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平湖围头话音系分析
河源源城话音系及其音韵分析

河源源城话音系
一、河源话的音系
1.河源话的声母共19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p 爸布帮 p‘步怕被部m 妈尾麻闻文 f 飞灰胡凤 v 换围话横t 到低赌 t‘道太地毒 n 你年难怒泥 l 兰连礼
ts 精主焦招姊 ts‘全直次自字曹 s 散修书苏死
k贵经结举 k‘跪杰撬旗ŋ岸案延眼我x 河是开去休
j 移意
ņ娘软染让
ø 约运远
2.河源话的韵母共52 个,包括声化韵母[m]。
ı资支市试语以i尾地词辞刺次女猪飞u 雾故赌粗ʮ书树ɔ过河哥火初
yε靴iε齐低米废
a 家假蛇爬 i a 写谢野夜iu 有幼臭
iu i 锐睿u e i贵鬼醉跪uɔi 队对头
ɔi 海代灰内贿睡瘦
a i 街戒坏au 豪觉 iau 宵招
in 人真震近整拯u n 本混蠢云uɔn官罐盆
m 五午
an 凡删跟根凳等恩ɔn 岸寒换船
iεn 先边连权拳沿圆 iɔn 愿软
am 敢谈咸陷 iam 添艳严 im 林心
ɥɔn权缘冤圆ɥn 闰润
aŋ耕横ɔŋ江讲将方u ŋ冬冻双穷
iaŋ影请病iɔŋ洋阳让将iu ŋ溶用
ap 纳合搭 iap叶业狭
ip 急
it湿匹积一极织直u t出突秃
iet页塞杰铁缺月雪y e t血ɔt 阔脱说割
at发袜得辣刮国色北
yɔt 缺
ak 白麦尺拍只u k 竹玉局曲福六读ɔk 落桌各郭确
iak 锡席接迹iuk肉欲iɔk 削药约
ב欧
3.河源话中的声调有七个: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调值 33 31 24 21 55 5 2
调类代号 1 2 3 5 6 7 8
例字高猪开平穷麻米肯粉重四放谢饭害一百尺滑药白。
再议深圳大鹏所城方言的界定

关键词:大鹏话;军话;客粤混合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5-0044-03
深圳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大鹏新区,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它是明清时期中 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大鹏所城当地居民使用“大 鹏话”交流,“大鹏话”被一些学者称为“军语”或“军 话”。也有学者对此有所质疑,认为现有的语言特 点和历史情况不足以证明“大鹏话”就是“军话”。 那么,“大鹏话”的归属是什么呢?
二、关于“大鹏话”是否“军话”的分析 “大鹏话”是否为“军话”,目前有两种截然 相反的观点。杨耀林、黄崇岳的《大鹏城与鸦片战 争》中有言:“守城将士,屯田之兵,来自四面八 方,或带家眷,或与当地妇女结婚融合,逐渐形成 一种特有的军营语系——‘军话’。”张一兵《大 鹏传统民俗闲谈》:“明初来自天南地北的所城官 兵及家属至少有两千人,因交际需要逐渐形成了一 种独特的军营专用言语系统,在古文献中,这种话 被称为‘军语’或‘军话’。用现代学术语言讲, 就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军语方言岛’。”[5](P57-92)
第 39 卷 第 5 期 Vo1.39 No.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5.02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再议深圳大鹏所城方言的界定
2019 年 5 月 20 日 May.20 2019
一、“军话”的界定 关于汉语“军话”的讨论,詹伯慧、潘家懿、 丘学强、黄晓东等学者均有论述。詹伯慧曾经调查 海南岛上的崖县“军话”,认为它接近北方官话系统, 又有较多一般官话所未见语音特征,因而被汉语方 言学界视为“方言岛”[1](P127)。詹先生的文章发表后, 一段时间内很多人认为“军话”就是南方某一种或 者几种方言包围下的北方方言。潘家懿认为,“军 话”是我国南方某些地区一种含有官话成分的混合 型汉语方言。由于流行范围小、使用人口少,而且 都处在周围其他优势方言的包围之中,因此语言学 界称它为“官话方言岛”或“军话方言岛”。“军话” 在其流行区域内除称“军话”外,还有“军声”“军 家话”和“军”的叫法[2]。丘学强进一步明确了“军 话”的概念,即“军话”是散布于粤、琼、桂、闽 等地的具有“方言岛”性质的汉语方言,它们因与 明代卫所里的军护关系密切而得名。军话大多仍或 多或少地保留了明代通语的特点,但以今天的面貌 看,它们的语言特色各不相同,不应统一地划归为 某一方言[3](P134)。黄晓东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对“军 话”进行了界定,指出“军话”是由历史上的驻军 或军屯而形成的汉语方言岛,其中涵盖了三个要点:
深圳普通话真题及答案解析

深圳普通话真题及答案解析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吸引着大批人才的涌入。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普通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深圳开始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
首先是词语辨音题。
一般来说,词语辨音题分为单个音节的词语和多音节的词语。
单个音节的词语较为简单,常见的有“马”、“把”等。
对于这些词语,我们需要注意单个音节的发音,如舌头的位置以及声带的使用。
对于多音节的词语,我们需要注意整个词语的韵律和语调。
比如“发展”这个词,我们需要注意第一个音节“发”的声调要高一些,而第二个音节“展”的声调要低一些。
接下来是口语表达题。
这些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例如,题目可能会让考生就某个话题进行简短的发言,如“请用普通话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语速,语调和语法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要尽量使用一些流利的口语表达,以展示我们的语言能力。
再往后是听力理解题。
这些题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于普通话口语对话的理解能力。
题目一般会播放一段对话,然后根据对话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对话的背景和主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对话中的细节信息。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听清楚对话中的关键词,以便回答问题。
最后是阅读理解题。
这些题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于普通话书面语的理解能力。
题目一般会给出一篇短文,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词语的搭配,以便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深圳普通话的真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发现,普通话的测试主要包括词语辨音、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测试,提高自己的语音准确性和交际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于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题型。
总的来说,深圳普通话的测试对于我们的语言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
方言音系的归纳问题(讲稿)——游汝杰

5,音系归纳有没有多种可能性?
• 音系归纳和音位归纳都允许有多种可能性。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和音系归 纳,答案都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可以用 多种不同的方法归纳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 音位和音系,最后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所得结果没有正误之分,只有优劣之辨。
温州音系的不同归纳法
各家韵母差异比较表
3.3.2 符号的常见性
• 北京话 /a/有以下几个变体。 • [Ą]单独用,如“啊”Ą55;在声母后面, 如“搭”tĄ55。 • [a]在 i或 n之前,如“白”pai35、 “滩”than55。 • [ɛ]在 i或 y和 n的中间,如“店”tiɛn51、 “娟”tɕyɛn55。 • [ɑ]在ŋ或 u前,如“商”ʂɑŋ55、 “高”kɑu55。
各家声调差异比较表
赵 1920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去 7调 郑张 1964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8调 杨 1995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8调 游 1998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8调 潘 1998 阴平 阳平 上声 上声 阴去 阳去 入声 入声 6调
郑张 1964 a a a o o ai ai ai au au ɤu ɤu aŋ aŋ aŋ 杨 1995 a ia ua o yo ai iai uai au iau əu i əu aŋ iaŋ uaŋ 游 1998 a ia ua o yo ai iai uai au iau ɤu i ɤu aŋ iaŋ uaŋ 潘 1998 a a a o o ai ai ai au au ɤu ɤu aŋ aŋ aŋ 介音 i 是否归声母 介音 u 是否归声母 介音 i 是否归声母 前一元音记为 ɤ 或 ə 介音 i 是否归声母 介音 i 是否归声母 介音 u 是否归声母 介音 y 是否归声母 介音 i 是否归声母 介音 u 是否归声母 备注
围头话 基本用语

围头话基本用语摘要:一、引言二、围头话的起源与特点三、围头话的基本用语概述四、围头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围头话,作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起源于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的围头村。
这种方言拥有自己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结构,与普通话和其他闽南语系方言相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和特色。
围头话在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当地居民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提供了便利。
围头话的起源与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围头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的围头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因此当地居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围头话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
其次,围头话在音韵、词汇和语法方面都具有显著特点。
在音韵方面,围头话拥有丰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使得这种方言听起来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在词汇方面,围头话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同时也吸收了其他闽南语系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形成了独特的词汇体系。
在语法方面,围头话具有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同时也有丰富的助词、介词和连词等,以表达复杂的语义关系。
围头话的基本用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问候用语、称呼用语、日常生活用语、农事用语、渔业用语等。
这些用语反映了围头村居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围头话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手段。
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交流,还是邻里之间的友情互动,围头话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围头话也是传承当地文化、教育后代的重要载体。
总之,围头话作为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不仅反映了围头村的历史文化,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围头话面临着传承的困境。
廉江塘蓬客家话音系及语音特点

下来。截至2005年,廉江客话使用人口约60万。
二、廉江客家话的音系
(一)声母(18个)
p 巴北佩斧 pʰ 破旁部白 m 马问舞麦 f 附火课服 ʋ 蛙屋禾遗
t 当督肚纠 tʰ 土汤袋敌 n 努南农纳 l 李冷六而
ʦ 左蕉钟烛 ʦʰ 车绝坐谢 ȵ 语扰娘摄 s 沙须愁集
k 果家健吸 kʰ 科刻估欺 ŋ 牙碍危乐 h 河开去壳
21 (梅)≠租ʦu55(塘)、阻ʦɿ31(梅)≠阻ʦu31(塘);遇合三泥、见二组字读i,与梅县客话相同,如:虑li33、居ki55。遇合一疑母
2017.05
语言本体研究
字自成音节ŋ̍,如:吴ŋ̍24、五ŋ̍31。 2.蟹开一等主要读ɔi、ai,如:态tʰai33、来lɔi24;蟹开二等读ai,如:戒kai33、买mai55;蟹开三、四等章、见组字
躲避战乱多次南迁,于宋末到明初途径闽西、赣南到达广东东部和北部地区,客家话也基本稳定成型。自康熙中叶到乾嘉
之际,客家人口大量繁衍,而客地山多田少,故粤东、北部客民逐步外迁,有到四川、台湾的,也有到湖广及粤中的。乾
嘉以后,因土客械斗,部分客民被调解迁徙至粤西高廉一带,最远到达海南一带,这个时期也就是罗香林所说的客家第五
ɛn 跟朋银听
ɔn 赶短川寒
in 品真京证 un 本盆村分
iɛn 件千燃元
iɔn 全软
iun 忍近匀永
uan 关观
uɛn 耿
uɔn 官冠全软
aŋ 生争铃径
ɔŋ 帮张床讲
uŋ 双冻公松
iaŋ 饼晴井听 iɔŋ 乡响凉羊
iuŋ 兄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uaŋ 梗
uɔŋ 光广
ap 搭合甲法
ip 集习汁入
iap 夹接叶摄
深圳方言分布

深圳方言分布●宝安粤语: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即珠江东缘的沿江一带及南部与香港新界交界处。
其地域范围包括现特区内的三个区:罗湖、福田、南山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西乡、福永、沙井、公明、松岗五个镇和光明街道。
其分布特点为:该地区主要是沿珠江口东源的低地和香港连接的陆地交通要道,包括原宝安县老市区(旧罗湖墟)、旧城(新安故城)以及北至广州,南往香港的交通要道。
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本地区政治、文化的重要地区和经济活跃带,与以粤语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交往甚为密切。
●南头话:其使用人口在南头地区大概只有5000人左右。
南头话的代表点是原南头城内原居民所讲的话—“南头九街话”。
“南头九街话”的使用区域是以南头城为中心延至周边的一甲、关口、田夏、冲下、龙屋、陈村、北头等自然村庄一带。
●围头话:围头话被当地人称为“本地话”或“土话”,主要通行于现在深圳市南部的罗湖区和福田区。
地理分布由东往西是从黄贝岭起沿着深圳河顺流而下,依次为:黄贝岭-向西-田心-田贝-湖贝-笋岗-南塘(东门)-蔡屋围-埔尾-上步-田面-赤尾-水围-福田-梅林-岗厦-皇岗-沙嘴-沙尾-沙头(上沙、下沙)一带原来20多个自然村。
●龙岗客语:属于粤东客语-惠阳客语西向延伸的一个分支。
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
其地域范围包括特区内的盐田区和特区外宝安区的布吉、龙华、石岩、观斓四镇以及龙岗区的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六镇。
其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
深圳客语北面和东莞客语,东面和惠阳客语连成一片,南面则与香港北部新界的客语相通。
●大鹏话:属于粤语和客语的混合型方言。
其地域分布范围主要在深圳最东缘的大鹏半岛,包括大鹏和南澳两镇。
●其他小方言土语:疍家话是一种普遍使用于生活在广东、广西地区江河湖海上的船民土语。
粘米话,是一种客闽混合语,主要分布在深圳东北面的坪地、坑梓一带。
吴方言平湖话“多”的三个语音及语法功能的历史层次

吴方言平湖话“多”的三个语音及语法功能的历史层次作者:顾骁晨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8期摘要:对吴方言平湖话中“多”字的两个语音形式的语法功能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另一种可能的语音形式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及其在语言内部地位的考察进行推断,从中分析出“多”的三个语音及语法功能的历史层次,强调其语音的历史层次和语法功能的历史层次的对应关系,试图说明汉语方言中某些字的较早期语音形式可能会在一些较早期的语法功能的使用中滞留。
关键词:吴语平湖话历史层次多来平湖话属于北部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与上海话、苏州话、嘉兴话关系密切。
平湖话中“多”字最普通的语音形式为[tu1],与普通话中的具有相同词汇意义的“多”是同一语素。
“多”在上海话中还有另一个语音形式[ta1],与“多”[tu1]的语法功能不一样。
笔者还认为可能存在“多”的第三个语音形式[lᴇ2],具有另外一种特殊的语法功能。
笔者试以此为例探讨汉语方言中字的语音层次与语法功能可能存在的一种关系。
由于平湖邻近上海,与上海话的语音和语法比较类似,因此笔者的研究多参考关于上海话的研究文献。
一、语音形式为[tu1]的“多”(一)“多”[tu1]的语法功能在平湖话中,“多”的语法功能大致与普通话中的“多”相同,具有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词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其中与普通话相同的地方,下文中不作具体分析。
1.形容词的“多”“多”可以作定语、谓语、宾语、补语和带宾语、带补语,这与普通话一样。
但用“多”修饰量词的情况平湖话和普通话的情况不太一样(详见第二节)。
2.动词的“多”在平湖话中,“多”都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名词宾语或补语,但不可以带形容词状语,这与普通话也是一致的。
3.数量词的“多”“多”可以在“数+多+量”或“数+量+多”结构中作数词修饰量词,与普通话一致。
4.“多”不能作副词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的是,“多”在平湖话口语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作副词。
在普通话中,“多”在疑问句中可以修饰形容词作状语,询问程度、数量,在平湖话中则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平湖围头话音系分析(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建全)(学号:2000011055)内容摘要:本文是一篇方言调查报告。
调查的对象是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地区的方言——平湖围头话。
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考察。
本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描述平湖围头话的音系——声韵调系统;第二、描述平湖围头话内部差异,分别从“墨点式”语音变化情况分析、从年龄阶层上的使用差异;第三、把平湖围头话与粤语(广州话)进行对比,最后推测一下平湖围头话的发展趋势,并导出相应的结论。
本文是平湖围头话音系的首次和首份报告。
关键词:调查报告粤方言深圳平湖围头话濒危语言教师点评:这是迄今为止对深圳龙岗区平湖地方方言音系所做的第一篇研究性的论文。
文章描述了深圳粤语——平湖围头话的音系并分析了它的内部差异,做到了语料翔实、可靠,分析精当,有条理,尤其是提出平湖围头话音系"墨点式"分布的特点,比较有创见。
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篇有创见,有观点,有内容,有材料的优秀的方言学毕业论文。
(点评教师:汤志祥副教授)平湖话也称之为平湖围头话。
围头话是属于粤方言区莞宝片区的一个方言土语,主要通行于深圳平湖镇、横岗荷坳村、上沙、下沙以及香港的新界一带,但是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平湖话围头话的使用范围正在不断缩小,使用人数也正在不断减少,可以说围头话是一个逐渐趋向消亡的粤语地方土语。
因此,现在研究平湖围头话就等于是在研究一种濒危的语言,带有“抢救”的意味。
一、深圳平湖镇概况1、地理、历史、行政区划和人口平湖,地处深圳市龙岗区西北部,其北面与东莞市毗邻,其东面与龙岗交界,全镇面积41.8平方公里。
历史上平湖镇曾经是一个圩,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
据传当时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一无江河,二无湖泊,水资源较为贫乏。
出于对水的渴望,人们遂将此地称之为平湖。
早期的平湖包括伍屋围村、大围村、松柏围村。
因伍屋围村地形颇像一只螃蟹,大围村地形像一只蚌,松柏围村地形像一只虾,村民们认为这些螃蟹、蚌、虾均是水生动物,必须有湖泊才能成活。
现在的平湖共分8个行政村以及一个居委会。
它们分别为鹅公岭村、新南村、白泥坑村,良安田村(亦称“洋军田村”),新木村(分上木古以及下木古)、山厦村、辅城坳村、平湖村和平湖居委会。
平湖(至2003年底)总人口约35万,其中户籍人口15 ,666人。
2、语言在平湖的8个行政村以及一个居委会中,除了新木村是以客家话为主要流通语言之外,其余各村均通行被称为“平湖围头话”。
但是近二十年来,平湖围头话越来越受到粤语(广州话)的影响,原因是深圳经济飞速发展,平湖地区正逐渐发展成为深圳的物流仓库,与外界交流正与日俱增;而由于深圳毗邻港澳,人员交往非常频繁,接受港澳文化比较多,因此,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围头话已经不那么标准,已经出现了年龄层面上的语音差异以及用词用语的变化,有的甚至已经改口以粤语(广州话)为日常生活用语。
平湖话受到的第二个挑战是外来的各地方言。
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不断增多。
来到了平湖以后,他们所带来的各地方言自然对平湖围头话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现时平湖镇的人口构成来看,本地人只有大概2万人,而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十几倍。
所以,外来的各种方言在人数上已经成为压倒性的多数,因而现在能够说一口标准的平湖围头话的年轻一代已经不多了。
二、发音人概况为了研究平湖围头话,本人选择了下列两位为发音合作人1:陈照连,女,现年68岁,退休,原籍深圳平湖镇鹅公岭村,自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平湖居住,不懂别处语言,只会说平湖围头话。
不识字2。
何润欢,女,现年55岁,退休,平湖镇鹅公岭村人,出生于平湖镇辅城坳歧岭村,文化程度小学。
只会说平湖围头话,能听懂广州话以及普通话。
另外本人还采访了一些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主要是通过对话,在闲聊3中套取需要的字音加以记录,以便进行比较。
三、平湖围头话音系分析平湖围头话音系由16个声母(含一个零声母),46个韵母和9个声调组成。
其具体情况如下:1、声母系统平湖围头话一共有16个声母: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p】布病白【p’】婆抱泼【m】马慢袜【f】飞海风【t】地钉答【t’】拖添脱【n】糯南耐【l】李泪林【k】歌高鸽【k’】奇拳决【ŋ】我暗握【h】河去口【t∫】左斩杂【t∫’】差惨贼【∫】傻先食【ø】阿丫鸦声母系统的语音特点是:(1)【p】是双唇、不送气的清塞音;【t】是舌尖前、不送气的清塞音;【k】是舌根、不送气的清塞音,在平湖围头话中,发【k】音时略带一点鼻音。
(2)【p’】是双唇、送气的清塞音;【t’】是舌尖前、送气的清塞音;【k’】是舌根、送气的清塞音。
(3)【m】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的鼻音;【ŋ】是舌根鼻浊音。
(4)【f】齿唇清擦音;【l】是舌尖前的边音;【h】是喉擦音。
(5)【t∫】发音时舌头中部顶着上颚,齐齿不送气的清塞擦音,这里要与【ts】音区别开来,【ts 】发音时是利用舌尖前的。
【t∫’】是舌叶、送气的清塞擦音;【∫】是舌叶的清擦音。
(6)【ø】是零声母,但是在平湖围头话中,如果出现零声母时,虽说不发音,而只发韵母的原音,但是在发音时应该在喉部位稍微有点紧张,然后迸发出发音。
声母系统的音韵特点是:(1)古全浊塞音、塞擦音的送气规律:平声、上声(白读)都为送气,其他不送气。
例如:婆【p’ R21】/ 柴【t∫’ai21】/ 近【k’ɐn13】共【koŋ33】阵【t∫ɐn33】。
(2)古晓、匣母字的合口字并入了非组字中。
例如:花【fa42】湖【fu21】害【fui33】辉【f ɐi42】欢【fun42】。
(3)古溪母字在平湖围头话中一般都为【h】声母,另外一部分又变成【f】声母,例如:考【hɐu35】牵【hin42】康【hœŋ42】款【fun35】海【fui35】块【fai13】。
(4)古精、知、照庄、照章四组声母形成合流,都发舌面音【t∫】【t∫’】【∫】。
例如:诗【∫42】支【t∫i42】;(5)古微母字都归入明母字中,例如:武【mu13】微【mi21】文【mɐn21】。
2、韵母系统平湖围头话一共有47个韵母:单元音韵母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a】马查家【ε】写遮谢【œ】靴【R】破初阻【i】皮飞几【u】布雾姑复元音韵母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ai】界败埋【ɐi】鸡际围【œy】袋岁推【ɐu】宝高幼【ui】杯海会【au】包搞爪【iε】爷野夜【iu】飘焦烧【ua】蛙华话【iɐu】休友右【u R】和禾祸【uai】坏怀【uɐi】为伟卫鼻音尾韵母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am】南衫柑【ɐm】金针深【in】面嫩线【œŋ】糖巷望【Eŋ】烦炭眼【un】门判欢【oŋ】蒙龙从【ɐŋ】王枉旺【ɐn】跟痕很【uEŋ】湾关惯【uœŋ】光广旷【ioŋ】勇用容【iœŋ】羊养样【εŋ】病声轻【iεŋ】赢醒精塞音尾韵母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音标例字【ap】鸭答鸽【ɐp】合十急【Ek】客达白【ɐk】北骨【œk】郭托镬【εk】石只脊【iœk】药约脚【ik】接绝洁【ok】粥哭速【uk】屋捉缩【m】唔【ŋ】五吴【Q k】色湿执韵母系统的语音特点是:(1)平湖围头话一共有9个单元音音位【a】【ε】【œ】【R】【i】【u】【o】【ɐ】【E】,它们分别与辅音【-m】【-n】【-k】【-p】【- ŋ】组合成平湖围头话韵母系统。
(2)元音【a】低、前不圆唇的开元音,它作为单元音与声母相拼时开口比较大,声音比【ai】【au】等组合时要洪亮一些,而与【-p】【-k】【-m】组合成塞音尾韵母时开口较为前面的更小,而且在喉部形成阻塞,喉部肌肉紧张。
(3)元音【ε】属于半低、前、不圆唇元音,它与【ŋ】【k】相拼;(4)元音【œ】属于半低、前、圆唇的半开元音,它与【y】【ŋ】【k】相拼;(5)元音【ɐ】属于中性的开元音,发音时比元音【a】的舌位要靠后,但是比【A】要高,舌位处于中央部位。
元音【ɐ】不能单独出现,它只能与其他元音或者辅音组成复元音,【ɐ】充当韵腹,在平湖围头话中【a】【ɐ】的对立是非常明显,例如:街【kai42】≠鸡【kɐi42】搞【kau35】≠狗【kɐu35】篮【lam21】≠林【lɐm21】;(6)元音【i】属于高、前不圆唇的闭元音,除了单独与声母相拼外充当韵腹,【i】在其他情况下,只充当韵头或者韵尾;(7)元音【u】属于高、后圆唇的闭元音;(8)元音【o】属于半高、后圆唇的半开元音,在平湖围头话语音系统中,元音【o】并没有单独与声母相拼形成音节,它只与【-ŋ】形成鼻音尾韵母,或者与【-k】组合成塞音尾韵母;(9)元音【R】属于半低、后、圆唇的半开元音,在平湖围头话中,元音【R】与【-ŋ】【-k】相拼,能单独与声母相拼,充当韵腹;(10)【E】发音时舌头处于较前位置,位于口腔中部,属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喉部发生阻塞发音。
【E】属于平湖围头话的特别发音,它介于半高元音【e】与次低元音【æ】之间。
(11)韵母以【-m】【-n】结尾的韵母中,平湖围头话中有【-m】向【-n】靠拢的迹象,也就表明,平湖围头话有一种逐渐丧失【-m】鼻音韵尾的现象,例如面【min33】嫩【nin33】,现在只保留的【-m】的鼻音尾韵母只有【am】和【ɐm】,其他的都是以【-n】或者【-ŋ】结尾的鼻音尾韵母。
(12)关于u介音问题,本人认为存在u介音,所以,在本韵母表中,本人将u介音加入到韵母中去。
(13)韵母【œŋ】在平湖围头话中出现了分化现象,当【œŋ】前与i相拼时,或者韵头为i时,就会变音为【-iœ】,例如:娘【niœn* 21】蒋【t∫iœn* 35】,这种变化在平湖围头话中只属于少数部分,所以并没有列入韵母表中去。
(14)平湖围头话中塞音尾韵母只保留了【-k】【-p】两个塞音韵尾,因为大多数的【-t】韵尾都分别归入了【-k】【-p】中去,还有一部分丧失了塞音韵尾,例如色【∫ k5】答【tap35】。
但是还有少数的【-t】塞音韵尾存在,例如割【kut5】,其他的大多数都归并或者消失塞音韵尾。
3、声调系统平湖围头话的声调系统一共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九个声调组成。
其调类、调值和例字列举如下:调类调值例字1 阴平 42 高猪专婚伤三飞2 阳平 21/22 穷陈寒徐扶鹅人3 阴上 35 古展走口丑手草4 阳上 13 五女染老近厚社5 阴去 13 盖帐正醉对抗唱6 阳去 33 共阵大害谢饭用7 上阴入 5 急竹织得笔七黑8 下阴入 5/35 割桌窄接搭百尺9 阳入 12 月六纳麦食合白声调系统的语音特点是:(1)平湖围头话的阴平调是从一个较高位降到一个较低位,古平声清声字母在平湖围头话中都读阴平调;(2)阳平调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2调降到1调,一种是22平调,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调一般都使用21调,只是在某些时候会出现平调现象,也就是说平湖围头话在阳平调上基本与粤语(广州话)保持平衡,但是某些时候就出现平调或者变调现象;(3)阴上调在平湖围头话中表现为35调,古上声清声字今读阴上,调值表现为升高,这个也与粤语(广州话)保持一致。