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2019年上海公务员申论范文: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上海华图同步更新2019年上海公务员申论范文: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总书记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要求做好城市的文化传承工作。
深切关怀、谆谆嘱托、殷殷期望,指引着城市发展的文明之路。
第一段:开篇点题。
习总书记查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提出要做好城市的文化传承工作的要求,指引着城市发展的文明之路。
有人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这句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
城市并非是没有生命的容器,而是洋溢着生命力的有机体。
城市的生命,正来自于文化的传承。
我们一说到“水巷小桥多”,往往能想到苏州的园林;一提及“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往往会想到石头城南京;而“万里山峦舞巨龙”,也让世人领略到了北京的沉雄大气。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但这种独特性不是凭空出现的,正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品格。
可以说,文化既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第二段:过渡段。
文化既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城市的生命,来自于文化的继承。
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特点,想到一座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正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生命所在,那建筑就是生命的“纹理”,是一座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
原因在于,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
隐藏在街角的名人故居,延续百年的古朴建筑,见证历史的老街古巷,不仅为城市营造着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更滋养着城市居民的精神生命。
就拿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来说,因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佳话,不仅给后人以心灵启迪,更在无形中塑造着参观者谦让的品格。
可以说,历史建筑的传承,并非只是丰富城市风貌那么简单,还关乎着百姓的精神世界。
申论真题2023年浙江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申论真题】2023年浙江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材料一2019年8月27日,美国最大的仓储零售超市Costco(开市客)中国大陆的首家门店在上海开业引发热议,消费者排队数小时才得以入店,甚至引发了商场周边严重的交通堵塞。
而此前不久的6月7日,德国连锁超市A1DI (奥乐齐)亚洲首批2家门店在上海开业,也吸引消费者排起了长队。
除了都选择在上海首开门店,这两个国际零售巨头还有一个共同之处一一线下消费的火爆都基于线上的积累。
事实上,早在2014年,〃开市客”就已在天猫国际开启了海外旗舰店,而“奥乐齐〃的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则是2017年上线的。
据阿里巴巴平台在2019年9月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半年,超过1500个海外品牌通过天猫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而过去5年,天猫国际共引进80介国家和地区超23000个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其中8成以上是首次来华经营一这意味着,这5年中平均每天就有10个海外品牌通过天猫国际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不独国际品牌从线上走到线下开“首店〃,不少本土企业也纷纷迎来了自己的〃首店之春〃。
在跨界推出的润唇膏、香氛系列产品大受欢迎之后,国民奶糖大白兔近日在上海新开设了一家〃快闪店〃,联手巧克力品牌歌蒂梵主推冰淇淋产品,一时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新网红〃。
〃大白兔〃方面表示,下一步还将把〃快闪店”模式向杭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复制推广。
而自杭州起步的新零售企业“盒马鲜生”今年7月在昆明开出了云南首店,除了进口海鲜.新鲜蔬果等主打商品,还积极向本地口味靠拢,开发出干巴菌韭菜花蒸.剁椒蒸等海鲜烹饪方式,把海鲜原料和滇味结合起来,“烹制”出丰富的味觉感受。
无论是国际品牌的下沉,还是本土品牌的崛起,都显示了〃首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所谓〃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如全球首店、亚洲首店.中国首店.区域首店等;或者是,已入驻的品牌采取先进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形成的新店,如新物种店.概念店、体验店等。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2024.11说明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
同学们兴致盎然地组织了探索中轴线的文化活动。
活动一:探古老的中轴北京中轴线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七个多世纪,其城市历史悄.然演进至今,镌.刻着北京城市发展的记忆。
中轴线(wǎn)如一条长龙,从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正阳门,直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甲】这便是北京中轴线的15处遗产点。
北京中轴线的建造初(zhōng),在于完美呈现中国传统都城建筑规划的理想模式。
这种模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就有记载,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最为完整地展现《考工记》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实例。
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上,各类建筑因为所处位置和环境【乙】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形成对建筑形制、尺寸、装饰、材料与色彩的差异化设计,完美体现了和谐统一、均衡包容的美感。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悄然(qiāo)宛如镌刻(juàn)初衷B.悄然(qiāo)婉如镌刻(juàn)初忠C.悄然(qiǎo)婉如镌刻(juān)初忠D.悄然(qiǎo)宛如镌刻(juān)初衷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
【乙】、B.【甲】——【乙】、C.【甲】。
【乙】,D.【甲】——【乙】,活动二:探鲜活的中轴在地下熟睡了半个世纪后,一只明代的石雕镇水兽在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被考古人唤醒。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纶.巾(guān)朴.刀(pǔ)诓.骗(kuāng)孜.孜不倦(zī)B.着.意(zhuó)濡.养(rú)征铎.(duó)扭.捏作态(niǔ)C.中.伤(zhòng)燎.原(liáo)绮.户(yǐ)抑.扬顿挫(yì)D.矗.立(chù)解.元(xiè)拘泥.(nì)朗.朗上口(lǎng)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鲁钝促狭毛骨悚然李代桃疆B.糟蹋聒燥如雷贯耳樯倾楫摧C.恣睢撺掇山肴野簌鸠占鹊巢D.障壁隔膜与日俱增心无旁骛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摩洛哥无疑是2022年世界杯最大的黑马,特别是球员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令球迷无不侧目而视....。
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部分海外媒体对南海问题的报道不能断章取义....,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C.春节期间,人民公园热闹非凡,酷炫的灯光秀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相得益...彰.,让游客流连忘返。
D.专案组的刑侦专家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中国的新药研发进展非常显著,目前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B.一座城市想持续保有吸引力,需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城市特色,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C.开展入学检测,旨在以强化学习意识,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
D.《熊出没•伴我“熊芯”》登陆春节档后,“熊出没”电影系列一直稳居票房前列。
5.(3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曾指出,中国人的性格中,有着温良的秉性。
而这种秉性A.回顾历史长河,虽然书中没有指明“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但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以“和美”为指导思想。
重庆市名校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重庆市名校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们都在传诵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是信息。
”如何理解这句话?媒介是信息吗?媒介怎么会是信息呢?说“媒介即是信息”,就是想表达新的看法,将本来不是的说成是,就有了新意。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媒介与信息是二元对立的。
媒介在传递信息,因而它不是信息。
比如说媒介是车,信息是车中的货物。
货物通过车运到远方去,接受者要的是货物,而不是车。
我们通过媒介传递信息,需要的是信息,不是媒介。
由此还可以说:媒介的价值是中立的。
运输者只管运货,而不管是什么货。
所有的货都化成了重量或体积,而不管其中内容的千差万别。
媒介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说各种各样内容的话,其间的区别只有时间的长短;使用文字,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内容,其间的区别也只是篇幅的长短。
至于说了什么、写了什么,那就是信息。
然而今天要说的,恰恰是一个相反的意思,即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媒介和信息是相互促进的。
虽然车是车,货是货,但要知道,有了车,就对货物的生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没有运输,一个地方的物品只能自产自销;没有分工,生产率就上不去,现代化的大生产就不可能实现。
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恰恰依赖于运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拓以及大城市的形成。
谈到媒介与信息的关系,用货与车的比喻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但远远不够,而且容易产生误导。
原因在于,货与车是可分开的两个物,而媒介与信息本身不可分,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
例如,语言是意义的载体,但同时,意义又存在于语言之中。
人们并不是先想出一个意义,然后用语言传达,而是直接用语言来思考。
语言既是思考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存在方式。
不存在离开其存在方式的思想,也不存在独立于其外在表现的意义。
语言学家们可以围绕意义对不同语言之间是否可翻译的问题进行讨论,但这并不能得出存在外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意义的结论。
文化让城市焕发魅力

布神 山。雅 砻先 民从 蛮荒进入 农耕
时代 以后 ,逐渐 形成部 落。公元前
等 。 民间文 艺如久河卓 舞 、雅砻 扎
西雪 巴、山南果谐 等舞 蹈和 门 巴阿
2世纪初 叶 ,早期雅 砻部 落 的首领
聂赤赞普 成为 中国西藏地方政 权第 吉拉 姆 、洛 扎鲁古拉姆 等藏戏 ,以
一
候 条件等诸 多 因素综 合作用 的产 物
和 成果 。这 种成果 不是与其他 城市
位 藏王 。他建 立 “ ”王国 ,确 其独参 加国 内外 的大型 演 出, 其 中扎囊县 扎塘果谐 ) )和洛 扎县
立赞普 的世袭 制度 ,修建 西藏历 史
上第一 座宫殿 雍布拉 康。在第 8 代 赞普 止贡 时期 ,开创修建 陵墓 的先 例 。公 元 7世 纪 中叶 ,第 3 2代赞 普松 赞干布起 兵于雅砻 河谷 ,完成 统一 西藏大 业 ,建立地 方政府吐蕃 王朝 ,从佛教繁 盛 的尼 泊尔和唐 王 朝迎娶赤 尊公主和 文成公主 并带来 经书 、法器 和佛像 ,为 译经释义 创 造藏文 ,在 乃东兴建 西藏第一座 佛 堂 昌珠 寺 。公元 8 世纪 ,吐蕃第 3 8
向。山南地 区把文化作为 城市特 色
中第一 位的 因素 ,在塑造 城市特色
上作 了一些 努力 。
一
、
山 南 城 市 文 化 特 色 分 代赞普赤 德松赞在 扎囊修建 西藏第
一
山南有西藏 目前 唯一的 国家级
重点 风景名胜 区——雅砻 风景名 胜
区,总面积 9 0 方公 里 ,涉及 乃 2平 东、 琼结等 7 个县 , 共分为 7 景区 、 大
文化遗产见证 了城市 的生命 历
世界 之巅在西 藏 ,西藏之源在 山南。近年 来 ,山南城市 建设着力
城市:文化的容器

是城 市 的建筑 、街 道 、景观 ,表 现为 明确各级政府和 有关部 门的重要职责;
历史 名镇 、名村应采取 非地 方传 城市 外在 的风 貌气 度 ;神 .就是 蕴含 又 要广 泛动 员全体 民众 ,使其 真正 成 城市 、 在城 市历 史 和现 实 当 中的文 化 内涵 , 为 全社会关 心 .支 持和参 与的公 共事 统特 色建 筑不建 、 原传统建筑 不拆 、 有 闪耀 着一 个城 市独 有 的内在 品格 和气 业 。无 论是 在历 史文 化街 区和 历史 文 违本 地传 统风格 的建 筑逐 步改 造等 方 镇、 村整体风貌的 完整 质 。物 态景 观和 人类 活 动 因共 有 的文 化村 镇 的保 护事业 中 ,在考 古 发掘和 法来确保城 市 、
的永久容器 。 遗产 , 要体现这 一发展过程价值性 的保 护。 他强
本次会议吸引 了来 自中国. 美 国. 意大利 . 匈 调 .在城市建设 过程 中 ,要研 究历史文化名城 的 牙利 秘鲁 、 韩国 . 日本等 国家的 1 5 0 0多位市长 . 个性特 点 .发挥城市 活力以保护历史 文化 名城 ,
化 内 涵而和 谐统 一 。一个城 市 只有 形 文物 保护修 缮 等工 程 中 ,在 博 物馆建 统一 。 一 对历史 文化街 区. 切忌 拆平重
神 兼备 ,浑 然一 体 ,才能 保持 永不 衰 设和 陈列展示等 工作 中 ,都 应 该积极 建 ,防止 割断历 史文 脉 的延续 和城 区 竭 的魅 力 。 ” 取得广 大 民众 ,特 别是 当地 居 民的理 基本 肌理 的丧 失。 这次会 议的召开 , 正是给 处于发展
局齐 聚到城 市发展的 圆桌 上 .国务委 员陈至 们共 同倡 议 :要 妥善 处理好城 市历 史文化 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①不久前举办的“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和研究者,围绕“城市设计,共创宜居”的主题各抒己见,并展示了优秀城市设计案例。
“希望城市多一些绿地、广场和街道空间”“希望保护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参观的市民在现场留言板上写下的心声,表达了对“文化引领城市更新”的企盼。
②回首我国城市文化的昨天,我们曾兴起过鳞次栉比的“火柴盒”建筑的千城一面,也曾掀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熏染迷信的“风水潮”。
尽管城市中跳动着一个一个“凝固的音符”,却难以奏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响乐”。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城市规划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
③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应是文化的容器,应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
文化对于城市而言就是灵魂,就是软实力。
放眼世界,文化差别赋予了各国城市独特的风貌。
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如苏州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平遥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就了各自的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游客的脚步。
所以说,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量,能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提供创新发展、脱颖而出的土壤和资源。
④可惜,我国一些城市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
一方面,旧城改造中,少了些如履薄冰的文化敬畏。
城市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便被简单复制,也丢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城市记忆变得不伦不类
甚至消失殆尽。
另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中,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国际化大都市被简化为林立的玻璃幕墙摩天大厦,甚至陷入城市模仿秀,以至于游人走到哪里,都能碰到一样的步行街、相似的大广场、山寨的建筑景观,难免产生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
没有文化艺术滋养的现代都市,只是工业逻辑不合时宜的堆砌。
⑤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用企业模式管理城市的印迹,是用经
济逻辑取代人与城市的亲和关系。
拆,是拆除阻碍经济建设的旧有社区乃至富有文化气息的古老建筑,尽管兑现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想象,却丧失了传统的家园感;建,则是发展新型旅游项目、高档商区、主题公园等城市景观,却抽离了传统城市中集体回忆、身份认同的文化因素。
尽管局部也攀附了一些青花瓷、秦砖汉瓦等设计,给人的观感却是芜杂的陈设,让人无法愉悦享受。
文化维度的隐没,令城市感觉突兀、凌乱、焦躁。
⑥“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
相信未来,在
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城市的面貌会像母亲的面孔一般让人永远难忘,城市的姿态也会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城市的空间更会拥有足够的细心去与人对话。
生活其中,人们一定能感得到四季、看得见乡愁,拥有文化归属感和心灵栖息地。
1.“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目的是。
(2分)
2.下面帕特里克·格迪斯的话与本文观点是否一致?请简要说明。
(2分)
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帕特里克·格迪斯
答:
3. 有的城市在建设中出现了右图中的行为,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行为的看法。
(4分)
答:
答案解析:
1.(让城市)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
(共2分。
每要点1分)
2.答案示例:
这句话与文章观点一致。
文中的观点是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城市的文化特色,不应千篇一律。
帕特里克·格迪斯反对城市相同样式的复制和扩大,倡导城市独特风貌的保存和发展。
(共3分。
每要点1分)
3.答案示例:
图中行为不合理。
他们不珍惜文化古迹进行所谓的城市建设。
这种似是而非的城市复古建设行为,缺少了对已有城市文化古迹的敬畏,丢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让城市记忆变得不伦不类甚至消失殆尽。
这种似是而非的城市复古建设行为,是文化维度的隐没,令城市感觉突兀、凌乱、焦躁。
(共4分。
每要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