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印刷之印前校对技巧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

印前如何校正网点增大在印刷中,一般都以网点为基本单元。
由于网点在加网、晒版、印刷至承印物上的过程中,始终处在变化之中。
网点变化主要是增大,边缘部分均匀地向外扩展,造成图像整体偏暗,暗调部分层次丢失,亮调和中间调变暗。
假如处理不好,对图像做再多的阶调调整也没用。
的以有必要找出网点在整修过程中的增大值,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值,补偿印刷中的网点增大。
网点的形状与特点传统的网点形状有方形点、圆形点,现在用的较多的链形点。
同一大小的网点因形状不同,其周长也不同,网点增大率也不同。
因网点在印刷时是沿其边缘向外扩大的,所以网点周长越长,网点增大越严重。
网点在由变大的过程中,总有开始搭接的部位。
在这个部位上,由于网点的搭接会造成印刷品密度的突然上升,因而破坏了印刷品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损失。
例如,渐变色会由于密度突跃造成过度不均匀。
相比之下,链形点的图像质量要好些,因为它的搭接部位避开了中间调,并且搭接分成了两次,减弱了密度跳升程度。
正因为如此,如果图像反小、柔和,如人物类图像,可用链形网点;如果图像反差大,可用方形或圆形网点。
网点增大的因素在印刷过程中,最终的网点百分比往往比分色胶片的网点百分比大,这种现象称为网点增大。
网点增大的原因,包括由印刷压力导致的网点增大;由晒版曝光量的不足及纸张、油墨的特性造成的油墨吸收、扩散而导致的网点增大等。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印刷机和不同质量的纸张会产生不同的网点增大效果;不同大小的网点其网点增大成非线性关系。
由纸张和油墨特性所形成的网点增大一般呈现指数方式的扩大规律;在制版的图文输出以及晒版等工艺流程中,由于材料和设备的因素也会产生网点增大,这种增大可以通过印刷条件的改变而减少。
综上所述,网点增大是由于印刷过程和设备中的特定因素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印刷品上难以获得理想的网点大小。
为此,应该在印前电脑设计和分色时就对网点增大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
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分色时先把网点适当减小,再在印刷中让其按网点增大规律扩大到要求的大小。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在印刷设计中,印前文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设计稿的准备工作以及印刷前的处理细节。
正确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可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个在印刷设计中常用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
确保颜色准确。
在印刷设计中,颜色的准确性对于成品的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在制作印前文件时,应该使用准确的颜色模式。
常用的颜色模式有RGB和CMYK。
RGB(红绿蓝)适用于屏幕显示,而CMYK(青黄品红黑)则适用于印刷。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以便在印刷时能够准确地再现颜色。
合理设置文本。
在设计印前文件时,文本设置是十分关键的。
为确保文本清晰可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字体。
在印刷设计中,一般建议使用常见的字体,以确保印刷时的兼容性。
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文字,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注意文本间距的设置,以确保文字之间的间隔合理。
文本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接下来,考虑图片的分辨率和格式。
印刷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片的分辨率。
在印前文件处理过程中,应该选择高分辨率的图片,并将其嵌入到设计中。
通常,300dpi(每英寸点数)是用于印刷的标准分辨率,因此要确保图片的分辨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
还要选择合适的图片格式。
常用的印刷设计图片格式有TIFF和EPS,因为它们是无损压缩格式,并且支持透明背景。
在印前文件处理中,还需要注意图像裁剪和布局。
图像裁剪是指将图像的尺寸调整到合适的大小,以适应设计布局。
还要确保图像的比例不变,以免图像变形。
在布局方面,要考虑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设计看起来和谐统一。
印前文件处理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区和出血。
安全区是指设计中需要避免的文字和重要元素的空间范围,以确保在印刷时不会被裁剪掉。
出血是指将印刷设计的边缘延伸到裁剪线之外,以防止裁剪不准确而导致白边或无法完全充满页面。
为了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安全区和出血的设置非常重要。
印刷的基本常识【印前技巧】

印刷的基本常识【印前技巧】菲林输出有关知识一、质量、时间是赢得客户的源泉。
1、生产设备:全开幅面DOLEV800V激光输出机两台,四开幅面DOLEV400V激光输出机一台;使用进口菲林,专用检查工具。
配奈套服务:电分、打样。
2、和产能力:每天可以完成250张四开(500mm*645mm)及50张全开(1117mm*825mm)菲林输出。
3、菲林特点及适用用途:内鼓结构,保证套位准确;单光源成像,保证网点准确、均匀,密度稳定,可输出各种网点形状(圆形网点、方形网点、方圆混合网点等),各种网线(10-625线)。
适合彩色胶版印刷、树脂版印刷丝网印刷、移印转印等多种用途。
二、正确的制作是质量关健。
1、阴阳片的了解:根据印刷性质不一样,菲林输出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1)、阳片向下(简称正常输出)指显影的药膜面在文字的下方,即正常视觉文字的背面,此输出最为常用,一般实用于胶印行业等。
(2)、阳片向上是指显影的药膜面在文字的上方,即正常视觉文字的正面,此输出常用于丝印行业等。
(3)、阴片向上是指相对阳片输出而言返之输出,并设定药膜向上。
此输出常用于不干胶等。
(4)、阴片向下是指相对阳片输出而言返之输出,并设定药膜向下。
此输出不常用(不要是根据制作人员的制作方便而定)。
三、输出前检查1、检查文字是否转曲线。
2、如导入PSD图最好转成点阵图,以免出现烂图。
3、检查使用颜色是否为CMYK。
4、检查页面设定是否和文件尺寸相符。
5、检查文字转曲线后,是否有空心字、烂字、走位。
6、检查角线是否与成品尺寸相符。
7、检查角线是否为标准拼版标准色。
8、检查出血位,一般不少于3mm。
四、输出后检查1、检查菲林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
2、检查菲林有无划伤。
3、检查文字有无烂、丢、走位现象。
4、检查图片有无烂图现象。
5、重叠各色片角线,检查对位是否准确。
五、避免输出陷井1、彩色图片转为CMYK色彩模式。
2、图片的存储格式少用于JPEG格式。
校对操作指引

1 目的规范蓝粉、文件、菲林、CTP版的校对流程,以达到保证印前资料正确的目的,避免批量性质量问题产生。
2 适用范围嘉年印务有限公司印前制作,适用于校对。
3 职责3.1 制版车间主任负责确保本文件得到有效实施并及时更新。
3.2 制版车间校对人员负责具体校对工作,保证前期资料的正确性。
3.3 技术部新品工艺员负责校对所有工艺信息,制版车间负责校对文字及图形内容,营业客服负责最终确认文字及图形内容。
4术语和定义(无)5 作业程序5.1 新品校对流程5.1.1 如果客户资料仅有文件,制版车间将原始文件打印彩喷稿,作为文件、图形内容的校对依据。
如果客户资料有内容样,以内容样作为校对依据。
5.1.2 对于客来文件,打好清样后,制作员检查所打清样与电子文件是否一致,若一致再填写文件信息并签名。
5.1.3 制作完成后,制作人员需要对如下内容进行校对:尺寸、内容(包括图片与文字)、颜色、叠印与陷印;发外输出菲林的,菲林回来后,由制作员对菲林进行检查,无误后交给手工拼版员。
5.1.4 CTP/手工拼版员按要求进行拼版,完成后打出蓝纸,对蓝纸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文件内容正确、刀模正确、排版尺寸与开料尺寸相符、排位正确,出血正确、料号、版本号、GY号、盒编号、角线、十字线(T字线)、拉规、色标、防混料色标、咬口、版尾、纸边留位、叠印与陷印、版面信息齐全。
对于排多模的产品需对所用模进行检验,不得因为一模合格就不关注其他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车间领导进行处理。
5.1.5 拼大版工作完成后,打印蓝纸进行校对(如果是传统菲林版,需要晒制菲林蓝纸)。
书刊产品校对内容如下:——1)内容准确无误。
——2)拼版尺寸与工单开纸尺寸一致。
——3)折手正确。
——4)版芯一致(天头、地角、切口、钉口留位每P一致)。
——5)保证底大面小(底大面小一般为5-8mm,考虑到左右纸不用飞边的情况下,底大面小可以适当加大)。
——6)角线、十字线(T字线)、色标、拉规(书刊为右拉规)。
印刷厂如何进行印刷原稿的校对和审查?

印刷厂如何进行印刷原稿的校对和审查?一、原稿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在投入印刷之前,印刷厂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原稿的质量和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1. 制订详细的印刷要求印刷厂应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并制订详细的印刷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印刷材料、尺寸规格、颜色要求等,确保完成的印刷品符合客户的期望。
2. 确定出版物的版式根据印刷品的类型和要求,印刷厂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如单页、折页、平装、精装等。
通过合理安排版式,可以提高印刷品的可阅读性和美观度。
3. 进行技术评估印刷厂需要评估原稿的技术要求,例如分辨率、色彩模式和印刷方式等。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使用的设备和印刷工艺,以达到最佳印刷效果。
二、原稿校对和审查的流程和方法经过准备工作后,印刷厂可以进行原稿的校对和审查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流程和方法:1. 人工校对印刷厂的校对员会逐字逐句地核对原稿,确保没有错别字、排版错误和语法问题。
同时,还会检查文字的逻辑结构和信息的流畅性,以保证读者的阅读体验。
2. 技术校对印刷厂使用专业的排版软件,通过自动化校对工具进行校对。
这些工具可以检测和修复排版错误,如空格、引号、字母大小写等。
同时,还能校验文字和图片的对齐和超出边框的情况。
3. 样稿校对印刷厂制作一份样稿,供客户审查和确认。
客户可以通过比对原稿和样稿,确认排版和内容是否符合预期。
在确认之前,印刷厂会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
4. 专业审查印刷厂会请专业的审查员对原稿进行审查。
审查员会从专业角度出发,检查印刷品的准确性、连贯性和规范性。
他们会对文字、图片、图表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5. 校对记录和修订印刷厂会记录每一次校对的结果,包括发现的错误和修订的方法。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以后的参考,提高校对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校对和审查的意义和影响原稿校对和审查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的意义和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印刷品的形象和品质经过校对和审查的原稿能够确保文字正确、排版准确,印刷品的质量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印前印刷经验总结(2篇)

印前印刷经验总结印前印刷是指在实际印刷工作之前进行的各类准备工作,包括文件编辑、设计排版、图像处理、色彩校正等一系列操作。
作为一名印前印刷工作者,我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我对印前印刷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一、文件编辑和设计排版在进行印前印刷工作之前,对文件进行编辑和设计排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总结:1.文件编辑时要保证文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检查文件中的文字是否正确,拼写无误,排版格式统一,段落结构合理等。
同时还要确保文件中的超链接、目录、参考文献等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设计排版时要注重版面的美观和可读性。
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等排版参数,使文字清晰可辨,版面整齐有序。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风格,进行艺术设计,使版面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在进行设计排版时,要考虑到页面的对称性和平衡性。
对于双页设计,要确保左右页面的内容和布局相对称,保持整体的平衡。
对于多页设计,要统一各页的版式和风格,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4.在进行设计排版时,要遵循信息传递的原则。
即要确保文字和图像的排列有序,信息层次清晰,表达准确。
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和用户需求,合理地安排文字和图像的位置和大小,使之更好地传达信息。
二、图像处理和色彩校正在印前印刷中,图像处理和色彩校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总结:1.图像处理时要注意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准确性。
可以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更加鲜明和清晰。
同时,还要根据印刷机的特性和印刷材料的特点,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使之更接近实际效果。
2.在处理图像时,要注重保护图像的质量和版权。
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图像,同时还要注意对图像进行保护,防止被复制和修改。
3.对于需要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图像,要注意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可以利用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如插值算法、抖动算法等,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细节。
印前制作中如何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 二

印前制作中如何矫正原稿质量不佳的图片二)(3)高反差原稿高光密度不高于0.4,而最高密度却在3.0以上的原稿,多是原景物明暗对比反差过大,一般中间阶调层次丰富齐全,最亮与最暗层次面积比率不大。
这类原稿,在作高光与暗调选定时,一般可舍去两端次要层次,以减小其阶调复制范围。
(4)低反差原稿阶调反差在1.7以下,高光密度在0.3以下的色调淡薄原稿,其主体部分偏亮偏薄,明度高,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7、8级,亮调层次丰富,但密度级差都很小,且占面积比例大。
制作时要加深复制,以降低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
这类原稿,需加强亮中调的层次复制再分配,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小些,亮、中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加深,以达较好层次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应根据其层次分布曲线形状,区别其主体调在亮调或是中调密度范围。
同时,还需要使用加深和加长的黑版阶调来作补充。
(5)厚闷原稿高光密度在0.5以上,甚至超过1.0的厚闷原稿。
多因拍摄曝光或显影不足所致,使图像暗调层次大部分落在负像特性曲线的趾部及直线下半部。
这类原稿主体部分偏暗偏深,处在明度新标系统的2、3级,亮调层次少,中暗调层次丰富而级差平软,且面积比度很大,主体调也多落在中调密度范围内,制作时要减浅提高复制,以提亮明度,向标准明度靠近。
黑白场定标密度值要大些,中、暗调的层次曲线应稍作减浅,应当使其包括主体调在内的中亮调层次得到较亮的再现,以达到较好的阶调反差和视觉明度效果。
(6)中间调层次分布不同的原稿一些中高密度反差的原稿,中调层次较少,密度级差较大,而高低调层次较多且平缓,如逆光拍摄的彩色片,制作时应想办法使这类图像主体调的层次明暗协调,即可取得较好的复制再现效果。
图像层次反差的大小,复制时可作密度范围压缩调整。
起始密度的高低,也可通过高光密度设定及记录设定的调整加以改变的。
透射原稿的反差范围差别很大,而彩色印刷品却要再现为密度范围基本一致的画面,这个密度范围又大都低于彩色原稿的,分色制版时,必然要压缩调整。
印刷校版步骤

印刷校版步骤
内容:
1. 校对稿件
首先需要仔细阅读稿件,找出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进行修改。
同时检查事实、数字、专有名词等是否准确。
2. 设计版面
根据书籍的版式要求,设计内文、目录、封面等的版面样式和布局。
注意字体、字号、行间距、段落格式等细节。
3. 打印样稿
将设计好的版面样稿打印出来,检查实际效果。
根据打印样稿反馈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调整版面设计。
4. 打样印刷
选用相应质量的纸张,打样印刷几本样书。
仔细检查样书的印刷质量,如果有问题需要修改再次打样。
5. 录入定稿
经过打样检查后,确定印刷文本定稿,录入排版系统生成印刷文件。
必要时进行校对,确保和定稿一致。
6. 印刷、装订
将印刷文件提交印刷厂,选择装订方式,进行印刷和装订。
检查成品书的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7. 交付发行
印刷装订完毕的成品书,交付发行方,进行销售和发行。
完成整个印刷校对和出版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收回了即将迈出这道光的步子,驻足端倪
置等内容。图形的检查主要检查图形样式、尺寸、 放置位置等内容。
注意拼版格式的检查
拼版格式要根据装订方法来设置,要与它相 匹配。如果知道产品需要装订,那么,在文稿设 计排版时,就应当事先考虑到装订的问题。产品 装订一般有胶订、骑马订、还是锁线、半开折页、
我收回了即将迈出这道光的步子,驻足端倪
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检查是相当重 要的,如果稍微出现了一点问题,都有可能直接 影响到结果,比如说印刷,我们知道,印刷之前 有个很重要的步骤,叫印前校对,这一步做得好
的话,那么印刷结果可能会锦上添花。既然印前 校对这么重要,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有什 么技巧呢?今天,来教教大家怎么进行印前校对
四开折页这些,因为要求不同,所以排版方式也 各异。
要进行拼版规格的检查
拼版规格要与印刷设备规格、纸张规格相匹 配。所用的印刷设备规格、纸张规格决定拼版时 版面的大小。
注意事项
我收回了即将迈出这道光的步子,驻足端倪
总之,印前校对的并不难,关键是要细心, 掌握了几个技巧后,相信很快就能操作自如,游,驻足端倪
文稿内容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如果出现问 题的话,会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还会造成不必要 的浪费。急件的话,更加要慎重,有时候,由于 赶进度,检查马虎,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给工
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文稿内容主要包括文 字、图像、图形等项目。文字的检查主要检查字 体、字号、排版格式等内容。图像的检查主要检 查图像格式、色彩模式、分辨率、尺寸、放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