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推拿基本手法

合集下载

推拿的基本手法归纳

推拿的基本手法归纳

推拿的基本手法归纳推拿的手法非常容易操作。

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做,而且效果非常好。

比较常见的推拿手法有以下几种:1、滚法此手法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运动,配合前臂的旋转来完成。

它是以小指掌指关节的背侧为吸定点,附着在施术部位,以肘部为支点,有节律地摆动前臂,并以此带动腕关节的屈伸。

吸定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拖动、跳跃,动作要均匀协调,操作时术者要沉肩垂肘,不可值硬。

因为滚法压力大,接触面积大,故非常适用于肩、背、腰、臂、四肢等肌肉丰富的部位,它具有舒筋活血、缓解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在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推拿疗法中常用。

2、揉法揉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能够起到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缓解紧张情绪、放松周身肌肉的作用。

又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3、摩法摩法是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指摩法则是以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不论是指摩还是掌摩,都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

由于本法轻柔和缓,刺激轻微,故常用于腹胁、头面等部位,能够起到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的作用。

适用于亚健康状态中有腹胀、胁胀、厌食、失眠等症的患者。

4、推法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

推法可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

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

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5、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

此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端对拿于患部或穴位上、作对称用力,一松一紧地拿按。

使用拿法时,腕部要放松灵活,用指面着力。

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

本法也是常用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作用,适用宁颈项、肩部、四肢等部位或穴位,且常做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1、揉捏:包括浅揉和深揉,是指用手掌掌心和手指,先用柔和
力量轻柔揉捏穴位,打开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然后
根据需要加大力度,把柔和的力量加强为稳定的混合力,进行再次揉
捏以达到放松组织的作用。

2、推按:推按是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有持续推按和节奏推按。

推按时,要使手部的力道由浅至重,最后达到酸痛感,以达到放松紧
张的组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3、顺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和食指用轻柔或变换施压力度在
柔软或肌紧下表面依次顺着穴位行进,达到舒缓组织松弛,加深穴位
敏感,缓和肌肉抵抗强度,消除精神紧张与焦虑,改善关节刚度及附
属症状的作用。

4、拍捶:拍捶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的
拍敲下压的力度,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逐渐放松,使到处不安的放松,从而缓解疼痛、增强细胞再生力,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
整个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感受。

常用推拿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
推拿是重要外治疗法常见的一种,它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体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穴位进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

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

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

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 (1)沉肩:即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 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6)紧推慢移: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 每分钟140次左右;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 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 (7)蓄力于掌,处力于
着力
▪ 食指中节骨推用食指中节骨桡侧着力 ▪ 八字推用拇指指面和屈曲的食指中节骨桡侧面着力 ▪ 全掌推用全掌着力。 ▪ 大鱼际推用大鱼际着力 ▪ 小鱼际推用小鱼际着力 ▪ 掌根推用掌根着力 ▪ 拳推用握拳后的食、中、环、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

▪ 肘推用肘尖着力。
▪ 【操作及要领】 ▪ 1、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腕部伸平
▪ 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指峰推法。
▪ 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偏峰推法。
▪ 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 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用拇 指指间关节桡侧及背侧着力,做一指禅推 法,即为一指禅屈指推法
▪ 【操作及要领】
▪ 术者站位或坐位,体态自然、舒展,精神 集中。拇指自然着力,其余手指自然屈曲 或平伸,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做小 幅度屈伸、前臂以肘为支点做内外摆动, 在前臂连同腕掌摆动带动下,使拇指着力 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一种节律性、轻重交 替性、活动性、深透性压力刺激的操作。 动作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 操作时,直接接触皮肤,不 要隔衣而擦。
▪ 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擦破, 可使用润滑剂(如液体石蜡、 冬青膏、红花油等)以保护 皮肤,增强手法效应。
▪ 【临床应用】
▪ 本法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掌擦法适宜在 面积较大的胸腹腰背部操作,可产生缓和 的热效应;小鱼际擦法适用于腰骶、八髎、 夹脊、骶棘肌部,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 效应;大鱼际擦法主要用在四肢部;指擦 法接触面较小,适用用于头面、颈项、肋 间部。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第一篇: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一共有6大类。

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2,拇指禅推法;3,滚法;4,揉法)二:摩擦类手法(1,磨法;2,擦法;3,推法;4,搓法;5,抹法)三:挤压类手法(1,按法;2,捏法;3,拿法;4,掐法;5,踩跷法)四:振动类手法(1,抖法;2,牵抖法;3,振法)五:叩击类手法(1,拍法;2,击法;3,弹法)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2,背法;3,扳法;4,拔伸法)。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理筋整复等按摩推拿手法总论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

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

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

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

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

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

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

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

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

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

推拿的八种手法

推拿的八种手法

推拿的八种手法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手法的施加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手法非常丰富,其中最常用的八种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抖、击、扭。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八种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一、揉揉是指用手掌或手指按摩肌肉,使其产生温热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揉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揉的部位可以是肩颈、背部、腰部等。

二、捏捏是指用手指和拇指捏住肌肉,轻轻地捏揉,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捏的力度要轻柔,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捏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三、推推是指用手掌或手指按压肌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

推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推的部位可以是胸部、腹部、腿部等。

四、拿拿是指用手指和拇指捏住肌肉,然后用力向外拉伸,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拿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拿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五、按按是指用手掌或手指按压肌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

按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按的部位可以是背部、腰部、腿部等。

六、抖抖是指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抖动肌肉,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抖的力度要轻柔,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抖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七、击击是指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敲打肌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

击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肌肉损伤。

击的部位可以是背部、腰部、腿部等。

八、扭扭是指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扭动肌肉,以达到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扭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否则会造成疼痛。

扭的部位可以是手臂、腿部、脚底等。

推拿的八种手法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治疗。

同时,推拿的手法要轻柔适中,不宜过重,以免造成肌肉损伤。

推拿常见的13种手法(附图,干货收藏)

推拿常见的13种手法(附图,干货收藏)

推拿常见的13种手法(附图,干货收藏)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是通过对身体各部位通过按摩手法的结合,从而达到调整身体机能,宣通气血、舒筋活络、减轻或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按摩手法多样,掌握基础的按摩手法很重要,现给大家分享一些按摩手法。

——按摩的13种手法——按法操作方法:以掌根、拇根或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垂直向下按压。

常与揉法配合,称“按揉”。

要领:按压时逐渐用力。

作用于背部时,随被按摩者的呼气向下按压,瞬间用力。

揉法操作方法: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全身各部位。

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腰背、腹部。

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面部。

要领:以肢体近端带动远端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如前臂带动腕、掌做掌揉法。

着力部位要吸定穴位,带动深层组织。

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

推法操作方法:掌推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用于背、胸腹、下肢部。

指推法:用指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用于肌腱部。

拇指分推法:以两手拇指的桡侧置于前额,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

要领: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推时手指在前,掌根在后。

速度均匀。

摩法操作方法:以掌面或食、中、环、小指指面附着于施术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移动摩擦。

要领:上肢和腕掌放松,轻放于穴位上。

动作缓和协调,用力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擦法操作方法:掌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上肢、颈肩部。

要领:擦动时应直线操作,不可歪斜。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动作要连续,速度均匀且快,往返距离尽量拉长。

拿法操作方法: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作用于施术部位,进行有节律地提捏,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肩、四肢部。

要领:前臂放松,手掌空虚。

捏拿时,方向与肌腹垂直,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指间关节不动。

中医针灸及推拿 常用推拿手法

中医针灸及推拿 常用推拿手法
18
(三)临床应用 摩法刺激舒适和缓,临床应用广泛,常
用于治疗胃肠道疾患。顺时针摩腹为通便, 逆时针为止泻。
19
擦法
(一)概念: 用指掌的一定部位附着于体表,稍向
下用力,作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于体 表发生摩擦产生热感的手法称之为擦法。
20
分类
指擦法


大鱼际擦
掌擦法 小鱼际擦
全掌擦
21
(二)动作要领: 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前后摆动,带 动前臂、掌或指共同做快速直线往返运动。
22
(三)临床应用 1、特点: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 2、应用: 掌擦--常用于体表面积较宽阔的部位,如肩、胸、腹
部; 大鱼际擦--常用于体表面积较宽长的部位,如四肢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小鱼际擦--常用于体表较狭窄部位,如项、肩、脊柱
及两侧和腰骶部; 指擦--鼻周、耳周
23
(四)注意事项
1.少量润滑介质 2.直线往返摩擦移动,不可歪斜 3.施加压力要均匀而适中 4.操作时要自然呼吸,不可屏住呼吸 5.频率稍快 6.通常作为结束手法,以免皮肤破损
24
搓法
(一)概念: 用双手指、掌或指掌相对紧贴于受术
部位或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作 方向相反,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的 手法称为搓法。
15
二、 摩擦类手法
含有摩擦运动的手法被归类为摩擦手法 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等。
16
摩法
(一)概念: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并的罗纹面
或掌面为着力点,以腕关节为中心使之 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摩动的手法。
17
(二)动作要领: 肘关节自然屈曲,沉肩,腕关节放松 压力轻柔,指掌接触体表部位自然贴附 皮动而肉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推拿基本手法概论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

♉在我国流传已有数千年历史。

最早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及。

♉秦汉晋时期,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的捶背、抚胸、搓腰、揉膝等手法;《汉书.苏武传》记载的用足踩背救醒昏迷的苏武等技术。

♉隋唐时期是推拿按摩发展的盛世。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

”♉明代是推拿按摩发展的又一盛世,推拿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总结、创新和发展,除政府重视设专科外,小儿推拿专著问世以及独特体系的形成。

♉清代,小儿、骨伤、内科、五官推拿及膏(药)摩的应用以及流派形成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民间也创立了很多了的流派:鲁东湘西的儿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山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上海的擁法推拿等。

19世纪早期,Per Henrik Ling发明了一套医疗体操和按摩法。

(瑞典按摩法)整骨疗法:通过对关节和软组织施行手法操作来解决健康问题,探索软组织的激发点、敏感点有关的疼痛现象,其可能放射或发散到较远的部位。

♉对于疼痛和功能障碍常采用以下措施:传统西医、整骨疗法、物理或运动疗法、软组织直接手法治疗。

临床按摩疗法的原理♉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

按摩师应该记住:要看到各部分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

背部肌肉出现平衡失调后可能影响颈部肌肉,出现头痛。

按摩对各大系统的作用:1 神经系统2 对皮肤的作用3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按摩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降低大循环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

(1)调整血液的合理分配,改善肌肉和内脏的血流量,以适应内脏活动和肌肉紧张工作的血药(2)治疗冠心病,可改善心脏的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及心脏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4 对呼吸和消化系统的作用:(1)经常按摩面部和颈部,不但可以使呼吸道通畅防治上呼吸道感染(2) 通过机械刺激和神经调节作用促进胃肠部蠕动以及消化吸收能力5.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增强肌肉的血液供应,改善肌肉的营养,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收缩力,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

6.按摩还可以使疲劳肌肉中的乳酸尽快得以排除,有助于消除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7.促进钙质的沉积,增加钙的吸收,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和脱钙。

8.运动损伤的治疗作用♉运动运动损伤的治疗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2、促进再生,加速修复3、分解粘连,防止萎缩♉对某些运动性病症的作用:1、肌肉痉挛2、运动性腹痛3、疲劳(按摩可加速疲劳的消除)按摩注意事项(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5)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7)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

(8)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

当风之处,不要按摩。

讲究卫生、适宜的体位和姿势、按摩的方向按摩的时间、次数和强度:时间要因人而定,对于一个部位通常是以10~15 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25分钟针对劳损性的损伤其按摩时间可酌情增长,运动后全身按摩每次则需要半小时以上次数一般每日不超过两次。

强度适中按摩的禁忌症:♉对各种肿瘤的局部严谨按摩♉局部皮肤病、皮肤破损、淋巴结和淋巴管炎、脓肿等♉血友病、紫癜病以及有出血趋向疾病患者♉骨折、关节脱位固定期♉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急性期(促淋巴按摩法除外)♉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做腹部和腰部按摩♉精神病患者及与医生不能很好配合者中医上的推拿治则:1、标本兼治原则♉标本——标,木梢末也;本,木下曰本。

♉治病必求于本——本者,阴阳也。

♉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2、局部与整体同治原则3、实泄虚补4、遵从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舒筋活络)5、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四季,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月,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日,调经时,疟疾,子午流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性别,年龄,体质根据施力性质,将其进行归类,分为:推法类、拿法类、按法类、摩法类、一指禅类、振动类、拍打类、运动类、复合类手法。

渗透、柔和、持久对各种手法的5点基本技术要求:♉持久: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走样。

♉有力: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

♉渗透: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

要使手法的效应能达到深处的要求。

♉均匀:手法操作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保持相对一致。

♉柔和:手法操作时动作温柔灵活,自然、协调。

切忌手法粗暴。

第一节按法类按法:用手指、掌或肘尖,安放于穴位或身体上,逐渐用力加压的手法,称按法。

操作要领:垂直按压,固定不移;由轻到重,以能忍受为限;稳而持续,忌用暴力;逐渐减轻力度。

指按法:以拇指或多指,垂直按压体表的施术部位,常用指腹进行按压。

以指端按压,称指端按法食指屈曲,以指关节按压,则称为屈指按法用另一手拇指重叠按压,称押法一般在穴位上按时,拇指不要移动,只是按压的力度有所增减;而在经络线上按压时,则要沿经络路线进行缓慢的螺旋形的移动。

掌按法:腕背伸,将掌根或全掌放在身体上,进行按压。

按压后要稍停留片刻,再重复按压,称为”按而留之“,要既平稳又有节奏。

若需要力量较大,可双掌重叠,身体前倾,借助体重增加力度。

肘按:以肘尖着力施术部位进行按压。

点法点法:用指端、肘尖或屈曲指关节的突起部位,快速刺激患者身体表面或穴位,称点法点法由按法衍化而来,其力点比按法小,刺激更强,着力更深透。

操作要领与按法基本相同,只是着力点在体表滞留的时间短,“戳而点之”。

拇指端点法: 以拇指端点压施术部位屈食指点法:基本同屈指按法法,但接触面更小,接触时间更短。

肘尖点法拨法:以指端或指腹部,深按于施术部位,按压到一定深度后,再行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成垂直方向的拨动。

拨发具有用力小,刺激强的特点。

操作要领:拨时手指要按住施术部位肌肉进行拨动,不能与皮肤产生摩擦;用力宜深透,本法刺激强,应用时应注意由轻到重。

掐法: 用指甲端按压在一定的穴位上,又称“爪切法”为开窍解痉强刺激法拳顶法:用手握拳。

用指间关节背面着力按压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

此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后外侧部蝶转法:以双手掌平放于治疗部位上,形似空碗状,手掌不移动,做缓慢的环形旋压。

用于脘腹部抵法: 用双手或两手掌相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力进行按压。

适用于对称性穴位或部位第二节拿法类用手指相对用力挤压治疗部位的手法,为拿法类手法。

其特点是对称性的挤压治疗部位。

主要包括拿法、捻法、抓法、捏法、提法、拧法、拢法、弹筋法(理筋法)。

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呈钳形,持续有节律地提捏治疗部位的方法,称拿法。

操作要领:拇指和余指对合时着力应对称,手腕宜放松,逐渐用力内收上提,用力由轻到重;然后逐渐放松,动作宜连贯而有节律,指腹用力而不宜指端用力。

方法:两指拿法、三指拿法、五指拿法按摩的最高境界:手从心应,法从手出捻法: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治疗部位,两指相对作快速来回搓揉动作。

方法:·抓法·捏脊法·拧法·挤法·弹筋法第三节推法类推法类手法:以手紧贴在身体表面,做直线移动的手法,其特点是直接在身体表面进行摩擦移动,包括推、擦等手法。

推法定义:以指、掌、拳、肘等部,放在治疗部位,沿一定的方向移动,称为推法。

操作要领:要直线推动,不可偏斜或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可适当涂抹适量的推拿介质(按摩乳),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平推法操作要领:用力较重,着力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拇指平推法·掌平推法·拳平推法·肘平推法·拇指平推法:以拇指指腹,放在受术部位上,沿经络或肌肉纤维做单方向直线推动,可在重点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

掌平推法:术者腕关节背伸,手掌平伸,以全掌放在受术部位上,以掌根为重点,沿单方向直线推动;需要增大压力时,可双掌重叠加力做缓慢推进。

拳平推法肘平推法直推法操作要领: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指腹进行操作,主要用于小儿推拿。

动作要求轻快连续,一般频率每分钟200次左右,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直推法分推法:两手向两侧相反方向,分开推动的方法合推法:两手从两个不同方向,位置相对地向中间汇拢推进,称为合推法。

旋推法:用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做螺旋移动。

此法多适用于小儿推拿。

擦法:用指、掌或雨际肌附于体表治疗部位,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为擦法。

操作要领:用掌或大小鱼际肌直接贴附于体表,稍稍用力下压,作快速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操作时宜加用润滑或介质;要求操作后,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扫撒法·刮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蘸水后,直接在体表作快速推动,刮到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

推法以及擦法要点推法力量较大;擦法力量较小推法速度较慢;擦法速度较快推法是单方向的直线推进;擦法是往返直线摩擦二者一般情况下可用润滑剂,擦法更应使用,以防擦破皮肤。

擦法一般多作为治疗结束时使用的手法。

第四节摩法类手贴附于身体表面,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的手法,为摩法类手法。

其特点时在身体表面进行环旋运动,动作轻柔缓和。

常用的有摩法、揉法和搓法等。

摩法:用手指或掌,贴附于身体表面部位,有节律地做环行摩擦的手法,称摩法。

操作要领:手指或掌轻放于体表,环旋摩动而不带动皮下组织,动作连贯而有节律。

掌摩法: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放松,贴附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以掌心或掌根为着力点,在腕及前臂带动下,持续、连贯、有节律地环转摩动。

比指摩法稍重而缓,约每分钟100次左右掌摩法指摩法:以食、中、无名指及小指的中节和末节指腹,贴附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做环旋摩动。

适用于胸腹、头面和小儿推拿。

揉法:用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做环旋摆动,以带动受术部位皮下组织的手法,称揉法。

可分为掌揉法、指揉法、肘揉法。

操作要领:1、着力点宜吸定于受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2、前臂主动摆动,带动指掌做环旋摆动;3、用力轻柔和缓;摆动宜协调而有节律,速度均匀,约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