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1)

合集下载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前 言本规范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1085号文《关于下达1996年度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公路桥涵设计通 用规范》(JTJ 021--89)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会同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和重庆交通学院等单位进行了有关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国内其他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与国内相关规范作了比较和协调。

在规范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地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对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试设计,经反复修改,最后由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修订,结合10余年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和要求,对原规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进。

主要的修订内容有:1.明确了公路桥涵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并引人了结构设计的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三个设计状况;2.修改了公路桥涵结构设计的作用效应的组合方式及其组合系数,引入了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并提出了各种可变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时的频遇值系数和长期效应组合时的准永久值系数;3.引入了公路桥涵设计的安全等级及其重要性系数,以桥涵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要性系数,使结构的设计更趋合理;4.开展了“公路桥涵分类标准”专题研究,根据研究成果,适当调整了公路桥涵的分类标准;5.进行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桥涵设计洪水频率标准”专题研究,分析比较了原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间的关系,比较分析了设计洪水的计算分析方法,经综合分析比较,认为可维持原规范的规定;6.取消了原标准汽车荷载等级,改为采用公路一I级和公路一II级标准汽车荷载;取消了挂车和履带车验算荷载,将验算荷载的影响间接反映在汽车荷载中;7.将汽车冲击系数以跨径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改为以结构基频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8.局部调整了人群荷载的标准值;9.调整了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及各影响系数,给出了全国基本风速图及全国各气象台站的基本风速和风压值表;10.补充了冰压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11.改善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完善了体系温度的规定,调整了温度梯度曲线的规定;12.增加了汽车撞击荷载的计算和设计要求;13.补充了通航海轮船舶撞击作用的规定。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修订情况介绍-160423沈阳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修订情况介绍-160423沈阳

体现了近年来工程设计理念的变化
1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涵的设计。
修改条文。 结构设计——设计

1.0.3 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保留条文。 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其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1 总则
明石海峡大桥 虎门二桥泥洲航道桥 西堠门大桥 大海带桥 Gwangyang 润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四桥 洞庭湖大桥 Humber Bridge 江阴长江大桥
1
修订背景
我国桥梁建设成就 世界排名前10位的拱桥
序号 1 2 3 4 5


主 跨(m) 552 550 530 518 504
国家 中国 中国 中国 美国 美国
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宣 贯 解 读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标准规范研究室主任 规范编写组 冯苠
2016年4月23日
汇 报 提 纲
一、总体情况介绍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三、具体修订条文解读
一、总体情况
1 修订背景
2
修订目的
3
修订原则
4
工作过程
5
主要工作
1
修订背景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公路跨越式发展
成果
3.对比国内12本规范、4个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范 4.梳理6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
5 主要工作
专项研究

桥梁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
全国汽车荷载调研

系统研究了中、美、欧桥梁规范的安全性 明确了我国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国际水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4.1 作用分类、代表值和作用 效应组合 • 4.2 永久作用 • 4.3 可变作用 • 4.4 偶然作用 附录A 全国基本风速图及基本风压值 附录B 全国气温分布区图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设计要求 • 3.1 一般规定 • 3.2 桥涵布置 • 3.3 桥涵孔径 • 3.4 桥涵净空 • 3.5 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 • 3.6 构造要求 • 3.7 桥面铺装、防水和排水 • 3.8 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4 作用 • 4.1 作用分类、代表值和作用组合
省 部 级

1
修订背景
桥梁面临新课题——问题与挑战并存
交通量、车辆载重总体提高
构件老化、劣化问题凸显
桥梁垮塌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桥梁抗灾能力备受关注、亟需提高
2 修订目的

实践经验:提升桥梁设计水平 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问题教训:避免问题与事故的重演
总结 技术

引导 发展

2.5 2
纵向折减系数研究
x 10
4
弯矩 (kN.m)
给出了组合值系数的取值建议
1.5
1
0.5
0
0
0.5
1
1.5
2 2.5 时间(us)
3
3.5
4
4.5 x 10
5
5 主要工作
专项研究

桥梁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
课题主要研究结论

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安全
水准和汽车荷载标准等级与
欧美规范基本相当
公路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及系数研究 公路桥梁汽车冲击力计算模型研究 桥梁汽车离心力计算模型研究 桥梁安全风险分级标准研究
温度梯度实测

JTG 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JTG 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2015版通规主要修订内容介绍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于2004年颁布实施。

近几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规范总体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桥涵建设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公路运营状况、桥涵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日渐突出;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设计、全寿命设计、风险评估、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等新方法、新理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吸纳近年来的成熟经验和科研成果,提高规范的适应性,促进公路桥梁科学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2009年下达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修编任务。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已有的成熟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并且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

在规范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总体而言,本规范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为了清晰地说明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内容,现将主要修订内容的确定理由及作用和影响分章节论述如下。

1 第1章总则1)公路桥涵的设计原则修改为“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

长期以来,公路桥涵设计都遵循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安全、耐久、适用是公路桥涵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日益引起重视。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落实。

新、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汽车荷载作用的比较分析

新、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汽车荷载作用的比较分析

新、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汽车荷载作用的比较分析刘兵;潘芳【摘要】2015年实施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将各等级公路的设计荷载及安全等级等进行重新修订.修订后原有部颁空心板通用图在新标准下适用度及已建的各等级公路中小跨度桥梁安全度,一直被设计者和桥梁管养部门所关心.文章以部颁的10m、13m、16m、20 m标准跨径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空心板跨中承载能力的变化,评价已建成的中、小跨径空心板安全度.研究表明10m、13m跨径空心板的部分中、边板通用图已不能适应新规范的变化;已建成的二、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及二级公路上的小桥的承载能力已无法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7(014)003【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桥梁工程;设计规范;车道荷载;承载能力【作者】刘兵;潘芳【作者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4;江苏东交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1+.2随着公路桥梁的大规模建设,已使用了11年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以下简称《老规范》)进行了修订,新规范(JTG D60—2015)于2015-12正式实施[1-2],《新规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老规范》进行了补充和修改:(1)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规定,有利于提升公路桥涵耐久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2)明确了各类公路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对除特大桥外的其他公路桥涵设计安全等级的要求加以提高;(3)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

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3]。

日本提出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大约为100年;英国规定桥梁的设计年限为120年;美国要求对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75~100年;欧洲共同体在桥梁设计规范中规定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桥梁方案设计(5篇模版)

桥梁方案设计(5篇模版)

桥梁方案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 桥梁方案设计1.1桥梁工程1.1.1设计规范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一、上跨贵黄高速公路桥本桥梁工程位于金阳宾阳大道延伸段道路K1+360处, 为跨越贵黄高速公路而修建, 桥起点桩号为K1+193, 终点桩号为K1+527。

桥梁全长334m, 采用两联4×40m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 桥面全宽54m, 分左右两幅, 单幅: 8.0m(人行道)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1.1.2技术标准1.设计车速: 60km/h2.道路等级: 主干道3、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市-A级;人群荷载:3kN/m24、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05g,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05g, 桥区为Ⅵ度区, 按Ⅶ度设防。

5.桥下净空: 大于6m。

6、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 100年;安全等级: 一级; 1.1.3桥梁设计方案+16.0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24.5m。

1)下部结构a、0号左幅桥台、8号桥台均为重力式U型桥台, 桩基础, 0号右幅桥台采用埋置型桥台, 桩基础;桥墩均采用柱式墩, 桩基础, 由于暂无地勘资料, 桩长均暂定为20m。

b、桥台台身和扩大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承台、桩基础、台帽、垫石及挡块采用C30混凝土;桥墩采用C40混凝土;小箱梁、梁底楔形块采用C50混凝土。

c、桥台与路堤衔接, 台后填土较高, 为了防止填方沉降后引起桥头跳车和避免冲击对桥台的损害, 台后设置长度为6米的钢筋混凝土搭板。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要求规范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要求规范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 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1.1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 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 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1.结构设计规范:道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规程等。

例如,中国的道路桥梁设计规范要求桥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满足规定的要求。

2.荷载设计规范:道路桥梁的荷载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荷载标准,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和车辆荷载标准等。

不同类型的桥梁应根据其特点和使用条件选择相应的设计荷载。

3.材料选用规范:道路桥梁的材料选用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混凝土、钢材等的规范。

材料应符合强度、耐久性和可加工性等要求,以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施工工艺规范:道路桥梁的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桥墩基础施工规范、桥面铺装规范等。

施工工艺应考虑到桥梁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5.桥梁排水规范:道路桥梁的排水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桥面排水规范和桥墩、桥台排水要求等。

排水设计应保证桥梁在雨季等恶劣环境下的正常使用,防止水涝对桥梁结构的损害。

6.桥梁防护规范:道路桥梁的防护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桥梁护栏规范、防撞设施规范等。

防护设计应考虑到交通流量和车辆速度等因素,保证桥梁的行车安全。

7.桥梁监测规范:道路桥梁的监测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桥梁结构监测规范和监测设备规范等。

监测设计应能及时发现桥梁的变形和病害,以及进行安全评估和维护计划。

总之,道路桥梁的通用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可靠和经济使用而制定的。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桥梁的设计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这些规范也为桥梁设计者提供了一种参考和指导,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

设计弯桥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偶然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标准值效应相结合。

偶然作用的效应分项系数取;与偶然作用同时出现的可变作用,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取用适当的代表值。

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其代表式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公路桥涵结构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短期、长期效应组合。

结构构件当需进行弹性阶段截面应力计算时,除特别指明外,各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应取为;各项应力限值应按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构件在吊装、运输时构件重力乘以动力系数;永久作用常用材料的重力密度表;预加力在结构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使用阶段构件应力计算时,应作为永久作用计算其主效应和次效应,并应计入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但不计入预加力偏心距增大引起的附加效应。

在结构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预加力不作为作用,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但在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中,仍需考虑预加力引起的次效应。

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破坏棱体破裂面与竖直线间夹角的蒸汽值可按下式计算。

承受在土侧压力的柱式墩台,作用在柱上的土压力计算宽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压实填土重力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标准值;水的浮力可按下列规定采用: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可按下述规定取用:计算圬工拱圈的收缩作用效应时,如考虑徐变影响,作用效应可乘以折减系数;可变作用4.3.1公路桥涵设计时,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荷载等级及其标准值、加载方法和纵横向折减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荷载分为公路1级和公路2级;2、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与车道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各级公路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应符合表的规定。

二级公路为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多时,其桥涵的设计可采用公路1级汽车荷载。

四级公路上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所采用的公路2级车道荷载的效应可乘以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可乘以的折减系数。

车道荷载的计算:公路1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千牛米,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一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米时取180千牛;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米时,为360千牛,桥梁计算跨径在5-50米之间是,集中荷载采用直线内插求得。

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的系数。

公路1级和公路2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布置车辆荷载进行计算;桥涵设计车道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多车道桥梁删过得汽车荷载应考虑多车道折减。

当桥涵设计车道数等于或大于2时,有汽车荷载产生的效应应按表规定的多车道折减系数进行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

大跨径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应考虑纵向折减。

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150米时,应按表规定的纵向折减系数进行折减。

当为多跨连续结构时,整个结构应按最大的计算跨径考虑汽车荷载效应的纵向折减。

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计算:钢桥、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拱桥等上部构造和钢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及钢筋混凝土柱式墩台,应计算汽车的冲击作用。

填料厚度(包括路面厚度)等于或大于米的拱桥、涵洞以及重力式墩台不计冲击力;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注意结构基频(条文说明中记载)的计算;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理解为车辆荷载)及在T梁,箱梁悬臂板上的冲击系数采用;4.3.3汽车荷载离心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弯道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考虑离心力,多车道桥梁的汽车荷载横向折减系数;设计弯道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4.3.4汽车荷载引起的土压力采用车辆荷载加载,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车辆外侧车轮中线矩路面边缘米。

挡土墙分段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应超过挡土墙分段长度:当挡土墙分段长度小于13米时,B取分段长度,并在该长度内按不利情况布置轮重。

4.3.5人群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米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当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150米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城镇郊区行人密集地区的公路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取上述规定值的倍。

专用人行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为㎡。

人群荷载在横向应布置在人行道的净宽度内,在纵向施加于使接哦股产生最不利荷载效应的区段内。

人行道板(局部构件)可以一块板为单元,按标准值㎡的均布荷载计算。

计算人行道栏杆时,作用在栏杆立柱顶上的水平推力标准值㎡;作用在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取m。

4.3.6汽车荷载制动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和分配:不计冲击力,制动力为纵向力,按纵向力的加载长度进行折减。

一个设计车道上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标准值按本规范规定的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重力的10%计算,但公路1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65KN;公路2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

同向行驶2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倍;同向行驶三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倍;同向行驶三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倍;但不应计入因此而产生的竖向力和力矩。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连续桥面简支梁或连续梁排架式柔性墩台,应根据支座与墩台的抗推刚度的刚度集成情况分配和传递制动力。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刚性墩台,按单跨两端的板式橡胶支座的抗推刚度分配制动力。

设有固定支座、活动支座(滚动或摆动支座、聚四氟乙烯板支座)的刚性墩台传递的制动力,按表采用。

每个活动支座传递的制动力,其值不应大于其摩阻力,当大于摩阻力时,按摩阻力计算。

4.3.7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横桥向风荷载假定适配地垂直作用于桥梁各部分迎风面积的形心上,其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横桥向风荷载标准值;K1:风荷阻力系数(普通实腹桥梁上部结构的风载阻力系数;桁架桥上不结构的风载阻力系数包含遮挡系数);K2考虑地面粗糙度类别和梯度风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位移山间盆地、谷地或峡谷、山口等特殊场合的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按B类地表类别取值;K3地形、地理条件系数;横向迎风面积,按桥跨结构各部分的实际尺寸计算;桥梁顺桥向可不计桥面系及上承式梁所受的风荷载,下承式桁架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按其横桥向风压的40%乘以桁架迎风面积计算;桥墩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的70%乘以桥墩迎风面积计算。

悬索桥,斜拉桥桥塔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乘以迎风面积计算;桥台可不计算纵、横向风荷载;上部构造传至墩台的顺桥向风荷载,其在支座的着力点及墩台上的分配,可根据上部构造的支座条件,按本规范汽车制动力的规定处理。

作用在桥墩上的流水压力标准值:桥墩的阻水面积,计算至一般冲刷线处;对具有竖向前棱的桥墩,冰压力可按下述规定取用:当冰块流向桥轴线的角度《=80度时,桥墩竖向边缘的冰荷载应乘以正弦角度予以折减。

并压力的合力作用在计算结冰水位以下倍冰厚处。

冰压力的分解;对流冰期的设计高水位以上到设计低水位以下的部位宜采取抗冻型混凝土或花岗岩镶面或包钢板等防护措施。

同时,对建筑物附近的冰体采取适宜的冰体减小对结构物作用力的措施。

计算温度作用时的材料线膨胀系数及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各种构件的线膨胀系数,考虑最高温度和最低有效温度(条文说明)的效应。

计算桥梁结构由于梯度温度引起的效应时,可采用图所示的竖向温度梯度曲线,其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规定见表,对混凝土结构,当梁高H小于400㎜时,A=H-100㎜;梁高H等于或大于400㎜时,A=300㎜。

对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A=300㎜。

混凝土上部接哦股和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的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

计算圬工拱圈考虑徐变影响引起的温差作用效应时,计算的温差效应应乘以的折减系数。

支座摩阻力标准值:偶然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桥涵的地震计算。

撞击作用:漂流物,汽车等撞击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