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成分分析报告与酶活测定
蔗糖酶的制备和活力测定

冰浴和离心的同时, 可以开始做级分I和级分II的
蛋白质含量测定,
酶活测定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管号
试剂 ml
标准糖溶液 5mM 0.1M醋酸缓冲液
0 0 2.0
1 0.6 1.4
2 0.8 1.2
3 1.0 1.0
4 1.2 0.8
5 1.4 0.6
0.1M NaOH溶液
二硝基水杨酸溶液
2.5
0.5
2 0.4 0.2
3 0.6 0.2
4 0.8 0.2
5 1.0 0.2
H2O
0.1M NaOH溶液 二硝基水杨酸溶液
1.8
2.5 0.5
1.6
2.5 0.5
1.4
2.5 0.5
1.2
2.5 0.5
1.0
2.5 0.5
0.8
2.5 0.5
混匀,沸水浴 5min,流水冷却3min 以零号管调零,测520nm光密度。以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 以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3. 级分I (1:50)
4. 级分I (1:100)
6. 级分II (1:50)
7. 级分II (1:100)
参照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预制),计算出各级分蛋白质含量。 y=0.0035x
X代表溶液的浓度(mg/ml),Y代表595nm下的吸收值
实 验 结 果
1、葡萄糖浓度的标准曲线
2、级分I和级分II中的蔗糖酶的活力 (每 1ml蔗糖酶溶液产生的还原糖量) 3、级分I和级分II中蛋白质的含量(每1ml 所含的mg) 4、计算级分I和级分II蔗糖酶的比活力: 比活力=
OD(595nm)
20 40 60 Protein Con.(mg/ml)
甘蔗渣的酶降解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52927X(2004)0420052205甘蔗渣的酶降解研究进展黄祖新1,陈由强1,陈如凯2(1.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发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鉴于能源、环境、再生资源利用等问题,对蔗渣的开发利用势必可行。
本文介绍蔗渣成分及结构,蔗渣预处理、酶解糖化以及蔗渣酶解糖化高效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蔗渣;酶解;糖化;纤维素酶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A甘蔗是光合能力最强的C4作物,也是人类迄今所栽培的生物量最高的大田作物。
甘蔗可作为燃料酒精的生物原料。
甘蔗汁含有的糖分可以用于发酵酒精,但甘蔗提取蔗汁后留下大量纤维性废渣即蔗渣,一般甘蔗的干蔗渣产率为11.5%-13%。
我国2001年甘蔗种植面积约120万hm2,甘蔗榨汁制糖后可得干蔗渣约900万t。
目前蔗渣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是制纸浆,而大多数蔗渣作为燃料烧掉。
如果以含纤维素的蔗渣酶解发酵转化为燃料酒精,对提高甘蔗的全生物量利用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 蔗渣的成分及结构经过烘干的干蔗渣成分如表1所示。
蔗渣的组成化合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为主,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少。
表1 干蔗渣成分成分干重损失粗蛋白糖醛酸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木质素灰分可溶性糖%5.73.83.335.420.61.518.68.32.8 1.1 纤维素纤维素的结构式为(C6H10O5)n H2O,葡萄糖基由Β21,4糖苷键结合而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蔗渣纤维素大多数属于植物的次生壁一类纤维素分子,其平均聚合度约为1000左右,其中大约30-100个纤维素分子在氢键作用下,形成结晶的或类结晶的微纤丝。
微纤丝的结晶部分是由纤维素分子整齐规则地折叠排列,在微纤丝的结晶部分里,葡萄糖分子的羟基在分子内部或分子外部的氢离子相结合,没有游离的羟基存在而具有牢固的结晶构造。
因此,纤维素结晶部分比较难分解。
蔗糖合成酶、酸性转化酶、碱性转化酶活力活力的测定

实验四蔗糖合成酶、酸性转化酶、碱性转化酶活力活力的测定参考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2)二、实验原理 (2)三、材料、设备与试剂 (3)四、实验步骤 (3)1.蔗糖合成酶活性测定实验 (3)2.转化酶活性测定 (4)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4)1.蔗糖合成酶活性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转化酶活性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蔗糖作为植物体内主要的光合产物和运输物质,其代谢强弱对许多生理活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蔗糖合成酶(SuSy)是植物进行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与植物细胞组织和骨架的构建、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成熟以及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等方面密切相关,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转化酶也是催化蔗糖降解的重要酶类,为细胞的可溶性糖类贮库提供可利用六碳糖,以用于细胞壁、贮藏多糖及果聚糖的生物合成,并通过与呼吸作用偶联的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还是控制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测定转化酶活性对了解光合产物的贮存、转运及累积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要掌握三种酶的作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习酶活力的计算方法,了解糖类水解。
二、实验原理1.蔗糖合成酶催化蔗糖的水解反应:蔗糖+UDP 果糖+UDPG。
2.转化酶催化蔗糖的水解反应:蔗糖+H2O—►葡萄糖+果糖。
根据催化反应所需的最适PH,可将转化酶分为两种:一种称为酸性转化酶,主要分布在液泡和细胞壁中,另一类转化酶称为碱性或中性转化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蔗糖酶生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蔗糖酶的催化原理和特性。
2. 掌握蔗糖酶的提取、纯化方法。
3. 学习通过不同方法测定蔗糖酶的活力。
4. 分析影响蔗糖酶活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蔗糖酶是一种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酶。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纯化蔗糖酶,并测定其活力,了解蔗糖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 酵母细胞- 淀粉- 蔗糖- 还原糖试剂(如班氏试剂)2. 试剂:- 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溶液- 硫酸铵溶液- 硫酸铜溶液- 酒精- 氢氧化钠溶液- 丙酮- 酶提取缓冲液1. 蔗糖酶的提取:- 将酵母细胞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并悬浮于磷酸缓冲液中。
- 使用匀浆机破碎细胞,收集匀浆液。
- 将匀浆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蔗糖酶粗提液。
2. 蔗糖酶的纯化:- 将蔗糖酶粗提液用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收集沉淀。
- 将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溶解,并使用凝胶过滤柱进行纯化。
3. 蔗糖酶活力的测定:- 将纯化后的蔗糖酶与蔗糖溶液混合,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
- 加入还原糖试剂,观察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判断蔗糖酶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蔗糖酶的提取:- 通过匀浆和离心,成功提取出酵母细胞中的蔗糖酶。
2. 蔗糖酶的纯化:- 通过盐析和凝胶过滤柱,成功纯化出蔗糖酶。
3. 蔗糖酶活力的测定:- 在适宜的温度下,蔗糖酶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 加入还原糖试剂后,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表明蔗糖酶具有活力。
4. 影响蔗糖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蔗糖酶的活力增加。
- pH值:在一定范围内,pH值升高,蔗糖酶的活力增加。
- 抑制剂:某些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可以抑制蔗糖酶的活力。
1. 本实验成功提取和纯化了蔗糖酶,并测定了其活力。
2.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pH值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3.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酶活性的调控,以获得最佳催化效果。
七、实验结论1. 蔗糖酶是一种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酶。
酶活测定实验方案

在逆境条件下(旱、盐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显著增加。
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
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
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
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待测植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叶片。
(二)仪器设备:1. 722型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100ml小烧杯;4. 容量瓶;5. 大试管;6. 普通试管;7. 移液管;8. 注射器;9. 水浴锅;10. 漏斗;11. 漏斗架;12. 滤纸;13 剪刀。
(三)试剂1.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2. 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3. 冰醋酸;4. 甲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ml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8种食用菌菌渣中3种饲用酶活性的测定

张国庆等: 8 种食用菌菌渣中 3 种饲用酶活性的测定
29
的问题。 本研究从饲用酶的角度入手, 测定和分析 8 种常见食
用菌菌渣中 3 种饲用酶的活力, 为食用菌菌渣的合理利用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8 种 食 用 菌 分 别 是 双 孢 蘑 菇 (Agaricus bisporus)、 黑
Three Kinds of Feed Enzymes Activity of Eight Mushroom Residue
ZHANG Guo-qing1, DONG Xiao-fang1, WANG He-xiang2, TONG Jian-ming1, ZHANG Qi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中国食用菌 2009, 28 (5): 28~29, 56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 / Q ISSN 1003-8310
〈生理生化〉
8 种食用菌菌渣中 3 种饲用酶活性的测定 *
张国庆 1, 董晓芳 1, 王贺祥 2, 佟建明 1**, 张 琪 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2.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食 用 菌 采 收 后 剩 余 的 栽 培 料 称 为 菌 渣 ( Mushroom Residue)。 食用菌对纤维素 、 半纤维 素 、 木 质 素 等复 杂 生 物有机质, 具有良好的分解和转化能力。 在菇菌采收后, 菌渣较之原始培养料, 其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改善。 粗纤维 的含量大幅降低, 同时由于菌渣中大量菌体蛋白的存在, 使得菌渣中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因而菌渣也被称为 “菌 糠蛋白”[1, 2]。
分光光度法测定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酶活性

蔗糖是重要的光合产物,是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物质,优势碳水化合物的暂贮形式之一。
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植物体内催化蔗糖合成的两种酶。
对这两种酶活性的测定,可以了解植物组织合成蔗糖能力的高低。
【实验原理】蔗糖合成酶催化游离果糖与葡萄糖工体UDPG反应生成蔗糖。
UDPG+果糖---蔗糖+UDP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为1.3-2.0。
该酶在分解方向的Km值相对较高(30-150mmol/L),细胞中高的蔗糖浓度有利于反应向分解方向进行。
蔗糖合成酶活性测定既可在合成方向进行测定(外加底物UDPG和果糖,测产物蔗糖的量表示酶活性),也可以在分解方向进行测定(外加蔗糖和UPD,测定果糖含量表示酶活性)。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催化UDPG与果糖-6-磷酸(F6P)结合形成磷酸蔗糖:UPDG+F6P---蔗糖-6-P+UDP+H+6-磷酸蔗糖可以经磷酸蔗糖酶(SPP)水解后形成蔗糖。
实际上最近有证据证明SPS 和SPP可以在体内形成一个复合体,因此使得SPS催化的反应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酶活性测定是外加UDPG和F6P,测定产物蔗糖的量表示酶活性。
一般把SPS-SPP系统看作是蔗糖合成的主要途径,而把蔗糖合成酶看作是催化蔗糖分解的。
果糖是酮糖,可与间苯二酚混合加热反应生成红色产物,在一定范围内糖的含量与反应液颜色成正比。
蔗糖在含有盐酸的间苯二酚中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也能生成红色产物,在480nm处可比色测定。
【实验材料】植物茎【仪器设备及设备】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研钵一套,磁力搅拌器,天平(感量0.01mg),0.1、0.5、1、5ml移液管各1个,10ml具塞试管10支,5ml量瓶一个,冰箱【试剂药品】1.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PH7.0)缓冲液,内含5mmol/LMgCl 2,2mmol/LEDTA-Na 2,2%乙二醇,0.2%牛血清蛋白(BSP),2%PVP,5mmol/LDTT。
甘蔗生理生化测定指标-2012修改版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1)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 (2)一. 土壤速效N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2)二.土壤速效P的测定 (4)三.土壤速效K的测定(NHOA C浸提,火焰光度计测定法) (5)4土壤有机质测定(稀释热法) (6)光合作用强度测定 (8)1.LI-6400测定系统测定植物光合 (8)2.TPS-1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操作方法 (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1)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13)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 (16)植物伤流液中糖和氨基酸的鉴定 (18)膜透性的测定 (20)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0)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2)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25)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26)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29)酸性、中性转化酶 (30)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3)(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33)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34)叶片全N、P、K的测定 (36)一、样品的消化 (36)二、叶片N、P、K的测定 (37)叶片全N的测定 (37)叶片全P的测定 (38)叶片全K的测定 (39)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一、基本原理:用取土钻从田间取来土样,在100~105℃恒温条件下,烘烤到干燥状态,并用烘干前后的重量求出土样的含水量占烘烤土样多采用电热恒温干燥箱,它能控制适宜的烘烤温度,因此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使用较广,但缺点是测定时间长。
有的使用红外干燥箱,虽然缩短了烘土时间,但因温度较高,容易影响测定精度。
采用简易加热设备的,则因烘烤温度不易控制,精度较差。
称重烘干法是人工取土,劳动强度较大,又不能定点观测土壤湿度的连续变化,往往某些有机质在此温度时能逐渐分解而失重或氧化而增重。
因此,用此法只能测得近似的水分含量。
由于该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通常已达到土壤分析的要求,故测定土壤水分仍以烘箱法为准。
二、仪器设备铝盒,土钻,天平,坩埚钳,干燥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电热式恒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