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差别
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之间的区别点

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之间的区别点一、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的区别有哪些1、要式合同是指合同的成立须具备特定形式的合同:不要式合同则指合同的成立无须具备某种特定形。
2、所谓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并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那么何谓要式合同,学术界却有不同的解释.关于适用的文书,是指上述行政机关的职员在职务上制作、取得的文书、图画以及电磁记录等。
3、所谓要式合同,是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或手续订立的合同,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为不要式合同,即法律不要求必须以某种形式订立,当事人可以任意采取何种形式都为有效的合同。
4、要式合同是指以履行特定方式为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是否要式的关键在于合同的存在,受益人的撤消或变更不必征得同意,但必须通知变更的结果。
5、其区分标准一般而言是:“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称为要式合同。
反之法律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称之为不要式合同。
”为了深刻认识这一标准必须进一步理解要式与不要式合同的基础──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合同订立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要式合同有哪些问题1、双方已经就合同的内容达成合意。
双方通过要约与承诺的方式,已经就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这是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是合同成立的基础。
2、合同一方已经履行了其主要义务。
合同的主要义务已经履行,说明要式合同当事人是承认合同的存在的。
并且已经进入到履行合同的阶段,不应当再否认合同的成立。
合同的主要义务的履行可视为合同已经履行。
合同另一方接受履行。
接受履行,说明其已经承认对方的履行行为是对合同的履行,这显然是以合同存在即合同成立为。
国际贸易合同是要式还是不要式

国际贸易合同是要式还是不要式国际贸易合同是跨国经济交流中重要的法律文件,对于保护双方的权益、规范交易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同的形式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存在差异,有的采用要式合同,有的则采用不要式合同。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合同采用要式或不要式的优缺点。
一、要式合同的优缺点要式合同是指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执行一定的形式要求,必须按照指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写合同条款、签署并加盖公章等。
其优点如下:1.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要式合同是由法律规定的形式,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填写和签署,使合同具备法律效力。
2.减少合同争议和法律风险。
要式合同规定了明确的约定和义务,使双方对于合同的内容和责任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减少合同纠纷和法律争议的发生。
然而,要式合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刚性要求导致合同制定过程繁琐。
要式合同要求填写的内容复杂,而且可能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和盖章,导致合同签订过程较为复杂和耗时。
2.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来说,要式合同可能涵盖的内容和格式并不完全符合其习惯和法律要求,导致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不适应。
二、不要式合同的优缺点不要式合同是指在签订合同时不需要特定的形式要求,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合同内容和签署方式。
其优点如下:1.灵活性和高效性。
不要式合同无需按照特定格式和要求,合同的制定和签署过程更加简洁、高效,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约定。
2.适应不同文化和法律体系。
由于不要式合同没有刚性要求,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国家法律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形式,符合双方的需求。
然而,不要式合同也存在一些弊端:1.合同的法律效力可能受到影响。
不要式合同由于无法满足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要求,可能导致合同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或限制,增加了法律风险。
2.合同的约束力不够严格。
由于不要式合同没有明确的格式和要求,合同的内容可能比较模糊,双方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存在理解和解释的差异。
要式合同的要式的形式是什么,有哪些类别

要式合同的要式的形式是什么,有哪些类别合同的类型是⽐较多的,合同通常是对当事⼈民事活动进⾏规定,不同的民事活动适⽤不同的合同,根据合同成⽴的形式,合同可以分要式和不要式合同,那么要式合同的要式的形式是什么?有哪些类别?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要式合同的要式的形式是什么,有哪些类别⼀、要式合同的要式的形式是什么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约定应当采⽤书⾯形式的合同。
前者称为法定之要式合同,后者称为约定之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的成⽴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要求必须具备⼀定的形式和⼿续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必须具备⼀定形式和⼿续的合同。
⼆、要式合同的类别1、不动产合同第⼀种是不动产合同。
关于不动产的合同,中国法律要求采⽤书⾯形式,并进⾏登记。
按照《⼟地管理法》、《城镇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动产合同未经登记的,⼀律不发⽣法律效⼒。
2、有关特殊动产的合同第⼆种是有关特殊动产的合同。
特殊动产的合同,是指法律⾏政法规规定应当进⾏特殊管理的动产。
如汽车、飞机等,虽然属于动产的范畴,但是⼜通常作为不动产来对待,在涉及上述财产的转让、出租、抵押等合同,法律要求应当采⽤书⾯形式。
3、涉外合同第三种是有关标的额较⼤,⼜不能即时清结的涉外合同。
依据中国三个涉外企业法的规定,订⽴涉外企业合同应当以书⾯形式。
此外,中国法⼈、公民与国外的法⼈、公民订⽴的各种合同。
为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般应当以书⾯形式订⽴。
三、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区别以合同的成⽴是否须采取⼀定的形式为标准,合同可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定形式的合同;反之,法律不要求采取特定形式的合同则为不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由原则,当事⼈有权选择合同形式,故合同以不要式合同为常态,但对于⼀些重要的交易,如不动产买卖,法律常规定当事⼈应当采取特定的形式订⽴合同。
房屋买卖合同属于要式合同与房屋买卖合同形式辨析

房屋买卖合同属于要式合同与房屋买卖合同形式辨析自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以来,房屋买卖合同成为了个人房产交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需要签署房屋买卖合同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双方的权益。
然而,随着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变革,房屋买卖合同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了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
本文将对房屋买卖合同的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进行辨析。
要式合同是指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定模式起草的合同文本。
要式合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合同双方必须按照要式合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签署。
对于房屋买卖合同来说,要式合同在保证交易的安全和合法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式合同中通常包括了以下内容:交易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基本信息;房屋的具体描述,例如位置、面积和建筑结构等;房屋的价格和交易方式;交付日期和付款方式等。
这些要素对于确保房屋买卖交易的合法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
要式合同的优点在于其具有明确的格式和规范,能够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要式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双方可以依靠合同进行维权和追偿。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房屋买卖合同的形式也在逐渐变化。
尽管要式合同对于保护房屋买卖交易双方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时候,合同双方也可以自由约定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这种形式被称为非要式合同。
非要式合同并没有特定的格式和规范,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交易的特殊情况来协商和制定合同内容。
例如,买方和卖方可以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来约定转让的条款和房屋交割日期等。
非要式合同的优点在于其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特殊的交易需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非要式合同可以依据双方意愿而灵活制定,但是在签署之前,双方应该明确合同的各项条款,以避免后续出现纠纷。
房屋买卖合同要合法有效,必须满足一定的法定要件。
无论是要式合同还是非要式合同,都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愿;以买卖房屋为目的;明确房屋的相关信息;合同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签署。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1. 引言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用于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合同可以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两种类型。
本文将就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进行介绍和比较,并分析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2. 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遵守一定格式和规定的合同。
其订立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例如合同的书面形式、特定的条款和格式等。
要式合同通常由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规定,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明确性。
要式合同的特点如下:•形式要求严格:要式合同必须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例如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必须包含特定的条款和格式等。
•法律效力明确:要式合同的法律效力明确,一旦合同符合形式要求,双方当事人即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适用范围广泛:要式合同适用于各种交易和合作关系,例如购买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
要式合同的一个例子是购买合同。
购买合同通常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包括买卖双方的姓名、商品描述、价格、交付方式等条款,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 不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在形式要求上相对宽松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的订立并没有特定的格式和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合同的内容和条款,以适应具体的业务需求。
不要式合同的特点如下:•形式要求灵活:不要式合同在形式要求上相对宽松,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约定合同的形式和格式。
•灵活适应业务需求:不要式合同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自由约定,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不要式合同通常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合作关系,例如合伙协议、保密协议等。
不要式合同的一个例子是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通常不受特定的形式要求限制,合伙人可以自行约定合伙关系的各项条款和条件。
4.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比较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在形式要求、适用范围和灵活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表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特点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形式要求严格相对宽松法律效力明确根据合同内容及当地法律而定适用范围广泛相对狭窄灵活性相对较低相对较高受限制程度较高,必须符合特定的形式要求较低,可以自由约定合同的内容和条款5. 结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合同。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是一种常见的行为。
合同是双方约定并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用于规范各方的权益和义务。
根据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合同可以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指的是根据法律规定或社会习惯,合同必须采用特定的形式和程序才能成立的一种合同。
比如,购房合同、劳动合同等。
这些合同在签署和执行过程中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如书面形式、双方签字、证明人等。
要式合同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司法机构对合同的审查和维权。
因此,要式合同在一些关键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此相对应的是不要式合同,它不需要符合特定的形式和程序。
不要式合同通常是指以口头、书面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来达成的协议,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约定、微信聊天记录等都可以构成不要式合同。
这种合同形式灵活多样,方便快捷,更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和需求。
不要式合同虽然相对要式合同来说在形式上较为宽松,但是它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且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不要式合同就产生了效力。
虽然不要式合同可能缺乏书面证据,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证明合同的成立和内容。
因此,人们在进行日常交易时,也要慎重对待不要式合同,确保自身的权益。
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之间并非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一些重大交易中,尤其是涉及到财产和权益转移的场景,要式合同仍然是首选。
毕竟,严格的形式要求和法律约束能够更好地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和权益。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式合同更为常见。
无论是在社交活动中的口头约定,还是线上平台上的购物协议,人们更习惯于以不要式合同的形式来达成协议。
这种方式简化了交易过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而且,对于一些小额交易而言,要式合同过于繁琐,不要式合同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因此,无论是要式合同还是不要式合同,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
合同范本专家。
标题,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范本。
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合同是合同范本中常见的两种类型,它们在
法律效力和条款规定上有所不同。
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我将为您解
释这两种合同范本的特点,并为您提供相关范本以及定制化的建议。
要式合同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意愿,必须采用特定
的格式和条款来起草的合同。
这种合同通常包括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
在起草要式合同范本时,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格
式和条款,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我将为您提供各种要式合
同范本,并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建议,确保合同符合法
律要求。
非要式合同则是指在合同起草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合
同的格式和条款,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这种合同范本更加灵活,
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合同关系,如合伙协议、保密协议等。
我将为您
提供各种非要式合同范本,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提供个性化
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合同内容完善且合法有效。
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我将根据您的需求,为您提供高质量、合法有效的合同范本,并确保您对合同的理解和满意。
无论是要式合同还是非要式合同,我都能为您提供全面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您制定合适的合同范本,保障您的合同权益。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划分标准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划分标准在我国《合同法》中,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然而,在实际的合同交易中,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依然具有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从合同的定义、特点、目的等方面入手,探讨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的划分标准,并分析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要式合同的划分标准要式合同通常是按照法定格式或固定约定的格式所订立的合同,具有以下几个划分标准:1. 格式标准化要式合同的第一个划分标准是其格式具有标准化。
也就是说,要式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规范的,一般是按照法律规定或行业惯例来确定。
例如,房地产买卖合同、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都是按照一定格式来订立的。
2. 权利义务明确要式合同的第二个划分标准是合同的权利义务明确。
要式合同一般会在合同中具体规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责任承担的界限和方式。
因此,要式合同在法律效力和解释性上更为明确。
3. 法律规范性要式合同的第三个划分标准是其具有法律规范性。
要式合同一般会依照法律的规定来订立,合同中所包含的条款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此,要式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更为稳定和可靠。
二、不要式合同的划分标准不要式合同是指各方当事人自主约定合同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
其划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主约定性不要式合同的第一个划分标准是其具有自主约定性。
不要式合同是由当事人自主协商订立的,双方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意愿来约定合同内容和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
2. 灵活性强不要式合同的第二个划分标准是其具有灵活性强。
不要式合同不受固定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合同内容的协商和调整,更加灵活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商务交易。
3. 风险较大不要式合同的第三个划分标准是其风险相对较大。
由于不要式合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当事人自主约定的,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合同规定不完善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风险的发生概率。
三、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的区别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在实践中有一些具体的区别:1. 约定形式要式合同通常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或法定规定来订立,形式比较固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差别
一、要式合同
1.概念:是指必须按照法定的形式或手续订立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是法律上不要求按特定的形式订立的合同。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关系高度发达,如果无论订立什么合同,都要采用一套复杂的法律形式,就会给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造成人为的障碍。
因此,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法律,在合同形式问题上,都采取“不要式原则”(Principleofinformality),只是对某些合同才要求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来订立。
但这种要式合同一般为数甚少,是属于例外情况。
2.要式合同的作用在于:(1)作为合同生效的要件;即合同如果不依法定形式订立,就不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该合同无效。
〔2〕作为证明合同存在及内容的证据。
即合同虽然没按法定形式订立,但合同并非无效,只是不能强制执行,在发生诉讼时,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如书面形式、公证人)。
二、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
根据法律对合同的形式是否有特定要求,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特定形式的合同。
对于一些重要的交易,法律常要求当事人必须采取特定的方式订立合同。
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必须由审批机关批准,合同方能成立。
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并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方式,也可以采取书面形式。
除法律
有特别规定以外,合同均为不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合同形式,但对于法律有特别的形式要件规定的,当事人必须遵循法律规定。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区别实际上是一个有关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条件问题。
若法律规定某种合同必须经过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则合同未经批准或登记便不生效;若法律规定某种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才成立,则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时合同便不成立,如《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
三、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区别
区别在于,是否应以一定的形式作为合同成立或生效的条件。
法律关于形式要件是属于成立要件还是生效要件的规定,应根据法律规定的涵义及合同的性质来确定。
例如《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可见,法律对这种合同的形式要件的规定属于成立要件而非生效要件的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未根据法律的规定采用一定的形式,则合同不能成立:但有时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属于生效要件,当事人不依法采用一定形式,则已成立的合同不能生效。
例如担保法规定,抵押合同依法应登记而不登记的,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形式要求属于生效要件。
当然对于不要式合同而言,可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合同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均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合同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是相对于要式合
同的法律概念。
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并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方式,也可以采取书面方式。
不要式合同采取不特定的形式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遗赠扶养协议等就属于要式合同,民间借款合同就属于不要式合同。
要式与不要式合同的区别在于某些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的形式要求会影响合同的生效。
【不要式合同的成立】如果法律法规、当事人对合同的形式、
程序没有特殊要求,则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一般情况下,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区别】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区
别在于某些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的形式要求会影响合同的生效。
遗赠扶养协议等就属于要式合同,民间借款合同就属于不要式合同。
例如:购房合同,为书面形式,担保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只有具备了这种形式合同才能正式成立。
第二种情况是合同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合同才能生效。
例如:中外合资经营合同,合作经营合同,当事人双方不仅要采取书面形式,而且必须接受经贸部的批准合同才能成立;股权转让合同,不仅要有书面合同,还必须经股东会同意且报工商局登记备案后才能生效。
要式合同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有的要式合同,不具备法定形式则合同不成立。
如专利转让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才能成立;有的要式合同,不具备法定形式只是
不生效或不能向法院诉请强制执行。
如我国《经济合同法》第3条规定,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但书面形式并非该类合同的成立要件,末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也并非绝对无效,只要有证据证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该合同应为有效合同。
这时的合同书面形式仅具有证据法上的效力。
【划分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的法律意义】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区别在于,是否应以一定的形式作为合同成立或生效的条件。
法律关于形式要件是属于成立要件还是生效要件的规定,应根据法律规定的涵义及合同的性质来确定。
例如《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可见,法律对这种合同的形式要件的规定属于成立要件而非生效要件的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未根据法律的规定采用一定的形式,则合同不能成立:但有时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属于生效要件,当事人不依法采用一定形式,则已成立的合同不能生效。
例如担保法规定,抵押合同依法应登记而不登记的,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形式要求属于生效要件。
当然对于不要式合同而言,可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合同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均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