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冷凝蒸发器的设计研究 二氧化碳空调 co2空调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的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的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的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氟利昂等氟氯碳化合物及其替代品的逐渐淘汰,环保型制冷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二氧化碳和氨是两种备受瞩目的环保型制冷剂。

二氧化碳的热力学性质良好,能够满足低温制冷需求;氨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但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需要在安全使用方面进行特别关注。

因此,将二氧化碳与氨复叠使用,可以发挥二者的优点,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进行分析与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制冷性能分析。

2. 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包括制冷剂的选择、制冷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管路设计等。

3. 制冷系统的实验验证,包括实验参数的设定、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验证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的制冷性能与效果。

4. 制冷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包括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等。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对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究,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 通过对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探索和发展更加环保、高效的制冷技术,为推动环保型制冷技术进步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 系统调研,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并开展实验验证。

3.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影响。

4. 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深入探究二氧化碳和氨复叠制冷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 通过对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R290水冷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实验

R290水冷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实验
维普资讯
5 6
F UI MAC NE L D HI RY
Vo . 5, o 1 2 o 1 3 N . 0, 0 7
文 章 编 号 : 10 "- 2 (0 7 l—0 5—0 0 5- 3 9 20 )0 o 6 5 -0 - -
R9 20水冷 式冷凝 器的设 计与实验


— —
水平 换热管的 内径 , m
冷却水 的对流换热系数 , ( ・ W/ m 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c t h u n n e mp r tr fc l gwae .I i o t ie h tt ec a gn f o v c in h a x h n e c e ce t n e wi te f x a d e trt h l e e au e o o i tr t s b an t a h h n d n i g o n e t e te c a g o f in c o i o 2 0 a d w tr c l gwi h u n n e e e a u e o o l gwae yc l ua i g t sc n l d d t a h o v cin fR 9 n a e o i t te f x a d e trt mp r t r f n h l c i trb a c lt .I i o cu e h t e c n e t n n t o h a x h g o f c e t fR 9 a ag re e to e p roma c fR 9 a e —o l g c n e s r o d a cn e h a e te c a e c e in 2 0 h lr e f c n t e f r n e o 2 0 w tr c i o d n e . r a v i g t e t n i o s h n F n h e c a g ro a c fR2 0 wae — o l g c n e s r h e te c a g fR 9 s b n a c d x h e p f r n e o 9 trc i o d n e .t e h a x h n e m n n e o 2 0 mu t e e h n e . Ke r s: R2 0; o l g wae ; a e — o l g c n e s r h a x h g o f ce t y wo d 9 c o i tr w tr c i o d n e ; e t c a e c e in n n e n i

R29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实验

R29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实验
维普资讯
20 年 16 0 卷 2期 第27 第 月 8
R 9 /O: 2 0C 复叠式制冷系统 的性 能实验
V 18 o6 o2, . . N
De e e . 0 7 c mb r 2 0
文章编号 :05 —3920)6 05— 4 2 3 43(070— 07 0
i c e s t h n r a e o v p r t n t mp r t r n t h e r a e o o d n a i n t mp r t r . o e v r t e p we n r a e wi t e i c e s fe a o a i e e a u e a d wi t e d c e s fc n e s to e e a u e M r o e , o r h o h h c n u p i n o e R2 0 c mp e s ri si h l i h rt a h to e R 2 c mp e s ra d t e COPho e R 0 c c e i h g e os m t ft 9 o r s o s l t h g e n t a ft 2 o r s o o h g y h h n h ft 29 y l s i h r h t a a f h 2 y l t e h g e o r s o l t e e a u e . h t t t e R 2 c ce a i h r mp e s r n e mp r t r s n h o h t c i t
工质 的性能进行 比较 ,结果表 明,随着蒸发温度 的升高 ,冷凝温 度的 降低 ,R 9 / O: 2 0C 复叠式制冷系 统的最佳质量流量 比增
大 ,C P O 增加 。随着 高温 循环压缩机入 口温 度的升高 ,R 9 压缩 机的功耗 略高于R 2 20 2 压缩机 的功耗 ,R 9 循环 的C 20 OP要高 于R 2 2 循环的C P 。结果 表明 自然工质R 9 / O 复 叠式制冷系统具有很好 的发展前景 。 Oh 2 0C

R127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与研究

R127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与研究

《R127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与研究》摘要:因此在满足换热要求的基础上,还应适当将系统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减小,继而通过减小系统损获得更大COP,损主要产生在压缩和节流阶段,会引发较大压力损失,除了低温级冷凝温度,系统高温级质量流量也受系统冷凝温度影响,会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增加,促使高低温级质量流量比增加任继鹏孙远新张良摘要:针对R127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本文结合系统循环原理和制冷剂物性完成了系统热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通过对系统热力学性能展开分析提出了适当降低冷凝温度和提高蒸发温度的优化建议,从而使系统维持良好运行性能,满足冷链管理需求。

关键词: R127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引言:复叠式制冷系统由两个单级制冷循环复叠而成,可以划分为高温级系统和低温级系统,利用冷凝蒸发器连接。

其中,高温端制冷剂采用R1270,低温端制冷剂采用CO2,均能在冷凝蒸发器中完成蒸发过程。

而系统R1270蒸汽会进入相应压缩机,通过冷凝器实现热量传递,完成从高温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冷凝蒸发器的循环过程。

系统CO2液体将进入节流装置,在蒸发器中对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进行吸收,在压缩机中完成从低温端→压缩机→冷凝蒸发器→膨胀阀→蒸发器的循环过程。

在理想状态下,系统高温端制冷循环得到的蒸发制冷量与低温端循环得到的冷凝热负荷相等。

1系统制冷剂的物性分析系统高温端制冷剂R1270属于HCs制冷剂,ODP和GWP分别为0和20,给臭氧层带来的破坏微乎其微,带有环境友好性特点。

R1270临界温度为92℃,临界压力为4.5MPa,汽化潜热达439kJ/kg。

然而从安全性角度来看,该物质安全系数为A3,所以需要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确定能否在制冷系统中使用。

系统低温端制冷剂CO2属于天然工质,ODP和GWP分别为0和1,带有环境友好性特点。

在冷链行业应用,由于CO2拥有稳定化学性质,无毒不可燃,所以具有较好安全性,安全系数为A1,即便泄露也不会引发污染。

NH3/CO2复叠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NH3/CO2复叠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NH3/CO2复叠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王炳明;于志强;姜韶明;王超;吴华根;邢子文
【期刊名称】《冷藏技术》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对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实验,并对NH3/CO2复叠系统、两级NH3系统以及单级NH3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当co2冷凝温度升高时,复叠系统的COP先增大后降低;随着冷凝蒸发器中换热温差的降低、CO2蒸发温度的升高,系统COP逐渐升高。

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NH3/CO2复叠系统的COP高于两级NH3、单级NH3系统。

结果表明自然工质的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王炳明;于志强;姜韶明;王超;吴华根;邢子文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烟台2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1
【相关文献】
1.用于大型冷库的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案 [J], 孟大伟;赵广涛;姜韶明;李明柱;庄丽
2.介绍一种新型的低温冷藏库制冷系统-CO2/NH3复叠式制冷系统 [J], 周启瑾
3.NH3/CO2复叠制冷系统中CO2螺杆压缩机的研发 [J], 王炳明;李建风;吴华根;邢子文
4.CO2/NH3喷射复叠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 [J], 郭珊;杜垲;江巍雪;李阳
5.NH3和CO2制冷剂及其复叠式制冷系统 [J], 孔德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290水冷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实验_宁静红

R290水冷式冷凝器的设计与实验_宁静红

为了确定 R290水冷式冷凝器的尺寸参数 , 应 选择合适的 R290 冷凝过程的换热系数关联式和 冷却水的换热系数关联式 。 Dobson和 Chato对水 平光滑管内冷凝流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 析[ 5] , 在考虑引力和剪切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关联 式 , 通 过与 R22、R134a和 R12冷凝实验过程的对比 , 发 现偏差在 4.4% ~ 13.7%之间 。 X.Boissieux对水 平光滑管内 R404A和 R407C的 冷凝过程进行实
58 FLUIDMACHINERY Vol.35, No.10, 2007
验研究 [ 6] , 并将所做的实验结果与 Dobson和 Cha-
to提出的水平光滑管内冷凝过程的关联式进行对 4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比 [ 5] , 结果能很好地吻合 ;得出了 Dobson和 Chato
关联式 的 计 算 结果 与 实 验 结 果 的 平 均 偏差 为 7.6%[ 5] 。 DongsooJung对 R22, R134a, R407C和
R410A几种工质在 40℃冷凝温度 、水平光滑管内 冷凝过程的换热系数进行实验研究 [ 7] , 并与几个
设计制作的 R290水冷式冷凝器 , 用于 R290/ CO2 复叠式制冷循环的高温级循环 。 通过实验测 定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 、R290进出口温度和冷却 水流量 , 计算得到图 2 ~ 7所示的结果 。
应地预测[ 5] 。
对流换热系数变化不大 , 而管内 R290的对流换热
DongsooJung对 R290管外冷凝换热系数进行 实验测试 [ 8] , 得出 R290 的管 外冷凝换 热系数较 R22的仅低 9%, 实 验结果与 关联式的 偏差低于
系数有所降低 。
3%。因此 , 在设计 R290水冷式冷凝器时 , 由于没

实验研究-CO_2_R290应用于复叠制冷低温环路浓度配比实验研究.kdh

实验研究-CO_2_R290应用于复叠制冷低温环路浓度配比实验研究.kdh

文章编号:0253-4339(2010)01-0035-04DOI编码:10.3969/j.issn. 0253-4339. 2010. 01. 035CO2/R290应用于复叠制冷低温环路浓度配比实验研究牛宝联1张于峰2(1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南京 210042;2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 300072)摘要在复叠制冷实验台上对由CO2/R290组成的不同配比的二元混合制冷剂进行了低温循环性能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2含量增大,二元混合物的压比减小,制冷量增大,耗功减少,COP增加,制冷速率增大。

但随着CO2含量增大,二元混合物的排气温度也升高,当CO2在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71%时,蒸发温度为-61℃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接近115℃。

因此,混合物中CO2含量不宜超过71%。

混合物中R290降低了CO2凝固点温度,同时也降低了CO2较高的冷凝压力,对扩展CO2在低温区域的应用很有益处。

关键词热工学;复叠制冷;混合制冷剂;低温;浓度配比中图分类号:TB61+5; TB61+2 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 on Concentration Ratio of CO2/R2 0 in Low-temperatureCircuit of Cascade RefrigerationNiu Baolian1 Zhang Yufeng2(1 School of Power Engineering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10042; 2 School of Environm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300072)Abstract The experiment on concentration ratio of CO2/R290 in the low-temperature circuit of a 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was conducted in our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rigeration capacity, the COP, and the refrigeration rate increased while the pressure ratio and the power inpu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2 concentration ratio. However, the increase in the CO2 concentration ratio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in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and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of the compressor was up to 115℃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CO2 was 71% and the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was -61℃.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CO2 should not exceed 71%. In addition, R290 in the mixture could reduce the freezing point and the condensing pressure of CO2.Keywords Pyrology; Cascade refrigeration; Mixture refrigerant; Low 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 ratioCO2是较早使用的低温制冷剂,且一直在船舶制冷系统中使用。

利用熵产最小法分析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

利用熵产最小法分析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环境 已日趋严峻, 为 了环境 的可 持续 发展 ,寻 找 高效、绿色环 保 制冷
工质 已成 为 当前 国际社会 共 同关注 的 问题 。自然工 质被 已故 前 国际 制冷 学会 主席 G Lr nz n称 为 .o ete
污 染 。 由于 R9 2 0与 R 2极 为相似 ,可 以作 为 R 2 2 2 的直 接替 代物 , 目前 ,R 9 /C z 20 O 复叠 式制 冷系 统 在超 市 小型 制 冷 系 统 的应 用 研 究 成 为 人们 关 注 的 方 向 。本 文利 用熵 产最 小方 法对 R 9 C z 20/ O 自然 工 质复 叠式 低温 制冷 循 环进 行 分析 研 究 ,相信 R9 20 /Cz 叠式 低温 制 冷循环 的开 发应 用 ,对 于环 境 0复
[ s at Abt c] r T i p p rit d csa csa e e iea o y l ta ssntrlrf grns o 2 0 ad C 2 to hs a e nr ue acd d rfgrt n cce htue aua e ieat fR 9 n O w o r i r al
2 1 热 力计 算 .
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 。 根据 “ 蒙特利尔议定 书 ” R3目前 已限制 使用 , 2 ,1 R2的使用 期 限到 23 00 年。因此,需要采用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以满足 低温 制 冷 的需 要 。W .K tm le 曾在 13 .R iz ilr 92 年提出 / 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的方案,高压 C
Th a y i o 9 / eAn l ss f R2 0 CO2 s a e f i e a i n Cy l i g a t o y c d d Re r g r t c eUsn n En r p Ca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对R290/CO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的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系统存在最佳冷凝中间温度使系统效率最大。 2) 在在最佳冷凝中间温度基础上,对冷凝蒸发器进行了设计,给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在设计条件下,当
CO2的蒸发温度为-40℃,CO2的冷凝温度为-6℃时, 1kWCO2制冷量对应的换热面积约为1.05m2,单位 换热面积对应的CO2制冷量为0.95kW。
冷凝蒸发器的热负荷
高温循环R290的质量流量 高温循环消耗的功率 压缩机总耗功
QkL
=
Q0
h2 − h4 h1 − h4
m = QkL = Q0 h2 − h4 H h6 − h9 h6 − h9 h1 − h4
WH
=
mH (h7 − h6 )
ηH
W = WL + WH
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
ΔP——过热度对应的压力差(Pa) σ——R290的表面张力(N/m) μL——R290的饱和液态动力粘度(kg/m.s) hL——R290的饱和液态焓值(kJ/kg) hv——R290的饱和气态焓值(kJ/kg) ρL——CO2的饱和液态密度(kg/m3) ρL——CO2的饱和汽态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 λL——CO2的饱和液态导热系数(w/mk) hqr——CO2的汽化潜热(kJ/kg) μL——CO2的饱和液态动力粘度(kg/m.s)
(3) (4)
(5) (6)
2
COP = Q0 W
(7)
经过计算可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凝
1.136
1.134
温度下,循环的COP随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t4的 1.132 变化而变化,且存在一个最大值,如图3所示。 COP 1.13
这是由于冷凝蒸发器在温度低时低温循环COP
1.128 1.12
升高,而高温级COP降低,反之亦然,故存在一 1.124
计算采用的R290的换热系数关联式为[14]:
hR290 = F ⋅ hl + S ⋅ hp
(8)
F
=
⎡ ⎢1 + ⎣
9360 x r 290
Prl ⎜⎜⎝⎛
ρl ρv
⎟⎟⎠⎞⎥⎦⎤ 0.11
(9)
S
=
1 1 + 1.62 ×10−6
F
0.69
Re1l .11
hl
=
0.023
Re
0.8 l
Prl0.4
在冷凝蒸发器中,CO2与R290进行热量交换。因此冷凝蒸发器的设计应以蒸发器的设计计算为基础。 通过蒸发器的设计,可以得到中间换热量(即冷凝蒸发器的总换热量)Qm,中间蒸发温度T0H,中间冷凝 温度TkL采用系统最优中间冷凝温度,CO2的质量流量mco2,R290的质量流量mR290,可求得所需管子的长 度L以及总的换热面积等。
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冷凝蒸发器的设计研究
李敏霞 赵国伟 龚文瑾 宁静红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 300072
摘要:本通过对 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循环热力计算,得到了 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存在 最佳中间冷凝温度,并在最佳冷凝温度基础上进行冷凝蒸发器的设计。通过计算得到推荐的管径,当 CO2 的蒸发温度为定值时,冷凝蒸发器管长与 CO2 的制冷量大致成线性关系变化,根据计算的参数,得到计算 条件下单位制冷量的所需的冷凝蒸发器的换热面积。 关键词:R290/CO2,复叠式循环,冷凝蒸发器
个最佳值。当冷凝温度为45℃,蒸发温度为-40
1.122 -14 -12 -10 -8 -6 -4 -2 0 2
℃,中间冷凝温度为-6℃时得到最大的COP值。
中间冷凝温度(℃)
图3 蒸发温度-40℃,冷凝温度45℃时,循环
3. 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冷凝蒸发器的计算
的COP随中间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
低温循环CO2的质量流量
m = Q0 L h1 − h4
(1)
低温循环消耗功率
WL
=
mL (h2 − h1 ) ηL
(2)
1
冷凝器
9
8
7
冷凝蒸发器
6
10
4
3
2
5
1
蒸发器
图 1 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流程图
7
9 Tk
T
8
T
ΔT
4
32
1
6
5
1
T0
R290
CO2
S
S
图2 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T-s图
参数表
4
F——强化因子 S——抑制因子 hl——R290的单相对流换热系数 (w/m2k) hp——R290的池沸腾换热系数(w/m2k) ReL——液相雷诺数 xR290——R290的干度 PrL——R290的饱和液态普朗特数 ρL——R290的饱和液态密度(kg/m3) ρv——R290的饱和气态密度(kg/m3) λL——R290的饱和液态导热系数(w/mk) CpL——R290的饱和液态比热(kJ/kg.K) ΔT——R290的过热度(oC)
1 引言 对于复叠式制冷循环,早在 1932 年 W.R.Kitzmiller[1]就曾经提出过 NH3/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的方
案,在高压级采用 NH3 作为制冷剂,低压级采用 CO2 作为制冷剂,但 NH3 会对环境和食品造成污染。后 来 Kim[2]与 Park[3]又对 R134a/CO2 的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研究。J.Pettersen 和 A.Jakobsen[4] 的研究表明,与 NH3 两级系统相比,低温级采用 CO2,其压缩机体积减小到原来的 1/10,CO2 环路可达到 -45℃~50℃的低温,而且通过干冰的粉末作用可降低到-80℃。目前,欧洲在超市中已建立了几个这种 用 CO2 做低温制冷剂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如 1995 年,瑞典 lund 超市中 NH3/CO2 复叠式制冷系统可提供- 5℃和-30℃的冷藏,冷量为 80kW,载冷剂为丙二醇[5]。
as a refrigeran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02,25(11):1093—1101 [3]Park S N ,Kim M S .Performance of auto 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carbon dioxide and R134a[C]//Natural Working Fluids 1998,Proceedings of the IIR-Gustav Lorentzen Conference. Oslo, Norway, 1998:311—320.
=
(1 hR 290
+ rin )
d out d
+
1
d out 2λCu
ln
d out d
+ rout
+
1) hCO 2
K in
=
(1 hCO 2
+
rout )
d d out
+
1 d 2λCu
ln
d out d
+ rin
+
1) hR 290
Aout
=
Q0 Kout Δt
L = Aout π dout
参考文献
[1]Kitzmiler W R. Advantages of CO2—Ammonia system for low-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J]. Power,1932(1):92—94 [2]Kim S G, Kim M S.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uto 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carbon dioxide
R134a 等的 GWP 值偏高,对环境也有不利影响,因此考虑用自然工质 R290 作为它们的替代品。对 于 R290/CO2 复叠式制冷循环,由于 R290 的循环量小,即使全部泄漏也不会达到极限浓度,如果对产品结 构和生产工艺改进并采用新型密封材料,会极大地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同时由于 R290/CO2 复叠式制冷循 环的高、低压部分的压缩比均很小,而且 R290 与 R22 接近,所以 R290/CO2 在小型制冷系统中具有很大 的优势。2004 年,在荷兰的某超市中就开始使用 R290/CO2 制冷系统[6],R290 的蒸发温度为-16℃,CO2 的冷凝温度为-12℃。目前,R290/CO2 复叠式制冷系统在超市等中小型制冷系统的应用研究已经逐渐成为 人们关注的热点方向。本文对对 R290/CO2 复叠式低温制冷的冷凝蒸发器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
Ain=π dL
(15) (16) (17) (18) (19) (20)
4.结果与讨论 图4为蒸发温度为-40oC,制冷量为1kW时,不同管径下,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变化,管径越小,传热系
数越大,所需的换热面积越少,但管径小也会造成压降过大,因此,针对计算工况,单管则采用管径为 12~18mm的管,如果采用多管,则管径可进一步降低。
[5]http://www.egi.kth.se/users/thermo/samer/www/annex27 [6]宁静红,彭苗,李慧宇.新型环保超市制冷系统.制冷,2006,25(1):57—59 [7]周杰,辛明道.流动沸腾中Chen模型抑制因子的确定.重庆大学学报,2001,24(6):88—90 [8]宁静红.R290/CO2自然工质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6
冷凝蒸发器采用套管式换热器,R290在小管内沸腾流动,CO2在小管外冷凝流动,逆流换热。采用此 形式主要考虑R290有可燃性,在内管流动,如果泄漏,也会泄漏到CO2侧,避免直接泄漏至环境中,而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