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合集下载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中老年患者(≥40岁);晨僵≤30min;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符合1、2或1、3、5、6或1、4、5、6即可诊断。

(三)影像学分级1.0级正常;2.I级可能有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3.II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4.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5.IV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四)临床分期与辩证分型临床分期1.发作期膝关节中度以上疼痛,或呈持续性,重者疼痛难以入眠;膝关节肿胀,功能受限,跛行甚至不能行走;2.缓解期膝关节轻度疼痛,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或伴膝关节活动受限。

辩证分型1.气滞血瘀证1)主症关节疼痛如刺,休息后痛反甚。

2)次症面色黧黑。

3)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寒湿痹阻证1)主症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得温则减。

2)次症腰身重痛。

3)舌象与脉象舌质淡,苔白腻;脉沉。

3肝肾亏虚证主症关节隐隐作痛。

次症腰膝酸软无力。

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象与脉象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4.气血虚弱证1)主症关节酸痛不适。

2)次症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

3)舌象与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七)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吲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肝肾两虚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膝滑膜炎临床路径

膝滑膜炎临床路径

膝滑膜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滑膜炎(ICD-10:M65)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ICD-9-CM-3:80.76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膝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

2.体检有明确体征: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无异常,膝关节MRI显示关节积液、滑膜增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膝关节镜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关节反复积液,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评估。

4.除外感染性疾患。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65膝滑膜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血沉、C反应蛋白;(4)凝血功能;(5)类风湿全套;(6)结核三项;(7)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8)胸片、心电图;(9)膝关节MRI及正侧位X线片。

(10)HLA-B27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和肺功能;(2)膝关节穿刺检查;(3)关节液细菌培养;(4)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局部阻滞、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住院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26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ICD-10编码: M17.96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分期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发作期(2)缓解期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气滞血瘀证(2)寒湿痹阻证(3)湿热痹阻证(4)肝肾亏虚证(5)气血虚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各种保守了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膝关节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证候: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重着、酸楚,疼痛,或有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痛处多固定,亦游走,每遇阴雨天或感寒后加剧,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疼痛,拒按,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

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肝肾亏虚证:膝腿酸软无力,或绵绵作痛,常伴腰腿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脉沉细或沉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

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 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可编辑范本】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可编辑范本】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

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 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疾病分期(1)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2)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3)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

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犹如刀割或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畏寒,舌淡胎白腻,脉紧。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0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06)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2)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17)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2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127)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3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 编码: M47.221+G55.2*)(神经根型)(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方案”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门诊患者。

一、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ICD-10编码:M65.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证
脾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患者。

2.合并有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撕脱骨折、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膝关节X线片;
(2)血沉、血常规、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膝关节核磁共振、超声、关节液检查、心电图、抗“O”、类风湿因子、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滞血瘀证: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2)脾肾不足证:补益脾肾,通利关节。

2.手法治疗
3.其他疗法
(1)物理治疗
(2)关节穿刺抽液配合中药外敷
(3)制动
4.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膝部疼痛、肿胀消失。

2.膝关节活动正常。

3.浮髌试验阴性。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膝部疼痛肿胀无改善,经膝关节核磁共振等证实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撕脱骨折等,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TCD编码:BGS000、ICD-10编码:M65.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进入路径日期:年月日
结束路径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