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圆的基本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基本性质 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基本性质 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基本性质 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如图,AB 是⊙O 的直径,若⊙BAC=35°,则⊙ADC=( )A .35°B .55°C .70°D .110°2.如图,两弦AB 、CD 相交于点E ,且AB CD ⊥,若30A ∠=︒,则弧BD 的度数为( ).A .30°B .50︒C .60︒D .70︒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若110ADC ∠=︒,则AOC ∠的度数是( )A .110︒B .120︒C .130︒D .140︒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过半径的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B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C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D .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弦相等.5.已知在⊙O 中,弦AB 的长为8,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3,则⊙O 的面积是( ) A .9π B .16π C .25π D .64π 6.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三点,若056=∠OBC ,则A ∠的度数是( ).A .28︒B .30︒C .34︒D .56︒7.如图,在同圆中,弧AB 等于弧CD 的2倍,试判断AB 与2CD 的大小关系是( )A .2AB CD > B .2AB CD <C .2AB CD = D .不能确定 8.如图所示,⊙O 的半径为13,弦的长度是24,ON AB ⊥,垂足为N ,则ON =( )A .5B .7C .9D .119.如图,⊙ABC 内接于⊙O ,若⊙OAB =26°,则⊙C 的大小为( )A .26°B .52°C .60°D .64°10.已知⊙ABC 内接于⊙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若⊙B =60°,⊙C =50°,则⊙ADB 的度数是( )A .70°B .80°C .82°D .85°11.如图,⊙O 是正五边形ABCDE 的外接圆,点P 是弧BE 的一点,则⊙CPD 的度数是( )A .30°B .36°C .45°D .72°12.如图, BC 是O e 的直径,AB 切⊙O 于点B ,8AB BC ==,点D 在⊙O 上,DE AD ⊥交BC 于E ,3BE CE =,则AD 的长是( )A B C . D .二、填空题13.如图,⊙O 中,直径20cm CD =,弦AB CD ⊥于点M ,:3:2OM MD =,则AB 的长是________cm .14.如图,⊙O 经过原点,并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D 两点,已知30OBA ∠=︒,点A 的坐标为()2,0,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15.如图,将⊙O 沿弦AB 折叠,使弧AB 经过圆心O ,则⊙OAB=_______°.16.若⊙O 的半径为4cm ,弦AB =4cm ,则点O 到AB 的距离为_____cm .17.如图,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为AB ,将一矩形直尺与量角器部分重叠,使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相切于点C ,直尺另一边交量角器于点A ,D ,量得10AD cm =,点D 在量角器上的读数为60o ,则该直尺的宽度为____________cm .18.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为半圆上一点,AB =10,BC =6,过O 作OE ⊙AB 交AC 于点E ,则OE 的长为_____.19.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延长CO 交圆于点E ,连接BE .若110A ∠=︒,70E ∠=︒ ,则OCD ∠=__________度.20.如图,若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BD =58°,则⊙BCD =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O 的直径6AB =,E 、F 为AB 的三等分点,M 、N 为»AB 上两点,且MEB NFB ∠=∠60︒=,求EM FN +的值.22.如图,已知AB 、MD 是⊙O 的直径,弦CD⊙AB 于E .(1)若CD=16cm ,OD=10cm ,求BE 的长;(2)若⊙M=⊙D ,求⊙D 的度数.23.如图,BC 为⊙O 的直径,AD BC ⊥,垂足为D ,点A 是弧BF 的中点,BF 和AD 相交于E ,求证:AE BE =.24.如图,AB 为⊙O 的直径,AC 切O e 于点A ,连结BC 交O 于点D ,E 是⊙O 上一点,且与点D 在AB 异侧,连结DE(1)求证:C BED ∠=∠;(2)若50C ∠=︒,2AB =,则»BD的长为(结果保留π)25.如图,AD 是⊙O 直径,B ,C 是圆上点且在AD 同侧.(1)如果30COD ︒∠=,则ACO ∠=________°.(2)如果2BOC COD ∠=∠,45BAD ∠=︒,求BAC ∠度数.26.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C 、D 是⊙O 上的两个动点,且在AB 弦的异侧,连接CD .(1)若AC=BC,AB平分⊙CBD,求证:AB=CD;(2)若⊙ADB=60°,⊙O的半径为1,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最大值.参考答案1.B2.C3.D4.C5.C6.C7.B8.A9.D10.B11.B12.A13.1614.(0, 15.3016.1718.154 19.50° 20.32°.21 22.(1)4cm ;(2)30° 23.略 24.(1)略;(2)59π 25.(1)15(2)30BAC ∠=︒26.(1)略;(2.。

圆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圆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圆的基天性质基础知识回放考点 1对称性圆既是 ________① _____对称图形,又是 ______② ________对称图形。

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____③ _________。

它的对称中心是_____④ _______。

同时圆又拥有旋转不变性。

温馨提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谈及圆的对称轴时不可以说圆的对称轴是直径。

考点 2垂径定理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均分______⑤ ______而且均分弦所对的两条___⑥ ________。

常用推论:均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 ______⑦ _______,而且均分弦所对的两条_____⑧ ___________。

温馨提示:垂径定理是中考取的要点观察内容,每年基本上都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出现,一般分值都在3分左右,这个题目难度不大,只需在平常的练习中,多注意总结它所用的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等,以及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

在这里总结一下:( 1)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有机联合是计算弦长、半径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是结构直角三角形;( 2)常用的协助线:连结半径;过极点作垂线;( 3)此外要注意答案不独一的状况,若点的地点不确立,则要考虑优弧、劣弧的差别;( 4)为了更好理解垂径定理,一条直线只需知足: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均分弦;④均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均分弦所对的劣弧;考点 3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______⑨ ______,所对的弦也 _____⑩________。

常用的还有:( 1)在同圆或等圆中,假如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__ 11 ____________,所对的○弦 _____ 12 ___________。

○( 2)在同圆或等圆中,假如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___ 13___________,所对的弧 ______ 14__________ 。

中考数学复习《圆的基本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的基本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 圆的基本性质一、选择题1.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三点,若∠OBC =50°,则∠A 的度数是( A ) A .40° B .50° C .80° D .100°【解析】∠A =12∠COB =12(180°-2∠OBC )=12(180°-2×50°)=40°.,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为4×4的网格,A ,B ,C ,D ,O 均在格点上,则点O 是( B ) A .△ACD 的外心 B .△ABC 的外心 C .△ACD 的内心 D .△ABC 的内心3.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M ,若AB =12,OM ∶MD =5∶8,则⊙O 的周长为( B )A .26πB .13π C.96π5 D.3910π5【解析】连结OA ,∵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AM =12AB =6,∵OM ∶MD =5∶8,∴设OM =5x ,DM =8x ,∴OA =OD =13x ,∴AM =12x =6,∴x =12,∴OA =132,∴⊙O 的周长=2OA ·π=13π.故选B.,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扇形OAB 的圆心角为122°,C 是弧AB 上一点,则∠ACB =( D ) A .110° B .120° C .122° D .119°【解析】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所以与∠AOB 所对同弧的圆周角度数为12∠AOB =61°,由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得∠ACB =180°-61°=119°,故选D.5.如图是自行车骑行训练场地的一部分,半圆O 的直径AB =100,在半圆弧上有一运动员C 从B 点沿半圆周匀速运动到M (最高点),此时由于自行车故障原地停留了一段时间,修理好继续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到A 点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点B 到直线OC 的距离为d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刻画d 与t 之间的关系是( C )【解析】设运动员的速度为v ,则运动的路程为v t ,设∠BOC =α,当点C 从B 运动到M 时,∵v t =α·π·50180=5πα18,∴α=18v t 5π,在直角三角形中,∵d =50sin α=50sin 18v t5π,∴d 与t之间的关系d =50sin 18v t 5π,当点C 从M 运动到A 时,d 与t 之间的关系d =50sin(180-18v t5π),故C 正确.二、填空题6.如图,在⊙O 中,AB 是弦,C 是AB ︵上一点.若∠OAB =25°,∠OCA =40°,则∠BOC 的大小为__30__度.【解析】∵∠BAO =25°,∠ACO =40°,OA =OC ,∴∠C =∠CAO =40°,∴∠CAB =∠CAO -∠BAO =15°,∴∠BOC =2∠BAC =30°.,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点A ,B ,C ,P 在⊙O 上,CD ⊥OA ,CE ⊥OB ,垂足分别为D ,E ,∠DCE =40°,则∠P 的度数为__70°__.【解析】∵CD ⊥OA ,CE ⊥OB ,垂足分别为D ,E ,∠DCE =40°,∴∠DOE =180°-40°=140°,∴∠P =12∠DOE =70°.8.如图,AB 是⊙O 的弦,AB =5,点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 =45°,若点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MN 长的最大值是__522__.,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经过弦CD 的中点H ,已知cos ∠CDB =45,BD =5,则OH 的长度为__76__.【解析】连结OD ,∵AB 是⊙O 的直径,且经过弦CD 的中点H ,∴AB ⊥CD ,∴∠OHD=∠BHD =90°,∵cos ∠CDB =DH BD =45,BD =5,∴DH =4,∴BH =BD 2-DH 2=3,设OH=x ,则OD =OB =x +3,在Rt △ODH 中,由勾股定理得x 2+42=(x +3)2,解得x =76,∴OH=76. 若点O 是等腰△ABC 的外心,且∠BOC =60°,底边BC =2,则△ABC 的面积为__2-3或2+3__.【解析】存在两种情况,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连结OB ,OC ,∵点O 是等腰△ABC 的外心,且∠BOC =60°,底边BC =2,OB =OC ,∴△OBC 为等边三角形,OB =OC =BC =2,OA ⊥BC 于点D ,∴CD =1,OD =22-12=3,∴S △ABC =BC ·AD 2=2×(2-3)2=2-3;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连结OB ,OC ,∵点O 是等腰△ABC 的外心,且∠BOC =60°,底边BC =2,OB =OC ,∴△OBC 为等边三角形,OB =OC =BC =2,OA ⊥BC 于点D ,∴CD =1,OD =22-12=3,∴S △ABC =BC ·DA 2=2×(2+3)2=2+3,由上可得,△ABC 的面积为2-3或2+ 3.三、解答题11.如图,AB 为⊙O 的直径,AB =AC ,BC 交⊙O 于点D ,AC 交⊙O 于点E ,∠BAC =45°.(1)求∠EBC 的度数; (2)求证:BD =CD .解:(1)∠EBC =22.5° (2)证明略12.如图,△ABC 内接于⊙O ,AH ⊥BC 于点H ,若AC =24,AH =18,⊙O 的半径OC =13,求AB 的长.解:如图,作直径AE ,连结CE ,∴∠ACE =90°,∵AH ⊥BC ,∴∠AHB =90°,∴∠ACE =∠AHB ,∵∠B =∠E ,∴△ABH ∽△AEC ,∴AB AE =AHAC,∵AC =24,AH =18,AE =2OC =26,∴AB =18×2624=39213.如图,A ,P ,B ,C 是圆上的四个点,∠APC =∠CPB =60°,AP ,C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 .(1)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2)若∠P AC =90°,AB =23,求PD 的长. 解:(1)∵∠ABC =∠APC ,∠BAC =∠BPC ,∠APC =∠CPB =60°,∴∠ABC =∠BAC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 (2)∵△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23,∴AC =BC =AB =23,∠ACB =60°.在Rt △PAC 中,∠PAC =90°,∠APC =60°,AC =2 3.∴AP =2.在Rt △DAC 中,∠DAC =90°,AC =23,∠ACD =60°,∴AD =6.∴PD =AD -AP =6-2=414. 如图,⊙O 的半径为1,A ,P ,B ,C 是⊙O 上的四个点,∠APC =∠CPB =60°. (1)判断△ABC 的形状;(2)试探究线段PA ,PB ,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点P 位于AB ︵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PBC 的面积最大?求出最大面积.解:(1)等边三角形(2)PA +PB =PC.证明:如图,在PC 上截取PD =PA ,连结AD.∵∠APC =60°, ∴△PAD 是等边三角形,∴PA =AD ,∠PAD =60°.又∵∠BAC =60°, ∴∠PAB =∠DAC. ∵AB =AC, ∴△PAB ≌△DAC ,∴PB =DC. ∵PD +DC =PC, ∴PA +PB =PC(3)当点P 为AB ︵的中点时,四边形APBC 面积最大.理由:如图,过点P 作PE ⊥AB ,垂足为E, 过点C 作CF ⊥AB ,垂足为F .∵S △PAB =12AB·PE ,S △ABC =12AB·CF ,∴S 四边形APBC=12AB (PE +CF ).∵当点P 为AB ︵的中点时,PE +CF =PC ,PC 为⊙O 直径,∴四边形APBC 面积最大.又∵⊙O 的半径为1,∴其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AB =3,∴S 四边形APBC =12×2×3=3。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班级 学号 得分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三个命题:①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其中真命题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 互余的是 ( )A. ∠ADCB. ∠ABDC. ∠BACD. ∠BAD3.如图,点A,B,C,D,E 均在⊙O 上,∠BAC=15°,∠CED=30°,则∠BOD 的度数为( )A. 45°B. 60°C. 75°D. 90°4.如图,AB 是圆O 的弦,OC⊥AB,交圆O 于点C,连结OA,OB,BC,若∠ABC=20°,则∠AOB 的度数是( )A. 40°B. 50°C. 70°D. 80°5. 如图,点A ,B ,S 在圆上,若弦AB 的长度等于圆半径 2₂倍,则∠ASB 的度数是( )A. 22.5°B. 30°C. 45°D. 60°6.(2020·中考)如图,在等腰△ABC 中, AB =AC =25,BC =8,,按下列步骤作图:①以点 A 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AB ,AC 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 E ,F 为圆心,大 12₂EF 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H ,作射线AH ;②分别以点 A ,B为圆心,大 12₂AB 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射线AH 于点O ;③以点O 为圆心线段OA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O 的半径为( )A.25B. 10C. 4D. 57. 如图,在⊙O 中,AE 是直径,半径OC 垂直于弦AB 于点 D,连结BE,若 AB =27,CD =1,则BE 的长是( )A. 5B. 6C. 7D. 88.已知⊙O 中,弦AB 的长等于半径,P 为弦AB 所对的弧上一动点,则∠APB 的度数为( )A. 30°B. 150°C. 30°或150°D. 60°或120°9. 已知⊙O 的直径CD=10cm,AB 是⊙O 的弦,AB⊥CD,垂足为M,且AB=8cm,则AC 的长为…… ( ) A.25cm B.45cmC.25cm 或 45cmD.23cm 或 43cm10. 如图,AB为⊙O的直径,AC交⊙O于点E,BC交⊙O于点D,CD=BD,∠C=70°,现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45°;②AC=AB;③AE=BE.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 个C. 3个D. 0个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如图,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O经过A,B两点,已知AB=2,则 kb的值为 .12.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圆上,∠D=65°,则∠BAC等于度.13.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AD=4.(1)以点 A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 的位置关系分别是;(2)若以A点为圆心作圆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外,则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14. 如图,BC是半圆O 的直径,D,E是BC上两点,连结BD,CE 并延长交于点A,连结OD,OE.如果∠A=70°,那么∠DOE的度数为 .15. 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A=30∘,CD=23,则⊙O的半径是 .16. 如图所示,⊙O的直径AB=16cm,P是OB 中点,∠ABP=45°,则CD= cm.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66分)17.(6分)如图,点A,B,C都在⊙O上,OC⊥OB,点A 在劣弧BC上,且OA=AB,求∠ABC的度数.18. (6分)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一组平行线l₁,l₂,l₃,,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点O在直线l₁上,⊙O与直线l₃的交点为A,B,AB=12,求⊙O的半径.19.(6分)如图,在△ABC的外接圆上AB,BC,CA三弧的度数比为12:13:11.在劣弧BC上取一点D,过点D分别作直线AC,直线AB的平行线,分别交 BC于E,F两点,求∠EDF的度数.20. (8分)如图,△ABC内接于⊙O,AB=AC,,D在弧AB 上,连结CD交AB 于点E,B 是弧CD 的中点,求证:∠B=∠BEC.21.(8分)已知:如图,点M是/AB的中点,过点M的弦MN交AB 于点C,设⊙O的半径为4cm,. MN=43cm.(1)求圆心 O到弦MN的距离;(2)求∠ACM的度数.22.(10分)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Rt△ABC的三个顶点A(-2,2),B(0,5),C(0,2).(1)将△ABC以C 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得到△A₁B₁C,请画出△A₁B₁C;(2)平移△ABC,使点 A的对应点.A₂的坐标为(−2,−6),请画出平移后对应的图形△A₂B₂C₂;(3)若将△A₁B₁C绕某一点旋转可得到△A₂B₂C₂.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23.(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的动点,P 是ABC的中点.(1)求证:OP//BC;(2)如图,连结PA,PC交直径AB于点D,当(OC=DC时,求∠A的度数.24.(12分)我们学习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得到“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如下: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弦心距指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如图(1)中的 OC,OC′,弦心距也可以说成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度 l请直接运用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的圆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C,D.(1)求证:AB=CD.(2)若角的顶点 P 在圆上或圆内,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成立,请加以证明.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1. A2. D3. D4. D5. C6. D7. B8. C9. C 10. A 11. 1212. 25 13. (1)B 在圆内、C 在圆外、D 在圆上(2)3<r<5 14. 40° 15. 2 16. 1417. 解:∵OA=OB,OA=AB,∴OA=OB=AB,即△OAB 是等边三角形,∴∠AOB=60°,∵OC⊥OB,∴∠COB= 90°,∴∠COA = 90°- 60°= 30°,∴∠ABC=15°.18. 解:如图,连结 OA,过点O 作OD⊥AB 于点 D.∵ AB =12,∴AD =12AB =12×12=6.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OD=8.在 Rt△AOD 中,∵AD =6,OD =8,∴OA =AD 2+OD = 62+82=10.∴⊙O 的半径为 10.19. 解: ∵AB ,BC ,CA 三弧的度数比为12:13:11,∴ ABm.1212+13+11×360∘=120∘,AC−m m 1112+13+11×360∘=110∘,∴∠ACB =12×120∘= 0∘,∠ABC =12×110∘=55∘,∵ACED,AB DF,∴∠FED=∠ACB=60°,∠EFD=∠ABC= 55°,∴∠EDF =180°−60°−55°=65°20. 证明:∵B 是弧 CD 的中点, ∴BC =BD ,∴∠BCE = =∠BAC.:∠BEC =180°−∠BCE,∠ACE ,=180°-∠BAC--∠B,∴∠BEC=∠ACB,∵AB=AC,∴∠B=∠ACB,∴∠B=∠BEC.21. 解:(1)连结 OM.∵点 M 是. AB 的中点,∴OM⊥AB.过点 O 作OD⊥MN 于点 D,由垂径定理,得 MD =12MN =23cm,在Rt△ODM 中,OM=4cm, MD =23cm,∴OD =OM 2−MD 2=2(cm ).故圆心 O 到弦MN 的距离为 2cm. (2)∵OD=2cm,OM=4cm,∴∠M=30°,∴∠ACM=60°.22. 解:(1)(2)图略.(3)旋转中心的坐标为(0,-2).23. (1)证明:连结AC,延长 PO 交AC 于点 H,如图,∵P 是 ABC 的中点,∴PH⊥AC,∵A B 是⊙O 的直径,∴∠ACB=90°,∴BC⊥AC,∴OP∥BC. (2)解:∵P 是 ABC 的中点, P C,∴∠PAC=∠PCA,:OA=OC, ∴ ∠OA C= ∠OCA,∴∠PAO=∠C O=CD 时,设∠DCO=x,则∠OPC=x,∠PAO=x,∴∠POD =2x,∴∠ODC=∠POD+∠OP C=3x,∵CD=CO,∴∠DOC=∠ODC=3x.在△POC 中,x+x+5x=180°,解得 x =180∘7,即 ∠PAO =180∘7.24. (1)证明:过点 O 作OM⊥AB 于点M,ON⊥CD 于点 N,连结OB,OD,则∠OMB=∠OND=90°,∵PO 平分∠EPF,∴O M=ON,∵OM⊥AB,ON⊥CD,∴AB=CD.(2)成立.当点 P 在圆上时如图;作OM⊥PB,ON⊥PD,垂足分别为M,N,∵PC平分∠EPF,∴OM=ON,∵OM⊥AB,ON⊥CD,∴PB=PD;当点P 在圆内时:过点 O作OM⊥AB,ON⊥CD,∵PO平分∠BPF,∴OM=ON.∵OM⊥AB,ON⊥CD,∴AB=CD.。

(完整版)圆的基本性质检测试题

(完整版)圆的基本性质检测试题

圆的基本性质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 ④半圆是弧,⑸直径是圆内 最长的弦,⑥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A .3个 B.4个 C .5个 D.6个( )2. 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5,弦AB=6,M 是AB 上任意一点,则线段OM 的长可能是:A .2.5B .3.5C .4.5D .5.5 ( )3.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BOC=400,那么∠AOE=A.400B. 600C.800D.1200( )4.如图,将圆沿AB 折叠后,圆弧 恰好经过圆心,则 ∠AOB 等于:A .60°B .90°C .120°D .150°(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 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 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A .(45)+ cmB .9 cmC .45cmD .62cm( )6. 如图,BD 是⊙O 的直径,圆周角∠A = 30︒,则∠CBD 的度数是 A .30︒ B .45︒ C .60︒ D .80︒( )7.AB 为⊙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两点,∠BAC =30º,AD =CD ,则∠DAC 的度数是:A .30ºB .60ºC .45ºD .75º(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在⊙O 中,CD 是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连接BC ,若AB =2cm ,∠BCD =22°30′,则⊙O 的半径为: A .4cm B.2cm C.1cm D.0.5cm ( )9. 已知⊙O 的直径AB=12,弦AC=6,AD=62,则∠CAD=A. 60°B. 450C.1050 或150D. 60°或 450( )10.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2,点C 在⊙O 上,∠CAB=30°,D 为的中点,P 是直径AB 上一动点,则PC+PD 的最小值为: A.22 B.2 C.1 D.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 如图,⊙O 的半径OA=10cm ,弦AB=16cm ,P 为AB 上一动点,则点P 到圆心O 的最短距 离为 。

初中九年级数学圆的测试题及答案(两套题)

初中九年级数学圆的测试题及答案(两套题)

圆圆的有关概念与性质1.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 半径 。

2.圆是 轴 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 对称轴 ;圆又是 中心 对称图形, 圆心 是它的对称中心。

3.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 这条弦 ,并且平分 弦所对的弧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 直径 垂直于弦,并且平分 弦所对的弧 。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两个圆周角中有一组量 相等 ,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 相等 。

5.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相等 ,都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 一半 。

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 ,90°所对的弦是 直径 。

7.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 1 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 外 心,是三角形 三边垂直平分线 的交点。

8.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 内切圆 ,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内心 。

9.圆内接四边形:顶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内接四边形.10.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它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对角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点在圆外 ,② 点在圆上 ,③ 点在圆内 ;对应的点到圆心的距离d 和半径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 r ,②d = r ,③d < r.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相交 ,② 相切 ,③ 相离 ; 对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的半径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 r ,②d = r ,③d > r.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五种:① 内含 ,② 相内切 ,③ 相交 ,④ 相外切 ,⑤ 外离 ; 两圆的圆心距d 和两圆的半径R 、r (R ≥r )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①d < R-r ,②d = R-r ,③ R-r < d < R+ r ,④d = R+r ,⑤d > R+r. 4.圆的切线 垂直于 过切点的半径;经过 直径 的一端,并且 垂直于 这条 直径 的直线是圆的切线.5.从圆外一点可以向圆引 2 条切线, 切线长 相等,这点与圆心之间的连线 平分 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八年级数学圆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圆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圆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1. 单选题1) 设O为平面内一个圆的圆心,AB为圆上一条弧,点C是弧AB 的中点,则在一个平面内以下哪些命题是真的?a) 点C在弧AB的弦上。

b) ∠CAB = 90°。

c) ∠CAB = ∠CBO。

d) ∠C = ∠CAB/2。

答案:a) 和 c)2) 平面上有一个不经过圆心的直线与一个圆相交,交点有0个,1个以及2个,那么圆的位置是什么关系?a) 圆心在直线上。

b) 圆心在直线的一侧。

c) 圆的圆心在直线的对面。

d) 圆的圆心在直线所在直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答案:c)2. 填空题1) 设AB为直径的圆,点C为圆上一点,则直线AC的度数为_________。

答案:90°2) 在平面上给出一条弧,求出它平分的角的度数,圆心的角度数为_________。

答案:360°3. 解答题1) 已知O为圆心,AB为圆上一条弧,点P为圆弧上一点,连接OP并延长交圆于点C。

如果∠ACB=70°,求∠APB的度数。

解答:由于OP与圆弧AB相交于点P,而OP与圆相交于点C,所以∠BAC=∠BPC。

又∠ACB=70°,则∠BAC=70°,所以∠APC=140°。

因为角度补角原理,得到∠APB=360°-140°=220°。

2) 圆内接于四边形ABCD,如果∠ABC=85°,∠BCD=120°,求证:∠BAD+∠ADC=180°。

解答:由于圆内接于四边形ABCD,所以∠ABC=∠ADC,∠BCD=∠BAD。

又已知∠ABC=85°,∠BCD=120°,所以∠BAD+∠ADC=85°+120°=205°。

根据角度和为180°的原理可知,∠BAD+∠ADC不等于180°。

所以命题不成立。

3) 平面内有一个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点P为圆上一点,直线l经过点P且与圆相交于A、B两点。

圆测试题及答案

圆测试题及答案

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圆的基本性质?
A. 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称为弦。

B. 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弦。

C.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D.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2. 圆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A. C = πr
B. C = 2πr
C. C = 4πr
D. C = πr²
3. 已知圆的半径为3,求圆的周长。

A. 18π
B. 6π
C. 9π
D. 3π
二、填空题
4. 圆的面积公式为 \( A = \pi r^2 \),其中 \( r \) 表示圆的________。

5. 如果圆的周长为12π,那么圆的半径是________。

三、计算题
6. 已知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四、解答题
7. 如果一个圆的直径是14厘米,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结果。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A
二、填空题
4. 半径
5. 3
三、计算题
6. 圆的周长为 \( 2\pi \times 5 = 10\pi \) 厘米,圆的面积为\( \pi \times 5^2 = 25\pi \) 平方厘米。

四、解答题
7. 圆的周长为 \( 2\pi \times 7 = 14\pi \) 厘米,圆的面积为\( \pi \times (7)^2 = 49\pi \) 平方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圆的基本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如图G -3-1,在⊙O 中,AB ︵=AC ︵
,∠AOB =40°,则∠ADC 的度数是( ) A .40° B .30° C .20° D .15°
2.在同圆或等圆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 B .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C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D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G -3-1
G -3-2
3.如图G -3-2,在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半径OA ,OB ,OC ,OD 分别交小圆于点E ,F ,G ,H ,∠AOB =∠GOH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EF =GH B.EF ︵=GH ︵
C .∠AOC =∠BO
D D.AB ︵=GH ︵
4.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
A.1 B. 3 C.2 D.2 3
5.在如图G-3-3所示的暗礁区,两灯塔A,B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的半径,为了使航船(S)不进入暗礁区,那么S对两灯塔A,B的视角∠ASB必须( ) A.大于60° B.小于60°
C.大于30° D.小于30°
G-3-3
G-3-4
6.如图G-3-4,AB是⊙O的直径,C,D是⊙O上的点,且OC∥BD,AD分别与BC,OC相交于点E,F,则下列结论:①AD⊥BD;②∠AOC=∠AEC;③BC平分∠ABD;
④AF=DF;⑤BD=2OF;⑥△CEF≌△BED.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A.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如图G-3-5,AB是⊙O的直径,AC=BC,则∠A=________°.
G-3-5
G-3-6
8.如图G-3-6,在⊙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点E在DC的延长线上.若∠A =50°,则∠BCE=________°.
9.如图G-3-7,AB是⊙O的直径,C是⊙O上的一点.若BC=6,AB=10,OD ⊥BC于点D,则OD的长为________.
G-3-7
G-3-8
10.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G-3-8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其中∠BAC=________°.
11.如图G-3-9,⊙O的半径为4,△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连结OB,OC.若∠BAC和∠BOC互补,则弦BC的长度为________.
G-3-9
图G-3-10
12.如图G-3-10,已知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半径为4的⊙O,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13.(12分)如图G-3-11所示,⊙O的直径AB长为6,弦AC长为2,∠ACB 的平分线交⊙O于点D,求四边形ADBC的面积.
图G-3-11
14.(12分)如图G-3-12,∠BAC的平分线交△ABC的外接圆于点D,∠ABC 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连结DB.
(1)求证:DE=DB;
(2)若∠BAC=90°,BD=4,求△ABC的外接圆半径.
图G -3-12
15.(12分)作图与证明:如图G -3-13,已知⊙O 和⊙O 上的一点A ,请完成下列任务:
(1)作⊙O 的内接正六边形ABCDEF ;
(2)连结BF ,CE ,判断四边形BCEF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图G -3-13
16.(16分)如图G -3-14,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E 为CD ︵
上任意一点,连结
DE ,AE .
(1)求∠AED的度数;
(2)如图②,过点B作BF∥DE交⊙O于点F,连结AF,AF=1,AE=4,求DE的长.
图G-3-14
详解详析
1.C 2.A 3.D 4.C 5.D
6.D [解析] ∵AB是⊙O的直径,∴∠D=90°,即AD⊥BD,∴①正确;∵OC∥BD,∴∠C=∠CBD.
又∵OB=OC,∴∠C=∠OBC,
∴∠OBC=∠CBD,即BC平分∠ABD,
∴③正确;
∵∠D=90°,OC∥BD,
∴∠CFD=∠D=90°,
即OC⊥AD,∴AF=DF,∴④正确;
又∵AO=BO,∴OF是△ABD的中位线,
∴OF=1
2
BD,即BD=2OF,∴⑤正确.故选D.
7.45 [解析] ∵AB是⊙O的直径, ∴∠C=90°.
∵AC=B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1
2
(180°-∠C)=45°.
8.50
9.4 [解析] ∵AB是⊙O的直径,∴∠ACB=90°.∵BC=6,AB=10,∴AC=102-62=8.
∵OD⊥BC于点D,∴DB=DC.
又∵OA=OB,∴OD=1
2
AC=4.
10.36
11.4 3 [解析] ∵∠BAC+∠BOC=180°, 2∠BAC=∠BOC,
∴∠BOC=120°,∠BAC=60°.
过点O作OD⊥BC于点D,
则∠BOD=1
2
∠BOC=60°.
∵OB=4,
∴OD=2,
∴BD=OB2-OD2=42-22=2 3,
∴BC=2BD=4 3.
12.4 3 [解析] 如图,连结OB,OC,OD,BD,BD交OC于点P,
∴∠BOC=∠COD=60°,
∴∠BOD =120°,BC ︵=CD ︵
, ∴OC ⊥BD . ∵OB =OD , ∴∠OBD =30°. ∵OB =4,
∴PB =OB ·cos ∠OBD =
3
2
OB =2 3, ∴BD =2PB =4 3.
13.解:∵AB 是⊙O 的直径, ∴∠ACB =∠ADB =90°. 在Rt △ABC 中,AB =6,AC =2, ∴BC =AB 2-AC 2=62-22=4 2. ∵∠ACB 的平分线交⊙O 于点D , ∴∠DCA =∠BCD , ∴AD ︵=BD ︵, ∴AD =BD ,
∴在Rt △ABD 中,AD =BD =3 2,
∴四边形ADBC 的面积=S △ABC +S △ABD =12AC ·BC +12AD ·BD =12×2×4 2+1
2×3
2×3 2=9+4 2.
故四边形ADBC的面积是9+4 2.
14.解:(1)证明:连结CD,
∵AD平分∠BAC,
∴∠BAD=∠CAD.
又∵∠CBD=∠CAD,
∴∠BAD=∠CBD.
∵BE平分∠ABC,
∴∠CBE=∠ABE,
∴∠DBE=∠CBE+∠CBD=∠ABE+∠BAD.
又∵∠BED=∠ABE+∠BAD,
∴∠DBE=∠BED,
∴DE=DB.
(2)∵∠BAC=90°,
∴BC是圆的直径,
∴∠BDC=90°.
∵AD平分∠BAC,BD=4,
∴BD=CD=4,
∴BC=BD2+CD2=4 2.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2 2.
15.解:(1)如图①,首先作直径AD,然后分别以A,D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
弧,分别交⊙O 于点B ,F ,C ,E ,连结AB ,BC ,CD ,DE ,EF ,AF ,
则正六边形ABCDEF 即为所求.
(2)四边形BCEF 是矩形.
证明:如图②,连结OE ,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
∴AB =AF =DE =DC =FE =BC ,
∴AB ︵=AF ︵=DE ︵=DC ︵,
∴BF ︵=CE ︵,
∴BF =CE ,
∴四边形BCEF 是平行四边形.
∵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
∴∠DEF =∠EDC =120°.
∵DE =DC ,
∴∠DEC =∠DCE =30°,
∴∠CEF =∠DEF -∠DEC =90°,
∴平行四边形BCEF 是矩形.
16.解:(1)如图①,连结OA ,OD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OD=90°,
∴∠AED=1
2
∠AOD=45°.
(2)如图②,连结CF,CE,CA,过点D作DH⊥AE于点H.
∵BF∥DE,AB∥CD,
∴∠ABF=∠CDE.
∵∠CFA=∠AEC=90°,∠AED=∠BFC=45°,
∴∠DEC=∠AFB=135°.
又∵CD=AB,∴△CDE≌△ABF,
∴AF=CE=1,
∴AC=AE2+CE2=17,
∴AD=
2
2
AC=
34
2
.
∵∠DHE=90°,
∴∠HDE=∠HED=45°,
∴DH=EH,设DH=EH=x, 在Rt△ADH中,
∵AD2=AH2+DH2,
∴34
4
=(4-x)2+x2,
解得x=3
2
或x=
5
2
,
∴DE=2DH=3 2
2

5 2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