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模块通信协议

合集下载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协议名称:ZigBee协议一、引言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协议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通信规范,以便各种物联网设备能够互相交流和协作。

本协议规定了通信协议的结构、数据格式、通信方式等内容,以确保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通信的可靠性。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ZigBee技术的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物联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三、术语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于所有相关的文档和规范:1. ZigBee:指ZigBee协议的实现。

2. ZigBee设备:指采用ZigBee协议的物联网设备。

3. ZigBee协调器:指ZigBee网络中的主节点,负责网络的管理和协调。

4. ZigBee路由器:指ZigBee网络中的中间节点,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5. ZigBee终端设备:指ZigBee网络中的终端节点,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四、协议结构1. 物理层:定义了ZigBee设备之间的物理通信规范,包括频率、调制方式、传输速率等。

2. 数据链路层: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包括帧格式、错误检测、重传机制等。

3. 网络层:负责设备之间的路由和寻址,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寻址方式等。

4. 应用层:定义了设备之间的应用协议,包括数据格式、命令和响应等。

五、数据格式1. 帧格式:ZigBee协议使用帧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帧由帧控制字段、目的地址、源地址、帧有效载荷和帧校验字段组成。

2. 命令格式:ZigBee设备之间通过命令进行通信。

命令由命令标识、命令参数等字段组成。

六、通信方式1. 点对点通信:两个ZigBee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通过目的地址和源地址进行唯一标识。

2. 广播通信:一个ZigBee设备向整个网络发送广播消息,通过广播地址进行标识。

3. 多播通信:一个ZigBee设备向特定组内的设备发送消息,通过组地址进行标识。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卷(18)及答案.doc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卷(18)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晕(yùn)静谧(mì)绽开(zhàn)淅淅沥沥(xì)B.莅临(wèi)恍惚(huǎng)抖擞(sǒu)各得其所(suǒ)C.憔悴(cuì)萧瑟(sè)粗犷(guǎng)絮絮叨叨(diāo)D.确凿(záo)酝酿(yùn)棱镜(léng)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干涩懒惰拈轻怕重不求甚解B.诅咒殉职喜出旺外为罪潜逃C.澄青和蔼废寝忘室美不胜收D.琢磨祷告刨根闻底人声鼎费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B.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夺取全面胜利。

C.入夜,亮化扩建后的西华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D.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C.为了避免道路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协议名称:ZigBee协议一、引言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旨在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安全的无线通信能力。

本协议旨在规范ZigBee网络的组网方式、通信协议、安全机制等内容,以确保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执行器、智能家居设备等。

三、术语定义1. ZigBee: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通信技术,用于低功耗、低速率的短距离通信。

2. ZigBee设备:采用ZigBee技术的物联网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和协调器设备。

3. 终端设备:指无线传感器节点或执行器节点,可以通过协调器设备进行通信。

4. 协调器设备:指ZigBee网络中的主节点,负责网络的管理和协调。

四、ZigBee网络组网方式1. 网络拓扑结构:ZigBee网络采用星型、树型或网状拓扑结构,由一个协调器设备和若干终端设备组成。

2. 网络组网方式:ZigBee网络可以通过协调器设备进行主动组网,也可以通过设备之间的自组织方式进行动态组网。

3. 网络扩展性:ZigBee网络支持网络的扩展,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终端设备或协调器设备来扩大网络规模。

五、ZigBee通信协议1. ZigBee帧格式:ZigBee通信采用帧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帧起始符、帧控制字段、目标地址字段、源地址字段、帧有效载荷和帧校验字段等。

2. 数据传输方式:ZigBee通信支持广播传输、单播传输和多播传输三种方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3. 数据传输速率:ZigBee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根据设备所采用的射频通信频段和通信距离进行调整,一般在10-250 kbps之间。

4. 网络协议栈:ZigBee通信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栈,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的管理。

六、ZigBee安全机制1. 密钥管理:ZigBee网络使用密钥管理机制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包括密钥生成、密钥分发和密钥更新等操作。

zigbee协议规范

zigbee协议规范

zigbee协议规范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无线网络通信协议,旨在为物联网设备提供高效的通信方式。

它基于IEEE 802.15.4标准,并使用了一套自己的通信协议规范。

本文将介绍ZigBee协议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一、ZigBee协议框架ZigBee协议规范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负责定义设备之间的应用通信协议,网络层处理设备之间的路由和组网,MAC层管理设备之间的访问和数据传输,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二、ZigBee网络拓扑结构ZigBee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状、集群树型等。

星型拓扑结构是最简单的,以一个协调器为中心,与多个终端设备直接通信。

网状拓扑结构允许多个设备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具有自组织和自修复的能力。

集群树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分层的网络结构,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三、ZigBee通信协议ZigBee协议规范定义了一组通信协议,包括应用层协议、网络层协议、MAC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

其中,应用层协议提供了设备之间的应用通信接口,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自定义;网络层协议负责路由选择和组网管理,实现了多跳传输和自动路由;MAC层协议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时间和频率,以实现低功耗和高效通信;物理层协议定义了无线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式,包括频率、带宽和调制类型等。

四、ZigBee应用领域ZigBee协议规范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包括家庭自动化、智能城市、工业控制和农业监测等。

在家庭自动化中,ZigBee可以连接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门窗、温度传感器等,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城市中,ZigBee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和智能能源管理等领域,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工业控制中,ZigBee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农业监测中,ZigBee可以应用于土壤湿度、气象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ZigBee协议及zigbee模块的通信距离简介

ZigBee协议及zigbee模块的通信距离简介

ZigBee协议及zigbee模块的通信距离简介一、ZigBee协议是什么ZigBee协议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

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M之间,在增加RF发射功率后,亦可增加到1KM。

Zigbee协议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

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连接。

它有自己的协议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

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

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802.15.4标准的规定。

二、ZigBee网络特点ZigBee网络主要特点是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支持大量节点、支持多种网络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个子节点,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三、Zigbee模块通信距离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

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它有自己的协议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

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

Zigbee模块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十分类似现有的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每一个Zigbee模块网络数传模块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米,到扩展后的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整个Zigbee模块网络还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的各种网络连接。

四、Zigbee技术相关产品ZigBee模块产品的形态大体分为四类:ZigBee芯片、嵌入式ZigBee模块、ZigBee设备、ZigBee 网关。

大体功能如下:1、ZigBee模块芯片它属于ZigBee产品的最上端了,主要由芯片厂商推出,例如TI、Freescale等,主要是面对下游集成厂商,通过外围电路开发,做出成品。

ZigBee协议架构

ZigBee协议架构

ZigBee协议架构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应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

它是由ZigBee联盟(ZigBee Alliance)所定义和推广的,旨在为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ZigBee协议的架构和其主要组件,以及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应用场景。

一、ZigBee协议架构概述ZigBee协议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以便于各个组件的模块化和扩展性。

ZigBee协议架构一般可分为两个主要层次:应用层和网络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次的主要组件和功能。

1. 应用层应用层是ZigBee协议栈的顶层,负责实现各种应用的功能。

它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通信,并执行各种任务,如数据采集、控制和管理等。

应用层使用ZigBee Cluster Library(ZCL)定义了一系列的应用框架和应用集群,以便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构建自己的应用。

2. 网络层网络层是ZigBee协议栈的中间层,负责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和路由功能。

它使用ZigBee网络堆栈协议(ZigBee Network Stack Protocol)来处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以及路由选择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网络层的核心组件包括ZigBee协调器(ZigBee 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终端设备(End Device)。

二、ZigBee协议架构组件1. ZigBee协调器ZigBee协调器是在ZigBee网络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启动和管理整个网络,以及分配网络地址和加密密钥等。

协调器可以与多个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网络层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此外,协调器还负责处理网络中的任何故障或冲突,并重新分配资源以保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路由器路由器是ZigBee网络中的中间节点,它负责转发数据包并实现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功能。

路由器可以与其他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网络层协议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ZigBee协议 (2)

ZigBee协议 (2)

ZigBee协议一、协议概述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旨在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能力。

该协议基于IEEE 802.15.4标准,并针对低功耗和低数据速率的应用进行了优化。

ZigBee协议支持自组织网络,可以在大规模的设备网络中实现自动路由和自我修复。

二、协议架构1. 物理层:ZigBee协议使用2.4 GHz、915 MHz或868 MHz的无线频段进行通信。

物理层采用短距离传输技术,能够在低功耗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

它使用帧结构将数据分割为小的数据包,并添加帧头和帧尾进行标识和校验。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设备之间的通信和路由。

ZigBee协议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网状和混合结构。

网络层使用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4. 应用层:应用层定义了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应用框架,使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构建各种物联网应用。

三、协议特性1. 低功耗:ZigBee协议采用了低功耗设计,使得设备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能够节省能源。

它使用了睡眠模式和快速唤醒技术,以最小化设备的能耗。

2. 自组织网络:ZigBee协议支持自组织网络,设备可以自动加入网络并进行路由选择。

当有设备移除或故障时,网络能够自动修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3. 安全性:ZigBee协议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机制,保护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

它支持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入侵和数据泄露。

4. 网络容量:ZigBee协议支持大规模设备网络,能够容纳数千个设备同时通信。

它使用了分散式路由算法,避免了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的问题。

四、协议应用ZigBee协议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包括家庭自动化、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1. 家庭自动化:ZigBee协议可以用于控制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温度控制器、安全系统等。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协议名称:ZigBee协议一、引言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旨在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本协议旨在定义ZigBee网络的架构、通信规范、安全性要求等,以确保各种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使用ZigBee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控制器、智能家居设备等。

它定义了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格式、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安全机制等。

三、术语和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所有相关方:1. ZigBee: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

2. ZigBee设备:使用ZigBee协议进行通信的无线设备。

3. ZigBee协调器:ZigBee网络中的主节点,负责网络的组网和管理。

4. ZigBee路由器:ZigBee网络中的中继节点,负责数据转发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5. ZigBee终端设备:ZigBee网络中的从节点,负责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6.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局域网,由一个协调器和一组终端设备组成。

7. 网络拓扑结构:ZigBee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关系。

8. 网络层:ZigBee协议栈中的一层,负责设备之间的路由和寻址。

9. 应用层:ZigBee协议栈中的一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功能定义。

10. 安全性:保护ZigBee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数据泄露的能力。

四、ZigBee网络架构1. 网络拓扑结构ZigBee网络采用星型、树型或网状拓扑结构。

其中,星型拓扑结构由一个协调器和一组终端设备组成,所有终端设备都直接与协调器相连。

树型拓扑结构由一个协调器、一组路由器和一组终端设备组成,路由器负责数据转发。

网状拓扑结构由多个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组成,形成一个自组织的网络。

2. ZigBee协调器ZigBee协调器是ZigBee网络的主节点,负责网络的组网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igBee模块无线数据通信通用协议Version 1.2.7浙江瑞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声明本文档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为浙江瑞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瀛”或“本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向本公司雇员、代理商、合作方或授权许可方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泄露本文档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复制或传播本文档。

若使用者违反本版权保护的约定,本公司有权追究使用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版本更新V1.0.0 2011-01-01 初稿V1.0.1 2011-03-15 修改了一些笔误V1.1.0 2011-04-06 根据用户需求重新排列了对象字典V1.1.1 2011-04-20 对操作范例中的数据进行了解释V1.1.2 2011-04-22 增加用户自定义参数V1.1.3 2011-05-17 增加默认参数值和对应AT指令说明V1.2.0 2011-06-01 完善了数据通信方式的说明V1.2.6 2011-09-11 对细节进行了补充说明V1.2.7 2011-12-21 修改模块信息参数以及触发参数使用说明目录1. 概述 (4)1.1. 节点类型 (4)2. 帧格式 (6)2.1. 串口帧格式 (6)2.2. 通用帧格式 (6)2.3. 应用层数据帧(ADF)格式 (8)2.3.1. 读(Read)命令帧:ID = 0x20 (8)2.3.2. 写(Write)命令帧:ID = 0x25 (8)3. 对象字典(OD)定义 (10)3.1. 模块信息参数 (10)3.2. 网络参数 (10)3.3. 当前时间参数 (12)3.4. 执行控制参数 (13)3.5. 应用配置参数 (15)3.6. 用户自定义参数 (16)3.7. 虚拟参数 (16)3.7.1. UART端口映射参数 (16)3.7.2. 触发参数 (17)3.7.3. 节点信息参数 (18)4. 无线通信密码交换过程 (20)4.1. COO建立网络 (20)4.2. 节点加入网络 (20)5. 操作范例 (21)5.1. UART数据传递 (21)5.2. 访问本地节点参数 (23)6. 用户数据的传递方式 (27)6.1. 写UART端口映射参数 (27)6.2. 带目的地址的半透传 (29)6.3. 全透传方式 (31)7. 参数默认值以及对应AT指令 (33)7.1. 网络参数 (33)7.2. 当前时间参数 (33)7.3. 执行控制参数 (34)7.4. 应用配置参数 (34)1.概述本协议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所有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数据在模块之间的传递。

本协议中包含对象字典以及串口控制协议。

对象字典将无线模块内的参数和硬件资源标准化,从而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来访问和控制模块内部的资源;串口控制协议为用户提供了对模块的控制访问通道,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串口对无线通信进行控制,完成数据的传递,参数的访问等。

1.1.节点类型在无线模块组成的网络中,一个无线模块就被称为一个节点。

每个无线模块都有唯一的,不重复的8字节的MAC地址。

MAC地址的高4字节固定为0x0080E102。

因此在对模块进行寻址时,只使用低4字节的MAC地址即可。

根据各个节点功能不同,无线网络中的节点分为以下类型:●协调器(Coordinator,COO)COO节点是无线网络的逻辑中心点。

通常而言,COO在无线网络中充当网关的功能,实现外界与无线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COO节点能够建立并管理一个新的无线网络。

COO节点建立一个无线网络之后,就可以接收其他节点加入网络的请求,从而使无线网络扩展开。

COO节点一般使用有线电源供电,不需要休眠,并且能够管理休眠节点。

其串口参数配置为115200 8 N 1.●路由节点(ROUTER)ROUTER节点具备路由能力,具备为网络中其他节点中继、转发数据的能力。

ROUTER节点不能建立一个新的无线网络,但是能够加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无线网络中。

ROUTER节点加入到无线网络中之后,就可以接受其他节点加入网络,从而实现无线网络的扩展。

ROUTER节点一般使用有线电源供电,不需要休眠,并且能够管理休眠节点。

其串口参数配置为9600 8 N 1.●休眠节点(ZigBee End Device,ZED)ZED节点是无线网络中的末端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是休眠节点。

ZED 不具备路由功能,也无法接受其他节点加入网络。

ZED需要通过其他具备休眠节点管理能力的节点(COO或ROUTER)才能加入到无线网络中,并且该节点被称为ZED的父节点(PARENT)。

由于ZED大部分时间是出于休眠状态,因此PARENT节点需要为ZED完成无线数据的缓冲和转发工作。

其串口参数配置为9600 8 N 1.手持节点(Hand-Hold-Unit,HHU)HHU节点是无线网络中的移动节点,能够搜索并任意加入/离开无线网络。

HHU节点一般用于移动的数据采集或网络诊断,不具备路由能力,也无法接受其他节点加入网络,不能管理休眠节点。

HHU节点一般使用电池供电,采用间歇工作模式。

其串口参数配置为115200 8 N 1.2.帧格式2.1.串口帧格式应用程序通过串口(UART)访问模块时,为了保证通信的正确率,采用以下的帧格式:1 Byte 1 Variable 1 1Header Length Payload Check FooterUART帧由帧头(Header),帧长(Length),有效数据(Payload),校验和(Check),以及帧尾(Footer)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Header取值为0x2A,Footer取值为0x23;Length取值为Payload的长度(不包括Header,Footer,Check和Length本身),Check取值为Payload 相加值的最低字节。

本协议以下描述的数据帧格式,就是指Payload的格式。

2.2.通用帧格式通用帧格式是指所有数据都遵守的帧格式,定义如下:Bytes 2 6 4 4 4 6 2 2 variableFrame Control Reserved SourceAddressReserved T argetAddressReserved ClusterIDReserved ADF其中:Frame Control:取值为0x8841Reserved:保留字段,可使用0x00填充Source Address:数据发起的源节点MAC地址低4字节,也可以使用0x00填充。

Target Address:数据发送的目的节点的MAC地址低4字节。

几个特殊的目的地址定义如下:0xFFFFFFFF:全网络广播地址0xFFFFFFFE:一跳半径内广播地址0xFFFFFFF0:COO节点的代替地址,只在节点还不知道COO节点地址的情况下使用。

0x00000000:本节点的代替地址,即串口数据是针对本地节点的Cluster ID:命令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命令,基本的定义如下:Bits:14 13-11 10-8 7-015Resp. Err Sender Reserved IDResp.:应答标识=0:数据帧为命令帧,请求帧或消息帧=1:数据帧为上述帧的应答帧ERR:错误标识,仅用于应答帧(即Resp.=1的情况)=0:应答帧中包含正确的应答数据=1:应答帧中包含错误信息(例如由于接收到非法的命令)Sender:数据帧的发起节点类型Bit13:数据帧发起节点的特殊属性=0:发起节点为普通节点=1:发起节点为COO,或HHUBit12:数据帧发起节点是否具备路由能力=0:发起节点不具备路由能力=1:发起节点具备路由能力Bit11:数据帧发起节点是否需要休眠=0:发起节点需要休眠=1:发起节点不需要休眠Bit13 Bit12 Bit11:=111:数据帧的发起节点为COO=011:数据帧的发起节点为ROUTER=001:数据帧的发起节点为NRR=000:数据帧的发起节点为ZED=100:数据帧的发起节点为HHUID:数据帧类型码ADF:发送的应用层数据帧内容,其格式在本协议后续定义注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非特别指明,本通信协议中,整型数据在数据帧中的排列顺序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例如,整型数据1000(0x03E8)和长整型数据0x6789ABCD在数据帧中的排列方式分别为:E8 03CD AB 89 672.3.应用层数据帧(ADF)格式2.3.1.读(Read)命令帧:ID = 0x20通过读命令可以访问节点中的各种信息,命令格式如下:Bytes: 2 1 1Index Sub Opt.Index:被访问参数的OD索引,2字节Sub:被访问参数的子索引,1字节。

如果Sub为0,则说明读的是整个参数Opt.:读命令的选项,保留读命令的应答帧格式如下:Bytes: 2 1 1 1 VariableIndex Sub Opt. Length dataLength:Data域的长度,Length = n;如果命令执行错误,Length是错误码的长度1字节data:读取的数据结果,n字节;如果命令执行错误,则data域包含错误码1个字节2.3.2.写(Write)命令帧:ID = 0x25通过写命令可以配置节点中的参数值,从而改变节点的执行策略。

Bytes: 2 1 1 1 VariableIndex Sub Opt. Length dataIndex:被访问参数的OD索引,2字节Sub:被访问参数的子索引,1字节。

如果Sub为0,则说明写入的是整个参数Opt.:写命令的选项,保留Length:写入数据的长度,1字节,Length = ndata:需要写入的数据,n字节写命令的应答帧格式如下:Bytes: 2 1 1 1 VariableIndex Sub Opt. Length StatusLength:Status域的长度Status:写命令的执行状态一般而言,写命令返回的Status长度为1,即返回写命令操作的状态=0:写命令执行成功=其他值:写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3.对象字典(OD)定义无线模块中的所有参数和硬件资源,都使用对象字典(Object Dictionary,OD)来进行描述,从而使这些参数和硬件资源都变成标准化的对象,只需使用统一的读和写操作就能对这些对象进行访问,从而简化对无线的操作。

每个参数或硬件资源都使用独立的OD索引(Index)来编排,因此访问索引就可以访问到具体的对象。

3.1.模块信息参数模块信息参数的OD索引是0,使用读(Read)命令访问此参数,可以获得模块的详细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本参数的所有参数都是只读的,写(Write)操作将被拒绝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