计文件的归档等。
设计文件的审核和审批是指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和审批,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1.2可靠度degree of reli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lity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3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在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采用的基准时间参数。
——承台计算中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弹性模量;
——混凝土剪变模量;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2.2.2作用和作用效应有关符号
——弯矩组合设计值;
、——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弯矩组合标准值;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弯矩值;
——组合式受弯构件第一阶段结构自重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1.0.12按本规范进行设计时,有关作用(或荷载)及其组合应符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材料和工程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要求;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极限状态limitstates
2.1.17作用短期效应组合combinationforshort-termactioneffects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
2.1.18作用长期效应组合combinationforlong-termactioneffects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在公路建设中,桥涵是连接交通要道的重要设施。
因此,合理的桥涵设计对于确保公路交通的通畅与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公路桥涵设计的一些通用规范:
1. 桥涵类型选择
在进行公路桥涵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涵类型。
常见的桥涵类型包括梁式桥、拱桥、板桥等,选择时应考虑到跨度、荷载、地质条件等因素。
2. 桥涵的荷载标准
在桥涵设计中,荷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桥涵所要承受的荷载类型及荷载等级,以确保桥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桥涵结构设计
桥涵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整体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同时要确保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设计师需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材料,并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以满足桥涵使用寿命的要求。
4. 桥涵的排水设计
在桥涵设计中,排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桥涵周围的水流情况,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积聚导致桥梁受损或交通受阻。
5. 桥涵的施工与监测
在桥涵设计完成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监测同样重要。
设计师应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定期进行桥梁结构的检测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障公路桥涵的使用安全。
以上是关于公路桥涵设计的一些通用规范,设计师在进行桥涵设计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所设计的桥涵安全、稳定、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1.1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设计弯桥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偶然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标准值效应相结合。
偶然作用的效应分项系数取1.0;与偶然作用同时出现的可变作用,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取用适当的代表值。
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其代表式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规定采用。
公路桥涵结构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短期、长期效应组合。
结构构件当需进行弹性阶段截面应力计算时,除特别指明外,各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应取为1.0;各项应力限值应按设计规规定采用。
构件在吊装、运输时构件重力乘以动力系数;4.2永久作用常用材料的重力密度表;预加力在结构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使用阶段构件应力计算时,应作为永久作用计算其主效应和次效应,并应计入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但不计入预加力偏心距增大引起的附加效应。
在结构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预加力不作为作用,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但在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中,仍需考虑预加力引起的次效应。
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破坏棱体破裂面与竖直线间夹角的蒸汽值可按下式计算。
承受在土侧压力的柱式墩台,作用在柱上的土压力计算宽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压实填土重力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标准值;水的浮力可按下列规定采用: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可按下述规定取用:计算圬工拱圈的收缩作用效应时,如考虑徐变影响,作用效应可乘以0.45折减系数;4.3可变作用4.3.1公路桥涵设计时,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荷载等级及其标准值、加载方法和纵横向折减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荷载分为公路1级和公路2级;2、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与车道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各级公路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应符合表的规定。
二级公路为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多时,其桥涵的设计可采用公路1级汽车荷载。
四级公路上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所采用的公路2级车道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8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7的折减系数。
车道荷载的计算:公路1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千牛米,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一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米时取180千牛;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米时,为360千牛,桥梁计算跨径在5-50米之间是,集中荷载采用直线插求得。
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的系数。
公路1级和公路2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布置车辆荷载进行计算;桥涵设计车道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多车道桥梁删过得汽车荷载应考虑多车道折减。
当桥涵设计车道数等于或大于2时,有汽车荷载产生的效应应按表规定的多车道折减系数进行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
大跨径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应考虑纵向折减。
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150米时,应按表规定的纵向折减系数进行折减。
当为多跨连续结构时,整个结构应按最大的计算跨径考虑汽车荷载效应的纵向折减。
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计算:钢桥、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拱桥等上部构造和钢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及钢筋混凝土柱式墩台,应计算汽车的冲击作用。
填料厚度(包括路面厚度)等于或大于0.5米的拱桥、涵洞以及重力式墩台不计冲击力;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注意结构基频(条文说明中记载)的计算;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理解为车辆荷载)及在T梁,箱梁悬臂板上的冲击系数采用0.3;4.3.3汽车荷载离心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弯道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考虑离心力,多车道桥梁的汽车荷载横向折减系数;设计弯道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4.3.4汽车荷载引起的土压力采用车辆荷载加载,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车辆外侧车轮中线矩路面边缘0.5米。
挡土墙分段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应超过挡土墙分段长度:当挡土墙分段长度小于13米时,B取分段长度,并在该长度按不利情况布置轮重。
4.3.5人群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米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当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150米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2.5KN/㎡;城镇郊区行人密集地区的公路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取上述规定值的1.15倍。
专用人行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5KN/㎡。
人群荷载在横向应布置在人行道的净宽度,在纵向施加于使接哦股产生最不利荷载效应的区段。
人行道板(局部构件)可以一块板为单元,按标准值4.0KN/㎡的均布荷载计算。
计算人行道栏杆时,作用在栏杆立柱顶上的水平推力标准值0.75KN/㎡;作用在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取1.0KN/m。
4.3.6汽车荷载制动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和分配:不计冲击力,制动力为纵向力,按纵向力的加载长度进行折减。
一个设计车道上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标准值按本规规定的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重力的10%计算,但公路1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65KN;公路2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
同向行驶2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倍;同向行驶三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34倍;同向行驶三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68倍;但不应计入因此而产生的竖向力和力矩。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连续桥面简支梁或连续梁排架式柔性墩台,应根据支座与墩台的抗推刚度的刚度集成情况分配和传递制动力。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刚性墩台,按单跨两端的板式橡胶支座的抗推刚度分配制动力。
设有固定支座、活动支座(滚动或摆动支座、聚四氟乙烯板支座)的刚性墩台传递的制动力,按表采用。
每个活动支座传递的制动力,其值不应大于其摩阻力,当大于摩阻力时,按摩阻力计算。
4.3.7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横桥向风荷载假定适配地垂直作用于桥梁各部分迎风面积的形心上,其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横桥向风荷载标准值;K1:风荷阻力系数(普通实腹桥梁上部结构的风载阻力系数;桁架桥上不结构的风载阻力系数包含遮挡系数);K2考虑地面粗糙度类别和梯度风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位移山间盆地、谷地或峡谷、山口等特殊场合的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按B类地表类别取值;K3地形、地理条件系数;横向迎风面积,按桥跨结构各部分的实际尺寸计算;桥梁顺桥向可不计桥面系及上承式梁所受的风荷载,下承式桁架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按其横桥向风压的40%乘以桁架迎风面积计算;桥墩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的70%乘以桥墩迎风面积计算。
悬索桥,斜拉桥桥塔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乘以迎风面积计算;桥台可不计算纵、横向风荷载;上部构造传至墩台的顺桥向风荷载,其在支座的着力点及墩台上的分配,可根据上部构造的支座条件,按本规汽车制动力的规定处理。
作用在桥墩上的流水压力标准值:桥墩的阻水面积,计算至一般冲刷线处;对具有竖向前棱的桥墩,冰压力可按下述规定取用:当冰块流向桥轴线的角度《=80度时,桥墩竖向边缘的冰荷载应乘以正弦角度予以折减。
并压力的合力作用在计算结冰水位以下0.3倍冰厚处。
冰压力的分解;对流冰期的设计高水位以上0.5m到设计低水位以下1.0m的部位宜采取抗冻型混凝土或花岗岩镶面或包钢板等防护措施。
同时,对建筑物附近的冰体采取适宜的冰体减小对结构物作用力的措施。
4.3.10计算温度作用时的材料线膨胀系数及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各种构件的线膨胀系数,考虑最高温度和最低有效温度(条文说明)的效应。
计算桥梁结构由于梯度温度引起的效应时,可采用图所示的竖向温度梯度曲线,其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规定见表,对混凝土结构,当梁高H小于400㎜时,A=H-100㎜;梁高H等于或大于400㎜时,A=300㎜。
对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A=300㎜。
混凝土上部接哦股和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的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计算圬工拱圈考虑徐变影响引起的温差作用效应时,计算的温差效应应乘以0.7的折减系数。
支座摩阻力标准值:偶然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桥涵的地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