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 大蚕饲养技术及要点

合集下载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凌春华Y a n g z h i j i s h u在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桑蚕养殖业逐渐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要保证桑蚕优质、高产,就需要以相应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同时把握好影响桑蚕质量与产量的问题,这也对地方桑蚕养殖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1、蚕品种选择优良蚕品种性状稳定,丝量多,茧丝离解程度高,出丝品质好。

因此,品种的选择对桑蚕种植实现优质、高产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物候条件的不同,同一品种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状,而不同的蚕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所以,饲养前应当根据地方物候条件对蚕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

原则上,选择当地育种部门培育且经试验的蚕品种。

2、桑树种植良桑饱食有利于茧丝量的增加,尤其是五龄后的蚕更是要确保桑叶质量好、数量充足。

所以,桑树种植是桑蚕优质高产饲养的基础。

桑叶质量不好、数量不足、病虫害严重等,均会影响桑蚕饲养质量与产量。

桑树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苗、桑园建设、桑园培肥管理、剪伐收获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对于品种的选择,首选适应于地方、叶片大、叶肉肥厚、抗性强、采叶省工的桑树品种。

育苗过程中,选择无病虫害、土壤疏松、土层较厚的土地作为苗圃地,翻耕、碎土、耙平、起畦,春桑3月上旬~5月中旬播种,浅埋后覆草,淋水保持土壤水分充足,苗1叶期揭草露苗,4叶期追肥,淋定量尿素或粪水,并在阴天拔草,苗高于30厘米且达到标准时,起苗出圃。

桑园建设中,施有机肥进行改土或垒土造地,翻耕、平整、晒田后,移栽实生苗种植成园。

培肥管理中,冬伐后深耕冬晒,重视冬肥,多施经充分腐熟的粪肥、堆肥、土杂肥等有机肥,及时补充氮磷钾肥料,三者比例为2∶1∶1。

若使用全年采片叶的剪伐收获方式,冬至前后以冬留长枝的方式进行冬伐,可有效预防花叶病,增产蚕茧。

3、蚕病害防治蚕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主要与蚕本身的抗病性以及环境条件有关,消毒不到位或者脏物清理不干净都会引起蚕病害的发生。

养蚕高产配套技术要点

养蚕高产配套技术要点

养蚕高产配套技术要点一、桑园的建立与管理1、植地的选择及改良规划桑园时,宜连片种植。

远离工厂、烟草地避免有毒气体,并注意与水稻、果树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农药污染。

2、桑树品种的选用。

适合我县种植的有农桑12,育71-1,农桑14,桐乡青,湖桑32等。

如是外地调苗,一定要在农业技术部门鉴定和检疫。

3、种植的时期、密度和方法:(1)种植时间:以冬春植为宜。

(2)合理密植:为达到快速、高产、稳产、优质及有利于桑园管理的目的,提倡以亩栽1000株为中心,亩栽1000株的种法为行距133厘米,株距50厘米。

(3)种植技术要点:A、首先要挖好种植沟,施足基肥。

B、种植沟深宽各30厘米左右,做到毛边松底,两端必须与四周沟渠相通。

C、沟底施入基肥,每亩施猪羊灰40-50担,然后在底肥上面再盖上厚度10厘米左右的泥土,以免肥料发酵灼伤苗根。

D、深耕浅种,桑苗种植深度应埋没根颈5厘米左右,种植时应先按行距拉好绳子,把桑苗放入预定位置,舒展苗根,苗正根伸,根部周围填入泥土E、然后轻轻提苗,使土壤充分填满根部空隙,植后压实,淋足定根水和进行剪定。

(4)要做好种后管理工作。

桑苗种植后,要立即作畦开沟,一般每两行作一畦,畦面略呈弧状,畦沟宽30厘米左右,桑地四周沟渠疏通,达到畦沟通边沟,边沟通总沟,最后按养成树型的主干高度剪去苗梢。

4、植后的管理:植后应加强肥水管理,避旱、避渍。

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植,并追肥以促进新植生长。

5、采伐方式:我县一般采取冬低刈夏根刈,或冬根刈夏低刈全年采片叶为主。

6、施肥方式:桑树生产期长,采叶多,除施足基肥和催芽肥外,采取造桑造肥以及时补充土壤养分。

二、养蚕的基本设施1、蚕室:包括小蚕室、大蚕室、贮桑室。

环境要求地势高,易排水、通风良好,周边不宜有污水池、畜舍等,宜座北朝南,大树遮荫。

2、养蚕必须工具:蚕框或蚕匾,一般养一张蚕种须0.8平方米的木框10个,蚕匾25个;花竹30片或方格簇140片,此外,还要准备采桑箩、塑料膜、贮桑缸、蚕网、温度计及消毒用具等。

养好蚕宝宝的方法和饲养注意事项【9篇】

养好蚕宝宝的方法和饲养注意事项【9篇】

养好蚕宝宝的方法和饲养注意事项【9篇】蚕宝宝的饲养技术篇一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

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

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从冰箱中取出来,等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会自动爬到上进食。

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

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

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

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

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

农村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枝条作为蚕山。

作为宠物喂养的蚕,可用一个纸盒子分成许多小格来代替。

蚕宝宝养殖的注意事项篇二1、把蚕卵放在盒子里,等待孵化,最适宜温度是25℃—28℃,如果气温较低,可以盖上盖子。

刚孵化的`小蚕要特别小心照顾,用比较嫩的叶喂养。

2、桑叶保持新鲜,每次喂养适量,剩下的放在冰箱里保鲜。

桑叶要干净,否则蚕宝宝吃了会生病;如果桑叶变黑发霉,不要喂给蚕宝宝。

给蚕喂桑叶时尽量洗干净手,以防病菌感染蚕宝宝。

3、换桑叶的动作要轻,可用羽毛或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并且要勤快清理盒子。

4.如果蚕宝宝在饲养过程中生病死亡,应尽快取出盒子,并对盒子进行煮沸消毒,防止感染。

蚕宝宝养殖的注意事项篇三1、把蚕卵放在盒子里,等待孵化,最适宜温度是25℃-28℃,如果气温较低,可以盖上盖子。

刚孵化的小蚕要特别小心照顾,用比较嫩的叶喂养。

2.桑叶保持新鲜,每次适当喂食,其余放冰箱保鲜。

桑叶要干净,不然蚕宝宝吃了会生病;如果桑叶变黑发霉,就不要喂蚕宝宝了。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摘要】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饲养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

在优质高产饲养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种蚕选种、饲料配方、养蚕环境等要点。

也要注意饲养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如疾病防控等。

为了提高饲养效益,建议合理管理蚕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桑蚕的饲养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但只有掌握好了相关技术和注意事项,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引言、优质高产饲养技术、桑蚕饲养技术要点、桑蚕饲养要注意的问题、饲养过程中的常见困难、提高饲养效益的建议、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养桑蚕是一项传统的农业养殖技术,其产出的桑蚕丝被广泛应用于丝绸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升,如今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和研究。

桑蚕是一个对环境和饲养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的昆虫,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本文将就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桑蚕饲养技术要点、桑蚕饲养要注意的问题、饲养过程中的常见困难以及提高饲养效益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桑蚕的饲养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推动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优质高产饲养技术是桑蚕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直接影响到桑蚕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优质高产饲养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科学选种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桑蚕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应选用育成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蚕种,如婺源1号、新贵1号等。

要注意定期更新品种,避免因长期选种而导致遗传退化。

二、合理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清理、通风和消毒蚕室,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合理控制室温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桑蚕的影响。

要根据桑蚕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确定饲料配方和喂养量,保证桑蚕获得充分的营养。

三、精心育种桑蚕的育种工作也是优质高产饲养技术的重要环节。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蚕丝的原料,而蚕丝又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农产品之一。

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都以桑蚕饲养为业,因为桑蚕的饲养具有成本低、回报高的特点。

要想实现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农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的饲养技术主要包括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治和饲养环境的管理。

首先要注意的是饲料的选择。

桑蚕的饲料主要是桑叶和桑根部。

在选择桑叶时,要选择嫩叶和瘦叶,因为这些叶子的含水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蚕宝宝的成长。

在选择桑根部时,可以选择质地柔软、裂纹少的根部,因为这些根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有助于蚕宝宝的健康发育。

饲料的供给要定时定量,不能给予过多或过少的饲料,以免影响桑蚕的正常生长。

其次是疾病的防治。

桑蚕容易感染疾病,如桑白皮病、黄曲条病等。

要防止桑蚕感染疾病,农民们可以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蚕室的干燥和通风,减少病菌的滋生。

还可以在蚕宝宝孵化期间给予一些抗病虫害的药物,以增强蚕宝宝的抵抗力。

如果发现桑蚕感染了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蔓延和传染。

最后是饲养环境的管理。

桑蚕对饲养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在桑蚕孵化期间,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5-27摄氏度之间,湿度在70%左右,光照要适中,避免阳光直射。

在蚕宝宝长大后,温度可以适当下降到20-23摄氏度,湿度维持在60-65%,光照也要适当增加。

要控制蚕室内的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二氧化碳过多积聚。

要定期清理蚕粪和死蚕,以保持蚕室的清洁和卫生。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桑蚕饲养还要注意一些其他问题,如合理的避免同源育种、注意蚕宝宝的人工培养和及时消灭害虫等。

同源育种容易导致蚕种质量下降,所以要进行定期的更新换代。

蚕宝宝在孵化期间需要人工培养,包括喂食和更换饲料等。

害虫会对桑蚕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消灭害虫。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需要关注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治和饲养环境的管理等方面。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桑蚕饲养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技术是桑蚕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饲料准备桑蚕的饲料以桑树叶为主,但也可以饲喂桑桑、桑椹等。

桑树的叶龄要求在2~4年之间,叶面大小适中,新鲜嫩绿,无害虫、病菌污染。

饲料不能被雨淋湿,搬运时要轻放,移动距离要少。

不要使用含有有毒物质和杀菌剂的饲料。

二、环境要求桑蚕的合适环境温度是24~28℃,湿度在70%左右。

在饲养过程中,要勤换饲料和清理粪便,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过度拥挤,避免日照过强和风干过度。

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所,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保持桑蚕的生长与繁殖活力。

三、疾病防治桑蚕容易感染疾病,严重者会影响蚕丝的品质和产量。

饲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桑蚕的生长和繁殖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要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饲养环境,隔离病虫害,消毒给饲具、场地等。

要选择繁育基地、货源可靠的桑蚕种蛹。

四、养殖技巧桑蚕的养殖过程中,要遵循特定的养殖技巧,包括蚕的饲养、脱壳、栽桑等。

要选择适时适量的饲料,每天要定时定量喂食,并严格控制喂食的时间和数量。

脱壳时要注意操作技巧,不要伤害蚕茧。

在栽桑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摘树叶,避免伤害桑树。

五、人员管理桑蚕饲养不仅是个体农户的业务,也是成批量生产。

因此,要注意人员技能和管理。

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和管理饲养过程,制定合理的饲料、环境、疾病防治等方案。

重点关注饲养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人身安全,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要做好桑蚕饲养全过程的记录,及时评估饲养效果,采取纠正措施。

总之,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技术是桑蚕生产的基础,要注意饲料准备、环境要求、疾病防治、养殖技巧、人员管理等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才能保证桑蚕的健康和品质,进而促进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养蚕是指在人工条件下饲养蚕种、培育蚕茧的一种农业养殖技术。

蚕茧是丝绸的原料,因此蚕茧养殖在丝绸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蚕的方法:1.选种:选择优质、健壮的种蚕作为育种母体,种蚕要年轻、毛多、精神饱满,并避免患有病害或病虫害的蚕种。

2.环境准备:养殖房应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卫生清洁的场所。

蚕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4-28℃,湿度控制在70%左右。

3.饲料准备:蚕喜食桑叶,可以采用人工栽培桑树的叶片作为主要饲料。

桑叶要嫩、干净、无霉烂、无病虫害。

在饲料投喂前,需要将桑叶清洗干净,晾干或翻晒杀菌。

4.饲养管理:将种蚕放入蚕箱中,定时给予优质饲料。

每天需要清理蚕粪,保持蚕箱内的环境清洁卫生。

注意控制蚕箱内的温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种蚕死亡或生长受阻。

同时,要及时观察蚕种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5.采茧:一般在蚕开始吐丝后10-15天采茧。

采茧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茧破损。

茧采后要进行热处理,杀死茧里的蚕,并保持茧的完整性。

二、养蚕的注意事项:1.蚕种的选取非常重要,要选择健康、无短缺病虫害的蚕种。

购买蚕种时要选择正规的种蚕农场或合作社。

2.养殖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遮荫降温的方法。

3.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要选择新鲜、干净、无杂质的桑叶作为饲料,并进行清洗、晾晒或翻晒杀菌处理。

4.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时给予饲料,并确保充足的水源供应。

蚕喜欢在饲料上爬行,因此饲料的质量对于蚕的生长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5.注意蚕箱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蚕粪,保持蚕房内的环境干净。

蚕对于环境的卫生要求较高,蚕粪的积累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6.在饲养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蚕死亡或生长受阻的情况,要及时调查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大蚕饲养技术

大蚕饲养技术


④抬高蔟片,捉出“游山蚕”:当 熟蚕大部分进孔定位后,就要抬高蔟 片,方法是将活动蔟架上的大竹竿往 上方抬升20-25公分,抬高蔟片的时间 宜早不宜迟,否则不能提高解舒率。 捉“游山蚕”不宜过早,一般当大部 分蚕定位营茧(经上蔟后16-18小时) 后,捉1次至2次“游山蚕”,也可以 在小竹竿上平放几片方格蔟,待“游 山蚕”爬上蔟片后,马上拿起另行搁 挂,不能任其在大批蔟片上营茧,以 防污染下层蚕茧。

④竹竿选择。 扎蔟片的小木方
和搭架的大竹竿,一要直,二要能承 受方格蔟蚕和茧的重量而不弯曲。否 则,会使蔟片变形或双联蔟片向低处 靠拢,使相邻蔟片连接而浪费丝或影 响茧形和损坏蔟片。
4、蔟中管理
蔟中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环节。

①温度调节。标准温度以24℃为
好,上蔟初期25℃左右,结茧后期 24℃。室内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高 温时应采取措施降温,晚间温度低时 应注意室内保暖。
大蚕饲养技术
一、加强桑园管理
• •
桑叶的质量是养好大蚕的前提,因 此在养蚕前,要加强桑园管理,提高 桑叶产量和质量。
(一)老桑园管理


1、整枝剪梢。桑树进入落叶休眠 期,要抓紧搞好剪梢整枝工作,剪梢 时间过迟会造成桑树养分很大浪费, 影响春叶产量,整枝剪梢工作最迟在2 月底前完成,绝禁刀砍。如桑树缺株, 可采取压条的方法进行补蔸。
二、加强大蚕房消毒

在大蚕进室前七天,蚕房要进行彻 底的清洗和消毒,这是养蚕成败的关 键,具体做法如下: • 1、清理蚕房及周围环境。把蚕房 中的垃圾、杂物等清除,打扫干净, 同时清除蚕室四周杂物、杂草等,清 理好阴阳沟。


2、用清水清洗蚕房,直到无污水 为止,所有大蚕用具都要搬出室外活 水中清洗干净。 • 3、用含有效氯1%漂白粉澄清液喷 洒蚕房的地面、窗、门、墙壁、天花 板,贮桑室,盖桑膜及走廊和所有的 大蚕用具,喷后马上关闭门窗半天。 周围环境也要用药剂进行彻底消毒。 养蚕经常失败的蚕农或多次养蚕的蚕 房更要注意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蚕饲养技术规程及要点
1.领取蚕苗前二天,要对蚕房进行彻底消毒→清洗→消毒工作。

2.在养蚕中,工作前要洗手消毒,贮桑地方设防专用鞋,发现病弱蚕及时捡除;熟蚕后的残桑要远离蚕房堆放,最好当批烧掉。

3.第一天领回蚕苗,先在蚕房地板上撒布一层新鲜石灰,每张蚕苗均匀撒成畦形约共22平方尺。

蚕苗下地后喂蚕前15分钟在蚕座上撒布一层防僵粉(灭僵灵1包、石灰粉3斤搅匀即可),然后将切成长短10厘米的桑叶均匀地喂给第一次桑叶于蚕网上。

4.从第二天起,每早喂蚕前16分钟在蚕座上先撒布一层石灰,然后喂蚕。

5.第三天喂足二天十小时左右后开始有眠蚕时,喂给切碎的桑叶,直至95%以上眠定。

6.第四天早上撒布石灰(不能撒防僵粉)提青,提掉迟弱的不眠蚕。

7.第五天放桑(5龄第一次桑)。

当眠蚕经过22-24小时,已有98%蚕脱去旧皮,抬起头部左右摆动,口呈黑褐色时,先在蚕座上撒防僵粉后盖上胶网,约10分钟在网上喂给刀切碎桑,经过2-3小时在给第二次桑(切碎桑),即行换屎和分床工作。

8.第六天早上先扩座,均座,把蚕分布均匀,然后撒上石灰15分钟后给上条桑。

9.第七至第九天蚕处于盛食期,是增产蚕茧关键时刻,要给足饱食,一般分早上(6点)、午(2点)、夜(9-10点)给三次桑,夜的比白天多给二、三成桑,每次割回来的桑或给桑前必须松桑散去热气。

条桑要立贮、覆盖薄膜。

蚕房前后开对流窗,加强蚕座通风透气、防热、防焗工作。

10.第十天见有5%熟蚕,晚上10点喷脱皮激素(按师傅要求喷),随后未熟蚕的适量喂给至全部熟蚕。

11.第十一天熟蚕(透明、不食桑,爬在桑叶上摇头吐丝)可捡起上蔟,塑料簇每片放6斤熟蚕(可结3斤多茧),并搭成“八”字。

上蔟地方要通风、干燥,室内开扇排湿,上蔟后定时上、下调簇2-3次。

12.第十三天(上蔟第二天)及时拾下簇面蚕另行上蔟,死的捡出以防污染好茧。

13.第十六天见化蛹呈黄褐色时宜采茧。

动作要轻采轻放。

好茧、下茧(细小茧、畸形茧、双宫茧)分装,并用竹箩装运出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