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记忆

第八章  记忆
第八章  记忆

第八章记忆

记忆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使我们有意识地通达个人和集体的过去,而且能使我们每天的记忆具有连贯性,记忆通常是不伴有觉知的。

学习目的:解释我们通常是如何记得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又会忘记一些曾经知道的事情。

一、什么是记忆?是一种信息加工,即过去已经获得的经验和行为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

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1、艾宾浩斯定义的记忆:通过无意义音节的记忆测量我们是否记住了东西。他通过采

用两个复印夹杂着一个原音构成的无意义单词,排除了实验被由被试带入实验记忆任务中的先前学习或联想所污染的可能。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代表了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2、记忆的类型:内隐和外显/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内隐: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而且在调用时也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

外显:有意识的去学习记忆某些知识,需要做有意识的努力才可以恢复信息。

我们编码和提取信息的大多数情景是记忆的内隐和外显作用的混合。

陈述性记忆:“什么是什么的知识、对象是事实和事件”分为两种情节记忆(经历性记忆)和语义记忆

程序性记忆:“亲自做过而获得的知识,关于怎样完成任务的经过编辑的知识,其行为往往是一种无意识自动的表现”(思维定势——看到问题后用一个套路去解决问题),属于程序性记忆。

知识编辑:会使得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程序性知识变得困难。例如:如果父母试着教你驾车,尽管他们自己可能是很好的司机,但他们在传达编辑好的驾驶程序的内容时不一定表现的很好。

2、记忆过程的描述;编码、存储、提取;

编码:信息的最初加工;即对外来世界的信息形成心理表征。

存储:被编码材料随时间的保持;需要大脑结构的短时变化和长时变化;

提取:被存储的信息在随后一段时间的恢复;

二、感觉记忆;分为映像记忆和回声记忆,特点:扩充了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容量,短暂而

且易被取代

映像记忆:视觉领域的感觉记忆,能使我们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持续大约半秒钟

)存储大量信息,

回声记忆:声音的感觉记忆(持续时间约5-10秒),但容易被新信息所取代;

三、短时记忆/STM(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主要功能是为外显记忆提供最初的编码。

1、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米勒通过记忆广度提出了“7加减2”法则,但如果把回声记

忆等其它资源分离出去,STM的实际贡献仅为2-4个项目。

2、尽管短时记忆有容量限制,但我们可以通过“复述”和“组块”加以提高,关于组

块,我们可以组成有意义的单元也可通过停顿,节奏等方式。

3、STM提取信息的速度是很快的。

4、工作记忆有三个成分,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中央执行系统;工作记忆容量是

存在个体差异的,帮助保持心理的现在。

四、长时记忆:记忆中通常能够保留一生的记忆。

1、编码特异性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有效。(实验:要求

被试学习成对的单词,然后进行自由联想和再认,以及根据提供的第一个词来联想,结果发现回忆比再认效果更好)

某些气味可以为记忆编码提供背景。

2、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背景区辨性引起系列位置效应:实验(让系列项目在背景中更具区变辨性):让被试学习一些字母系列,但实验者通过让被试读出随即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一些数字控制了这些字母的时间间距,常规条件下每个字母被2个数字隔开,比例条件下头一对字母被4个字母隔开,最后一对间没有数字。结果比例条件下被试的记忆成绩更好!

3、提取线索:当你搜索一个特定刺激是可以利用的线索;

提取线索质量影响记忆提取的成绩。

4、干扰(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实验:验证前摄抑制

即研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过程①分组:实验组和控制组②实验组先学习A,控制组休息;然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同时学习B ③让实验组和控制组回忆B的内容

结论:如果实验组回忆的成绩小于控制组说明发生了前摄抑制;

5、是不是所有的学习都会发生前摄抑制呢?抑制的强弱都一致吗?

答案是否定的,抑制的强弱与否和学习的内容、时间、长短、相似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实验证明刺激相同,反应不同时的抑制作用最大!

6、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加工水平理论:加工水平越深,它存入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记忆效果就会越好。

传输适宜性加工:

内隐编码过程(物理判断和语义判断)与内隐提取过程有很强的匹配是,内隐记忆通产最稳固。

7、精精细复述和记忆术(改善无组织信息的记忆):

精细复述:促进编码的一般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脱离“队列下一个效应”。

记忆术(地点法、琴栓单词法):通过与熟悉的、以前编码过的信息相联系的方法来编码一系列事实。然而研究证明记忆术的准确性是较低的

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学习无序信息的关键是给自己提供有效的提取线索的方式。

8、元记忆:对记忆本身的记忆,即人们对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的一种直觉。而

且这种直觉是相当准确的。

元记忆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引起“知道感”的过程和如何保证它的准确性;

五、长时记忆的结构

1、记忆结构:

a.概念和归类:归类的心理表征叫做概念!

b.原型:是作为样本库的平均而出现的,是随着一个范畴内新形象的出现经常发生细微改变的。

C.等级和基础水平

D.图式:由一些独立概念结合成的一个大的单元,是概念框架;图式也是对环境中某些个情景经验的平均,和原型一样是随着生活经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使用记忆结构:能否使用记忆结构将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即过去的经验影响着我们现在的体验,并且改变着将来的预期。

3、重构性记忆:当我们不能清楚的提取记忆时,记忆信息就会被重新建构。

重构记忆的准确性:人们在用重构过程产生记忆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记忆扭曲。但这种记忆错觉不会影响的我们的正常生活。

六、记忆的生物学方面

1、不同脑区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

2、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了不同类型的记忆在大脑中是如何获得并表征的;

3、脑成像技术为研究无损伤个体的记忆过程的脑基础提供了手段;

能将中小学教材和快速记忆方法完全结合的详细课件==

能将中小学教材和快速记忆方法完全结合的详细课件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科学的坐姿,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 2、学习连锁记忆法,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快速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计时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二、快速记忆初测 1、出示阅读计时器,让学生在2分钟内记住10个词语,看能记住多少个。 2、记忆摸底测试。 3、学生汇报。 三、眼脑机能训练。 1、教给学生科学的坐姿。 口令词5-4-3-2-1 5身正4腰直3肩平2足安1目视前方 2、眼脑系统训练。 ①定点凝视训练 ②横向快速移动训练。 ③纵向快速移动训练。 3、缓解眼疲劳。 三、学会科学记忆法—连锁记忆法。 1、什么是连锁记忆法。 2、出示一盒环形针,提问:用什么办法能全部抓起而不遗漏?出示环环相连的一串环形针,告诉学生一个环形针就像一个词语。 3.保持科学坐姿,准备记忆。 四、记忆训练效果检测 1、练习速记,要求学生用连锁记忆法发挥联想能力将词语串联起来,编一个小故事。 2、快速记忆训练第一次 ①、出示词语(泉水柳树灯光婴儿蚊子晚上洗手吃饭小鸟地上蓝色唱歌)共12个词语。 ②、2分钟速记训练这12个词语。 ③、2分钟默写所记住的词语。 ④、指名学生背对屏幕背词语,并说出故事。 3、快速记忆训练第二次 ①、出示词语(天空篮球老虎阿姨衣服牛奶海边玻璃美丽珍珠高兴电视路灯手表睡觉)共15个词语。 ②、2分钟速记训练这15个词语。 ③、2分钟默写所记住的词语。 ④、同桌核对答案。 ⑤、叙述所编的故事。 ⑥、评价自己的表现。 五、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快速记忆训练课》教学设计 一、科学记忆,记忆快乐 1、保持科学坐姿 2、进行眼脑机能训练: 二、学会科学记忆·连锁记忆法 师:利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联想将10个、20个或更多的词语或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词语或事物都像锁链上的一个环,且环环相连(按照词语次序编故事),故事越神奇荒诞、充满想象力越好。

第八章学习策略章节练习复习过程

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释的理论是()。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A.记忆策略 B.认知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0.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 A.精细加工策略 B.调节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2.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调整阅读速度 B.获得个别指导 C.自我测查 D.重新阅读 13.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6.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17.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

第八章记忆

第八章记忆 1、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每一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三种不同的记忆结构,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有所不同。 A. 感觉存储 视觉形象存储-部分报告法 视觉形象的存储可以瞬间保存较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 听觉回声存储-部分报告法 B.短时记忆 容量——记忆广度测验、组块测量 声音编码——人们更容易记住听觉呈现的材料。 区别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实验——自由回忆任务 系列位置曲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为得到这个目标:近因效应来自短时存储,首因效应来自长时存储。 以不同的系列顺序呈现给不同的被试,用拉丁方的方法做到不完全的平衡。 得到: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还得到负近因效应:近因部分的回忆率低于系列位置曲线近因部分前面所有部分的回忆率。显著特点:在最后的自由回忆中所有系列的最后几个单词的回忆成绩显著低于渐近线,而在各个系列的立即自由回忆中这些单词的回忆成绩最好,表现成为了近因效应。 另外一种方法 恒定比例法: 三种条件下的系列位置效应:自由回忆、延迟回忆、连续分心实验 立即自由回忆产生了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延迟自由回忆消除了近因效应,而连续分心实验表现出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某项目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 部分报告法: 2、记忆的加工层次 3、记忆的提取过程 4、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 启动效应:是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 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测量方法有知觉辨认、词干补笔、补笔等。碰巧填对的概率是机遇概率,作为测量启动效应的基础值。它们又叫做内隐记忆测验,特点是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提取信息,而是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作业即可。而非外显记忆测验,通过自由回忆和再认等传统的测验记忆的方法,其特点是这些测验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努力去提取信息内隐记忆测验会受到外显记忆测验的影响。 5、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 在同一自变量有向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作实验性分离。 遗忘症病人由于某种形式脑损伤而丧失记忆,但是知觉能力、语言能力、智力基本保持完好。实验方法: 将4位遗忘症病人与16位控制组病人学习字单,进行4中记忆测验,自由回忆、再认、模糊字辨认、词干补笔。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八章-记忆的发展与知识的巩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八章记忆的发展与知识的巩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起源于( )。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 A.2秒~1分钟B.O.25~2秒C.5秒~2分钟D.O.2~O.5秒 4.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8.“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 A.知识同化说B.提取失败说C.经验干扰说D.痕迹衰退说 9.一般来说,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比平时高,这说明( )。 A.材料的性质影响识记的效果 B.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影响识记效果 C.识记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影响识记的效果 D.对材料的组织影响识记效果 10.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二、填空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 )和( )的过程。 2.大学生记忆发展具有( )、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的特点。 3.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 )个组块。 4.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 )、( )才可能转入( )。 5.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 )的过程。 6.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 )与( )、识记的( )与( )、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组块化编码、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识记的信心等。 7.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数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就是( )。 8.保持是( )和( )的中间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 14.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理解了其意义,可以把识记分为( )和( )。15.( )是由一种经验想起另一种经验,或由想起的一种经验再想起其他的经验的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2.简述知识编码的主要方式。 3.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简述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式。 四、论述题 1.论述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 2.试论如何进行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第八章 记忆

第八章记忆 一,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 (1) Ebbinghaus受到Fechner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经验主义者所描述的联想过程。 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们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2)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 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对艾宾浩斯的批评 批评1: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批评2:关于他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可能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他自己知道了每一个实验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去等等。 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 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巴特利特 (一)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跃的过程,涉及意义的追求,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 他批评艾宾浩斯: 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 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 1,关于故事的研究 Bartlett 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的故事。 实验被试:英国学生 实验任务:阅读故事,之后回忆故事的内容。 实验结果:被试写下来的内容与原文有很大差别。比原文更合乎逻辑,更加前后一致,并且总的来说也短得多。 实验结论: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加简略概括,主要内容及显著特征被保持、加强、突出,而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 另外,“鬼魂的战争”是一个讲述美国印第安的故事,被试对它的文化背景并不熟悉,再加上故事情节也比较离奇,所以在识记过程中,大家趋于对识记的内容更倾向于进行心理重建,使之合理化、更符合文化背景、个人习惯。 也就是说,原始识记材料越模糊,记忆重建就越明显。 2、关于图画的研究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 (二)图式理论: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习题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名词解释: 有意记忆 记忆 形象记忆 表象 记忆恢复现象 幼儿期健忘 无意记忆 二、判断题: 。 1.幼儿擅长机械记忆,所以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比意义记忆好。() 2.幼儿对表演唱比单纯的唱歌容易记住歌词。() 3.及时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手段。() 4.表象概括的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5.“触景生情”是一种有意回忆。() 6.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 7.遗忘的发展是先慢后快的。 8.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9.无意记忆是指没有理解材料的意义的一种记忆。() 10.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 三、选择题: 1.下列有关记忆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照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B、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 C、幼儿形象记忆效果优于语词逻辑记忆 D、“记”是“忆”的前提。 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情绪记忆 B、语词记忆 C、意义记忆 D、运动记忆 3.做简答题属于的提取方式。 、 A保存B加工 C 再认 D 回忆 4、冬冬在街上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时,高兴地说:“妈妈,这个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 5.以下不属于表象特征的是() A、稳定性 B、直观性 C、形象性 D、概括性 6.表象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A、思维 B、记忆 C、注意 D、感知觉

7.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 ; 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D幼儿期健忘 8、对参加体育比赛获得好成绩时兴奋激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 9、()是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 A.兴趣B.需要C.情绪状态D.智力水平 四、填空题: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并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即:______ 。 2.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______ 、______ 、_______和_______。3.童年时看过的一部有趣的电视剧,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当时在观看时并没有要去记住它的意图,它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内容的。这种识记称为_______。 , 五、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幼儿的机械识记用得多,而意义识记的效果好 2、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是什么 3.幼儿的记忆表现出哪些特点 六、论述题 1.试根据幼儿记忆的特点,谈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记忆力 七、实例分析题 1、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就能熟记心中。请分析此现象。 2、幼儿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讲完故事后,立即要求孩子复 述,有时效果倒不如隔一天以后好。参观动物园之后,立刻要孩子说出看见了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等二天讲出来的往往比头一天更多、更生动。这些说明了幼儿记忆的一种什么特殊的现象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教材精讲-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圣才出品】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一、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 (一)记忆的早期研究 1.艾宾浩斯和节省法研究 (1)记忆研究的开创 有关人类记忆的实验研究开始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其1885年出版的著作 《记忆》中,第一次用实验回答了关于记忆的一些问题。(2)艾宾浩斯记忆研究的特点 ①发明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研究的材料,并发明了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 ②在学习阶段,艾宾浩斯用稳定的速度大声反复阅读无意义音节,直到能把它们完全准确无误地回忆出来为止。然后记录下学习这个音节表所需的时间和遍数。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他会采用同样的方式重新学习这个音节表,直到正确回忆出来为止。重新学习时所节省的时间或遍数与初次学习时间或遍数比值称为节省量,可以作为记忆效果的量化指标。 其中,OL 为初始遍数,RL 为重学遍数。 ③在研究中,艾宾浩斯所关心的是学习后经过的时间与记忆保持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著名的遗忘曲线。曲线表示出了初始学习后经过的时间和保持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遗忘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说明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3)对艾宾浩斯节省法记忆研究的评价

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他通过一系列严格控制的实验发现和探讨了人类记忆的特点,揭开了记忆的神秘面纱。其研究成果对记忆的研究方法以及记忆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节省法至今仍被用于探讨有关记忆的重要问题。 ②不足 a.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与记忆的材料来避免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会把实验完全限制在人为的环境中,缺乏现实意义。 b.艾宾浩斯的实验过于关注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有关记忆的其他重要特征,如被试的态度、先前经验等。 2.巴特利特和再现实验 (1)巴特利特再现实验 巴特利特使用故事和图画等有意义的材料进行研究。学习材料有三种:民间故事、描述性散文段落和图画。包括两种研究方法: ①重复再现(repeated reproduction),即让同一个被试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对学习材料作多次回忆,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退和变化的情形; ②系列再现(serial reproduction),即先让被试1再现出先前所记忆的材料,然后让被试2看被试1所再现的材料,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此进行再现,而被试3又在被试2再现的基础上进行回忆,这样依次进行下去,就得出了一条“记忆链”。就可以知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当信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时是怎样被扭曲的,这些扭曲信息的出现是记忆功能不完善的表现。 (2)巴特利特的理论

第八章 记忆

第八章记忆 记忆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使我们有意识地通达个人和集体的过去,而且能使我们每天的记忆具有连贯性,记忆通常是不伴有觉知的。 学习目的:解释我们通常是如何记得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又会忘记一些曾经知道的事情。 一、什么是记忆?是一种信息加工,即过去已经获得的经验和行为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 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1、艾宾浩斯定义的记忆:通过无意义音节的记忆测量我们是否记住了东西。他通过采 用两个复印夹杂着一个原音构成的无意义单词,排除了实验被由被试带入实验记忆任务中的先前学习或联想所污染的可能。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代表了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2、记忆的类型:内隐和外显/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内隐: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而且在调用时也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 外显:有意识的去学习记忆某些知识,需要做有意识的努力才可以恢复信息。 我们编码和提取信息的大多数情景是记忆的内隐和外显作用的混合。 陈述性记忆:“什么是什么的知识、对象是事实和事件”分为两种情节记忆(经历性记忆)和语义记忆 程序性记忆:“亲自做过而获得的知识,关于怎样完成任务的经过编辑的知识,其行为往往是一种无意识自动的表现”(思维定势——看到问题后用一个套路去解决问题),属于程序性记忆。 知识编辑:会使得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程序性知识变得困难。例如:如果父母试着教你驾车,尽管他们自己可能是很好的司机,但他们在传达编辑好的驾驶程序的内容时不一定表现的很好。 2、记忆过程的描述;编码、存储、提取; 编码:信息的最初加工;即对外来世界的信息形成心理表征。 存储:被编码材料随时间的保持;需要大脑结构的短时变化和长时变化; 提取:被存储的信息在随后一段时间的恢复; 二、感觉记忆;分为映像记忆和回声记忆,特点:扩充了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容量,短暂而 且易被取代 映像记忆:视觉领域的感觉记忆,能使我们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持续大约半秒钟 )存储大量信息, 回声记忆:声音的感觉记忆(持续时间约5-10秒),但容易被新信息所取代; 三、短时记忆/STM(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主要功能是为外显记忆提供最初的编码。 1、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米勒通过记忆广度提出了“7加减2”法则,但如果把回声记 忆等其它资源分离出去,STM的实际贡献仅为2-4个项目。 2、尽管短时记忆有容量限制,但我们可以通过“复述”和“组块”加以提高,关于组 块,我们可以组成有意义的单元也可通过停顿,节奏等方式。 3、STM提取信息的速度是很快的。 4、工作记忆有三个成分,语音环路、视觉空间画板、中央执行系统;工作记忆容量是 存在个体差异的,帮助保持心理的现在。 四、长时记忆:记忆中通常能够保留一生的记忆。 1、编码特异性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有效。(实验:要求 被试学习成对的单词,然后进行自由联想和再认,以及根据提供的第一个词来联想,结果发现回忆比再认效果更好)

第八章 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一、什么是知识 从本质上说,知识是在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 从概念的内涵来说,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属性的能动反映,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个体心理的内部建构过程,会受到个体原有知识结构和环境经验的影响。具体来说,知识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即一般意义的知识,指语言或言语活动中的各种符号和信息,如具体的科学概念、定理、物理图示、数学符号等,这类知识不仅能在大脑中储存,也可通过文字或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本章涉及的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言语信息,也包括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的经验、操作技能等,是对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过程中获得经验的固化,能够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 知识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知识的分类 1、安德森,信息加工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梅耶,策略性知识。 2、波兰尼,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描述了事物特征及其关系,是关于既定事实、定义及事物间的规则和原理等。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涉及某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操作性步骤。程序性知识和技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技能主要是指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可能是外显的,也可能是内隐的, 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是与“知识”概念相并列的另一个范畴。 程序性知识属认知经验的范畴。 在加涅、安德森对知识分类的基础上, 梅耶指出,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外,还有一种策略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分类中的认知策略。 策略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 显性知识: 即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字、公式等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又称“言语性知识”, 包括常见的概念、原理、数学公式等。 隐性知识: 指的是存储在个体头脑中的记忆、经验、技术、感受等,属于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非信息知识。如记忆中中学语文老师的模样,虽然说不出具体的相貌,再见时却能够从人群中认出老师。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比较: 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1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1是高度个性化难于格式化的知识 2易于使用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2非信息的知识 3存储于文档中3存储于人脑中 4可编码的4不可编码的 5易于用文字的形式记录5不易用文字的形式记录 6容易转移6不易转移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第八章 记忆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的反映,包括、保持、回忆和。 2、是把感知或体验到的东西记下来的过程;是把识记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过经历过的;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直接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之呈现在头脑中。 3、是指原型消失后进行的模仿。 4、根据记忆有没有目的,记忆可分为和。 5、所谓的死记硬背。 6、人在成年以后很少能直接回忆起三四岁以前发生的事情,甚至有人最早只能回忆到9岁左右的事,这种现象称为。 7、德国心理学家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并且绘制了著名的。 8、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它东西。 9、记忆系统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个信息单元。 二、单项选择题 1、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A、形象记忆 B、意义记忆 C、机械记忆 D、无意记忆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3、婴儿的“认生”现象,是的表现。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狭义的形象记忆 D、词与逻辑记忆 4、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 A、均衡的 B、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C、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D、以上都错 5、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是错误再认和再现。 A、遗忘 B、保持 C、识记 D、再认 6、根据识记材料的内容,可将记忆分为和词与逻辑记忆。 A、无意记忆 B、形象记忆 C、有意记忆 D、机械记忆 7、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称为。 A、无意记忆 B、形象记忆 C、有意记忆 D、机械记忆 8、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进行的记忆称为。 A、无意记忆 B、形象记忆 C、有意记忆 D、机械记忆 9、幼儿老师常要小朋友背诵一些简单的儿歌,这是有意识地教育和发展幼儿的能力。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形象记忆 D、意义记忆 10、所谓观念,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A、延迟模仿 B、客体永久性 C、儿童期健忘 D、客观存在 11、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永久性记忆 12、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是。

第8章 记忆障碍

第八章记忆障碍 disorders of memony 记忆是非常基本的精神功能,它能使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因为认识本身就是通过与过去的经验对比分析形成的,而过去的经验的保留就是记忆。记忆包括识记、保存、认知和回忆四个过程,记忆障碍可以在四个过程中不同部分发生,但一般都同时受损,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记忆障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记忆量方面:一是记忆质方面。 第一节记忆量的改变 variation of memony pint 记忆量的改变包括记忆增强、记忆减退和遗忘三方面,其中记忆减退临床上多见。 一、记忆增强 作为病态的记忆增强是指人处在病理情况下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对过去已经遗忘了的,久远的经验或根本记不起来的事情,都能记得起来,而且记得很清楚。如果一个人的记忆能力明显地超于常人,和智力超常一样,这种记忆增强不能认为是异常的。 【病因和机理】正常人中记忆的保持量大大超过遗忘曲线所表示的水平,或者大大超过了记忆的广度范围(7±2);躁狂症患者在情感高涨的基础上,显示出记忆增强;有些精神病患者由于对周围事物的特别警觉与专心注意,表现出记忆增强;颞叶癫痫及某些感染性和中毒性谵妄中,亦可出现记忆增强。 【临床表现】病理性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得起来。如患者回忆他童年的某些生活事件、做过一些什么游戏,又和谁表演过什么舞蹈等。即使是非常细致的情景都能清楚无遗地被回忆起来,或者有些有他正常时已经完全丧失了回忆,此时也能够重新恢复。 【鉴别诊断】 (一)情感障碍 1.躁狂症(mania):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由于情感高涨联想加快,概念一个接一个产生,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大量诗词创作,押韵词和形容词信手拈来,尤其是轻躁狂患者,在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的基础上,产生对某些既往生活事件详情细节的追忆。 2.抑郁症(depression):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产生自责自罪妄想,其罪恶妄想可追述到童年的生活经历,认为其罪行为童年生活中的某一次错误造成的,一般在病愈后就再也不能回忆起这些经过。 (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本症起病缓慢,发病多在中年,以荒谬离奇的幻觉妄想为主,伴有情感的不协调和言语行为障碍。有系统妄想的患者由于沉缅于幻觉妄想体验之中,表现出孤僻离群,对周围事物特别警觉与专心注意,连正常人根本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也能毫无遗漏地回忆起来。 (三)颞叶癫痫(temporal-lobe epilepsy)在颞叶癫痫的朦胧状态,患者可回忆起一些平时早已遗忘了的以往生活经历中的景象,甚至是根本想不起来的早期童年生活的具体片断,多发生于少年儿童,一般有脑电图的改变。 (四)感染性和中毒性谵妄(infectionus and toxic delirum)多发生在感染和中毒性疾病的脑损害后的谵妄状态,患者头脑中重新出现以往生活景象的表象,连续涌现,或表现为丰富的色彩鲜明的错觉和幻觉,或表现为观念飘忽及不连贯的思维等。 二、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识记、保存、再认和回忆四个部分的普遍减退,临床上比较多见。 【病因和机理】记忆减退可能与神经递质、蛋白质等活性降低有关。常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及其他的脑器质性损害的患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临床表现】记忆减退主要是识记、保存、再认和回忆的普遍减退,临床上早期往往是回忆减弱,特别是对日期、年代、专有名词、术语及概念等的回忆发生困难,可表现为近、远记忆减退,有的可表现为由近而远的记忆减退。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单选题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 复杂方案 B 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2.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这是指() A 元认知计划 B 元认知知识 C 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监视 3.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 计划策略 B 调节策略C复述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 4.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理解——控制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5.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6.()是使记忆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期保持的有效手段。 A 精细加工 B 生成性学习C组织D复述 7.()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元认知调节B元认知控制C元认知监视D元认知计划 8.()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A 指导教学模式B完形训练模式C交互式教学模式D程序化训练 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 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 10.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1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 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 12.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的。 A加涅B布鲁纳 C 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 13.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A元认知能力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 14.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中就写到:“学而时习之”。从学习策略上看,这是属于() A 认知策略 B 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 15.学生建立时间、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材策略上是一种()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 16.()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小步骤,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化的程度 A 合作学习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教学模式 17.()是用简图表示事物的位置。 A流程图 B 网络关系图 C 模型图D系统结构图 18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 复述策略 B 理解——控制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19.想象、口述、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策略。从学习的策略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