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九)——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PPT培训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赖于心电图检查。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诊断主要依赖 于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同时,医生会结合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02
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症状表现
心悸、胸闷、气短等。
心电图表现
预激波、短PR间期、delta波等。
病例分析与讨论
01
02
病例诊断
根据心电图表现和其他检 查结果,确定预激综合征 的诊断。
病例特点
分析病例的特殊之处,如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 家族史等。
病例治疗
讨论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 点,如药物治疗、导管消 融等。
经验总结与教训吸取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 进行检查和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心律失常药物和 抗凝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和 预防血栓形成。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预激综合征的重 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生活
方式的调整和物理疗法。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限制 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 运动,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心脏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慌、胸闷、 气短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
医。
避免剧烈运动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 心脏负担。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过大。
定期复查心电图
定期进行心电图复查,以便及 时了解病情变化。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预激综合征课件

洋地黄效应
正常心电图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颤
III°-AVB
其它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
高血钾
1 定义:血清钾>5.5mmol/L 2 ECG: ①血钾>6.0mmol/L时T波高尖呈帐篷状 ②血钾>7.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 T波仍高尖 ③血钾>8.0mmol/L时,产生室扑、室颤或 心脏停跳。
高血钾
低血钾
1 定义:血钾<3.5 mmol/L 2 表现:①心肌缺钾→室早
2.激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干扰、脱节 窦房阻滞、房内阻滞、
病理性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 及分支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一、什么是预激综合征 二、解剖学基础 三、预激波的形成 四、心电图特点
一、什么是预激综合征
当房室间解剖上存在异常旁道时,可使窦
房结发出的激动在经由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的
总体安排
总论与正常心电图 3 房室肥大 1 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及其他 2
心律失常的分类:
过缓、过速、不齐、
1.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停搏、SSS
异位心律 被动性 逸搏、逸搏心律
主动性
早搏、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同时,也通过旁道以短路传导的方式提前激动一
部分心室肌,这种房室间传导加快的现象引起的
心电图特征,加上临床上与它有关的快速心律失
常发作,就称为预激综合征。
二、产生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旁道:亦称“附加束”,是指心脏传导系
统以外的具有传递兴奋作用的传
导束,是一种特殊的肌束。
《预激综合征教程》ppt

兰大一院心内科心电图室 王述兰
-
一、预激综合征机制
-
二、心电图特征:
1.PR间期<0.12s 2.QRS起始部有δ波 3.QRS波宽大畸形时≥0.12s 4.PJ间期正常≤0.27s 5.继发性ST-T改变
-
三、旁道的电生理特点:
1.传导速度比房室结快,不应期比房室结 长,随心率加快而缩短。
根据显性WPW的波和QRS波极性: 1.A型预激(左侧旁道): V1波和QRS主波向上 2.B型预激(右侧旁道): V1波和QRS主波向下 3.C型预激:V1-V3 预激波和QRS 主波向上呈 R 、
Rs 型,V5 、V6 则呈QR 、Qrs 、QS型
-
左侧旁路(A型)
-
B型预激(右侧旁道)
-
间歇性预激
2.传导为“全或无”。
-
四、预激综合征分类
1.经典性预激综合征(又称W-P-W综合征): 旁路为Kent束。
2.短PR间期综合征(又称L-G-L综合征): 房室结加速传导(房室结内特殊快速传导
纤维的存在,解剖结构短小的房室结)。 3.变异性预激综合征:
Mahaim旁路纤维、PR间期≥正常
-
五、体表心电图定位
多数为融合波,可恶 化为室颤发生猝死。
-
心房颤动伴旁道前传 ,D转为窦律
-
室房 颤颤
伴 预 激 旁 路 前 传 蜕 化 为
-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
-
1.预激综合征引发顺向型AVRT机制
窦性心律时,有预激波
心动过速发作时,无δ波、QRS波不 宽;R-P′间期<1/2R-R间期、R-P′ 间期>70- ms
预激综合征应引发顺向型AVNSVT
预激综合征(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随访
➢对无症状WPW综合征患者可不服药观察。嘱患者在 心悸发作时及时行心电图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室上性心 动过速(或心房颤动)发作。 ➢如果有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病史,但消融手术不可行 或不可取,在排除缺血性和结构性心脏病后,可口服普 罗帕酮(150~200 mg ,3 次 /d)。对于严重器质性心脏 病患者,唯一可选择的口服药物是胺碘酮。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预激综合征(B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脏的传导系统
病因与发病机制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P波 P-R段
P-R间期 QRS波 ST段 T波
心房除极的电活动
心房复极和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 电活动 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 心室除极的电活动 心室缓慢复极的电活动 心室快速复极的电活动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诊断
➢ 心室预激本身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 ➢具有预激心电图表现者,随年龄增长,快速性心律失 常的发生率增加,且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为主。 ➢心动过速发作时,大多数只有心悸症状,部分患者可 有低血压、严重者可出现黑矇、晕厥等,甚至出现阿斯 发作。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诊断
预激综合征可伴有3种类型的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预激综合征伴随反复发生或 持续性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展而来。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 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预激性心肌病:是由心室预激造成左心室心肌电-机 械兴奋异常引发心室重构、心功能降低所致。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预激综合征
XXXXX中心医院 儿童肾脏免疫内分泌科
XXX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预激综合征
01 定义及分类 02 病因与发病机制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了解病症、原因和治疗方法概述预激综合征,也被称为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由一条心脏额外的传导路径引起。
这条额外的传导路径被称为Kent束。
患有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在心电图上显示出异常的预激波,这使得心脏的电信号早于正常情况下到达室室结,从而导致心率加快。
本文将重点介绍预激综合征的病症、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病症预激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慌和气短。
这是因为预激波的到达时间早于正常心电图的时间。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的心动过速,这是由于额外的传导路径导致心脏电信号循环触发。
在一些情况下,预激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或失去意识,这是由于心跳过快或心脏节律失常引起的。
原因预激综合征通常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即患者在出生时就存在这种特殊的心脏结构。
预激综合征的原因与额外传导路径的发育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只能通过房室结传导到心室,但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额外的传导路径使得电信号能够旁路房室结,直接进入心室。
这样,电信号就会提前到达心室,导致心脏节律的异常。
治疗方法对于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然而,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心率和减少心律失常的风险。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药物控制心率。
通常会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来减慢心率。
然而,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消除预激综合征以及相关的心律失常。
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电生理学操作破坏额外的传导路径。
这种方法被称为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的操作,通过将导管引入心脏并使用射频能量来破坏额外的传导路径。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永久性地解决预激综合征问题,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并可能有一定的风险。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控制心率和维持正常的心律。
预防措施由于预激综合征通常是先天性的,因此很难采取预防措施来预防该疾病。
然而,在治疗之后,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健康管理非常重要,以防止病情复发或出现其他并发症。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综合征等。
心电图特征的鉴别诊断
03
介绍如何根据心电图特征鉴别预激综合征和其他心律失常,如
房颤和室上速等。
03
鉴别诊断与特殊情况
鉴别诊断方法与标准
典型预激综合征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上出现预激波,QRS波增宽, P-R间期缩短。
心电图上出现突发突止的快速型心律 失常,QRS波形态正常。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的QRS波,P-R间 期正常或延长。
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表现
01
02
03
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心电图上预激波可能更加 明显,QRS波增宽更显著 。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等情况下,心 电图上可能出现假性预激 波。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 上出现假性预激波。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患者男,45岁,因心悸就诊,心电图显示为典型预激综合征 ,但患者否认既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通过进一步询问病史 和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悸的疾病,最终诊断为典型预 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 件
• 预激综合征概述 • 心电图表现与特征 • 鉴别诊断与特殊情况 • 治疗与预防策略 • 病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预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的疾病,可导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表现, 可分为A型和B型。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 导致心脏的电信号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表现,预激综 合征可分为A型和B型,其中A型预激综合征表现为V1导联的QRS波主波向上,B型预激
均可选择。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课件

• 隐匿性旁路的定位主要靠逆P来定位。(其中逆P在 V1导联负向时可判断为旁道位置在右侧,其灵敏度 为60%,特异性86.04%,逆P在V1正向或水平及双向 时定位为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90.24%,特异性 50%。)
显性旁道:旁道具有前传功能时,正常
窦性心律时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预激,称为显性旁
道。
•
隐匿旁道:旁道只能逆向传导,正常窦
性心律时心电图无心室预激表现。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体表心电图表现
• δ波:具有预激特征的QRS波起始部的40ms。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 显性旁道心电图:1、PR间期<120ms;2、QRS波起 始部粗顿,有δ波;3、QRS波≥120ms;4、继发 ST-T改变;5、P-J间期<270ms。
QRS,逆P在QRS之后,RP`>70ms,RP`>P`R。如伴
有束支阻滞时,可呈宽QRS。
•
逆向型:占AVRT10%,RR间期规则,呈宽
QRS,逆P比较难辨。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定位
• V1导联定左右,δ波(+)为左侧旁路,δ波(-) 为右侧旁路。
• II、III、avF定前后,导联主波向上,提示旁路 靠前;导联主波向下,提示旁路靠后。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
旁路:在正常的房室结—希氏束—浦
肯野传导纤维系统之外,连接心房或房室结与
预激综合征ppt课件

南开医院与您携手医路同行!
• 房室结组织属于慢反应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且具有频率依赖性传导速度衰减的特性。
• 旁道纤维属于普通心肌,属于快反应纤维, 传导速度快,没有明显的频率依赖性传导速 度衰减的特性。
三种附加传导束:
• Kent束:→典型预激综合征 • James束:→L-G-L综合征(短P-R综合征) • Mahaim束:→Mahaim型预激综合征
•典型预激综合征
•WPW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 兴奋沿Kent束下传预先激动一部
分心室肌
•Kent束
• 同时也沿正常的房室结途径下传
激动其余心室肌
•Kent束
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
1. P-R间期﹤0.12s 2. QRS波起始部出现粗钝模糊的预激波(delta波) 3. QRS时间≥0.12s, P-J间期正常(<0.26s) 4. 继发性ST-T改变
• 只要不同时合并室内传导阻滞,那么沿房 室结前向传导的QRS波群是窄的。
• 如果激动沿旁路前传、沿房室结逆传(逆向传导),那 么QRS波群是宽的(就像室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和房扑
• 预激患者也可有房颤或房扑发作,这种发作大多 由冲动逆传、在心房易损期抵达心房所致。
• 当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合并旁路时,由于许多冲 动可以沿旁路下传,所以心室率可以很快。
• QRS波群通常宽大畸形。心房颤动时,QRS波群不 规整。
心室颤动与猝死
•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如果旁道不应 期过短,心室率极快,有演变为室颤 进而导致猝死的危险。
辅助检查
•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需与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其它 原因的ST-T改变相鉴别。鉴别时除了注意心电图上的一些 特征外,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面分析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