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头颈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头颈部影像诊断》PPT课件

疾病诊断的复杂性
疾病表现多样
头颈部疾病表现多样,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个 体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给诊断带来挑战。
病变与正常组织的鉴别困 难
有些病变与正常组织相似,难以区分,需要 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
CHAPTER 05
影像诊断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进行影像分析,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
CHAPTER 02
头颈部影像诊断流程
影像获取
01
02
03
影像设备选择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合适的 影像设备,如X线、CT、 MRI等。
影像采集参数设置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设 置合适的影像采集参数, 如曝光条件、扫描层厚等 。
影像采集操作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影 像采集,确保获取高质量 的影像。
影像解读
详细描述
血管性疾病在头颈部影像诊断中也比较常见。常见的头颈部血管性疾病包括动脉瘤、血管狭窄、血栓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血管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治 疗依据。
其他疾病
总结词
除了肿瘤、炎症和血管性疾病外,头颈部还可能发生其他疾病,其影像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炎症
总结词
炎症是头颈部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影像诊断有助于判断炎症 的类型和程度。
详细描述
炎症在头颈部影像诊断中也比较常见。常见的头颈部炎症包 括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炎症 的部位、范围以及炎症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为临床医生 提供治疗依据。
血管性疾病
总结词
血管性疾病也是头颈部常见的病变之一,其影像诊断有助于判断血管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颈部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三、MRI 1 T1WI上肿块呈稍高、稍低或等信号; T2WI呈不均匀的高信号 2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3 转移淋巴结在T1WI呈等信号,低于周围 脂肪;T2WI呈高信号接近或高于脂肪。
甲状腺癌
双侧甲状腺癌
左甲状腺癌
颈部
甲状腺肿大
• 好发于女性 • 甲状腺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 • 部分患者有心悸、多汗、多食易饥,消
பைடு நூலகம்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临床 临床常以颈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位于下颌
角前下方和胸锁乳突肌前面,界清,与皮肤无 粘连。有时瘤体可触及搏动。
可合并迷走神经压迫症状如音哑、呛咳;交 感神经压迫症状如霍纳氏综合征。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一、X线 X线平片:肿瘤较大时可见颈部外突肿块。 DSA: ● 颈总动脉分叉加宽,呈“高脚杯”征;颈外动 脉移位; ● 分叉处见血供丰富的肿瘤显示,肿瘤血管粗细 不均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
二、CT检查 1 病人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双肩尽量向下以 减少肩部产生的伪影 2 扫描范围:根据需要,甲状腺自甲状软骨中 部至胸廓入口,必要时应继续向下扫描 3 扫描条件:层厚/层距=2~5mm 4 增强扫描:有时进行颈血管的重建。
颈部
检查方法
三、MRI检查 1线圈选择:颈部线圈 2扫描方法:横断面,冠状面 3扫描序列:T1WI/T2WI/FS/MRA 4增强扫描: 5 MRA增强:颈部血管成像,三维旋转观 察
概述 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常见
部位之一,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 的肿瘤。
头颈部CT磁共振影像表现

演讲人
目录
01. CT影像表现 02. 磁共振影像表现 03. CT与磁共振的比较
1
正常解剖结构
01
颅骨:包括额骨、顶 骨、颞骨、枕骨等
02
脑组织:包括大脑、 小脑、脑干等
03
血管:包括颈动脉、 椎动脉、基底动脉等
04
神经:包括脑神经、 脊神经等
05
肌肉:包括咀嚼肌、 颞肌、翼内肌等
06
软组织:包括脂肪、 淋巴结、唾液腺等
诊断要点
01
观察病变部位:确定病变位 置和范围
02
观察病变形态:判断病变的 性质和类型
03
观察病变密度:判断病变的 密度和程度
04
观察病变边缘:判断病变的 边界和扩散情况
05
观察病变强化:判断病变的 血供和代谢情况
06
观察病变周围组织:判断病 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和扩散
情况
2
正常解剖结构
01
颅骨:包括额骨、顶骨、 枕骨、颞骨、蝶骨等
01
CT:图像清晰, 分辨率高,对骨 骼和钙化组织显 示效果好
03
02
磁共振:利用人 体内的氢原子核 在磁场中发生共 振,产生信号, 形成图像
04
磁共振:软组织 分辨率高,对软 组织病变显示效 果好,无辐射伤 害
优缺点比较
磁共振:优点是对软组织显示效果好,
02
对运动器官成像效果好,无辐射;缺
点是成像速度较慢,对钙化组织显示
死
03
脑肿瘤:肿瘤组 织增生、压迫周
围脑组织
04
脑积水:脑室系 统扩张、脑脊液
增多
05
颈椎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椎间 盘突出、椎管狭 窄、神经根受压
目录
01. CT影像表现 02. 磁共振影像表现 03. CT与磁共振的比较
1
正常解剖结构
01
颅骨:包括额骨、顶 骨、颞骨、枕骨等
02
脑组织:包括大脑、 小脑、脑干等
03
血管:包括颈动脉、 椎动脉、基底动脉等
04
神经:包括脑神经、 脊神经等
05
肌肉:包括咀嚼肌、 颞肌、翼内肌等
06
软组织:包括脂肪、 淋巴结、唾液腺等
诊断要点
01
观察病变部位:确定病变位 置和范围
02
观察病变形态:判断病变的 性质和类型
03
观察病变密度:判断病变的 密度和程度
04
观察病变边缘:判断病变的 边界和扩散情况
05
观察病变强化:判断病变的 血供和代谢情况
06
观察病变周围组织:判断病 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和扩散
情况
2
正常解剖结构
01
颅骨:包括额骨、顶骨、 枕骨、颞骨、蝶骨等
01
CT:图像清晰, 分辨率高,对骨 骼和钙化组织显 示效果好
03
02
磁共振:利用人 体内的氢原子核 在磁场中发生共 振,产生信号, 形成图像
04
磁共振:软组织 分辨率高,对软 组织病变显示效 果好,无辐射伤 害
优缺点比较
磁共振:优点是对软组织显示效果好,
02
对运动器官成像效果好,无辐射;缺
点是成像速度较慢,对钙化组织显示
死
03
脑肿瘤:肿瘤组 织增生、压迫周
围脑组织
04
脑积水:脑室系 统扩张、脑脊液
增多
05
颈椎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椎间 盘突出、椎管狭 窄、神经根受压
头颈部影像诊断

左侧中耳乳突炎并胆固醇肉芽肿 男,29岁,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
MRI
➢ 信号 T1WI T2WI Gd-T1WI
高信号 高信号 无强化
1. 中耳乳突炎
右侧中耳乳突炎并胆脂瘤 女,60岁,右耳闷伴听力下降
CT
➢ 右侧鼓室和乳突窦内软组织密度影 ➢ 膨胀性生长
MRI
➢ 信号 T1WI T2WI DWI
稍低信号 不均匀稍高信号 明显强化
3. 视神经胶质瘤
左侧眼眶视神经胶质瘤
MRI
➢ 左侧视神经增粗(红箭头所示)
➢ 左侧眼外肌受压
➢ 左侧眶内脂肪受压
➢ 信号
T1WI Gd-T1WI
等/稍低信号 明显强化
4. 海绵状血管瘤
右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男,30岁,右眼突出
MRI
➢ 右侧眼眶类圆形肿块
边界清楚
信号均匀
右侧视神经、眼外肌受压移位
➢ 信号
T1WI T2WI Gd-T1WI
等/稍低信号 高信号 扩散性强化
第二节 耳部 常见疾病诊断
耳部疾病
常见疾病
1. 中耳乳突炎 2. 外伤 3. 外耳道癌 4. 先天性畸形 5. 搏动性耳鸣
1. 中耳乳突炎
CT
➢ 左侧鼓室和乳突气房内软组织密度影 ➢ 左侧中耳乳突骨质增生硬化
CT
➢ 部位与形态 下颌骨左侧部 膨胀性生长 软组织影 骨质边界清晰、锐利 左侧颌下腺受压
左侧上颌骨造釉细胞瘤
1. 造釉细胞瘤
MRI
➢ 部位与形态
左侧上颌骨
膨胀性生长
➢ 信号
T1WI
低信号
T2WI
主体高信号,分隔或囊壁低信号
(红箭头所示)
Gd-T1WI 主体无强化,囊壁线状强化 (红箭头所示)
医学影像诊断学-头颈部病例

和局限性。
3
核磁共振成像
学习核磁共振成像对头颈部肿瘤和损伤
超声成像
4
的高分辨率成像。
了解超声成像技术在颈部淋巴结检查中 的重要性。
头颈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甲状腺癌
观察甲状腺癌的不同亚型的影 像学特征。
鼻咽癌
了解鼻咽癌在不同影像学模态 下的典型表现。
颈椎病变
探索颈椎病变在核磁共振成像 中的显示和分析方法。
颌面畸形
探索颌面区域异常发育和畸形的影像学特征。
常见的头颈部病例
甲状腺结节
学习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 甲状腺结节。
鼻咽癌
了解鼻咽癌的影像学特征,以及 其对颌面部的浸润情况。
颅骨骨折
研究颅骨骨折的不同类型和其对 脑部的影响。
影像学诊断技术
1
X光
了解X光技术在头颈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CT扫描
2
探索CT扫描在头颈部结构成像中的优势
病例讨论与分析
1 颈部淋巴结肿大
分析不同原因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特征。
2 颞颌关节紊乱
研究颞颌关节紊乱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技术。
3 颌面肿瘤
讨论颌面区域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和定量评估方法。
结论与展望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头颈部病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结合不同的影像 学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头颈部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影像诊断学-头颈部 病例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 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介绍头颈部病例的常见分类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
头颈部病例分类
颈部肿块
探索颈部异常组织的成因和影像学表现。
头颅外伤
医学影像学:第三章头颈部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及
鼓室内的听骨链。 内耳迷路由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组成,膜
迷路内外含淋巴液,骨迷路包。 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锥内,含面、听神经。
32
33
34
35
• 4、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 (1)临床与病理
• 眼眶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表皮陷于眶 骨间隙内没有萎缩退化形成,可无定期地潜伏, 儿童期发病多见。
•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肿物,伴眼球突 出、眼球运动障碍等。
• 皮样囊肿:含毛发、汗腺、皮脂腺。 • 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和珍珠瘤。可由后天
45
46
47
右眼环破裂,右眼内侧壁骨折伴右侧筛窦积液
48
49
第二节 耳部
50
一、检查技术 • 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 • 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
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 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 • 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
51
41
42
43
2、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临床与病理】
–眼眶爆裂骨折: –眼眶直接骨折: –眼眶复合型骨折:
44
【影像学表现】(CT) • 直接征象:眶壁凹陷、成角、中断、移位或粉碎 • 间接征象:邻近窦腔积液、黏膜肿胀,脂肪密度
增高或疝入、眼肌增粗扭曲及嵌顿、眶内积气, 眶内容物脱出如“泪滴征”
第三章 头颈部
头颈部:指颅底至胸廓入口的区域,包括眼、 耳、鼻和鼻窦、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 甲状腺等。
1
第一节 眼部
2
一、检查技术 • 1、X线:了解眼眶形态和眶骨的改变,了解钙
头颈部的影像诊断

与视神经走行方向一致。
✓ 2 冠状面扫描:扫描线与AB线相垂直,有利于 显示上下结构关系。 ✓ 3 层厚/层距=2~5mm,必要时也可用1mm或重叠 扫描 ✓ 4 增强扫描
2、眼部CT检查
➢正常CT表现:
✓ 眼球
眼环:厚度均匀(2~4mm),略高密度 玻璃体:均匀水样低密度 晶状体:双凸透镜形高密度
头颈部的影像诊断
头颈部-包含器官
➢眼 ➢耳 ➢鼻窦 ➢咽
➢喉 ➢口腔 ➢颈部
头颈部-学习目的
➢ 做为临床医生,了解如何选择头颈部检查 的方法
➢ 熟悉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势和不足,能够正 确应用影像学检查
➢ 掌握常见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
头颈部-学习内容
➢常用检查技术 ➢正常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常见病变:先天畸形、炎性病变、外伤、
✓ 眼外肌:均匀线条样或结节样等密度 ✓ 视神经:带样等密度,3~6mm,粗细均匀 ✓ 球后脂肪:均匀低密度
正常CT表现
3、MRI检查技术
➢检查技术
✓ 1 采用颅脑线圈、眼线圈 ✓ 2 采用横、冠、斜矢状位 ✓ 3 扫描序列:SET1WI、SET2WI、脂肪抑制序列、 常规增强或动态增强,有利于病灶检出及鉴别诊断
肿瘤
第一节 眼部
一、眼部解剖
眼眶: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眶内:眼外肌、视神经、眶脂肪体 眼球: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球内)晶状体、玻璃体 眼睑:上下眼睑 泪器: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
二、眼眶检查技术
X线检查:
1、眼眶(X-Ray):眼眶后前位、侧位、视神经孔 位—显示眼眶各部骨结构及对异物定位
网膜情况。 ➢ CT:异物大小、形态、种类及数目,金属异
物有放射状伪影,CT值大于300Hu,非金属呈高 密度或低密度。 ➢ MRI:磁性异物导致眼内结构挫伤—禁忌。
✓ 2 冠状面扫描:扫描线与AB线相垂直,有利于 显示上下结构关系。 ✓ 3 层厚/层距=2~5mm,必要时也可用1mm或重叠 扫描 ✓ 4 增强扫描
2、眼部CT检查
➢正常CT表现:
✓ 眼球
眼环:厚度均匀(2~4mm),略高密度 玻璃体:均匀水样低密度 晶状体:双凸透镜形高密度
头颈部的影像诊断
头颈部-包含器官
➢眼 ➢耳 ➢鼻窦 ➢咽
➢喉 ➢口腔 ➢颈部
头颈部-学习目的
➢ 做为临床医生,了解如何选择头颈部检查 的方法
➢ 熟悉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势和不足,能够正 确应用影像学检查
➢ 掌握常见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
头颈部-学习内容
➢常用检查技术 ➢正常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常见病变:先天畸形、炎性病变、外伤、
✓ 眼外肌:均匀线条样或结节样等密度 ✓ 视神经:带样等密度,3~6mm,粗细均匀 ✓ 球后脂肪:均匀低密度
正常CT表现
3、MRI检查技术
➢检查技术
✓ 1 采用颅脑线圈、眼线圈 ✓ 2 采用横、冠、斜矢状位 ✓ 3 扫描序列:SET1WI、SET2WI、脂肪抑制序列、 常规增强或动态增强,有利于病灶检出及鉴别诊断
肿瘤
第一节 眼部
一、眼部解剖
眼眶: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眶内:眼外肌、视神经、眶脂肪体 眼球: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球内)晶状体、玻璃体 眼睑:上下眼睑 泪器: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
二、眼眶检查技术
X线检查:
1、眼眶(X-Ray):眼眶后前位、侧位、视神经孔 位—显示眼眶各部骨结构及对异物定位
网膜情况。 ➢ CT:异物大小、形态、种类及数目,金属异
物有放射状伪影,CT值大于300Hu,非金属呈高 密度或低密度。 ➢ MRI:磁性异物导致眼内结构挫伤—禁忌。
【影像诊断课件】头颈部疾病影像诊断总论

• CT平扫骨窗照片显示眶壁结构清晰,高 密度骨质光滑整齐
• MRI T1WI和 T2WI上骨皮质呈境界清楚低 信号强度,其骨内髓腔部呈高信号强度
• 2.眼球
• 眼球近似球形,分眼球壁和内容 物两部分。眼球壁由3层膜组成,外 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中层为葡萄膜,由虹膜、睫状体、 脉络膜组成;内层为视网膜。眼内 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描,层厚2~5mm • 横断面从额窦扫描至上齿槽骨;冠状面
从额-上颌前缘向后扫描至蝶窦
• 分别拍摄骨窗(HRCT)及软组织窗照片
•
• 2.CT增强扫描 对某些血供丰富 的病变或肿瘤,及疑有眼眶或颅内 侵犯的病例,需做增强扫描
• 3.HRCT的检查方法:骨算 法,矩阵512×512,Zoom放 大(靶扫描),窗技术 2000/200,层厚2mm,层间 距2~4mm ,GE设备用E3强 化骨边缘
• 三、咽部的影像检查方法
• 咽部分为鼻咽、口咽、下咽(喉 咽)三部分,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 1.平片检查
• (1)侧位: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咽后 壁、颈前组织、软腭、舌根、会厌豀、会 厌及鼻咽、口咽咽腔气道
• (2)颏顶位: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及鼻 后孔,同时观察颅底骨质
• (3)侧位:与头颅侧位相同,用于显示蝶窦、 蝶鞍、前中颅凹、鼻咽、鼻骨
• (4) 颅底位:主要用于显示蝶窦和后组筛窦
• 2.特殊检查 • (l)体层检查:常采用俯卧正位体层,两
侧对照观察
• (2)造影检查: 对比剂使用碘油或有机 碘液
• 目前临床上不用
• (二)鼻窦CT检查 • 1.CT平扫 常规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
行致密条影,中鼻甲较垂直,下鼻甲 弯卷
女,31,鼻窦平片正常
• MRI T1WI和 T2WI上骨皮质呈境界清楚低 信号强度,其骨内髓腔部呈高信号强度
• 2.眼球
• 眼球近似球形,分眼球壁和内容 物两部分。眼球壁由3层膜组成,外 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中层为葡萄膜,由虹膜、睫状体、 脉络膜组成;内层为视网膜。眼内 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描,层厚2~5mm • 横断面从额窦扫描至上齿槽骨;冠状面
从额-上颌前缘向后扫描至蝶窦
• 分别拍摄骨窗(HRCT)及软组织窗照片
•
• 2.CT增强扫描 对某些血供丰富 的病变或肿瘤,及疑有眼眶或颅内 侵犯的病例,需做增强扫描
• 3.HRCT的检查方法:骨算 法,矩阵512×512,Zoom放 大(靶扫描),窗技术 2000/200,层厚2mm,层间 距2~4mm ,GE设备用E3强 化骨边缘
• 三、咽部的影像检查方法
• 咽部分为鼻咽、口咽、下咽(喉 咽)三部分,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 1.平片检查
• (1)侧位: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咽后 壁、颈前组织、软腭、舌根、会厌豀、会 厌及鼻咽、口咽咽腔气道
• (2)颏顶位: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及鼻 后孔,同时观察颅底骨质
• (3)侧位:与头颅侧位相同,用于显示蝶窦、 蝶鞍、前中颅凹、鼻咽、鼻骨
• (4) 颅底位:主要用于显示蝶窦和后组筛窦
• 2.特殊检查 • (l)体层检查:常采用俯卧正位体层,两
侧对照观察
• (2)造影检查: 对比剂使用碘油或有机 碘液
• 目前临床上不用
• (二)鼻窦CT检查 • 1.CT平扫 常规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
行致密条影,中鼻甲较垂直,下鼻甲 弯卷
女,31,鼻窦平片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瘤
lymphoma
女,53岁,淋巴瘤
女。22岁,发现颈部肿物半年 淋巴瘤
男,2岁 横纹肌肉瘤
总结
• 眼眶: 视网膜母细胞瘤
• 耳:
胆脂瘤 颈静脉球瘤
• 鼻窦: 鳞癌
• 咽喉部: 鼻咽癌,鼻咽血管纤维
瘤, 喉癌
• 口腔: 造釉细胞瘤
• 颈部: 甲状腺肿瘤,颈动脉体
瘤
2020-5-16
2020-5-16
男,76岁,反复鼻塞、鼻衄3年
鼻咽癌累及颅底
男,29岁,左颈部肿物3个月
女,18岁,张口困难半年
男,19岁,头痛1个月
鼻咽部淋巴瘤
淋巴瘤
男,70,鼻咽部淋巴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
又流鼻血了!
男,20岁,反右鼻塞3年。PE:右侧鼻咽部见红色肿物
(左上牙龈)鳞状细胞癌伴坏死
淋巴瘤
第七节 颈部
颈动脉体瘤
2020-5-16
女,22岁,发现 左颈肿物半个月
神经鞘瘤
男,5岁,发现左颈肿物7天
2020-5-16
鳃裂囊肿
甲状腺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右侧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性腺瘤形成
滤泡性腺瘤
滤泡性腺瘤伴出血
乳状状癌
乳头状癌并淋巴结转移
女,右鼻塞3个月
女,17岁,右眼肿胀1个月 横纹肌肉瘤
2020-5女-16 ,38岁,闭塞1个月
非何杰金淋巴瘤
淋 巴 瘤
2020-5-16
第四节 咽 部
2020-5-16
鼻咽癌
香港影星成奎安“大傻
女,55岁,右耳听力下降伴头痛1年
男,48岁,左颈部肿物2月
男,43岁,发现右颈部肿物6个月
2020-5-16
右侧上颌窦囊肿
鼻窦肿瘤
鼻窦良性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2020-5-16
内翻性乳头状瘤
女,38岁,反复左侧鼻塞伴涕中带血1个月 左上颌窦血管瘤
鼻窦恶性肿瘤
女,29岁,左面部肿胀伴 麻木感1个月
左上颌窦鳞癌
男,47岁,发现右面部肿物伴张口困难1个月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右鼻腔、筛窦溴母细胞瘤
咽旁间隙感染
2020-5-16
2020-5-16
第五节 喉 癌
男,46岁,声嘶1年
喉癌
喉癌
男,81岁,咽痛、声哑4个月
2020-5-16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
造釉细胞瘤
男,42岁,右下颌肿痛4个月
女,39岁,右下颌痛3个月
2020-5-16
2020-5-16
腮腺肿瘤
良性肿瘤
右侧眼眶蜂窝织炎并右侧筛窦炎
2020-5-右16 眼睑肿胀,右前房体积变小,玻璃体内信号混杂
病例
• 男,50岁,左眼球突出3年
2020-5-16
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
男,66岁,左眼红、肿、痒反复发作3个月
病例3
• 女,4岁,进行性左眼球突出3个 月,伴视力下降,眼睑下垂
• 体检:左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好
信
号
费用 低
中等 昂贵
如何判断良恶性病变?
• 境界是否清楚? • 信号或密度是否均匀? • 周围组织受推移或侵犯? • 强化程度?
2020-5-16
第一节 眼和眼眶
眼眶病变
病例
• 女,11岁,右眼 肿痛1天。
• 检查:眼球突出 、眼睑充血、红 肿;视力正常, 眼球运动正常
2020-5-16
中耳乳突炎
慢性芽肿性炎症
(右乳突)胆脂瘤
男,71岁,右耳流血2天 右侧外耳道及鼓室胆脂瘤
女,49岁,右耳流脓1年 右鼓室胆脂瘤
男,23岁,双耳流脓8年
胆脂瘤
胆脂瘤
MRI对病变显示更清楚, 2020-5-16但对骨骼结构显示欠佳
男,29岁,右耳流脓20余年并头痛眩晕10余天
右耳胆脂瘤并脑脑炎
外伤
常规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
乳突癌
2020-5-16
乳突癌
颈静脉球瘤
胡椒盐征 女,42岁,口角歪斜,左眼闭合不能3个月
第三节 鼻和鼻窦
鼻窦炎
2020-5-16
鼻窦炎
右侧上颌窦慢性炎症,左上颌窦囊肿
双侧上颌窦炎
2020-5-16
左侧上颌窦霉菌感染
2020-5-16
MRI对病变显示更清楚, 但对骨骼结构显示欠佳
2020-5-16
2020-5-16
能够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 但软组织分辨力较差
2020-5-16
MRI检查
但软 骨组 骼织 显分 示辨 较率 差好
,
2020-5-16
三种检查方法比较
检查模 软组织 骨骼分 描述方
式
分辨率 辨率 法
X线
差
尚
密
好
度
CT
好
MRI
2020-5-16
良好
好
密
度
CT值
头颈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郑贤应
本节主要内容
• 介绍头颈部最常见病变的CT与MRI 表现
• 目的:了解CT与MRI在头颈部常见 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20-5-16
常用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
2020-5-16
影 像 重 叠 , 分 辨 率 差
2020-5-16
CT 检 查
202女0-5-,16 29岁,右眼渐进行视物模糊1周
神经纤维瘤病I型
海绵状血管瘤
男,61岁,右眼球突出1年
女,48岁,左眼突出并疼痛1周
外伤与异物
眼球异物
2020-5-16
2020-5-16
眼球出血
眼眶骨折
2020-5-16
眼球破裂
2020-5-16
眼眶与视神经管骨折
2020-5-16
混合瘤
淋巴管瘤
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
腮腺恶性肿瘤
男,54岁,腺样囊性癌
涎腺导管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舌部
你会喜欢这个表情, 因为这是献给全人类 的。平民可以承受任 何政客都不敢承受的 东西。
男,47岁,右舌溃疡不愈1个月
舌癌
女,24岁,右舌溃疡2个月
男,60岁,反复流浓20年,加重1个月
2020-5-16
副鼻窦与眼眶骨折 CT可以提供准确的 信息
2020-5-16
2020-5-16
颈动脉-海绵窦瘘
第二节 耳 部
2020-5-16
2020-5-16
正常听小骨结构
2020-5-16
正常内耳
2020-5-16
正常内耳
2020-5-16 右侧Mickel型畸形并右侧外及后半规管缺如,左侧Mondini型畸形
2020-5-16
2020-5-16 眼眶横纹肌肉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calcification
视网膜母细胞瘤
mass 男,2岁,眼球发白2个月
男,2岁11月,右眼变白半年
男,1岁,右眼流泪1个月
黑色素瘤
女,44岁,左眼红痛伴视力下降4天
视神经胶质瘤
男,2岁,左眼球突出半年
20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