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造型的形式与方法
中国民间剪纸ppt课件

▪ 山西襄汾剪纸:
9
▪ 陕西剪纸:
甘肃、陕西、山西 一带流行“抓吉娃娃”
“母子驴” 延安
10
▪ 河北蔚县剪纸:
“三分工七分染”
蔚县王老赏剪纸 戏曲人物
11
▪ 东北剪纸:
朝鲜族剪纸 “祝寿”
满族剪纸 “嬷嬷人儿”
12
(二)以广东、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剪纸 ▪ 广东潮州剪纸:
40
▪ 唐代:
“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杜甫
3
▪ 宋代:造纸业成熟 “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 成。……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 明清:剪纸走向成熟,达到鼎盛。
民间剪纸成为节日中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一个重要 方面,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刺绣花、丧葬花等一 应俱全。
北方剪纸
简洁、古朴 粗犷豪放
浑厚、苍劲 重变形夸张 热情、雄浑
南方剪纸
繁茂、华丽 细密纤巧 细腻、流畅
重写实 精巧、秀美
34
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表意性强,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
35
剪纸的表意:1、象征 2、谐音
喻意:
桃---长寿 牡丹---富贵
鸳鸯-- 夫妻恩爱 石榴,葡萄--- 多子
民
间
谐音:
喜上眉梢
美
连年有余
术
欣
赏
36
平安富贵
吉祥如意
37
剪纸的实用性
38
现代创意剪纸
39
动手剪一剪
1、将一张正方形纸沿 对角线折叠一次。
2、再沿对角线折叠一次。 3、再沿对角线折叠一次。 (共折叠三次)
剪纸ppt课件教学课件

04
剪纸的创作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01
02
03
传统剪纸技巧
介绍传统剪纸的基本技巧 和手法,如折纸、剪切、 雕刻等。
现代元素融入
探讨如何将现代元素融入 传统剪纸中,如使用新材 料、创新图案和色彩搭配 等。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强调在保持剪纸的传统精 髓的同时,如何与时俱进 ,适应现代审美和需求。
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在选择色彩时,可以根据图案的特点和创作意图来选择合适的颜色。
可以采用单色、渐变色、对比色等多种方式进行色彩搭配,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剪 纸作品。
03
剪纸作品欣赏
动物类剪纸
总结词
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详细描述
动物类剪纸作品通常采用简洁的线条和形状,呈现出动物的生动形象,如兔子 、老虎、鸟类等,栩栩如生,充满艺术感。
剪纸PPT课件教学课件
目录
• 剪纸艺术简介 • 剪纸的基本技法 • 剪纸作品欣赏 • 剪纸的创作与创新 • 剪纸的教学与推广
01
剪纸艺术简介
剪纸的历史与起源
起源时间
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汉代,经过数千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 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起源传说
关于剪纸的起源,有“唐太宗剪纸为 蝶”的传说,也有“汉妃抱娃剪纸花 ”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体现了剪纸艺 术的深厚历史底蕴。
剪纸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传统艺术
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 宝。
文化传承
剪纸艺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 一,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 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剪刀
剪刀是剪纸的基本工具之一,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剪刀有 尖头剪刀和平头剪刀。
人像剪纸方法

人像剪纸方法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
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中,人物活动的千姿百态成为艺术家捕捉和塑造的艺术形象。
剪纸艺术也不例外。
剪纸艺术受剪纸工艺的制约而独具其造型特点,以下将剪纸人物的特征、表现方法及制作步骤分别予以介绍。
一、剪纸人物的人像造型用线条连接构成造型是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一。
人物的头像有正面和侧面之分,其眉、眼、鼻、口、耳都是用线条连在一起的。
并且因年龄、性别、民族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多种连接方法。
人物头像要注意把握五官的位置,比例及脸部的宽窄和线条粗细的变化,恰当的连接能使人物造型生动优美。
特别是对人物眼睛的处理更有讲究。
如眼皮宽窄的变化,眼形的长短与位置的高低,眼珠黑与白的多少都直接影响人物的精气神。
二、剪纸人物的变形与夸张剪纸人物的造型与动作,经过集中概括而出现变形夸张,唯有变形夸张才能体现剪纸艺术的情趣。
变形与夸张改变了人物自然正常的比例,一只大眼睛可以横跨鼻和耳之间,这正是剪纸夸张。
张的特点。
另外,剪纸人物的动作由于题材的不同也常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人物的性格。
剪纸人物中的夸张也要恰到好处,服从内容的需要。
不能简单地认为变形夸张就是“拉长”、“放大”。
否则就会畸形发展、适得其反。
三、剪纸人物的比例观察民间剪纸人物的身高,常常发现是五短身材。
这也许是受到民间木版年面如门神或民间泥塑石刻的影响。
或是为了适应剪纸造型及工艺的需要,把人物身材约定在一种特定的比例之中,从而不受“站七坐五”人体正常比例的束缚。
因此,剪纸人物是根据具体内容、造型特点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其身材比例的关系。
在反映严肃性的内容如工业题材、部队生活时,就不宜把人物身材过分压缩,否则会影响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再如反映现代体育、舞蹈和表现人体曲线美的剪纸,则要考虑其动态特征。
从剪纸特点出发,在集中概括的过程中去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至于在塑造儿童人物时,身材要适度缩短,比例变化要因材而定参看后面剪纸作品。
四、剪纸人物的黑白关系黑与白是构成单色剪纸中的主要色调。
中国民间剪纸

中
剪纸:窗花、墙花、炕围花、灯花
国
等。
民
绘画:包括年画、壁画、漆画等。
间
刺绣:用于服装,鞋帽,枕头等。
美
玩具:包括风筝、泥玩具、布玩具
术
等。
分 类
戏具:包括木偶、面具等。 雕塑:包括彩塑、木雕、面塑等。
1、剪纸艺术简介
剪纸主要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多种手段创造 镂空图案的艺术。俗称“剪画”或“窗花”。
剪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农村妇女 库淑兰“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 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 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西汉时,人们用麻 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 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 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 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 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 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 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 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 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猜一猜下面几个剪 纸 的名称: 四字,成语
图:窗花《喜上眉 梢》——喜鹊、梅花都 是传达喜悦心情的图案, 体现了结婚的喜庆气氛
鱼跃龙门
福以
新白
婚头
夫翁
妇鸟 相和 濡牡
富 贵
剪纸的七种基本剪制方法

剪纸的七种基本剪制方法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纸的技艺丰富多样,其中有七种基本的剪制方法,分别是对折剪、多层剪、雕刻剪、切割剪、围剪、绕剪和补剪。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七种基本剪制方法。
第一种基本剪制方法是对折剪。
对折剪是将纸张折叠后按照折线剪开。
常见的对折剪剪制物品有吉祥物、动物、花卉等。
对折剪需要掌握对称和比例的原则,剪制时要注意两边的线条要对称。
第二种基本剪制方法是多层剪。
多层剪需要将纸张折叠多次,形成多层的纸张,然后按照图案的轮廓剪开。
多层剪剪制的物品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常见的多层剪剪制物品有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等。
第三种基本剪制方法是雕刻剪。
雕刻剪需要使用刀具将纸张表面切割开,形成图案。
雕刻剪剪制的物品线条细腻、形象逼真,常见的雕刻剪剪制物品有人物像、花卉纹样等。
第四种基本剪制方法是切割剪。
切割剪是将纸张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形成一种局部透光的效果。
切割剪剪制的物品光影效果明显,常见的切割剪剪制物品有窗花、灯罩等。
第五种基本剪制方法是围剪。
围剪是将整个纸张剪成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然后在圆形或者方形的外围剪上图案。
围剪剪制的物品常常具有明亮的色彩和明快的形状,常见的围剪剪制物品有花篮、蝴蝶等。
第六种基本剪制方法是绕剪。
绕剪是将纸张按照一定的方式绕在剪刀上,然后在纸张上剪出图案。
绕剪剪制的物品具有曲线美和流畅感,常见的绕剪剪制物品有藤蔓、卷云等。
第七种基本剪制方法是补剪。
补剪是在已剪好的图案上进行进一步的剪制,补充细节或者修整形状。
补剪剪制的物品常常具有精细和高度的技巧,常见的补剪剪制物品有动物的眼睛、鱼的鳞片等。
总之,剪纸的七种基本剪制方法各具特色,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
这种传统手工艺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剪制剪纸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和熟练的技巧,这也体现了剪纸作为一门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通过学习和传承剪纸技艺,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统这项古老而珍贵的手工艺品。
剪纸的分类

剪纸的分类单色剪纸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
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
用于刺绣底样的剪纸,常用剪刺结合的手法。
刺是以针尖在花纹的细部刺出小型圆点,在一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为刺绣时套针换线的依据。
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都是单色剪纸的表现形式。
一、折叠剪纸折叠剪纸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制作表现方法。
所谓折叠剪纸即经过不同方式折叠剪制而成的剪纸。
最早的“对马”“对猴”等团花就是经折叠剪出的。
折叠剪纸折法简明,制作简便,省工省时,造型概括而有一定变形,尤其适于表现结构对称的形体和对称的图式,如人、蛙、蝶、龟、倒影、对鱼等,几何纹、花卉、景物、器具等题材都能适应,而且展开极为对称,又能变化出多种适合形,两方连续,四方连续或多方连续,这是它能长久得以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折叠剪纸对中国的剪纸普及和工艺图案造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剪影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通过外轮廓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由于受轮廓造型的局限,一般以表现人物或其他物体的侧面为好。
其工具主要是剪刀和刻刀,纸一般用黑色或重色纸,在表现人物侧影时,一般是边看对象边剪。
剪影很适合表现透光效果,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剪纸类型。
三、撕纸撕纸是由传统的民间剪纸变形出的新类型。
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纸,采用手撕的方法去撕裂造型,以手代剪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不适合去表现巧工细琢的效果,但正是这种局限,又恰恰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个性,有一种古拙雅朴、豪放雄健的格调。
在撕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随意性,有一种自然天成的韵味[12] 。
彩色剪纸随着剪纸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彩色剪纸的形式和技法在逐渐增多,有点染、套色、分色、填色、木印、喷绘、勾绘和彩编等。
诸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点染剪纸滋润、装饰性强;套色剪纸脆利、色块鲜亮;分色剪纸分色截然、色感丰富;填色剪纸则单纯、洁净、鲜明,均给人不同的感受。
中国传统剪纸文化资料

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用传统宣纸制作的剪纸和用其他类型材料制作的剪纸。传统剪纸的做法是先将宣纸染成熟悉的中国红带风干以后熨平便进行创造。但是在传统技法中,又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就是以一种颜色出现还是多彩的底料进行混色。而在单色剪纸中又氛围折剪类和迭剪类;复色剪纸也可以分为套色、拼色、染色和填色。涉及不同工艺和不同风格,更能体现出我们剪纸艺术的高超。除了用宣纸,也有很多使用金箔,竹板的剪纸,当然方法都差不多,只是流程稍显复杂。
五、木印剪纸
木印剪纸是印刷与剪刻相结合的一种剪纸形式,其方法有的在木刻印刷即“开相’’后再镂刻,也有在木版印好的剪纸上再染色,还有的直接印刷成剪纸效果直接贴用。木印剪纸近似民间木版年画,可大量制作。多用于表现戏曲人物和神话故事的题材,与纯刻纸相比有更强烈的表现力,但不及点染刻纸那样完美自然。
到了宋代,造纸业成熟,使得剪纸艺术越发普及。宋代剪纸用于各种领域之中,并且在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那时候皮影戏盛行,也有用厚纸制作皮影造型的。宋代剪纸最大的创造便是瓷器剪纸印花图案,它是在施釉之时,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到了明清时代,民间剪纸艺术越发成熟,已经走向鼎盛时期。这时候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范围就更加广阔了。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更多的是常常用作家居装饰,美化家居环境。
北朝时期,人们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据说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便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那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少雨,纸张不易霉烂,小编猜想,这或许也是在新疆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到了唐代,剪纸已经有了大发展,那时候的人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他工艺方面,并且还有利用剪纸招魂的风俗流行。在现代2考古挖掘出多种唐代剪纸工艺品,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即可看出当时的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相当高超,画面构图完整,表达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解析,并且超过1200字来详细介绍。
首先,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一是纸。
剪纸艺术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纸,通常是普通的白纸或彩色纸。
纸是一种廉价、容易取得并且易于操作的材料,它的柔软和轻薄使得纸艺术家能够更容易地剪切出丰富的形状和图案。
这种低成本和易于使用的材料特性也使得剪纸艺术更容易传承和推广。
其次,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二是剪刀。
剪纸艺术的精髓在于剪刀的运用,这是剪纸艺术的核心技术。
剪纸艺术家通过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剪刀,能够精确地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剪纸艺术家通常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剪刀,比如细剪刀、粗剪刀、弯剪刀等等。
剪刀的运用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技巧和经验,还需要灵活的手指和耐心的心态。
其次,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三是图案。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为题材。
常见的图案包括花鸟、人物、动物、节日等。
这些图案通常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能够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
剪纸艺术家在剪纸作品中注重形象的表现和纹饰的丰富性,以及在图案中加入一些细节和层次感,使得作品更富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再次,剪纸艺术的特点之四是创意和创新。
尽管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但艺术家在传统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他们通过改良传统的图案和技法,制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部分艺术家还将剪纸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绘画、雕塑等,创作出更为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
这种创新和创意使得剪纸艺术能够历久弥新,并且在当代艺术中得以发展和传承。
最后,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五是区域性和民族性。
剪纸艺术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比如,山东的剪纸以纹饰丰富、线条明快为特点,四川的剪纸则以刀法细腻、形象生动为特点。
每个地区的剪纸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传承和发展了各自的地方文化。
此外,剪纸艺术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通过形象的表达和艺术的创造,传递民族精神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剪纸艺术造型的形式与方法
摘要:剪纸艺术是一种主要的民间美术形式,其传承悠久,是各种民俗活动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民间剪纸艺术展开了研究,并分别对点、线、形的造
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剪纸;艺术造型;形式;方法
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
民俗文化形象载体,对其展开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民间剪纸艺术是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之一,广泛存在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民俗活动中,具有表意、抒情、娱乐等社会价值。
对此,笔者介绍了民间剪纸艺术造型的形式和方法。
1.点的运用与艺术造型
民间剪纸中点的变化与运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点本身形状的变化。
剪纸
中的点是剪刀在纸张上剜铰、切割后所呈现的大小、多少、聚散不同的空白,或
由剜铰、切割后的线围拢、聚合成的各种形状的点。
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和制
作手段不同,剪纸中的点与其他平面造型艺术中的点在空间与形态上截然不同。
通过折叠和剪刻,可以形成圆孔点纹、云点纹、十字点纹、菱角点纹等。
另外一
种是通过大小、疏密、高低等组合排列形式,将相同或不同的点纹组合,依轮廓
外形及形象结构的需要构成丰富多彩的画面,如散点式、连排式、环形排列式、
点睛式等。
2.线的运用与艺术造型
剪纸中的线与绘画中的线不同。
剪刀在纸上不断推进剪开纸面不能形成真正
的线,而是一条剪口。
剪纸的线就是由相对长度折转并行、宽窄不一、长短不同、方向不同的封闭的剪口构成的。
剪口包围的部分是阳线,剔除阳线后的部分是阴线。
因此,剪纸的线就构成的原理分类,有阳线和阴线;就功能分类,有造型线、轮廓线、运动线、纹理线、装饰线、隔染线和隔色线;就构成的形式分类,有两
阴夹一阳线和两阳夹一阴线;就线的形状分类,有直线、折线、曲线、虚线、圆
头线、平头线、排线等。
剪纸中的线因其粗细、曲直、流畅与晦涩、齐与不齐、
条理与紊乱、留峰与去峰、自由与拘谨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
同时,可以通过各
种折纸法将单独的线组合成较复杂的剪纸符号,使其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效果,
如盘长纹、方胜纹、联珠纹等。
还可将带有吉祥意义的文字剪成对称的双体装饰字,如寿字纹、囍字纹等。
除了上述折纸符号与文字应用到线的组合外,在很多剪纸作品中,多个纹样
相互借用、共同使用一条线或多条线进行造型创作,这些线可以是轮廓线、运动线、纹理线、装饰线等。
例如,萨满剪纸作品《柳树嬷嬷》(图1)中,民间艺
术家利用阳剪的方法表现了大量的柳枝线条,它们与人物头部、身体轮廓线融合
在一起,头部线条的使用既是嬷嬷的头发又是柳树神的象征,通过借用、共生的
方法,达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
图1 《柳树嬷嬷》
3.形的运用与艺术造型
民间剪纸是平面的艺术,剪纸作品的图形轮廓有自然形、几何形,大量的团花和窗花纹
样的外形是圆形、方形,嬷嬷人、拉手人等,具有二方连续纹样特征的是长方形;还有人造形,比如文字、器物用品、建筑、服装、家具等。
剪纸艺人在这些图形轮廓内,用自己的巧
手运用各种适形造型方法进行创作,在图形轮廓中构成了形态万千、寓意丰富、传承百世的
剪纸艺术世界。
3.1夸张与变形——以图像适合图形轮廓
民间艺术作品出自民间艺术家之手,其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实用性是民间艺术品的本
质特征,在实用的基础上兼顾审美需求。
例如,用于窗棂装饰的窗花剪纸,设计时要考虑窗
户形状、大小、时令、地域特征,有的窗户是方形的,有的是菱形的,还有圆形的。
贴放的
位置也要考虑到,例如河北蔚县剪纸就有供风窗贴的传统大花卉剪纸,以及供楻窗贴的传统
小花卉剪纸。
所以,设计的纹样受到被装饰物外形、轮廓和质地的限制。
另外,应用于器物
用品上的剪纸也要兼顾物品的形状。
例如,民俗活动中使用的覆盖在菜肴鱼上的剪纸,多剪
制成鱼的形状。
除了要把装饰图案安排在有限的格局内,还要保持“连接”这一剪纸的基本特点,即千剪
不断、万剪相连。
因此,剪纸艺人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保留物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切割、拉抻、扭转、添加、延长、缩短、夸张、变形构想好的图案,从而取得形象突出、形式美感强的艺术效果。
另外,要调节一些连接不够紧凑的部分,尽可能地将其安排在限定
的图形轮廓内。
例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人汪秀霞剪制的《山神妈妈》在正方形轮廓内,以人物、动植物的完美组合呈现了一幅动感十足、视觉丰富的剪纸作品(图2)。
山神娘娘
好似从画面右下方徐徐飘入,以阴刻方式处理的人物面部虽寥寥数笔,却给人纯美、安详、
和善的感觉。
画面主体成对角倾斜的构图形式,因动物与植物的组合、线条的连接,使得这
种夸张、变形的构图方式丝毫没有给人不稳定的感觉,反而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情景,好似人类童年的梦境,纯粹得不染一粒凡尘。
图2《山神妈妈》
3.2添加与替代——复合形的适形造型
在民间剪纸艺术创作中,经常利用添加或替代的方法,将毫无关联的两个或多个形象组
合在一起,相互适应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可以称之为“复合式的适形造型”。
例如,把人物的
头部与动物身体组合在一起,动物身体的一部分与器物相组合等。
受民俗意识以及人们约定
俗成的欣赏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画面的组织呈现一种天然的、有机的秩序,乱中求整、
杂中求和;在组合后所产生寓意的驱动下,观赏者转换时空概念,自动调节,使诸多本不合
理的设计元素集合在有序的格局中,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再造组合。
复合形的适形造型需要形与形之间相互适应,要求创作者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从视
觉空间来看,人们在特定的视觉场内所看到的事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体情境,局部的变
化会因整体的结构得以修正。
一个局部结构完好的图形依赖于整体性,当局部与结构受到有
悖于常理的移动和添加时,就会自行完善。
3.3借用与拼接——共用形的适形造型
共用形是古今中外常见的创意图形,剪纸作品中很多纹样共用的部分有整体、局部,还
有的是线。
由于各种形的形成依赖于线的围合与交叉,所以共用形的产生要靠民间艺术家大
胆的取舍、超越时空的立体思维以及恰到好处的统整与收敛,这是人类借助视觉成像原理还
原艺术作品无限创意的体验过程。
共用形是共用线的进一步延伸,是形与形的借用与拼接。
如汪秀霞的剪纸作品《三羊开泰》(图3),观者可以在同一时刻看到各个不同位置上羊的
形态,左侧面、右侧面、正面,在视觉动力的驱使下,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物象。
艺术家利用
人的视觉习惯,又颠覆了平面与立体的时空转换,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运用共用形既弥补了
视知觉的欠缺,又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
图3 《三羊开泰》
3.4套嵌与重合——形中形的适形造型
在适形造型创作手法中,形中套形的造型方法是指在一个形状中依据民俗风情、生活习
惯以及寓意表象,依据被装饰物的外形以及表形达意的需要,将一个或多个形象相互套嵌与
重合,创作出一个崭新的纹样。
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形象中套叠着另一种形象,产生有此又
有彼的合二为一的新形象。
例如,辽宁省满族剪纸传承人初春枝创作的剪纸作品《九乳妈妈》,塑造了怀抱正在吃奶的九个孩童的母亲形象。
九个乳房犹如盛开的花朵以花环式布满
母亲胸部,突出了母性的伟大与无私,艺术家运用超凡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再现了神灵崇
拜的象征。
这种方法的应用要求形式与内容要完整统一,切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图4 《九乳妈妈》
4.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剪纸是一种传统的艺术造型方式,以其造型形式,表达了人们的道德理念、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等,是人们生活及社会活动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巧妙运用点、线、形造型形式,创作出独特、优美、富有寓意的剪纸作品,为人们的生活添姿加彩。
参考文献
[1]熊辉.民间剪纸的图形表现方法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86-88.
[2]韩若洋.庆阳本土剪纸艺术造型分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6,27(05):141-144.
[3]鲍时东,阮学云.民间剪纸艺术造型观念和表现方法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迪[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