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

合集下载

编译原理格范文

编译原理格范文

编译原理格范文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如何进行程序的编译,即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

它涉及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方面。

编译器就是实现编译过程的工具,它可以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

在编译原理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词法分析,它主要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转换成有意义的词法单元序列。

这些词法单元包括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和分隔符等。

词法分析是通过正则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来实现的,正则表达式描述了各种词法单元的形式,而有限自动机则用于识别并生成这些词法单元。

紧接着词法分析的是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将词法单元序列转换为抽象语法树,以表示源程序的结构和语义。

语法分析主要使用的方法是上下文无关文法和语法分析器,其中上下文无关文法由产生式和终结符号组成,产生式描述了语法规则,而终结符号则描述了具体的语法单元。

语法分析器则根据给定的文法规则和输入的词法单元序列来生成语法树。

语法分析后是语义分析,它对语法树进行检查和处理以确定程序的语义一致性。

语义分析主要包括类型检查、符号表管理和错误检测。

类型检查主要检查程序中的类型是否兼容,比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变量进行运算等。

符号表管理则维护了程序中的标识符信息,包括变量、函数和类等。

错误检测则用于检测程序中的错误,如变量未定义、函数调用参数错误等。

语义分析后是中间代码生成,它将源程序转换为一种介于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中间表示形式。

中间代码一般是一种虚拟机的指令序列,它比源程序更容易进行分析和优化。

中间代码生成方法有很多,包括语法制导翻译和生成式翻译等。

语法制导翻译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直接生成中间代码,而生成式翻译则是通过对源程序进行语义递归分析来生成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生成后是代码优化,它主要通过一系列优化技术来改进中间代码的质量。

代码优化主要包括常量合并、循环展开、死代码删除等技术。

编译原理第四版pdf

编译原理第四版pdf

编译原理第四版pdf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语
义和语法分析等内容,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程。

《编译原理(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由龙书(Alfred V. Aho)、蒂普斯(Monica S. Lam)、韦斯(Ravi Sethi)和乌尔曼(Jeffrey D. Ullman)合著,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学
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

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运行时环境以及代码优化等方面,适合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使用。

本书的第四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扩充,更加符合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深入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程序设计语
言的语法和语义分析方法,了解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技术,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和开发能力。

同时,本书还涵盖了一些最新的编译技术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知识。

《编译原理(第四版)》的pdf版本,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利,可以随
时随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通过阅读本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编译原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而《编译原理(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
教材,它将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水平。

希望广大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编译原理(第四版)》pdf版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案第一章:编译原理概述1.1 编译器的作用与重要性解释编译器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强调编译器在软件开发中的关键角色1.2 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介绍编译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中间代码器、目标代码器和代码优化器等解释源程序、目标程序和中间代码的概念1.3 编译过程的阶段详细介绍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强调每个阶段的目标和重要性第二章:词法分析2.1 词法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词法分析器的任务和作用介绍词法单位的概念,如标识符、关键字、常量和符号等2.2 词法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介绍词法分析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如有限自动机、正则表达式和词法规则等解释词法分析过程中的扫描线和词法单元的产生过程2.3 词法分析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词法分析器,包括词法规则的定义和词法分析器的构造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词法分析功能第三章:语法分析3.1 语法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和作用介绍语法规则和语法树的概念3.2 语法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介绍语法分析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如递归下降分析法、LL分析法、LR分析法等解释语法分析过程中的分析表和状态机的概念3.3 语法分析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语法分析器,包括语法规则的定义和语法分析器的构造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语法分析功能第四章:语义分析4.1 语义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语义分析器的任务和作用介绍语义规则和语义错误的概念4.2 语义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介绍语义分析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如类型检查、上下文无关文法分析、语义规则等解释语义分析过程中的语义规则和语义冲突的解决方法4.3 语义分析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语义分析器,包括语义规则的定义和语义分析器的构造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语义分析功能第五章:中间代码5.1 中间代码的基本概念解释中间代码器的任务和作用介绍中间代码的概念和中间代码的原则5.2 中间代码的技术和方法介绍中间代码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如三地址代码、静态单赋值代码等解释中间代码过程中的基本规则和操作符的转换5.3 中间代码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中间代码器,包括中间代码的定义和中间代码器的构造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中间代码功能第六章:代码优化6.1 代码优化的基本概念解释代码优化器的任务和作用介绍代码优化的目标和常见的优化技术6.2 常见代码优化技术详细介绍各种代码优化技术,如常量折叠、死代码消除、循环优化、表达式简化等强调优化技术对提高程序性能的重要性6.3 代码优化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代码优化器,包括优化规则的定义和代码优化器的构造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代码优化功能第七章:目标代码7.1 目标代码的基本概念解释目标代码器的任务和作用介绍目标代码的概念和目标代码的原则7.2 目标代码的技术和方法介绍目标代码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如寄存器分配、指令调度等解释目标代码过程中的基本规则和操作符的转换7.3 目标代码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目标代码器,包括目标代码的定义和目标代码器的构造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目标代码功能第八章:调试技术8.1 调试技术的基本概念解释调试器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调试技术8.2 调试器的结构和原理详细介绍调试器的结构和原理,如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等功能强调调试技术对发现和修复程序错误的重要性8.3 调试器的实现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调试器,包括断点的设置、单步执行、变量查看等功能提供相关的编程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基本的调试功能第九章:编译器性能评价9.1 编译器性能评价的基本概念解释编译器性能评价的目的和方法介绍编译器性能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9.2 编译器性能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详细介绍编译器性能评价的指标,如执行速度、内存占用、编译时间等介绍常用的编译器性能评价方法和工具9.3 编译器性能评价的实践介绍如何进行编译器性能评价的实践,包括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实施提供相关的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评价编译器的性能第十章:编译原理应用与发展趋势10.1 编译原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介绍编译原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领域,如解释器设计、即时编译、程序分析等强调编译原理在提高程序性能和开发效率方面的重要性10.2 编译原理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介绍编译原理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编译原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3 编译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编译原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如开源编译器项目、商业编译器产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编译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中的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编译器的作用与重要性编译器作为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桥梁,其作用不可忽视。

《编译原理》课件

《编译原理》课件
代码生成
编译器可以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成机器语言或低级语言,以便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运行。编 译器还可以生成可执行文件或动态链接库等二进制文件。
编译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机器学习编译器
机器学习编译器可以将机器学习模型转换成可执行代码,以便在嵌入式设备或边缘计算 设备上运行。这种编译器可以优化模型的计算性能和内存占用,提高模型的运行效率。
3
缺点
对于某些复杂文法,可能导致大量的无用推导和 状态爆炸。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
分析步骤
从输入符号序列的最后一个符号开始,逐步向上构建语法树,直 到找到与文法中的某个产生式右部匹配的符号串。
优点
可以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推导和状态爆炸。
缺点
对于某些复杂文法,可能导致大量的无用归约和状态爆炸。
04
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生成的定义和任务
定义
中间代码生成是编译器的一个阶段,将源代码转换成中间代码的过程。
任务
将源代码转换成一种中间表示形式,以便进行后续的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三地址代码的生成
01
三地址代码是一种中间代码形 式,由一系列的三元式组成。
02
三元式的形式为(op, arg1, arg2),表示执行一个操作(op) 并产生一个结果,操作数arg1 和arg2来自寄存器、常数或之 前的计算结果。
语义分析
检查AST是否有语义错误,如类型错 误、未定义的变量等。
中间代码生成
将AST转换为中间代码,通常是三地 址代码。
代码优化
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提高执行效 率。
代码生成
将中间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代码, 能够在特定硬件上执行。
编译器的分类

编译原理目录

编译原理目录

编译原理目录一、引言。

1.1 编译原理概述。

1.2 编译器的作用和原理。

二、词法分析。

2.1 词法分析的任务和原理。

2.2 正规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

2.3 词法分析器的实现。

三、语法分析。

3.1 语法分析的任务和原理。

3.2 自顶向下分析和自底向上分析。

3.3 语法分析器的实现。

四、语义分析。

4.1 语义分析的任务和原理。

4.2 语义动作和语法制导翻译。

4.3 语义分析器的实现。

五、中间代码生成。

5.1 中间代码的作用和原理。

5.2 三地址码和四元式。

5.3 中间代码生成器的实现。

六、代码优化。

6.1 代码优化的目标和原理。

6.2 基本块和流图。

6.3 代码优化器的实现。

七、目标代码生成。

7.1 目标代码生成的任务和原理。

7.2 寄存器分配和指令选择。

7.3 目标代码生成器的实现。

八、汇编与链接。

8.1 汇编的作用和原理。

8.2 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8.3 汇编器和链接器的实现。

九、实践与应用。

9.1 编译原理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9.2 前端与后端的协同工作。

9.3 实践案例分析。

十、总结与展望。

10.1 编译原理的发展历程。

10.2 未来编译原理的发展趋势。

10.3 结语。

在编译原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从词法分析到目标代码生成,每个环节都承担着特定的任务,而它们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将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的过程。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编译原理的核心概念和具体实现,为日后的编译器开发和优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译原理-课程简介

编译原理-课程简介
程序分析
编译原理中的程序分析技术可以 用于逆向工程中的程序分析,帮
助理解程序的结构和功能。
代码重构
在逆向工程中,编译原理可以帮助 对代码进行重构,提高代码的可读 性和可维护性。
病毒分析和防治
编译原理可以帮助分析和防治计算 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应用
指令集设计
编译原理可以指导计算机指令集 的设计,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 向量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向量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自动向量化和手动向量化 两种。自动向量化是指编译器自动将程序中的循环结构转换为向量运算;而手 动向量化则需要程序员手动编写向量运算的代码。在实现向量化技术时,需要 注意处理器的向量长度、数据对齐等问题。
04
CATALOGUE
运行时环境支持
存储管理策略及实现
定义不同类型的异常,如语法错误、 运行时错误等,以便程序能够识别并 处理异常情况。
控制异常在程序中的传播范围,避免异常对 程序其他部分的影响,同时提供异常恢复机 制,使程序能够从异常情况中恢复执行。
异常捕获与处理
在程序中设置异常捕获机制,当异常发 生时能够捕获异常并执行相应的处理代 码,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
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根据产生式 规则推导出输入符号串的过程。
自底向上语法分析
从输入符号串出发,逐步归约到文法 的开始符号的过程。
LL(1)语法分析方法
一种预测分析方法,根据当前输入符 号和上下文信息预测下一个要产生的 非终结符。
LR(1)语法分析方法
一种规范归约分析方法,根据当前输 入符号和栈顶信息确定句柄并进行归 约。
01
02
03
静态存储分配

《哈工大编译原理》课件

《哈工大编译原理》课件

词法分析过程
输入
源程序的字符流。
01
输出
源程序的标记流。
02
1. 初始化
设置初始状态和缓冲区。
03
2. 循环
04 从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字符,根
据当前状态和该字符确定下一 个状态和标记。
3. 输出
05 输出当前标记,并更新状态和
缓冲区。
4. 结束条件
06 当缓冲区为空且所有字符都被
处理时,结束词法分析。
三地址代码的生成
三地址代码定义
三地址代码是一种中间代码形式,由一系列的三元式组成,每个三 元式包含三个操作数和两个操作符。
三地址代码的特点
三地址代码具有简单、直观和易于优化的特点,能够清晰地表示程 序中的控制流程和数据流。
三地址代码的生成算法
常见的三地址代码生成算法包括递归下降分析法和语法制导翻译法 。
示中间代码,以便进行有效的优化和转换。
代码生成器的构造
代码生成器通常由指令选择、控制流优化、循环优化等 模块组成。
控制流优化模块负责对控制流进行分析和优化,如消除 冗余计算、消除无用代码等。
指令选择模块负责从中间代码中选择合适的机器指令, 并进行指令调度和并行化。
循环优化模块负责对循环结构进行优化,如循环展开、 循环合并等。
编译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编译器设计、程序分析、软件工程等。
编译过程的基本概念
源程序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也称为源代码。
目标程序
编译后的程序,也称为目标代码或机器代码。
编译程序
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软件。
编译过程
将源程序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 、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最终生成目标程序的过程。

学编译原理的作用

学编译原理的作用

学编译原理的作用
学习编译原理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 理解编译过程:编译原理是研究将高级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

学习编译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编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从而更好地理解编译的工作原理。

2. 改善程序设计能力:学习编译原理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高级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理解编译器如何分析和转换程序代码。

这有助于我们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写出更高效、可读性更好、可维护性更高的代码。

3. 掌握语言设计技巧:编译原理涉及到编程语言的设计和实现,学习编译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语言设计的技巧和原则,了解各种编程语言中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规则,并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新的语言或对现有语言进行扩充和改进。

4. 优化程序性能: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可以对程序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包括代码优化、存储器优化和并行化等,学习编译原理可以了解各种优化技术和优化原理,掌握如何通过编译器优化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5. 开发领域特定语言(DSL):学习编译原理可以了解如何设计和实现领域特定语言(Domain-Specific Language,DSL)。

DSL是专门为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而设计的编程语言,学习
编译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根据特定需求设计和实现DSL,从而在特定领域中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文法和语言的分类 一、Chomsky对文法的定义 Chomsky把文法定义为一四元组G=(VN ,VT ,P, S),其中VN 为非终结符号集合,VT 为终结结符号集合, P为规则的集合,S为识别符号。V= VN VT 二、Chomsky对文法的分类 (1)0型文法和0型语言 如果文法G每一条规则形如,其中V+且至少含 有一终结符号,V*,则G是一个0型文法,其对应的语 言为0型语言。 0型文法又称为短语文法。0型文法相当于图灵机,即0型 文法均是图灵可计算的(递归可计算的),反之亦然。
符号串的长度 符号串中包含符号的个数称为符号串的长 度,用表示。如abc=3,=0。 符号串连结 设和是字母表上的符号串,把的所有符 号依次写在之后所得的符号串称为和的连结,记为 。 如=ab,=bc,则=abbc。 显然字母表上的任一符号串与的连结仍然是,即 有 == 符号串集合的乘积 设A、B为两个符号串集合,其乘积 为AB={A,B} 如,若A={ ab,bc},B={ ac,cb},则 AB={abac, abcb,bcac,bccb} 特别有:{}A=A{}=A
2.2 文法语言的形式定义 在给出文法和语言的形式定义之前,我们用自然 语言直观地理解一下文法的概念。 我们知道汉语是所有句子构成的集合,而句子又 是汉字构成的符号串,但人们无法列出所有的句子, 故我们必须给出构成句子的一些规则,用这些规则 来定义句子的组成结构,比如:“ young men like network”,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句子。我们可以用下 列规则来定义该句子。 <句子><主语><谓语> <主语><形容词><名词><代词> <谓词><动词><宾语> <宾语><名词> <形容词>young
规范推导的形式定义如下: 定义:设有文法G,对于xUyxuy,若y VT*,则称这种 推导为规范推导,反之即为规范归约。 2. 2.2 文法和语言 1.句型、句子和语言 设G[S]是一文法,如果符号串x是从识别符号S推导出 来的,即有S*x,则称x是文法G[S]的句型; 若x仅有终结符号构成,即有S*x,xVT*,则称x为 G[S]的句子。 文法G产生的所有句子的集合,称为语言,定义为: L(G[S])={x S*x,xVT*}
4.短语、简单短语和句柄 定义:设G是一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是文法G 的一个句型, 如果有S*A且A+,则称是句型相对于非终结 符号A的短语。 特别若有A则称是句型相对于非终结符号A的简 单短语(直接短语)。 一个句型的最左直接短语称为该句型的句柄。 例:已知文法G[E]:EE+TT TT*FF F(E)i, 根据定义求句型T+i的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E*E+T+i,所以T+i是句型T+i相对于E的短语; E*T+T+T+i,所以i是句型T+i相对于T的短语; E*T+FT+i,所以i是句型T+i相对于F的短语且为简单 短语; E*E+iT+i,所以T是句型T+i相对于E的短语且为简单 短语; T为句柄。
(7)规Be 对aeddb进行推导过程1如下: S aAbaBdAb aedAbaedBdAbaeddAb aeddBb aeddb 对aeddb进行推导过程2如下: S aAbaBdAb aBdBdAb aBdBdBb aBdBdbaBddbaeddb 其中第一个推导过程特点是推导中总是把当前串中最左 边的非终结符号用产生式替换,第二个推导过程恰好相 反是把当前串中最右边的非终结符号用产生式替换。如 果在推导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均是对中的最左 (右)非终结符号进行替换,则称这种推导为最左(右) 推导。形式语言中最右推导称为规范推导。
如:0型文法G=(VN ,VT ,P,S)其中 VN={S,A,B,C,D,E} VT={a} P={SAcaB CaaaC CBDBE aDDa ADAC aEEa AE} 其确定的0型语言为:L={a2 i0}
(2) 1型文法和1型语言 如果文法G每一条规则形如(或表示为xUyxuy)且 ,S除外,则称G为1型文法,其对应的语言 为1型语言。1型文法又称为上下文有关的文法。 1型语言可以被线性界限自动机(LBA)接受。 如: 1型文法G=(VN ,VT ,P,S)其中 VN={S,B,C,D} VT={a,b,c} P={SaSBCaBC CBDB DBDC DCBC aBab bBbb bCbc cCcc } 其确定的1型语言为:L={aibicii1}
(5)直接推导和直接归约 定义:对于文法G,有规则A,x和y是V上的符号串, 若有符号串v和w满足: v=xAy w=xy 则说v(应用规则A)直接推导出w,或称w直接归约到 v,记为vw。 由定义可知,所谓直接推导就是在推导过程中每次只替换 一条规则。 例如,设有文法G[S]: SaAb ABdAB Be 对aeddb进行直接推导如下: S aAbaBdAb aedAbaedBdAbaeddAb aeddBb aeddb
2 文法和形式语言 为了构造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首先 要对程序设计语言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它的完整 定义应包括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如同自然语言 定义一样。 语法涉及语言的构成规律,它由一组规则组成, 用它可产生一个正确的程序,通常用上下文无关 文法作为程序设计语言的描述工具。 语义是指语言所代表的含义,一般分为两类: 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 静态语义是一系列限定规则,用来确定何种符 合文法的程序是正确的; 动态语义是用来表明程序需要做什么等。
(4)文法的BNF表示法 在BNF表示法中引进了符号“::=”和“”,其中 “::=”表示“定义为”,符号“”表示“或”,其 作用是把规则左部相同的规则合并成一条规则的形式。 为书写方便,本书用“”代替“::=”。 例如,文法G[S]: S0S1 S01 可表示为:S0S101 又如,一组规则: D0 D1 …… D9 可表示为:D01…9
<名词>mennetworkmusic <动词>like <代词>IYouHe 同样由上述规则还可产生句子“young men like network”,“I like music”等句子。 2.2. 1文法和推导 (1)规则 规则也称为产生式,是形如A或A::=的二元组, 其中 A是规则的左部,它是某字母表 V上的一个符号, 是规则的右部,它是某字母表 V 上的一个符号串。如前 面自然语言的句子定义就是一组规则。 (2)文法和字汇表 文法 G[Z] 是规则的非空有空集合。 Z 是开始符号或称 识别符号,它至少应在一条规则的左部出现。在所有规 则中,出现在规则左部和右部的所有符号组成的集合称 为字汇表,用V表示。
2.等价文法 设有两文法G1和G2,如果L(G1)=L(G2), 则称G1和G2为等价文法。 3.文法和语言的关系 已知一文法可唯一确定一语言,如:文法G[S]: SaaSbaab,其对应的语言为: L(G[S])={a2n bnn1} 已知一语言可以对应文法G1或G2或… 如:已知语言:L(G[S])={am bnm,n1}可对 应文法 SAB SAB AaAa AAaa BbBb BBbb
2.1 符号和符号串 正如自然语言如汉语是由句子构成的集合,而句子又 由单词和标点符号组成的序列构成一样,程序设计语言 C 是由所有 C 程序构成的集合,而程序是由关键字如 IF, ELSE, DO, WHILE的符号,字母及数字等基本符号所组 成,从字面上看程序是一个基本符号串,因此,要正确 定义一程序,我们必须首先定义构成程序的基本符号及 符号串。 2.1.1字母表和符号串 字母表 字母表是符号的非空有穷集合。字母表中的元素 称为符号。字母表习惯上用大写字母、V等表示,如C 语言的字母表是由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及if、else之类 的关键字组成。又如字母表={+,-,*,/},其元素+,-, *,/ 即为符号。
(6)推导和归约 定义:对于文法G,如果存在一直接推导序列: vw0 w1 w2…wn=w(n0) 则称v推导出w,或称w归约至v,记为v+w (7)规范推导和规范归约 先看一例子: 设有文法G[S]: SaAb ABdAB Be 对aeddb进行推导过程1如下: S aAbaBdAb aedAbaedBdAbaeddAb aeddBb aeddb 对aeddb进行推导过程2如下: S aAbaBdAb aBdBdAb aBdBdBb aBdBdbaBddbaeddb
符号串的幂 设 是一符号串,则 的幂运算为: 0 = , 1=,…n=n-1(n0)。 如设=ab,则0=,1=ab,2=abab,3=ababab…。 符号串集合的幂 设A 为符号串集合,则符号串集合A的幂 运 算 定 义 如 下 : A0={},A1=A,…,An=AAn-1。 如 设 A={ab,cd}, 则 有 A0={},A1={ab,cd},A2={abab, abcd,cdab,cdcd},…。 字母表的闭包和正闭包 字母表上的闭包是字母表的各 次 方 幂 之 并 , 记 为 * , 具 体 定 义 为 : * = 0 ∪ 1 ∪ 2 ∪ …,其含义为 上所有有长的串的集 合。 正闭包记为+定义为:+=1∪2∪3∪…。显然有: *=0∪+ +=*=* 例如,若={0,1},则有: *={,0,1,00,01,10,11,000…} +={0,1,00,01,10,11,000…}
(3) 2型文法和2型语言 如果文法G每一条规则形如且 VN ,V* ,则称 G为2型文法,又称为上下文无关的文法,其对应的语言 为2型语言。 2型语言被下推自动机(PDA)接受,一般用来描述程序 设计语言。 如:2型文法G=(VN ,VT ,P,S)其中 VN={S,A} VT={a,b,c} P={SAcSc AabaAb} 其对应的语言为:L={ aibicki,k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