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师,从心开始。心得体会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心得体会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心得体会

读《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教师心理保健》

——心得体会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正如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我想正是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要求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在读了张晓龙老师的《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教师心理健康》一书之后,我更加意识到想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面就读书谈几点心得体会:

现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加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事物是相对的,那么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教师自身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总是习惯让教师以有限的权利去承担无限的责任。将学生的成绩问题、生病受伤问题、心理问题、偶发安全事故问题等,不问青红皂白统统归咎于教师。因此,学校教师在工作中常常如履薄冰,以防事故的发生。教师的思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如何健康得了?所以,如何转换好角色,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教师应该要面对的课题。

首先,我认为教师在工作中广泛学习,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必须熟知,并做到对各方面广泛涉猎。这样既能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对维护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再则,我认为,要培养有益于健康的兴趣爱好。有益于健康的爱好,能够在短时间转移人的注意力,让人忘却生活中的苦闷和烦恼。对于将“讲台”“办公室”作为主战场的教师,登山、郊游无疑是一种理想的爱好。三五两人结伴而行,在温暖的阳光下消减教书的压力,在美好风光中荡尽育人的疲劳。能让一切烦恼化为乌有。最后,我认为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要做到心胸博大,能够多角度看问题。教师

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尽的创造力,也经常会出一些“小状况”。教师应该有博大的胸襟,保持乐观的心情,包容孩子们形形色色的“成长故事”。面对教育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去考虑。必要时,还可以适当“阿Q”一下,寻求一些自我安慰。当孩子发生状况的时候,要主动站在社会、家长、学生等角度学会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心理也就容易释然了。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教师一定要明白:孩子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教师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不必过分自责。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觉得要有意识的调节好的自己的心理健康。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情绪低落的时候。用平常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处理工作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我想就会把工作做的更好。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曹学渊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保证教师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一、关爱学生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配合与支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有敏锐的改革意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真正树立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二、关爱学生是培养新人的客观要求 教师在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中起特殊的主导作用,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代新人。经过30多年的全面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

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典型地表现在其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错综复杂的原因,现阶段的学习、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让身心尚且稚嫩的青少年难以承受。自主意识与多重压力的并存在学生内心形成冲突,使他们感到郁闷、彷徨、孤独。如何让学生正视压力,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压力,从而让他们的自主意识健康成长,个性和谐发展,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应加以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多给学生以关爱,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如个别谈心、座谈会、主题班会,也可发动同学相互帮助,必要时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关爱网络),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分析、认识和对待各种压力。学生的心理压力只有得到适度释放,才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以自尊自主的良好心态珍惜现在,开创未来。 三、关爱学生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唤醒,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这是教育核心之所在。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美化心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角色都无法代替的,在教育教学中不仅

关爱师生心理健康,让阳光撒满心灵

关爱师生心理健康、让心灵撒满阳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六)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七)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

关爱从心开始——留宾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从心开始 ——南溪区留宾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涌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年青人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变化,促进城市不断繁华的同时,“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再加上各种思潮的冲击,“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却日渐突出,留守儿童的成长令人担忧 据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性格方面,70%左右的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性格柔弱向、自卑孤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会替别人着想,经受不起挫折等等,并引起了道德上和行为上的较大偏差;学习方面,相当部分的儿童表现出懒惰、厌学、旷课甚至辍学。我校作为一所西部典型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学生比例超过50%,留守儿童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当然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约束力;日常常规管理和适度的惩戒能够在规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发挥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学生自私冷漠、行为失调的深层次原因是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如何理性的爱自己、爱别人、爱这个社会。因此经常性的心理关爱能够弥补学生爱的缺失,及时的心理疏导能纠正学生心焦虑、烦躁和认知的偏差,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案例做法 (一)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在理论支撑下积极实践,在实践探索中达成共识,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系列经验。我校于2012年11月启动了该课题研究,抽调学校行政领导、业务骨干组成研究的核心领导和在工作小组,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和研究工作,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研究。专门聘请师训中心教研员担任顾问,并组织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全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普遍提高,我校形成了参与课题研究、促进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且形成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经验做法。 (二)留守儿童之家,学生的精神家园 书香浸润心灵,电波传递真情。我校借助学校图书室丰富图书资源,专门辟出一间教室作为留守儿童之家,在留守儿童之家列了大量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励志、科普、文学类图书,同时积极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在留守儿童之家安装了四台亲情,供学生免费与家长通话。留守儿童之家每天坚持开放一小时,有老师专门值守,负责常规管理和为学生答疑解惑。留守儿童之家运营两年来,效果明显,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孩子们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3)

我感觉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信任,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一、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在诸多爱生的美德中,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生产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在考虑过程中,对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错误认识,若是对他们的设计,不管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作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三、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行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 四、关爱学生定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耳闻之,以信任之言任导之;其次,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然后顺势进行引导,最

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整理了范文《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都说明,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学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但是,如果教师的爱不得法,也不一定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人们常说:“爱学生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关爱学生呢? 一、大爱无疆。把关爱给予每一个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类的本能,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要爱别人孩子,只有老师才能做到。而不仅爱那些漂亮的、听话的、成绩好的孩子,还要爱那些长得丑的、调皮的、成绩差的孩子的老师,才是高尚而伟大的老师。教师的爱应该是超越亲情、血缘,超越父爱母爱的大爱。 我班有一名叫马良红的学生,平时沉默寡言,成绩落后。她的父亲在服刑,母亲外出打工。她是家里的老大,放学后,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一天课间操时,刺骨的寒风吹在我们的身上,我在巡查时,看到她瑟缩着做操,再一看她,身上只

穿着一件薄薄的单衣,我问她为什么只穿这点衣服,她对我说,她的外套洗了还没有干。我听了,心里涩涩的,因为我知道她家里贫寒,母亲很少寄钱回来,吃的小菜都是她利用课余时间种的,根本没有多余的衣服。我立刻跑回家,找了一件妻子穿的码子比较小的冬衣,给她送去。我对她说:“别嫌弃这是穿过的衣服,它很保暖,你穿上上它。”看到她红着眼眶穿上了那件衣服,我知道,这衣服不光温暖了她的身子,更温暖了她的心。寒假里,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深情地说起了这件事,她还说,正是因为那天老师给予的关怀,让她爱上了这个学校,爱上了老师,爱上了语文这门课程。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打动的不仅是她,其他学生,也是我自己。下雨时的一把伞,郁闷时的一封信,摔跤时的一只手……这些无言的关怀,都是架起师生之间和谐关怀的桥梁。 二、关爱学生要学会宽容和尊重 “要想别人宽容你,你必须懂得去宽容别人”对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特殊的职业,因为他面对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好奇无知的孩子,他们缺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要宽容他们的不足,宽容他们的失误,宽容他们的个性。同时,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指出学生的缺点,并教他如何改正,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改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学生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学生 土门镇双庙小学王直坤 徐特立曾说:“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信任,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应该如何关爱学生? 一、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在诸多爱生的美德中,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生产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 三、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

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行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 四、关爱学生定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耳闻之,以信任之言任导之;其次,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然后顺势进行引导,最终使之幡然醒悟。再次,在对待班干部上,要坚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全体班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它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只要我们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校里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好老师。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从心开始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从心开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活动背景 有一种世界,没有喧闹,只有一颗颗赤诚之心在进行无声的交流,他们用心灵说话,用心灵唱歌,那里安静和谐,纯真美丽;有一种世界,没有色彩,只有一颗颗纯洁的心在描绘这多彩的世界。在我们不曾留意的角落里,有很多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变成了聋哑人或盲人,他们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心里却独尝造物主的不公。这些孩子本身是没有一点过错的,但是那些客观的因素让他们被迫失却太多的人权! (三)活动目的 为提高我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能力,发扬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学生会实践部特举办此活动。 希望借此带领大学生慰问这些特殊

的孩子们,送去我们的祝福与关爱;积极与他们交流,学习他们特色的人生经验,拓宽我们认识的宽度与广度;激励社会中更多的好心人关注弱势群体,体会他们纯真的心灵,弘扬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的人文气息;同时让志愿者真实地了解基层社会,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奉献自己的爱心。 (四)活动时间;xx年3 月18号 (五)活动地点;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 (六)活动流程 1. 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1) 联系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确定活动时间,并协调相关工作; (2) 了解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同学们的生活空间及舒适度)。 (3) 了解那些特殊孩子的相关信息(学生数量、学生年龄层次以及各个年龄层次聋哑学生和盲人所占比例、学生的生活作息情况)。

(4) 确定特殊教育学校参与该活动的特殊孩子的人数以及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人数(校方主要参加者为初中生、我院40—50人,大一每班2人、大二每班1人)并联系交通工具 (5) 做好宣传工作,在各栋宿舍楼出版报以及海报宣传、在各班级发通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6) 召开动员大会,讲解去特殊教育学校时要注意的事项、突发事件的处理。 (7) 划分好组,一组与盲人交流一组与聋哑学生交流 (8) 购买体育用品、水果以及准备好活动中需要的道具等。 2. 活动中期实施: (1)组织出发:参与人员早晨7:30到学校南门集合,清点好人数及检查相关活动物品出发去特殊教育学校 (2)开展活动: 对盲人: a)“传”:即传递信息,六人一组,分为3—5组,其中每组中三个志愿者和三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亲其师,信其道”。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他说“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热心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 x月xx日早上,外来务工人员xx和女儿xx、儿子xx在衢州市区清莲里的家中煤气中毒。两名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们发现姐弟同时旷课后,立刻打电话并四处寻访,最终在学生家中找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衢江第四小学的三位教师是好老师们的代表,亦是大家争相学习的楷模。。 其实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尤其是这样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得不说,只有真性情的人,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才能做到如此这般。只要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我也非常地爱自己的学生。可是当面对类似情况时,我想我能不能做到她们那样细致?那样负责?这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之一。 三位老师打电话给未到校的学生,这似乎看起来是每一位老师能做的,可是,只有真正做过老师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三位老师用她们的爱让一家人从死亡线上回来。这背后付出的是怎样的艰辛与

不易。三位老师的爱没有白付出,她让孩子一家人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她让家长朋友们相信了教师职业真的很崇高;她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明白了,只要用心、用真诚,我们也可以创造奇迹。正因三位老师的持之以恒,才造就了如此美好。 我自认也算是个上进的老师,可是学习了三位老师的事迹,我才知道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三位老师的大爱,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她们的努力更是令我自惭形秽。今后,我也一定要像她一样,做个会坚持,会关爱学生的老师。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保证教师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范文最新推荐------------------------------------------------------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 1 / 6

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

教师如何真正关爱学生

教师如何真正关爱学生 首先,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其次,要善于尊重信任学生。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再次,要善于理解宽容学生。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我幽了自己一默。他含羞红了脸,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

关爱学生从心开始

关爱学生,从“心”开始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高中部王邵蓉 老师们纷纷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这道出了众多老师的心声。随着社会环境的大变化,学生也在不停地改变着。原来的学生习惯了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孩子。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听老师话的才是乖孩子。老师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好的赞扬。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多也在这种条件下被教师扼杀了。现在,社会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环境也越来越好,他们了解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除了看电视、听广播之外,还有使用计算机上网等等。特别是在信息日益发展的今天,他们在新科技方面的常识未必会比老师差,他们懂得的知识老师未必懂,而老师仍在凭借经验办事,以20世纪的经验来指导21世纪的学生,学生往往容易形成叛逆心理,与教师形成对抗情绪。难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经济状况的好转,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追求更好的发展,读书成为一条重要通道。这批人将会成为努力学习的好学生;有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去的目的明确,能学习好自然不错,但学习不好也没有关系,家里并不指望他(她)“光宗耀祖”,因而对孩子的要求偏低,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沉重的打击,学习成绩不理想,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这样的学生是比较难教的。父母创下的基业成为他们不努力学习的最好借口,父母的溺爱让他们没有读书的理由。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而这种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往往会比较高。 无论是哪一类学生我们都需要认真对待,找出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我们首先做到的是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成为学有专长的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努力,争取在学有专长的同时,能够博采众长。不仅仅是专业基础扎实,还需要对社会知识有所了解。形成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要成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则仅有上述条件是不够的。班主任的教育,我个人把它称之为“心”的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拥有“爱心”。 把学生当作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一切跟我们关系密切的人。但是决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容忍他们的缺点,指出他们的缺点,并不断督促他们改正。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快乐的人、健康成长的人是我们的心愿。说出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比较困难,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上了高中的学生,虽然在生理方面趋向成熟,但是在心理上还是比较薄弱。一方面,他们希望人们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待,另一方面,他们显现出来的仍然是孩子的心性。他们天真、纯洁、善良、上进,他们有美好的憧憬和辉煌的理想;他们单纯、冲动、简单中带有无知。这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需要我们去爱。他们身上有我们的过去,他们的将来就是我们美好的明天。 其次,我们要学会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年轻,但他们有思想,他们懂得老师的付出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只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任意地侮辱他们的智慧。几乎没有老师愿意自己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的零分,我想也没有哪一个学生希望自己因为成绩差而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教师有效关爱学生总结

教师有效关爱学生总结 一、避免爱的伤害,是有效关爱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一组矛盾关系。学生对教师多的是敬畏、服从,少的是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主动找学生,大多数学生自觉不自学地会在情感上设防,心理上处于一种本能的防守态势。这种状态对于情感的交流和教育的实施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就要拆除学生心理这道屏障,为实施有效关爱创造前提条件。 克服攻击性心理。面对有过错的学生,尤其是少数“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难免会产生急躁甚至恼怒的情绪,这种情绪也易引发过激的言行。如果不加以克服,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如果不加以克服,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事实上,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应该允许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教师要做的是呵护、引导帮助他们完善、成熟。明白此理,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和不满,而应有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遇事尽量克制自己,尽快稳定情绪,以健康、包容的态度去完成教育任务。 杜绝攻击性语言。基于爱和严,不少教师常是“刀子嘴,菩萨心”,然而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是你的“刀子嘴”,很难领会到你的“菩萨心”,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学生通常会摆出一付“不吭气,任你”的架势,此种状态下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常言道:良言一名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除文明、规范外,还必须杜绝攻击性。增强亲和力,既不要用温柔的软刀子——唠叨来“磨”学生,更不能用套话、气话、伤感情的话来“刺”学生,而是应该用道理说服学生,用真情来打动学生。 防止准备攻击性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体罚学生的行为已为千夫所指,但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准攻击性行为给学生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用眼瞪、鄙视、用手指戳、随手推拉等等,这些行为虽算不上体罚,但它对学生心理、人格的侵害程度是不可低估的,它往往是引起师生对立、冲突的重要诱因。我们应予以重视。 有关举止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人们互相注视频率高,表示彼此喜欢和情有良好意向。如果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表示出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和肯定,会使学生更倾向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抑制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一个视线都有如此的魅力,那我们何不把瞪着的眼睛、鄙视的目光变得和蔼、友善起来,把指戳、推拉之手变成关爱的轻抚呢如果我们坚持做到以友善、关爱的行为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情,别说是批评,即便是合理的“惩罚”,他们也会乐意接受,实现有效关爱。 二、营造爱的氛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必须要付出爱。这种“付出”还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给予,而是在给予的基础上,多方的构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陈自己倾注强烈的爱心外,还要通过教育活动,让家长懂得如何关爱孩子,让学生懂得如何互相关爱,教师还要指导他们适时、适事地付出自己的爱。这样,教师、家长、学生才能共同形成一种关爱的合力。大家互相尊重理解、互相关心鼓励,在这样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不能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吗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学会自己爱。如前所述,教师爱学生是无疑的,但这种爱是否存在着主观和盲目的因素,是否是学生所渴求的那种爱,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教师爱学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学生,要弄清他们需要什么,尤其是心理的需求。换言之,教师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就必须先读懂学生的心。实际上,如今的学生心理承爱着相当大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甚至嫉妒,家长过高的期望,教师严格的要求,自身成绩、相貌、身高等的困挠,如此等等。学生思想上的这些压力。教师如果不给予充分的关注、真心的理解和及时地疏导,那么你的关爱很可能是劳而无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读懂他们的

《关爱老人从心开始》说课稿

《关爱老人从心开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关爱老人从心开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说教材 小学综合实践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他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说活动目标 1.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困难,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敬老人,培养敬老爱老的美德。 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3.在敬老、爱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平时该如何关心老人。 教学难点:了解老人,理解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敬老人,培养敬老爱老的美德。 四、说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调查询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等学习方法。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培养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自家老人对孩子无条件、无限的付出,使孩子较难体会老人的心态与情感。所以,我先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使孩子们很容易打开自己的思路,并能详细的表达出来,这样会给孩子们一个强烈的感性体验,激发孩子们产生敬老爱老的情感。然后,从身边事做起,从家中做起,逐渐形成尊敬长辈的优良品德。 六、说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说感受 1.我首先请学生表演 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爷爷奶奶都很熟悉吧,那谁愿意来学一学自己的爷爷奶奶是怎样走路的、他们的表情怎样,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使他们可以更深刻体会老人的心情。 2.课件展示图片,让孩子说说图片中的人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3.提出问题: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这样爱我们,你们爱他们吗?平时你们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4.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们家给爷爷奶奶过生日。 生2:我家的奶奶行动不方便,我经常扶她起来、走路、坐下等。 生3:有时我还和爷爷一起下棋。 5.对学生讨论的结果给以肯定,我们做的这些是爷爷、奶奶想要的吗?他们开心吗?他们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 (二)小组间交流资料、走进老年人

浅谈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浅谈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发表时间:2018-03-28T11:03:56.3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作者:艾敏[导读] 教师如何热爱学生,通过什么方式热爱学生,一直成为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中心小学辽宁丹东118100 摘要: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如何热爱学生,通过什么方式热爱学生,一直成为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变革中,教师如何关爱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教师关爱学生了解善待 从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出发,对教师热爱学生提出了如下基本要求:第一,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热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了解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教师要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去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身体。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对学生热爱不起来,不能以情育人,除了一些别的原因外,恐怕大多与不了解学生有关。对差生的了解要格外仔细深入,要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着的闪光点,产生热爱差生的情感,并找到教育的着力点。这样才能从实际出 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关心、深刻了解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对学生、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极端负责的态度。 第二,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肯定、敬重他们做人的资格、尊严、价值和品格。为此,教师对待学生要坚持平等、友好的态度,要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人格上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尊重学生既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又是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青少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信任和鼓励。教师尊重学生,就能发扬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就能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 教师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尊重出于信任,信任也具有教育力量,人对人信任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它可以鼓励学生上进,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一种好手段。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成人意识”增强,不再希望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他们要求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事物,自己去判断是非、决定取舍,渴望成人的理解和信任。教师坚定地相信学生,可以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因此,教师不但要相信好的学生,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也应相信,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发自己不断进取,从而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如果教师无端地猜测或怀疑学生,特别是对犯了错误的后进生,不仅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甚至会毁掉一个学生。 第三,要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骨肉血缘之爱,也不是单凭印象的偶然之爱,而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之爱。这种爱具有原则性和导向性,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溺爱和宠爱,而是建立在严格要求基础上的爱。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因此,教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是真正地爱护学生,才能按照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规格,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然而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一味斥责,而是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严而有恒,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对学生爱而不重、严而不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进行教育,首先是要关切地、深思熟虑地、谨慎小心地触及青年的心灵。”千万注意不要为了严格要求学生而粗暴简单地对待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还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同等相待,不能分好分坏、厚此薄彼。不能只喜欢自己的几个“得意门生”,要做到“有教无类”,好学生要爱,“差生”也要爱,聪明活泼的学生要爱,性格孤僻、家境贫寒、学习困难、调皮捣蛋或有残疾的学生更要爱,要多给予爱。 第四,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热爱学生,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兴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教师要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开发和培养。 第五,要关心和重视培养学生集体。首先,学生集体的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学生集体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培养。健康的学生集体为学生个体交流学习经验提供了充裕的时空条件,因为,学生集体一方面为学生个体提供了“场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各项集体活动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最后,学生集体还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集体组织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举办的各种讲座和友谊比赛,有利于学生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生命历程是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走完的。他们踏入教育岗位后的几十个春秋,都是在埋首教案,驻足课堂,从早起身,忙到深夜,默默无闻。这是什么精神动力呢?这是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纯洁的爱,这是教师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既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参考文献 [1]徐兆国浅谈教师如何关爱学生[J].读书文摘,2016。 [2]白小兰爱的力量——浅议老师如何鼓励和关爱学生[J].课程教育研究,2013。 [3]张海明浅谈怎样关爱学生[J].学周刊,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