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浅谈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0 年 7 月发布的《第 26 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0 年 6 月, 中 国 网 民 规 模 达 到 4.2 亿, 较 2009 年底增加 3 600 万人;互联网普及 率 攀 升 至 31.8%, 较 2009 年 底 提 高 2.9 个百分点。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等 文化传播与发展,建构了新的互联网文 化,网络语言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那么网络语言到底是什么?它带来了哪 些影响呢? 1 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 上使用的语言。但有人提出疑问,难道 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与我们日常使用的 语言不一样吗?其实不然,起初主要是 网虫们为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满足某 种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在现代社会 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网络用语层出不穷, 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而广大网友 也恰恰偏爱这种快速又明了的网络用语。 因此,网络语言在社会上越来越普遍。 2 网络语言的特点 如今的网络语言已经进入社会大众 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可以发现 网络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2.1 简单明了,易于传播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创造出来的,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运而 生的,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反应体, 符合社会大众的交际需求,更加贴近生 活。因此,传播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不
▲
浅谈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问题
余忆文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校)
管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在娱乐活动中, 通俗易懂的语言更为大众所接受。无论 接受者的知识是否渊博,社会地位如何, 只要接触到网络的大众,都会被其通俗 易懂的语言影响。 2.2 词类庞大,范围极广 网络词语层出不穷,涉及范围、跨 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从平民百姓到社 会精英,只要接触过网络的人就可能会 被影响。而且,通过这种网络传播,各 种词类的衍生词更是层出不穷。 例如, “xx 式” 的 范 跑 跑、566、399;“xx 族” 的 裸婚族、闪婚族、蹦蹦族。这些新词不 断更新,数不胜数。正是通过传播,这 些网络语言才得以繁衍且快速发展。 2.3 词语杂乱,规范不当 网络语言是社会反映的一种体现。 当它大量出现时,某些错误、不规范的 语言已经脱离了语言规范和标准,甚至 会影响社会大众,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 风气。像“TMD(他妈的)、P(屁)、 SHIET(狗屎)”等不好的文化语言现象 随处可见。 3 网络语言的必要性 在快速发展的当前社会,网络语言 是人们交流的产物,只有运用好网络语 言,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这 类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当今时代, 很多青少年们甚至许多父母长辈也越来 越跟随潮流,开始大量使用网络语言, 不仅在网络上使用,更贯穿于生活的方 方面面。网络是虚拟的世界,所以,网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网络语言通常是指在网上交流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规范,它包含了许多缩写、网络用语和表情符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语言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网络语言使用的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例如错别字、语病和不文明的用语。
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化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规范化网络语言使用有助于提高交流效率。
网络语言通常是为了更快更便捷地进行交流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很可能导致误解和交流不畅。
一些缩写和网络用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而且一些错别字和语病也会给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如果能够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化使用,就可以让交流更加高效和准确。
规范化网络语言使用有助于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和良好形象。
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是通过文字交流的,因此语言的文明和规范使用至关重要。
如果大家都能够遵守一定的网络语言规范,不使用粗鲁的语言和不文明的词汇,那么网络环境就会更加清朗,人们的交流也会更加友好和和谐。
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也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文化修养,有利于提升个人形象和品牌。
规范化网络语言使用也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和流行性。
如果能够将网络语言使用规范化,就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还能够了解当下流行的文化和潮流。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规范化网络语言使用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交流效率,维护网络文明形象,保护语言的纯净性和传承,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化使用,让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更加美好、纯净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便利,同时也给语言规范化带来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我们需要认识到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
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让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有趣。
随着网络语言的普及,一些不规范、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也开始泛滥,例如网络暴力言论、谩骂、侮辱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不正面的用语不仅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和谐,也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困扰。
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势在必行。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如何更好地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应该加强网络语言规范的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络语言规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网络语言规范。
应该建立相关的网络语言规范标准。
制定网络语言规范标准,让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哪些网络用语是不规范的,从而避免使用不当的用语。
应该加强网络语言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起网络语言的监管机制,对违规使用网络语言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让人们自觉地遵守网络语言规范。
应该鼓励和引导人们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们文明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让网络交流更加健康、和谐。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可以提高个人的语言素养,提升个人的文明礼仪。
在网络交流中,文明规范的用语不仅可以体现个人的教养和修养,也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规范使用网络语言也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文明规范的网络交流,可以让网络环境更加清朗,减少不和谐的音频,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只有通过个人努力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够更好地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网络语言规范,让网络交流更加文明、和谐。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网络语言规范化指的是在网络交流中,使用一定的约定和规范,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高效、规范化。
当前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字母、数字、符号的滥用。
在网络交流中,很多人习惯使用大量的字母、数字和符号来表达情感或强调,导致信息的传递不够准确和规范。
2. 短语、词汇的简化和拼写错误。
为了追求速度和简洁,一些网络用户会对词语进行简化或简写,甚至出现拼写错误,给信息的理解和传递带来了困难。
3. 表达方式的不规范。
网络交流中经常使用语气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准确、不规范,容易导致误解。
二、优化对策:1. 倡导规范用语。
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发布规范用语指南,呼吁用户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网络交流意识和规范用语意识,提高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3. 引导正确表达。
网络平台可以在用户发布内容时提供常用短语、词汇的选择,引导用户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并提供矫正错别字的功能。
4. 设立网络语言监管机构。
建立专门的网络语言监管机构,对网络平台上的语言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不规范的用语和表达方式。
5. 提倡文明网络用语。
广大网络用户应自觉遵守文明网络用语,自觉抵制粗鲁、低俗的用语和表达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对于网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和提高网络用户的文化素养,才能有效地优化网络语言的规范化,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网络交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网络语言规范化是指在网络交流中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和约定,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清晰和有效。
当前网络语言规范化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网络用语的泛滥、乱用标点符号等,给网络交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优化网络语言规范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要加强网络语言规范化的教育与培养,提高人们对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重视和认识。
网络语言规范化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向人们普及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
学校和社会组织也可以设立相关的网络语言规范化交流活动,引导大家掌握正确的网络语言规范。
要倡导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避免乱用网络用语和符号。
网络语言的泛滥和乱用是当前网络交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网络用语和表情符号的滥用,容易引发误解和歧义。
我们应该倡导在网络交流中使用规范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网络用语和符号,以减少误解和歧义的发生。
要加强网络语言规范化的监管与管理,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网络语言规范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对于网络语言的乱用和滥用进行监管和管理。
也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络语言规范化指南,为网络用户提供规范的参考。
要倡导文明网络交流,树立正确的网络形象。
网络语言规范化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更是一个文明问题。
在网络交流中,我们应该注重尊重和理解对方,避免使用侮辱性和歧视性的语言,树立正确的网络形象。
通过文明的网络交流,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网络语言规范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教育与培养、倡导规范使用、加强监管与管理以及倡导文明交流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只有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才能使网络语言规范化得到有效的推进,并为网络交流提供更加准确、清晰和有效的信息传递。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化使用的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使用却存在着一些规范化的问题,比如错别字、网络用语、网络暴力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网络交流的效果,也给人们的言论文明、网络环境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倡导正确的拼写和语法。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喜欢使用简洁、快捷的网络用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我们应当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着力提升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充分认识到语言的规范化使用对思维逻辑的严谨性及言行的端庄性的重要性。
网络平台应当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拒绝发布含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低质量内容,从而引导用户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杜绝网络用语的滥用。
尽管网络用语可以使交流更为便捷和生动,但过度使用网络用语会让人觉得缺乏语言的严谨性和正式性,甚至影响到交流的准确性。
我们应当倡导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使用网络用语,避免滥用网络用语。
网络平台也应当引导用户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禁止发布含有大量网络用语的内容,推动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发展。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杜绝网络暴力言论。
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人利用网络言论传播仇恨、挑衅、恐吓等言论,严重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
我们应当通过立法、舆论引导、公民道德教育等手段,加强对网络暴力言论的打击和管理。
网络平台也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禁止发布含有网络暴力言论的内容,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稳定。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除了政府、学校、媒体等机构的引导和管理,个人也应当自觉遵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在网络上发布含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网络用语滥用以及网络暴力言论的内容,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用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常见方式,网络语言的使用规范化和合理化已经成为众多网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但实际上,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依旧不太乐观,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表达方式,例如错别字、拼音缩写、不正式用语、暴力词汇等等。
这些不规范的表达方式给人们的正常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可能会对网络文化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对当前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优化对策。
现代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尽管网络语言的使用方便快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规范化问题。
以下是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1.错别字和错误的语言形式。
网络上要求快速交流,使用语音输入或者手写输入成为大家的首选方式。
这样,在匆忙的打字过程中,输入错误和拼写错误就不可避免。
很多人不重视校对,所以发布出有错误的信息和内容。
同时,在网络的表达中,有许多人使用拼音来表示一些复杂的汉字。
这样,给用户带来了阅读和理解问题。
2.不正式的用语网络上很多人的语言表达都不成体系,有些简单的语言表达的方式缺乏严谨和通用性,可以说是不正式的。
尤其是在对话和聊天的过程中,很多人只关注即时性,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思考和理解。
这种用语的表达,包括同音词替代、语法错误等等,所以很多人的信息和表达方式会再同行中引出许多误解问题。
3.使用错误的表情符号和语气词表情符号是网络语言中的一部分,但是许多人在使用表情符号的时候没有注意表情符号的语义和文化背景,导致了很多人的文化沟通问题。
另外,许多人不适当地使用语气词,表现出不合理的情绪,影响着自己的言行规范性和交际礼仪。
4.使用暴力和色情词汇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言论自由的特点,很多人的言辞是不受限制的,甚至存在辱骂、恶毒攻击、人身攻击、诽谤和侮辱等现象,这些都是不雅的言辞和不健康的行为。
同时,网络上也有大量的色情词汇,这些都是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良言论。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如微博、微信、论坛、聊天工具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部分。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对策。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存在词汇表达单一的问题。
由于网络上的文字输入方式的限制,人们往往采用简化拼音、缩略词、拆字等方式来表达意思。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高输入速度,但是也导致了网络语言的词汇表达单一、乏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鼓励人们多用全拼或简洁明了的词汇来表达,避免使用过多的缩略词和拆字;二是提倡使用网络流行词汇和新词创造,增加网络语言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问题。
由于网络语言普遍以口语化为特点,人们在表达时往往不注重语法准确性和词语使用的得当性。
这种情况导致了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加强网络语言的学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语法和词汇素养;二是在网络平台上引入自动纠错和提醒功能,帮助用户及时纠正错误的语法和词汇使用。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现状存在含有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的问题。
由于网络上的匿名性和传播速度,一些人往往在网络上发布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伦理道德。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发布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的行为;二是加强用户教育,引导人们文明上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还需要与传统语言规范相结合。
虽然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但不能放任网络语言的自由发展,应该与传统语言规范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语言的优势。
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相互融合和借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网络语言规范化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词汇表达单一、语法错误、含有敏感信息和不良内容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鼓励多用全拼或简洁明了的词汇表达、加强网络语言的学习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以及与传统语言规范相结合等优化对策来推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很多人对网络语言的应用只是觉得新鲜、好玩而已,忽略了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这就导致网络语言应用中存在很多的不规范现象,致使语言应用中出现乱用,乱造等现象,影响了语言文化的发展。
结合当前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化应用,对网络语言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更明确的认识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结合当前语言特色,使其发展的方向更为科学和规范化,这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1网络语言应用现状1.1网络语言的形式网络语言的形势极为丰富,在网络应用中各种数字符号等都可以形成网络语言。
例如,符号形式的网络用语“:(”表系“不开心”、“o_o”表示“戴眼镜”等。
又如数学形式的网络用,“886”表示“拜拜了” 、“526”表示“我爱你”等,可见网络用语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符号式,用一些符号表示意思,达到沟通的目的,如“:(”、“o_o”。
2.数字式,用数字代替文字表达语意,如“886”、“526”。
3.缩略语,也就是长话短说,例如,事情办好了,可以说“Ok 了”,但很多时候网络用语就成了“O了”,“不要”被说成“表”,这一形式的网络语没有固定的规律,有点随心所欲。
4.通俗语、地方语,例如,“托了”表示“事情办好了”。
5.外来词汇的演变,例如,“show”一“秀”表示“表演”的意思,“hello”一“哈喽”表示“你好”的意思。
6.词意迁移,列如“一往情深”变成了“一网情深”等。
7.意思迁移类词语,例如,“我不是活雷锋”表示“不帮你”,“去找达康书记”表示“有问题要反应。
总之,网络用于的形式极为丰富,各种文化融汇其中,良莠并存。
1.2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活泼生动形象化。
例如,晚上约会,说成“晒月亮”。
不愿意起床说成是“起床困难户”,等等,这些词语很有意思,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交流中的各种意思。
其次,网络用语比较简洁、明了,比如“555”表示“呜呜呜呜”,意思是伤心的哭,“酱紫”表示“这样子”等,这些词语简洁、明了的表达了交流者意思,使沟通更为方便、简单。
第三,网络用语风趣、幽默,表达意思更为委婉,有意境。
例如,“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唐僧”;“咱们出去腐败一下”,意思是“我们出去一起吃饭”,这样表达比较有时代特点,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热词和核心舆论话题。
第四,网络用语来源丰富,有来自历史的,如“哥是雷锋”表示“做好事不留名”。
有来自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芙蓉姐姐”、“奔跑吧!兄弟”等等。
有来自社会热词的,比如“反腐”、“腐败”、“ 光盘”等。
此外还有来自网络游戏的,你如“挂了”、“爆头”等等。
第五,网络语言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例如,“思密达”、“ 米西米西”、“ 三克油”、“3Q”等,其丰富的文化内含对当代人很有吸引力。
1.3网络语言应用的现状当前网络语言的应用很不理想,非常的混乱,存在的很多的问题。
但网络语言也有一些优点,激发了人交流的欲望和兴趣,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很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
当前,网络语言应用的现状很复杂,例如,词语乱造,“一往情深”说成“一网情深”,“乐不思蜀”说成“乐不思薯”等,这种词语乱造现象在网络语言的使用非常的普遍,影响了语言的持续发展和规范化,往往会让人理解错意思,甚至使人产生错误的记忆,也造成了当代社会错别字泛滥的现象。
又如滥用词语,本来词语的运用是为了方便人与人的沟通,滥用词语导致人与人的沟通产生了代沟,不理解其意思。
例如,“我是打不死的小强”,有的人就要问“小强”是谁?又如,“你是天上掉下来”,本来想夸奖人说别人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仙子,但也有人理解成为掉下来的是猪八戒,这就造成了误会、产生了代沟。
再如,词语使用的随意性较大,例如“SB”、“TMD”一些使用者并不认为这些语言是骂人的,甚至将其当成标榜个性的“口头语”。
因此,当代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化使用,致使语言的应用和发展较为随意,影像了人与人的交流环境和交流效果,并不利于语言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在对网络语言调查中发现,网络语言的应用者大多集中在十八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五十岁以上的人使用的很少,十八岁以下的人属于“发展使用群体”,他们的应用是边学边用,因此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对于十八岁以下的人影响较大。
此外调查显示,网络语言应用中大多以学生为主,特别是高校学生,社会青年等年轻群体都很热衷网络语言的使用,成为网络应用的主体。
这一网络语言的应用现状,更加明确了网络语言需要规范法华,否则将严重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人与人的交流,使语言发展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障碍,使其失去本来的特性。
2规范网络语言应用的必要性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网络语言的应用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的影像。
要研究语言规范化问题,必须客观的、辨证的对待网络语言的实际使用现状。
2.1网络语言发展应用的正面影响网络语言的应用,提高了人在交际中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为了使用网络语言,而特意的去编写。
大多数都是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流行的语言。
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看,它融合了多种文化,体现了不同文化层次的语言表达特色,有利于人的个性的张扬和自我意识的准确表达。
其次,网络语言的灵活、生动、新鲜,激发了大众对语言应用特色的探究我创造,使我们的语言更为丰富,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我们去腐败一下”,很生动的表达了“贪吃”就会“腐败钱包”,也表达了使用者对于聚餐的理性认识。
又如“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唐僧”,提醒交流的另一方不要盲目乐观。
这些语言仔细体会都非常的有特色,生动、鲜明,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
2.2网络语言发展应用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不少。
第一,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使用,使人与人的交流产生了分歧、代沟。
例如,网络中将网络小说作者成为“大大”,一些不经常使用网络的人,不知道这个意思,容易与实际生活中的称谓混淆。
又如,“酱紫”表示“这样子”,不理解的人,以为发言者说的是某种物品,如紫菜等。
可见,网络用语的不规范使用,容易使语言产生歧义,产生交流障碍。
其次,网络语言的使用,存在一些乱用、乱造行为,这些行为降低了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致使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用错字、写别字。
例如“一往情深”,很多人会认为一往情深的网就是网络的网,一些语言初学者往往不明情况,学错、用错,将错别字认为是正确的。
再次,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应用,影响到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应用。
例如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我靠”、“ 么么哒”“ 蓝瘦香菇”等等词语。
好多使用者对于其意思都是一知半解,更何况对于网络陌生的人,更是不懂。
糟糕的是学生将一些网络用语用于作文,导致作文里错别字很多,老师批阅的时候很多句子的意思不理解、不清楚。
例如,“吓死宝宝了”这句话在网络中适合不同年齡阶段的人使用,然而,对于一些不经常用网的人来说,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分歧。
又如,“5、5、5、……”、“u、u、u……”都表示“呜呜地哭”,不经常上网的人很容易误解,在阅读的时候,需要猜测语意,这种现象很不利于人的交流和语言的发展。
此外,网络语言中有很多词语是来自社会和网络的,蕴含着一些不健康的暴力的思想。
例如“钓马子”、“papa”等词,涉及到了两性概念,不太理解的人,或者是小孩子看到这些词,以后容易产生联想。
又如“爆头”、“连杀”、“干掉”等词语,充满了暴力色彩,容易使使用者的情绪暴躁,不理智,在解决问题时也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2.3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必要性网络语言应用的规范化,首先,可以避免词语的乱造,乱用。
实际上语言是一种交流的文化,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在漫长的演变中,形成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形态,网络语言的制造者大多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创造了这些语言。
其文化差异也较大,甚至影响到人对语言的使用,因此,网络语言的规范化有利于语言更合理科学的应用,促进了语言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网络语言规范化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方便。
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学习会了乱用滥用词语。
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使他们对于传统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在遣词造句中更加注重语法和词语的正确运用,避免了学生乱用、乱造词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此语言的发展,都是抛弃糟泊、取其精华,网络语言的发展也不例外,规范网络语言的应用,可以使一些腐朽的、陈旧的、暴力的语言因素逐渐的消失、淡出,从而确保网络平台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和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3促进网络语言应用规范化的几点建议3.1倡导语言应用规范化应用网络语言应用的兴起是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良莠不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给语言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在网络语言应用中,倡导大众规范化使用语言。
一方面,可以使大众重视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在语言应用和传播中会更多的考虑语言应用的正確性、合理性,而不一味的追求新颖、别致、个性。
另一方面,倡导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促进了社会大众对于语言文化发展的思考,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日常生活中语言的应用,使语言有更好的交流、沟通、表达效果。
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以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使语言应用可结合相关向法律条款,创造和应用规范化的网络语言。
3.2引导网络语言应用的规范化网络语言自诞生起,就缺少有效的引导。
它的传播很自由、很开放,大多是因为人们觉得好玩儿有趣,才相互转发、使用。
这就造成了语意、词意等方面的差异,词语乱造乱用现象泛滥。
例如,“蓝瘦香菇”一开始很少有人将其理解为表示心情不好、难受的意思。
随着这一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人们才逐渐地将其与“难受”联系起来。
又如“太平公主”本来是一历史名词,被引申为表示女性胸部平坦。
此外,还有一些带有污蔑性、暴力性的词语,有些词语充满了低级趣味,这些都不利于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化。
引导网络语言的,有利于网络文化更好的形成,可以通过“网络用语创作大赛”等形式,普及网络语言,引导社会大众网络语言应用的规范化。
总之,要客观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应用的现实状况,要结合其优势和缺点,正视其发展的路线,引导这一文化形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3.3扩大语言应用规范化的宣传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酷爱使用网络语言,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语言都能接受都愿意使用,并广泛地将其传播。
另一类就是极为反对网络语言的应用,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网络语言,对其都充满反感,非常排斥。
这其中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也是对于网络语言这一新生事物的不理解。
因此扩大网络语言应用的宣传能够使人们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网络语言,使其应用走向规范化道路。
4结语网络语言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很多人看来,文化形式充满了随意性和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