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14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4周答案

14周答案

分析: A.相得益彰:彼此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 示出各自的好处。 B.极致:最高的境界、最高的造诣或成就、 学识、才能,用于正面。 C.两张皮:指的是相互之间原本存在必然联 系或依附关系的两种事物发生游离而单独 存在。 D.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3. D



A项语序不当,改为“来自11名维吾尔族大 学生的一篇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 公开信”。 B项不合事理,改为“创业培训、项目推介、 跟踪扶持”。 C项成分残缺,“强化服务”后加“意识”。
5.B.增加 6.C,因为,介词。 A,将要,副词;况且/而且,连词 B,法令,代词;的,结构助词 D,那些,代词;他们,代词 7.A 8.B.朝廷并没有立即采纳王尧臣提出 的建议。





9.(1)①在郭皇后被废时,宦官阎文应曾 经出过很大的力,等到皇后生病了,文 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 (方后废时,被动句1分;及,等到,1 分,大意1分) ②当初,宦官张永和正当权,请求向百 姓收取十分之三的房屋税来辅助国家的 事业。 (方,正在,1分;用事,当权、掌握权 力,1分;十之三,十分之三,1分,大 意1分)
11.(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迷花倚石忽已暝。 栗深林兮惊层巅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12.B D E B 、“它常常排斥其他画家”不当,文 人画只是前期排斥其他画家,同时文人 画还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 D、以偏概全,原文是“大都借助绘画入 道”。 E、“作者”有歧义。 13.D “因而”前后强加因果。严重的程式化 倾向也只是出现在后期。
14周考答案

七上语文第十四周周练

七上语文第十四周周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周周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10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三种牛是家__(yù)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__(yùn)深厚的文化意象,代表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

“三牛精神”是我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它激励着我们勇敢向前。

我们要做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

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所以才有了今天改革开放的A_________(翻天覆地 \翻云覆雨)。

B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__(qǐ)盼更好的发展,才能精神抖__(sǒu)胸有成竹地应对新的挑战。

我们要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要拥有什么,就要为之奋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家____(yù)户晓②底____(yùn)深厚③____(qǐ)盼④抖____(sǒu)(2)语段中填入A处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

(2分)(3)下面哪一项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2分)A.精神B.愿意C.提高D.绿萍(4)结合上下文,在B处补写一句话,使语段更加连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典诗文默写。

(8分)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②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④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⑤孔子《论语》谈到如何对待富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陵中学高三语文周周练十四答案

建陵中学高三语文周周练十四答案

建陵中学高三语文周周练十四答案1、【解析】选D。

A项cánɡ/zànɡ,lěi,pǐ,jī/jǐ;B项lào/luî,bï/báo,zhēn,fēi/fěi;C项tán/dàn,pínɡ/bǐnɡ,mì,zhînɡ;D项chàn/zhàn,zhã/shã,liáo/miù,kēnɡ/hánɡ。

2. D 【D jiān/qiān,mï/mú ,yì/yí ,ōu/ǒu(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A shi/chí ,fú/fï ,tún ,zã。

B zhā, bei/bì, liǎng/liǎ(仨sā瓜俩枣:比喻一星半点的小事、小东西。

), jīng/jìng。

C zài,zhuï/zháo,guàn/kuǎn,shā(铩羽:翅膀被摧残,比喻失意或失败。

)】3、B( A.jiě/jiâlîu/lùxīn/xīn B.lún/lùn dào/ dǎo jī/ jǐC.chán/shàn gān/ gān xuã/ xuã D.jiâ/ jí hâng/ hãng xǐng/xǐng)4.A. (B.洗练融会贯通 C.稗官野史矫揉造作 D.心心相印形影相随) 5.D 【A言必行.-信 B辨-辩 C 瞄-描,杖-仗】6.B 【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来。

A望文生义。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测十四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测十四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周测十四答案一、(8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50分)1.(1)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文后,语文课代表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对话。

请把下面空缺文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9分)课代表:古人常借“月”这一意象营造意境、倾吐心声。

小语:“露从今夜白,①月是故乡明”,杜甫借“月”思亲;“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借“月”表现早行之苦;“③但愿人长久,④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苏轼则借“月”表达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课代表:古人在诗文中展现的旷达胸襟给人以启迪。

小文:遭遇失败,不要气馁,“闲来垂钓碧溪上,⑤忽复乘舟梦日边”,机遇随时都可能出现;面对得失,要平静看待,要培养古仁人那种“⑥不以物喜,⑦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心境。

课代表:时代在发展,一些古诗文名句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小智:是的,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⑧春蚕到死丝方尽,⑨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被用来歌颂无私执着、献身事业的人。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写出与之对称的句子)(《醉翁亭记》欧阳修)。

(1分)(3)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脱胎于此,并表现对人间生活热爱的两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分)(4)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4分)(5)小山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文后,探究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赋予了山川明月、江海草木等自然景观以诗意,一草一木承载了诗人的悲欢喜乐”,提笔写下这段感想。

你可以从“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感受到刘禹锡面对世事沧桑的乐观豁达;你可以从“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感受到苏轼对世事难全的哲理思考。

八年级语文周练及答案14周

八年级语文周练及答案14周

第十四周八年级语文周练《孟子三章》班级姓名家长签字6.《孟子》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______,最能体现作者仁政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2)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______,死于安乐”(《(孟子)三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大丈夫之辨”主题读书活动。

(1)孟子笔下的“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中,针对景春提出的问题,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故事,辨“大丈夫”。

[甲]公孙衍的故事公孙衍在秦国效力时,为秦国攻打魏国献计献策,使秦国得到了魏国的河西地带。

后来,公孙衍到魏国效力。

但是,当时的魏国因为受到秦国的攻打已经千疮百孔了。

因此,公孙衍想要联合各诸侯国来对付强大的秦国,这正是公孙衍的“合纵”思想。

[乙]张仪的故事张仪年纪轻轻便掌握了纵横家的看家本领,几经辗转后,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

后来张仪出使各国,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

这样,最后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

秦惠王因为张仪功劳卓著,就封他做了“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

第十四周政治周考卷打印参考答案

第十四周政治周考卷打印参考答案

第十四周政治周考卷参考答案1—5:CABBC 6—10:BAAAC 11—15:DC B CB 16—20:DDDDB21.[答案]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农村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22.[答案] (1)①有利于珍惜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有利于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②传统的中庸观念、明哲保身意识以及现实的语境,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从而引发质疑。

③要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3)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理由: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理由: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第十四周政治周考卷参考答案1—5:CABBC 6—10:BAAAC 11—15:DC B CB 16—20:DDDDB21.[答案]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四周周练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四周周练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四周周练远村有芳邻①仲夏时节,五点钟的样子,天就露出了鱼肚色。

②七十岁的常惠生,从枕头下摸出钥匙,准备到德山家去看看。

③德山被他儿子接到城里治病去了,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惠生,让他帮忙给照看老屋。

④常惠生小心地掂了掂,这一串钥匙可以打开尹家的大门、卧室门、仓库门……不是亲如一家人,不会对他这么信任。

他走出卧室,穿过堂屋,再打开自家的大门,站在台阶上,便望见了几百米开外的尹家老屋。

当然,只能望见那栋老屋上部的风火墙、晒楼、青瓦屋脊,高高低低的杉树、南竹、马尾松、槐树密密匝匝,如绿纬翠幛。

再看看自家的房前屋后,也是林涛起伏。

到处是嘹亮的鸟鸣声和飞掠而过的翅影,不经意间震落了树枝树叶上的露珠,发出沙沙的碎响。

⑤常惠生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润湿,喃喃地说:“德山呀,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⑥他走下台阶,沿着一条被林荫遮蔽的小路,朝尹家老屋走去。

⑦这个村有三四十户人家,住得很分散,到处是半裸半掩的土石山丘和坡地,稀稀拉拉地只长矮小的杂树、荆棘和野草。

常家和尹家住的这一面坡地,原叫秃毛坡,但现在却有了成片的树林,还有了许多自开自谢的野花。

常惠生以前当村长时,曾动员村民在自家屋前屋后栽树,像尹德山一样,既可保住水土,又可以变钱,但没几个人相信他的话。

⑧常惠生的儿子常凯是个农民企业家,早几年他回村成立起生态农业科技园,闹得红红火火。

科技园就在坡下的小河边,常凯不喜欢秃毛坡这个名字,遂改名为锦绣坡,单位则称之为“湘楚锦绣坡生态农业科技园”。

⑨常惠生曾问儿子:“这面坡是我家和尹家共有的宅基地和自留山,你改名问过他吗?”⑩儿子说:“问他做什么?他肯定会同意的。

这几十年,你们二老对尹家施惠多多,他报过什么恩?”⑪“混账东西!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就算我们帮过人家一点小忙,老想着人家怎么回报,那么原本的动机就歪了。

”⑫儿子赶忙说:“爹骂得对,我……再不乱说了。

”⑬常惠生和尹德山同年,两家人的上一辈就是邻居。

童年时他们感情就很好,后来,他们都成家了,又都有了孩子。

初一下第14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下第14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学年下第十四周课堂教学统练语文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3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忏.悔(chàn)安慰.(wèi)哆.嗦(duō)B 纤纤.(qiān)褪.尽(tuì)矜.持(jīn)C 孱.头(càn)服侍.(shì)猥.琐(wèi)D 灼.灼(zuó)苦涩.(sè) 颤.抖(ch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瞬息怀恋血气方钢B涉足萋萋哄哄烈烈C优寂忧郁祸不单行D幼稚执着垂垂暮老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将“事迹”改为“形象”B.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去掉“能否”C.由于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去掉“由于”D“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删去“稿件”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太上老君-----收服青牛精(《西游记》)B.曹操-----抹书间韩遂(《三国演义》)C.尤二姐-----吞金自尽(《红楼梦》)D.晁盖-----三打祝家庄(《水浒传》)5、语言运用——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4分)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B.您荣幸的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C.我们荣幸的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的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6、下面的文段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

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_________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周周练(第14周)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家长签名 积累与运用 A B C D 阅读 A B C D 书写 A B C D 一、看拼音,写词语。

(6★)
1. ɡù kè
2.xiānɡ zi
3.shǒu yì
4.bù liào
5.ɡēn qián
6.ɡān xīn 顾客 箱子 手艺 布料 跟前 甘心
二、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10★)
7.科学考察队的队员们翻越了不少山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了中山站。

( 翻山越岭 )
8.牲口没了,官府岂能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 善罢甘休 )
9.枣核满不在乎,大模大样地走了。

( 大摇大摆 )
10.爷爷四处闯荡几十年,到过许多地方,与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

( 走南闯北 )
11.今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妈妈忙得头脑昏乱,没了方向。

( 晕头转向 )
三、选择恰当的拟声词补充句子。

(6★)
咔嚓一声 扑哧一声 哇的一声 咯吱咯吱 梆的一声 咕嘟咕嘟
12.锅里的水( 咕嘟咕嘟 )地烧开了。

13.她( 扑哧一声 )笑了。

14.小妹妹( 哇的一声 )大哭起来。

15.他肩上的扁担( 咯吱咯吱 )直响。

16.大树( 咔嚓一声 )被风吹折了。

17.石头( 梆的一声 )落在地上。

四、给加点字找个合适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8★)
18.我不会让您穿上这么难看的衣裳,这也坏了我的名声..
啊。

(名气/名望/声誉) 19.这种方帽子戴着真不舒服..。

( 舒适 ) 20.莫非..
“漏”比我还厉害? ( 难道 ) 21.顾客满意..地走了。

( 满足/称心 )
四、句子训练营。

(6★)
22.修改病句。

(4★) 舒服。

他们设想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圆帽子几顶,像宛一样扣在头上,舒服。

23.他不得不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改成肯定句)(2★)
他只好/只能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8★)
吃猫的老鼠
住在图书馆里的一只老老鼠去找住在阁楼上的外甥,外甥对世界了解得很少。

设法 碗 很

“你们对世界了解得太少了,”它对那几个胆小的外甥说,“也许,你们根本就不识字。


“您知道得真多啊!”小老鼠们感叹着。

“比方说,你们吃过猫没有?”
“啊?您知道的事还真不一样!可是,我们只知道猫吃老鼠。


“因为你们太无知了。

我吃过不止一只猫,我向你们保证,猫连一声‘啊’都没有叫出来。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纸上画的嘛。

这算不了什么,你们吃过狗没有?”
“天哪!”
“我昨天才吃过一只。

那只狗,长着几颗獠牙……可是让我给顺顺利利地吃了,也没叫一声‘啊’。


“它是什么样子的?”
“纸的,纸的。

你们吃过犀牛吗?”
“哎呀!您知道真多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犀牛。

它像帕尔马奶酪还是像米兰奶酪?”
“犀牛当然就像一头犀牛。

你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僧侣、公主或者圣诞树吧?”
这时,大箱子后面有一只猫正听着它们的谈话,发出吓人的“喵喵”的叫声。

这是一真正的猫,有骨头有肉还长着胡须和利爪。

小老鼠们飞奔回窝,只剩下老老鼠被吓得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

猫抓住了它,开始拿它玩了起来。

“你就是那只吃猫的老鼠?”
“我……阁下,您明白……我一直待在图书馆……”
“我明白,我明白,你吃的是书上印的猫。


“我吃过几次,只是为了学习学习。


“当然,我也很欣赏文学。

不过,你不认为你也该向真实生活学习一点儿东西吗?你也该知道不是所有的猫都是纸的,不是所有的犀牛都能让你们老鼠随便啃的!”
可怜的
...“犯人
..”还算幸运,那只猫一时疏忽,它的注意力被一只在地上爬的蜘蛛吸引了。

图书馆里的老老鼠三蹦两蹿就逃回它的图书馆纸堆里去了,而那只猫只吃掉了一只蜘蛛。

24.画波浪线的句子把老老鼠比作一尊雕像,形象地说明当时老老鼠被吓坏了。

(3★)
25.文中“可怜的‘犯人’”是指老老鼠。

(2★)
26.抓住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
老老鼠在小老鼠面前吹嘘自己吃过猫、狗、犀牛时,被猫抓住教育了一顿,幸亏蜘蛛吸引了猫的注意力,老老鼠乘机逃走了。

27.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3★)
猫一时疏忽,被地上的蜘蛛吸引,竟然让老老鼠跑了。

28.那只老老鼠幸运地逃回了图书馆,它会对同伴们说些什么呢?(3★)
它会得意地说:“哈哈!我就知道连猫都不敢吃我,我又回来啦!”
29.读了画直线句子,结合短文内容,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
我懂得了,吹牛是没用的,要向真实生活多学习一点儿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